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常用形位公差符号表示方法

合集下载

形位公差符号及表示方法演示文稿

形位公差符号及表示方法演示文稿
第3页,共17页。
形位公差符号
第4页,共17页。
形位公差
零件加工时,不仅会产生尺寸误差,还会产生形状和位置 误差。零件表面的实际形状对其理想形状所允许的变动量,称 为形状误差。零件表面的实际位置对其理想位置所允许的变动 量,称为位置误差。形状和位置公差简称形位公差。
1.形位公差代号 形位公差代号和基准代号如图所示。若无法用代号标注时, 允许在技术要求中用文字说明。
3. 圆度:
圆度,是指工件横截面接近理论圆的程度,工件加工后的投影圆应在圆
。 度要求的公差范围之内
标注含义:被测圆柱面的任意截面的圆周必须位于半径差为公差值t(t=0.025) 的两同心圆之内,如右图区域。
第8页,共17页。
4.圆柱度
圆柱度,指工件圆柱表面所有垂直截面中最大尺寸与最小尺寸之差,限制了被测 圆柱面的形状误差,是圆柱的实际形状相对理想形状的最大允许变动量。
标注释义:图中对称度图标所要表示的面为两加工面的中心平面,该中心平 面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08,且相对于基准中心平面A对称分布的两平行平面 之间
第17页,共17页。
第10页,共17页。
二.位置公差
1.平行度
平行度,指两平面或者两直线平行的程度,即其中一平面(边)相对于另一平面(边) 平行的误差最大允许值。
标注释义:被测轴线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t(t=0.1),且在给定
方向上平行于基准轴线的两平行平面之间。
第11页,共17页。
第12页,共17页。
2.垂直度
第13页,共17页。
3.倾斜度
倾斜度,与垂直度相似。
标注释义:被测孔的轴线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t(t=0.08),且与A-B公共基准线 成一理论正确角度α(α=60°)的两平行平面之间,即如右图所示两平行平 面之间的区域。

机械制图与形位公差PPT课件演示

机械制图与形位公差PPT课件演示

定义与标注
➢平面度(Flatness) ➢定 义:实际被测要素对理想平面的允许变动. ➢公差带:距离为平面度公差值t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
区域.
Meaning
定义与标注
➢直线度(Straightness) ➢定 义: 实际被测要素(线要素)对理想直线的允
许变动.
➢公差带: 如图所示直线度公差带是直径为直线度
公差值的圆柱面内的区域.
➢根据不同的设计要求,直线度公差可以有几种不同
形状的公差带.
Meaning
定义与标注
➢圆度(Circularity/Roundness ) ➢定 义:实际被测要素对理想圆的允许变动. ➢公差带:在同一正截面上.半径差为圆度公差值的
同心圆之间的区域.
Meaning
定义与标注
故三视图就是主视图、俯视图和左视图的总称。 第一角法展开后之视图排列如下,以常用之三视图(主视、俯视、左视图)而言,其左侧视图位於主视图之右侧,俯视固则位於主视图之
正下方。 定 义(有基准):实际被测要素对具有确定位置的理想轮廓面的允许变动. 将物体放在第一角(象限)中,并使物体位于 观察者与投影面之间,用正投影法进行投影,这种方法称为第一角投影法(人—物体—投 影面)。 独立原则:指形位公差与尺寸公差可以独立地规定,分别满足各自的要求.
从物体的上面向下面投射所得的视图称俯视图—— 形位公差带体现了对被测要素的设计要求,也是加工与检验的依据,具有形状.
基准轴线重合的圆柱面内的区域.
能反映物体的上面形状,从物体的左面向右面投射 当理想回转面是以基准轴线为轴线的圆柱面时,称为径向全跳动.
尺寸精度和表面形貌精度分别由图样上的尺寸极限和表面粗糙度.
三视图的对应关系及规律

形位公差标注示例大全

形位公差标注示例大全

形位公差标注示例大全形位公差标注是机械制图中常用的一种标注方法,用于表示零件的形状、位置和尺寸等方面的要求。

形位公差标注示例大全包括了各种形位公差标注的示例,可以帮助机械工程师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形位公差标注。

1. 直线度公差标注示例直线度公差是用于表示直线的偏差程度的一种公差。

直线度公差标注示例中,一般用一条直线和两个箭头表示,箭头的长度表示公差的大小。

例如,一条长度为100mm的直线,直线度公差为0.1mm,则标注为“100±0.1”。

2. 圆度公差标注示例圆度公差是用于表示圆形的偏差程度的一种公差。

圆度公差标注示例中,一般用一个圆形和两个箭头表示,箭头的长度表示公差的大小。

例如,一个直径为50mm的圆形,圆度公差为0.05mm,则标注为“Ø50±0.05”。

3. 平面度公差标注示例平面度公差是用于表示平面的偏差程度的一种公差。

平面度公差标注示例中,一般用一个矩形和两个箭头表示,箭头的长度表示公差的大小。

例如,一个长为200mm、宽为100mm的矩形,平面度公差为0.1mm,则标注为“200×100±0.1”。

4. 垂直度公差标注示例垂直度公差是用于表示两个平面之间的垂直程度的一种公差。

垂直度公差标注示例中,一般用两个相交的直线和两个箭头表示,箭头的长度表示公差的大小。

例如,两条相交的直线,垂直度公差为0.05mm,则标注为“⊥±0.05”。

5. 同轴度公差标注示例同轴度公差是用于表示两个圆形轴线之间的偏差程度的一种公差。

同轴度公差标注示例中,一般用两个圆形和两个箭头表示,箭头的长度表示公差的大小。

例如,两个直径分别为50mm和60mm的圆形,同轴度公差为0.1mm,则标注为“Ø50/Ø60±0.1”。

6. 倾斜度公差标注示例倾斜度公差是用于表示两个平面之间的倾斜程度的一种公差。

倾斜度公差标注示例中,一般用两个相交的直线和两个箭头表示,箭头的长度表示公差的大小。

机械制图形位公差的标注常识

机械制图形位公差的标注常识

形位公差的标注(1)代号中的指引线前头与被测要素的连接方法当被测要素为线或表面时,指引线的箭头应指在该要素的轮廓线或其延长线上,并应明显地与尺寸线错开,见下图a。

当被测要素为轴线或中心平面时,指引线的箭头应与该要素的尺寸线对齐,见右图b;当被测要素为各要素的公共轴线、公共中心平面时,指引线的前头可以直接指在轴线或中心线上,见右图c。

(2)对于位置公差还需要用基准符号及连线表明被测要素的基准要素,此时基准符号与基准要素连接的方法:当基准要素为素线及表面时,基准符号应靠近该要素的轮廓线或其引出线标注,并应明显地与尺寸线错开,见下图a。

当基准要素为轴线或中心平面时,基准符号应与该尺寸线对齐,见上图b。

当基准要素为各要素的公共轴线、公共中心平面时,基准符号可以直接靠近公共轴线或中心线标注,见上图c。

(3)当基准符号不便直接与框格相连时,则采用基准代号(点击此处查看画法)标注,其标注方法与采用基准符号时基本相同,只是此时公差框格应为三格或多格,以填写基准代号的字母,见下图。

(4)当位置公差的两要素,被测要素和基准要素允许互换时,即为任选基准时,就不再画基准符号,两边都用箭头表示,见下图。

(5)当同一个被测要素有多项形位公差要求,其标注方法又是一致时,可以将这些框格画在一起,共用一根指引线箭头,见下图。

(6)若多个被测要素有相同的形位公差(单项或多项)要求时,可以在从框格引出的指引线上绘制多个箭头并分别与各被测要素相连,见下图。

(7)如需给出被测要素任一长度(或范围)的公差值时,其标注方法见图a。

如不仅给出被测要素汪一长度(或范围)的公差值,还需给出被测要素全长(或整个要素)内的公差值,其标注方法见下图b。

形状和位置公差形状和位置公差的基本概念零件经加工后,不仅会存在尺寸的误差,而且会产生几何形状及相互位置的误差。

如下图所示的圆柱体,即使在尺寸合格时,也有可能出现一端大、另一端小或中间细两端粗等情况,其截面也有可能不圆,这属于形状方面的误差;再如下图所示的阶梯轴、加工后可能出现各轴段不同轴线的情况,这属于位置方面的误差。

常用形位公差符号及简述

常用形位公差符号及简述

形位公差符号公差特征项目符号有无基准示例形状直线度无平面度无圆度无圆柱度无轮廓线轮廓度有或无面轮廓度有或无定向平行度有垂直度有倾斜度有定位位置度有或无同轴(同心)度有对称度有跳动圆跳动有全跳动有形位公差的定义直线度 - 所有点都在一条直线上的情况,公差由两条平行线形成的区域来指定平面度 - 表面上所有的点都在一个平面上,公差由两个平行平面形成的区域来表示。

圆度 - 表面上所有点都在圆周上。

公差由两个同心圆限制的区域来指定。

圆柱度 - 旋转表面上的所有点都与公共轴等距。

圆柱公差制定了两个同心圆柱所形成的公差区域,此旋转表面必须在此区域中。

轮廓度 - 控制不规则的表面、线条、弧形或普通位面的定义公差方式。

轮廓可适用于单个线条元件或者零件的整个表面。

轮廓公差指定了沿着实际轮廓的唯一边界。

倾斜度 - 表面与轴处于指定角度的情况(与数据平面或轴的角度不是90度)。

公差区域是由两个平行平面定义的,这两个平行平面与数据平面或轴成指定的基本角度。

垂直度 - 表面或轴与数据平面或轴成直角的情况。

垂直公差指定了下列情况之一:由垂直于数据平面或轴的两个平面定义的区域,或者由垂直与数据轴的两个平行平面所定义的区域。

平行度 - 表面与轴上所有点与数据平面或轴等距的情况。

平行度公差指定了下列情况之一:平行于数据平面或轴的两个平面或线定义的区域,或者其轴平行于数据轴的圆柱公差区域。

同轴度 - 旋转表面的所有交叉可组合元素的轴,是数据特征的公共轴。

同心度公差指定了其轴与数据轴一致的圆柱公差区域。

位置度 - 位置度公差定义了允许其中中心轴或者中心平面偏离真正(理论上正确)位置的区域。

基本尺寸建立了从数据特征和相互关联的特征之间的真正位置。

位置误差是,特征与其正确位置间,总的可允许的位置偏移量。

对于孔和外部直径这样的圆柱特征来说,位置度公差通常是特征轴必须在其中的公差区域的直径。

对于不是圆的特征(如槽和短小的突出物)来说,位置度公差是特征的中心平面必须在其中的公差区域的总宽度。

形位公差符号及表示方法ppt课件

形位公差符号及表示方法ppt课件

ppt课件完整
18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垂直度:用于评价直线之间、平面之间或平面与直线之间的垂直状态, 公差带为垂直于基准线(面)的两个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两个平行
。 平面间的距离为t(t=0.06),被测线(面)必须位于这两个平面之间
标注释义:被测孔的轴线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t(t=0.06),且垂直 于基准线A(基准孔轴线)的两平行平面之间,其公差带是距离为公 差值t,且垂直于基准线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ppt课件完整
轴线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t(t=0.08),且与AB公共基准线成一理论正确角度α(α=60°)的两平行平面之间,即如 右图所示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ppt课件完整
13
4.位置度
位置度,用于形容测量点或线与其理论所在位置的偏差,公差带即为 该偏差的大小
指引线 形位公差符号
粗短线
基准代号的字母 形位公差数值
公差带形状
h为图中字高
ppt课件完整
4
一.形状公差
1. 直线度:
直线度公差是实际直线对理想直线的允许变动量,限制了加工面或线在 某个方向上的偏差,如果直线度超差有可能导致该工件安装时无法准 确装入工艺文件规定的位置。
标注含义:被测表面投影后为一接近直线的“波浪线”(如下图), 该“波浪线”的变化范围应该在距离为公差值t(t=0.1)的两平行直 线之间。
应在同一直线上的两根轴线,他们发生了偏离,规定该偏离的最大值 为t/2。
标注释义:图中有同轴度要求的大圆的轴线必须位于以公共基准轴线 A-B为轴线,以公差值t(t=0.08)为直径的圆柱内,其公差带范围如 右图。

机械图纸形位公差符号

机械图纸形位公差符号
形位公差符号分类type特征项目characteristics符号symbol分类type特征项目characteristics符号symbol直线度straightness平行度parallelism2225平面度flatness23e5垂直度perpendicularity25cb倾斜度angularity2220圆柱度cylindricity同轴度concentricity25ce线轮廓度profile2312对称度symmetry232f面轮廓度profile2313位置度positionaltolerance圆跳动circularrunout2197全跳动totalrunout2330用法在word中输入符号下方编码选中后按alt
形位公差符号
分类
特征项目
符号
TYPE CHARACTERISTICS SYMBOL
直线度
straightness
平面度
flatness
形 圆度
状 公
circularity
差 圆柱度
cylindricity
线轮廓度
profile of a line
面轮廓度
profile of a surface

23E4

23E5

25CB

232D

2312

2313
分类 TYPE
定 向位置定 Nhomakorabea公


跳 动
runout
location
orientation
特征项目
符号
CHARACTERISTICS SYMBOL
平行度 parallelism 垂直度 perpendicularity 倾斜度 angularity 同轴度 concentricity 对称度 symmetry 位置度 positional tolerance 圆跳动 circular runout 全跳动 total runout

机械制图中公差符号和表示的意思

机械制图中公差符号和表示的意思

机械制图的符号及代表意义要素——构成零件几何特征的点、线、面。

要素可从不同的角度分类:(1)按存在的状态可分为理想要素和实际要素理想要素——具有几何意义的要素,设计者在图样上给出的均为理想要素,它没有形位误差。

实际要素——零件上实际存在的要素,测量时由测得的要素来代替,由于测量误差的存在,实际要素并非要素的真实状况。

(2)按在形位公差中所处的地位可分为被测要素和基准要素。

被测要素——在图样上给出了形状或(和)位置公差的要素。

基准要素——用来确定被测要素方向或(和)位置的要素。

被测要素按其功能关系又可分为单一要素和关联要素。

单一要素——仅给出形状公差要求的要素。

关联要素——对其它要素有功能关系的要素。

(3)按要素的几何特征可分为轮廓要素(如圆柱面、圆锥面、平面、素线、曲线、曲面等)和中心要素(如轴线、球心、圆心、两平行平面的中心平面等)。

形状公差——单一实际要素的形状所允许的变动全量。

形状公差包括直线度、平面度、圆度、圆柱度、线轮廓度和面轮廓度。

直线度(-)——是限制实际直线对理想直线变动量的一项指标。

它是针对直线发生不直而提出的要求。

平面度——符号为一平行四边形,是限制实际平面对理想平面变动量的一项指标。

它是针对平面发生不平而提出的要求。

圆度(○)——是限制实际圆对理想圆变动量的一项指标。

它是对具有圆柱面(包括圆锥面、球面)的零件,在一正截面(与轴线垂直的面)内的圆形轮廓要求。

圆柱度(/○/)——是限制实际圆柱面对理想圆柱面变动量的一项指标。

它控制了圆柱体横截面和轴截面内的各项形状误差,如圆度、素线直线度、轴线直线度等。

圆柱度是圆柱体各项形状误差的综合指标。

线轮廓度(⌒)——是限制实际曲线对理想曲线变动量的一项指标。

它是对非圆曲线的形状精度要求。

面轮廓度——符号是用一短线将线轮廓度的符号下面封闭,是限制实际曲面对理想曲面变动量的一项指标。

它是对曲面的形状精度要求。

定向公差——关联实际要素对基准在方向上允许的变动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制图常用形位公差符号表示方法一、形位公差零件加工时,不仅会产生尺寸误差,还会产生形状和位置误差。

零件表面的实际形状对其理想形状所允许的变动量,称为形状误差。

零件表面的实际位置对其理想位置所允许的变动量,称为位置误差。

形状和位置公差简称形位公差。

二、形位公差符号标注符号直线度(-)——是限制实际直线对理想直线直与不直的一项指标。

平面度——符号为一平行四边形,是限制实际平面对理想平面变动量的一项指标。

它是针对平面发生不平而提出的要求。

圆度(○)——是限制实际圆对理想圆变动量的一项指标。

它是对具有圆柱面(包括圆锥面、球面)的零件,在一正截面(与轴线垂直的面)内的圆形轮廓要求。

圆柱度(/○/)——是限制实际圆柱面对理想圆柱面变动量的一项指标。

它控制了圆柱体横截面和轴截面内的各项形状误差,如圆度、素线直线度、轴线直线度等。

圆柱度是圆柱体各项形状误差的综合指标。

线轮廓度(⌒)——是限制实际曲线对理想曲线变动量的一项指标。

它是对非圆曲线的形状精度要求。

面轮廓度——符号是用一短线将线轮廓度的符号下面封闭,是限制实际曲面对理想曲面变动量的一项指标。

它是对曲面的形状精度要求。

定向公差——关联实际要素对基准在方向上允许的变动全量。

定向公差包括平行度、垂直度、倾斜度。

平行度(‖)——用来控制零件上被测要素(平面或直线)相对于基准要素(平面或直线)的方向偏离0°的要求,即要求被测要素对基准等距。

垂直度(⊥)——用来控制零件上被测要素(平面或直线)相对于基准要素(平面或直线)的方向偏离90°的要求,即要求被测要素对基准成90°。

倾斜度(∠)——用来控制零件上被测要素(平面或直线)相对于基准要素(平面或直线)的方向偏离某一给定角度(0°~90°)的程度,即要求被测要素对基准成一定角度(除90°外)。

定位公差——关联实际要素对基准在位置上允许的变动全量。

定位公差包括同轴度、对称度和位置度。

同轴度(◎)——用来控制理论上应该同轴的被测轴线与基准轴线的不同轴程度。

对称度——符号是中间一横长的三条横线,一般用来控制理论上要求共面的被测要素(中心平面、中心线或轴线)与基准要素(中心平面、中心线或轴线)的不重合程度。

位置度——符号是带互相垂直的两直线的圆,用来控制被测实际要素相对于其理想位置的变动量,其理想位置由基准和理论正确尺寸确定。

跳动公差——关联实际要素绕基准轴线回转一周或连续回转时所允许的最大跳动量。

跳动公差包括圆跳动和全跳动。

圆跳动——符号为一带箭头的斜线,圆跳动是被测实际要素绕基准轴线作无轴向移动、回转一周中,由位置固定的指示器在给定方向上测得的最大与最小读数之差。

全跳动——符号为两带箭头的斜线,全跳动是被测实际要素绕基准轴线作无轴向移动的连续回转,同时指示器沿理想素线连续移动,由指示器在给定方向上测得的最大与最小读数之差1. 主参数在图样上的表达方法内容表达方法控制方法形状一组视图形状公差大小线性尺寸线性尺寸公差方西线性尺寸及角度线性尺寸公差、角度公差、定向公差位置线性尺寸线性尺寸公差、定位公差2. 形状与位置公差的分类形状公差:直线度、平面度、圆度、圆柱度——形状线轮廓度、面轮廓度——轮廓位置公差:平行度、垂直度、倾斜度?? ——定向位置度、同轴度、对称度——定位圆跳动、全跳动——跳动3. 标注中的规定1) 是否标注基准:形状公差,一般无标注基准;而位置公差,一般都有。

2) 指引线(含基准代号连线)是否与尺寸线相连:当被测要素为圆柱或圆锥的轴线时,指引线与尺寸线相连;否则一般不相连。

3) 如果允许一次标注多个被测要素时,带箭头的指引线必须都从框格同一端引出。

4) 圆锥的圆柱度注法必须使指引线与轴线垂直。

5) 在标注中,如果需要,可以在框格的上面或下面加注文字说明,比如可以对公差检测的仪器或标准进行要求,或者对公差的范围进行解释性说明。

6) 当螺纹轴线为被测要素或基准要素时,如果框格下方无任何说明,则指的是螺纹中径;如果有字母“MD”,则是螺纹大径;如果是“LD”,则是螺纹小径。

7) 如仅要求要素某一部份的公差值或作为基准时,则用粗点划线表示其范围,粗点划线离开要素一定距离,并对范围加注尺寸。

8) 为不致引起误解,基准字母中不用E、F、I、J、M、L、O、P、R等字母。

4. 公差带形状说明:1) 直线度:宽度为t的两平行直线之间的区域。

——给定平面内宽度为t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给定方向上直径为Фt的圆柱面内区域。

?? ——给定区域内2) 平面度:宽度为t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3) 圆度:在同一正截面上,半径差为t的两同心圆之间的区域。

4) 圆柱度:半径差为t的两同轴圆柱面之间的区域。

5) 线轮廓度(无基准要求):包络一系列直径为公差值t的圆的两包络线之间的区域,诸圆的圆心位于具有理论正确几何形状的线上。

线轮廓度(有基准要求):公差带与基准具有理论正确位置(由线性尺寸控制),且包络一系列直径公差值t的圆的两包络线之间的区域,诸圆的圆心位于具有理论正确几何形状的线上。

6) 面轮廓度(无基准要求):包络一系列直径为公差值t的球的两包络面之间的区域,诸球的球心位于具有理论正确几何形状的面上。

面轮廓度(有基准要求):公差带与基准具有理论正确位置(由线性尺寸控制),且包络一系列直径公差值t的球的两包络面之间的区域,诸球的球心位于具有理论正确几何形状的线上。

7) 平行度(基准和被测要素都是直线):距离为公差值t,且平行于基准线,并位于给定方向上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当t前加Ф时,公差带为一圆柱面。

平行度(基准为轴线或平面,被测要素为平面或轴线):平行于基准,宽度为t 的两个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8) 垂直度(基准和被测要素都是直线):距离为公差值t,且垂直于基准线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垂直度(基准为平面,被测要素为轴线):垂直于基准,距离为t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当t前加Ф时,公差带为一圆柱面。

垂直度(基准为轴线,被测要素为平面):垂直于基准,宽度为t的两个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9) 倾斜度(基准和被测要素都是直线):距离为公差值t,且与基准线成一给定角度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倾斜度(基准为平面或直线,被测要素为轴线或平面):与基准成一定给定角度,宽度为t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当t前加Ф时,公差带为一圆柱面。

10) 位置度(相对于两平面或三平面,点的位置度公差带):以公差值t为直径的圆内(或球内)区域。

位置度(相对于直线或平面,线的位置度公差带):距离为公差值t,且以线的理想位置为中心线对称配置的两平行直线之间的区域。

11) 同轴度(基准与被测要素均为轴线):与基准同轴,直径为公差值t的圆柱面内区域。

12) 对称度(基准为轴线或平面,被测要素为两平面):距离为公差值t,且相对基准的中心平面对称配置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13) 圆跳动公差是被测要素绕基准轴线旋转一周过程中,相对于某一固定点允许的最大变动量t。

圆跳动误差可能包括圆度、同轴度、垂直度或平面度误差,这些误差的总值不能超过给定的圆跳动公差。

径向圆跳动(基准为轴线,被测要素为圆柱面):任一垂直于基准且半径差为t 的两个同心圆。

端面圆跳动(基准为轴线,被测要素为平面):在与基准同轴的任一半径位置的测量圆柱面上距离为t的两圆之间的区域。

斜向圆跳动(基准为轴线,被测要素为锥面):在与基准同轴的任一测量圆锥面上,距离为t的两圆之间的区域。

除另有规定,其测量方向(即标注箭头方向)与被测面垂直。

14) 径向全跳动(基准为轴线,被测要素为圆柱面):半径差为公差值t,且与基准同轴的两圆柱面之间的区域。

端面全跳动(基准为轴线,被测要素为平面):距离为公差值t,且与基准垂直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5. 形位公差带的四参数:公差带大小、形状、方向、位置形状公差(直线度、平面度、圆度、圆柱度)只要求确定公差带大小、形状,其方向、位置不予控制。

定向公差(平行度、垂直度、倾斜度)只要求确定公差带大小、形状和方向,其位置将不予控制。

定位公差要求确定公差带大小、形状、方向和位置。

6. 最小条件原则:基准实际要素对基准的最大距离为最小。

7. 基准的体现方法:模拟法、直接法、分析法和目标法。

模拟法:通常是采用具有足够精确形状的表面来体现基准平面、基准轴线和基准点。

基准实际要素与模拟基准接触时,应形成“稳定接触”。

一般在加工和检验时用得较多。

直接法:当基准实际要素具有足够的形状精度时,可直接作基准。

应用较少。

分析法:对基准实际表面进行测量,经过计算或者图解求出符合最小条件的理想平面,以此作为基准平面。

目标法:由基准目标建立基准时,基准“点目标”可用球端支承体现;基准“线目标”可用刃口状支承或由圆棒素线来体现;基准“面目标”根据图样上规定的形状,用具有相应形状的平面支承来体现。

8. 在图样上标注以基准框格中基准字母代号的先后顺序来表示设计所规定的基准顺序。

9. 理论正确尺寸符号,是一些尺寸上带有方框的尺寸,是不附带公差的理论上的正确尺寸,它是用来确定被测要素的理想形状、理想方向和理想位置的尺寸,是形位公差中引入的一种新的符号。

10. 局部实际尺寸:存在测量误差和形状公差11. 作用尺寸:由于形状误差的存在,这相当于使轴的有效尺寸增大或孔的有效尺寸减小,对此就需要考虑对实际孔轴的配合性质或装配状态起作用的局部实际尺寸和形状误差两者的综合效应。

这类综合效应可用假想与实际孔体外相接的最大理想圆柱或与实际轴体外相接的最小理想圆柱来表示,该理想圆柱的直径称为作用尺寸。

根据这种作用尺寸的大小,就能正确判断不同零件上实际孔轴之间的配合性质或装配状态。

由于位置误差的存在,这相当于使轴的有效尺寸减小或孔的有效尺寸增大,对此就需要考虑对相邻要素之间的最小壁厚或最大距离起作用的局部实际尺寸和位置误差两者的综合效应。

这类综合效应可用假想与实际孔体内相接的最小理想圆柱或与实际轴体内相接的最大理想圆柱来表示,该理想圆柱的直径称为作用尺寸。

根据这种作用尺寸的大小,就能正确判断同一零件上相邻要素之间的最小壁厚或最大距离。

12. 状态的表述1) 最大实体状态(MMC):是指实际要素在给定长度上,处处位于尺寸极限之内并具有实体最大时的状态。

2) 最小实体状态(LMC):是指实际要素在给定长度上,处处位于尺寸极限之内并具有实体最小时的状态。

3) 最大实体实效状态(MMVC):是指在给定长度上,实际要素处于最大实体状态且其中心要素的形状或位置误差等于给出公差值时的综合极限状态。

4) 最大实体实效状态(LMVC):是指在给定长度上,实际要素处于最小实体状态且其中心要素的位置误差等于给出公差值时的综合极限状态。

5) 极限作用状态(LFC):是指在给定长度上,实际要素处于最大实体状态,且其轮廓要素和中心要素的各项形位误差都等于给出公差值(包括单独注出公差和未注公差)时的综合极限状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