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诊断与预防策略探讨(黎毅敏)

合集下载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VAP)是指患者在机械通气过程中出现的肺部感染。

由于机械通气患者通常病情危重,VAP的发生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还会增加医疗费用和死亡率。

因此,预防与控制VAP至关重要。

一、加强患者管理1. 严格掌握机械通气指征:在决定对患者进行机械通气时,要充分考虑患者的病情、年龄、基础疾病等因素,避免不必要的机械通气。

2. 尽早拔管:对于病情稳定、具备自主呼吸能力的患者,应尽早拔管,减少VAP的发生风险。

3. 保持床头抬高:将床头抬高3045度,有助于预防误吸和胃内容物反流。

4. 加强口腔护理:定期进行口腔护理,减少口腔内细菌定植。

5. 限制亲属探视:限制亲属探视,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二、加强呼吸机管理1. 呼吸机管道更换:根据呼吸机管道的类型和使用时间,定期更换管道,避免细菌滋生。

2. 呼吸机湿化器管理:定期清洁和消毒湿化器,保持湿化器内的水分清洁,避免细菌滋生。

3. 呼吸机接口管理:使用一次性呼吸机接口,避免交叉感染。

4. 呼吸机消毒:定期对呼吸机进行消毒,包括呼吸机主机、显示屏、按键等部位。

三、加强医护人员培训与监管1. 培训医护人员掌握VAP的预防与控制措施,提高警惕性。

2. 加强医护人员手卫生管理,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

3. 建立完善的VAP监测体系,及时发现和报告VAP病例。

4. 加强对医护人员操作的监管,确保各项预防措施得到落实。

四、实施集束化策略1. 集束化策略是指将一系列有效的预防措施整合在一起,以提高VAP预防的依从性和效果。

2. 常见的集束化策略包括:床头抬高、口腔护理、呼吸机管道更换、手卫生等。

3. 实施集束化策略时,要注重团队协作,确保各项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五、合理使用抗生素1. 根据患者病情和感染病原体,合理选择抗生素。

2. 避免滥用抗生素,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3. 对于VAP疑似病例,及时进行病原学检查,根据检查结果调整抗生素使用。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感染防控措施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感染防控措施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感染防控措施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是指机械通气48小时后发生的肺炎,是医院获得性肺炎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

VAP的感染防控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加强呼吸道管理1. 吸痰:及时清除气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吸痰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避免交叉感染。

2. 气道湿化:机械通气时,应保证足够的气道湿化,避免分泌物干燥,易于排出。

3. 气管插管维护:定期更换气管插管,避免插管相关感染。

注意观察插管的位置和固定情况,防止插管移位或脱落。

二、严格无菌操作1. 手卫生: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后应严格遵循手卫生规则,使用洗手液或消毒剂进行手部清洁。

2. 个人防护:与患者接触时,应根据患者携带的病原微生物情况,决定是否穿戴隔离衣和手套。

对于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医务人员应采取保护性隔离措施。

三、预防胃肠道感染1. 应激性溃疡的预防:尽量减少使用或尽早停用预防应激性溃疡的药物,如H2受体阻滞剂和制酸剂。

2. 鼻胃管:选择直径较小的鼻胃管,减少胃液反流。

限制镇静剂和镇痛剂的使用,注意鼻饲后是否有胃潴留。

3. 胃肠道菌群失调的预防:避免不必要的抗生素使用,以免破坏肠道菌群平衡。

四、早期拔管和脱机1. 评估患者拔管指征:及时评估患者的拔管指征,如病情稳定、呼吸功能恢复等。

2. 逐步减少呼吸机支持:在患者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逐步减少呼吸机支持,促进患者自主呼吸的恢复。

3. 拔管后护理:拔管后对患者进行充分的气道护理,预防拔管后呼吸道感染。

五、合理使用抗生素1. 抗生素选择:根据患者病原菌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避免不必要的广谱抗生素使用,减少菌群失调的风险。

2. 抗生素疗程:确保抗生素疗程足够,避免过早停药。

六、环境消毒和通风1. 病房环境消毒:定期对病房进行消毒,保持环境清洁。

2. 通风:保持病房空气流通,减少呼吸道感染的风险。

呼吸疾病应急预案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防控策略

呼吸疾病应急预案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防控策略

呼吸疾病应急预案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防控策略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呼吸疾病患者数量逐年增加,对呼吸机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然而,近年来爆发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却给患者的康复带来了新的挑战。

本文将介绍呼吸疾病应急预案中针对VAP的防控策略。

I. VAP的危害及其预防措施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指在机械通气过程中发生的肺部感染,不仅会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还可能导致患者的死亡。

因此,预防VAP的发生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预防措施:1. 科学的呼吸机使用方法在使用呼吸机时,严格按照医疗机构制定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包括正确的连接和设置呼吸管路、佩戴口罩和面罩等。

此外,还应确保呼吸机的正常运行和定期检修。

2. 密切监测患者的呼吸机参数通过监测患者的呼吸机参数,如气道压力、呼吸频率和潮气量等,可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及时调整呼吸机参数,使其适应患者的肺功能,可以有效减少VAP的发生。

3. 定期翻身和口腔护理长时间卧床使用呼吸机的患者容易发生体位相关的肺炎。

因此,定期翻身可以减少压疮的发生,并降低VAP的风险。

此外,对患者进行口腔护理,如漱口、清洁牙齿等,也可以减少病原菌在口腔内的滋生和传播。

II. 呼吸疾病应急预案的重要性呼吸疾病应急预案是医疗机构针对呼吸系统疾病突发事件所制定的一系列应对措施和规定。

它的制定和实施对于科学规范地进行紧急救治、减少灾害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呼吸疾病应急预案的必要性和重点内容。

1. 应急响应能力的提升呼吸疾病应急预案的制定可以明确各层级部门及各岗位的职责和任务,并建立紧急联络机制,提高应急响应的效率。

通过定期演练和培训,可以提高医务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保证紧急情况下的高效协同工作。

2. 制定科学规范的救治流程呼吸疾病应急预案的目的之一是制定科学规范的救治流程,确保患者能够及时、有效地得到救治。

预案中应明确各种呼吸疾病的救治标准和方法,包括呼吸机的使用、药物的应用以及对合并症的诊断和治疗等。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61-100
66-100
70-100
PSB BAL PBAL
≥10 3 >10 4 ≥104
64-100 72-100 82-92
60-95 69-100 83-97
69-90 72-93 84-96
组织学诊断
肺泡及细支气管远端有炎性细胞浸润,革兰氏染 色可见纤维素渗出物和细胞碎片,中性粒细胞有吞 噬细菌现象,或因产生过多的蛋白水解酶致肺组织 坏死。
1、经验性治疗:VAP病原中,革兰氏阴性杆菌占 60%,所以选用抗生素主要针对革兰氏阴性杆菌,绿 脓杆菌最常见,混合感染占相当比例。
最初的经验性抗生素治疗应覆盖革兰氏阴性 杆菌和阳性球菌,以提高首次用药的成功率,称为 抗生素首次用药效应。首次用药应猛击24-72小时 后再根据培养结果调窄抗生素。
治疗:
1990~
1、MRSA耐万古霉 素,MRCNS增加;
2、耐青霉素肺炎球菌 PRSP 增加;
3、革兰氏阴性杆菌耐 喹诺酮类和碳青霉烯 类;
4、肠球菌耐所有抗生 素;
5、多重耐药结核菌迅 速传播。
治疗
抗生素是正确选用是VAP治疗的关键。临床常用 的选药方法可分为两个阶段:病原菌不明确的经 验性选药和病原菌明确后的选药。
VAP治疗失败:
原因:1、病原学诊断错误 2、抗菌药物选用不当 3、药物剂量不足 4、细菌产生耐药性 5、治疗过程中出现继发感染、二重感染 6、药物毒性反应和过敏反应 7、没有采取综合治疗
VAP治疗失败:
表现形式
72小时内迅速恶化 没有反应的肺炎
改善后又恶化
缓慢逐渐好转
常见原因
误诊、病原学错误、致病菌耐药 误诊、细菌原发耐药、抗生素血药浓 度低、局部解剖因素、继发性肺炎 继发性肺炎、肺外继发感染、病原菌 产生耐药、反复发生肺炎 宿主防御功能缺陷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与护理研究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与护理研究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与护理研究研究题目: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与护理研究摘要: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重症监护患者中常见并严重的医院获得性感染,给患者带来了高风险和高死亡率。

本研究针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与护理进行系统研究。

首先,在背景和研究问题部分讨论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定义、发病机制和流行病学特征。

其次,在研究方案方法部分介绍了有效的预防策略和护理措施。

然后,通过数据分析和结果呈现部分,我们对研究的主要结果进行了统计和展示。

最后,在结论与讨论部分总结了本研究的主要发现并讨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护理、研究问题、背景、研究方案方法、数据分析、结果呈现、结论、讨论1. 引言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是指在呼吸机辅助通气过程中出现的肺部感染。

它是重症监护患者中最常见的医院获得性感染之一,主要由机械通气导致呼吸道和肺部微生态平衡的破坏所致。

VAP的发生率高、病情严重,往往导致低氧血症、气道阻塞和呼吸衰竭等严重后果。

因此,如何有效预防和提供有效护理成为研究的重点。

2. 研究问题和背景在研究前期的调研中,我们发现目前对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和护理研究还不完善,存在一定的问题。

例如,目前关于VAP的定义和诊断标准尚未统一;有效的预防策略和护理措施尚未得到广泛应用;临床医生对于VAP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有待提高等。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以下问题:VAP的发病机制是什么?目前关于VAP的预防和护理都有哪些策略和措施?这些策略和措施的有效性如何评估?3. 研究方案和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综述的方法进行研究。

首先,收集与VAP相关的文献资料,包括发病机制、预防策略和护理措施等方面的研究。

然后,对收集到的文献进行分类整理和分析,总结出VAP的主要预防和护理策略。

接下来,结合实际护理需求,提出适用于不同患者群体的预防和护理措施。

最后,通过对相关研究的数据分析,实证评估不同策略和措施的有效性。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及护理措施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个很严肃的话题——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别看这个名字听起来有点高大上,其实它就是指在使用呼吸机的过程中,患者可能会感染的一种肺部炎症。

这种肺炎可不是闹着玩儿的,它会导致患者的身体状况恶化,甚至危及生命。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预防和护理呢?下面就让我来给大家普及一下相关知识。

我们要了解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成因。

其实,这种肺炎的发生与呼吸机使用过程中的一些细节密切相关。

比如,呼吸机的管道、面罩、湿化器等部件如果不定期清洗、消毒,就可能滋生细菌。

呼吸机的使用时间过长,也容易导致患者肺部积液,从而引发肺炎。

所以,我们在使用呼吸机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这些细节,做好预防工作。

接下来,我们来说说如何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我们要定期对呼吸机进行清洁和消毒。

一般来说,每天至少要清洁一次呼吸机的各个部件,每周至少要进行一次彻底的消毒。

消毒时,可以使用专门的消毒剂,也可以用热水进行煮沸消毒。

我们要控制呼吸机的使用时间。

一般来说,每次使用呼吸机的时间不宜超过6小时,以免导致患者肺部积液。

我们还要关注患者的呼吸道情况,及时更换呼吸机的面罩和管道,确保患者的呼吸畅通无阻。

光有预防还不够,我们还要学会如何护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患者。

我们要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

可以使用吸痰器帮助患者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同时要注意操作方法,避免损伤患者的气道。

我们要关注患者的营养状况。

使用呼吸机的患者往往会出现食欲不振的情况,这时候我们要尽量采用流质或半流质的食物,保证患者的营养摄入。

我们还要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

面对疾病的困扰,患者很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这时候我们要多给予关心和安慰,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在护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患者时,我们还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定期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一旦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报告医生;二是保持患者的皮肤清洁和干燥,防止皮肤病的发生;三是注意患者的排尿排便情况,避免尿潴留和便秘的发生;四是鼓励患者适当活动,增强身体素质。

呼吸机相关肺炎预防控制措施

呼吸机相关肺炎预防控制措施

呼吸机相关肺炎预防控制措施呼吸机相关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VAP)是指患者在机械通气过程中出现的肺部感染。

它是一种常见的医院内感染,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和康复。

一、加强患者管理1. 评估患者病情:对于需要机械通气的患者,应进行全面评估,包括原发病、基础疾病、免疫功能等,以便制定个体化的预防措施。

2. 严格掌握机械通气指征:避免不必要的机械通气,减少VAP的发生。

3. 尽早拔管:对于病情稳定、具备自主呼吸能力的患者,应尽早拔管,缩短机械通气时间。

4. 加强营养支持:保证患者充足的营养摄入,提高免疫力。

5. 加强口腔护理:口腔是VAP的重要感染途径,应每日进行口腔护理,减少口腔细菌定植。

二、加强呼吸机管理1. 选择合适的呼吸机管道:根据患者病情选择适合的呼吸机管道,避免管道过长、过细。

2. 保持呼吸机管道清洁:定期更换呼吸机管道,避免细菌滋生。

3.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操作呼吸机时,医护人员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避免交叉感染。

4. 保持呼吸机湿化:适当调整呼吸机湿化参数,保证呼吸道湿润,减少痰液黏稠度。

5. 定期监测呼吸机参数:密切关注患者呼吸机参数,及时发现异常,调整呼吸机设置。

三、加强感染控制1. 严格执行手卫生:医护人员在操作呼吸机、接触患者前后,应严格执行手卫生。

2. 限制人员流动:限制无关人员进入重症监护室,减少交叉感染风险。

3. 保持室内环境清洁:定期清洁、消毒重症监护室,保持室内环境清洁。

4. 加强空气质量监测:定期检测室内空气质量,保证空气质量达标。

5. 早期发现、隔离感染患者:对疑似或确诊VAP的患者,应早期发现、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四、加强监测与评估1. 建立VAP监测体系:建立完善的VAP监测体系,及时发现、报告VAP病例。

2. 开展VAP风险评估:对机械通气患者进行VAP风险评估,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3. 分析VAP发生原因:对发生的VAP病例进行分析,找出感染原因,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及护理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及护理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及护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指开始机械通气48小时后出现的肺实质感染,属于医院获得性肺炎。

被明确分为早发和迟发性肺炎,早发肺炎是指发生在使用机械通气48小时之后5天之内,迟发性肺炎是指发生在使用机械通气5天之后发生的肺炎。

一、发生VAP的高危因素1.宿主因素:主要包括病菌侵袭机会增多和宿主免疫机制减弱两方面。

1)与机械通气患者的年龄、疾病严重程度、高血糖、免疫抑制剂的使用等有关。

VAP患者的SIgA普遍下降,尤其是年龄≥60岁、慢性消耗性疾病、危重患者合并肺部受损,抵抗力下降,VAP发生率增加。

2)自身菌群的移位:VAP病原菌主要来自于自身菌群,有53.8%的病原菌与口咽部培养的细菌一致。

菌群移位最直接的原因是误吸,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与昏迷的深度呈正比,昏迷越深,气道清除能力越低,如咳嗽、吞咽反射抑制,口咽分泌物不能吐出或咽不下而导致误吸。

2、医源性因素1)人工气道的建立,一方面可防止误吸与呼吸道梗阻,进行机械通气;但另一方面人工气道破坏了人体上呼吸道的自然屏障,同时又为病原微生物的迁移提供通道。

其细菌绕过宿主的上呼吸道防御系统直接进入下呼吸道,气道管理操作如吸痰,使污染机会增加。

2)呼吸机雾化器、湿化器、输氧管污染,特别是呼吸机管路中的冷凝水和湿化罐内的湿化水是重要的污染源,细菌易附着PVC材料制成的气管套管表面,形成生物被摸,进入呼吸道引起感染。

3)通气模式:有研究表明,无创通气较有创通气患者肺炎发生率明显下降。

二、诊断标准根据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制定的《医院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VAP诊断标准为:1、使用机械通气治疗48小时以上或撤机拔管48小时内。

2、胸片示肺部侵润性阴影或出现新的侵润性阴影。

3、肺部可闻及湿性啰音。

同时具备以下任意两项:1)血常规白细胞大于10×109/L或小于4×109/L;2)体温>38.5℃或<36.5℃;3)呼吸道有脓性分泌物;4)支气管分泌物可找到病原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诊断与 预防策略探讨
广州医学院 第一临床学院 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 黎毅敏
医院获得性肺炎和呼吸机相关肺炎 (VAP)
✓ 医院获得性肺炎指住院48小时以后发生的肺炎,呼吸 机相关性肺炎(VAP)指接受机械通气(MV)48小时或以 后发生的肺炎
✓ 早发VAP:指机械通气后4天内发生 晚发VAP:认为5天或者更后发生VAP
on Gram stain > 1 + = + 1 point
临床诊断标准
Clinical Pulmonary Infection Score
✓ 与肺泡灌洗(BAL)比较 : CPIS > 6 • 敏感性 : 93 % • 特异性 : 100 %
Pugin et al. ARRD 91
临床诊断标准
confirmation
(n)
%
27
32
46
34
45
41
65
49
72
52
60
46
36
71
42
55
90
44
23
22
The diagnosis of VAP is usually based on three components: systemic signs of infection, new or worsening infiltrates seen on the chest roentgenogram, and bacteriological evidence of pulmonary parenchymal infection.
✓ Paralysis, continuous sedation ✓ > 4 units blood products ✓ MV (? intubation) > 2 d ✓ Frequent ventilator circuit
changes
✓ Large volume gastric
✓ Reintubation
Jean Chastre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165, 2002
呼吸机相关肺炎 (VAP)
主要的危险因素: ✓ 气管内插管 ✓ 患者的危重状态 ✓ 医院和ICU内细菌的定植
Risk Factors for VAP
宿主方面的因素
干预因素
✓ Serum albumin < 2.2 ✓ Age > 60 yrs ✓ ARDS, COPD, coma ✓ Burns, trauma ✓ Multi-organ failure
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危险因素(1)
✓ 严重的急性或慢性疾病(例如恶性肿瘤) ✓ 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或昏迷 ✓ COPD ✓ 长时间住院 ✓ 低血压 ✓ 营养不良 ✓ 糖尿病 ✓ 氮质血症及酗酒 ✓ 呼吸功能衰竭(ARDS)
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危险因素(2)
✓ 外科手术,特别是心胸和脑外科包括创伤 ✓ ICU预防性抗生素使用(延迟VAP发生) ✓ 预防应激性溃疡药物 ✓ 气管内插管、第二次插管和气管切开 ✓ 胃管、胃肠内营养和病人pazian AJRCCM 95
33/95
BAL
104
104
50/45 -
47/100 67/75
91/78 -
50/95 72/80
AT
Comb CPIS
105 106
103 6
-
-
-
-
67/75 53/87 -
-
-
-
-
-
56/95 44/100 67/80 72/85
VAP的诊断方法
有创诊断和无创诊断方法的矛盾 • 通过常规吸痰或盲目小灌洗对气管分泌物进行采 样,尽管能够分离出致病菌,但同时也能够得到 更多的污染细菌 • 支气管肺泡灌洗(BAL)或保护性毛刷技术(PSB)能 够提供更为准确的资料,帮助医生决定是否停用 经验性抗生素,或将广谱抗生素改为窄谱
✓无创方法:
ETA 经气道吸引:定量/半定量培养
✓有创的方法:
PSB:≥ 103 cfu/ml BAL/Mini-BAL: ≥ 104 cfu/ml 开胸肺活检: “可能” 金标准
有创检查vs.无创检查技术对VAP的影响
Ruiz M 。 AJRCCM Vol 162. pp 119–125, 2000
临床诊断标准问题
✓ 24个ARDS机械通气病人 ✓ 回顾性研究 ✓ 病理证实肺炎 : 14 病人 ✓ 临床诊断肺炎 :
敏感性 : 64% 特异性 : 80%
Andrews et al. Chest 81
临床肺部感染评分
Clinical Pulmonary Infection Score (CPIS)
Author
Fagon Croce Rodriguez Luna Bonten Kollef Sanchez Ruiz Fagon Tejada
Clinically Suspected VAP
(n) 84 136 110 132 138 130 51 76 204 103
Bacteriological
aspiration
✓ Nasogastric tube
✓ Gastric & tracheal colonization ✓ Supine position
✓ Prior or no abx Rx
Chastre J, Fagon J-Y AJRCCM 2002
VAP流行病学和致病菌
✓ 近8年来在世界一流专业杂志400多篇文章研究VAP ✓ 所有机械呼吸病人中VAP并发症发生率为8-28%,造成的死亡率
VAP的诊断
临床诊断的VAP常常只有50% 左右得到细菌学的证实
Fagon Am Rev Respir Dis 139,1989 Tejada Crit Care Med 28, 2000 And 8 other studies
Bacteriological confirmation of clinically suspected VAP
Andrews C P, Chest 1981;80
临床诊断标准
✓ t°> 38,3 °C ✓ WBC > 12 X 109 /ml ✓ 脓性气管分泌物 ✓ 影像学异常表现 ✓ 敏感性69%,特异性75%(尸检病理)
Torres A.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1994;149
24-50%,如果为耐药的致病菌达76% ✓ 有关VAP的定义、诊断手段及方法学、早期处理及治疗、如何预
防等各方面争议很多,尚无定论。 ✓ 最常见致病菌是铜绿假单胞菌(24%),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肠杆
菌属。
Jean Chastre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165, 2002 State of Art
(Langer,1987;ATS,1995) ✓ 气管插管(ET)跨越了上咽部的防御机制,并且影响咳
嗽反射及粘膜纤毛的清除能力。聚集在气管插管套囊 上方的分泌物可以进入下呼吸道,同时将致病菌也带 入下呼吸道。因此,接受机械通气的患者发生肺炎的 风险增加6—21倍
VAP发病机制
✓ 机体呼吸道与全身防御机制受损 ✓ 机械通气时病原菌侵入和定植呼吸道的方式 ➢ 口咽部定植菌的“误吸” ➢ 胃肠内细菌的逆行 ➢ 吸入带菌气溶胶 ➢ 气管导管和医疗操作如吸痰 ✓ 高强度致病菌
Clinical Pulmonary Infection Score modified
✓ Singh et al. 后又增加了一个指标: 肺部X片阴影 如肺部X片阴影无进展或变化,则CPIS=0 如有异常(除去心功能不全和ARDS), = 2
✓ 第一天计算前5个指标:体温、白细胞、气管 吸出物、氧和情况和X片,第三天计算全部7个 指标,如CPIS大于6则提示VAP
specimen brush [PSB] and bronchoalveolar lavage [BAL].
结论
Current evidence supports noninvasive microbial investigation as the principal approach to microbial investigation in suspected VAP.
ICU患者的医院获得性肺炎
✓ 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发生率 ~10% ✓ 3-21 x (如接受 MV) ✓ VAP 发生率 8-67%, 一般为 20-28%
✓ VAP ARDS 患者发生率↑
✓ 死亡率: 2-3 x VAP than without ✓ G- 杆菌的肺炎的预后比G+ 球菌感染更差
Chastre J, Fagon J-Y AJRCCM 2002
* temperature °C
• > 36.5 and < 38.4 : 0 point
Pugin et al. ARRD 91
• > 38.5 and < 38.9 : 1 point
• > 39 or < 36 : 2 points
* WBC, mm-3
• > 4,000 and < 11,000 : 0 point
• < 4,000 or > 11,000 : 1 point + band forms > 500 = + 1 point
* tracheal secretions
• absence of tracheal secretions = 0 point
• presence of tracheal secretions = 1 point + purulent secretions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