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肥减量增效 典型案例
科学调控玉米磷肥用量 推进吉林省化肥减量增效

科学调控玉米磷肥用量推进吉林省化肥减量增效近年来,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挑战。
如何在农业生产中减少化肥使用量,提高利用效率,成为了当前农业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大省,吉林省始终致力于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其中科学调控玉米磷肥用量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
本文将从当前玉米磷肥使用现状、问题分析和调控措施三个方面,探讨如何推进吉林省化肥减量增效。
一、玉米磷肥使用现状玉米是吉林省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也是粮食生产的主力军。
在玉米生产中,磷肥是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对促进玉米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吉林省玉米磷肥的使用存在一些问题。
1. 磷肥使用量过大在农民种植玉米的过程中,为了追求高产量和高质量,往往会过量施用磷肥。
过量使用磷肥不仅浪费资源,还容易导致土壤磷肥累积,影响土壤生态环境,降低土壤养分利用效率,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2. 磷肥利用效率低由于农民在施肥过程中往往没有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作物需求量科学施肥,导致大量磷肥未被作物吸收利用,而是被土壤固定或流失,造成了磷肥的低利用效率。
3. 地区间差异大由于吉林省地域广阔,土壤类型多样,导致不同地区间的土壤养分状况差异较大,但是目前农民在选择施肥方案时往往缺乏科学依据,而是盲目追求高产量,导致磷肥使用的合理性欠缺。
二、问题分析玉米磷肥使用存在着过量施肥、低利用效率和缺乏科学依据等问题。
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增加了农民的生产成本,降低了农业生产效益,而且还对土壤和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
过量施用磷肥不仅会加速土壤磷的累积,在土壤中长期积累,还容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引发水体蓝藻和其他水华植物过度生长,从而破坏水生态平衡。
科学调控玉米磷肥用量,减少化肥使用、提高利用效率,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调控措施为了推进吉林省化肥减量增效,科学调控玉米磷肥使用量,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政府部门、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农业企业等渠道,加大对玉米磷肥科学施用的宣传力度。
玉米化肥减量增效田间肥效试验

玉米化肥减量增效田间肥效试验1.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五原县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内蒙古巴彦淖尔015100 2.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五原县农牧林水综合行政执法局内蒙古巴彦淖尔015100摘要:玉米种植中,有机肥替代化肥是一种趋势,结合当前情况,此项措施具有一定可行性。
为进一步探究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的减量效果,本文对玉米化肥减量增效田间肥效试验情况进行论述。
试验结果表明:在对N、P肥进行减量处理后(10%-20%),所获得的玉米产量结果与正常施肥量下的玉米产量相比并无显著差距。
此结果说明,用精制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并不会对玉米产量造成影响,且能达到化肥减量增效的目的。
关键词:玉米种植;化肥减量增效;肥效试验1 试验材料与试验方法1.1 田地基本概况本次试验田地选择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五原县某处玉米地。
巴彦淖尔市五原县日照充足、降雨量少、光能丰富、干旱多风,属于典型的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均气温不足7℃,年均降水量仅为170mm;年日照时数超过3000小时,积温超过3000℃,太阳年平均辐射总量超过150卡/平方厘米;在大地构造单元上,五原县属阴山天山纬向构造带,沉积了较厚的湖相地层,下部沉积层为淤泥质砂黏土岩性,土质膏腴肥美,适合大部分植被与农作物生长[1]。
试验前,对目标玉米地进行pH值测定,结果为6.79,呈弱酸性。
前茬作物收割后,田地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为每千克43.79g,每千克有效磷和速效钾,以及全氮含量分别为97.6mg、209mg、1.9g。
1.2 材料试验玉米品种为登海605;试验肥料为专用复混肥,每袋40kg,氮磷钾三种元素比例为13:5:7,由四川三嘉复合肥有限责任公司生产[2]。
其它肥料包括:尿素、精制有机肥、缓释尿素,其中,精制有机肥中全氮和五氧化二磷,以及氧化钾含量超过50%。
1.3 试验设计采用随机区组方式进行设计,相同操作重复3次[3]。
小区长度为5m,宽为4m,总面积为20m2。
具体排列情况见图1。
化肥农药减量增效优秀范例

化肥农药减量增效优秀范例
摘要:
一、背景及重要性
二、化肥农药减量增效优秀范例征集活动
三、评审结果
四、对农业发展的意义
正文:
化肥农药作为现代农业不可或缺的生产资料,对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不科学、不合理的使用化肥农药会对农产品质量和环境带来负面影响。
为了推动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农业农村部于2015 年开始大力推进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并于2022 年发布了《到2025 年化肥减量化行动方案》和《到2025 年化学农药减量化行动方案》。
为了征集优秀范例,鼓励更多的企业和个人参与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的行动,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中国农技推广》杂志社和《中国植保导刊》杂志社组织专家对前期征集的2022 年化肥农药减量增效优秀范例进行了初评和复评。
经过严格评审,最终评选出化肥减量增效优秀范例58 个,其中示范企业22 个、创新产品26 个、双减之星10 个;评选出农药减量增效优秀范例58 个,其中示范企业22 个、创新产品26 个、双减之星10 个。
此次评选出的优秀范例对于农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它们不仅展示了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的成功实践,还为企业和个人提供了学习的榜样,有助于进一步推动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此外,这些优秀范例还彰显了我国在农业技术推广
和农资创新方面取得的成果,为未来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江苏化肥减量增效的成效与举措

江苏化肥减量增效的成效与举措江苏是我国化肥行业发达的地区之一,同时也是我国粮食生产的重要省份之一。
为了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江苏省化肥行业积极采取减量增效措施,努力提高化肥利用率,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生产的高质量发展。
本文将对江苏省化肥减量增效的成效与举措进行探讨。
化肥减量增效成效近年来,江苏省加大了对化肥减量增效的政策支持力度,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效。
首先是显著节约了化肥的用量。
通过推广科学施肥技术,合理配比施用化肥,提高化肥利用率,江苏省化肥用量得到有效控制。
数据显示,江苏省化肥用量年均增速由过去的10%以上下降至5%以下,实现了化肥用量的逐年减少。
其次是实现了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
化肥减量增效措施的推广,改善了土壤质量和肥力,提高了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为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与此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关系得到了优化,化肥过量施用所带来的滞留在土壤中的化肥物质减少,减少了污染源,保护了生态环境。
再次是提升了农民收入和农业产值。
减少了化肥的用量,降低了农民的生产成本,提高了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扩大了农业经营规模,提升了农民收入和农业产值,增强了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最后是促进了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化肥减量增效措施的推广,加强了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的发展,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的升级,实现了农业的高质量发展,为农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
1. 推广科学施肥技术。
江苏省积极开展了化肥减量增效的宣传教育,加强了科学施肥技术的培训和推广,鼓励农民采用准确施肥技术,避免盲目追求化肥用量,提高了化肥利用率。
2. 加强土壤肥力调查和监测。
江苏省建立了土壤信息数据库,对全省的土壤进行调查和监测,及时了解土壤的养分含量和肥力状况,为科学施肥提供了基础数据。
3. 推进有机肥替代化肥。
江苏省通过资金补贴政策,鼓励农民使用有机肥替代化肥,减少了化肥的用量,同时提高了土壤的肥力,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更好的环境。
4. 加强农业生产全程监管。
测土配方施肥及化肥减量增效实施方案

测土配方施肥及化肥减量增效实施方案汇报人:日期:contents •实施方案背景及意义•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化肥减量增效技术•实施方案具体内容•保障措施及建议•案例分析及应用目录01实施方案背景及意义•测土配方施肥是一种以土壤测试和肥料田间试验为基础,根据作物对土壤养分的需求规律、土壤养分的供应能力和肥料效应,在合理施用有机肥料的基础上,提出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等肥料的施用数量、施肥时期和施用方法。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核心是调节和解决作物需肥与土壤供肥之间的矛盾。
同时有针对性地补充作物所需的营养元素,作物缺什么元素就补充什么元素,需要多少补多少,实现各种养分平衡供应,满足作物的需要;达到提高肥料利用率和减少用量,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节省劳力,节支增收的目的。
背景介绍通过测土配方施肥,可以更加精准地补充土壤中的养分,有效提高土壤的肥力和生产力。
1. 提高土壤肥力2. 减少化肥浪费3. 提高农产品质量4. 保护生态环境通过精确的施肥方案,可以减少化肥的用量和浪费,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合理的施肥方案可以促进作物的生长和发育,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口感。
减少化肥的使用可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实施方案意义02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作物生长需要从土壤中吸收养分,土壤中的养分含量是有限的,因此需要通过施肥来归还消耗的养分,以保证土壤养分的平衡。
养分归还原理作物产量的高低主要受土壤中那个养分含量最少的限制,只有增加该养分的供应才能提高作物产量。
最小养分律随着施肥量的增加,作物产量增加,但单位施肥量的报酬逐渐减少。
报酬递减律采样调查配方设计生产供应技术服务01020304对土壤进行采样调查,了解土壤的养分含量、pH、有机质等基本情况。
根据作物需求和土壤养分供应情况,设计合理的施肥配方。
按照配方生产肥料,并做好销售和供应工作。
为农民提供施肥技术指导和服务,确保施肥效果。
根据作物需求和土壤养分供应情况,合理搭配氮、磷、钾等养分,保持养分的平衡。
化肥减量增效技术在茶叶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化肥减量增效技术在茶叶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邹爱清 1,罗克万 1,周富忠 2
(1. 湖北省利川市忠路农业服务中心,湖北 利川 445400;2. 湖北省利川市土肥站,湖北 利川 445400)
摘 要:通过田间小区试验,验证了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有机肥替减化肥在利川茶叶上应用切实可 行。每 667 m2 投入有机质 20 kg 可替减化肥纯量 3.6 kg,替减幅度在 10% 左右。试验结果表明:在茶 叶上应用武汉合缘生产的复合微生物肥料优于有机 - 无机复混肥料,更优于宜施壮茶叶专用肥,但在 增施有机质 20 kg/667 m2 的基础上化肥折纯量降低 10% 后优势未达到显著水平,合缘复合微生物肥料 对茶叶的增产优势重点表现在提高茶叶单位面积芽头密度上。同时发现利川茶区土壤基础地力处于中 等水平,贡献率在 76.31% ~ 80.15% 之间。 关键词:利川;化肥减量增效;茶叶;宜施壮;武汉合缘;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S571.1 文献标识码:A
Application Effect of Techonology of Reduction and Efficiency Effect of Chemical Fertilizer in Tea
ZOU Ai-qing, LUO Ke-wan, ZHOU Fu-zhong
Abstract: Through field plot experiment, it is proved that the application of organic fertilizer instead of chemical fertilizer in Lichuan tea is feasible. 20 kg of organic matter per 667 m2 could substitute for 3.6 kg of pure chemical fertilizer, and the reduction range was about 10%.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mpound microbial fertilizer produced by Wuhan combined margin was superior to the organic-inorganic compound fertilizer and the special fertilizer suitable for strong tea, but the advantage did not reach a significant level after the reduction of the purity of chemical fertilizer by 10% on the basis of the application of 20 kg/667 m2 of organic matter. The main advantage of the compound microbial fertilizer for tea production was to increase the bud head per unit area of tea density. At the same time, it was found that the basic soil fertility of Lichuan tea area was in the middle level, with the contribution rate ranging from 76.31% to 80.15%. Keywords: Lichuan; Reduction and efficiency effect of chemical fertilizer; Tea; Suitable to strengthen; Wuhan margin; Application effect
农药化肥减量增效宣传资料

农药化肥减量增效宣传资料
农药化肥减量增效是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可有效保护环境、增加农民收入、改善产品质量。
以下是一份农药化肥减量增效宣传资料的示例:
标题:农药化肥减量增效,让农业更可持续!
1. 描述目前农药化肥使用的问题:
- 农业发展离不开农药化肥,但过度使用导致农产品残留物超标,影响人体健康。
- 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会给土壤、水源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2. 提出减量增效的重要性:
- 农药化肥减量不仅能降低污染风险,还能节省生产成本。
- 增加农业生产效益,提高农民收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 推广农药化肥减量增效的方法:
- 合理施肥:根据作物需求,精确施肥,避免过量施用。
- 增加机械化农业的使用:如喷洒和施肥设备,提高施肥的精
确度。
- 采用综合防控策略:结合利用生物农药、有机肥料等绿色农
业技术,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
4. 农药化肥减量增效的好处:
- 降低农产品污染风险,提升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 减少土壤、水源和生态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平衡。
- 提高土地的长期肥力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 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业生产效益。
5. 鼓励农民参与农药化肥减量增效:
- 提供技术指导和培训,帮助农民掌握减量增效的方法。
- 提供农药化肥减量增效的奖励机制,激励农民积极采取措施。
6. 结语:
农药化肥减量增效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我们共同努力,让农业更环保、更高效,为实现绿色农业发展做出贡献!
注:本宣传资料仅供参考,具体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棉花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模式

棉花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模式棉花是我国最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它所产出的棉花是纺织品的主要原料之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棉花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
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农民们在生产过程中采用了大量的化肥来增加棉花的产量。
但是传统的大量施用化肥的方式不仅会导致农田土壤的环境污染,也不利于棉花生长的健康,同时也增加了生产成本。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农业专家们提出了棉花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模式,通过采用节约用肥、科学施肥和增效施肥等方式,来实现减少化肥用量同时增加棉花产量的目的。
一、节约用肥:通过采用节约用肥的措施来减少化肥的施用量,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1. 合理施用有机肥:有机肥是一种天然的肥料,它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微生物,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性,增加农作物的抗病能力。
在棉田种植前,可以施用适量的有机肥,这不仅可以提高土壤肥力,也可以减少化肥的使用量。
2. 循环利用农作物秸秆:通过将农作物秸秆还田,可以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从而减少对化肥的需求。
3. 种植绿肥作物:在棉田轮作中种植绿肥作物,可以通过绿肥的自然分解增加土壤有机质,减少化肥用量。
二、科学施肥:科学施肥是指根据土壤养分含量和作物需肥特性,合理选用化肥品种和用量,使施肥达到科学、合理、高效的目的。
1. 土壤测试:在棉田施肥前,农民可以通过土壤测试来确定土壤的养分含量和作物对养分的需求,以确定合理的施肥计划。
2. 精准施肥:根据土壤测试结果和作物需肥特性,合理选用化肥品种和用量,结合播种期、生长期、坐果期和结果期的特点,科学施肥,避免盲目施肥和重复施肥。
3. 化肥与有机肥配施:在施肥时可以将化肥与有机肥进行混合施用,这样可以充分发挥有机肥的优势,减少化肥的使用量,提高化肥利用率。
三、增效施肥:1. 选用优质高效肥料:选择含有高氮、高磷、高钾的优质高效肥料,可以在减少施肥量的满足棉花生长的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肥减量增效案例:中国黑龙江省土地肥料减量增效试点1. 案例背景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化肥生产和使用国家,但长期以来过量施用化肥导致了环境污染、农产品质量下降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国政府提出了化肥减量增效的政策措施,旨在通过科学施肥、优化配方等方式减少化肥使用量,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
黑龙江省是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也是重要的化肥生产和使用区域。
为了推进化肥减量增效工作,在黑龙江省进行了一系列试点项目,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2. 案例过程
2.1 建立科学施肥模式
黑龙江省在试点中建立了科学施肥模式,通过土壤测试、作物需求分析等手段确定合理的施肥方案。
根据不同地区、不同作物的特点,制定了精确施肥技术指南,并培训农民掌握科学施肥技术。
2.2 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
为减少对化肥的依赖,黑龙江省推广了有机肥替代化肥的做法。
通过提供优质有机肥料、建设有机肥生产基地等方式,鼓励农民使用有机肥料。
同时,加强对有机肥料的研发和推广,提高其效果和利用率。
2.3 推进精准施肥技术
黑龙江省还推进了精准施肥技术的应用。
通过遥感监测、无人机等技术手段,实现对农田土壤养分状况的实时监测和评估。
根据监测结果,制定精准施肥方案,避免了过量施用化肥的问题。
3. 案例结果
3.1 化肥使用量显著下降
在试点项目中,通过科学施肥、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等措施,黑龙江省成功降低了化肥使用量。
根据数据统计,化肥使用量平均下降了20%以上。
3.2 农作物产量提高
尽管减少了化肥使用量,但由于科学施肥和精准施肥技术的应用,农作物产量并未受到显著影响,甚至有所提高。
这得益于科学施肥模式的建立和精准施肥技术的应用,使农民能够更好地满足农作物对养分的需求。
3.3 农产品品质提升
化肥减量增效不仅提高了农作物产量,还改善了农产品品质。
通过有机肥替代化肥,农产品的质量得到了提升,产品口感更好、营养更丰富,符合消费者对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
3.4 环境污染减轻
化肥过量使用是导致土壤污染、水源污染等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通过化肥减量增效试点项目,在黑龙江省成功减轻了环境污染压力。
化肥使用量的下降和有机肥料的推广有效避免了农药残留和土壤酸碱度失衡等问题。
4. 启示与总结
黑龙江省土地肥料减量增效试点案例为其他地区开展类似工作提供了有益经验。
通过科学施肥、有机肥替代化肥和精准施肥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化肥减量、农作物产量提高和农产品品质提升的目标。
此外,化肥减量增效还能够减轻环境污染压力,促进可持续农业发展。
然而,在推进化肥减量增效工作中仍面临一些挑战。
需要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指导,提高他们的科学施肥意识和技术水平。
同时,还需要加大对有机肥料研发和推广的支持力度,提高其效果和利用率。
综上所述,黑龙江省土地肥料减量增效试点案例为中国化肥减量增效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通过科学施肥、有机肥替代化肥和精准施肥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化肥减量、农作物产量提高和农产品品质提升的目标,并为环境保护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