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钢结构抗震短柱问题处理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基础设施的建设也有了很好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流动资金向基础设施建设这个行业汇集。
在人们对空间充分利用的需求下超高层建筑工程应运而生的,这体现了人们对更舒适、更具现代化的高质量的城市生活的追求。
与此同时,问题也随着超高层建筑工程的发展而体现了出来,因为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本身的结构特点已经超出了我国对建筑工程的规定,抗震问题也成为了摆在超高建筑工程面前的重大难题,如果不解决超限高层建筑工程的抗震问题,将会影响超限高层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
基于此,本文对超限高层建筑结构中的抗震设计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超限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原则中图分类号: tu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在人们对空间充分利用的需求下超高层建筑工程应运而生的,这体现了人们对更舒适、更具现代化的高质量的城市生活的追求。
在人们对空间充分利用的需求下超高层建筑工程应运而生的,这体现了人们对更舒适、更具现代化的高质量的城市生活的追求。
与此同时,问题也随着超高层建筑工程的发展而体现了出来,因为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本身的结构特点已经超出了我国对建筑工程的规定,抗震问题也成为了摆在超高建筑工程面前的重大难题。
如果超限高层建筑工程的抗震设计问题能够解决,有助于避免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安全隐患,同时又促进超限高层建筑技术发展。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超限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原则从世界范围来看,各国的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都秉持着“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基本原则。
而且在实际抗震设计过程中,此原则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参照此抗震原则执行的绝大部分地区的大部分建筑物符合了抗震规范设计,随着而来的重大地震过程中所造成的人员伤亡有明显下降。
但是发生中小地震的时候,有时候可能造成建筑物的部分结构无法正常使用,从而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进而影响人们对更高生活水平的追求。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要点针对宽度和高度比超限的建筑的设计,其要点是一般连体板主要用来计算建筑物的连体部位和周边、连体部位的层数应该采用型钢混凝土或者彩钢结构。
钢结构厂房独立基础短柱组装式施工工法(2)

钢结构厂房独立基础短柱组装式施工工法钢结构厂房独立基础短柱组装式施工工法一、前言钢结构厂房作为一种新型的工业建筑结构体系,近年来在工业化快速发展的国家得到了广泛应用。
其中,独立基础短柱组装式施工工法以其独特的优势和灵活性成为了一种备受关注的施工工艺。
本文将详细介绍该工法的特点、适应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劳动组织、机具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经济技术分析和工程实例,以供读者参考。
二、工法特点独立基础短柱组装式施工工法的主要特点如下:1. 快速施工:该工法采用预制短柱和连接件,具有组装化、现场拼装的特点,可以大大降低施工周期,提高工程建设的效率。
2. 灵活多样:通过调整短柱的尺寸和连接方式,可以适应不同的建筑结构和荷载要求,满足不同工程的需求。
3. 资源节约:相对于传统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该工法可减少钢材的使用,节约材料资源。
4. 质量可控:预制短柱和连接件的生产可以通过工厂化的流水线作业进行质量控制,确保产品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5. 运输便利:预制短柱和连接件的尺寸轻巧,可以采用集装箱运输,便于远距离运输和现场组装。
6. 可拆卸性:该工法施工的钢结构厂房具有易于拆卸和搬迁的特点,能够适应工业发展中的变化需求。
三、适应范围独立基础短柱组装式施工工法适用于以下工程:1. 工业厂房:包括制造业、物流仓储、汽车生产等工业用途的厂房建设。
2. 商业建筑:包括商场、超市、展览中心等商业用途的建筑。
3. 农业建筑:包括农业大棚、养殖场等农业用途的建筑。
四、工艺原理独立基础短柱组装式施工工法通过预制短柱和连接件的组装来构成钢结构厂房的立柱系统。
其工艺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设计和准备:根据工程需求,设计合适的短柱尺寸及连接方式,并进行工艺准备,选择合适的钢材和连接件。
2. 短柱制作:通过自动化的生产线进行短柱的加工和制作,确保短柱的尺寸精度和质量。
3. 运输和现场组装:将预制短柱和连接件进行运输,并在施工现场进行组装,连接短柱和梁、梁与梁之间的连接。
钢柱外包式柱脚抗震设计问题

第一作者 : 蔡倩 , 女, 工程师 。 1 9 8 3 年出生 , : E m a i l c a i i a n@h c e c . c o m q q 收稿日期 : 2 0 1 2 -0 9 -1 0
L E( K L 其中 , 塑性的屈曲极限被定义为K =4 . 7 1 r r fy 为长细 比 , E 为 钢 材 弹 性 模 量, f y 为钢材的屈服强
2 , 考虑全塑性极限 算所得钢筋用量 As 为 1 3 8 2mm
/ 柱的 容 许 长 细 比 分 别 不 应 小 于 6 0 2 3 5 8 0 f a y、 槡 / / / 其 中, 2 3 5 1 0 0 2 3 5 1 2 0 2 3 5 f f f f a a a a y、 y、 y, y表 槡 槡 槡 示钢 材 的 屈 服 强 度 。 在 2 0 1 0版美国钢结构协会的 钢结构设计规范 A 钢构件的弹性和 I 基础连接的重 要节点 , 是决定其稳定承载力的重要因素 , 在结构中 起着 重 要 的 作 用 。 外 包 式 柱 脚 ( S e m i E m b e d d e d - ) 常用于重钢结构厂房 , 其计算假 S t e e l C o l u m n B a s e [ 1] 定为 柱 脚 刚 接 , 在地震作用效应时传递弯矩至基 础, 但是在实际抗震计算设计过程中 , 根据不同的弯 矩要求 , 外包式 柱 脚 混 凝 土 配 筋 量 差 异 很 大 。 本 文 从钢结构框架柱的 截 面 确 定 方 法 入 手 , 用极限弹塑 性设计抗弯承载力要求和多遇地震抗弯承载力要求 来分析比较外包式柱脚的设计 。 1 钢结构框架柱截面的确定 在建筑荷载不起控制作用的抗震钢结构中, 柱 构件的截面往往由抗震构造指标确定 。 钢结构的抗 震设计遵循 “ 小震不坏 , 大震不倒 ” 的原则 , 一般抗震 计算只针对多遇地 震 进 行 , 保证罕遇地震不倒需要 3 4
多层钢结构厂房“自震”产生原因及解决措施应用研究—以南通市某五层钢框架厂房项目为例

多层钢结构厂房“自震”产生原因及解决措施应用研究—以南通市某五层钢框架厂房项目为例摘要:钢结构因其质量轻盈、便于运输、施工周期短等优点在民用建筑、工业建筑、市政工程中被广泛应用。
也因为其质量轻、延塑性高等特点,使钢结构建造的房屋更容易受到风荷载,地面震动,雪荷载等外界环境影响,使得建筑物使用的舒适度及安全性大打折扣。
所以,在设计施工前选择正确的结构体系、合理的连接做法,可以在以后的使用过程中避免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本文将通过多层钢结构厂房项目具体案例,对多层钢框架“自震”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最终解决钢框架“自震”的方案。
现场根据我方提供的加固方案对厂房整体进行加固,完成后原先的震感消失,经检测单位检测,改造后的房屋已完全符合国际标准。
现在已经投入正常的生产和使用当中也能满足。
关键词:多层钢框架厂房;自震;原因分析;解决方案引言近几年,随着我国工业进程的蓬勃发展,各式各样的工业厂房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
有些需要无阻碍的操作面积,有些需要很高的操作空间,有些需要重型吊车来吊运物品,有些则需要解决易爆物品的储存。
大跨度、高层高、带吊车、能泄爆等实质性的问题便摆在了广大设计人员面前。
钢结构建筑便可以最好地解决以上的问题。
但是钢结构房屋的种类有很多,性能也各不相。
有门式钢架轻型钢结构厂房、重型钢结构厂房、排架结构厂房、钢框架结构厂房以及格构式钢结构厂房等。
选择正确的结构形式和连接方式,不仅可以节省不少的建设成本,更能在以后的施工、使用中减少很多的问题,避免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1、多层钢结构厂房项目概况本项目建设于江苏省南通市如皋港东升石材产业园内,建筑为一栋5层钢框架厂房,以钢结构框架形式为主体结构,主体抗震为七度设防烈度,抗震等级为四级。
基础形式以独立柱下基础和条形墙下基础为主,基础下采用水泥土搅拌桩对地基土进行处理,楼板为混凝土组合楼板。
加固前房屋主体已封顶(外围玻璃幕墙未安装、砖墙未砌筑),房屋一、二层楼面震感不明显,三层及以上的楼面均存在不同程度震感,以上下震动为主要震动方向(经专业机构检测),且震动幅度随着楼层增高而加大,站在楼面有明显震感,房屋体验感很差。
高层建筑抗震结构设计

高层建筑抗震结构设计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高层建筑已经成为当前城市的重要标志之一。
然而,随着楼层的不断增加,高层建筑抗震问题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本文重点对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问题。
关键词:高层建筑;抗震结构设计;城市建设中图分类号:tu973文献标识码:a钢结构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推动了我国高层建筑的快速发展。
相对于传统建筑,高层建筑不仅是在材料的选择还是结构的优化上都有所不同。
并且,人们对高层建筑的抗震性格外关注,尤其是在一些地震多发区域。
尽管,国内在高层建筑的结构抗震设计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尚未达到成熟阶段。
本文首先对高层建筑的历史发展进行介绍,然后,就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遵循的基本原则进行阐述,最后,对高层建筑的抗震结构设计进行分析。
一、我国高层建筑发展的历史回顾我国高层建筑在设计计算及施工技术各方面迅速发展的阶段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当时各大、中城市普遍兴建高度在100m左右或100m以上的以钢筋为主的建筑,建筑层数和高度不断增加,功能和类型越来越复杂,结构体系日趋多样化。
比较有代表性的高层建筑有上海锦江饭店,全部采用框架一芯墙全钢结构体系,深圳发展中心大厦是我国第一幢大型高层钢结构建筑。
进入90年代我国高层建筑结构的设计与施工技术进入了新的阶段。
不仅结构体系及建筑材料出现多样化而且在高度上长幅很大有一个飞跃。
现阶段,土与结构物共同工作理论的研究与发展使建筑抗震分析在概念上进一步走向完善,如果可以在结构与地基的材料特性,动力响应,计算理论,稳定标准诸方面得到符合实际的发展,自然会在建筑结构抗震领域内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一) 场地设计高层建筑因地震的发生而遭受的破坏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地震的等级,并且,和距离震源的远近以及建筑所在地的土质有关。
所以,高层建筑的高度和结构类型一定要充分考虑到建筑所在地的地震历年情况。
(二) 结构体系以及材料的选择目前,国内的高层建筑主要采用的结构体包括:框架、剪力墙以及筒体等。
钢结构厂房钢柱地脚螺栓常见偏差处理

钢结构厂房钢柱地脚螺栓常见偏差处理钢结构厂房钢柱地脚螺栓常见问题体现为以下三种情况:(1)地脚螺栓在基础内锚固长度不够;(2)地脚螺栓标高有偏差,外露长度不足;(3)地脚螺栓平面定位有偏差。
结合多年设计及施工配合经验,将实践中使用过的一些厂房柱脚连接偏差的处理方法总结如下。
1 地脚螺栓在基础内锚固长度不够的解决方案GB 50906—2013机械工业厂房结构设计规范第7.4.2条规定如下:“露出式柱脚基础……柱脚锚栓在基础中的埋置应满足锚固要求,埋入长度不应小于其直径的25倍”,当柱脚锚栓埋置深度小于其直径的25倍时,则不满足规范要求。
建议采用以下方案进行处理:1)对于没有吊车的门式钢架厂房的柱脚多按铰接支承设计,此时根据计算,如果柱脚使用中并不承受拉力,且柱脚锚栓锚固长度不小于15d时,柱脚锚栓可不做处理。
理由如下:地脚螺栓在基础内的锚固长度,设计院大多是根据《钢结构设计手册》或《混凝土结构构造手册》的有关钢锚栓选用表按20d~25d(d为锚筋的直径)设计的。
而参照GB 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第9.7.4条“预埋件锚筋中心至锚板边缘的距离不应小于2d和20 mm”时,“受剪和受压直锚筋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15d”的规定,对于构造锚栓只要锚固长度不小于15d就不用修改,但要做好安装过程中钢柱的稳定保护工作。
2)当为刚接柱脚时,锚栓需承受柱脚弯矩和轴力组合作用下产生的拉力,并兼做安装过程固定用。
应按照《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第8.3.1条的规定精确计算锚固长度。
若仍不满足,则可根据地脚螺栓实际应力比按照GB 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第3.2.4条“当纵向受力钢筋的实际配筋面积大于其设计计算面积时,修正系数取设计计算面积与实际配筋面积的比值,但对有抗震设防要求及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构件,不应考虑此项修正”进行锚固长度折减。
3)按照前两种方法处理仍不能满足时,可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第8.3.1条“当锚固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大于5d时,锚固长度范围内应配置横向构造钢筋”的规定,只要柱脚底板和基础顶面之间采用灌浆料填实空间的宽度大于5倍地脚螺栓的直径时,可将基础灌浆层厚度计入总锚固长度。
浅谈钢结构柱脚锚栓施工重点及问题

对锚栓施 工中出现的 问题 , 提 出具体处理方法。经施 工实践检验 , 这 些方 法能较好地解决施 工中的关键 问题 , 让
工程 施 工顺 利 地 进 行 。
关 键 词 钢 结 构 ; 锚栓 ; 预埋 ; 处理
1 工程概 况
某创业 中心 大厦 , 建筑 面积 1 7 3 1 9 m2 , 1 5层, 建筑 高度为
2 . 4锚栓垂直度校核
在校核标高的 同时 , 通过架设 就位的经纬仪 校核锚栓垂
直度 ,以锚 栓与模板 连接处 的锚栓 中心为基 准进行校 核 。 2 . 5 锚栓水平位置校核
锚 栓水平位置通过经纬仪调整 。当经纬仪观测 的控制点
与 模 板 上 预 留 的两 个 方 向上 红 漆 线 在 同 一 直 线 上 时 , 说 明锚
校核 , 混 凝土终凝后 进行 最后一 次复核 , 若 不合 格 , 进行 整
改, 直至满足要求 位置 。
适合于支座 高的螺栓接长使用 , 但这种方法试件必须经过力 学性能实验 , 试验通过后 , 方可使 用。
3 . 4 锚 栓 丝扣 被 损 坏
3 柱脚 锚栓 施 工中 易出现 的问题 及处 理措 施
●施 工技 术
建前
2 0 1 4 盘
浅 谈 铜 结 构 柱 脚 锚 栓 施 工 重 点 及 问 题
陈 振
f 思成 ( 福 建) 工程建设 咨询 有限公 司, 福建 福州 3 5 0 0 0 3 )
摘 要 通过 某创 业 中心 大厦 工 程施 工 实例 , 阐 述 了柱脚 锚 栓 施 工 时需 要 注 意 的 问题 及 施 工重 点 。 同 时 ,
5 0 . 3 m。大厦屋面采用钢结构 门式钢架 , 钢架钢柱通 过柱脚锚 栓与屋面短柱连接 , 屋面短柱即作为 门式钢架基础 。锚栓 直 径为 M 3 0采用 Q 3 4 5钢材 制作 成弯钩式 , 钢柱底板 和屋 面混
钢结构施工存在的质量问题及预防措施

钢结构施工存在的质量问题及预防措施摘要:近年来,钢结构在工程项目中的运用越来越普遍,其具有质量轻、抗震性能好、强度高、塑性韧性好,施工速度快等优点。
在施工时为了保证钢结构工程的质量,应对钢结构的设计、制作、施工等方面引起总够的重视,才能保证最终质量满足设计的要求。
本文主要从现场施工这方面来阐述这方面的问题.关键词:钢结构施工问题预防措施一、对规范及图纸了解不完整.1. 对目前现行的钢结构规范标准及适用范围了解不完整。
相当多钢结构一线施工及监理人员,对钢结构相关的规范了解甚少,部分现场监理人员经常对规范内容及要求一问三不知;此外,对钢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资料也不甚熟悉,过程控制资料不知如何收集、整理、完善。
很多从事钢结构安装的管理人员也是从土建单位转向钢结构安装的,对相应的规范了解不够全面,深度达不到要求等。
这些都对钢结构工程的质量产生重大的影响。
2。
对施工图纸了解不完整。
由于大部分钢结构工程都需要由专业公司对施工图进行深化设计,对钢构件进行翻样设计。
因此在现场安装的时候,部分人员就直接按照翻样图进行施工,对结构施工图没有一个全面细致的掌握,由此导致的质量问题数不甚数。
翻样图由深化设计人员进行二次深化设计,难免与施工图在某些方面不一致.产生不一致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翻样人员的理解错误,对施工图没有完全读懂,使得翻样与实际相差较大;也可能是设计院对图纸做出了变更而翻样未能及时收到通知等。
所以现场安装的时候,要认真学习施工图与翻样图,发现两者的差异时要及时联系相关人员,避免安装完毕后再对结构进行更改,得不偿失。
二、柱脚处理存在缺陷。
柱脚部位常见的质量问题包括预埋螺栓定位不准、柱脚板随意扩孔、抗剪键缺漏(或者混凝土短柱未留设抗剪键槽)以及柱脚板下间隙不能有效填充等问题。
1、预埋螺栓定位不准预埋螺栓的定位不准,常造成诸如柱脚板需扩孔等后续问题。
造成预埋螺栓偏位的原因,主要有:1、测量误差,每一次的测量误差、前后两次的测量误差,这一点很小,也就是一两个毫米以内,是可以容忍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层钢结构抗震短柱问题分析
钢结构在层高一定的情况下,为提高延性而降低轴压比则会导致柱截面增大,且轴压比越小截面越大;而截面增大导致剪跨比减小,又降低了构件的延性。
因此,在高层特别是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为满足规程[1]对轴压比限值的要求,柱子的截面往往比较大,在钢结构底部常常形成短柱甚至超短柱。
另外,诸如图书馆的书库、层高较低的储藏室、高层建筑的地下车库等由于使用荷载大,层高较低,在设计中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短柱。
众所周知,短柱的延性很差,尤其是超短柱几乎没有延性,在建筑遭受本地区设防烈度或高于本地区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很容易发生剪切破坏而造成结构破坏甚至倒塌,无法满足“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设计准则。
为了避免短柱脆性破坏问题在高层建筑中发生,笔者认为,首先要正确判定短柱,然后对短柱采取一些构造措施或处理,提高短柱的延性和抗震性能。
1短柱的正确判定
规程[1]和规范[2]都规定,柱净高H与截面高度h之比H/h≤4为短柱,工程界许多工程技术人员也都据此来判定短柱,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因为确定是不是短柱的参数是柱的剪跨比λ,只有剪跨比λ=M/Vh≤2的柱才是短柱,而柱净高与截面高度之比H/h≤4的柱其剪跨比λ不一定小于2,亦即不一定是短柱。
按H/h≤4来判定的主要依据是:①λ=M/Vh≤2;②考虑到框架柱反弯点大都靠近柱中点,取M=0.5VH,则λ=M /Vh=0.5VH/Vh=0.5H/h≤2,由此即得H/h≤4.但是,对于高层建筑,梁、柱线刚度比较小,特别是底部几层,由于受柱底嵌固的影响且梁对柱的约束弯矩较小,反弯点的高度会比柱高的一半高得多,甚至不出现反弯点,此时不宜按H/h≤4来判定短柱,而应按短柱的力学定义——剪跨比λ=M/Vh≤2来判定才是正确的。
框架柱的反弯点不在柱中点时,柱子上、下端截面的弯矩值大小就不一样,即Mt≠Mb.因此,框架柱上、下端截面的剪跨比大小也是不一样的,即λt=Mt/Vh≠λb=Mb/Vh.此时,应采用哪一个截面的剪跨比来判断框架柱是不是属于短柱呢?笔者认为,应该采用框架柱上、下端截面中剪跨比的较大值,即取λ=max(λt,λb)。
其理由如下:框架柱的受力情况有如一根受有定值轴压力的连续梁,柱高Hn相当于连续梁的剪跨a,已有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0]:对于剪跨a不变的连续梁,当截面上、下配置的纵筋相同时,剪切破坏总是发生在弯矩较大的区段;对于框架柱,临界斜裂缝也总是发生在弯矩较大的区段。
事实上,在柱高Hn或连续梁剪跨a的范围内,最大剪跨比是出现在弯矩较大区段上的。
钢筋砼构件的抗剪承载力是随剪跨比λ增大而降低的。
所以,同样条件下,弯矩较大区段的截面抗剪承载力要比弯矩较小区段的小,在荷载作用下,如果发生剪切破坏,就只能是在弯矩较大区段上。
用来判断框架柱是否属于短柱的剪跨比λ当然应是可能发生剪切破坏截面的剪跨比λ。
一般情况下,在高层建筑钢结构的底部几层,框架柱的反弯点都偏上,即Mb>Mt.此时,可按式(1)或式(2)判定短柱:
或Hn/h≤2/yn(2)
式中,yn--n层柱的反弯点高度比,根据几何关系,可得:yn=1/(1+Ψ),其中,Ψ=Mt/Mb,0≤Ψ≤1;
Hn--n层柱的净高。
式(2)具有一般性。
当反弯点在柱中点时,Ψ=1,yn=0.5,式(2)即成为Hn/h≤4;当反弯点在柱上端截面时,Ψ=0,yn=1,式(2)即成为Hn/h≤2;如果框架柱上不出现反弯点,就应采用最大弯矩作用截面的剪跨比λ=M/Vh≤2
当需要初步判断框架柱是否属于短柱时,可先按D值法确定柱子的反弯点高度比yn,然后按式(2)判断短柱。
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可根据电算结果作进一步判断。
2改善短柱抗震性能的措施
当按剪跨比λ判定柱子不是短柱时,按一般框架柱的抗震要求采取构造措施即可;确定为短柱后,就应当尽量提高短柱的承载力,减小短柱的截面尺寸,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提高短柱的延性,改善短柱的抗震性能。
2.1使用复合螺旋箍筋
高层建筑框架柱的抗剪能力是应该满足剪压比限值和“强剪弱弯”要求的,柱端的抗弯承载力也是应该满足“强柱弱梁”要求的。
对于短柱,只要符合“强剪弱弯”和“强柱弱梁”的要求,是能够做到使其不发生剪切型破坏的。
因此,使用复合螺旋箍筋[4]来提高柱子的抗剪承载力,改善对砼的约束作用,能够达到改善短柱抗震性能的目的。
2.2采用分体柱
由于短柱的抗弯承载力比抗剪承载力要大得多,在地震作用下往往是因剪坏而失效,其抗弯强度不能完全发挥。
因此,可人为地削弱短柱的抗弯强度,使抗弯强度相应于或略低于抗剪强度,这样,在地震作用下,柱子将首先达到抗弯强度,从而呈现出延性的破坏状态。
人为削弱抗弯强度的方法,可以在柱中沿竖向设缝将短柱分为2或4个柱肢组成的分体柱,分体柱的各柱肢分开配筋。
在组成分体柱的柱肢之间可以设置一些连接键,以增强它的初期刚度和后期耗能能力。
一般,连接键有通缝、预制分隔板、预应力摩擦阻尼器、素砼连接键等形式。
对分体柱工作性态的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表明[3~4]:采用分体柱的方法虽然使柱子的抗剪承载力基本不变,抗弯承载力稍有降低,但是使柱子的变形能力和延性均得到显著提高,其破坏形态由剪切型转化为弯曲型,从而实现了短柱变“长柱”的设想,有效地改善了短柱尤其是剪跨比λ≤1.5的超短柱的抗震性能。
分体柱方法已在实际工程中得到应用[5]。
2.3采用钢骨砼柱
钢骨砼柱由钢骨和外包砼组成。
钢骨通常采用由钢板焊接拼制或直接扎制而成的工字形、口字形、十字形截面。
与钢结构相比,钢骨砼柱的外包砼可以防止钢构件的局部屈曲,提高柱的整体刚度,显著改善钢构件出平面扭转屈曲性能,使钢材的强度得以充分发挥。
采用钢骨砼结构,一般可比钢结构节约钢材达506
与钢筋砼结构相比,由于配置了钢骨,使柱子的承载力大大提高,从而有效地减小柱截面尺寸;钢骨翼缘与箍筋对砼有很好的约束作用,砼的延性得到提高,加上钢骨本身良好的塑性,使柱子具有良好的延性及耗能能力。
由于钢骨砼柱充分发挥了钢与砼两种材料的特点,具有截面尺寸小,自重轻,延性好以及优越的技术经济指标等特点,如果在高层或超高层钢筋砼结构下部的若干层采用钢骨砼柱,可以大大减小柱的截面尺寸,显著改善结构的抗震性能。
2.4采用钢管砼柱1
钢管砼是由砼填入薄壁圆形钢管内而形成的组合结构材料,是套箍砼的一种特殊形式。
由于钢管内的砼受到钢管的侧向约束,使得砼处于三向受压状态,从而使砼的抗压强度和极限压应变得到很大的提高,砼特别是高强砼的延性得到显著改善。
同时,钢管既是纵筋,又是横向箍筋,其管径与管壁厚度的比值至少都在90以下,这相当于配筋率至少都在4.6%以上,这远远超过抗震规范[2]对钢筋砼柱所要求的最小配筋率限值。
由于钢管砼的抗压强度和变形能力特佳,即使在高轴压比条件下,仍可形成在受压区发展塑性变形的“压铰”,不存在受压区先破坏的问题,也不存在像钢柱那样的受压翼缘屈曲失稳的问题。
因此,从保证控制截面的转动能力而言,无需限定轴压比限值[8]。
规程[9]规定,钢管砼单肢柱的1百度文库/view/73edc79684868762caaed5b6.html
承载力可按式(3)计算:
N≤φ1φeN0(3)
式中,;
θ=faAa/fcAc称为套箍指标,0.3≤θ≤3;
φ1,φe的物理意义及计算方法见规程[9]。
由式(3)可以看出,当选用了高强砼和合适的套箍指标θ后,柱子的承载力可大幅度提高,通常柱截面可比普通钢筋砼柱减小一半以上,消除了短柱并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3小结
1H/h≤4来判别,而应按剪跨比λ=M/Vh≤2来判别。
一般情况下,可采用本文式(2)来判别。
当需要初步判别是否属于短柱时,可先按D值法确定反弯点高度比yn,然后按本文式(2)来判别。
2λ判定柱子不是短柱时,按一般框架柱的抗震要求采取构造措施即可;确为短柱,就应当尽量提高短柱的承载力,减小短柱的截面尺寸,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提高短柱的延性,改善短柱的抗震性能。
使用复合螺旋箍筋,采用分体柱技术均可有效地改善短柱的抗震性能;采用钢骨砼、钢管砼等新结构,可显著提高柱的承载力,减小柱截面尺寸,避免在结构下部出现短柱尤其是超短柱。
因此,在高层建筑钢结构抗震设计中应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尽量采用上述新结构、新技术,来避免短柱脆性破坏问题的发生2。
2睿玲钢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