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用光来画画》PPT课件苏教小学美术五下

合集下载

苏教版五年级美术下册全册课件

苏教版五年级美术下册全册课件
◆ 1929年,比利时漫画家埃尔热开始创作不朽的名著《丁丁历险记》。
◆ 1932年2月17日,美国第一位世界英雄The Phantom出现,而同年诞生的 The Clock则开创了美国超级英雄戴面具的时尚。
◆ 1938年6月,DC公司的Action Comics出版,也诞生了Superman(超人)
北京名胜古迹
• 说说你知道的长城? • 找找哪里体现了近大远小的透视?
绘画中的近大远小
绘画中的近大远小
透视处处在
植树小游戏
•请你按照近大远小的规律, 在这条路旁种上绿树。
图 片 欣 赏
图 片 欣 赏
图 片 欣 赏
图 片 欣 赏
图 片 欣 赏
大 师 笔 下 的 近 大 远 小
大 师 笔 下 的 近 大 远 小
◆ 1919年,上海长城公司被称为中国动画片创始人的万籁鸣,万古蟾, 万超尘,万涤寰四兄弟合力完成中国动画史上的开山之作《纸人搞乱 记》。
◆ 1923年, 22岁的沃特·迪斯尼以3200美元注册成立了“迪斯尼兄弟 动画制作公司”。同年完成了《爱丽丝漫游仙境》。迪斯尼王国正式起 步。
◆ 1928年11月18日,第一部音画同步的有声动画片《汽船威利号》首映, 大获成功。
你 见 过 这 种 现 象 吗
你 见 过 这 种 现 象 吗
你 见 过 这 种 现 象 吗
近大远小



透 视 观透• 察视什透—么视通叫的过示在透意透视图明:的平面上进行绘
画,去观察研究后面物体的视觉科 学.
想 一
想 人的视觉有一定角度,离
得为近什的么能会够遮产挡生的近角大度远就 大,离小得的远就现的小象遮。呢挡的?角度
• 同学们画出了一幅幅人间仙境,让我真想住到 画中去。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6课奇妙的图形|苏少版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6课奇妙的图形|苏少版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6课奇妙的图形|苏少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掌握基本的图形设计原理,能够运用几何图形创作出具有美感和创意的作品。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对图形的感知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他们的美术表现力和审美水平。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激发他们对生活中图形美的探索和欣赏,增强创新意识。

教学内容1. 图形的认识:介绍基本的几何图形(如圆形、三角形、矩形等)及其特性。

2. 图形的组合与变化:探索如何通过组合和变换基本图形创作出复杂多变的图形。

3. 图形的应用:分析图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艺术作品、建筑设计等。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会观察和分析图形的特点,掌握图形的基本组合和变化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作品。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图片素材、实物模型、绘画工具等。

2. 学具:纸张、铅笔、彩色笔、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入图形的概念,激发学生兴趣。

2. 新授:详细讲解图形的基本知识,演示图形的组合和变化方法。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图形创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分享与讨论:学生展示作品,进行互相评价和讨论。

板书设计奇妙的图形提纲:图形的认识图形的组合与变化图形的应用关键词:几何图形、组合、变化、创意作业设计作业要求:运用本课所学的图形设计原理,创作一幅富有创意的图形作品。

评价标准:作品的创意性、图形的准确性、色彩的搭配。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对图形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在实践环节,学生表现出了较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但在图形的准确绘制和色彩的运用上,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加强指导和练习。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学生的美术素养得到了提升。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的第三步“实践”,即学生分组进行图形创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十六课画夜景

十六课画夜景

深色与亮彩色搭配, 会衬托地非常明亮! 如同夜空中的宝石。
天空为蓝紫色, 且近处颜色浅, 远处颜色深。
大 师 作 品 欣 赏
大 师 作 品 欣 赏
优 秀 作 品 欣 赏
自己动手画夜景
1
注意构图合理

2
注意色彩明暗处理
作品评评看
看谁画得最有创意?看谁画得最漂亮?
结语:无论白天还是夜晚,美一直在我们身边。 它充斥着每一个角落,等着我们去发现,即使 没有美,我们也可以创造美!
• 感受夜晚的美丽
CONTENTS

• 夜晚的色彩特点

• 他人笔下的夜景
• 自己动手画夜景
感受夜晚的美丽
城市的夜晚是那么光彩夺目,乡村的夜晚 是那么幽静迷人。现在请同学们跟着老师 一起感受夜色的美丽之处吧!
黑夜和白天的颜色一样吗?
夜空中的色彩特点
黄橙色多为灯光, 建筑,烟花颜色。
紫红多为灯光 与烟花色,
谢谢各位观赏
thanks for watching!

第16课《画夜景》公开课教学课件【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

第16课《画夜景》公开课教学课件【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
用自己感兴趣的方法,表现 一幅美丽的夜色图。
欣赏点评
作品展示
欣赏点评
作品展示
欣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点评
作品展示
谢谢大家
再见
分析探究 启发创作
是谁把夜晚打扮得五彩斑斓?
分析探究 启发创作
你认为哪些是亮色?哪些是暗色?
分析探究 启发创作
这些学生作业是以什么为内容来表现夜色?
分析探究 启发创作
分析探究 启发创作
表现夜色可用哪几种方法?
玉米芯拓印
剪贴纸
水彩笔油画棒
分析探究 启发创作
大 师 的 画 作
艺术实践
动手试一试
第十六课 画夜景
二年级下册
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黑夜下的大桥
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黑夜下的城市和街道
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黑夜下的美丽烟花
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黑夜下的极光
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黑夜下的月亮和星空
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想一想
在你的记忆中最美好 的夜晚是什么样的?
分析探究 启发创作
故宫角楼的白天和夜 晚的景色有什么不同?

五年级下册美术《第16课:有特点的人脸》 人美版

五年级下册美术《第16课:有特点的人脸》 人美版

国太 画明 方显 相 法了 声 才! 大 能想 师 表一 马 现想 三 得, 立 惟要 爷 妙用 爷 惟怎 的 肖样 特 呢的 点 ?
探究技法:我们也动笔试一试吧!
中锋淡墨勾轮廓, 侧锋渴笔皴头发, 赭色加水染肤色。
艺术实践:
参照有特点的人脸图片,用 写意画的方式创作一幅人物作品, 注意突出人物的神态。
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版第十六课五年级下册
有特点的人脸
用“三庭五眼”的方法观察人物特点。
作品中哪些地 方体现了写意画的 笔墨变化?
《石鲁像》
杨之光作品
这两幅中国画色彩上你发现有什么区别?
《 齐 白 石 像 》
王 子 武
作 品

浓墨与淡墨的运用
长 线 , 短 线 , 曲 线 的 运 用 。

浙美版美术五下第16课《请柬设计》课件3

浙美版美术五下第16课《请柬设计》课件3

掌握设计技巧和细节 处理方式。
了解不同设计思路的 优缺点和应用场景。
CHAPTER 05
请柬设计的实践操作
设计初稿的制定
确定主题和风格
根据请柬的使用场合和目的,选择合适的主题和风格,如浪漫、 简约、古典等。
确定尺寸和版面布局
根据请柬的尺寸,设计合理的版面布局,包括文字、图片、图案 等元素的排列。
CHAPTER 04
请柬设计的案例分析
优秀请柬设计案例欣赏
01
案例一
复古风格请柬
02
案例二
简约风格请柬
03
案例三
创意风格请柬
04
案例四
手绘风格请柬
案例分析:设计思路和技巧
案例一
复古风格请柬
设计思路
以传统元素为灵感,采用复古色调和纹理,展现 出典雅、庄重的氛围。
技巧
运用水彩画技法,注重细节处理,加入复古装饰 元素,如羽毛、蕾丝等。
社交活动请柬设计中,应根据不同的社交场合 选择不同的色彩搭配、字体和排版方式,以营
造出相应的氛围和主题。
社交活动请柬设计中还需考虑请柬的材质和工艺,选 择符合社交场合需求的纸张、印刷工艺和装帧方式。
社交活动请柬是社交场合中邀请宾客的一种邀 请方式,其设计风格应注重体现社交场合的主 题和氛围。
可以加入一些与社交场合相关的元素,如音乐节 请柬可以加入音符图案、舞会请柬可以加入舞步 图案等。
浙美版美术五下第16 课《请柬设计》ppt课 件3
目录
• 请柬设计的基本知识 • 请柬设计的技巧和方法 • 请柬设计的实际应用 • 请柬设计的案例分析 • 请柬设计的实践操作
CHAPTER 01
请柬设计的基本知识
请柬的起源和历史

六年级下册美术课件-第16课 奇妙的图形|苏少版 (共26张PPT)

六年级下册美术课件-第16课  奇妙的图形|苏少版 (共26张PPT)
广 告 是 不
构的是 思计作 奇算者 巧以经 !及过
高复 超杂 的的 画思 技维 绘过 制程 出和 来精 的确 ,
《图形》 埃舍尔(荷兰画家)
《引水渠》 埃舍尔(荷兰画家)
பைடு நூலகம்
心关 动于 魄保 又护 意树 味木 深, 长还 的有 图比 像这 吗更 ? 惊 《砍伐》 巴卢科娃(美国当代设计师)
夸张
要求简练、幽默、巧妙。
奇特的图形,不仅需要慧心独具,而 且要在大量劳动中不断付出心血,创 作的灵感才会涌现。优秀而独特的图 形,给我们惊喜,也带给了我们美的 享受。
课后上网欣赏埃舍尔的其他作品。
同学们,下次见!
幽默故事插图
奇怪的图形被广泛使用于广告、招贴画和 插图,它需要丰富的想象力 !
沃《 里矛 兹盾 (的 匈图 牙形 利》 当 代 设 计 师 )
幽默故事插图
化 妆 品 广 告 图 形
书籍装帧图形
杂志封面上的图形
难道画家的灵感来自于生活的中用针补衣服?
电影招贴画中的图形
是这 更样 加的 吸电 引影 人招 的贴 注画 意和 呢电 ?影
重组
穿插
荒诞
替换
联想
错觉
小组交流一下:欣赏了 这么多奇怪的图形,我 们不得不佩服这些作者 超人的想象力,那么它 们给了你什么灵感?能 说说你们的创意吗?
作业设计要求:
创作一个独特而耐人寻味的图形,结合自己日 常生活中的物品如:书、五官、树木、铅笔、 房屋、桌子、球、汽车、书包等等。

人美版五年级美术下册(北京)《16

人美版五年级美术下册(北京)《16

教案名称:人美版五年级美术下册《16. 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并能够运用到绘画创作中。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绘画技巧。

3.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内容:1. 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的概念和原理。

2. 透视现象在绘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

2. 难点:如何将透视现象运用到绘画创作中。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黑板、画纸、画笔、直线规、三角板等。

2. 学具:画纸、画笔、直线规、三角板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内的物体,发现近大远小的现象。

2. 提问:为什么近处的物体看起来大,远处的物体看起来小呢?二、基本概念(10分钟)1. 讲解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的原理。

2. 示例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透视现象。

三、绘画技巧讲解(10分钟)1. 讲解如何运用透视现象进行绘画创作。

2. 示例演示,展示透视现象在绘画中的应用。

四、实践操作(1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绘画创作,运用透视现象。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五、展示与评价(5分钟)1. 每组选出一幅作品进行展示。

六、板书设计(5分钟)1. 板书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的定义。

2. 板书透视现象在绘画中的应用。

作业设计:1. 让学生运用透视现象进行绘画创作,下一堂课进行展示。

课后反思:1. 学生对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学生在绘画创作中运用透视现象的情况。

3. 教学方法的适用性,是否需要改进。

教学设计结束。

实践操作是教学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是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技能的关键步骤。

在《16. 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这一课中,实践操作旨在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和动手操作,深入理解透视现象,并将其运用到绘画创作中。

一、分组合作,共同探索(5分钟)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6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