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第一章绪论演示文稿
第一章普通心理学PPT课件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的过程,包 括识记、保持、回忆或再认三个基本环节。
记忆的重要性
记忆是人类智慧的基础,它使得我们能够积累知 识、经验和技能,从而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记忆的分类
根据记忆的内容和保持时间的长短,记忆可分为 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记忆的种类与过程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心理测验的应用
心理测验在教育、职业、临床心理学等领域有广泛应用,可用于评 估个体的智力水平、人格特点、心理健康状况等。
心理测验的编制与实施
心理测验的编制
编制心理测验需要经过设计测验蓝图、编写测验题目、制定评分标准等步骤,确保测验 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心理测验的实施
实施心理测验需要遵循标准化的程序,包括指导语、测验时间、评分方法等,确保测验 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睡眠的定义和阶段
睡眠是一种生理状态,包括入睡、浅睡、深睡和快速眼动睡眠等 阶段。
梦境的产生和特点
梦境是在睡眠中出现的一系列主观体验,具有不连续性、不协调性 和情绪性等特点。
睡眠与梦境的关系
睡眠和梦境密切相关,梦境是睡眠过程中的一种心理现象,可以反 映人们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状态。
04
记忆与学习
记忆概述
学习的方法与技巧
学习方法
包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 独立制定学习计划并监控学习过程;合作学习是指学习者与他 人协作完成学习任务;探究学习是指学习者通过探究问题来获 得知识和技能。
学习技巧
包括时间管理、笔记技巧、阅读技巧等。时间管理是指合理安 排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笔记技巧是指通过记笔记来帮助 理解和记忆学习内容;阅读技巧是指通过略读、扫读和精读等 方法来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普通心理学》第01章 绪论

《普通心理学》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心理现象。
心理现象是多种多样的,也是非常复杂的。
心理学主要研究人的心理现象,也研究动物的心理现象,既研究个体的心理现象,也研究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
与物理、化学等现象不同,心理现象不具形体性,是人的内部世界的精神生活,他人无法直接进行观察。
但是通过对行为的观察和分析,却可以客观地研究人的心理。
因此,心理学还研究行为及其与心理的关系。
一、个体的心理现象心理学上所说的个体是指动物和人类的一个个有生命的整体。
我们每个人都知道,人有许多心理现象,例如,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情绪、态度、动机、意志、能力、气质、性格以及信仰、期待、做梦……等等。
现代心理学的一种流行观点把人的心理看作复杂的系统。
任何系统都可以作多种描述。
人的复杂心理系统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分析:从人的心理的动态一稳态这个维度上来看,可以区分出心理过程、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从人的心理的整体性、稳定性和差异性来看,可以把一个人的心理看成是个性,从而又可以区分出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心理倾向性和自我;从人的心理能否被觉知到的角度来看,可以把心理现象区分为意识和无意识,等等。
(一)心理过程、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1.心理过程心理过程泛指心理操作的加工程序,包括心理事件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的加工进程。
在心理学上,心理过程和心理活动这两个术语一般是通用的。
通常把认识(认知)活动、情绪活动和意志活动统称为心理过程。
(1)认识过程。
也称认知过程,是指人们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
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和言语等。
人对世界的认识始于感觉和知觉。
我们的五官--眼、耳、鼻、舌和皮肤是我们与外部世界保持接触的主要感觉系统。
通过感觉我们获取事物个别属性的信息,如颜色、明暗、声调、气味、粗细、软硬等等。
知觉是对感觉信息解释的过程。
它反映事物的整体及其联系和关系,如一辆汽车、一幢房子、一个美丽的街心花园、一群人等。
普通心理学绪论PPT课件

Introduction of psychology
第一讲心理学概说
一.心理学的对象 二.心理学的发展 三.心理学的任务 四.心理学方法
一.心理学的对象
心理学是对心理现象进行 研究的学问。
心理现象
心理现象是多种多样的,也是非常复杂的。
心理学主要研究人的心理现象,也研究动物的 心理现象,既研究个体的心理现象,也研究群 体的社会心理现象。
心理状态
心理状态是心理活动在一 段时间里会出现相对持续 状态。
心理状态是心理过程的相对稳定状 态,其时间可以是几个小时.几天 或几个星期。它既不象心理过程变 化不定,也不同于心理特征持久. 稳定。
心理特征
心理特征是稳态的,指心理活动中经 常表现出来的稳定特点。也称为人格 特质。 人的能力、气质、性格等
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 征是既有区别又密切联系的
(1).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是在心理过程中形 成和表现出来的: (2).心理过程的进行受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 的影响和制约: (3).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也是密切联系的。
(二)个体行为
行为(behavior):有机体的反应系统。 由一系列的反应动作和活动构成。 在一定的背景下产生 有简单与复杂之分
悠久的过去,短暂的 历史。
(二)众多的流派与 理论
(三)多样的门类与 广泛的应用
“心理学有着漫长的过去, 但只有短暂的历史。” ——艾宾浩斯
(Hermann Ebbinghaus)
(一)古老又年轻的学科
古老
心理学的哲学根源
中国古代心理学的思想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 远。哲学.教育.医学.军事等
17
心理学的哲学根源
心理学被认为是阐释心灵的学问。 Psyche + logos = psychology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s,公元前384-322) 《论灵魂》,心理功能=认知+动求功能 笛卡儿(Ren’e Descarts, 1596-1650)
《普通心理学》——绪论 PPT课件

2019年10月21日
冯现刚
16
中国哲学的贡献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论语 子罕》)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
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 为政》) 孔子的学习心理思想:立志、博学、审问、慎思、明 辨、时习、笃行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 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 公 孙丑上》)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 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 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 文理亡焉;……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 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用此观之,然则人 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荀子 性恶篇》)
2019年10月21日
冯现刚
17
2.2 心理学的生物、生理学根源
达尔文(Charles Darwin, 1809-1882)
• 《物种起源》(1859) • 进化论(evolutionism)
德国生理学研究
临床案例
2019年10月21日
冯现刚
18
达尔文
1831-1836年:世界航 海的博物学者
先天观念说
人生而具备产生感觉经验的 心理功能
心支配身
后由康德所继承,成为哲学 思潮主流之一的理性主义。
2019年10月21日
冯现刚
15
洛克(J. Loke , 1632-1704 )
医生兼哲学家 白板说 经验主义(expiricism)
感觉和内觉(inner sense)
普通心理学01绪论

行为主义 精神分析 人本主义 认知观点 生理观点
对人性的 对环境刺 看法 激的反应
决定行为 环境中的 的因素 刺激条件
研究焦点
特定的外 显行为
对攻击行 为的解释
受到强化 的一种学 习结果
本能驱力
遗传 早期经历
潜意识驱 力、冲突
一种死亡 本能的外 显反应
1)心理学的唯一主题是行为。 2)一切行为都只是对外界刺激的反应(S-R联系)。 3)研究方法要客观。 4)心理学的目标是预测并控制行为。 ➢ 门下弟子:斯金纳、班杜拉等。(新行为主义)
第二节 心理学流派
▪ 二、惊世骇俗的精神分析(心理动力学取向)P35,41
➢ 弗洛伊德(Freud)的创造力
(四大金刚)魏特默、苛勒、考夫卡及勒温 基本理论: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
➢ 2、信息加工理论(现代认知心理学,认知取向) P39
研究思路:将人的心理活动与计算机的信息加工 过程相类比。
▪ 五、自成一脉的生理科学观(生物学取向) P38
以生理学与神经科学的知识为基础对个体的心理 活动做出解释。
第二节 心理学流派
精神分析:从患者研究人,强调动物本能,否定 人的善性。“伤残的心理学”
➢ 马斯洛(Maslow)的理论
1)需要层次理论(人的自我实现)。 2)高峰体验。
➢ 罗杰斯(Rogers)的人本心理学
来访者中心疗法:真诚;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同感。
第二节 心理学流派
▪ 四、别有来头的认知心理学
➢ 1、格式塔心理学(Gestalt,完形) P34
特征
第一节 心理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
▪ 二、研究对象
➢ 2、从研究的主题来划分(主要为基础领域) P42-44
普通心理学 第一章 彭聃龄第四版ppt课件

目录
• 第一章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 第二章 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
第一编 绪论
目录
• 第三章 感觉 • 第四章 知觉 • 第五章 意识和注意 • 第六章 记忆 • 第七章 思维 • 第八章 语言
第二编 人的信息加工
目录
• 第九章 动机 • 第十章 情绪 • 第十一章 能力 • 第十二章 人格
自然实验
实验变量
自变量:是由 试验者控制的 实验条件
因变量:实验者 所要测定的行为 和心理活动
控制变量:除 自变量之外可 能影响实验结 果的变量
调查法
通过问卷或面谈等调查对心理现象进行研究的方法
问卷调查法:
以书面提出问题 的方式搜集资料 的一种研究方法
访谈调查法:
以谈话为主要方式 来了解某人、某事、 某种行为或态度的 一种调查方法
• 测验法
定义
是指用一套预先经 过标准化的问题 (量表)来测量某 种心理品质的方法
心理测验的类型
• 按照内容:智力测验、成就测验、态度测验、人格测验 • 按照形式:文字测验、非文字测验 • 按照测验规模:个别测验、团体测验
心理测验的基本要求
• 信度
• 信度是指测验的可靠程度
• 效度
• 效度是指一个测验有效的测量了所需要的心理品质 • 可以通过对行为的预测来表示
实验法
定义:
实验法是在控制条件 下,对某种心理现象 进行观察的方法
实验法的分类
是借助专门的实验设备, 在实验条件严加控制的情 况下进行的
这有助于发现事件的因果 联系,并可以进行反复的 验证
实验室实验
也叫现场实验,对实验条件进 行适当的控制,使人们在正常 的学习和工作情景中进行的
心理学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心理学概述 心理学(psychology)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心理学”(psychology)一词是希腊文psyche和logos两词演变合成而来。Psyche意指“灵魂”, logos意指“知识”或“论述”等,合在一起就指研究人类灵魂的学问。
课程教学安排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认知理论 第三章 人格理论 第四章 行为动力理论 第五章 智能理论 第六章 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第七章 青少年品德发展与教育 第八章 学校群体心理 第九章 心理健康教育 第十章 教师与课堂管理心理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心理学概述
第二节 科学的心理观
优点: • 设计严密,具有可重复性 • 研究有主动性,可得出因果结论 缺点: • 人为性太强, • 生态效度不理想
(四)个案法(case method) • 对某个人进行深入而详尽的观察与研究,以便发现影响某种行为和心理现象的原因。 • 优点:收集资料深入详尽 • 缺点:适合个别情况,难以推广运用
二、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心理过程
心理过程是指,在人的认识、情感、意志行动方面表现出来的那些心理活动所处于的动 态变化的过程。
分类: (1)认识过程:感觉、知觉、想象、记忆等 (2)情感过程:态度体验 (3)意志过程:动机、意向、决心、坚持性等
三者经常处于动态变化之中,联系密切。
(二)个性心理 个性心理是指,一个人在心理过程的发展和进程中,经常表现出来的那些比较稳定的心
2、心理与环境相互制约性 客观现实是心理产生的内容和源泉; 人的心理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发生和发展的
举例:狼孩
3、个体心理活动的主体性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