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肥减量增效技术要点
农药化肥减量增效实施方案

农药化肥减量增效实施方案一、工作目标通过实施农药化肥减量增效计划,逐步实现农药使用量零增长,提高化肥利用率,促进农业绿色发展。
二、工作内容1.推进精准施肥。
根据不同作物生长需求,制定合理施肥方案,避免过量施肥和盲目施肥。
2.推广高效新型肥料。
积极引进和推广高效新型肥料,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化肥使用量。
3.引导农民科学用药。
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技术指导,引导农民科学用药,减少农药使用量。
4.推进统防统治。
积极推进病虫害统防统治,提高防治效果,减少农药使用量。
5.加强技术研发。
加强农业技术研发,培育抗病抗虫品种,提高作物抗逆性,减少农药使用量。
三、工作措施1.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农业部门要高度重视农药化肥减量增效工作,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落实责任制。
2.加强技术指导。
组织农业专家和技术人员深入基层,指导农民科学施肥用药,提高防治效果。
3.加强宣传培训。
加强对农民的宣传培训,提高农民的科学施肥用药水平,增强农民的环保意识。
4.加强监督检查。
加强对农药化肥生产、销售和使用环节的监督检查,防止假冒伪劣产品流入市场,保障农民合法权益。
5.加强绩效考核。
将农药化肥减量增效工作纳入各级农业部门的绩效考核范围,对工作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四、工作保障1.资金保障。
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农药化肥减量增效工作的投入力度,保障工作所需经费。
2.技术保障。
加强与科研院所、高校等机构的合作,引进和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
3.政策保障。
制定有利于农药化肥减量增效的政策措施,如对高效新型肥料和绿色防控技术的补贴等。
4.组织保障。
建立健全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加强与有关部门和单位的协作,形成合力推进农药化肥减量增效工作。
5.监管保障。
加强对农药化肥生产、销售和使用环节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行为,保障农药化肥减量增效工作的顺利实施。
五、实施步骤1.制定计划:根据当地农业生产和病虫害发生情况,制定详细的农药化肥减量增效实施计划。
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措施

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措施
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措施主要包括:
1. 合理施用化肥农药:通过科学测定作物对养分和农药的需求量,采取合理的投放量和施用方式。
2. 使用高效肥料和农药:选择含养分丰富、溶解度高、利用率高的肥料和农药,提高施用的效果。
3. 配套施肥农药技术:将肥料和农药的施用技术结合起来,采用同地同肥同药施用,提高施用效果。
4. 轮作休耕技术:合理安排作物的轮作和休耕,避免连续种植同一作物,减少土壤中的病虫害和养分损失。
5. 生物防治技术:通过引入天敌、使用生物农药等手段进行病虫害的预防和防治,减少对化肥农药的依赖。
6. 土壤改良技术:通过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和保持土壤湿润度等措施,提高化肥农药的利用率。
7. 精准施肥农药技术:利用高新技术如智能农机等设备进行精准的施肥农药,减少浪费和过量施用。
8. 秸秆还田技术:将割下的秸秆等农作物残余物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减少对化肥的需求。
9. 农业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充分利用农业废弃物、畜禽粪便等资源,进行有机肥料的生产和利用,减少对化肥的使用。
10. 引进新技术和新品种:引进高效、绿色、抗病虫害的新品种和新技术,降低对化肥农药的依赖。
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措施

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措施
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措施是指通过改变施肥方式、调整施肥量、选用高效肥料等手段,实现减少化肥用量,提高施肥效果的措施。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合理施肥。
根据土壤质量和作物需求,合理确定施肥量和施肥时间,避免浪费和过量施肥。
2. 使用有机肥料。
有机肥料富含多种营养元素,有利于土壤改良和提高作物产量,同时减少化肥用量。
3. 使用缓释肥料。
缓释肥料可以保持肥料的释放效果,使营养物质逐渐释放,减少浪费,提高利用效率。
4. 使用微生物肥料。
微生物肥料能够改善土壤环境,提高土壤肥力,同时增强作物的抗病能力,减少化肥用量。
5. 使用精准施肥技术。
精准施肥技术可以根据土地的不同情况和作物的需求,实现精准施肥,减少化肥用量,提高施肥效果。
6. 科学管理土壤。
科学管理土壤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化肥用量。
综上所述,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措施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可以减少农业对环境的影响,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为实现绿色、健康、可持续的农业发展做出贡献。
- 1 -。
化肥减量增效实施方案

化肥减量增效实施方案化肥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但过量施用化肥不仅会造成资源浪费,还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影响生态平衡。
因此,实施化肥减量增效方案,既可以节约资源,又能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对于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科学施肥。
科学施肥是化肥减量增效的关键。
首先要根据土壤肥力和作物需肥量进行合理施肥,避免盲目追肥。
其次,选择适宜的施肥时间,避免在雨量较大或气温较高的时候施肥,以免化肥流失或挥发。
此外,还要注意化肥的施用方法,尽量采用局部施肥或滴灌等精准施肥技术,减少化肥的损失。
二、有机肥与化肥结合。
有机肥与化肥结合是化肥减量增效的重要途径。
有机肥不仅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还可以提高农作物对化肥的利用率。
因此,合理利用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制作有机肥料,与化肥一起使用,可以减少对化肥的依赖,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三、生物技术应用。
生物技术在化肥减量增效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选育抗逆性强、吸肥能力强的新品种,可以减少对化肥的需求。
同时,利用生物肥料、微生物制剂等生物技术手段,可以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提高土壤养分的有效性,减少化肥的损失,实现化肥减量增效的目标。
四、科技支撑。
科技的发展为化肥减量增效提供了强大支撑。
农业科研机构应加强对化肥减量增效技术的研发,提出更加科学、有效的施肥方案。
同时,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提高他们对化肥减量增效技术的认识和应用能力,推动化肥减量增效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
五、政策引导。
政策引导是化肥减量增效的重要保障。
政府应加大对化肥减量增效技术的宣传推广力度,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鼓励农民使用有机肥料、生物肥料等替代化肥,推动农业生产向绿色、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变。
综上所述,化肥减量增效实施方案需要科学施肥、有机肥与化肥结合、生物技术应用、科技支撑和政策引导五个方面的支持和配合。
只有全面推进这些方案,才能实现化肥减量增效的目标,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化肥减量增效的技术路径

化肥减量增效的技术路径
化肥减量增效的技术路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优化施肥技术:通过合理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化肥使用量。
例如,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作物需求,精确施用肥料。
2. 发展有机肥替代化肥:推广使用有机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减少化肥使用量。
3. 研发新型肥料:研发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新型肥料,替代传统化肥,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化肥使用量。
4. 发展生物肥料:利用生物技术,生产具有特定功能的生物肥料,如固氮菌、解磷菌、解钾菌等,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化肥使用量。
5. 推广节水灌溉技术: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减少灌溉水用量,降低化肥流失和农田面源污染。
6. 发展农业机械化:推广农业机械化作业,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少化肥使用量。
7. 开展农业生态工程:实施农业生态工程,如绿肥种植、草地保护、水土保持等,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化肥使用量。
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措施

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措施
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措施是指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和技术手段,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同时提高施肥和农药使用效果,达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增加农民收益的目的。
以下是常见的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措施:
1. 合理施肥: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和作物需求,合理选择化肥品种和施肥时间、数量和方法,避免过量施肥和无效施肥。
2. 土壤改良:通过有机肥、石灰等对土壤进行改良,提高土壤肥力和养分供应能力,减少化肥施用量。
3. 种植绿肥和轮作:利用绿肥植物进行轮作或间作,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水分保持能力和养分供应能力,减少化肥使用。
4. 种植抗性品种:选择具有抗虫、抗病、抗逆性能强的品种,减少农药使用,同时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5. 农艺措施:合理密植、间隙覆膜、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减少农药使用。
6.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微生物等进行有益生物的引种和培育,控制害虫和病菌,减少农药使用。
7. 精准施药:通过技术手段,如GPS、遥感等,精准控制农
药的喷洒量和喷洒范围,减少农药的浪费和污染。
8.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通过修建渠道、调整水位,改善排灌条件,提高水分利用率,减少化肥和农药的流失。
这些措施通过科学的管理和技术手段,能够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提高施肥和农药使用效果,达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增加农民收益的目的。
农业生产农业肥料减量增效技术推广指南

农业生产农业肥料减量增效技术推广指南第1章引言 (3)1.1 肥料减量增效的意义 (3)1.2 技术推广的目标与任务 (4)第2章肥料种类与特性 (4)2.1 有机肥料 (4)2.2 化学肥料 (4)2.3 生物肥料 (4)2.4 复合肥料 (5)第3章土壤管理与培肥 (5)3.1 土壤诊断与改良 (5)3.1.1 土壤诊断 (5)3.1.2 土壤改良 (5)3.2 增施有机肥料 (6)3.2.1 有机肥料种类 (6)3.2.2 有机肥料施用技术 (6)3.3 土壤保育技术 (6)3.3.1 深耕深松 (6)3.3.2 轮作与间作 (6)3.3.3 土壤覆盖 (6)3.3.4 保护性耕作 (6)3.3.5 植被恢复 (6)第4章肥料施用技术优化 (6)4.1 基础肥料的选用 (6)4.1.1 选择原则 (6)4.1.2 肥料种类 (7)4.2 施肥时期与比例 (7)4.2.1 施肥时期 (7)4.2.2 施肥比例 (7)4.3 施肥方法与设备 (7)4.3.1 施肥方法 (7)4.3.2 施肥设备 (8)第5章肥料增效技术 (8)5.1 肥料添加剂 (8)5.1.1 生物刺激素 (8)5.1.2 磷酸盐 (8)5.1.3 铁载体 (8)5.2 肥料包膜技术 (8)5.2.1 包膜材料 (9)5.2.2 包膜工艺 (9)5.2.3 包膜肥料效果评价 (9)5.3 微量元素肥料应用 (9)5.3.2 微量元素肥料施用方法 (9)5.3.3 微量元素肥料施用注意事项 (9)第6章精准施肥技术 (9)6.1 土壤养分检测 (9)6.1.1 检测项目 (10)6.1.2 检测方法 (10)6.1.3 操作步骤 (10)6.2 作物营养诊断 (10)6.2.1 诊断方法 (10)6.2.2 操作步骤 (10)6.3 精准施肥管理系统 (10)6.3.1 系统构成 (11)6.3.2 系统应用 (11)第7章转变施肥观念与模式 (11)7.1 从产量导向到质量导向 (11)7.1.1 优化肥料品种和比例 (11)7.1.2 重视有机肥料的施用 (11)7.1.3 实施精准施肥 (11)7.2 发展生态农业 (11)7.2.1 推广生物肥料和微生物肥料 (12)7.2.2 发展绿肥作物 (12)7.2.3 实施轮作和间作制度 (12)7.3 推广测土配方施肥 (12)7.3.1 土壤养分检测 (12)7.3.2 制定施肥方案 (12)7.3.3 技术指导和培训 (12)第8章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12)8.1 秸秆还田技术 (12)8.1.1 技术原理 (12)8.1.2 技术要点 (12)8.1.3 技术效果 (13)8.2 畜禽粪便处理与利用 (13)8.2.1 技术原理 (13)8.2.2 技术要点 (13)8.2.3 技术效果 (13)8.3 农业废弃物堆肥化处理 (13)8.3.1 技术原理 (13)8.3.2 技术要点 (13)8.3.3 技术效果 (13)第9章农业肥料减量增效技术应用实例 (13)9.1 主要作物施肥技术实例 (14)9.1.1 水稻施肥技术实例 (14)9.1.2 小麦施肥技术实例 (14)9.2 新型肥料应用实例 (14)9.2.1 生物肥料应用实例 (14)9.2.2 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应用实例 (14)9.2.3 缓释肥料应用实例 (14)9.3 肥料减量增效技术集成模式 (14)9.3.1 精准施肥技术集成模式 (14)9.3.2 有机替代技术集成模式 (14)9.3.3 新型肥料应用技术集成模式 (15)9.3.4 作物秸秆还田技术集成模式 (15)9.3.5 农田水分管理技术集成模式 (15)第10章技术推广与服务体系建设 (15)10.1 技术推广策略与途径 (15)10.1.1 技术推广原则 (15)10.1.2 技术推广模式 (15)10.1.3 技术推广方法 (15)10.2 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建设 (15)10.2.1 农业技术服务体系构成 (16)10.2.2 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内容 (16)10.3 农民培训与普及教育 (16)10.3.1 农民培训 (16)10.3.2 普及教育 (16)第1章引言1.1 肥料减量增效的意义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农业生产中的肥料使用对于保障粮食安全、提高农产品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农业化肥减量增效的技术路径

农业化肥减量增效的技术路径农业化肥是现代化农业生产不可或缺的一项技术手段,然而过度使用化肥不仅会造成环境及生物多样性的破坏,而且也会使农产品的质量下降,因此农业化肥减量增效已经成为当前农业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
本文将探讨农业化肥减量增效的技术路径。
一、科学施用化肥技术合理施用化肥是实现化肥减量增效的关键,科学化施肥可减少氮磷钾等植物养分的流失,提高肥料利用率。
具体手段包括:1.施肥量控制。
合理施用化肥量通过充分考虑气候、土壤、水灌溉等方面的因素确定施肥量,不仅可以减少对其余生态系统的污染,同时还能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
2.肥料种类选择。
化肥种类的选择可以根据不同作物对养分的需求来进行多元化,适当使用有机肥可以不仅不影响土壤及生态环境,还能减少对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
二、优化土壤管理技术1.改善土地肥力。
土壤肥力不足可能会导致施肥量过大,而土地的贫瘠问题也会导致施肥效果不佳,因此改善土地肥力、增强土壤养分保存能力是增加施肥效果、减少污染的一个重要措施。
2.土壤质地改进。
针对不同土质要选择相对应的施肥措施,以提高农作物的生长质量,加强土壤肥量,从而改善土地肥力。
三、农业废弃物再利用技术1.秸秆还田。
将秸秆还田可不仅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还可以提高农田水稳性,增加作物吸收养分的能力。
2.城乡废弃物还田。
将城乡废弃物还田,再利用生物效应将其转化为有机肥料是一种有效的减量增效技术,同时也可以减少土地污染。
综上所述,化肥减量增效是可持续生产、环保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科学施用化肥,优化土壤管理、利用农业废弃物等是减量增效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技术路径,将有助于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减少环境污染、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肥减量增效技术要点
按照“增产施肥、经济施肥、环保施肥”的理念,坚持化肥减量与增效并重,生产与生态统筹,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相结合,注重节肥、节水等技术,深入推进科学施肥,加快施肥方式转变,减少不合理化肥投入,助推农业提质增效,农民持续增收。
一、推广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模式
一是粮油蔬菜重点集成推广“配方肥+秸秆还田”、“配方肥+有机肥”、“配方肥+绿肥(根瘤菌拌种)”、“配方肥+土壤改良”等模式;
二是柑橘重点推广“果—沼—畜”、“有机肥+配方肥”、“绿肥(根瘤菌拌种)+配方肥”、“有机肥+水肥一体化”、“有机肥+机械深施”等模式;
三是烟叶重点推广“烟—沼—畜”、“有机肥+配方肥”、“有机肥+水肥一体化”和等模式。
二、不同区域施肥技术
一是海拔在400米以下的低山区域。
重点作物:柑橘、水稻、蔬菜等。
主要区域包括XX镇、XX镇、XXX镇、XX 镇、XX镇、XX街道XX镇等。
施肥原则:减氮、控磷、补钾,配合施用锌、硼、镁等中微量元素(建议不要施用氮、磷、钾15-15-15的配方)。
主要措施:施用配方肥,增施有机肥、鼓励发展“果-沼-畜”循环模式,发展行间绿肥,试点施用控释缓释高效肥料,高效经济果园试点实施水肥一体
化技术;利用钙镁磷肥、石灰、硅钙等碱性调理剂改良酸化土壤。
注重施肥技术与轻简栽培技术结合。
二是海拔在400-800米的中山区域。
重点作物:柑橘、油橄榄、水稻、玉米、油菜、薯类、小麦等。
主要包括汾河镇、大树镇、公平镇、红土乡、新民镇、甲高镇、五马镇、安坪镇、吐祥镇等。
施肥原则:稳氮、控磷、稳钾,配合施用锌、硼、硅等中微量元素。
主要措施:施用配方肥,推广秸秆还田,注重沼肥、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恢复发展冬闲田绿肥,发展套作间作等耕作模式,利用钙镁磷肥、石灰、硅钙等碱性调理剂改良酸化土壤。
注重施肥技术与轻简栽培技术结合。
三是海拔800米以上的高山区域。
重点作物:高山蔬菜、脆李、中药材、马铃薯、烟叶、玉米。
主要包括竹园镇、平安乡、吐祥镇、兴隆镇、甲高镇、龙桥乡、太和乡等。
施肥原则:减氮、控磷、补钾,配合施用锌、硼、硅等中微量元素。
主要措施:施用配方肥、增施有机肥,推广秸秆还田(包括蔬菜剩叶),注重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发展套作间作等耕作模式,利用钙镁磷肥、石灰、硅钙等碱性调理剂改良酸化土壤。
注重施肥技术与轻简栽培技术结合。
三、主要农作物推荐施肥量和施肥时期建议卡
主要农作物推荐施肥量和施肥时期建议卡
调整。
2、沼渣(圈肥和堆肥2—3倍量)等量替代相应数量商品有机肥,沼液替代清粪水灌溉时:果树稀释2—3倍,其他农作物稀释5倍。
3、施肥方式必须是深施盖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