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度化肥减量增效项目田间验收
玉米化肥减量增效田间肥效试验

玉米化肥减量增效田间肥效试验1.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五原县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内蒙古巴彦淖尔015100 2.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五原县农牧林水综合行政执法局内蒙古巴彦淖尔015100摘要:玉米种植中,有机肥替代化肥是一种趋势,结合当前情况,此项措施具有一定可行性。
为进一步探究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的减量效果,本文对玉米化肥减量增效田间肥效试验情况进行论述。
试验结果表明:在对N、P肥进行减量处理后(10%-20%),所获得的玉米产量结果与正常施肥量下的玉米产量相比并无显著差距。
此结果说明,用精制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并不会对玉米产量造成影响,且能达到化肥减量增效的目的。
关键词:玉米种植;化肥减量增效;肥效试验1 试验材料与试验方法1.1 田地基本概况本次试验田地选择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五原县某处玉米地。
巴彦淖尔市五原县日照充足、降雨量少、光能丰富、干旱多风,属于典型的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均气温不足7℃,年均降水量仅为170mm;年日照时数超过3000小时,积温超过3000℃,太阳年平均辐射总量超过150卡/平方厘米;在大地构造单元上,五原县属阴山天山纬向构造带,沉积了较厚的湖相地层,下部沉积层为淤泥质砂黏土岩性,土质膏腴肥美,适合大部分植被与农作物生长[1]。
试验前,对目标玉米地进行pH值测定,结果为6.79,呈弱酸性。
前茬作物收割后,田地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为每千克43.79g,每千克有效磷和速效钾,以及全氮含量分别为97.6mg、209mg、1.9g。
1.2 材料试验玉米品种为登海605;试验肥料为专用复混肥,每袋40kg,氮磷钾三种元素比例为13:5:7,由四川三嘉复合肥有限责任公司生产[2]。
其它肥料包括:尿素、精制有机肥、缓释尿素,其中,精制有机肥中全氮和五氧化二磷,以及氧化钾含量超过50%。
1.3 试验设计采用随机区组方式进行设计,相同操作重复3次[3]。
小区长度为5m,宽为4m,总面积为20m2。
具体排列情况见图1。
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促进化肥减量增效项目实施方案

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促进化肥减量增效项目实施方案为全面做好我市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工作,扎实推进化肥减量增效技术示范,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思路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加大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粮食生产功能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为重点,坚持问题导向,强化绿色引领,大力推进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战略,主攻质量效益,集成推广盐渍退化耕地土壤改良培肥、治理修复和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提升耕地质量,减少不合理化肥投入,加快形成全市各具特色的绿色农业生产方式,促进耕地资源永续利用,为实现乡村振兴和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二、目标任务选择6个农业生产力水平较高的县(区),集中连片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技术示范15万亩以上;择优选择4个粮食生产大县实施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县创建,示范面积4万亩以上;开展取土化验1570个,田间试验70个。
力争通过项目的实施,在示范区实现“三个促进”。
(一)促进耕地质量提升。
围绕盐渍化退化耕地治理,在6个县集成推广农作物秸秆数粉碎还田、增施有机肥、机械深翻等土壤改良、地力培肥技术模式,示范盐碱耕地质量提升集成技术15万亩,建设耕地质量提量核心示范区6个,加大盐渍化耕地治理培肥,稳步提升耕地质量;核心示范区土壤盐渍化、耕层结构变差、土壤退化等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二)促进化肥减量增效。
4个测土配方施肥与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到95%以上,建设测土配方施肥与化肥减量增效核心示范区4个;6个耕地质量提升技术示范县(农场)和4个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县核心区化肥使用量减少10%以上,带动全市化肥使用量实现零增长。
(三)促进长效机制建设。
加强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和测土配方施肥基础工作,建立健全耕地质量监测调查和农户施肥调查制度,完善耕地质量保护与化肥减量增效组织方式,拓宽技术服务机制和政策框架,推进耕地质量提升与化肥减量增效常态化实施。
三、重点工作(一)开展耕地质量保护提升技术示范,促进耕地质量提升。
诸暨市肥药两制改革综合试点项目建设化肥减量增效工作方案

诸暨市“肥药两制'改革综合试点项目建设化肥减量增效工作方案根据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开展“肥药两制”改革综合试点县创建工作的通知》(浙农科发(2021) 9号)、《诸暨市“肥药两制”改革综合试点创建项目资金扶持实施细则》(诸农发(2021)38号)、《诸暨市“肥药两制”改革综合试点项目建设实施方案》(诸农发(2021)55号)等有关文件精神,为做好我市化肥减量增效工作,推进化肥定额制施用,确保“肥药两制”改革综合试点市成功创建,现结合我市农业生产实际情况与中央环保督察化肥减量整改工作开展,特制定《诸暨市“肥药两制”改革综合试点项目建设化肥减量增效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通过开展“肥药两制”改革综合试点项目建设,加强免费测土服务,加快配方肥推广,进一步提高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到位率,全面推进化肥定额制施用,切实降低化肥施用强度。
到2021年底,完成取土测土970个,水稻、小麦、油菜规模种植主体全覆盖应用配方肥,全市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技术覆盖率93%,推广应用配方肥和按方施肥2万吨。
二、重点工作(一)创建化肥定额制施用示范区选择2个水稻或油菜集中连片种植区(水稻200亩以上、油菜200亩以上),在秸秆还田或增施有机肥等基础上,通过应用配方肥,提高化肥利用率,使化肥折纯用量达到定额制标准。
配方肥养分含量和施用数量符合《诸暨市主要农作物配方肥推荐目录(2021年)》(诸农发(2021)24号)。
(二)开展免费测土服务和地力调查1.对规模种粮主体全覆盖开展免费测土服务。
对全市50亩以上的规模种粮主体承包农田进行全覆盖取土化验,按照《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程》(NY/T 2911-2016)要求布点采集土样600 个,全部检测pH、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缓效钾等“常规六项”养分指标,根据测土数据,完善规模种粮大户的水稻等粮油作物施肥方案,深入推进万家主体“一户一业一方“专业化精准施肥,切实提高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和肥料利用率。
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试点实施方案

化肥农药减量増效行动试点实施方案为全面落实省"一优两高",高质量推进全省农业绿色发展,深入推进部省共建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示范省建设。
根据省《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总体思路》文件精神,2021年继续在全省开展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试点。
—、指导思想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以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促进农畜产品质量效益提升为目标,以绿色发展为导向,集成推广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技术,围绕部省共建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示范省,扎实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増效行动,走好优质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之路,实现农产品优质优价,确保农民增收,生态环境安全,促进全省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目标任务1.主要目标。
2021年在全省8个市(州)29个县(市、区)及8 个国有农牧场的小麦、马铃薯、油菜和蔬菜作物上开展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试点,实施面积300万亩。
全省化肥和化学农药使用量分别比2020 年减少20%和10%以上,实现绿色防控和农业保险全覆盖。
2.重点任务。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统筹发力推进。
一是确保有机肥替代化肥落实到位。
各地要求集中连片、整体实施,有机肥替代化肥,辐射带动其他地区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力争年内全省化肥使用量再减少20%以上。
二是确保绿色防控技术落实到位。
各地全面开展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落实农艺措施、物理防控及生物农药防控替代化学农药防控, 辐射带动全省化学农药使用量再减少10%以上。
三是确保有机肥资源利用到位。
支捋有实力的有机肥生产企业,充分利用丰富的畜禽粪污资源,提升加工转化能力,推动畜禽粪污废弃物肥料化利用。
四是确保农产品品质提升到位。
打造一批绿色产品基地、有机产品基地、知名品牌基地,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绿色、有机农产品供给。
使农产品更加符合绿色、有机行业标准,提高国内外市场竞争力。
三、主要技术模式1、 "有机肥+有机叶面肥"模式。
化肥减量增效技术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全省2020年农药减量控害技术指导意见》等文件要求,扎实推进化肥减量增效工作,加快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全面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绿色发展、生态发展,建设环保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现代农业,结合全市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思路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为目标,牢固树立“增产施肥、经济施肥、环保施肥”理念,依靠科技进步,加快转变施肥方式,引导农民合理使用化肥,减少化肥使用量,推广使用测土配方施肥、高效肥料、增施有机肥等防治农业面源污染技术,努力提高化肥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建立以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为基础的可持续农业发展体系,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和生态环境安全。
二、目标任务全市耕地土壤监测网络更加完善,施肥管理和技术体系更加健全,施肥水平明显提升,施肥结构进一步优化。
粮食等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到户率达到95%以上,农作物肥料利用率达到40%以上,化肥使用量继续保持负增长态势。
三、基本原则(一)坚持改进施肥方式。
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做到缺什么养分补什么养分,缺多少补多少,减少或杜绝不必要的肥料浪费。
(二)坚持提高化肥使用效果。
推广高效化肥,用相对较少的肥料投入发挥等同的效果,减少化肥投入的实物量。
(三)坚持推广配肥施用技术。
推广化肥和有机肥配施技术,减少化肥使用量,提升土壤肥力水平,确保粮食安全和化肥面源污染防治统筹推进。
(四)坚持优化施肥结构。
推进经济施肥、增产施肥、环保施肥、轻简化施肥,粮食等主要农作物氮磷钾和中微量元素等养分结构基本合理,有机肥资源得到合理利用。
四、技术路径(一)优化施肥技术。
以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为基础,以土壤测试、肥料田间试验为依据,根据土壤供肥能力、作物目标产量和化肥利用率,建立施肥指标体系,划定科学施肥分区,合理制定各区域、分作物单位面积施肥限量标准,推进精准施肥,减少盲目施肥行为;优化氮磷钾配比,促进大量元素与中微量元素配合施用;强化粮食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科学施肥指导,带动周围农民提高科学施肥水平;加大配方肥推广力度,推进配方肥和施肥技术到田入户。
施肥增效田间试验方案

施肥增效田间试验方案一、试验目的。
咱们为啥要做这个试验呢?就是想看看咋施肥能让农作物长得更好,产量更高,还能更省钱、更环保。
简单说,就是找到一种超级棒的施肥方法。
二、试验地点。
找一块比较平整、土壤肥力比较均匀的田地。
这块地就像一个公平的赛场,让咱的农作物在相同的起跑线上比赛,看看不同施肥法谁更厉害。
三、试验材料。
1. 农作物。
咱就选当地种得比较多的作物,比如说玉米或者小麦。
这就好比选比赛选手,得选大众熟悉的、具有代表性的。
2. 肥料。
准备几种不同的肥料。
首先是传统的化肥,这就像老一辈一直用的“常规武器”;然后是有机肥,那可是营养丰富的“绿色宝藏”;还有一些新型肥料,就像是高科技的“秘密武器”。
四、试验设计。
# (一)小区划分。
1. 把试验田划分成好多小方块,就像划分成一个个小房间一样。
每个小方块就是一个试验小区。
2. 这些小区大小要差不多,保证每个小区里的农作物都有差不多的生长空间。
# (二)施肥处理设置。
1. 处理1:传统化肥常规量。
按照当地农民平常施化肥的量和方法给这个小区施肥。
这就像按老规矩办事,是个对照。
2. 处理2:传统化肥减量。
减少传统化肥的用量,看看农作物是不是还能茁壮成长。
这就像是给农作物少吃点饭,看它会不会“减肥成功”还不影响健康。
3. 处理3:有机肥。
这个小区就只施有机肥,看看这种天然的肥料能不能让农作物长得更壮、果实更甜。
这就像给农作物吃纯绿色有机食品。
4. 处理4:有机肥 + 少量传统化肥。
把有机肥和少量传统化肥搭配起来,看看这两种肥料能不能像好搭档一样,互相配合,让农作物长得更好。
就像两个人合作干活,会不会效率更高。
5. 处理5:新型肥料。
按照新型肥料的使用说明给这个小区施肥,看看这种高科技肥料是不是真的有神奇的效果。
这就像是给农作物用上了新发明的魔法药水。
# (三)重复设置。
1. 每个施肥处理都设置3 5个重复小区。
为啥要这样呢?就好比一场比赛不能只比一次,多比几次才能更准确地知道谁是真正的强者。
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2021年化肥减量增效实施方案的通知

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2021年化肥减量增效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公布日期】2021.02.07•【字号】鄂农计发〔2021〕4号•【施行日期】2021.02.0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其他规定正文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2021年化肥减量增效实施方案的通知鄂农计发〔2021〕4号有关县(市、区)农业农村局:现将《湖北省2021年化肥减量增效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各地要结合实际,编制好本地实施方案和技术要点,切实抓好各项工作落实。
各项目县(市、区)须3月1日前报送化肥减量增效实施方案,于12月10日前报送年度总结和绩效自评报告。
联系人:戴志刚;联系电话:************。
附件:湖北省2021年化肥减量增效实施方案湖北省农业农村厅2021年2月7日附件湖北省2021年化肥减量增效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的推进化肥减量化有关工作要求,持续推进测土配方施肥深入开展,切实做好2021年化肥减量增效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有关要求,以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为重点,以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为核心,持续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和化肥减量增效,探索开展肥料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
二、目标任务2021年,在黄陂区、郧西县、荆州区、枝江市、老河口市、枣阳市、鄂州市、沙洋县、云梦县、应城市、黄州区、英山县、武穴市、黄梅县、天门市等15个县(市、区)开展化肥减量增效示范。
各示范县(市、区)建设2个以上化肥减量技术服务示范区,累计示范面积不少于2万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到95%以上,示范区配方肥到位率达到80%以上,化肥用量减少3%以上,化肥利用率提高到40%以上,带动全县(市、区)化肥用量实现零增长或负增长。
农业农村局化肥减量增效项目实施方案

农业农村局化肥减量增效项目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中央文件关于“深入开展化肥减量行动”精神,稳步提升耕地质量,推进化肥减量增效,加快农业绿色发展,根据我市任务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为重点,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集成推广化肥减量增效,探索开展肥料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提升科学施肥技术水平,减少不合理化肥投入,稳步提高化肥利用效率,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二、任务目标(一)测土配方施肥基础性工作。
全市共采集分析土壤样品60个,安排田间肥效试验5个。
(二)促进化肥减量增效。
根据土样检测及田间肥效试验结果,完善作物施肥指标体系,发布肥料配方信息,发放配方施肥建议卡,指导全市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50万亩(次),带动全市化肥使用量减少2%以上。
三、建设内容(一)开展取土化验。
参照2020年耕地土样点分布图进行土样采集,规范外业调查、土样采集、分析化验、数据录入、审核校对等环节,不断完善测土配方施肥基础数据库。
土样检测项目包括PH、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并抽取20%土壤样品(不与上年重复)测定交换性钙、镁。
(二)安排田间试验。
开展水稻化肥利用率等田间试验,全市完成田间试验5个。
(三)开展化肥减量增效示范。
突出水稻粮食作物,持续推进化肥减量增效,建立示范片2个,树立示范标识牌,推广要以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组织为主要实施主体,推广机械深施肥、绿肥种植、水肥一体化等技术,以及配方肥,水溶肥,土壤调理剂,缓控释肥、微生物肥料等新型肥料产品,充分发挥示范片技术集成展示作用。
深入推广企业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合作推广配方肥,支持企业开展肥料新产品新技术试验示范和肥料统配统施等服务。
(四)做好技术指导服务。
充分发挥测土配方施肥专家、技术人员支撑作用,分析整理测土配方施肥基础数据,分乡镇做好技术指导作用,做好科学施肥宣传引导,增强农民科学用肥意识,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度化肥减量增效项目田间验收
(最新版)
目录
1.2021 年度化肥减量增效项目概述
2.田间验收的目的和意义
3.田间验收的具体流程和标准
4.验收结果及对化肥减量增效项目的影响
正文
一、2021 年度化肥减量增效项目概述
化肥减量增效项目是我国农业部门为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减少化肥使用量,提高农业生产效益而实施的一项重要举措。
2021 年度化肥减量增效项目在各地区广泛开展,旨在通过技术创新、推广新型肥料和科学施肥方法,达到减少化肥使用量,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目标。
二、田间验收的目的和意义
田间验收是对化肥减量增效项目实施效果的实地核查,其主要目的是确保项目实施的真实性、合规性和有效性。
通过对项目实施田间实地检查,评估项目实施效果,可以为政策制定者和实施者提供依据,有助于进一步完善项目实施方案,提高项目执行效果。
同时,田间验收也有助于发现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三、田间验收的具体流程和标准
田间验收的具体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制定验收方案:根据项目实施的具体情况,制定详细的田间验收方案,明确验收标准、验收方法和验收程序等。
2.田间实地检查:验收组现场查看项目实施情况,包括作物长势、土
壤状况、肥料使用情况等,并对照项目实施方案,核实各项数据的真实性。
3.数据收集与分析:收集项目实施前后的各项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评估项目实施效果。
4.问题反馈与整改:将验收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项目实施者,并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
5.验收报告撰写:根据田间验收实际情况,撰写验收报告,对项目实施效果进行总体评价。
四、验收结果及对化肥减量增效项目的影响
根据田间验收结果,2021 年度化肥减量增效项目在多数地区取得了显著成效,化肥使用量明显减少,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得到提升。
但也发现部分地区存在项目实施不规范、数据不实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监管和指导。
总体来看,田间验收对化肥减量增效项目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通过田间验收,有助于发现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为政策制定和实施提供有益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