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模拟训练(含答案)

高考生物-模拟训练(含答案)
高考生物-模拟训练(含答案)

1、下列关于生命活动和生物大分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A、玉米胚呼吸作用的产物不只有乳酸

B、光合作用中既消耗水也生成水

C、人工合成胰岛素时不必遵循“DNA→mRNA→蛋白质”的中心法则

D、当细胞内外存在浓度差时,细胞就会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

参考答案:D

命题思路:

A:我们在讲无氧呼吸时往往会补充“玉米胚、甜菜块根,马铃薯块茎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不是酒精和CO2)”,学生会误解为玉米胚呼吸作用的产物只有乳酸,而忽略有氧呼吸的过程;通过A选项,引导学生关注重点概念的主干内容,防治“以偏盖全”;

B:光反应水光解释放氧气并生成还原氢,这是消耗水的过程;往往会忽略光合作用也会生成水,事实上光合作用中生产水的过程较复杂,相关生理过程也较多,但是光反应中合成ATP时会生产水,学生应该知道,还可以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反应式的比较中得到信息;C:关注科学史。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的蛋白质是由我国科学家完成的胰岛素,该内容在必修1教材首页和24页都出现过,引导学生加强对该部分内容的了解,人工合成蛋白质是直接用氨基酸合成两条肽链,再将两条肽链合在一起,不需要转录和翻译;

D:该说法是必修1“分子与细胞”教材76的判断题的原题,引导学生回归教材,重视教材内容的梳理和掌握;其实也涉及“质壁分离和复原的条件”的理解,“细胞内容存在浓度差”只是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外因,还需要内因“细胞是活的、有中央大液泡的植物细胞”。

2.下列与细胞代谢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恒温动物维持体温所需的热量来自有机物的氧化分解和ATP的水解过程

B.让14C标记的葡萄糖在肌肉细胞内被氧化分解的过程中,丙酮酸,乳酸,二氧化碳依次检查出放射性

C.让14C标记的二氧化碳在叶肉细胞中参与暗反应,三碳化合物和五碳化合物不可能同时检查出放射性

D.植物利用光能制造的有机物是其他生物获得有机物的主要来源

答案:A

解析:A选项,动物维持体温的热量有一部分来自细胞呼吸,还有来自ATP水解过程。所以正确。B选项,在肌肉细胞缺氧状态下,丙酮酸,乳酸,二氧化碳依次检查出放射性,但在细胞不缺氧的状态下,仅有丙酮酸和二氧化碳能检查出放射性。所以错误。C选项,三碳化合物和五碳化合物可以同时带有放射性。D选项,硝化细菌获得有机物的来源是自身的化能合成,并不靠植物的光合作用。所以植物利用光能制造的有机物是除其他生产者(例如硝化细菌)之外的其他生物获得有机物的主要来源,D选项错误。

3.以下关于植物激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长素跨膜运输的方式可以为主动运输。

B植物激素是一种在植物体内起调节作用的信息分子。

C常见的植物激素中,只有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D植物激素摄入过多对人体是有害的。

答案:D

解析:A、生长素的运输方向为极性运输,跨膜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A正确。

B、激素都是信息分子,不参与细胞代谢;B正确。

C、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并不是所有激素的作用都具有两重性,C正确。

D、植物激素对动物和人类无害,而有些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摄入过多可能对人体有害。所以D错误。

4.下图是关于逆(反)转录病毒的增殖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宿主细胞中的反转录酶不全来自入侵的病毒

B.合成新病毒的蛋白质外壳要消耗宿主细胞的氨基酸并使用宿主的核糖体

C.该病毒利用自带的反转录酶催化了以RNA为模版合成DNA一条单链的反应

D.反转录后的DNA整合到宿主细胞的DNA上,有机会随着宿主细胞的分化而复制

答案:D

解析:宿主细胞的反转录酶有两个来源,一个是前期入侵的病毒,一个是后期的转录和翻译。所以A正确。营寄生生活的病毒要依赖宿主细胞提高物质和结构完成自我增殖。所以B正确。有图可知反转录酶催化了DNA的合成过程,所以C正确。反转录病毒可以不破坏宿主细胞,会随着宿主细胞的增殖完成复制,而不是分化,所以D错误。

5.生物体(2N)存在染色体数增加或减少一个以至几个染色体的现象。丢失1对同源染色体的生物体,称为缺体(2N—2);丢失同源染色体对中1条染色体的生物体称为单体(2N-1);增加同源染色体对中1条染色体的生物体称为三体(2N+1);增加1对同源染色体的生物体称为四体(2N+2)。下列有关染色体变异的说法错误的是

对于含有N对染色体的二倍体生物,可能有N个不同的缺体、单体、三体和四体

果蝇群体中偶尔会出现Ⅳ-三体(Ⅳ号染色体为常染色体)的个体.从染色体组成的角度分析,此种三体雄果蝇经减数分裂可产生4种精子

单倍体因为缺少同源染色体,三倍体因为同源染色体联会紊乱导致他们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均不可育

秋水仙素作用于二倍体亲本细胞的四分体时期,子代中可能会出现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答案:C

解析:A选项中的缺体、单体、三体和四体的种类均与染色体的种类有关,所以A选项正确,B选项正确是因为分裂产生的四种精子是因为还有性染色体的不同。C选项的判断过于绝对,因为三倍体能产生正常配子(N或者2N),仅仅是其产生的概率较小。所以C选项错误。D 选项中经过秋水仙素处理的四分体时期的细胞能产生有2个染色体组的配子,如果该配子和正常配子结合,形成的新个体就会有3个染色体组。

6.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为了提高农业产量,农民常常进行人工除草,目的是为了减少营养级,从而降低能量传递过程中的能量损失

B、由于许多土壤动物身体微小,活动能力弱,因此不适于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来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的类群丰富度

C、某淡水鱼的成年鱼与幼年鱼在水中的分层分布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

D、若没有自然选择,则基因重组不会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

解析:A、人工除草是为了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A错误;B、由于许多土壤动物身体微小,活动能力强,因此不适于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来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的类群丰富度,B错误;C、垂直结构属于群落的空间结构,而该种成年鱼及其幼体是一个物种,在水体的分布不能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仅仅是该物种的分布范围,C错误;D、影响基因频率改变的因素有突变、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遗传漂变和迁移等,如果生物交配是随机的、自由的,每一个个体与种群内的其他异性个体交配的机会是均等的,而且后代没有死亡等,那么基因重组不会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D正确。

答案:D

29回答下列问题(9分,除标注外,每空均1分)

(1)图1为绿叶中色素的吸收光谱和作用光谱。其中A为色素的吸收光谱,可说明光合色素吸收的光段,由图可知,光合作用中被吸收较多的光段集中在区;B为色素的作用光谱,可表示不同波长的光所引起的光合作用效率的不同,如果以氧气的释放量为标准,作用光谱就可以表示。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与叶绿素的吸收光谱不一样,而是与各种色素的总吸收光谱大致相同,这说明。

图1图2

(2)甲、乙两种植物净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的变化趋势如图2所示,则甲乙两植物中,更适合在林下种植的是,判断理由是(3分)

(3)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与能量转换有关。呼吸作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的过程,释放的部分能量可用于合成ATP。已知ATP中远离腺苷的高能磷酸键水解时释放的能量多达3 0.54KJ/mol;在细胞内,1mol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后,释放出2870KJ的能量,要计算这些能量大约能使多少mol ADP转化为ATP,还需要补充的条件是。

参考答案及给分细则:

(1)红光和蓝紫光(写不全不给分);

在不同波长的光下光合作用的放氧量(“不同波长”和“放氧量”写不全不给分);

类胡罗卜素在光合作用中也起作用或绿叶中的各种色素在光合作用中共同发挥作用(合理即可);

(2)乙;

光照强度降低导致乙植物净光合速率降低的幅度比甲小(1分,“光照强度”写为“光强”或“光照”等不得分;不能体现比较关系或比较关系错误不得分),林下植株接受的光照强度减弱,(1分,“光照强度”写为“光强”或“光照”等不得分),乙植物净光合速率下降幅度较小更适合在林下种植。(1分)

(3)1mol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后转移到ATP中的能量

30(12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

据下图可知人类的肤色差异非常大,之所以会有这么大的差异,除了肯定受环境影响之外,有观点认为这是肤色受多基因控制的结果,每一个基因对肤色的深浅都有一定的作用。假设基因的显隐性频率相等,试探究该观点。

(1)如果肤色受一个基因控制,预期不同肤色的个体数量峰值有3个,中间肤色在人群中比例最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如果预期个体数量变化的峰值有5个,说明肤色受_____个基因控制,,有图依据实际的肤色变化说明有_____个基因控制着肤色的遗传。

(3)依照该观点,当亲代(P)浅肤色的人和深肤色的人结合,F1的肤色是_____(浅肤色、中间肤色、深肤色),F2的肤色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1)表现为中间肤色的是杂合子,在显隐性基因频率相等的人群中杂合子的比例最高,所以中间肤色的人最多(3分)

(2)2 3-4

中间肤色在亲代(P)的浅肤色和深肤色之间变化不一(需要有肤色的多样性和多样性的范围这2个关键词,3分)

解析:(1)每一个基因对肤色的深浅都有一定的作用,所以中间肤色是杂合子,当显隐性的频率相等时,杂合子的比例最高。

如果肤色受两个基因控制,根据显性基因的数量,有五类,分别是四个显性基因,三个显性基因,两个显性基因一个显性基因和没有显性基因。综合环境的影响,这五类个体的数量相对较多出现峰值。实际的肤色变化在3个基因和4个基因之间,说明肤色的变化有3-4个基因控制。

F1的肤色介于亲代之间为中间色,而F2的肤色由于其基因型的种类增加,所以肤色变化多

样,但仍介于亲代(P)的肤色范围之间。

31.(10分)马拉松运动员在参加比赛前后体内会发生一系列的生理变化.回答下列问题:(1)有些运动员在比赛前出现呼吸短促、心跳加快、四肢颤抖和尿频等情况,这是______ ___________(2分)调节的结果。

(2)运动员在长跑的过程中大量出汗,但是运动员的渗透压依然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是由于:一方面_______________(1分)分泌的抗利尿激素被释放进入血液,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对水的重吸收,另一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在马拉松比赛的后半段,运动员血糖调节中枢兴奋,当血液流经胰岛A细胞时,血糖含量会__________(1分)。此时,胰岛A细胞分泌活动会__________(1分),其原因是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答案(1)神经-体液(2分)

下丘脑(1分)部分无机盐离子随汗液排出体外(2分)

(3)下降(2分)增强(1分)比赛中消耗大量的血糖,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能促进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维持血糖含量。(3分)(消耗血糖给一分,只答出胰岛素功能给2分)

解析:(1)有些运动员在比赛前出现呼吸短促、心跳加快、四肢颤抖和尿频等情况是因为心理过度紧张导致肾上腺激素分泌过多的结果,所以应该是神经-体液调节。

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相关细胞合成分泌,垂体细胞储存并释放的,其功能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

运动员出汗时排出大量的水分,同时也排出了一些无机盐离子,血浆中的溶质和溶剂共同减少。

(3)马拉松比赛时运动员需要从血液中摄取大量的葡萄糖进行细胞呼吸,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能促进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维持血糖含量,其代谢效应的靶器官主要是肝脏。胰岛A细胞自身的新陈代谢需要从血液中摄取葡萄糖提供能量。

32下图表示演替过程中物种多样性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2018年6月3日,中美洲国家危地马拉的富埃戈火山发生了40多年来最严重的火山喷发,使物种多样性急剧下降,那么,以后发生的演替可能会如上图中曲线所示,原因是。

(2)若曲线1所示为草原生态系统,生活在其中的某种昆虫种群雌雄个体通过气味相互识别,说明离不开信息的传递。C点物种多样性下降,可能的原因是

(3)若曲线1所示为稻田生态系统,粘虫是水稻田中的一种主要食叶类的农业害虫,在A C时间段内,稻田内粘虫数量大量增加,导致水稻大幅度减产,为了控制害虫数量,农民大量喷洒农药,为了检测除虫效果,对C、D两点的粘虫种群密度进行调查,请问,应采用的调查方法是,结果发现D点与C点相比,粘虫的种群密度下降并不明显,就换用引入赤眼蜂的方法进行治理,赤眼蜂可以在粘虫的蛹中产卵,赤眼蜂的幼虫孵化时间比较短,孵化出的幼虫以摄取粘虫蛹中的营养物质为生,赤眼蜂和粘虫的种间关系是。利用赤眼蜂防治粘虫的方式为防治,这种防治方式的优点在于

。E点和A点相比,物种组成往往是(填“完全相同”,“不完全相同”或“完全不同”)

答案: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11分

(1)2 从火山岩上开始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而曲线2起始物种数为0,属于初生演替(2分)

(2)生物种群的繁衍环境发生剧烈变化(或人为干扰)

(3)样方法寄生生物能将害虫的数量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避免农药对环境的污染(答案合理即可)(2分)不完全相同

解析:(1)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在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如能发芽的地下茎)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据此分析图示可知:曲线1起始物种数为零,表示初生演替;曲线2起始物种数大于零,表示次生演替。火山爆发后形成火山岩,不仅生物不能存活,土壤条件也不复存在,所以由此开始的演替应为初生演替。

(2)草原生态系统中某昆虫种群雌雄个体通过气味相互识别,这与生殖活动密切相关,说明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C点物种多样性下降,可能的原因是环境发生剧烈变化(或人为干扰)。

(3)粘虫生活在稻叶上,以取食稻叶为生,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所以应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赤眼蜂的幼虫生活在粘虫的蛹中以取食其营养物质为生,属于寄生关系,这种防治方法为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既能将害虫的数量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避免农药对环境的污染。由于C点可能由于环境巨变使物种多样性下降,E点和A点的物种组成往往是不完全相同的。

(选修1试题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5分)近年来,酵素一词被炒的火热,流行的广告语是你服用酵素了吗?它具有养生保健、排毒养颜、减肥瘦身、促进消化、解酒保肝等等功效。酵素不是药品,而是一类健康食品。酵素是新陈代谢的催化剂,掌握并参与所有的生命活动,是维持生命活动的根源。人体每时每刻都消耗着酵素,但我们自身酵素存量却有限,体内酵素存量同健康状况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酵素作用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果酒和酵素都是发酵产品,酿制果酒的主要微生物生活方式是_________。

3.微生物的培养要求每一步都要______________,为了让微生物大量繁殖可以用_________ ___培养基培养。

4.血红蛋白和酵素都是大分子,分离血红蛋白常用的方法______________,相对分子量大的蛋白质先流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______________对血红蛋白纯度进行鉴定。

5.纯天然的植物酵素和提取胡萝卜素方法相似,可以采用______方法制得。

参考答案:

1.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2.兼性厌氧(1分)

3.无菌操作或防止杂菌污染;液体

4.凝胶色谱法;不能进入凝胶颗粒内部,只能分布在颗粒之间,通过的路程较短,移动速度较快;(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5.萃取

(选修3试题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5分)2018年1月25日,我国科学家宣布了世界首例体细胞克隆猴“中中”“华华”的到来。一年后的今天,还是在上海,他们如约带来了新的好消息——“中华”姐妹有了重要的小伙伴,5只生物节律紊乱体细胞克隆猴诞生。这些全球首批疾病克隆猴,是在过去半年里陆续来到这个世界的,猴宝宝即将共同迎来它们的第一个春天。而科学家们似乎也看到,克隆猴模型应用于生命科学研究的“春天”就在前方。请回答下列问题:

1.哺乳动物核移植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体细胞核移植,相对于前者,动物体细胞核移植难度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国科学家成功构建的国际上首批生物节律紊乱猴及其克隆后代,填补了生物节律紊乱研究高等动物模型的空白,控制克隆猴生物节律的神经中枢位于 __________。

3.在“中中”发育的不同阶段,构建的cDNA文库__________(相同,不同,不完全相同),从cDNA文库中提取的目的基因必须插入________才能稳定表达。

4.通过基因敲除方法获得的第一代模型猴并不能让科学家们满意——遗传背景和基因编辑嵌合率的差异,让五只BMAL1敲除猴表现出的症状各有不同,它们还不是理想的动物模型,其中基因编辑主要用到__________酶。

5.为了提高克隆胚胎的利用率,可以对构建的重组胚胎进行__________。

6.对于克隆技术的应用于人的见解,中国政府禁止生殖性克隆,但不反对__________;治疗遗传病最有效的手段是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胚胎细胞核移植(1分);动物体细胞分化程度高,全能性相对较低。

2.下丘脑

3.不完全相同;启动子

4.限制酶和DNA链接酶

5.胚胎分割(1分)

6.治疗性克隆(1分);基因治疗

全国卷高考理综生物试题及答案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核糖体、溶酶体都是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 B、酵母菌的细胞核内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 C、蓝藻细胞的能量来源于其线粒体有氧呼吸过程 D、在叶绿体中可进行CO2的固定但不能合成ATP 2、离子泵是一种具有A 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能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跨膜运输离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 A、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属于协助扩散 B、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是顺着浓度梯度进行的 C、动物一氧化碳中毒会降低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 D、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提高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 3、若除酶外所有试剂已预保温,则在测定酶活力的实验中,下列操作顺序合理的是( C ) A、加入酶→加入底物→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B、加入底物→加入酶→计时→加入缓冲液→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C、加入缓冲液→加入底物→加入酶→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D、加入底物→计时→加入酶→加入缓冲液→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4、下列与神经细胞有关的叙述,错误 ..的是( B ) A、ATP能在神经元线粒体的内膜上产生 B、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消耗ATP C、突触后膜上受体蛋白的合成需要消耗ATP D、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消耗ATP 5、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我们的祖先通过自身的生产和生活实践,各界了对生态方面的感性认识和经验,并形成了一些生态学思想,如:自然与人和谐统一的思想。根据这一思想和生态学知识,下列说法 错误 ..的是( B ) A、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 B、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便可反复利用 C、“退耕还林、还草”是体现自然与人和谐统一思想的实例 D、人类应以保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为原则,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 6、理论上,下列关于人类单基因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B、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C、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D、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二、非选择题 (一)必做题 29、(10分)在有关DNA分子的研究中,常用32P来标记DNA分子。用、和表示ATP或dA TP(d 表示脱氧)上三个磷酸基团所处的位置(A-Pα~Pβ~Pγ或dA-Pα~Pβ~Pγ)。回答下列问题:(1)某种酶可以催化ATP的一个磷酸基团转移到DNA末端上,同时产生ADP。若要用该酶把32P 标记到DNA末端上,那么带有32P的磷酸基团应在A TP的γ (填“α”、“β”或“γ”)位上。 (2)若用带有32P的dATP作为DNA生物合成的原料,将32P标记到新合成的DNA分子上,则带有32P的磷酸基团应在dATP的α (填“α”、“β”或“γ”)位上。 (3)将一个某种噬菌体DNA分子的两条链用32P进行标记,并使其感染大肠杆菌,在不含有32P的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若得到的所有噬菌体双链DNA分子都装配成噬菌体(n个)并释放,则其中含有32P的噬菌体所占比例为2/n,原因是1个含有32P标记的噬菌体双链DNA分子经过半保留复制后,标记的两条单链只能分配与两个噬菌体的双链DNA分子中,因此在得到的n个噬菌体中只有2带有标记。

2018年高考生物试卷分析报告

梳理高考试题,打造高效课堂 ---2018年高考生物全国二卷试题分析及备考建议 高一柴娜 2018年陕西省高考理综采用的是全国二卷,生物学科试卷的结构延续了近几年的格式,总分值也不变,满分90分。其中选择题6题,共36分,非选择题共5题,包括必考题4题,共39分,选考题仍为二选一,15分。总体来看,充分体现“考查教材主干知识,突出综合能力”的鲜明特点,在全面考查考生的生物基础知识、基本技能、重要的学科思想和方法的同时,着重考查考生的探究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能力,体现新课标理念,命题总体感觉平稳有序。 一、考点分布情况 从上表可以看出,选择题中只有第3题属于必修三内容,其余为必修一内容,必考题中29、31属于必修三内容,30为必修一内容,32为必修二内容。必修部分试题分布情况为:必修一占38分,必修二占12分,必修三占25分。可见必修一的比重非常大,必修三次之,与知识点分布的密集程度成正比。 二、试题考查特点 1、核心考点重点考,适当兼顾知识的覆盖面 今年出现的核心考点包括:蛋白质的功能、人体激素的变化及功能、垂体的功能、光合作用、食物链和食物网、遗传的基本规律、伴性遗传、微生物培养、基因工程等。核心考点每次会以新的形式出现,所以建议2019届考生复习过程中应继续重视对历年试题的变式训练。 除核心考点外,今年的考题还以一题多角度的形式考查了非核心考点。如第3题,比较了种子风干处理前后的4个方面的变化,第4题列举了高中所学一些病毒的特点,要求考生能对知识进行归类、辨析相关生物结构或生物学现象的异同点,体现了科内综合的特点。 试题难度不大,只要复习过程中注重基础知识的复习,勤整理,善归类,以教材为“本”,以考纲为“纲”,应对这种类型的问题都不会有太大问题。 2、注重能力的考查,体现学科特色 对生命现象和规律的探究能力,以及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017年下学期浏阳一中期中考试高一生物试卷分析

2017年下学期浏阳一中期中考试高一生物试卷分析 浏阳一中高一生物备课组 2017.11.11 一、试卷整体评价 高一期中测试生物试题以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为依据。从考查内容上看,涵盖了高中必修一第一至三章的教材内容,考查了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细胞的结构等主干知识;从题型上看,分为选择题和必做题;从分值上看,有40个选择题,共60分,4个必做题,共40分;从难度上看,难易比例适当,适应各层次的学生;从考查目的上看,注重基础,考查了高一学生的生物学基本素养和实验能力,全面体现新课改,同时以图形表格题、曲线分析题和以实验为背景的试题等形式,考查了学生获取信息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本次考试基本达到了检测必修一模块前三章的教学情况,指导教学,查漏补缺,提升能力的目的。 二、学生答题中存在的问题 1、选择题有以下特点:①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②注重对基本能力的考查,较全面地考查了学生识图、分析、判断等能力。③选择题易中难题比例合适。本次试题重视了对考生基础知识的考查,知识点覆盖全面,全面考核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 2、非选择题部分 41题主要考查学生教材基本知识原文填空。学生得分不高主要是对教材内容不熟;

42题主要考查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这是一道图形题,重点考查学生获取信息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学生表现出分析和应用的不足。 43题属于实验方面考查,主要考查学生实验操作方面的基础内容。失分较多的原因是学生平时对实验知识的学习不够重视,对实验材料的选择不能根据实验目的去筛选。 44题是道考查的是动植物细胞结构与功能以及各个细胞器的结 构与功能的知识。 学生整体表现有以下问题:①学生知识结构不系统、含混不清,学生如果对所学知识不进行及时梳理,学多了,时间长了就会混为一谈,考试时,提出这部分知识就会出错,即使是很简单的题也会出错。 ②概念不准确,模棱两可,在平时的学习中,如果对基本概念理解不透彻、不准确的话,考试时就会出错,造成失分,影响学业成绩。③存在凭空想象不动脑、自以为是,学生对一些常见的生理现象,凭想象、感觉、想当然、自以为很对,不对问题作深入的分析探究,喜欢作表面文章,反映出学风的浮躁。④识图作答不识图,胡乱猜测⑤学生的探究能力及分析问题能力较差。 从试卷分析看,教学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和灌输,忽略了过程与方法及能力的培养,导致有些学生能力题及应用知识解题方面失分较多。 三、今后教学建议

高考生物试卷真题(7套)必修三内容汇总含答案

2017年高考生物试卷(7套)必修三内容汇总 (全国1卷)1.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有多种。在哺乳动物卵巢细胞分泌的雌激素作用于乳腺细胞的过程中,以及精子进入卵细胞的过程中,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实现分别依赖于A.血液运输,突触传递B.淋巴运输,突触传递 C.淋巴运输,胞间连丝传递D.血液运输,细胞间直接接触 (全国1卷)3.通常,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下降可作为其衰老的检测指标。为研究激素对叶片衰老的影响,将某植物离体叶片分组,并分别置于蒸馏水、细胞分裂素(CTK)、脱落酸(ABA)、CTK+ABA溶液中,再将各组置于光下。一段时间内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变化趋势如图所示,学=科网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分裂素能延缓该植物离体叶片的衰老 B.本实验中CTK对该植物离体叶片的作用可被ABA削弱 C.可推测ABA组叶绿体中NADPH合成速率大于CTK组 D.可推测施用ABA能加速秋天银杏树的叶由绿变黄的过程 (全国1卷)4.某同学将一定量的某种动物的提取液(A)注射到实验小鼠体内,注射后若干天,未见小鼠出现明显的异常表现。将小鼠分成两组,一组注射少量的A,小鼠很快发生了呼吸困难等症状;另一组注射生理盐水,未见小鼠有异常表现。对实验小鼠在第二次注射A后的表现,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提取液中含有胰岛素,导致小鼠血糖浓度降低 B.提取液中含有乙酰胆碱,使小鼠骨骼肌活动减弱 C.提取液中含有过敏原,引起小鼠发生了过敏反应 D.提取液中含有呼吸抑制剂,可快速作用于小鼠呼吸系统 (全国1卷)5.假设某草原上散养的某种家畜种群呈S型增长,该种群的增长率随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若要持续尽可能多地收获该种家禽,则应在种群数量合适时开始捕获,下列四个种群数量中合适的是

(整理)年高考理综生物试卷分析.

2014年高考生物试卷分析(天津卷) 李金龙张国东 一、试题分析 1、二倍体生物细胞正在进行着丝点分裂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中一定不存在同源染色体 B.着丝点分裂一定导致DNA数目加倍 C.染色体DNA一定由母链和子链组成 D.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一定是其体细胞的2倍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细胞分裂的基础题,是得分题,学生只要是掌握了细胞分裂的基础知识,此题就能得分了。了解有丝分裂各个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及DNA的变化规律,就能解答此题了。主要涉及几种情况,一是DNA加倍时期,二是着丝点断裂时期,包括同源染色体分离时期,二倍体生物细胞进行着丝点分裂时,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前者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分裂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但DNA数目不变;DNA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则DNA中一定有一条母链和一条子链;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增加,是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的2倍,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数也暂时加倍,但与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相等。 【答案】C 2、下图是细胞中糖类合成与分解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①只在线粒体中进行,过程②只在叶绿体中进行 B.过程①产生的能量全部储存在ATP中 C.过程②产生的(CH2O)中的氧全部来自H2O D.过程①和②中均能产生[H],二者还原的物质不同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结合的题,所涉及的知识并不多,掌握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之间实际为互反过程,物质可逆,能量不可逆,在物质的量上,有氧呼吸消耗多少光合作用就产生多少,是一个平横的动态过程(仅限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等时),掌握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场所及各个过程的物质及能量变化规律,此题就迎刃而解。难度较低。过程①为有氧呼吸过程,反应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过程②为光合作用,真核生物在叶绿体中进行,原核生物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A错误;有氧呼吸产生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少部分储存在ATP中,B错误;光合作用所产生的糖类中的氧来自CO2,C错误;过程①和②都能产生[H],前者主要与氧结合产生水并释放大量能量,后者主要用于C3还原,D正确。 【答案】D 3、图a、b分别为农村和城市生态系统的生物量(生命物质总量)金字塔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2018高考生物模拟卷1

2018 高考模拟卷 1 1对照实验是生物科学探究中常用的实验方法之一,设置对照实验的方法也多种多样。下列关于对照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的实验中,作为对照的常温组也要用卡诺氏液处理 B.“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预实验中,不需要设置对照实验 C.“探究血浆维持 PH 相对稳定”的实验中,清水组和缓冲液组都作为对照组 D.沃泰默探究狗胰液分泌调节的实验中,将稀盐酸注入狗的血液能起对照作用 【答案】 B 2为了研究棉花光合作用速率与温度的关系,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测定了不同温度条件下,棉花植株在黑暗中单位时间内氧气的消耗量以及光照条件下单位时间内氧气的释放量,结果如右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测氧气释放量的实验中光照强度及初始 C02 浓度应保持一致 B.30℃时,棉花植株的总光合作用速率是呼吸作用速率的两倍 C.40℃时,棉花叶肉细胞仍需从环境中吸收 CO :用于光合作用 D.20℃时,棉花叶肉细胞线粒体中合成ATP 的量比叶绿体更多 【答案】 D 3预防接种是把人工处理的病菌、病毒等疫苗接种在健康人的身体内,使人在不发病的情况下产生抗体,获得特异性免疫的医学技术。一次免疫应答中产生的抗体不会全部用完,因此检查血液中是否存在某种抗体,便可确定一个人是否进行过接种或受到某种病原体的侵袭。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预防接种不是人体获得针对某种病原体的特异性免疫能力的唯一途径 B.接种后受到相应病原体侵袭时,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并产生大量抗体 C.肺结核患者只通过抗体的作用就能迅速清除入侵的病原体,恢复健康 D.人体内存在着多种免疫活性物质,它们都是由免疫细胞产生并且分泌 【答案】 A 4. 细菌紫膜质是一种膜蛋白, ATP合成酶能将 H+势能转化为 ATP中的化学能。科

北京高考生物试题及答案

北京2014年高考生物试题及答案 1.蓝细菌(蓝藻)与酵母菌的相同之处是 A.都有拟核B.均能进行需(有)氧呼吸 C.都有线粒体?D.均能进行光合作用 2.在我国北方,游泳爱好者冬泳入水后,身体立即发生一系列生理反应,以维持体温稳定。 此时,机体不会 ..发生的反应是 A.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加强肌肉收缩 B.通过反射活动引起皮肤毛细血管收缩 C.通过神经调节减少汗腺分泌 D.抑制垂体活动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 3.比较生物膜和人工膜(双层磷脂)对多种物质的 通透性,结果如右图。据此不能 ..得出的推论是 A.生物膜上存在着协助 H O通过的物质 2 B.生物膜对K+、Na+、Cl-的通透具有选择性 C.离子以易化(协助)扩散方式通过人工膜 D.分子的大小影响其通过人工膜的扩散速率 4.为控制野兔种群数量,澳洲引入一种主要由蚊子传播的兔病毒。引入初期强毒性病毒比例最 高,兔被强毒性病毒感染后很快死亡,致兔种群数量大幅下降。兔被中毒性病毒感染后可 存活一段时间。几年后中毒性病毒比例最高,兔种群数量维持在低水平。由此无法 ..推断出A.病毒感染对兔种群的抗性具有选择作用 B.毒性过强不利于维持病毒与兔的寄生关系 C.中毒性病毒比例升高是因为兔抗病毒能力下降所致 D.蚊子在兔和病毒之间的协同(共同)进化过程中发挥了作用 5.在25 ℃的实验条件下可顺利完成的是 A.光合色素的提取与分离?B.用斐林(本尼迪特)试剂鉴定还原糖 C.大鼠神经细胞的培养?D.制备用于植物组织培养的固体培养基 --

--

29.(18分) 为研究赤霉素(GA3)和生长素(IAA)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切取菟丝子茎顶端2.5 cm 长的部分(茎芽),置于培养液中无菌培养(图1)。实验分为A、B、C三组,分别培养至第1、8、15天,每组再用适宜浓度的激素处理30天,测量茎芽长度,结果见图2。 图1 图2 (1)植物激素是植物细胞之间传递的分子。 (2)本实验中,试管用滤膜封口是为了在不影响通过的情况下,起到的作用。 用激素处理时应将IAA加在(填“培养液中”或“茎芽尖端”)。 (3)图2数据显示,GA3和IAA对离体茎芽的伸长生长都表现出作用,GA3的这种作用更为显著。 (4)植物伸长生长可能是细胞数量和/或增加的结果。当加入药物完全抑制DNA复制后,GA3诱导的茎芽伸长生长被抑制了54%,说明GA3影响茎芽伸长生长的方式 是。 (5)从图2中B组(或C组)的数据可知,两种激素联合处理对茎芽伸长生长的促进作用是GA3单独处理的倍、IAA单独处理的倍,由此可以推测GA3和IAA 在对茎芽伸长生长的作用上存在的关系。 (6)A组数据未显示出GA3和IAA具有上述关系,原因可能是离体时间短的茎芽中的量较高。 --

2016年高考生物试卷分析及教学反思

2016年全国新课标卷Ⅰ(生物)试题分析石家庄市第十八中学生物组 2016.6.17

二试题特点 1 选择题评析: 基础知识要求扎实,能力考察要求高 选择题侧重考查主干核心知识,对理解能力、信息获取能力、实验探究能力要求高。如第1题考查细胞器的分布、结构与功能,第4题有关神经细胞内发生 的生命活动,对考生的基础知识掌握度要求高。第2、3、5、6题对核心知识掌握及理解能力、信息获取能力、实验探究能力要求高。 2 非选择题评析:立足核心知识,突出能力考察 非选择题中必考题以主干知识为依托,通过考查相关核心基础知识,对考生的理解、实证及逻辑推理能力进行考察。例如,第29题以实验为背景,考查对ATP 结构、DNA复制的准确掌握,并据此获取题干信息进行推理,对推理能力要求高。第30、31题要求考生具有扎实的知识掌握度,并且对信息获取能力也有一定的要求。第32遗传题,是一道开放度较高的题,以扎实的遗传基础知识为依 据,突出考查考生对知识的理解及综合应用能力,对考生能力要求较高。 选修任选题知识模块分布与去年一致,但是今年题型设计更强调以实验为背景,考查考生对知识的掌握,理解及综合应用能力。 总体分析,今年全国高考理综生物试题题型设计更突出能力考查,对考生能力要求高,考生可能会感觉到难度有所增加。 具体的试题分析:见附录 三、学情分析 1.这次试题的题型变化较大,以前学生丢一个空只丢1分或2分,今年的试卷三个空12分,所以学生很不适应,尤其是基础知识不扎实的学生基本拿不到什么分数。 2.对多数学生来说,相关的知识能记住,程度好一些的学生会用这些知识,但是只有少数的学生才掌握这个知识是怎么来的,能做到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3.今年的生物改变了原来背一背就能拿个六七十分的局面,而这一改变对那些只是对知识死记硬背的学生来说是一种毁灭性的打击。.

2019年高考生物真题模拟试题专项汇编:专题07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专题07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1、【2019·全国Ⅲ卷】下列关于人体组织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血浆中的葡萄糖可以通过组织液进入骨骼肌细胞 B.肝细胞呼吸代谢产生的CO2可以进入组织液中 C.组织液中的O2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组织细胞中 D.运动时,丙酮酸转化成乳酸的过程发生在组织液中 2、【2019·海南卷】人体受到病毒感染后,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 抗病毒抗体可特异性地与血液中游离的病毒结合并直接使其降解 B. 某些病毒可破坏其感染的免疫细胞从而造成免疫系统受损 C. 病毒抗原和淋巴因子可参与B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的过程 D. 效应T细胞接触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后,可引起被感染细胞的裂解 3、【2019·安徽省定远重点中学第三次模拟】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有关T 细胞“刹车”分子研究的两位科学家,该“刹车”分子是T细胞合成的蛋白质,能抑制T 细胞的激活,从而避免T细胞过度激活而导致健康细胞的损伤。研究者通过阻断“刹车”分子的作用,使细胞全力攻击癌细胞来进行癌症治疗。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只有T淋巴细胞才有控制合成“刹车”分子的相关基因 B. T淋巴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与癌细胞结合形成细胞集团 C. 抑制“刹车”分子的合成可以提高器官移植手术的成功率 D. T细胞发现并攻击癌细胞体现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 4、【2019·吉林省辽源市联合模拟】习总书记多次强调,要高度重视和正确处理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空气质量检测的一项重要指标是PM2.5的浓度,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um的颗粒物,内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易通过肺部进入血液。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A.PM2.5进人人体的肺泡中,成为人体内环境的成分 B.PM2.5可能成为过敏原,其诱发的过敏反应有利于维护机体功能 C.PM2.5进入呼吸道引起咳嗽的反射活动中枢不在大脑皮层 D.PM2.5中的一些酸性物质进入人体血液会导致血浆呈酸性 5、【2019·江苏省南京市第三次调研考试】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内环境中含有多种酶,是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天津高考生物试题及答案#精选.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 理科综合生物部分 (14生物)1.二倍体生物细胞正在进行着丝点分裂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中一定不存在同源染色体 B.着丝点分裂一定导致DNA数目加倍 C.染色体DNA一定由母链和子链组成 D.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一定是其体细胞的2倍 (14生物)2.下图是细胞中糖类合成与分解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①只在线粒体中进行,过程②只在叶绿体中进行 B.过程①产生的能量全部储存在ATP中 C.过程②产生的(CH2O)中的氧全部来自H2O D.过程①和②中均能产生[H],二者还原的物质不同 (14生物)3.图a、b分别为农村和城市生态系统的生物量(生命物质总量)金字塔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两个生态系统均可通过信息传递调节种间关系 B.两个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均由3个营养级组成 C.城市生态系统不具有自我调节能力,抵抗力稳定性低 D.流经两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均是其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 (14生物)4.为达到相应目的,必须 ..通过分子检测的是 A.携带链霉素抗性基因受体菌的筛选 B.产生抗人白细胞介素-8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的筛选 C.转基因抗虫棉植株抗虫效果的鉴定 D.21三体综合征的诊断 (14生物)5.MRSA菌是一种引起皮肤感染的“超级细菌”,对青霉素等多种抗生素有抗性。为研究人母乳中新发现的蛋白质H与青霉素组合使用对MRSA菌生长的影响,某兴趣小组的实验设计及结果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细菌死亡与否是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其细胞核的有无来确定 B.第2组和第3组对比表明,使用低浓度的青霉素即可杀死MRSA菌 C.实验还需设计有2μg/mL青霉素做处理的对照组 D.蛋白质H 有很强的杀菌作用,是一种新型抗生素(14生物)6.神经递质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乙酰胆碱受体(AChR)结合,突触后膜兴奋,引起肌肉收缩。重症肌无力患者体内该过程出现异常,其发病机理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物质a作为抗原能激活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 B.抗a抗体与物质a的结合物不能被吞噬细胞清除 C.物质a引发的上述免疫过程属于体液免疫 D.患者体内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AChR特异性结合减少 (14生物)7.(16分)Kisspeptin,简称Kp,是Kp神经元产生的一类多肽类激素,它通过调节生物体内雌激素含量来调控生殖活动。 Ⅰ.通常情况下,右图中的过程①参与鹌鹑体内雌激素含量的调节:排卵前期,启动过程②进行调节。据图

2021届高考生物模拟试题

高考生物模拟试卷 考生须知: 1.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魏斯曼曾提出:母系和父系生殖细胞在遗传上都具有影响力,这种影响力就是细胞核。下列关于细胞核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核被膜外层与粗面内质网相连 B.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和代谢中心 C.核糖体在细胞核内合成和组装 D.核内含有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的染色质 2.某研究小组进行“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的影响”实验时,准备了pH为5.0、6.0、7.0、8.0的四种缓冲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因变量的检测指标是氧气释放量的多少 B.本实验不必再设置空白对照组 C.过氧化氢酶在动物肝脏细胞和红细胞中浓度均很高 D.四组实验结果必定均不相同 3.下列关于人类对全球环境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A.臭氧能吸收对人体和生物有致癌和杀伤作用的紫外线、X射线和γ射线 B.大气中增加的二氧化碳分子吸收了地球更多的反射热,导致地球海平面上升 C.水中的放射性物质是造成水体污染的因素之一 D.我国北方重工业比较发达,导致降酸雨的频率和酸度都强于南方 4.特异性免疫是特异性化学物质引起的机体特异性免疫应答,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HIV识别辅助性T细胞体现了细胞间有细胞通讯的作用 B.单抗可用来研究相应抗原蛋白的细胞学分布及功能

2018年高考生物试卷分析

2018年高考生物试卷分析 今年试题题型与去年相同,包括6道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中有4道必考题,1道选考题。共计90分。试卷以基础知识考查为主,侧重考纲要求的主干知识。并注重获取信息能力、理解能力、综合运用能力、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 ●考点内容分布 2018年生物各小题涉及的主要知识内容如下: 1.人体中蛋白质的功能 2.物质的跨膜运输 3.人体内的激素调节 4.种子风干处理的作用 5.病毒 6.癌细胞的特点 29.动物激素调节 30.光合作用 31.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32.遗传的基本规律 37.消毒和灭菌 38.基因工程 选择题中只有第3题属于必修三内容,其余为必修一内容,必考题中29、31属于必修三内容,30为必修一内容,32为必修二内容。必修部分试题分布情况为:必修一占38分,必修二占12分,必修三占25分。可见必修一的比重非常大,必修三次之,与知识点分布的密集程度成正比。 ●核心考点,适当兼顾知识的覆盖面 今年出现的核心考点包括:蛋白质的功能、人体激素的变化及功能、垂体的功能、光合作用、食物链和食物网、遗传的基本规律、伴性遗传、微生物培养、基因工程等。核心考点每次会以新的形式出现,所以建议2019届考生复习过程中应继续重视对历年试题的变式训练。 除核心考点外,今年的考题还以一题多角度的形式考查了非核心考点。如第3题,比较了种子风干处理前后的4个方面的变化,第4题列举了高中所学一些病毒的特点,要求考生能对知识进行归类、辨析相关生物结构或生物学现象的异同点,体现了科内综合的特点。 试题难度不大,只要复习过程中注重基础知识的复习,勤整理,善归类,以教材为“本”,以考纲为“纲”,应对这种类型的问题都不会有太大问题。 ●注重能力的考查,体现学科特色 对生命现象和规律的探究能力,以及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则是高考生物学科所定义的关键能力,是生物高考中高一层次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基本要求。2018年试题的设计在围绕教材展开的同时,对生物学科的素养、关键能力、核心价值也进行了考查。 如第31题,对考生获取信息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了考查。体现了生物学科素养当中的“理性思维”。题中引入了“恐惧生态学”的名词,并结合食物链食物网、种间关系等知识,要求考生能解释一些生态现象。此题是整篇考题中信息量最大的一道题,也是考生作答时文字量最大的一道题,共计11分,只有3个空,这就要求考生能对生态现象进行详细的解释,体现多个采分点,对而全,才能得满分。 如第29题,是对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中的“科学探究”的体现,对考生进行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考查。此题难度不大,只需填充实验组、对照组的处理,及简单步骤。但考生要注意题中要求A组是对照组,还要使用切除法对实验组进行处理。这些细节也会决定考生能否得分。

全国高考生物试题及答案

全国高考生物题(旧)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l3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能说明某细胞已经发生分化的是 A.实行ATP的合成B.实行mRNA的合成 C.存有血红蛋白D.存有纤维蛋白原基因 处理,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立即将外表皮放入蒸馏水中,直到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增加。若在该实验过程中,蔗糖溶液处理前外表皮细胞液的浓度为甲,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增加时外表皮细胞液的浓度为乙,则甲、乙的关系,以及实验过程中水分进出细胞的方式为 A.甲<乙,被动运输B.甲>乙,被动运输 C.甲>乙,主动运输D.甲=乙,主动运输 3.将生长状态一致的同一品种玉米植株分为甲、乙两组,甲组培养在适宜的光照条件下,其叶维管束鞘细胞中有淀粉积累;乙组培养在光照较弱的条件下,其叶维管束鞘细胞中没有检测到淀粉。乙组来检测到淀粉的原因是 A.叶片不实行光合作用,只实行呼吸作用 B.叶片光合作用强度低,没有淀粉的积累 C.维管束鞘细胞没有与淀粉合成相关的酶 D.维管柬鞘细胞不含叶绿体,不能实行光合作用 4.某校园有一片草坪和一片树林,下列关于这两个群落中动物分层现象的叙述,准确A.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具有分层现象 B.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没有分层现象 C.只有草坪和树林混杂在一起时动物才具有分层现象 D.草坪中的动物没有分层现象,而树林中的动物具有分层现象 5.研究发现两种现象:①动物体内的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物质甲的作用下,可增殖、分化为效应B细胞;②给动物注射从某种细菌获得的物质乙后。此动物对这种细菌具有了免疫水平。则这两种物质中 A.甲是抗体,乙是抗原B.甲是抗体,乙是淋巴因子’ C.甲是进巴因子,乙是抗原D.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体 31.(10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某同学从温度为55~65 C的泉水中筛选出能合成脂肪酶的细菌,并从该细菌中提取了脂肪酶。回答问题: (1)测定脂肪酶活性时,应选择____作为该酶作用的物质,反应液中应加入____溶液以维持其酸碱度稳定。 (2)要鉴定该酶的化学本质,可将该酶液与双缩脲试剂混合,若反应液呈紫色,则该酶的化学本质为____。 (3)根据该细菌的生活环境,简要写出测定该酶催化作用最适温度的实验思路。 32.(11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回答下列与生态学相关的问题: (1)某人将未经检疫的外来鱼类和水草大量引进某水域生态系统后,导致生物多样性下降。 从种间关系的角度分析,引起这种不良后果的原因是本地原有物种和外来物种之间可能存有着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 (2)某相对稳定的水域生态系统中主要有甲、乙、丙、丁、戊5个种群,各种群生物体内某重金属的含量如下表。已知水中的该重金属被生物体吸收后难以通过代谢排出体外。假设在这5个种群构成的食物网中,消费者只能以其前一个营养级的所有物种为食。

高三一模考试生物试卷分析

高三一模考试生物试卷分析 一、一模试卷的评价 本次考试对象为二轮复习高三学生。本试卷由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组成,共设33题,满分120分。其中单项选择题20个小题,共计40分,多项选择题5个小题,共计15分,非选择题8个小题,65分。 试卷基本呈现以下几个特点:①选择题着重基础书本知识,突出了对重点内容、主干知识的考查,也有少量题思维能力要求较高的,重视学生对知识的迁移的运用,学生做下来还算顺手,选择题总体难度不大。②非选择题没有纯粹考查书本知识,基本上都是图表题、曲线题。强化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字表达以及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达成度分析 1、学生答题情况 年级平均71.9分,选择题平均38.6分,非选择题平均33.3分。以下是各个题目得分情况。 2、教学目标情况达成分析: (1)选择题中答题情况分析: 单选得分率在比较低的的题有:2,3,6,8,14,20题,共6题。从中可以看出单选题的难度低,学生训练方面做得较好。第2题学生主要对生物进化内容问题认识有欠缺。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第3题对于内环境中知识概念模糊,遗忘。第6题对于质壁分离实验要加强与图型和曲线结合的方式才能真正体会题目中考查的内容。第14题第19题真核生物转录过程,对于转录过程中mRNA的形成, RNA聚合酶结合DNA示意图,很多同学错认为是转录和翻译在连续进行。虽然平时有关涉及这样的题目的训练,但是还是有部分学生没掌握好。关注部分差生的学习也是我们教学中的重要的一部分。今后对于这种题型要加强训练。 多选普遍比较得分低,现在多选改革后,很多学生宁愿漏选也不愿多选。比如21题基本上都是得1分。22题,C选项蓝藻含有类囊体这个知识点没接触过,所以只有6人正确。另外D选项性激素的本质是脂质,有18人错误的认为是蛋白质。23题A选项学生不

2017届百校联盟高三生物试卷分析

2017届高三第一次月考 生物试题 温馨提示: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请把答案转移到答题卷上,否则无效 ................。 第Ⅰ卷选择题部分(4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1.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说法错误的是 A.硝化细菌、霉菌、颤藻的细胞都含有核糖体、DNA和RNA B.植物细胞的细胞核、高尔基体在代谢过程中都能形成水 C.蓝藻无叶绿体,有叶绿素和藻蓝素,能进行光合作用 D.细胞膜、叶绿体外膜与内膜、内质网膜与小肠黏膜都属于生物膜系统 2.下列有关细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Mg虽然是微量元素但在光合作用中起很重要的作用,不可缺少 主要存在于牙齿和骨骼中 B.无机盐在细胞中主要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如CaCO 3 C.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时除生成水外还可能丢失氢(H) D.组成细胞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水 3.对绿色植物细胞某细胞器组成成分进行分析,发现A、T、C、G、U五种碱基的相对含量 分别约为35%、0、30%、20%、15%,则该细胞器能完成的生理活动是 A.结合mRNA,合成蛋白质 B.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 C.吸收氧气,进行有氧呼吸 D.吸收并转换光能,完成光合作用 4.将某植物细胞置于大于该细胞液浓度的硝酸钾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 该细胞未发生质壁分离,其原因可能是该细胞 ①为死细胞②为根尖分生区细胞 ③大量吸水④大量失水 ⑤质壁分离后又自动复原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②③⑤ D.②④⑤ 5.下表关于人体内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6.下列关于酶的论述正确的是 ①对底物有严格的选择性 ②酶在体内不能更新 ③温度越高酶的活性越大 ④酶制剂通常在低温下保存 ⑤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2017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题及答案(新课标2卷)

2017年高考全国Ⅱ卷理综生物试题试题及答案 1.已知某种细胞有4条染色体,且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某同学用示意图表示这种细胞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细胞。其中表示错误的是 2.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过程中,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列与该噬菌体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T2噬菌体也可以在肺炎双球菌中复制和增殖 B.T2噬菌体病毒颗粒内可以合成mRNA和蛋白质 C.培养基中的32P经宿主摄取后可出现在T2噬菌体的核酸中 D.人体免疫缺陷病毒与T2噬菌体的核酸类型和增殖过程相同 3.下列关于生物体中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细胞中,核外没有参与DNA合成的酶 B.由活细胞产生的酶在生物体外没有催化活性 C.从胃蛋白酶的提取液中沉淀该酶可用盐析的方法 D.唾液淀粉酶催化反应最适温度和保存温度是37℃ 4.将某种植物的成熟细胞放入一定浓度的物质A溶液中,发现其原生质体(即植物细胞中细胞壁以内的部分)的体积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0~4h内物质A没有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

B.0~1h内细胞体积与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量相等 C.2~3h内物质A溶液的渗透压小于细胞液的渗透压 D.0~1h内液泡中液体的渗透压大于细胞质基质的渗透压 5.下列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皮下注射胰岛素可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B.大脑皮层受损的患者,膝跳反射不能完成 C.婴幼儿缺乏甲状腺激素可影响其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D.胰腺受反射弧传出神经的支配,其分泌胰液也受促胰液素调节 6.若某哺乳动物毛色由3对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独立分配的等位基因决定,其中:A基因编码的酶可使黄色素转化为褐色素;B基因编码的酶可使该褐色素转化为黑色素;学科&网D基因的表达产物能完全抑制A基因的表达;相应的隐性等位基因a、b、d的表达产物没有上述功能。若用两个纯合黄色品种的动物作为亲本进行杂交,F1均为黄色,F2中毛色表现型出现了黄∶褐∶黑=52∶3∶9的数量比,则杂交亲本的组合是 A.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 B.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 C.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 D.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 29.(9分) 下图是表示某植物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示意图。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物质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H]代表的物质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 (2)B代表一种反应过程,C代表细胞质基质,D代表线粒体,则ATP合成发生在A过程,还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_(填“B和C”“C和D”或“B和D”)。

中高考前沿:2018年理综生物学科试题评析-专家点评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2019-2020年备考 见微知著,闻弦歌而知雅意 2019-2020届备考 青霄有路终须到,金榜无名誓不还! 2019-2020年备考 生物:引导中学教学重视实验操作等能力 2018年高考生物科学设计试题,重视主干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的多方位考查,着眼学生长远发展。用好高考“指挥棒”,积极引导中学教学重视实验操作、科学语言表达等能力,助力推进素质教育发展。 发挥生物学科育人功能 高考生物注重对生态学问题的考查,引导学生对生态问题进行深入思考,这有利于强化生态文明意识,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社会责任。全国III卷第32题以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生动形象地反映生态农业对物质循环利用、高效利用、环境友好的突出优势。 生物试题选取我国杰出生命科学技术成果为素材进行设计,以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全国III卷第1题考查由我国科学家完成的重大科技成果,引入1965年由我国科学家

率先完成的人工合成有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这一里程碑式 的壮举,引导学生体会科学先贤在科学研究过程中锲而不舍的拼搏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同时加强了为祖国发展拼搏的社会责任感。 体现应用性 高考生物优化考试内容,精选命题素材,从学科主干知识出发进行命题,着重考查学科必备知识的深入理解和灵活运用,注重学科内知识的综合,导引基础教育抓住核心、稳住基础,遵循教育基本规律开展教学,促进基础教育实施,助力素质教育发展。全国I卷第1题围绕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进行设计,考查生物膜结构在维持生命活动中的作用,以期达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之效。 高考生物试题充分发挥高考育人功能的积极导向作用,着力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素质综合型人才,立足当下实际情况,着眼学生未来的长远发展。高考生物试题在加强学科主干知识考查的基础上,注重考查独立思考、逻辑推理与信息加工等关键能力,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增强主动学习意识,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全国II卷第3题以人体体液调节等问题为情境,要求考生结合所学知识根据所给现象描述进行判断与推理,考查逻辑推理与信息加工能力。 引导教学回归本质

2020届新高考(山东)生物模拟训练卷2

2020届新高考(山东)生物模拟训练卷2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 1、下列有关组成细胞的分子和细胞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体成熟红细胞内没有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B.磷脂、蛋白质和核酸是T2噬菌体、肺炎双球菌必不可少的有机物 C.细胞骨架能维持真核细胞的形态,它与细胞的物质运输等活动有关 D.生物体内所有细胞中核糖体的形成不一定都与核仁密切相关 2、下列利用同位素标记法不能 ..达到相应研究目的的是( ) A.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时,用3H标记氨基酸 B.研究光合作用暗反应过程中碳的转移途径时,用14C标记CO2 C.研究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时,分别用35S和32P标记蛋白质和DNA D.研究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时,用3H标记胸腺嘧啶 3、如图表示植物细胞代谢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过程①可表示渗透吸水,对④⑤⑥⑦⑧过程研究,发现产生的能量全部储存于ATP中 B.过程④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过程②产生的能量可用于矿质离子的吸收过程 C.过程③可表示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过程⑧在根尖细胞中不能发生 D.就整个植株来说,若过程② O2的释放量小于过程⑧ O2的吸收量, 则该植物体内有机物的量将减少 4、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发给詹姆斯·艾利森和本庶佑,他们通过激活人体自身免疫系统攻击肿瘤细胞的能力,发明了一种全新的癌症治疗法——负性免疫疗法。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癌细胞会产生一些不同于正常细胞的化学物质,故癌细胞能被各种免疫细胞识别 B.增强T细胞识别癌细胞的能力,能提高生物体自身的免疫力,高效攻击癌细胞 C.注射抗体也能提高大体免疫力,但是不属于负性免疫调节的范畴 D.与其他治疗癌症的方法类似,负性免疫疗法可能也存在一定的副作用

高考生物试卷含答案

生物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20 题,每题2 分,共计40 分。每题只有一个踿踿踿踿选项最符合题意。 1 . 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学元素的叙述 , 正确的是 A. 细胞中一种元素的作用能被其他元素替代 B. 细胞中的脱氧核苷酸和脂肪酸都不含有氮元素 C. 主动运输机制有助于维持细胞内元素组成的相对稳定 D. 细胞中的微量元素因含量极少而不如大量元素重要 2. 人类对遗传物质本质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并证实了其传递规律和化学本质 B.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比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更具说服力 C. 沃森和克里克提出在DNA 双螺旋结构中嘧啶数不等于嘌呤数 D. 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说明所有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3.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失调的叙述,错误踿踿的是 A. 淋巴管阻塞引起下肢水肿 B. 血液中钙盐过多引起肌无力 C. 再次接触同种过敏原引起过敏反应 D. 腹泻引起体液中水和蛋白质大量丢失 4. 下列关于真核细胞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器在细胞质中的分布与细胞的功能相适应 B. 线粒体是细胞内物质氧化和能量转换的主要场所 C. 由rRNA 和蛋白质组成的核糖体具有特定空间结构 D. 高尔基体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加工和运输的场所 5.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生物的种间竞争是一种选择过程 B. 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依据 C. 外来物种入侵能改变生物进化的速度和方向 D. 突变的可遗传性阻碍生物进化 6. 下列关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叙述,合理的是 A. 该计划的实施将有助于人类对自身疾病的诊治和预防 B. 该计划是人类从细胞水平研究自身遗传物质的系统工程 C. 该计划的目的是测定人类一个染色体组中全部DNA 序列 D. 该计划的实施不可能产生种族歧视、侵犯个人隐私等负面影响 7. 下列关于植物激素或类似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脱落酸能够调控细胞的基因表达 B. 杨树顶芽的快速生长需要侧芽提供生长素 C. 喷施生长素类似物可以保花保果但不能疏花疏果 D. 密封贮藏导致水果各种激素合成增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