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飞虎队”在抗战中的历史贡献(三)
陈纳德“飞虎队”鏖战鄂西始末

然而,美十四航空队不仅未被日军航空兵所“粉碎”,反而在对敌作战中不断发展壮大,战后美国陆军的空军战史记载,截止1944年9月,美十四航空队拥有4个飞行团(包括中美空军混合团),各类战机690架。成为中国及东南亚空中攻击日军的一支重要武装力量。 区是1940年宜昌城及其以东地区沦陷后组建的,防区辽阔,东南起湘西、湘北地区,与薛兵第九战区衔接;西及西北止宜昌、恩施鄂西地区,与李宗仁第五战区联结,是拱卫陪都重庆乃至大西南的重要屏障。全力守住鄂西三峡大门——石牌要塞,为六战区神圣的战略任务。
中国空军东山再起,美十四航空队战力逐渐加强,这对侵华日军构成极大威胁。日本陆军部在《昭和十八年(即1943年)度帝国陆军对华作战指导计划》中提出,“春季以后,要为中国派遣军增加急需的航空兵力,协同南方写,捕捉良机,主要是粉啐中国内地,尤其是中国西南方面的航空兵力,特别是美国驻华空军势力”。由此可见日军对美十四航空队在中国之存在是刮目相看的,也是相当畏惧的。
1942年7月4日,根据战略需要,中国空军美志愿队改组为美驻华空军第二十三驱逐机队,陈纳德改任美驻华空军总司令,指挥该队。进入1943年春,国际反法西斯战争以苏联红军取得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预示着对敌战略反攻的时刻即将到来。美、英首脑认识到要取得这场战争的最后胜利,需要中国。2月5日,罗斯福总统、丘吉尔首相派遣以美空军总司令阿诺德和英元帅迪尔为代表的高级军事代表团,由此非抵达重庆,向中国最高统帅蒋介石传达卡萨布兰卡会议详情。蒋介石同意参加该会议计划11月的缅甸战役,但提出三项要求:一、要在蒋的指挥下,由陈纳德率领一支驻华独立空军;二、每月飞越驼峰的空运援助物资从3000吨增加到1万吨;三、到11月,中国要有一支500架飞机的航空队。事后罗斯福基本同意了蒋的要求。
一封封催促交涉美国飞机的电报从重庆飞向华盛顿,胡适、宋子文深感自己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他们再也等待不住了。1941年4月15日,胡适偕宋子文同谒美国总统罗斯福,希望罗斯福能于最近期发表援华具体方案,并略述去年所提中、英、美合组空军教练队问题。可能是中国人民坚持抗战到底的决心感却了这位总统,4月17日,罗斯福批准价值4500万美元之援华军用器材。第二天,罗斯福对报界称,美国根据租借法案,已经批准扩大援华计划。5月25日,美国政府批准第二批援华军用器材,价值5000多万美元。
昆明飞虎队纪念馆观后感

昆明飞虎队纪念馆观后感昆明飞虎队纪念馆是一座独特的历史文物,它见证并记录了抗战时期中华民族不屈的精神与伟大的牺牲精神。
在这里,我们可以深深感受到昆明飞虎队战士不畏强敌、不顾生死的英勇事迹,更能对中国近代史有一个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
第一步,走进昆明飞虎队纪念馆当我漫步进入昆明飞虎队纪念馆,我的视线被一面面雄伟的墙壁吸引。
这些墙壁上挂满了图片和文物,每一张图片、每一个文物都是历史的见证。
在这里,我感受到了一个原汁原味、静谧而沉重的历史氛围,丰富而具有深意的历史图表的独特呈现方式也使我倍感震撼。
第二步,了解昆明飞虎队的历史随着进一步的深入,我知道了更多关于昆明飞虎队的历史。
昆明飞虎队创立于1941年12月,由当时的美国陆军航空队组建而成,作为美军在中国的代表,帮助中国抗击日本侵略。
昆明飞虎队以无畏、团结、信仰为核心价值观,在抗战时期,昆明飞虎队共完成超过1000次空袭、连续击落敌机数十架的许多英勇战斗,在保护中国和平的伟大使命上做出了重大贡献。
第三步,欣赏历史文物和珍贵照片在这座纪念馆里,令人惊异的品质文物和珍贵照片让我心潮澎湃。
我看到了昆明飞虎队在抗日战争中所使用的各式各样的武器,他们精神上的鼓舞飞机模型、手绘的卡通画、手绘的飞机标志,以及各种祷告带、奖章和荣誉证书。
我也看见了中国共产党和昆明机场在抗战时期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第四步,感受抗战精神走过每一个历史展区,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昆明飞虎队所秉持的精神。
他们不仅仅是一群仅仅为了保护自己而处于战争状态的飞行员,他们更是保卫民族对抗外敌入侵的英雄。
他们以身作则、全身心地发扬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成为当时抵抗日本侵略的战斗骨干。
这种英勇坚毅的精神,会让每个游客都感到震撼。
总的来说,昆明飞虎队纪念馆是祖国的历史文化遗产。
这座纪念馆不仅记录了偉大的历史,也为每个游客展示了一种不可书写的感悟。
在这里,我们可以不断地深入探讨我们民族的历史文化,感受英雄的志向和伟大的民族精神,更为我们日后的成长和事业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飞虎队的故事

运输机飞越青藏高原,云贵 高原的山峰时,达不到必需高度, 只能在峡谷中穿行,飞行路线起 伏,有如驼峰,驼峰航线由此得 名。
飞机飞行时常有强烈的气流变 化,遇到意外时,难以找到可以 迫降的平地,飞行员即使跳伞, 也会落入荒无人烟的丛林难以生 还。日军飞机的空中拦截也给运 输队造成巨大威胁。
在这条航线上,中美双方
3年多共向中国战场运送了80 万吨急需物资,人员33477人, 航空队共损失563架飞机,牺 牲1500多人。第十四航空队 还有力地配合了中国军队的
战斗,至抗日战争结束,第
十四航空队共击落日敌机 2600架,击沉或重创223万 吨敌商船,44艘军舰, 13000艘100吨以下的内河船 只,击毙日军官兵66700名。
飞虎队以生命的代价穿越“驼峰 航线”拉开序幕
当时日本人控制了中国的港口和运输系 统,几乎使国民党政府与外界隔绝。这一小 队空战人员驾驶着破旧的老式飞机,尽管经 常面临燃料,零件和飞行员的不足,仍不断 战胜远比它们规模大,装备好的日本空军。 他们空运给养,在缅甸公路提供空中掩护, 并在中国的绝大部分地区上空与日本人作 战。
第三中队由陆、海军和海军陆战 队的驾驶员组成,命名为“地狱里 的天使”由阿维特·奥尔森担任中队 指挥官。
在31次空战中,志愿飞虎队 员以5至20架可用的P-40型战斗 机共击毁敌机217架,自己仅损 失了14架,5名飞行员牺牲,1 名被俘,“中国空军美国志愿援 华航空队”插翅飞虎队徽和鲨鱼 头形战机机首名闻天下,其“飞 虎队”的绰号也家喻户晓。
◆飞虎余音
飞虎队总部变迁
回顾风云岁月
2012年4月21日,原飞虎队 队员约翰·理查德·罗西在位于美 国福尔布鲁克的家中介绍印有 自己头像的当年飞虎队(全称 为“中国空军美国志愿援华航 空队”)第一连队的花名册。 今年4月19日年满90岁的罗西先 生曾在1941年来到中国,驾驶 P-40战机参加过在昆明等地与 日军的作战,并执行过735次飞 越著名的“驼峰航线”的运输 任务。罗西先生一生的飞行记 录超过25000小时,是飞虎队美 国志愿者纪念组织的负责人, 致力于收集整理飞虎队资料和 组织各种纪念活动的工作。
飞虎队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和历史意义

飞虎队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和历史意义抗日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伟大抗战,经历了长达八年的苦战,最终战胜了日本帝国主义。
在这场战争中,飞虎队作为一个来自美国的志愿者部队,为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飞虎队的作用和历史意义至今仍被人们所称道。
一、飞虎队的成立和背景1941年12月7日,日本发动了珍珠港突袭,美国正式加入二战。
为了应对日本在亚洲地区的侵略,美国总统罗斯福决定派遣援华物资和军事顾问。
不久,美国陆军航空队少将克莱顿·B·艾贝尔(Clayton B. Abell)接到总统的命令,组建一个击落日本战机的部队,即飞虎队。
飞虎队的成立,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方面,它为中国抗日战争注入了美军的技术和经验,使中国军队得以迅速增强,并在空中获得了优势。
另一方面,飞虎队的存在和行动,有效遏制了日本空军在中国境内的扩张。
二、飞虎队的战斗壮绩飞虎队的任务是击落日本侵华战机和轰炸机,保护中国的空中安全。
从1941年12月至1942年7月,飞虎队共出动飞机2979架次,共取得293架日本飞机的空中胜利,同时摧毁地面敌军51架飞机。
飞虎队成为了中国空军的主力力量,对于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然而,在荣耀与胜利的背后,飞虎队的战斗也是极其残酷的。
1937年,日军在南京实行了丧心病狂的大屠杀,飞虎队的首任队长克莱顿·B·艾贝尔就在屠杀现场调查。
这种历史的伤痛,激励着飞虎队员奋勇战斗,在荒山野岭、苦寒严冬的战场上,不断战胜敌人。
三、飞虎队的历史意义“飞虎队”的名字在抗战中家喻户晓,成为中国和世界的历史记忆。
飞虎队的存在和战斗,远远超出了对于抗日战争的直接贡献。
它代表着一种团结协作和同仇敌忾的精神,激励了人们对于民族荣誉和尊严的追求。
飞虎队在对于抗日战争的意义之外,也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它代表着中国和美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和合作。
飞虎队员中有41位阵亡,其中一位是中国人,其余均为美国的志愿者。
陈纳德与飞虎队二战期间的美国飞行员在中国的抗战事迹

陈纳德与飞虎队二战期间的美国飞行员在中国的抗战事迹陈纳德中将(Claire Lee Chennault)与他所率领的美国飞虎队(Flying Tigers)是二战期间备受瞩目的英雄。
他们奋勇抗击日军的事迹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广为人知。
本文将着重讲述陈纳德与飞虎队在中国的抗战事迹,展现他们的勇气、坚韧和奉献精神。
一、陈纳德与飞虎队的成立与背景陈纳德是美国陆军航空队的一名训练有素的飞行员,他对中国的情况十分关注。
1937年,中国抗日战争爆发,中国军队面临着来自日本侵略者的强大压力。
然而,当时的中国空军实力相对较弱,亟需外援来增强战斗力。
在此背景下,陈纳德受中国空军招聘,前往中国协助抗战。
他与中国抗战领导人合作,得到了成立一个美籍飞行员志愿部队的机会,即飞虎队。
飞虎队成立于1941年,由美国政府秘密资助,旨在援助中国与日本作战。
二、飞虎队的战斗记录与贡献飞虎队是中国空军的宝贵助力,他们在中国的抗战中表现出色,为中国抵御日本侵略者做出了巨大贡献。
主要战绩包括:1. 空中作战:飞虎队通过在中国上空展开空中战斗,极大地削弱了日军的空中实力。
他们利用其熟练的飞行技术与精准的射击能力,对日本飞机进行频繁袭击,有效地摧毁了日军的轰炸机与战斗机。
2. 防空保卫:除了空中作战外,飞虎队还负责中国重要城市的防空保卫任务。
他们驻扎在中国各地的基地,积极响应城市遭受日军空袭的呼声,及时跟踪和打击敌机,保护了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3. 技术援助:飞虎队不仅带来空中战斗力量,还积极地为中国空军提供技术援助和培训。
他们与中国空军飞行员共同训练,通过经验交流和技术支持,使中国空军的作战水平大幅提升。
三、陈纳德的领导与影响陈纳德作为飞虎队的创始人和指挥官,发挥了重要的领导作用。
他的军事才能和领导能力使得飞虎队成为一支恐惧的力量,给日军以强烈的打击。
此外,陈纳德与中国抗日各方密切合作,他通过与中国军队高层的协调与配合,保证了飞虎队与中国各方的有效合作。
飞虎队的故事

飞虎队的故事飞虎队,是中国空军的一支特种部队,成立于1932年,是中国空军历史上的传奇存在。
飞虎队的故事,是一部关于英勇、拼搏和无畏的传奇。
他们在抗日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为保卫国家、保护人民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飞虎队的成立,源于中国抗日战争的需要。
当时,中国面临着日寇的侵略,国土沦陷,人民遭受着沉重的苦难。
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飞行员克莱尔·陈纳特率领着一支志愿军,前来中国参加抗战。
他们的到来,给中国的抗战注入了新的力量。
1937年,飞虎队正式成立,成为了中国空军的一支特种部队。
飞虎队的队员们,来自不同的国家,但他们有着共同的信念——为了正义和自由而战。
他们接受了严格的训练,磨练出了顽强的意志和过硬的战斗技能。
在战场上,他们不畏艰险,勇往直前,与日寇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捍卫着中国的国土和人民的安全。
飞虎队的故事,充满了荣耀和牺牲。
他们在战斗中,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毅力。
无论是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执行任务,还是在敌人的猛烈轰炸下保护友军,他们都表现出了顶尖的战斗素质和出色的团队合作精神。
他们的英勇事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民,成为了中国抗战史上的传奇。
飞虎队的故事,也是一部关于友谊和情感的传奇。
在战场上,飞虎队的队员们同甘共苦,互相扶持,建立起了深厚的战友情谊。
他们不畏牺牲,守护着彼此的生命,成为了彼此最坚强的后盾。
这种战友情谊,成为了飞虎队的精神支柱,激励着他们勇往直前,勇敢面对一切困难和挑战。
飞虎队的故事,是中国抗战史上的一座丰碑。
他们的英勇事迹,永远铭刻在中国人民的心中。
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捍卫了国家的尊严和人民的安全,书写了中国抗战史上的辉煌篇章。
他们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中国人民,传承下去,成为中国抗战史上的光辉传统。
飞虎队的故事,是一部关于英雄和传奇的史诗。
他们的事迹,将永远被后人传颂,成为中国抗战史上的光辉一页。
他们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中国人民,勇往直前,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飞虎队在滇缅战场激战长空

■唐学锋飞虎队在滇缅战场激战长空◇飞虎队的P-40战斗机在云南保山上空巡逻1941年12月20日,中国空军美国志愿队(即飞虎队)在昆明上空与来犯的日机展开首次空战,当场击落日机3架,从此拉开其在滇缅上空作战的序幕。
据《中国空军美籍志愿大队战史纪要》记载,飞虎队在1941年8月1日至1942年7月4日期间,一共执行作战任务102次,其中52次在缅甸,34次在中国,9次在越南,7次在泰国,取得了对日作战的骄人战绩。
WAR OF RESISTANCE激战仰光太平洋战争爆发不久,飞虎队指挥官陈纳德就接到命令,要求他提前结束训练任务,将飞行员和飞机迅速派往前线机场,正式投入对日作战。
1941年12月13日,飞虎队第3中队全体飞行员驾驶18架P-40战斗机,由缅甸的凯道机场直飞仰光明加拉顿机场,与驻守当地的英国空军一起担负仰光的防空任务。
飞虎队第1、第2中队的飞行员则于12月18日驾驶36架P-40战斗机飞往中国昆明的巫家坝机场,担负昆明的防空任务。
日军在成功偷袭美军珍珠港基地后,又在东南亚发动战争,先后入侵菲律宾、泰国、马来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国。
1941年12月19日,日本陆军第三飞行集团长菅原道大发出指令,要求所属航空部队于23日至25日对缅甸仰光的机场和港口,以及市内重要设施进行连续三天的大规模轰炸,为日军进一步入侵缅甸作准备。
12月23日,日本陆军第三飞行集团出动117架飞机,分成两个编队开始对仰光的大轰炸。
飞虎队第3中队得到敌机来袭消息后,立即起飞12架P-40战斗机,分成两队升空迎敌。
同时,英国空军所属的第67中队起飞18架布里斯托尔“英俊战士”战斗机升空作战。
日军第98战队的18架轰炸机比原计划提前5分钟进入轰炸目标区。
时近中午,目标上空有云。
敌机群正拟向左回转进行投弹时,突然遭到飞虎队和英国空军的联合攻击,由中尉野上良平驾驶的轰炸机首先中弹坠落,由中尉矢光中雄驾驶的轰炸机也中弹起火。
一分钟后,由大尉三渥类驾驶的指挥机又中弹,搭乘该机的战队长臼井茂树当场身亡。
中国抗日战争中的外国志愿军

中国抗日战争中的外国志愿军中国抗日战争是20世纪抗击日本侵略的一场艰苦卓绝的民族解放战争。
在这场战争中,中国不仅付出了巨大的牺牲,还得到了来自世界各国的支持与帮助。
其中,外国志愿军的加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中国抗日战争中的外国志愿军。
一、友邦志愿军的加入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许多友邦对中国表示了坚定的支持,并派遣了志愿军前来协助抗战。
其中最早的外国志愿军可以追溯到1937年,当时来自苏联的志愿军就在中国进行了抗战的战斗,为中国抵抗日本侵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苏联红军的贡献苏联红军是中国抗日战争中最为重要的外国志愿军之一。
1937年至1941年期间,苏联红军共派遣了1700多名军事专家和军官到中国,对中国军队进行训练和指导,并向中国提供了大量的武器装备。
苏联红军的到来大大提升了中国军队的战斗力,为中国的抗战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三、美国飞虎队的壮举美国飞虎队也是中国抗日战争中的一支著名外国志愿军。
1941年至1942年期间,美国飞虎队在中国作战,他们的主要任务是保护中国的重要战略地区、交通线和重要目标,有效地牵制和打击了日军的行动。
飞虎队的英勇事迹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四、其他国家的支援除了苏联和美国外,还有其他许多国家的志愿军也参与了中国抗日战争。
比如英国志愿军、法国志愿军、加拿大志愿军等,他们都给中国的抗战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外国志愿军的参与不仅提高了中国军队的战斗力,也在国际上呼吁抵制日本侵略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五、外国志愿军的英勇牺牲中国抗日战争期间,许多外国志愿军为了保卫中国、支援中国,不惧艰难险阻,奋勇杀敌,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他们的英勇牺牲和无私奉献体现了国际主义和人道精神。
六、外国志愿军的历史地位外国志愿军的加入不仅在军事上增强了中国的抗战实力,在政治和外交上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他们的参战为中国建立了一个开放世界格局,树立了良好的国际形象。
综上所述,中国抗日战争中的外国志愿军对于中国的抗战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纲班级:10历史姓名:魏冬梅学号:20100931119 一、“飞虎队”的由来及其演变(一)飞虎队的由来(二)飞虎队的演变及原因二、飞虎队在中国战役概述(一)“飞虎队”组建前期的战役概述(二)“飞虎队”组建后期的战役概述三、飞虎队与驼峰航线(一)驼峰航线开辟的历史背景(二)飞虎队与驼峰航线四、“飞虎队”在抗战中的历史贡献班级:10历史姓名:魏冬梅学号:20100931119摘要:在中国八年抗战时期,由于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主要组成部分,各国对中国的抗战纷纷伸出了援手。
“飞虎队”的建立是其中最突出也是最具代表性的力量之一。
为中国的抗战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而其创建者陈纳德更是中国人民,甚至是世界人民心中的英雄。
本文从飞虎队在抗战中的历史贡献加以论述。
关键词:飞虎队;抗战;历史贡献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空前浩劫。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世界法西斯势力猖獗,使整个社会动荡不安,到处烽火连天,法西斯战争胜利与否将决定整个世界今后的命运。
为了拯救世界,扭转战况,世界各国都发起了反法西斯战争,并结成了反法西斯联盟。
中国的抗战也是反法西斯的一支重要力量。
中国战场与欧洲战场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对法西斯战争的发展进程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中国的反法西斯抗日战争的胜利,既是为了国家的独立,也是为了反法西斯的暴政。
“我们的敌人是世界性的敌人,中国的抗战时世界性的抗战”。
[1]中国战场是二战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以在抗战期间得到其他反法西斯同盟的支持与援助。
其中美国就是支援中国抗战力量之一。
2003年11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访问美国前夕接受采访时回顾了抗战时期美国对中国的援助及其战斗中结下的不可磨灭的友谊,其中特别提到了“飞虎队”。
一、“飞虎队”的由来及演变(一)“飞虎队”的由来七七事变事变后,中日战争全面爆发。
沿海的几乎所有港口和我国重工业较发展的东北地区落入日本人手中,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加大了中国西南大后方抗战压力。
在空中,制空权也被日本掌控。
虽然国民党的空军从1932年6月就开始筹建空军,“但总因建树未久,即行参战,所具缺点,所在实多。
”[2]在“飞虎队”建立之前,中国的空军建设相对欧美、日本等国相差甚远。
淞沪战争之后,蒋介石及国民党内部一些高级领导开始意识到建立一支现代化空军的重要性,据此,从1932年6月开始,着手规划中国空军的建设。
经过几年的经营,中国的空军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国力贫弱、工业落后,空军建设过程中不得不处处依赖于外国,进口的各种飞机器材五花八门,或者以次充好,以假冒真。
这使中国的航空飞机在质量上远远不敌他国,也是陈纳德担任顾问期间了解到的为什么500架飞机,却只有91架能起飞的原因。
这决定了全面抗战爆发以后,中国空军节节败退的,缺乏完全掌握制空权的力量。
抗战爆发后日本更是集中力量企图消灭中国的空军,。
海会战时期,日本海路军统帅部强调“当前最值得期待的手段是以海军航空兵消灭敌人最为出色的航空兵力”[3],取得制空权。
,武汉失陷后,中央航空军校随着国民党的迁都迁到了云南的昆明,担任重庆等后方重要城市的防空。
1939年日军不断空袭兰州、昆明、贵阳、四川等重要城市,航空队与敌人展开抗战,但由于中国空军“数量不如敌人,补充不如敌人,历史不如敌人”[4],所以损失惨重,大后方遭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创。
到1940年,随着苏联援华的空军撤离,日本的空军在中国的上空获得了绝对的制空权,敌机常常扫射云南等后方,如入无人之地。
面对这样的情况,蒋介石再次寻求外援。
这为“飞虎队”的成立提供了前提。
“飞虎队”是特定历史环境下的一个政治产物。
从日本方面讲,随着中国敌后战场的不断壮大,日本企图用威胁和引诱的手段迫使国民党投降,并以此为推动其“南进政策”和发动太平洋战争做准备,故发动了长达五年之久的重庆大轰炸。
从中国方面来看,1940年前苏年空军援华人员撤离后中国空军的抗战达到了最艰苦时期,并丧失了制空权。
美国对中国的抗战态度分几个阶段。
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由于受1939-1933年经济危机的影响和其坚持“先欧后亚”“先德后日”战略的考虑,美国对日本的侵略持“各扫自家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态度。
所以陈纳德在美国招纳的志愿者身份五花八门。
1941年,罗斯福通过《租借法案》才允许向中国提供飞机,准许一些军官和士兵参加赴华美国志愿队,但这些军官都是“预备役”或“退出陆军和海军航空部队”的还没穿美国军军装或已经脱了美国军装的平民。
但这都是基于美国的利益而提供的援助。
罗斯福曾说过“,没有中国,如果中国不行了,游多少师团的日军可以腾出手来呢?他们去做什么呢?拿下澳大利亚,拿下印度,简直就像是拾熟果子一样唾手可得,然后直奔中东…...和德国联起手来,举行一次大规模的夹攻,在近东会师,把俄国完全隔离起来,吞并埃及,切断通过地中海的一切交通要线。
”[5]从这可以看出并不想帮助中国的美国出于战略的考略,不得不改变对华的态度。
所以罗斯福在收到蒋介石的求援信息后,权衡利弊,于1940年12月17日批准向中国提供军事援助。
1941年4月15日签署了一项不对外公布的行政命令,同意中国购买原定援英的100架P-40B型战斗机,并以中央制造公司的名义在美招募美国志愿者,签订为期一年的合同。
1941年8月1日,蒋介石发布05897号训令,宣告“中国空军美国援华志愿队”在缅甸的同古成立,陈纳德为上校衔指挥官,飞虎队以民间身份参与中国的抗战。
(二)“飞虎队”的演变及原因1941年8月1日,“飞虎队”建立后,下辖3个战斗机大队,第一中队为“亚当夏娃”队,第二中队为“熊猫队”,第三中队为地狱天使。
“飞虎队”这一称呼是云南人因为他的传奇色彩而给他起的地道的中国名。
志愿队建立后,为了能获得充足的航空器材和油料的补给,陈纳德带领三个中队在缅甸展开了几个月的艰苦训练。
1942年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飞虎队”在昆明建立了基地,12月8日,日军偷袭珍珠港的消息传到志愿队,9时45分,陈纳德召集飞行员宣布“日本人已经进入珍珠港。
这意味着我们的工作比预计的要艰难的多,这也意味着我们再也不用躲在幕后作战了。
我们是美国志愿航空队,我们的工作不再仅仅是为中国而战,我们现在也是为美国而战。
现在应该是我们对准并打击共同敌人的时候了。
从现在开始起,我们在地面上每天24小时都处于备战状态。
”[6]从此,飞虎队开始了在中国的抗战。
12月18日,陈纳德率领第一、第二中队飞往昆明,第三中队留守缅甸仰光,协助英军作战。
1941年12月8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美日宣战,随着时局的改变,美国对华政策也发生了重大转变,为减轻日本对美国施加的压力,以中国牵制日本,美国对华的援助开始公开化,并于1942年7月4日把“飞虎队”正式纳入美国空军第十航空队,改编为第二十三战斗机大队,亦称美国驻华空军特遣大队。
1943年3月又被改编为第14航空队。
但仍由陈纳德指挥。
1945年8月1日,陈纳德离开了中国,蒋介石代表中国国民政府授予了他最高勋章_青天白日大蓝绶带二、“飞虎队”在中国的战役概述(一)“飞虎队”组建前期的战役概述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为了保卫滇缅公路的正常运行,第三中队留在缅甸协助英军作战。
1941年12月18日,陈纳德率领“飞虎队”第一中队和第二中队,北上昆明布防。
20日,目中无人的日军再次轰炸昆明,被陈纳德指挥的两个中队以大败,开始“飞虎队”的第一次捷战。
这次战争中,飞虎队击落敌机9架,其余日机逃回了河内机场,打破了日军在中国空中不败的局面,同时也使“飞虎队”一战成名。
此后,相当一段时间内,日机在一段时间内不敢光顾昆明。
昆明空战的胜利,鼓舞了共同对日作战的各国盟军民心和士气,日本空军遭到打击,这为中国西南后方夺回了制空权。
昆明空战后的留第三天,驻扎在缅甸仰光的第三中队在与日军展开了血战,“飞虎队”损失了三架飞机和两名飞行员,击落了日军25架飞机。
取得了又一辉煌的战绩。
中国为了保持滇缅公路的通畅,派出10万远征军协同英军防卫缅甸,其中飞虎队也参与了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
3月21日日军出动飞机260多次轰炸仰光西北面的重要空军基地,停在该机场的飞虎队被迫将基地转移到垒允机场。
病中的陈纳德3月23日命令驻扎昆明的部分飞虎队飞往垒允机场,次日将敌机40余架飞机炸毁。
4月中旬,飞虎队战斗力恢复,并得到了一定的补充。
飞虎队借助日本天皇生日这一时机击落敌机22架,飞虎队无一伤亡。
飞虎队在滇缅战场取得出色的成绩,使日军遭到了重创。
1942年4月28日,远征军和同盟军偷袭缅甸的日本军计划失败,至此,缅甸全境完全沦陷。
飞虎队撤退到中国1942年5月,日军攻陷缅甸以及中国云南怒江以西地区。
怒江是日本从西南放进入中国的通道,而惠通桥是其咽喉,。
交战双方以怒江为防线相互对峙,如果日本攻破怒江防线,将直驱中国西南把后方。
“越过怒江,急袭毁灭敌反攻基地保山,彻底粉碎敌之反攻意图”[7]。
在这紧要关头,“飞虎队”动员了全部力量,三个中队的战斗机同时子保山、祥云、昆明机场出动轰炸和扫射滇缅边界的戊腊、芒市、惠通桥、龙陵等地日军。
短短4天,将日军架设的渡江浮桥全部炸毁,粉碎日军强度怒江,直攻昆明,威胁重庆的企图。
将日军阻隔在怒江以西。
中日双方在滇西战场上形成了对峙,为中国滇西反攻抗战的胜利提供了保证。
同时,这也使美国改组“飞虎队”提上了日程。
(二)飞虎队组建后期的战役概述随着反法西斯战争的演变,美日正式宣战,美国政府与1942年7月4日改编“飞虎队”为第23战斗机大队亦称美国驻华空军特遣大队,陈纳德为指挥官。
第23战斗机大队成立后,在从汉口经香港到缅甸的战线上,配合了中国的空军,空袭敌军汉口、广州、九江等口岸以及日本仔柳州附近的野战司令部,参加了衡阳空战,还袭击了越南的海防、河内机场、南袭滇缅路及其附属的敌军交通网、补给线。
1942年10月11和11月,还空袭了香港和东京湾敌军的货轮、码头、仓库等。
从建立到1943年2月,共击毁敌机149架。
给敌军也沉重的打击。
1943年3月3日,美国政府将第23战斗机大队扩编为第14航空队。
陈纳德为司令官。
第14航空队和中国空军负责长江以南至南回归线线以北西从缅甸,东至台湾的地区作战。
1944年后作战范围扩展到了华北地区。
支援了鄂西会战、常德会战、长沙会战、衡阳保卫等地面战争。
多次空袭了台湾、香港、南京、汉口、北平、青岛、济南的敌军基地。
同时,第14航空队还参与了航峰空运,为驼峰航线上的运输机护航,支援中国驻印军中国远征军收复缅北、滇西失地,有力的配合了美军在太平洋战场的反攻。
支持了中国抗战的胜利。
从“飞虎队”被改编为第23战斗机大队到1945年8月8日陈纳德离开中国,第23战斗机大队和第14航空队共击落敌机2900余架,击沉击伤敌军舰艇44艘,商船223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