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百花园六

合集下载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语文百花园六《古希腊神话与中国神话人物性格特点对比》|语文S版(共18张PPT)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语文百花园六《古希腊神话与中国神话人物性格特点对比》|语文S版(共18张PPT)
阅读 分享 交流 合作
关键词:独自阅读 批注勾画 想象画面
关键词:比较阅读 篇章分享 书写感悟
关键词:书内书外 资料查找 感悟汇总
中国神与希腊神故事中相通的地方 1, 在神身上都体现了冒险精神和 英雄气概,同时也表达了人类征服自 然的强烈愿望。例如,古希腊神话中 普罗米修斯盗神火给人间,传授技艺 给人类,而被宙斯惩罚。中国神话中 有燧人氏的钻木取火,伏羲氏的创造 发明。再如,赫拉克洛斯的十二功绩, 后羿射日,夸父逐日…… 。
中国神与希腊神故事中相通的地方 2,神都是当时社会相应地位的象 征。希腊神话中的神界是荷马时代社 会的缩影,而中国神话中的天国具有 浓厚的政治色彩,都是当时社会的反 映。
中国神与希腊神故事中相通的地方 3,希腊神话和中国神话都有不少
神仙的爱情故事:“俄狄浦斯情 结”、宙斯与欧罗巴、牛郎织女、 嫦娥奔月、天仙配、美女海伦等。
玉皇大帝 在天界的地位。犹如人间的皇帝,掌管神、仙、 佛、圣、人间、妖魔、地府的一切事,权力无边。神话传说中的
天地主宰。 上管三十六天,下辖七十二地。人们用“玉皇大天尊 ” ‘‘老天爷’’来称呼他。
宙斯 是古希腊神话中第三代众神之王,奥林匹斯山十二 神之首,统治宇宙,至高无上 的主神(在古希腊神话中主神
古希腊神话的最大特点诸神形象非常接 近于人,而且拥有漂亮的外表,比如宙斯 就拥有漂亮的外表。神实际上是人之美质 的集中体现者,正如黑格尔所说的“众神 都是美之理想”。
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神多呈“半人半兽”
状,如伏羲女娲是人面蛇身,炎帝人身牛 首,蚩尤是人身牛蹄、四目六手,盘古是 狗首人身,与多情健美的希腊诸神相差甚 远。在中国古代神话中,我们随处可以看 到闪耀着人性光辉的伟大的牺牲和奉献精 神
专指宙斯),人们常用“神人之父”、‘‘天父’’来称呼他 。

最新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百花园六ppt(ppt公开课优质教学课件)A

最新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百花园六ppt(ppt公开课优质教学课件)A
一. 教学第六题 1.审题。 2.指导。 1学生自由读。 2指名试读。 3教师范读。 4教师解释这句话的含义。 5教师启发学生:这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6学生反复练读。 7学生自由背诵。 8同位背诵。 3. 练习。 1学生自由读背三句话。 2齐背三句话。
4. 反馈。 1检查朗读。 2指名背诵。 第四课时 教学第七题 一. 审题 二.指导
3
“同意”就是“答应”的意思,这两个词的意思相近,我们
就说它们是近义词。
4
学生齐读“同意”、“答应”。
5
指名读,出示“请求”、“恳求”。
6
这两个词的意思怎么样?
7
指名读,出示“紧盯”、“注视”。
8
这两个词也是近义词。
3. 练习。
1
指名读三组词。
2
齐读。
4. 反馈。
1
指名认读词语。
2
纠正错误读音,齐读词语。 三.
“迎”字,并把所在的页码填到表中
(3) 让学生口头组词。 3. 练习。 1 按用音序查字法(三步)查“神”字。 2 按要求填表格。 4. 反馈。 1 检查学生查字典情况、填表情况。 2 指出存在的问题,巩固音序查字法。 二.
教学第二题
1. 审题。 2. 指导 (1) 指名读。 a. 谁能用上“同意”说一句话? b. 句子中的“同意”还可以换个词说,意思不变。 (2) 出示卡片“答应”。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S)版
五年级下册
语文百花园六
板块:教学设计—课件
天空中挂着圆月。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沙地上种着西瓜。 海边的沙地上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 西瓜。
(1)与大侄子的交流:伸出两个指头把 头摇了两三摇。

最新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百花园六》教案(教学设计、说课稿)

最新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百花园六》教案(教学设计、说课稿)

语文(S)教学设计教材:语文(S)五年级下册课文:语文百花园六板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语文百花园六,”共安排了“温故知新”“语文大课堂”“习作”三个栏目,意在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

此次教学设计体现以下几点:1.重视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通过观察、思考、实践、体验等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引导学生发现知识规律,掌握学习方法,以学生自主学习、交流心得和收获为主。

3.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让学生主动交流收获、体会,从中悟到一些阅读的方法。

4.扩展阅读,引导学生积累语言。

5.习作设计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和思想的实际,抒真情讲真话,自由表达,写出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教学目标:1. 学习把句子写具体。

2.赏析经典作品的写作艺术,提高学生对作品的理解能力,及今后在自己的写作中进行迁移运用的表达能力。

3.借助注释学习《儒林外史》中断气前的严监生“伸着两个指头”这一人物动作的细节描写,提高学生阅读优秀作品的兴趣和独立阅读的能力。

4.积累鲁迅名言,使学生进一步感知鲁迅先生的语言风格和思想风貌。

5.交流“名家笔下的精彩情节”,提高学生多方面鉴赏作品的能力。

6.学习写心得式读书笔记。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交流、赏析习作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能够将学到的写作方法巧妙地运用在自己的习作中。

课前准备:1.学生收集《儒林外史》的资料,并做好汇报准备。

2.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趣。

(三)这些是你们从宁宁和丫丫的对话中感悟到的,你们自己有什么收获呢?1.分小组交流各自对本组某篇文章某种写法的学习收获。

2.全班交流:由各组推荐代表汇报本组交流的成果。

3.教师小结:本单元的名篇不仅让我们欣赏到了作家笔下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还让我们感受到了作家独特的写作方法,真是值得我们学习。

我们以后读文章,不仅要会欣赏作家的优秀写作方法,还应该将这些优秀的写作方法广泛地运用到习作中去。

三、阅读平台(一)本组课文带我们到中外名著中去游览了一番,下面就让我们再来共同欣赏《儒林外史》第五回《王秀才议立偏房严监生疾终正寝》中的一个非常有名的细节描写吧!(二)学生介绍自己收集的《儒林外史》的资料。

最新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百花园六ppt(ppt公开课优质教学课件)A

最新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百花园六ppt(ppt公开课优质教学课件)A

“组成句式说话) 四.初读指导
1. 自学生字词。 (1)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 (2)轻声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词。 (3).识记生字。
2. 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词语,指名读。重点领会“郊外、追逐、打滚儿“的意思。 (2).齐 读田字格里的生字。
“秋游“是秋天出去游玩的意思。 秋天到哪儿去游玩?看些什么,玩些什么,看看图,读读课文就知道 了。 (出示投影)
三.指导看图 1.秋天的天空怎么样?你们看白云像什么? 2.秋天农田里哪些庄稼成熟了?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3. 草地上小小朋友怎么玩?(出示小黑板:小朋友有的(
),有

),有的(
)。要求学生用“有的 的
(3)与奶妈的交流:把眼闭着摇头。那 手只是指着不动。
(4)与赵氏的交流:点一点头把手垂下。
1.引,即引出所读的书或文章,简要地 叙述原书或原文的内容。
2.议,即对这本书或文章中印象深刻的 人或事等内容进行议论。
3.联,即联系生活实际或在书籍、电视 等媒体上看到的人和事来谈感想。
4.结,即用一两句精要的话总结自己想 要阐明的感想或见解。
c. 这组句子有什么特点? d. 初步认识句式。 第一句:用两个句子把意思说明白。 第二句:用一个并列复句把两个意思说明白。 第三句:用一个单句把句
子说明白。
(2).指导学习第二组句子。 a. 指名朗读,读正确、读流利。 b. 分角色朗读。注意语气。 c. 师生共同评论朗读情况。 3. 练习朗读。
(1).出示卡片,集体练读。 (2).按字母表顺序背诵。 (3).默写大写字母。 4. 反馈。 (1).请学生试背字母表,从读音、顺序、连贯等方面给予评价表 扬。 (2).展示默写写得好的字母,表扬默写写得好的同学。 二.教学第二题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语文百花园六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语文百花园六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语文百花园六教材背景《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是一本新版的小学语文教材,全面贯彻国家新课程标准和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以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训练学生写作能力、更好地开发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等为教学目标,通过知识性、思维性、实践性的良好设计,来使得学生的语文水平总体上保持一个良好的发展状态。

本教案以五年级下册教材中《语文百花园六》这一篇课文作为教学内容,主要通过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活动,来达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1.了解民歌《百花园》的作者、所属类别、创作背景等。

2.能够理解民歌《百花园》的大意,并能精读其中的优美词句。

3.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其阅读能力和语文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和情感。

4.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写一篇有意义、有感情、有思考的文章,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教学内容话题引入通过播放音乐等方式,让学生对于民歌《百花园》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在引入话题的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

精读课文1.教师通过朗读和翻译,让学生初识《百花园》这一民歌,并引导学生聆听其优美旋律。

2.细读课文,仔细分析《百花园》这首民歌的歌词和歌曲结构,引导学生了解其组成。

3.帮助学生认识和学习课文中的常用句式和优美表达,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

综合训练1.通过分组活动,让学生就所学的知识共同练习和交流,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2.对于课文中所用的意境,引导学生发挥联想和想象,以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视频欣赏和配乐练习,向学生输送英美歌曲文化等营养。

写作训练1.通过写作练习,让学生处于一个较为自由的环境,表达自己对于《百花园》这首民歌的感受和评论。

2.指导学生按照写作要求来撰写文章,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进行互评、自评等环节,以达到提高学生自我意识和提高学生评价标准的多面进度。

教学方法1.以情感、音乐、阅读为主导的整合式教学法。

2.探究性、合作性、体验性的多维教学方法。

五年级语文s版下语文百花园六

五年级语文s版下语文百花园六

五年级语文s版下语文百花园六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一理解与运用1.出示例句:●天空中挂着圆月。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2.读句子,边读边比较,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3.哪一句更好好在哪儿(第二句好。

因为这样写把由天空和圆月组成的画面描写得更加具体、生动、形象了。

)4.再出示几组句子让学生读读比比。

例如:●沙地上种着西瓜。

海边的沙地上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

5.试着运用在句子中增加表示“什么样的”“有多少(数量)”“怎样的”“什么地方”等意思的词语的方法,把下面的句子写具体。

●山坡上种着果树。

例:高高的山坡上种着各种各样的果树。

●飞机降落在停机坪上。

例:一架飞机缓缓地降落在宽阔而平坦的停机坪上。

小结:学会把一个句子写完整,这对我们写作可是大有益处。

二拓展与交流1.同桌分角色朗读教材第156页两位学习小伙伴的话,你能从中感悟到什么呢2.分小组交流各自对本组某篇文章某种写法的学习收获。

3.全班交流:由各组推荐代表汇报本组交流的成果。

在汇报中,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评价。

三阅读平台1.本组课文将带我们到中外名着中去游览一番,下面就让我们来共同欣赏《儒林外史》第五回《王秀才议立偏房严监生疾终正寝》中的一个非常有名的细节描写吧!2.教师介绍《儒林外史》及作者简况。

《儒林外史》的作者是吴敬梓。

这部小说描写了各类士人在“功名富贵”前的不同表现,表现了封建社会的极端腐朽和即将崩溃的趋势,也描绘了我国封建社会中的市民心态以及在名利驱使下各种各样的人。

尤其对人物性格的刻画,活灵活现,有血有肉。

对一个有钱人严监生临死前的描写和心灵刻画,成为“千古绝唱”,被人们津津乐道。

3.学生自由读文章,把文章读正确。

4.检查读书效果。

有针对性地检查平时读书机会相对较少的学生,随时正音:严监(jiàn)生诸亲六眷(juàn)两茎(jīnɡ)5.学生默读文章,思考:临死前的严监生为什么“伸着两个指头”文章表现了严监生怎样的性格6.交流对人物的初步感受。

最新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百花园六ppt(ppt公开课优质教学课件)A

最新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百花园六ppt(ppt公开课优质教学课件)A
2. 学生练读。 3. 指名读,师生评议。 二.背诵
1. 放录音欣赏。 2. 指着板书引背。 3. 各人轻声背诵。 4. 分组交换背。 5. 全班齐背。 三.写字指导
四.作业练习
1. 抄写生字词。
2. 比一比,再组词。
忘() 你(
) ) 古( ) 邻(
盲() 您( 3. 扩词训练。
野(

) ) 郊( ) 您( 喜( )( )( )
(1) 齐背字母表。 (2) 启发学生将形状基本一样的字母连起来。 (3) 引导学生将形状比较接近的字母连起来。 (4) 引导学生将形状有部分像的字母连起来。 (5) 让学生将大小写字母对着读,边读,边注意他们的形状。 3.
练习。
(1).教师出示小黑板,让学生练习。

WZ M Q D F
BN
W
mg s
判断下列读后感的写法哪种正确,在 括号里画“√”。
(1)有“读”无“感”( ) (2)有“感”无“读”( ) (3)“读”多“感”少( ) (4)“感”重于“读”( )
(1).会读田字格里的生字。
(2)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喜滋滋
邻居 送给 田野 欢乐
童年 清波 替
2. 检查自学情况。 (3) 读通课文。 (1).出示字词,指名读。 (2).了解词语的掌握情况。 (3).指名分段读课
(3)与奶妈的交流:把眼闭着摇头。那 手只是指着不动。
(4)与赵氏的交流:点一点头把手垂下。
1.引,即引出所读的书或文章,简要地 叙述原书或原文的内容。
2.议,即对这本书或文章中印象深刻的 人或事等内容进行议论。
3.联,即联系生活实际或在书籍、电视 等媒体上看到的人和事来谈感想。
4.结,即用一两句精要的话总结自己想 要阐明的感想或见解。

最新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百花园六ppt(ppt公开课优质教学课件)A

最新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百花园六ppt(ppt公开课优质教学课件)A
6抄写诗句。
9、寓言两则 一、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这两则寓言的寓意。 2.学会生字,理解“窟窿”“街坊”“后悔”“劝告”等词语
的 意思。
3.认识“只要……就”,“如果……就……”这两种句式。 4.能用自己的话将这两则寓言讲出来,并背诵其中的一则。 二、
教学重点 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 三、教学时间 3 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亡羊补牢()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则寓言。
45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注意多音字“圈”的读音及“窟窿”、 “街”
等字的字形。 3、理解《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懂得做错了事要 即时纠正。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并能联系学
习、生活实际,谈一谈感想。 教学时间:1 课时 教学准备:投影 教学过程:
1自己读一读,认一认。 2指名读,注意字音是否正确。 3小组比赛,看谁生字认得准,并
说说用什么办法认识的
4组词大列车
44
2、读读背背
1自己练习读诗句。 2指名读 3想一想:五组诗句有什么特点?你
发现了什么? (诗句都是写景的,并且每句中都 有动物)
4男女生比赛读 5背诵诗句。引导背诵:抓住诗写的
对了特点
1语言是否通顺,用词是否准确。
2是否把意思表达清楚。
2、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三、展
43
示台 1、学生自读展示台中学习伙伴的话,了解展示内容。 2、展示自己想展示的内容。
1在小组内展示
2在全班展示
第四课时 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一、我的发现 1、出示课本里的两句话,让学生 想一想发现了? 2、说说自己的发现: 第二句话加上了作者的想象,就更 形象了。 3、说说你还积累了哪些这类的句 子。 二、日积月累 1、读读认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从结构上看,一篇读后感至少要有三个部 分的内容组成:一是要介绍原作的篇名内 容和特点;二是根据自己的认识对原作的 内容和特点进行分析和评价,也就是概括 地谈谈对作品的总体印象;三是读后的感 想和体会。即一是说明的部分,二是要有 根据评价作品的部分,三是有感而发,重 点在“感”字上。

读《和时间赛跑》有感
可爱的妹妹大口大口地咬着苹果。
• (3)谁给她的苹果? 可爱的妹妹大口大口地咬着爷爷给她的苹果。 • (4)怎么样的苹果? 可爱的妹妹大口大口地咬着爷爷给她的 又红又大的苹果。
扩句(至少扩两处)
• 1、大熊猫吃竹子。
可爱的大熊猫正在吃鲜嫩的竹子。
• 2、院子里有杏树。
我家的院子里有几棵茂盛的杏树。
高高的 (
例:山坡上种着果树。 )山坡上种着( )果树。 各种各样的
• 4、树上有几个苹果。 • ( 又大又红)树( 宁静的)校园里传来( 一阵阵)读书声。
回答问题扩句
• 1、刘老师讲课。 • (1)刘老师在什么地方讲课? 刘老师在教室里讲课。 • (2)刘老师在什么地方怎样讲课? 刘老师在教室里认真地讲课。 • • (3)刘老师在什么地方怎样讲什么课? 刘老师在教室里认真地讲语文课。
• 2、我们去访问。 • (1)我们到什么地方访问?
我们到工厂去访问。
• (2)我们到什么地方访问谁?
我们到工厂访问劳动模范。
• (3)我们到什么地方访问谁?为什么去访 问? 为了了解工厂情况,我们到工厂访问劳动模范。
• 3、妹妹咬着苹果。 • (1)怎样的妹妹?
可爱的妹妹咬着苹果。
• (2)怎样的咬着苹果?
• 3、天空中挂着圆月。
晴朗的天空中挂着一轮明亮的圆月。
• 4、同学们回答问题。
• 5、我们在草地上跑。
我们在绿油油的草地上飞快地跑。
阅读平台
• 阅读简介:《伸着两个手指头》节选自吴敬梓的 《儒林外史》,《儒林外史》是我国一部著名的 古典长篇讽刺小说,它通过生动的艺术形象,反 映了封建社会末期腐朽黑暗的社会现实,批判了 八股科举制度,揭露了反动统治的罪恶和虚伪。 小说的作者吴敬梓运用周进,范进等生动的艺术 形象,用辛辣的笔触,揭露了统治者的腐朽和虚 伪。 作为一部杰出的讽刺小说,作品通过集中概 括,典型的再现了生活的现实,揭示了它们的不 合理,可笑,可鄙,甚至于可恶。
照样子,把句子写具体——扩句
例:天空中挂着圆月。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 鲜艳的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例:天空中飞着一只小鸟。 (蓝蓝的)天空中飞着一只(美丽的)小鸟。
• • • • • • 1、 小猴子下山来。 蹦蹦跳跳地)下山来。 (顽皮的 )小猴子( 2、 太阳升起来了。 (火红的)太阳( 冉冉地 )升起来了。 3、鱼儿在游来游去。 鱼儿在(小溪里 )(欢快地 )游来游去。
范文阅读

国庆节,我读了台湾作家林清玄写的《和时间赛跑》。 读完这篇文章后,我更加懂得了时间是一去不复返的,可是 如果我们去抓紧时间、争取时间,就能做许多事情。 • 林清玄在书中回忆到,小时候,他的外祖母过时了,他 很伤心。他的爸爸说:“外祖母永远不会回来了。”他问:“什 么是永远不会回来呢?”“所有时间里的事 物,都永远不会回 来。你的昨天过去了,他就永远变成昨天,你不能再回到昨 天。”爸爸回答说。爸爸的话让林青玄大受启发。古人不是 常说:“一寸光阴一寸金, 寸进难买寸光阴”吗?时间像流水 一样流过去了,我们何不珍惜它那?从此,林青玄每天放学 后,都要何太阳赛跑,回家后抓紧时间做作业,然后抽出时 间来做更多 的事情。这样他不仅能学到更多的知识,而且 还提高了学习能力。 随着时间的慢慢流逝,作者虽然早已 经忘记了这件事,但父亲的那一番话却使他终身受益。他长 大以后曾说过:“人永远跑不过时间,但是人可以在自己拥有 的时间里快跑几步。尽管哪几步很小很小,作用却很大很 大。”

对照林清玄,再想想我自己,平时虽然读了很 多节约时间的名言警句,也立志要节约时间。比 如今天我计划好了要早点回家做作业,可以节约 出更多的时间来读书。 可是一回到家就管不住自 己,眼睛老网电视上看,心里象:“反正都还有那么 多的时间,现看一会儿电视在做作业吧!没想到一 看竟看到了六点多,直到妈妈叫我吃 晚饭。等吃 完晚饭,做完了作业,都已经晚上九点多了,最 终也没有看书。现在想起来,我就惭愧得无地自 容。 • 许多名人说过有关时间的名言警句,例如鲁迅 先生的“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还 是有的。”现在,我对这句话有了更深的理解, 文中的作者化悲痛为力 量,将时间挤出来,学习 更多的东西,不就是这样吗?我也要象林青玄那样, 从今天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珍惜时间,决不让 时间白白流过我的指尖
《凡卡》读后感

在我所学过课文中,《凡卡》是我最喜欢的一篇。只要我一有空, 就把它拿出来反复的读,认真的想。 • 《凡卡》一文的作者借凡卡给爷爷写信,恳求他带自己回家这件事, 叙述了凡卡悲惨的学徒生活,反映了18世纪——19世纪末沙皇统治下 社会的黑暗,以及穷苦劳动人民悲惨的命运。读着读着,我的眼泪不 禁夺眶而出;读着读着,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小凡卡的悲惨生活情景: 我看见瘦骨如柴、赤着双脚的凡卡,正在被狠心的老板用皮带抽打, 老板娘用青鱼直戳他的脸,伙计们捉弄他,当凡卡被老板和老板娘虐 待时,伙计们却幸灾乐祸的笑着。晚上,凡卡只能睡在过道里,老板 的小崽子一哭,他就别想睡觉,只好摇那个摇篮…… • “亲爱的爷爷,发发慈悲吧。带我离开这儿回家,回到我们村子里去 吧……我给您跪下了,我会永远为您祷告上帝。带我离开这儿吧,要 不,我就要死了……”这是凡卡乞求爷爷把他带回乡村里的一段话。从 这撕心裂肺、催人下泪的话语中,我知道了凡卡受的苦难和折磨已经 很久了。这不是一般的苦。而是痛苦不堪、无法忍受。生活也没有指 望了,只有死路一条。 • 读完这篇文章,我似乎看见泪水满面的凡卡就站在我的面前,哭诉着 他的悲惨命运。正因为这样,我们更应该热爱新社会、珍惜现在的幸 福生活。
鲁迅名言
• 时间,就象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 是有的。 • 我好象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 • 伟大的心胸,应该表现这样的气概——用 笑脸来迎接悲惨的厄运,用百倍的勇气来 应付一切的不幸。
如何写读后感?
• • 一、格式和写法 读后感通常有三种写法:一种是缩 写内容提纲,一种是写阅读后的体会 感想,一种是摘录好的句子和段落。 题目可以用《×××读后感》,也可 以用《读×××有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