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源评价的方法1

合集下载

旅游资源评价方法

旅游资源评价方法

(七)水景旅游资源评价 1. 水景旅游资源评价指标
(1)水面 (2)水色 (3)水声 (4)水影 (5)水态 (6)水味 (7)水质 (8)透明度
2. 湖库旅游开发价值评价
(1)海拔高度 (2)旷度(开阔度) (3)深度 (4)分布密度 (5)湖泊与周围山石配合的和谐度 (6)湖库特产的知名度 (7)湖水的透明度
3. 瀑布旅游开发价值评价
(1)落差
瀑布景观“三部曲” (1)造瀑层
(2)宽度
(3)流量
(2)瀑下深潭
(3)潭前峡谷
(4)形状
(5)声音
(6)周围景色
4. 海滨旅游开发价值评价
(1)气象——水温(一年中可下水的时间)
(2)海滩——长度、潮线以上宽度、坡度、沙粒 (3)海象——波浪、流速、透明度、有害生物 (4)海滩后腹地——坡度、绿化率、面积
自然旅游资源
求知休闲健身类 博物馆、公园、游乐场、娱乐康体设施等
人文旅游资源
节会庆典、民间工艺、习俗、服饰等 古都名城、特色乡景、大型工程等 文学、曲艺、书法碑楹、宗教文化等 佳肴、特产、著名铺店等
(二)按风景资源的等级及管理范围分类 最高层次 高级层次 中级层次 基本层次 特别资源——世界级旅游 国粹资源——国家级旅游 优秀资源——省级旅游区 一般资源——县级旅游区
5. 季节性
6. 不可移动性
7. 可持续性
8. 不可再生性
三、旅游资源的分类
(一)按景观属性分类
大 类 基本类型
地质地貌类 水域风光类 气象气候类 生物景观类 古迹和建筑类 民俗风情类 城乡风貌类 文化艺术类 饮食购物
种 类
山岳、洞穴、海岸、特异地貌等 海、江、河、湖、瀑、泉等 宜人气候、冰雪雾凇、天象奇观等 动、植物景观 古建筑、陵墓、遗址、石窟、园林等

旅游资源的开发评价

旅游资源的开发评价

一、旅游资源的开发评价1.游览价值(1)资源价值“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独特性):旅游资源质量高,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

(2)集群状况:该旅游线路景点类型多样,共同组成景观群,集群状况好。

(3)地域组合状况:周围无雷同的景点,地域组合好。

2.交通的通达度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可进入性强,开发价值大。

3.市场距离(1)客源地游客的来源地,越是经济发达地区,旅游动机越强。

客源地主要是经济发达地区。

经济发达地区的居民,收入相对较高,他们既有外出旅游的动机,也有外出旅游的条件。

(2)旅游地与客源地的距离旅游的吸引半径是有限的,市场距离越近,吸引力越大,开发的价值越大。

一般来说,靠近经济发达地区或国家(即主要客源地)的旅游资源,其开发利用的价值要优于远离经济发达地区或国家的旅游资源。

4.基础设施区内食、宿、行、娱、游、购等配套服务设施较完善,接待的能力强,开发条件好。

5.旅游地的环境承载量旅游活动的规模应与旅游区的环境承载量相适应。

区内用地广、布局合理和环境承载力强。

二、旅游与区域发展1.现代旅游对区域发展的意义(1)拉动经济发展①发展国际旅游,能够增加国家外汇收入;②发展国内旅游业是回笼货币、稳定市场的一个重要途径;③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④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2)促进社会文化繁荣①促进国民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提高;②提供大量就业机会;③促进文化交流(3)影响区域环境旅游对环境保护具有促进作用;旅游业的发展对环境也有消极作用,如果旅游与环境的关系处理不好,环境也会朝着恶化的方向发展。

三、旅游环境问题(1)合理的旅游开发和建设有保护自然与人文环境、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等作用。

①促进了历史古迹、古建筑、纪念馆的修复。

②为自然资源的保护提供了推动力。

③采取行政法规和规划措施使保护环境成为可能。

森林生态旅游资源主要的评价方法有

森林生态旅游资源主要的评价方法有

森林生态旅游资源主要的评价方法有一、景观评价森林生态旅游资源的景观评价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景观评价主要考察森林景观的美观程度、独特性和多样性等方面。

美观程度可以从景观的色彩、形状、结构等方面来评价,独特性可以从景观的特色、稀有性和独特性来评价,多样性可以从景观的种类、数量和分布来评价。

二、生态评价森林生态旅游资源的生态评价是评估其生态功能和生态价值的重要手段。

生态评价主要考察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复杂性和完整性等方面。

稳定性可以从森林生态系统的抗干扰能力、抗病虫害能力和自然恢复能力来评价,复杂性可以从森林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生态位多样性和营养级结构多样性来评价,完整性可以从森林生态系统的完整度、连续性和完美性来评价。

三、文化评价森林生态旅游资源的文化评价是评估其文化价值和文化吸引力的重要途径。

文化评价主要考察森林的历史文化价值、地域文化价值和民俗文化价值等方面。

历史文化价值可以从森林的历史沿革、传统文化和文化遗产等方面来评价,地域文化价值可以从森林所在地的地域特色、地域文化和地域风情等方面来评价,民俗文化价值可以从森林所涉及的民俗活动、民俗传统和民俗节日等方面来评价。

四、经济评价森林生态旅游资源的经济评价是评估其经济效益和经济可持续性的重要方法。

经济评价主要考察森林旅游的收益、就业和投资回报等方面。

收益可以从森林旅游的门票收入、住宿收入和餐饮收入等方面来评价,就业可以从森林旅游的就业机会、就业人数和就业质量等方面来评价,投资回报可以从森林旅游的投资成本、投资收益和投资回收期等方面来评价。

针对森林生态旅游资源的评价方法主要包括景观评价、生态评价、文化评价和经济评价。

通过综合评价这些方面的指标,可以全面了解森林生态旅游资源的优劣和潜力,为相关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评价结果也可以为森林旅游的规划、开发和管理提供参考,促进森林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旅游资源评价

旅游资源评价

旅游资源评价
旅游资源评价是对某个地区的旅游资源进行评估和评价的
过程。

旅游资源评价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地理环境:包括地理位置、气候条件、自然景观等。


理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旅游资源的丰富程度和吸引力。

2. 文化遗产:包括历史建筑、古迹、艺术品、传统习俗等。

文化遗产是一种独特的旅游资源,能够吸引游客来到该地
区体验当地的历史和文化。

3. 旅游设施:包括交通设施、住宿设施、娱乐设施等。


游设施的完善程度直接影响着游客的旅游体验。

4. 旅游服务:包括导游服务、旅游咨询、旅游活动组织等。

优质的旅游服务能够提高游客的满意度,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5. 管理措施:包括旅游资源保护、管理和规划等。

有效的管理措施能够确保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在对旅游资源进行评价时,需要综合考虑以上各个方面的因素,通过对旅游资源的质量、数量、可持续性等进行评价,以确定该地区的旅游资源的价值和竞争力。

旅游资源分析及评分

旅游资源分析及评分

旅游资源分析及评分旅游资源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而评分则是评估旅游资源的重要方法之一。

本文将会分析旅游资源的种类和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如何进行评分。

一、旅游资源的种类和特点旅游资源是与旅游活动相关的各种资源的总称,包括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社会资源、交通资源和旅游设施资源。

不同类型的旅游资源有其各自的特点。

1. 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旅游业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这种资源包括山水风光、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森林、海滩等。

自然资源的特点是资源稀缺性、无法复制性和地域性。

2. 人文资源人文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之一。

这种资源包括文化遗产、民俗文化、历史文化、艺术文化等。

人文资源的特点是历史持续性、文化多样性和地域性。

3. 社会资源社会资源包括本地社会的文化、习俗、风土人情、当地人的生活方式和职业等。

社会资源的特点是本土化、文化多样性和图像性。

4. 交通资源交通资源是旅游业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这种资源包括机场、港口、铁路、公路等。

交通资源的特点是快速性、便利性和地域性。

5. 旅游设施资源旅游设施资源是旅游管理部门为提升旅游业质量所需要的各种旅游设施,如酒店、景区、旅游交易中心、休闲设施等。

其特点是服务性、便利性和专业性。

二、旅游资源评分方法的探讨对于旅游资源,评分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既可以指导旅游开发,也可以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

那么如何进行旅游资源的评分呢?1. 根据旅游类型分类评分不同旅游类型有着不同的需求,因此评分应当根据旅游类型进行分类,对每种类型的资源进行评分。

例如,在海滨旅游中,评分应当着重考虑海水清澈度,沙滩质量和景区设施等。

2. 评分指标的确定评分指标是评分的核心,其决定着评分的准确性。

应当根据旅游资源类型不同,选取最具代表性的指标进行评分。

例如,在温泉旅游中,评分指标可以包括水质、景区设施、服务水平等。

3. 综合评价旅游资源评分时,仅依靠某一项指标很容易产生误导,需要进行全面、综合评价。

例如,在文化旅游中,除了考虑景区保存历史和文化遗址的能力之外,还需考虑对游客的服务水平、景区管理水平以及旅游安全等因素。

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

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

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一)旅游景观的欣赏1、了解景观特点:(1)了解景观内容:有哪些景点,分布状况、景观的形成原理,了解其美学价值及历史文化内涵。

例:济南大明湖有“蛇不见,蛙不鸣”的自然生态奇观。

为何只见荷叶而不见蛙呢?相传当年乾隆皇帝游览至此,湖中之蛙均想一睹龙颜为快,奔走相告,脱水而出,蛙声吵得乾隆无心观景,圣怒之下降旨“蛇不行,蛙不鸣”,自此大明湖真的不再有蛙声了。

其实真正无蛙鸣的原因是湖水的温度不适合青蛙生存导致的。

(2)了解景观的布局:如路线的设计、园林景观的布局例:北京故宫,以位于中轴线上的大殿为主景,两边建筑为配景(配景为主景起烘托的作用),并以中轴线对称,充分显示了以皇权为中心的特点。

2、精选观赏点位(1)距离的远近:峰峦之雄伟峻秀,唯远眺可得。

高大、雄伟的山体,可在视野开阔的至高点。

山中的峡谷、洞、一线天之类景观,则宜置身其中近观方知其妙。

例如:观赏湖南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名胜区的“天下第一桥”,不走到特定的位置,就无法看到浑然天成的“桥”的奇观。

(2)角度:特定造型的地貌,只能在特定的观赏点,充分发挥想象才能体会到某种形象。

例如:黄山的“仙人晒鞋”、“石猴观海”,“桂林象鼻山”、“巫山神女峰”等。

(3)视角(俯视与仰视):例如:瀑布景观则需在适当的距离仰观,才能兼收形、色、声、动等美感。

(4)动与静的对比:例:船在漓江中漂游,山体随着船只位移展示着动态美;筏子碰击水面的和谐节拍声,山歌的回荡声展示着听觉美。

广西桂林七星岩月牙山前的“花桥”,坚固的桥身在水中倒映出几轮“明月”,体现了静态美。

3、把握观赏时机许多自然景观随时间、天气、季节的变化而展示出不同的自然美,要求观赏者把握住观赏的时机。

(1)季节:例如由于安徽黄山风景名胜区四季景观表现出很大的差异,因此四个季节都可以观赏。

但:一般来说,北方地区的山水风景最适宜在夏季观赏。

越往南,山水风景的观赏季节越长。

但南方地区一些千米之上的高山,如黄山、庐山最适宜在夏季观赏,因为夏季雨水多,山中多云雾,景色丰富。

旅游景区资源评价方案

旅游景区资源评价方案

旅游景区资源评价方案一、评价指标的选择在评价旅游景区资源时,可以选择以下指标进行综合评价:1. 景区规模:包括景区的面积、游客接待能力、景点数量等。

2. 自然景观质量:包括景区内的自然风光、水质、空气质量等。

3. 人文景观质量:包括景区内的历史文化遗迹、民俗风情、建筑风格等。

4. 旅游设施设备:包括餐饮、住宿、交通等旅游设施的配套情况以及设施的品质和服务水平。

5. 生态环境保护:包括景区的环境保护措施、垃圾处理、水源保护等。

6. 交通便利性:包括景区与周边城市之间的交通联络情况。

7. 游客满意度:通过统计和调查问卷等方式获取游客对景区的评价和意见反馈。

二、评价方法1. 实地调研:组织专业评价团队对景区进行实地考察,从自然、人文、设施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价。

2. 数据统计:对景区的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包括游客数量、收入情况、设施设备的数量和质量等。

3. 游客调查: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游客对景区的评价和满意度,以及他们对景区的改进建议。

4. 专家评议: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评审,根据其专业知识和经验判断景区的资源质量。

三、评价过程1. 收集数据:搜集景区的基本信息、游客统计数据、景区相关设施的数量和质量等。

2. 实地调研:组织评价团队对景区进行实地调研,对景点、景观、设施设备等进行评价。

3. 游客调查:通过发放问卷或在线调查的方式,对游客进行满意度评价,了解他们对景区的看法和建议。

4. 数据整理和分析:整理和分析收集到的数据,计算各项指标的得分,进行综合评价。

5. 专家评议: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评审,得出专业的意见和建议。

6. 编写评价报告:根据评价结果,编写评价报告,提出景区资源优劣势和改进建议。

四、报告内容1. 概述:介绍评价景区的背景和目的。

2. 景区概况:介绍景区的规模、基本信息、发展历程等。

3. 评价指标及方法:列出所选评价指标及其评价方法,并对每个指标进行详细解释。

4. 评价结果:根据各个指标的评价结果,给出景区资源的优劣势和综合评价。

区域地质旅游资源的评价方法

区域地质旅游资源的评价方法

区域地质旅游资源的评价方法一、定义区域地质旅游资源评价1.区域地质旅游资源评价是一种对区域地质旅游资源进行评估、分析和判断的过程。

2.它包括一套专业的地质研究方法和分析系统,以期建立一种有效的地质观测系统,从而更好地保护、维护和发展区域地质旅游资源,最终实现地质旅游的目的。

二、目的1.对于地质旅游资源的评价,其目的在于识别旅游资源的价值,以及影响旅游资源利用的环境条件。

2.有效的评价可以根据旅游资源的价值和环境条件,指明潜在的利用价值及其发展限制因素,为旅游资源的发展提出有效的管理政策,保证地质旅游资源达到高效、有效、可持续的发展。

三、内容1.旅游资源的价值:包括资源的类型、量、价值和不可再生性。

2.环境条件:包括旅游资源的地理位置、地质形态、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等因素。

四、方法1.定量方法:地质旅游资源评价常用的定量方法包括数学分析法,统计学分析法,大数据挖掘法等。

2.定性方法:主要以专家咨询意见为基础,开展实地勘察,将旅游资源的价值和环境条件变量进行综合评分,测定地质旅游资源的价值和发展潜力,并分析它们的发展限制因素,有效的综合评估可供旅游开发者作为决策参考,为可持续旅游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持。

五、特点1.全面性:地质旅游资源评价是一种系统性的研究,它从价值和环境条件两方面来考察旅游资源的发展潜力和可能的发展限制,用以判断旅游资源的利用程度和发展空间,从而有助于发展人们对旅游资源的认识和利用。

2.客观性:地质旅游资源评价采用客观的评价方法,辅以大数据技术相结合,能够从多方面、多维度把握评价因素,减少人为因素影响,确保评价结果的正确可靠。

六、意义1.地质旅游资源评价,有助于更好地开发、保护和促进区域旅游发展。

2.有效的评价将对旅游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促进区域地质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感舒适程度。 ? ☆ 特吉旺(W.H.Terjung,1966)舒适指数 ? 综合的舒适指数和风效指数可表达生物气
候特征,表达旅游区哪些季节可以旅游、 休养和旅游气候资源的情况。
(六)潜力评价发
森林旅游资源潜力评价
? 第一,地表坡度:平均坡度、最大坡度、各坡度 所占比例。
? 第二,斜坡转换频率:单位距离内的坡向变换;
2.三大效益的评估
(1)经济效益的评估 (2)社会文化效益的评估 (3)生态环境效益的评估
3.六大条件的评估
(1)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 (2)景观的地域组合条件 (3)景区的旅游容量条件 (4)市场客源条件 (5)市场投资条件 (6)施工条件
(二)专题评价法
? 专题评估法是对综合评估法的一种补充, 它用更加细致、具体的数据进行评估。
? 1.“六字”评价标准 ? 该标准主要采用了“美、古、名、特、奇、
用”6个标准,来对旅游资源本身进行评价。
(三)层次分析法
? 保继刚 ? 分三层(1)资源价值72(观赏特征44、
科学价值8、文化价值20) (2)景点规模16(景点地域组合9、旅游环
境容量7) (3)旅游条件12(交通通讯6、饮食3、旅游
商品1、导游服务1、人员素质1)
4、定量评价方法 ――“层次分析法”
可分两步进行 (1)建立旅游资源定量评价“模型树”
总目标层
评价 综合层
旅游资源定量评价
资源价值
景点规模
旅游条件
项观


景环
交 饮旅导 人
目赏


点境
通 食游游 员
层价


组容

商服 素



合量

品务 质
欢奇 完 科 科 历 宗 休
四、旅游资源的评价方法
? 三三六法,见P19请大家课堂讨论5分钟
(一)综合评价法:三三六评价法
? “三三六”评价法主要包括:三大价值的 评估、三大效益的评估和六大条件的评估。 (列表)
? 1.三大价值评估主要是批对旅游资源本身所 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艺术观赏价值和科 学考察价值三方面的评估.
? 艺术观赏价值:(1)地方色彩的浓郁度 (2)历史感的深浅(3)艺术性的高低。
? 第三,高度起伏率:区域相对高度变化的度量;
? 第四,是否具备可接近的水体,如湖泊、沼泽、 水库、矿泉、地下河、溪流等;
? 第五,阔叶树的比例:在森林中,阔叶树种所占 据的份额 (在英国以外的其它地方,由相应地拟出 别的类型树种所占比例的变量 );
森林旅游资源潜力评价
? 第六,树高:平均高度、最大高度等; ? 第七,树距:平均树距、最大林间空地面积等; ? 第八,林间“开放”地占据森林面积的比例; ? 第九,对于徒步者可以深入的林间范围; ? 第十,对于机动车辆可以深入的林中范围; ? 第十一,森林的分散程度以及林与林之间的连接
旅游资源评价的主要方法
教学目的
?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旅游资源评价的基本 理论,了解旅游资源评价的定量方法,掌 握旅游资源评价的定性方法。
教学内容
? 1.评价目的 ? 2.评价原则 ? 3.评价内容 ? 4.评价方法 ? 5. 旅游资源分布图绘制
一、评价的目的
? 旅游资源评价的目的、意义和指导思想 (请大家课堂讨论,时间15分钟)
3.旅游资源的效益评价
? 1)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方面, 是衡量一个地区旅游资源是否具备可开发性的重 要指标。
? 2)经济效益的评价集中反映了能否带来何种直接 或间接收入,对当地经济发展有何影响。
? 3)社会效益的评价集中体现在社会文化意义与影 响上。
? 4)环境效益的评价则集中反映在是否会破坏资源, 恶化环境,加重地区社会经济负担等方面。
1.要素评价
? 3)特色 ? 4)密度 ? 5)景观的地域组合 ? 6)旅游资源开发序位 ? 7)旅游容量和旅游环境承载力
2.开发条件评价
? 1)区位条件 ? 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涉及到旅游激发条件、人
口出游水平、交通可达性、城镇依托关系、市场 范围等。 ? 2)客源条件 ? 旅游者动机与行为研究,旅游需求的时空分布集 中性研究及旅游需求预测等。 ? 3)投资条件 ? 4)建设施工条件
0.09 0.07 0.06
饮食 旅游商品 导游服务 人员素质
1.00
0.03 0.01 0.01 0.01
评价因子 娱悅层度 奇特度 完整度
科学考察 科学普及 历史文化 宗教朝拜 休养娱乐
便捷 安全可靠
费用
权重 0.20 0.12 0.12 0.03 0.05 0.09 0.04 0.07
0.03 0.02 0.01
? 1.符合客观实际 ? 2.系统全面 ? 3.科学性 ? 4.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以定量为主 ? 5.动态发展观点
三、旅游资源评价的内容
? 1.要素评价 ? 1)类别和性质评价 ? 决定利用功能,开发方向;影响区域开发
规模、程度及旅游设施建设。 ? 2)价值评价:资源的观赏(美学)价值、
历史文化价值、科学价值及实用价值等。
(四)体验评价法
? 一般是由公众(旅游者、各方面专家、居民) 根据自身体验,对某一或一系列的旅游资 源就其整体质量进行定性评估。
? 这种评价多由传播媒介或行政管理机构发 起,局限在已经接待游客的旅游地。
? 评价的目的多着眼于推销或宣传,评价的 结果可提高旅游资源(地)的知名度,对旅游 需求流向产生诱导作用。
(五)旅游资源的适宜性评价
? 对于每一项旅游活动,都会有一个或几个 旅游资源因素对活动的质量起决定性的作 用。
? 因而,旅游资源的评价,可用关键的旅游 资源因素对确定的旅游活动进行适宜性评 价,也可就某种旅游活动所要求的各种旅 游资源要素的组合状况进行评价。
气候适宜性评价
? ☆ 气候对户外旅游活动的影响: ? 第一,对活动时的环境和活动质量 ? 第二,直接影响人的生理过程,影响人的
娱特 整 学 普 史 教 养
度度



文 化
朝 拜
娱 乐
便
安 全
捷可
费 用

评 价 因 子
(2)建立评价因子权重表并进行评价
评价综合 层
资源价 值
权重 0.72
景点规模 0.16
旅游条 件
0.12
合计
1.00
评价项目层
观赏特征
权重
0.44
科学价值
文化价值
景点地域组合 旅游环境容量交通Leabharlann 讯0.080.20
1.为什么服务?涉及哪些方面知识? 2.对景区、当地旅游业、旅游资源的合理开
发等方面有何意义? 3.怎样的指导思想?
二、评价原则
全面分析原则、综合评价原则
地形地貌 生态环境 自然景观 人为景观 地理区位 交通条件 发展潜力 开发前景
单因素状况 和综合状况
优势和 限制性 因素
科学定位
旅游资源评价的原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