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感染护理查房PPT课件
合集下载
《颅内感染》PPT课件

颅内感染性疾病
辅助检查Βιβλιοθήκη 正 常弥 漫 性 慢 波颅内感染性疾病
辅助检查
影像学检查: 头颅CT或MRI检查一般无明显改变,少 数严重者可见额、颞叶低密度病灶、片 状、边界不清。
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 〕检查: 一般正常,少数病人有淋巴细胞增多。
病原学检查: 主要是CSF抗原抗体测定,有确诊意义 ,但需要有很高的实验室技术条件。
颅内感染性疾病
❖病毒性脑炎: 是一组由各种病毒感染引起的脑实质弥 漫性炎症的临床综合征。
颅内感染性疾病
❖常见病毒: 单纯疱疹病毒、肠道病毒、带状疱疹病 毒、巨细胞病毒等。
颅内感染性疾病
临床特点
发病 特点
急性、亚急性起病、任何年龄都 可发病,一般有上呼吸道感染或 消化道感染的前驱病症
精神 异常
包括情感、幻觉、定向、人格、 智能方面的障碍,一般复杂多变。 是最常见临床表现之一
少病残率。
术后颅内感染的护理
❖ 高热的护理 1.头置冰袋,物理降温。 2.体温超过39℃给予乙醇擦浴。 3.保持病室安静、空气新鲜。绝对卧床休息
。每4小时测体温1次。并观察热型及伴随病症。 鼓励患者多饮水。必要时静脉补液。出汗后及时 更衣,注意保暖。体温超过38.5℃时,及时给予 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以减少大脑对氧的消耗, 防止高热惊厥,并记录降温效果
❖ 日常生活护理 协助患者洗漱、进食、大小便及个人卫生等
生活护理。做好口腔护理,呕吐后帮助患者漱口 ,保持口腔清洁,及时去除呕吐物,减少不良刺 激。做好皮肤护理,及时去除大小便,保持臀部 枯燥,必要时使用气垫等抗压力器材,预防压疮 的发生。注意患者平安,躁动不安或惊厥时防坠 床及舌咬伤。
❖ 监测生命体征 假设患者出现意识障碍、囟门、瞳孔改变、
辅助检查Βιβλιοθήκη 正 常弥 漫 性 慢 波颅内感染性疾病
辅助检查
影像学检查: 头颅CT或MRI检查一般无明显改变,少 数严重者可见额、颞叶低密度病灶、片 状、边界不清。
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 〕检查: 一般正常,少数病人有淋巴细胞增多。
病原学检查: 主要是CSF抗原抗体测定,有确诊意义 ,但需要有很高的实验室技术条件。
颅内感染性疾病
❖病毒性脑炎: 是一组由各种病毒感染引起的脑实质弥 漫性炎症的临床综合征。
颅内感染性疾病
❖常见病毒: 单纯疱疹病毒、肠道病毒、带状疱疹病 毒、巨细胞病毒等。
颅内感染性疾病
临床特点
发病 特点
急性、亚急性起病、任何年龄都 可发病,一般有上呼吸道感染或 消化道感染的前驱病症
精神 异常
包括情感、幻觉、定向、人格、 智能方面的障碍,一般复杂多变。 是最常见临床表现之一
少病残率。
术后颅内感染的护理
❖ 高热的护理 1.头置冰袋,物理降温。 2.体温超过39℃给予乙醇擦浴。 3.保持病室安静、空气新鲜。绝对卧床休息
。每4小时测体温1次。并观察热型及伴随病症。 鼓励患者多饮水。必要时静脉补液。出汗后及时 更衣,注意保暖。体温超过38.5℃时,及时给予 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以减少大脑对氧的消耗, 防止高热惊厥,并记录降温效果
❖ 日常生活护理 协助患者洗漱、进食、大小便及个人卫生等
生活护理。做好口腔护理,呕吐后帮助患者漱口 ,保持口腔清洁,及时去除呕吐物,减少不良刺 激。做好皮肤护理,及时去除大小便,保持臀部 枯燥,必要时使用气垫等抗压力器材,预防压疮 的发生。注意患者平安,躁动不安或惊厥时防坠 床及舌咬伤。
❖ 监测生命体征 假设患者出现意识障碍、囟门、瞳孔改变、
ICU颅内感染护理查房

抗病毒药物应用注意事项
使用时机
颅内感染确诊为病毒性感染时,应尽早使用抗病毒药物。
注意事项
注意药物的剂量和疗程,避免过量使用或疗程不足导致病毒 耐药或复发。同时,要密切关注抗病毒药物可能带来的不良 反应,如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以及肝肾功能损害等。
脱水剂使用指征和剂量调整方法
使用指征
颅内感染患者出现颅内压增高症状, 如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等,可考 虑使用脱水剂降低颅内压。
发病机制
病原微生物通过血脑屏障或直接侵入颅内,引起脑组织炎症反应 ,导致脑细胞水肿、坏死等病理改变。
临床表现及分型
临床表现
颅内感染患者可出现头痛、发热 、恶心、呕吐、意识障碍等临床 表现。严重者可出现抽搐、昏迷 等现象。
分型
根据病原微生物的不同,颅内感 染可分为细菌性脑膜炎、病毒性 脑炎、真菌性脑膜炎等类型。
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
结合患者临床表现、脑脊液检查及影 像学检查等结果进行诊断。脑脊液检 查可见白细胞计数增高、蛋白质含量 增加等异常表现。
鉴别诊断
颅内感染需要与脑血管疾病、脑肿瘤 、颅脑外伤等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颅内感染在ICU中的重要性
颅内感染是ICU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 者的预后和生存质量。
剂量调整方法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脱水效果,及 时调整脱水剂的剂量和使用频率。同 时,要注意监测患者的电解质和酸碱 平衡情况,避免脱水过度导致内环境 紊乱。
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与报告
监测内容
在药物治疗过程中,要密切监测各种药物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肝肾功能损害、消化道 症状等。
报告制度
一旦发现药物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报告医生,同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颅内感染的观察及护理ppt课件

如患者在治疗中发热不退或退而复升,前 囟饱满、颅缝裂开、呕吐不止、频繁惊厥,应 考虑有并发症存在。可作颅骨透照法、头颅 CT扫描检查等,以期早确诊,及时处理。
19
抢救药品及器械的准备
做好氧气、吸引器、人工呼吸机、脱水剂、 呼吸兴奋剂、硬脑膜下穿刺包及侧脑室引流包 各种用药的使用要求及不良反应。如 静脉用药的配伍禁忌;青霉素稀释后应在1小 时内输完,防止破坏,影响疗效;高浓度的青 霉素须避免渗出血管外,防组织坏死;注意观 察氯霉素的骨髓抑制作用,定期作血象检查; 静脉输液速度不宜太快,以免加重脑水肿;保 护好血管,保证静脉输液通畅;记录24小时的 入水量。
15
4.环境 病室光线柔和,减少噪音,避免强光 刺激,病室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16
高热的护理
1.头置冰袋,物理降温。 2.体温超过39℃给予乙醇擦浴。 3.保持病室安静、空气新鲜。绝对卧床休息。
每4小时测体温1次。并观察热型及伴随症状。 鼓励患者多饮水。必要时静脉补液。出汗后及 时更衣,注意保暖。体温超过38.5℃时,及时 给予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以减少大脑对氧的 消耗,防止高热惊厥,并记录降温效果 。
颅内感染的观察及护理
1
概念
颅内感染是指病毒或者细菌通过血脑屏
障进入脑中,从而造成颅内感染!
2
颅内感染是指由化脓性细菌所致的感染 。 颅内感染主要有脑膜炎、脑炎、脑脓肿等。病 原体可能是细菌、病毒、寄生虫、支原体、衣 原体、霉菌、立克次体等。
3
神经外科领域的颅内感染多由外伤和手术 后引起
原因包括: (1) 部分抗生素难以通过血脑屏障。 (2) 脑脊液是一种营养丰富的培养基,但细胞免疫和体
9
治疗原则
选择杀菌剂 选择易透过血脑屏障的药物 局部给药应尽量避免 选择恰当的给药方案 疗程因不同的病原菌而不同 阳性菌首选万古霉素,阴性菌首选美罗培南
19
抢救药品及器械的准备
做好氧气、吸引器、人工呼吸机、脱水剂、 呼吸兴奋剂、硬脑膜下穿刺包及侧脑室引流包 各种用药的使用要求及不良反应。如 静脉用药的配伍禁忌;青霉素稀释后应在1小 时内输完,防止破坏,影响疗效;高浓度的青 霉素须避免渗出血管外,防组织坏死;注意观 察氯霉素的骨髓抑制作用,定期作血象检查; 静脉输液速度不宜太快,以免加重脑水肿;保 护好血管,保证静脉输液通畅;记录24小时的 入水量。
15
4.环境 病室光线柔和,减少噪音,避免强光 刺激,病室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16
高热的护理
1.头置冰袋,物理降温。 2.体温超过39℃给予乙醇擦浴。 3.保持病室安静、空气新鲜。绝对卧床休息。
每4小时测体温1次。并观察热型及伴随症状。 鼓励患者多饮水。必要时静脉补液。出汗后及 时更衣,注意保暖。体温超过38.5℃时,及时 给予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以减少大脑对氧的 消耗,防止高热惊厥,并记录降温效果 。
颅内感染的观察及护理
1
概念
颅内感染是指病毒或者细菌通过血脑屏
障进入脑中,从而造成颅内感染!
2
颅内感染是指由化脓性细菌所致的感染 。 颅内感染主要有脑膜炎、脑炎、脑脓肿等。病 原体可能是细菌、病毒、寄生虫、支原体、衣 原体、霉菌、立克次体等。
3
神经外科领域的颅内感染多由外伤和手术 后引起
原因包括: (1) 部分抗生素难以通过血脑屏障。 (2) 脑脊液是一种营养丰富的培养基,但细胞免疫和体
9
治疗原则
选择杀菌剂 选择易透过血脑屏障的药物 局部给药应尽量避免 选择恰当的给药方案 疗程因不同的病原菌而不同 阳性菌首选万古霉素,阴性菌首选美罗培南
颅内感染(新)ppt课件

炎症性病灶、片状、边界不清。 4 、病原学检查:主要是 CSF 抗原抗体测 定,有确诊意义,但需要有很高的实验室 技术条件。
诊断及鉴别诊断
1、诊断依据
①急性、亚急性起病; ②具有广泛性脑实质损害的临床表现; ③具有前驱症状(上呼吸道或消化道感 染的症状);
④脑电图呈广泛性异常,主要是弥漫性
而出现发热、鼻塞、流涕、咳嗽,服用
感冒药2天后上症缓解。3天前出现胡言
乱语,出家门不懂得回家,查体:神志
嗜睡,表情淡漠,反应迟钝,懒言不答,
两侧巴彬斯基征(+)。
病例三
某青年男子21岁,1年前外出到广东务工, 染上吸毒恶习,长期体弱多病,3周前开 始出现反复的发热头痛,体温多在 38~39℃,午后较明显,同时不思饮食, 身体渐渐消瘦,精神明显差,头痛不断加 重,就诊前2天出现言语不清,右侧肢体 无力,活动障碍,查:T38.4℃,神志清, 表情淡漠,脑膜刺激征(+),右侧上下 肢肌力Ⅱ级,不完全性运动性失语。
2、脑脊液检查:CSF性状外观呈无色透
明,脑压一般轻度增高,部分可正常, 严重者可中度增高;脑有液蛋白可轻度 增高,部分正常,糖及氧化物正常;细 胞学检查细胞数轻度增多,以淋巴细胞 为主,可见转化型淋巴细胞和激活型单 核细胞。
3 、影像学检查: CT 或 MRI 检查一般患者
无明显改变,少数严重者可见额、颞叶等
病例四
某中年女性40岁,全头胀痛40天加重伴 频繁呕吐6天而就诊,开始为全头胀痛, 而后进行性加重,变得头颅欲炸裂感难 以忍受,但神志清楚,定向、理解、思 维、判断能力 及全身运动、感觉均正常, 查:T37.8℃,颈稍抵抗,克氏征(±)。 腰穿脑压>400mmH2O。
[概述]
各种生物性病原体侵犯脑实质、脑膜及
诊断及鉴别诊断
1、诊断依据
①急性、亚急性起病; ②具有广泛性脑实质损害的临床表现; ③具有前驱症状(上呼吸道或消化道感 染的症状);
④脑电图呈广泛性异常,主要是弥漫性
而出现发热、鼻塞、流涕、咳嗽,服用
感冒药2天后上症缓解。3天前出现胡言
乱语,出家门不懂得回家,查体:神志
嗜睡,表情淡漠,反应迟钝,懒言不答,
两侧巴彬斯基征(+)。
病例三
某青年男子21岁,1年前外出到广东务工, 染上吸毒恶习,长期体弱多病,3周前开 始出现反复的发热头痛,体温多在 38~39℃,午后较明显,同时不思饮食, 身体渐渐消瘦,精神明显差,头痛不断加 重,就诊前2天出现言语不清,右侧肢体 无力,活动障碍,查:T38.4℃,神志清, 表情淡漠,脑膜刺激征(+),右侧上下 肢肌力Ⅱ级,不完全性运动性失语。
2、脑脊液检查:CSF性状外观呈无色透
明,脑压一般轻度增高,部分可正常, 严重者可中度增高;脑有液蛋白可轻度 增高,部分正常,糖及氧化物正常;细 胞学检查细胞数轻度增多,以淋巴细胞 为主,可见转化型淋巴细胞和激活型单 核细胞。
3 、影像学检查: CT 或 MRI 检查一般患者
无明显改变,少数严重者可见额、颞叶等
病例四
某中年女性40岁,全头胀痛40天加重伴 频繁呕吐6天而就诊,开始为全头胀痛, 而后进行性加重,变得头颅欲炸裂感难 以忍受,但神志清楚,定向、理解、思 维、判断能力 及全身运动、感觉均正常, 查:T37.8℃,颈稍抵抗,克氏征(±)。 腰穿脑压>400mmH2O。
[概述]
各种生物性病原体侵犯脑实质、脑膜及
颅内感染的护理优秀课件

• 临床表现:颅内感染的患者,术后3 d体温超过38℃,脑 脊液白细胞数>10×106/L(其中多核细胞>50%),糖定 量<2.2 mmol/L,蛋白质定量>450 mg/L;脑脊液细 菌培养阳性。
病史
• ICU-4床 高某某 男 37岁 住院号:10272 床位医生:徐医 生
• 诊断:脑瘤术后状态 • 病史:患者于今年4月在华山医院行脑瘤切除,术后颅内
– 观察穿刺置管部位情况,保持敷料清洁干燥,发现敷 料潮湿,应考虑引流管漏液或堵塞,要及时检查和处 理,及时更换敷料。
– 若实行持续脑室冲洗者,引流过程中,严格执行两侧 脑室内一侧为冲洗管,另一侧为引流管,绝不可混用, 以免将引流液逆流入脑室,造成人为污染。
护理要点
– 每日更换输液器,三通上的肝素帽每3 d更换1次。 – 在更换前严格做好手卫生。 – 保持整套冲洗引流装置无菌。在冲洗引流装置的各个
颅内感染的护理优秀课件
概述
• 开颅手术由于手术时间长、脑组织直接暴露、破坏了血脑 屏障,容易出现术后感染,而且一旦出现感染,治疗复杂, 常导致严重后果,是临床医生的棘手难题。由于血脑屏障 的存在,使大多数抗生素难以到达感染部位可高达57.0%。
护理要点
• 观察脑脊液的性状
– 注意观察引流液的性状,有无混浊或沉淀并做好记录, 必要时进行引流液细菌培养。
– 颅内压骤降或急剧增加都会增加颅内出血的危险,双 侧脑室的持续冲洗及引流都易引起颅内压的改变,密 切观察脑室引流液的颜色很重要。颅内感染的患者脑 脊液大部分混浊、微黄,若出现血性脑脊液,可能是 颅内出血,应立即通知医生处理。
护理要点
• 留取脑脊液检查
– 配合医生正确规范地留取脑脊液标本,脑脊液生化常 规检查每1—2d 1次,脑脊液培养每2—3d 1次。
病史
• ICU-4床 高某某 男 37岁 住院号:10272 床位医生:徐医 生
• 诊断:脑瘤术后状态 • 病史:患者于今年4月在华山医院行脑瘤切除,术后颅内
– 观察穿刺置管部位情况,保持敷料清洁干燥,发现敷 料潮湿,应考虑引流管漏液或堵塞,要及时检查和处 理,及时更换敷料。
– 若实行持续脑室冲洗者,引流过程中,严格执行两侧 脑室内一侧为冲洗管,另一侧为引流管,绝不可混用, 以免将引流液逆流入脑室,造成人为污染。
护理要点
– 每日更换输液器,三通上的肝素帽每3 d更换1次。 – 在更换前严格做好手卫生。 – 保持整套冲洗引流装置无菌。在冲洗引流装置的各个
颅内感染的护理优秀课件
概述
• 开颅手术由于手术时间长、脑组织直接暴露、破坏了血脑 屏障,容易出现术后感染,而且一旦出现感染,治疗复杂, 常导致严重后果,是临床医生的棘手难题。由于血脑屏障 的存在,使大多数抗生素难以到达感染部位可高达57.0%。
护理要点
• 观察脑脊液的性状
– 注意观察引流液的性状,有无混浊或沉淀并做好记录, 必要时进行引流液细菌培养。
– 颅内压骤降或急剧增加都会增加颅内出血的危险,双 侧脑室的持续冲洗及引流都易引起颅内压的改变,密 切观察脑室引流液的颜色很重要。颅内感染的患者脑 脊液大部分混浊、微黄,若出现血性脑脊液,可能是 颅内出血,应立即通知医生处理。
护理要点
• 留取脑脊液检查
– 配合医生正确规范地留取脑脊液标本,脑脊液生化常 规检查每1—2d 1次,脑脊液培养每2—3d 1次。
颅内感染ppt课件

❖ 晚期:意识障碍,昏迷,反复惊厥,水盐代 谢失常
编辑版ppt
11
结脑实验室检查
❖ 脑脊液检查:无色或微黄,静置后可有薄膜
形成, 可有毛玻璃样改变,压力可明显增高,
细胞数增多,以淋巴细胞为主,蛋白增高, 糖降低,氯化物降低。
❖ 肯定诊断依赖于CSF发现结核菌(涂片染色或 细菌培养)。若脑脊液量多并仔细检查,90% 的离心标本可检测到结核菌,脑室液中检出 率最高。CSF培养并非均为阳性(20-70%)。
编辑版ppt
3
常见病原体
❖ ❖ ❖ ❖ ❖ ❖ ❖
病细真螺寄朊艾 毒菌菌旋生蛋滋
体虫白病 毒
编辑版ppt
4
感染部位
❖ 以损害脑实质为主: 脑炎 ❖ 以损害脑膜为主: 脑膜炎 ❖ 上述两种同时受累:脑膜脑炎
编辑版ppt
5
(一) 病毒性脑膜炎
常见病毒:肠道病毒、单纯疱疹 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巨细 胞病毒等。
❖ 近年来发病趋势增高(病菌的基因突变,抗 结核药物的滞后,AIDS病人的增多)
❖ 典型病例诊断容易,但是不典型很容易误诊
编辑版ppt
10
典型病例临床表现可分三期
❖ 前驱期:约1-2周,起病缓慢,可出现性情改 变,头痛,此期脑脊液就可以有轻度改变
❖ 脑膜刺激期:结核中毒症状,脑膜刺激征及 颅高压表现,此期常伴有颅神经损害表现 (最常见面神经、动眼神经、展神经),植 物神经功能紊乱等表现
编辑版ppt
15
(三)隐球菌脑膜炎
❖隐球菌为条件致病菌,当宿主免 疫力低下时致病。
编辑版ppt
16
隐脑
❖ 临床表现:起病隐匿,进展缓慢。主要表现 为头痛,头痛进行性加重,可伴有不规则低 热。病情进展出现颅高压症状和体征,可有 肢体瘫痪和共济失调、精神症状、颅神经受 损等症状。
编辑版ppt
11
结脑实验室检查
❖ 脑脊液检查:无色或微黄,静置后可有薄膜
形成, 可有毛玻璃样改变,压力可明显增高,
细胞数增多,以淋巴细胞为主,蛋白增高, 糖降低,氯化物降低。
❖ 肯定诊断依赖于CSF发现结核菌(涂片染色或 细菌培养)。若脑脊液量多并仔细检查,90% 的离心标本可检测到结核菌,脑室液中检出 率最高。CSF培养并非均为阳性(20-70%)。
编辑版ppt
3
常见病原体
❖ ❖ ❖ ❖ ❖ ❖ ❖
病细真螺寄朊艾 毒菌菌旋生蛋滋
体虫白病 毒
编辑版ppt
4
感染部位
❖ 以损害脑实质为主: 脑炎 ❖ 以损害脑膜为主: 脑膜炎 ❖ 上述两种同时受累:脑膜脑炎
编辑版ppt
5
(一) 病毒性脑膜炎
常见病毒:肠道病毒、单纯疱疹 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巨细 胞病毒等。
❖ 近年来发病趋势增高(病菌的基因突变,抗 结核药物的滞后,AIDS病人的增多)
❖ 典型病例诊断容易,但是不典型很容易误诊
编辑版ppt
10
典型病例临床表现可分三期
❖ 前驱期:约1-2周,起病缓慢,可出现性情改 变,头痛,此期脑脊液就可以有轻度改变
❖ 脑膜刺激期:结核中毒症状,脑膜刺激征及 颅高压表现,此期常伴有颅神经损害表现 (最常见面神经、动眼神经、展神经),植 物神经功能紊乱等表现
编辑版ppt
15
(三)隐球菌脑膜炎
❖隐球菌为条件致病菌,当宿主免 疫力低下时致病。
编辑版ppt
16
隐脑
❖ 临床表现:起病隐匿,进展缓慢。主要表现 为头痛,头痛进行性加重,可伴有不规则低 热。病情进展出现颅高压症状和体征,可有 肢体瘫痪和共济失调、精神症状、颅神经受 损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