反射光的偏振特性—布儒斯特角的测量实验
偏振光实验报告

A4.45643E-49.67988E-4
B0.997190.00156
------------------------------------------------
RSDNP
------------------------------------------------
RSDNP
-----------------------------------------
0.999960.0039310<0.0001
-----------------------------------------
(2) 时:
图的说明如下:
Y = A + B * X
ParameterValueError
2、测量半导体激光器的偏振度
在管1上套上起偏器P1,将量程选择4档开关打到第4档,(将起偏器竖直方向调到0),旋转起偏器找到光强最强的位置,记录角度和光强值Imax。再将起偏器旋转90,记录角度和光强值Imin。根据公式计算激光的偏振度P:
(4)
3、验证马吕斯定律
检流计仍放在4档,在测量过程中也不要换档。将起偏器放在光强最强的位置,在管2另一端套上检偏器P2并使竖直方向为0。然后旋转检偏器P2使检流计的光强最小(仍在4档可以调为0)。此时可以认为P1与P2偏振方向的夹角为90,记录此时P2偏振方向的绝对角度值、相对角度值和光强值I,以后每隔10记录一次,直到P1与P2偏振方向的夹角为-90,I0为P1与P2偏振方向的夹角为0时的光强值,作出I/I0cos2的关系曲线(090,0-90各一条,用最小二乘法求出斜率和截距,根据马吕斯定律斜率应为1,截距应为0,分析实验的误差)。
浅谈布儒斯特角及其光学应用

浅谈布儒斯特角及其光学应用摘要:本文旨在介绍与布儒斯特角相关的实验概念,由其计算和测量介绍开始,进而展示光学实验中的广泛应用和实际价值。
关键词:布儒斯特角CCD 片堆布儒斯特窗根据我们熟悉的菲涅尔定律可知,自然光在电介质界面上反射和折射时,一般情况下反射光和折射光都是部分偏振光,而在应用中我们常需要具有特定偏振方向的光。
英国物理学家D.布儒斯特于1815年发现,当入射角为某特定角时反射光才是线偏振光,其振动方向与入射面垂直,此特定角称为布儒斯特角或起偏角,用θb表示。
此规律称为布儒斯特定律。
实验和麦克斯韦定律均验证了定律的正确性。
布儒斯特角相关概念很多,下面列出常用的相关定义。
布儒斯特角(Brewster angle):亦称作偏振角,偏化角或者起偏角。
当自然光从介质a(折射率为)射入介质b(折射率为,且>)时,若入射角为arctan(/),则反射光是线(面)偏振的,而其电矢量振动面与入射面垂直(s光),此时入射角就称为布儒斯特角。
布儒斯特角起偏器(Brewster angle polarizer):现多用多层薄膜代替玻璃来做布儒斯特角起偏器。
其中一种用BK7玻璃(折射率为1.51)作为基片,在其上涂上到高折射率二氧化钛(2.25)和低折射率(1.45)的二氧化硅多层膜,以56.5°角入射,效果很好。
因其有多层高低折射率膜,故又称为薄膜偏振器,与常见的二向色微晶制成的所谓“人造”偏振片有别。
布儒斯特定律(Brewster law):当光从介质a(折射率为)射入介质b(折射率为,且>)时,若入射角为arctan(/),则反射光是线(面)偏振的,而其偏振面与入射面平行,此时入射角就称为布儒斯特角或起偏角。
入射角是布儒斯特角时,折射入媒质b的光线与反射回媒质a的光线成90°。
此即为布儒斯特定律。
最常见的媒质a为空气,故≈1,于是起偏角为arctan。
布儒斯特角窗(Brester angle window):为了获得偏振光,在共振腔的两端安置布儒斯特角窗,使光以布儒斯特角入射到腔口窗口。
反射光和折射光的偏振

sin i0 n2 sin n1
玻璃
n1 n2
i0 i0
玻璃
n1 n2
i0
玻 璃
n1 n2
(2)根据光的可逆性,当入射光以 角 从 n2 介质入射于界面时,此 角即为布儒 n1 π 斯特角 . cot i0 tan( i0 ) tan n2 2
对于一般的光学玻璃 , 反射光的强 度约占入射光强度的7.5% , 大部分光将透过 玻璃. 利用玻璃片堆产生线偏振光 i0
nA tg60 3
A B
RB
nB / nA tg300 3 / 3
例 一自然光自空气射向一块平板玻璃, 入射角为布儒斯特角 ,问 i0 在界面 2 的反射 光是什么光?
空气
n1
i0
i0
1
n2
玻璃
2
空气
n1
i0
i0
1
n2
玻璃
2
注意:一次 起偏垂直入射面 的振动仅很小部 分被反射(约 15%)所以反射 偏振光很弱 .一般 应用玻璃片堆产 生偏振光.
n1 n2
玻璃
i i
空气
光反射与折 射时的偏振
入射面 入射光线和 法线所成的平面 .
反射光 部分偏振光,垂直于入射面的 振动大于平行于入射面的振动 .
折射光 部分偏振光,平行于入射面 的振动大于垂直于入射面的振动 . 理论和实验证明:反射光的偏振化程度 与入射角有关 .
n1 n2
玻璃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i i
空气
注意
讨论
讨论光线的反射和折射(起偏角 i0)
i0
大学物理实验《偏振光的观测与研究》

实验偏振光的观测与研究偏振光的理论意义和价值是,证明了光是横波。
同时,偏振光在很多技术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如偏振现象应用在摄影技术中可大大减小反射光的影响,利用电光效应制作电光开关等。
【实验目的】1.通过观察光的偏振现象,加深对光波传播规律的认识。
2.掌握偏振光的产生和检验方法。
3.观察布儒斯特角及测定玻璃折射率。
4.观测圆偏振光和椭圆偏振光。
【实验仪器】光具座、激光器、光点检流计、起偏器、检偏器、1/4波片、1/2波片、光电转换装置、观测布儒斯特角装置、带小孔光屏、钠光灯。
【实验原理】按照光的电磁理论,光波就是电磁波,电磁波是横波,所以光波也是横波。
在大多数情况下,电磁辐射同物质相互作用时,起主要作用的是电场,因此常以电矢量作为光波的振动矢量。
其振动方向相对于传播方向的一种空间取向称为偏振,光的这种偏振现象是横波的特征。
根据偏振的概念,如果电矢量的振动只限于某一确定方向的光,称为平面偏振光,亦称线偏振光;如果电矢量随时间作有规律的变化,其末端在垂直于传播方向的平面上的轨迹呈椭圆(或圆),这样的光称为椭圆偏振光(或圆偏振光);若电矢量的取向与大小都随时间作无规则变化,各方向的取向率相同,称为自然光,如图3-26所示;若电矢量在某一确定的方向上最强,且各向的电振动无固定相位关系,则称为偏振光。
1.获得偏振光的方法(1)非金属镜面的反射,当自然光从空气照射在折射率为n的非金属镜面(如玻璃、水等)上,反射光与折射光都将成为部分偏振光。
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特定值φ0时,镜面反射光成为完全偏振光,其振动面垂直于射面,这时入射角φ称为布儒斯特角,也称起偏振角,由布儒斯特定律得:0tan n φ= (3-51)其中,n 为折射率。
(2)多层玻璃片的折射,当自然光以布儒斯特角入射到叠在一起的多层平行玻璃片上时,经过多次反射后透过的光就近似于线偏振光,其振动在入射面内。
图3-26 自然光(3)晶体双折射产生的寻常光(o 光)和非常光(e 光),均为线偏振光。
实验7 玻璃折射率的测量

【实验内容】
1、布儒斯特角的测量 自行设计实验光路,并测量给定黑玻璃镜的布儒斯特角。 2、玻璃的折射率的测量 参考第 1 项的测量思路和光路,根据布儒斯特定律,测量并计算出玻璃的折射率。 为了验证根据测量数据计算出来的值是否正确,可以将光通过一偏振片,测出其光强, 然后以某一小角度(<15°)从空气中入射到玻璃表面,测量其反射光的强度,从而得到小角度 反射率,根据菲涅耳公式计算出玻璃的折射率,两者进行比较。
【注意事项】
1、 在实验过程中,首先要保证激光垂直入射于待测样品表面; 2、 利用功率计测量时,光要垂直入射于探头表面的中央; 3、 要左右对称测量。
1
实验七
【目的与求】
玻璃折射率的测量
1、测量布儒斯特角; 2、观察光以布儒斯特角入射时反射光的偏振现象; 3、利用布儒斯特定律测量玻璃的折射率; 4、利用小角度入射法测量玻璃的折射率。
【仪器用具】
氦氖激光器,偏振片,光功率计,黑玻璃,透明玻璃;
【实验原理】
一束自然光入射到介质表面, 其反射光和折射光一般是部分偏振光。 在特定入射角即布 儒斯特角 θB 下,反射光成为线偏振光,其电矢量垂直与入射面。若光线是由空气射到折射 率为 n(约等于 1.5)的玻璃平面上,则 θB=tg-1n=57°。如果自然光是以 θB 入射到玻璃片堆上, 则经多次反射, 最后从玻璃片堆透射出来的光也近于线偏振光。 所有这些结论都可从菲涅耳 公式出发而得到论证。 根据菲涅耳公式和反射率、透射率的定义可知,当光正入射于玻璃表面时,玻璃表面的 反射率和透射率分别为:
R0 r02 (
T0
n1 n2 2 ) n1 n2
2 n2 2 4n12 n2 t0 n1 (n1 n2 ) 2
验证马吕斯定律

偏振光的特性研究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掌握产生与检验线偏振光的方法,验证马吕斯定律;2.掌握产生和检验圆(椭圆)偏振光的方法;3.掌握测量布儒斯特角的方法。
【实验仪器】激光器,分光计光具座,偏振片(2 个),1/2 波片,1/4 波片,光功率计等。
【实验原理】1.光的偏振光按照偏振状态可分成自然光、部分偏振光、完全偏振光3 类,其中完全偏振光又称为椭圆偏振光,包括线偏振光和圆偏振光等2 种特例。
(1)自然光光是由光源中大量原子或分子的能级跃迁产生的。
在振动平面内,各个方向的振动都有,统计上是均匀分布的。
(2)完全偏振光其振动的两个分量的幅度和相位差都不随时间改变其中Ax 、A y和δ为常数。
若Ax=A y且δ = ±Π/2,则电矢量端点的轨迹是一个圆,这种光称为圆偏振光。
注意δ =Π/2和δ = Π/2是旋转方向不同的两种圆偏振光。
如果δ = kΠ,椭圆退化成线段,光会沿一个固定的方向振动,这种光称为线偏振光(或平面偏振光)。
线偏振光的电场分量可表示为这里θ为振动方向与x 轴的夹角。
(3)部分偏振光偏振性质介于自然光与完全偏振光之间的光称为部分偏振光。
2.偏振光的测量通过旋转检偏器,测量不同方向振动的光强。
设入射光的电场为检偏器的透振方向为θ。
垂直于θ方向的振动被检偏器吸收,留下与θ方向平行的振动。
因此探测器测量的光强正比于这里〈a〉表示a的周期或长时间平均值。
●对于自然光,由于E和Ey(统计上)强度相等且没有固定的相位差,因此Iθ = I = const.光强与检偏器角度无关。
●对于线偏振光,假设振动方向与x 轴平行,(E (t), Ey(t)) = ( cos ωt,0 ),有此式被称为马吕斯定律。
一般的椭圆偏振光,根据光强与θ的关系可以确定Ax,Ay和cos δ。
不能区分椭圆偏振光和部分偏振光(特殊的,圆偏振光与自然光的光强都与θ无关) 解决方法是在检偏器之前再加一块1/4 波片。
反射光和折射光的偏振

例 一自然光自空气射向一块平板玻璃,入射角
为布儒斯特角 i 0 ,问 在界面 2 的反射光是什么光?
n1 i0 i0
n2
玻璃
空气
1 2
注意:一次 起偏垂直入射面 的振动仅很小部 分被反射(约 15%)所以反射 偏振光很弱 。一 般应用玻璃片堆
产生偏振光
2)根据光的可逆性,当入射光以 角从 n 2 介 质入射于界面时,此 角即为布儒斯特角 .
tan i0
n2 n1
coi0tn n . 1 2taπ 2 n(i0)tan
注意 对于一般的光学玻璃 , 反射光的强度约占入
射光强度的7.5% , 大部分光将透过玻璃.
利用玻璃片堆产生线偏振光
i0
.
讨论 讨论下列光线的反射和折射(起偏角 i 0 ).
ii
n1
空气
n2
玻璃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光反射与折射时的偏振
入射面 入射光线和法 线所成的平面 .
反射光 部分偏振光 , 垂直于入射面的振动大于平 行于入射面的振动 .
折射光 部分偏振光,平行于入射面的振动大 于垂直于入射面的振动 .
理论和实验证明:反射光的偏振化程度与入射角有关 .
.
布儒斯特定律(1812年)
i0 i0
.
i0
i0
i0
i
i
i
.
讨论 如图的装置 p1,p2,pp ,'为偏振片,
问下列四种情况,屏上有无干涉条纹?
p2 s1 p ' s
p2
p
p'
45 p 1
p p1 s2
1)去掉 p, p ' 保留 p1, p2 无(两振动互相垂直)
偏振光的观测与研究~~实验报告

偏振光的观测与研究光的干涉和衍射实验证明了光的波动性质。
本实验将进一步说明光是横波而不是纵波,即其 E 和H 的振动方向是垂直于光的传播方向的。
光的偏振性证明了光是横波,人们通过对光的偏振性质的研究,更深刻地认识了光的传播规律和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规律。
目前偏振光的应用已遍及于工农业、医学、国防等部门。
利用偏振光装置的各种精密仪器,已为科研、工程设计、生产技术的检验等,提供了极有价值的方法。
【实验目的】1.观察光的偏振现象,加深偏振的基本概念。
2.了解偏振光的产生和检验方法。
3.观测布儒斯特角及测定玻璃折射率。
4.观测椭圆偏振光和圆偏振光。
【实验仪器】光具座、激光器、偏振片、1/4 波片、1/2 波片、光电转换装置、光点检流计、观测布儒斯特角装置图 1 实验仪器实物图【实验原理】1.偏振光的基本概念按照光的电磁理论,光波就是电磁波,它的电矢量 E 和磁矢量H 相互垂直。
两者均垂直于光的传播方向。
从视觉和感光材料的特性上看,引起视觉和化学反应的是光的电矢量,通常用电矢量E 代表光的振动方向,并将电矢量E 和光的传播方向所构成的平面称为光振动面。
在传播过程中,光的振动方向始终在某一确定方位的光称为平面偏振光或线偏振光,如图2 (a)。
光源发射的光是由大量原子或分子辐射构成的。
由于热运动和辐射的随机性,大量原子或分子发射的光的振动面出现在各个方向的几率是相同的。
一般说,在10 6s 内各个方向电矢量的时间平均值相等,故出现如图2(b)所示的所谓自然光。
有些光的振动面在某个特定方向出现的几率大于其他方向,即在较长时间内电矢量在某一方向较强,这就是如图2 (c)所示的所谓部分偏振光。
还有一些光,其振动面的取向和电矢量的大小随时间作有规则的变化,其电矢量末端在垂直于传播方向的平面上的移动轨迹呈椭圆(或圆形),这样的光称为椭圆偏振光(或圆偏振光),如图2(c)所示。
图 2 光波按偏振的分类2.获得偏振光的常用方法(1)非金属镜面的反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反射光的偏振特性—布儒斯特角的测量实验实验科目:光的反射、折射定律,折射率的测量,光的偏振、线偏振光、圆偏振光、椭圆偏振光、1/4波片、反射光的偏振态,布儒斯特角。
反射光的偏振特性与布儒斯特角实验目的:1)用最小偏向角法测量棱镜材料的折射率。
2)测量通过起偏器、1/4波片后的光的偏振特性,了解线偏振光、圆偏振光和椭圆偏振光的特点。
3)通过观察从棱镜材料表面反射回来的光的偏振特性,了解反射光的偏振特性,测量出布儒斯特角。
4)用测量值验证布儒斯特角公式的正确性。
实验原理:一、棱镜材料的折射率的测量当一束光斜入射于棱镜表面时,其光路如下图。
同理出射角γ/ 为sinγ/= sini//n (1)根据几何关系可以证明入射光与出射光之间的夹角为:δ=i+γ/-A,而且δ有一个极小值δmin ,可以证明:当光束偏转角为δmin时,有i=γ/γ= i/,此时δ=2i-A 即i=(δ+A)/2而A=γ+i/=2γγ=A/2由(1)式可得:n=sin[(A+δmin)/2]/sin(A/2)因此,只要我们测量出δmin,就可得到材料相对于该测量光的折射率n。
二、偏振光光是一种横波,它的振动方向是与传播方向相互垂直的。
偏振是指光波的振动方向在空间上的一种相对取向的现象。
当这个振动方向在垂直于传播方向的平面内可取所有可能的方向,并且没有一个方向占优势时,我们称之为自然光或非偏振光。
而如果有某一个方向上的振动占优势时,则称之为部分偏振光。
只有一个单一的振动方向的光叫线偏振光,而在一个振动周期内其振动矢量的端点的轨迹为一个圆或椭圆时,我们称之为圆偏振光或椭圆偏振光。
在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太阳光、照明用光一般多为自然光。
而自然光经过一些材料的反射和透射后可能变成部分偏振光。
自然光经过一些特殊材料,如偏振片或双折射晶体材料制作的棱镜后,就会变成线偏振光,一些激光器也可产生很好的线偏振光。
线偏振光经过波片后就可能成为椭圆偏振光。
在本实验中,我们将通过多种实验手段来产生线偏振光和椭圆偏振光(圆偏振光被看成是一个特例)。
偏振光的数学描述:对于线偏振光和椭圆偏振光,在数字上我们常用两个垂直振动的合成来描述。
在以光传播方向相垂直的平面内取一个直角坐标系,将代表振动特性的电矢量E分解成Ex和Ey,它们是同频ω,假设相位相差δ,振幅分别为Ex和Ey,即Ex=AxCosωtEy=AyCos(ωt+δ)消去t,上式可变成E X2/A X2+E Y2/A Y2-2E X E Y/A X A Y COSδ=SIN2δ这是一个椭圆的方程当δ=0或π时,sinδ=0 cosδ=1上式为E X2/A X2+E Y2/A Y2±2E X E Y/A X A Y =0E X=±A X E Y/A Y这是一个线性方程:斜率为±A X/A Y:振幅为(A X2+A Y2)1/2它代表一束线偏振光当δ=±π/2时,sin2δ=1 cosδ= 0椭圆方程变为:E X2/A X2+E Y2/A Y2 = 1这是一个标准的椭圆方程,其主轴在X、Y方向。
当A X=A Y时,就是一个圆的方程,代表一个圆偏振光。
垂直合成分析法与我们在力学的分析中所用到的力的合成与分解有些相似,这种分析方法在偏振光的分析中十分实用和有效,下面我们用该方法来分析波片的作用。
波片是一种采用具有双折射现象的材料(如方解石晶体,石英晶体等)按一定技术要求加工而成的光学元件。
这种材料具有这样一种光学特性:及当一束光进入这种材料时可能会分成两束,这两束光的传播方向、振动方向和速度将有所不同,一束符合我们所知道的折射定律,如垂直入射时光束方向不变,但另一束却不符合这个规律。
我们分别将这两束光称为O光和E光,对应的折射率分别为n o和n e。
在这种晶体中还存在一个特定的方向,当光从这个方向上进入材料时不会分成两束,符合一般的折射定律,这个特殊的方向就是材料的光轴方向。
波片在加工时,将使通光表面平行于光轴,即入射光将垂直于光轴进入波片。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一束线偏振光经过这样一个波片会发生什么情况。
现在假设一束线偏振光以偏振方向同波片光轴成θ角的状态垂直入射于波片。
这时会发生一种比较特殊的双折射现象,即O光和E光传播方向相同,但传播速度不同,设入射光的振幅为A,用垂直合成的方法,将进入波片的光按光轴平行和垂直的两个方向分解成Ex和Ey,则:Ex=AcosθCosωtEy=ASinθCos(ωt+δ)其中δ为由于光速不同而产生的相位差。
当光经过波片,出射后,两束光合成在一起,速度相同,根据上面的分析,我们将得到一束椭圆偏振光,A X=AcosθA Y=ASinθ而此时的相位差δ是由于O光、E光在双折射材料中的速度(或波长)不同造成的。
如果我们使波片的厚度正好产生900相位差(相当于1/4个波长),并使θ=450则有E X2+E Y2=A2/2这是一个圆的方程。
可产生900相位差的波片,我们称之为四分之一波片。
由以上分析可见,当我们使一束线偏振光经过波片时,我们可以得到一束椭圆偏振光。
而经过一个1/4波片,且光轴方向与偏振方向只好成450角时,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圆偏振光。
三、反射光的偏振特性—布儒斯特角光的反射、折射光路如下图根据麦克斯伟的电磁理论和边值条件,我们可以推导如下关系:E’P = tan(I1-I2) E P/tan(I1+I2)E’S = sin(I1-I2)E S/sin(I1+I2)其中E’P为偏振面平行于入射面的反射光电失量。
E P为偏振面平行于入射面的入射光电失量E’S为偏振面垂直于入射面的反射光电失量。
E S为偏振面垂直于入射面的入射光电失量。
分析上式我们发现,由于tan900 =∞,E’P可能为0,及再I1+I2=900时,反射光中可能不含平行分量,及不管入射光是什么状态,反射光都是线偏振光。
由折射定律:sin I1 = n sin I2和I1+I2=900得tan I1= n 时,反射光是线偏振光。
这就是布儒斯特定律,此时的入射角I1我们称为布儒斯特角,它是由材料的折射率决定的。
实验设备:光学实验导轨、滑块、半导体激光器、光学转台,转接杆、光功率计和等边棱镜。
实验步骤:一、棱镜材料折射率的测量1)按下图摆放实验装置。
半个光斑的变化,调整棱镜的位置,使直射部分光斑大小的变化尽量小。
4)在转动光学转台的过程中,从棱镜中出射的光斑的偏转角会发生变化,找到偏转角最小的位置。
5)将功率计探头上的探测光栏置于0.2或0.3mm狭缝处,找到两个光斑中功率最大的位置,通过转台上的刻度,读出两者之间的夹角。
6)将上步的测量值和A=600。
带入公式n=sin[(A+δmin)/2]/sin(A/2)求出棱镜材料的相对折射率。
二、偏振光1)如下图,摆放实验装置,光学转动平台上先不要放置棱镜。
23)将光功率计探头置于φ6光栏处,尽量使光束全部进入探头。
锁紧各个螺钉,特别是转接杆上的。
4)取下1/4波片。
5)转动起偏器,用白屏观察起偏器后光强的变化,并使光强相对较大(半导体激光近似为线偏振光)。
6)转动检偏器,观察检偏器后的光强变化,用功率计监视功率,仔细调整检偏器,找到功率指示值最小的位置,此时系统处于消光状态,起偏器和检偏器相互垂直,记录下检偏器的相对位置(角度值)。
7)转动检偏器,记录下角度变化与功率的关系(每10—20度测量一次)。
8)画出角度与功率曲线,验证是否符合马吕斯定律I=I。
Cos2α9)重新使系统进入消光状态,在起偏器和检偏器之间插入1/4波片。
此时系统将有光通过。
转动1/4波片,使系统重新进入消光状态。
此时1/4波片的光轴与起偏器的偏振方向平行。
10)以每次15度的间隔转动1/4波片,用检偏器和功率指示计检测透过光的偏振态,体会1/4波片的作用和作用机理。
11)将1/4波片置于45度角的位置,使出射光为圆偏振光。
12)在光学转动平台上放置好棱镜,使玻璃表面穿过转动平台中心。
13)转动平台,使棱镜表面垂直与入射光(观察反射光的位置)。
记下此时转动平台的位置。
14)再次转动平台,用转接杆追踪反射光斑,并观察测量反射光的偏振态,了解入射角与偏振态的关系,找到反射光为完全线偏振光的位置。
此时的入射角为布儒斯特角。
与计算结果相比较。
15)此时可确定起偏器的偏振方向。
附:激光功率计使用说明书OPT-1A型激光功率指示计是一种数字显示的光功率测量仪器,采用硅光电池作为光传感器,针对650nm波长的激光进行了标定,用于测量该波段的激光功率。
如图:前面板1、表头:3位半数字表头,用于显示光强的大小。
2、量程选择钮:分为200uW、2mW、20mW、200mW四个标定量程和可调档;测量时尽量采用合适的量程,如测得的光强为1.732mW,则采用2mW量程。
可调档显示的是光强的相对值。
3、调零:调零时应遮断光源,旋动调零旋钮,使显示为零,调零完毕。
后面板探头12档光栏盘探头说明:1、该光探头在硅光电池前加上一多结构光栏,可用于光斑定位,光强分布、光斑结构测量等。
2、结构分别为圆孔和细缝;圆孔直径为0.5、1.0、2.0、3.0、4.0、6.0mm,缝宽0.2、0.3、0.4、0.8、1.2mm。
3、在使用时,用此探头与OPT-1A型激光功率指示计连接即可,用户根据实际测量需要,采用相应的采光档位(硅光电池置于光栏正上方)。
1、电源开关按钮:电源开关(220VAC)。
2、LD插座:本功率指示计可作为我公司生产的半导体激光器的电源。
3、光探头插座:与光探头相连接。
4、探头:内置硅光电池,与光探头插座相连接。
使用方法:1)连接好激光探头和220v电源(均在后面板上)2)打开后面板上的电源开关,数值表头亮3)将激光探头对准被测的激光束,使光束进入测量孔。
4)根据光功率的大小选择适当的量程。
量程刻度上的值为该量程可测量的最大值,如200μW是指该档最大测量200μW的激光功率,单位为微瓦,当光功率大于该档最大指示值时,表头溢出显示“1”。
5)仪器量程分为200μW、2mW、20mW、200mW和可调档5个量程。
当波段开关打到可调档时,连接的电位器可改变表头指示。
该档主要用于测量相对值,如要测量两束光的功率比值或光强分布等。
6)调零电位器是用于调整仪器的“0”点的。
即在无光照时,应将仪器的指示值调为“0”。
7)本功率指示计后面板还提供了一个半导体激光电源插座,可为我公司的半导体激光器提供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