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国标本二年级语文上册《识字1》教学

合集下载

苏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表格式教案《识字1》

苏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表格式教案《识字1》
1、认识火字旁。
2、说说本课中带有火字旁的生字。
想一想为什么“烟”和“灯”都用
“火”作偏旁。
3、说说带有“欠”的生字。
(二)指导书写“烟”、“灯”、
“歌”。
1、出示“烟”、“灯”、“歌”。
2、小结识字方法。
3、出示笔顺表。
4、老师在田字格中范写,并引导学
生观察字形结构、位置、笔顺。
5、大屏幕展示学生的临写欠
烟、灯、歌(田字格中)
1、学生观察插图,指名回答问题。
2、齐读课题。
1、学生自由练习。
2、你觉得要注意哪个词的读法?为什么呢?指名带领同学来读读。谁还想说说。
3、学生练习,会哪一排你就大胆站起来读。齐读。
4、学生齐读。
1、点名读,评议,男女生读,齐读。
2、学生一边读,一边想。点名读,评议。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老师在此就给了学生一个做发现者的机会。
让学生把刚刚学会的生字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加以巩固,通过多种形式朗读来巩固、加深识字、识词的成果。
让学生自己开动脑筋来记字,效率就大大提高了,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情趣,又注意深入浅出地剖析了汉字的造字规律,有助于儿童的理解和记忆,也符合学习的心理规律,提高了学生
3、学生注意边读边想,自己练习。点名读。评议。
4、点名读,说说好象看到了什么?
1、指名朗读,学生齐读。
2、学生边读边想。请大家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学生练习。
3、指名配乐朗读,评析。
1、指名说说它与平时
的“火”字有什么不一样(最后一笔捺变成了点)。
2、指名说,大屏幕出示答案。
3、指名说,大屏幕出示答案。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识字1》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识字1》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识字1》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 小朋友,秋姑娘悄悄地来了,她给江南水乡换上了一件美丽的衣裳,你们想去看看吗?2. (播放金秋江南的图片)看,这就是金秋水乡如诗如画的美景。

(配以轻音乐,学生静静地欣赏)二、初读词串,认读生字1. 在金秋的水乡,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相机出示词卡)金秋烟波水乡芦苇菱藕荷塘夕阳归舟渔歌枫叶灯火月光3. 小朋友们看得可真仔细。

今天,我们就乘着想象的小舟到水乡游一游、看一看。

你能把这课的生字朋友都读好吗?请小朋友借助拼音读准字音,遇到难读的生字词可以多读几遍。

(生自由读,教师边巡视边指导,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4. 小朋友读得很认真,谁愿意展示一下你的朗读?[设计意图:词串识字承载的不仅仅是学会几个生字的任务,词与词之间的留白给学生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犹如一首音韵和谐的小诗。

读正确、读通顺、读得有滋有味……就在学生一遍遍琅琅上口的诵读中,传达出汉语言特有的声韵美。

]三、想象画面,感悟诵读1. 想一个好名小朋友们,如果给《识字1》起一个好听的名字,你会起个什么名儿?(“金秋水乡”“水乡的秋天”“水乡真美”等等)2. 展一幅画卷(指导学习第一行词串)(1) 我们坐上小船,乘着秋风来到了绿水荡漾的水乡。

瞧,一望无垠的湖面在微风中荡起了粼粼的波纹,远远望去,湖面烟雾茫茫,是那么辽阔。

(出示图画:水乡景色)你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事物与生字的对应)(2)(出示:金秋烟波水乡) 你能读好这几个词语吗?(3) (出示“秋”的古文字)教师讲述“秋”的造字规律:小朋友,你们看,“秋”的左边是个“禾”,它表示是庄稼。

秋天,庄稼成熟了,变成金灿灿的,就像火烤过一样,所以,古人在“禾”的右边加了一个“火”字。

当庄稼像被火烤过,黄灿灿的时候,秋天就到了。

(4) 教师有感情范读第一行词语。

猜一猜,老师为什么这样读?(引导学生一边诵读词语,一边想象水乡秋天美丽的画面)[设计意图:一个古文字“秋”字,是中国几千年汉字文化的一个小小缩影。

苏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识字1》教学设计4

苏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识字1》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认识本课所介绍的事物,初步了解秋天水乡的特征,感受秋天水乡的美丽。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难点:认识本课所介绍的事物,初步了解秋天水乡的特征,感受秋天水乡的美丽。

教学准备:挂图、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复习旧知,揭示课题复习旧知:上学期,我们已经学习了关于“春天”、“夏天”的归类识字,还记得吗?谁背给同学们听一听?二、初步看图,初读课文出示图画:图上画了些什么景物?你看出了这是什么季节?是从哪儿看出来的?三、学习课文,理解字词1.小组讨论学习,结合看图说说学懂了哪些词语,还有哪些不理解。

2.指导看图,理解字词。

(1)“金秋”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秋天是金色的?放录像(秋天庄稼成熟了,金黄金黄的)看了这样的景色,你想说什么?齐读“金秋”。

(2)你们去过“水乡”吗?读词语。

你们想去水乡吗?(放录像)水乡给你怎样的印象?(3)出示实物“芦苇”,这就是生长在水边的芦苇,它是什么样儿的呢?齐读词语。

(4)金秋的水乡真美,荷塘的景色更美。

让我们自由地读词语,看谁读得有感情。

3.“夕阳”中的水乡又是怎样的景象呢?自由读词语。

4.月色中的水乡美吗?自由读词语。

5.填空金秋的水乡(),荷塘边(),荷塘里()。

夕阳西下,(),月光下,()。

四、巩固字词:叫号游戏。

一、复习检查1.老师抽查词语朗读情况。

2.口头扩词。

二、指导朗读,背诵课文1.自由读课文,看谁读得有感情。

2.指名读,师生评议。

3.指导背诵。

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1.出示生字,指导读。

2.你能用什么样的好办法记住这些字呢?小组讨论讨论。

3.学生汇报记忆字形的方法。

板书设计:教后记:。

苏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表格式教案《识字1》

苏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表格式教案《识字1》
4.这些词你们都读准了,好样的,但还不够,还要读懂,读出味道来。
三、读词成串,边读边想。
1.现在我就领着大家去水乡看看吧。出示图片,边读边想。
2.水乡的荷塘更美呢,看,你喜欢图上的什么?相机认识菱藕。这排词语,你也能读好么?
3.站在荷塘边,向远处看,你又看到了什么?船队为什么要唱着渔歌呢?天色晚了,天上飘着晚霞,湖面上飘着歌声。船舱里装满了鱼虾,这场面多美呀,你喜欢么?能读好这排词语么?
1、出示“水乡”词语、图片。
师:你知道什么样的地方叫做“水
乡”吗?(湖泊、河流多的地方)
2、感受“烟波”,认读“烟波”。
师:水乡的水真清啊!水面上常常
飘荡着一层薄薄的雾气,看到这幅景象你会想到课文中的哪个词语呢?出示“烟波”
(二)学习第二行
1、出示词语“荷塘”,认读。
出示荷塘图片。
2、认识“菱”“藕”。
2、了解“归舟”。
3、欣赏“渔歌”,体会渔民丰收的
喜悦。
出示词语“渔歌”,播放渔歌。
4、教师指导朗读。
(四)说说“金秋”
1、想象“金秋”
师:水乡的夕阳美吗?告诉你们江
南的美还远不只这些,尤其是秋天。
2、出示组图。(师相机引导。)
3、小结:秋天是美丽的季节,秋天
是收获的季节,所以人们把秋天称之为──金秋。出示词语“金秋”。
区别形近、音近字,训练学生的辨别能力。
复习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利于知识的融会贯通。
自学生字的能力。
让学生在实践中既动眼用心,又动手操作,掌握如何写好字的本领,并在“读帖”、“描红”、“仿影”、“临帖”以及评议的
过程中,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授后小记:
授课日期月日
教学课题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识字一》教案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识字一》教案

识字一教学目标:1. 学会本课生字7个,两条绿线内3个只识不写,认识2个偏旁。

2. 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理解词语。

3. 了解金秋水乡特有的景色,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教学重、难点:1、学会本课生字7个,两条绿线内3个只识不写,认识2个偏旁。

2、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理解词语。

教具准备:挂图、字卡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流程: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1.大家知道我是从什么地方来的么?2.出示图片,瞧,这就是我的家乡,那儿的水特别多,所以也叫水乡。

大家看看,图上画得是什么季节呀?你怎么看出来的?想知道水乡的秋天是什么样的么?读了这些词语你就知道了。

出示韵文。

二.借助拼音,自学生字。

1.请大家看着拼音自由读一读,看谁能读正确,并想一想,哪些词读的时候要注意。

学生自由练习。

2.交流。

你觉得要注意哪个词的读法?为什么呢?请你领大家来读读。

谁还想说说。

(注意翘舌音,后鼻音)3.刚才小朋友们说得很好,现在请大家再次读读这些词语,要读好刚才说到的注意点,看谁读得正确,没有错误。

谁来读准第一排,四组分四排读;两排一读谁行?男女生分两排读。

四排词语连起来谁行?点名2人,齐读。

4.去掉拼音谁也会读?学生练习,你会哪一排你就大胆站起来读。

齐读。

三.读词成串,边读边想。

1.现在我就领着大家去水乡看看吧。

出示图片,秋天的水乡天是那么蓝,水是那么清,放眼望去,天连着水,水连着天,水天一色。

水面上飘荡着一层雾气,一切都是模模糊糊的,水乡变得更美了。

你们觉得美么?那就请你美美地读一读吧,谁来读?点名读。

师范读,我读得美么?知道我为什么读得这么美?因为,我一边读,一边想,当我读这排词语的时候,我的眼前好象就出现了这幅画面。

你们也来试试,读得慢些,要边读边想。

点名读,评议(慢些,听出来了,你很喜欢水乡)男女生读,齐读。

2.水乡的荷塘更美呢,,看,你喜欢图上的什么?相机认识菱藕。

最新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识字1》优秀教案—第二课时(精品)

最新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识字1》优秀教案—第二课时(精品)
《识字1》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认识2个偏旁。 2.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理解 词语。 3.了解金秋水乡特有的景色,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重难点: 1.认识本课的生字,能读准音、认清形。 2.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课时划分: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韵文。 2.了解水乡金秋十月特有的景色,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3.指导用文中词语造句,以及文中插图的说话:“游水乡”的训练,发挥学生 的想像能力。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美丽的水乡景色。 教学过程:
1
一、复习 1.(幻灯片出示)。 金秋 烟波 水乡 夕阳 归舟 渔歌 芦苇 菱藕 荷塘 枫叶 灯火 月光 上节课,我们已跟这些词语见过面了,谁来为大家读读这些词语? 2.抽读这些词语。 3、朗读课文,指名读,齐读。 二、指导感悟 1.激趣促读。 小朋友,现在你们只是走马观花地看了看水乡,实际上水乡美得很哪!你们还是 自己坐上小舟再到水乡游一游,细心地看一看,我相信你们眼前会出现一幅幅 如诗如画的美景来!(介绍边读边展开想像的读书方法。提示:来到什么地方?看 到什么,听到什么?你认为哪儿最美?把你认为最美的地方读给大家听)。 2.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 3.互说互读。 4.反馈指导。全班交流,大体步骤为:先指名说、读,接着,通过课文插图或 音像加深对词语的理解,然后,让学生再读。必要时教师可作示范。 指导重点: (1)第一行:通过“烟波”感悟湖面的苍茫、广阔。语速较慢。 (2)第二行:荷塘多彩明丽,摇曳多姿。语速较快,表达出兴奋之情。 (3)第三行:一幅“渔歌唱晚图”。晚霞映红了湖面,渔民们唱着悦耳的渔歌满
2
载而归。语速稍快,抒发了丰收的喜悦。 (4)第四行:湖面的枫叶红得像二月花,湖面的点点灯光多得像天上的星星,在 明亮的月光照射下,水乡更显宁静和迷人。读的时候语速稍慢。 5.整体感悟。 (1)了解叙述顺序:白天(湖面、荷塘)——傍晚——黑夜。 (2)练读全文。(提示:边读边联起来想像一幅幅画面。) (出示)金秋,我们乘着小舟到水乡游玩,先看到( ),接着,我们来到荷塘看到了( ),太阳落山了,我们看到了,听到了( ),夜幕降临了,我们又看到了( )。 a.自读,再口头填空。 b.反馈说,评议,再说。 C.进一步感悟水乡的美丽富饶。 三、指导熟读 1.体会押韵。第一、二、四行的最后一个字的韵母都是“ang”,是押韵的。 读起来琅琅上口,自读体会。 2.指导停顿。词与词之间停顿较短,做到声断气不断。行与行之间停顿长一些 ,做到气断情不断。自读体会。 3.练读全文。注意停顿,语速和语调的变化。自读,互读。反馈指导。推选优 秀者到前面配乐朗读。 四、练习造句 1.自己从韵文中找一个词来造一个句子,看谁造的最好。 2.指名造句,教学写字(学习后三个字) 1. 读一读,怎么记? 2. 教授偏旁 “欠” 3. 按笔顺描红 4. 完成《习字册》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识字1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识字1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识字1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并正确书写生字:爸、妈、哥、姐、奶、爷、奶奶、外公、老师。

2. 学生能够正确运用生字,完成相关阅读和书写任务。

3.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力。

教学重点:1. 生字的认读和正确书写。

2. 生字的运用。

教学准备:教材课本P1-3,课件,练习册。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知(5分钟)1. 教师出示生字卡:爸、妈、哥、姐、奶、爷、奶奶、外公、老师。

2. 教师朗读并示范书写,学生跟读。

3. 让学生观察生字的形状和笔画特点,并与已学的字进行对比。

二、新课讲解(10分钟)1. 通过课件,介绍生字的意思和用法。

2. 重点讲解每个生字的笔画顺序和书写方法。

3. 让学生模仿教师的示范,认读生字并跟着写。

三、巩固练习(15分钟)1. 分发练习册,让学生按照顺序完成相关的拼音和字形练习。

2. 分角色表演对话,运用刚学的生字。

3. 小组竞赛:谁能快速认读出所有生字,谁的小组胜出。

四、拓展延伸(10分钟)1. 教师出示相关图片,引发学生对生字的联想和讨论。

2. 让学生根据给出的提示,画出与生字相关的画面。

五、课堂总结(5分钟)1. 教师总结生字的学习过程和方法。

2. 鼓励学生多加练习,巩固生字的认读和书写。

六、作业布置(2分钟)1. 完成练习册的相关练习。

2. 在家中观察和记录生字的用法和实际应用场景。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如生字卡、课件、练习册等,帮助学生认读和书写生字。

在巩固练习环节,采用了小组竞赛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合作意识。

在拓展延伸环节,通过图片和画面的引导,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整个教学过程活跃了课堂氛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苏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识字1》教学设计2

苏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识字1》教学设计2

识字一第一课时★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认识本课所介绍的事物,初步了解秋天水乡的特征。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1、出示江南渔舟、民居、荷塘图,引入新课。

2、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二、借助拼音,初读识字。

(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学生自由拼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把它读熟。

同时拿出笔来,在难发的音下面画上“三角形”,再多读几遍。

2、同桌互读。

师:互相听,互相评一评。

3、检查成果。

(1)出示生字,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qiūyān lúxīɡuīɡēdēnɡ秋烟芦夕归歌灯(2)出示课文:jīn qiūyān bōshuǐxiānɡ金秋烟波水乡lúwěi línɡǒu hétánɡ芦苇菱藕荷塘xīyánɡɡuīzhōu yúɡē夕阳归舟渔歌fēnɡyèdēnɡhuǒyuèɡuānɡ枫叶灯火月光指名说说易读错的音节,学生领读。

圈出整体认读音节,指名说,齐读。

(二)多种形式读课文,巩固字音。

1、指名分行读韵文,师相机指导词串的读法。

(每个词语中间要有停顿,每行词语用一口气读完。

)2、男女生赛读。

女生读一、二行,男生读三、四行。

边读边回忆词串的读法。

3、去掉拼音,有节奏地拍手齐读。

(1)教师示范,讲解:每行用四拍完成,第四拍只拍手不读词。

(2)师生拍手齐读。

(3)学生拍手齐读。

三、读词成串,走入“水乡”。

过渡:这些词你们都读准了,好样儿的。

但还不够,你要是再走近一点儿去水乡看看,了解了那里的美,你一定会读得更有味道。

(一)认识“水乡”“烟波”1、出示“水乡”词语、图片,认读,理解“水乡”。

师:你知道什么样的地方叫做“水乡”吗?(湖泊、河流多的地方)2、感受“烟波”,认读“烟波”。

师:水乡的水真清啊!水面上常常飘荡着一层薄薄的雾气,看到这幅景象你会想到课文中的哪个词语呢?出示“烟波”3、齐读“烟波”“水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欢迎来访,敬请指导!
a
29
yuè guāng 月光
3
秋灯烟归夕 歌芦
欢迎来访,敬请指导!
a
4
金秋 烟波 水乡 芦苇 菱藕 荷塘 夕阳 归舟 渔歌 枫叶 灯火 月光
欢迎来访,敬请指导!
a
5
欢迎来访,敬请指导!
a
6
欢迎来访,敬请指导!
a
7
欢迎来访,敬请指导!
a
8
欢迎来访,敬请指导!
a
9
欢迎来访,敬请指导!
a
10
欢迎来访,敬请指导!
a
11
烟波
欢迎来访,敬请指导!
返回a12 Nhomakorabea波欢迎来访,敬请指导!
a
13
烟波
欢迎来访,敬请指导!
a
14
欢迎来访,敬请指导!
a
15
欢迎来访,敬请指导!
a
16
欢迎来访,敬请指导!
a
17
欢迎来访,敬请指导!
a
18
欢迎来访,敬请指导!
a
19
欢迎来访,敬请指导!
a
20
欢迎来访,敬请指导!
a
21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
识字1
欢迎来访,敬请指导!
a
1
欢迎来访,敬请指导!
a
2
jīn qiū 金秋 lú wěi 芦苇
xī yáng 夕阳 fēng yè 枫叶
欢迎来访,敬请指导!
yān bō 烟波
líng ǒu 菱藕 guī zhōu 归舟
dēng huǒ 灯火
a
Shuǐ xiāng
水乡
hé táng 荷塘 yú gē 渔歌
欢迎来访,敬请指导!
a
22
欢迎来访,敬请指导!
a
23
欢迎来访,敬请指导!
a
24
欢迎来访,敬请指导!
a
25
欢迎来访,敬请指导!
a
26
欢迎来访,敬请指导!
a
27
欢迎来访,敬请指导!
a
28
( )十月,我们乘着小舟到水乡玩。只见荷塘边长满了( ),荷塘里满是( );傍晚,我们看到了( )、 ( ),听到了( );夜幕降临了,我们又看到了( )、( )。水乡真美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