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心理学中的现代主义_后现代主义及其超越_叶浩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03-02-19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项目(DBA010161);江苏省哲社“十五”规划项目(L3-023)

 通讯作者:叶浩生,E -mail :hs ye @public1.ptt .js .cn

西方心理学中的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及其超越*

叶浩生

(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研究所,南京210097)

摘 要 当代西方心理学中存在着现代主义取向和后现代主义取向的对立和冲突。冯特以来的西方心理学流派大多属于现代主义的范畴。现代主义的特征是:(1)重视科学的价值,强调科学的方法;(2)信奉经验主义;(3)个体的中心地位。后现代主义取向的核心是社会建构主义,其主要特征为:(1)批判的倾向,对现代心理学的理论基础进行解构;(2)把社会建构论作为认识论的基础;(3)促进心理学实践的四个转变。尽管两种倾向形成鲜明的对照,但两者也存在着一些共同的方面,从而构成了超越两者的基础。两种取向的超越需要以科学实在论作为元理论的基础,并需要双方互补、合作和开放的态度。

关键词 西方心理学,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经验主义,社会建构主义。分类号 B84-09

西方心理学中一直存在着两种文化或两种方法论的分裂与冲突,且已有学者对此作过专题论述。在本文中,我们选择从现代-后现代的角度认识西方心理学中的对立与分裂,并就超越这种对立和分裂提出我们的观点。

1 西方心理学中现代主义取向的特征

1.1 心理学中的现代主义的概念

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并非以时间界限来划分的,它们是两种取向或两种方法论。西方心理学中的现代主义取向具有悠久的历史。可以说,科学心理学建立之后的历史就是心理学的现代主义取向的发展史。 在科学心理学建立之初,存在着冯特的内容心理学与布伦塔诺的意动心理学之争。在冯特的一方,研究的是意识的内容,使用的是实验法;在布伦塔诺的一方,研究的是意识的活动,使用的方法是自我经验的描述。两者的争论构成了心理学中两种文化对立的雏形,但是两者都是经验取向的,都把意识作为一个“精神实体”来处理,因而都是现代主义的。 在此之后出现的构造主义和机能主义延续了冯特和布伦塔诺之间的争论,不用说也是从属于现代主义取向的;行为主义、精神分析、格式塔心理学、皮亚杰学派、认知心理学等学派都是心理学中的现代

主义的不同表现形式,可以说,西方主流心理学是从属于现代主义范畴的。

由于后现代主义是反科学主义的,因而心理学的两大文化之一———科学主义心理学,无疑是心理学中后现代主义取向的主要攻击目标,科学主义心理学也由此成为心理学中现代主义取向的主要代表。现在的问题是:科学主义取向的对立面,即人本主义或人文主义心理学是否也从属于心理学的现代主义取向?

回答是肯定的。在反对科学主义方面,心理学中的人文主义取向和后现代主义取向是一致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后现代主义取向也是广义人文主义取向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两者之间有着重要区别。心理学中的人文主义取向虽然反对科学主义的霸权,但是仍然相信科学的价值,认为通过经验方法最终可以揭示人的“内在本质”,最终使人的固有“潜能”得到充分发挥。而这些恰恰是后现代主义取向所反对的。除此之外,人文主义心理学大多把意识经验看成是精神实体,表现出本质主义和基础主义的特点,因而皆可归入现代主义的范畴。1.2 现代主义取向的主要特征

1.2.1 重视科学的价值,强调科学的方法 现代主义取向的心理学重视科学的价值,相信通过科学的方法最终能揭示有关心理与行为方面的“真理”。

 心 理 学 报 2004,36(2):212~218 Acta Psychologica Sinica

212

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确立了心理学的发展方向。自那时起,科学,特别是自然科学的科学观和方法论就成为主流心理学效仿的主要模型。在行为主义及其随后的新行为主义和20世纪6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认知心理学那里,自然科学成为心理学家的理想,科学化一直是心理学家追求的目标。人文主义心理学虽然反对心理学的自然科学化,但并不反对科学的价值,认为在维护人的尊严的基础上,科学能发挥出更大价值,最终能为揭示人的“内在本质”服务。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史密斯(Smith,B)在与后现代心理学家格根(Gergen,K)论战时指出:“较软或者更具人文倾向的心理学家可以为逻辑实证主义的消亡而欢呼……然而,在我看来最不幸的是这样一种倾向,即由格根怂恿的那种放弃科学概念的倾向,而不管这种科学是自然的或社会的、历史的或非历史的。科学是重证据的、公开的和自我批判的社会事业,科学已经更为恰当和更加广泛地促进了其领域中各种现象的理解。它以真理的追求作为它的理想……真理的主张不可能被还原为修辞或政治。”[1]因此,在相信科学,相信客观真理方面,心理学中的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是一致的。

1.2.2 信奉经验主义 经验主义认为一切知识来自于经验,感觉经验是认识的唯一源泉。这种观点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在各个阶段的心理学流派之中。冯特强调实验法,无疑是受到经验主义的影响,布伦塔诺反对实验,但是却信奉经验,用他自己的话说,经验是他唯一的老师。行为主义的科学观和方法论更将心理学中的经验主义贯彻到极点。人本主义心理学反对以经验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人,但是却不反对以经验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在经验观察和经验描述方面同经验主义保持着一致性。概括地说,经验主义贯彻到心理学中,表现为这样一些方面:(1)把心理现象作为一个经验实体,认为通过经验实证方法可以达到这个实体。因为经验实证方法是唯一科学的方法,这种方法的使用可以保证客观真理的获得;(2)主体和客体的两分法,既然经验是一种精神的实体,那么在经验之外必然存在着一个物质的客观实体,经验是对这一客观实体的反映、表征、描述或复制品,通过经验实证方法,我们可以了解有关这两种实体的真实知识;(3)强调经验观察的重要性,认为通过观察获得的经验数据是中立的。科学始于观察,理论是观察累积和抽象的结果,没有观察就没有理论,没有观察就没有科学,同时,所有的概念、理论、假设、命题都必须有经验观察的支持,否则就是反科学的、非科学的;(4)心理学概念的操作化,用心理学家弗莱彻(Fletcher,G)的话来说:“传统经验主义对可观察数据的强调的另一个方面是它定义认知特性的方式,只有能以可观察的行为定义的认知特性,即下一个操作定义,这种特性才是可以接受的。”[2]行为主义,特别是新行为主义和认知心理学皆受到这种观念的影响,操作定义成为通行的和普遍的定义方式;(5)经验模型的流行,即在观察获得的数据基础上建立具有普适性、通用性的理论模型。只有那些按照严格的经验步骤,精密的程序设计而得到证实的理论假设才有望成为这样的模型。这种理论模型是超越时空的、超越历史和文化的,可以应用于所有的人类群体和社会。新行为主义者赫尔的假设———演绎理论体系就体现了这种思想。

1.2.3 个体的中心地位

心理学中的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基本差别之一就是关注的焦点或分析水平的不同。从后现代主义的观点来看,现代西方心理学的各个流派几乎都把关注的焦点放在个体身上,个体的心灵或个体的行为成为研究的对象,且有关心灵和行为的心理学知识是科学研究者个体心灵的成就,研究者从个体的内部,或者从个体直接联系的具体环境来研究个体的心理与行为,极少从文化的角度,从社会历史的背景探讨心理与行为产生和发展。在心理学建立之初,心理学家关注的焦点是个体的意识,尽管构造主义关注意识的构造,机能主义关注意识的机能,但分析的水平都在个体的层次上。此后,行为主义的产生使得心理学家把关注的焦点从意识转到行为,但分析的水平并没有改变,所探讨的仍然是个体。认知心理学同样如此,信息的加工是在个体水平上的加工。认知心理学中的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观点站在反映论的反面,认为知识的形成并非外在对象表征、反映的结果,而是个体内在图式作用下的建构的结果。是个体通过对外在信息进行加工、分解、抽象、综合而形成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潜能的自我实现,而潜能是个体内在的、固有的、生物学性质的。总之,这些研究所关注的焦点无不处在个体的水平上。社会心理学也受到这种倾向的影响,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区别于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前者注重研究个体在社会情境中的行为表现,而后者更关注群体的心理与行为。把个体放到中心的地位,就使得心理学的研究呈现出

 2期叶浩生:西方心理学中的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及其超越2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