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养护方法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薄层罩面养护技术与施工方法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薄层罩面养护技术与施工方法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薄层罩面养护技术是一种有效延长沥青路面使用寿命和提高路面质量的养护方法。
它通过在新铺设的沥青路面上施加一层特殊的罩面材料,可以有效地防止路面的老化和损坏,并提高路面的抗滑性和耐久性。
1. 路面准备:在施工前,需要将路面清理干净,清除杂物、油污和污垢,确保路面干燥、平整和清洁。
2. 罩面材料选择:根据路面的使用条件和要求,选择合适的罩面材料。
常见的罩面材料有沥青混凝土、改性沥青材料和沥青胶结料。
3. 罩面施工:将罩面材料均匀地铺设在路面上,厚度通常为3-4毫米。
可以采用机械铺设和手工修整相结合的方法,确保罩面的平整度和一致性。
4. 罩面压实:在罩面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罩面的压实工作。
通常采用振动压路机对罩面进行振动压实,使其与原有路面紧密结合。
5. 罩面养护:罩面施工完成后,需要对罩面进行养护,保持其表面的光滑和平整。
可以通过喷洒养护剂、覆盖保护膜等方式进行养护,防止罩面受到日晒、雨淋等自然因素的侵蚀。
沥青路面施工后的养护工作要点

沥青路面施工后的养护工作要点施工完工后,对沥青路面进行养护工作是确保道路质量和延长使用寿命的关键。
以下是沥青路面施工后的养护工作要点:1. 清扫和洒水施工完成后,首先要对路面进行清扫工作,清除施工过程中留下的杂物和碎石,确保路面表面的光洁度。
然后进行洒水作业,以控制施工材料干燥的速度,并减少灰尘和颗粒的生成。
2. 建立交通管理措施在沥青路面施工完成后,应立即设置交通管理措施,确保道路上的交通安全。
根据施工情况,可以设置临时交通标志、交通警示灯等设施,提醒驾驶员注意施工区域,遵守临时交通规则。
同时,应确保施工现场的工人和人员的安全。
3. 检查和修复损坏在施工完成后的养护工作中,必须对路面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和修复任何可能的损坏。
这包括填补任何路面上的坑洞、破损区域或裂缝,以防止进一步的损害和加速路面的退化。
4. 进行密封层施工密封层是保护路面的重要层,对于施工后的养护工作十分关键。
在适当的时间里,应在路面上施工密封层,以防止水分和其他污染物渗透到沥青层中。
密封层的施工除了能够防水,还能够防止紫外线辐射和氧化对路面的破坏。
5. 进行定期维护施工后的养护工作不仅包括修补和保护,还应进行定期维护,保持道路的良好状态。
定期维护包括清洗路面、修复破损区域、补充路面材料等。
通过定期维护,可以延长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提高道路的安全性和舒适度。
6. 防止重型车辆和过重载运输在沥青路面施工完成后的养护过程中,要注意避免过重载的车辆通行,特别是重型卡车等。
这是因为过重载运输容易对路面造成压力和损坏,对沥青路面的养护带来不利影响。
应制定严格的交通管理规定,限制过重载运输车辆的通行。
总结:沥青路面施工完成后的养护工作是确保道路质量和延长使用寿命的重要环节。
通过清扫和洒水、建立交通管理措施、检查和修复损害、进行密封层施工、定期维护以及防止过重载运输等措施,可以保持沥青路面的良好状态,提高道路的安全性和舒适度。
充分的养护工作将有助于减少维修成本,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为车辆和行人提供更好的行车和通行环境。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案温度控制与养护措施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案温度控制与养护措施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在道路建设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而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中,合理的温度控制和养护措施对于保证路面质量、延长使用寿命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案的温度控制和养护措施进行探讨。
一、温度控制方案1. 施工温度的确定在进行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前,首先要确定适宜的施工温度范围。
施工温度的确定需要综合考虑气温、材料温度、环境温度以及施工工艺等因素。
一般来说,常规沥青混凝土的施工温度范围为120℃~150℃。
但具体温度还需要根据不同材料的特性来进行调整,以确保施工质量。
2. 温度控制方法为了保证沥青混凝土的质量,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施工温度。
下面是几种常用的温度控制方法:(1)材料控制:在施工前,将沥青等材料预先加热至适宜温度,以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流动性。
(2)设备控制:使用专业的施工设备,确保设备具备温度控制功能。
通过控制加热器的温度,可以有效地控制沥青混凝土的施工温度。
(3)施工工艺控制:采用分层施工的方法,逐层进行施工。
在每一层施工前都需要进行温度测试和调整,确保温度在合理范围内。
二、养护措施除了施工过程中的温度控制,养护措施同样至关重要,对于沥青混凝土的成型和养护有着重要的影响。
下面是几种常用的养护措施:1. 水养护在沥青混凝土施工完成后,利用水进行养护是一种常见的方法。
水养护有以下几个好处:一方面可以延长沥青混凝土的凝固时间,使其充分养护;另一方面可以降低路面温度,防止路面龟裂和开裂。
2. 覆盖养护沥青混凝土施工后,可以将其覆盖一层保护层,以减少外界环境对路面的影响。
这一保护层可以使用透明塑料薄膜或湿润麻布等材料,确保路面受到充分的保护。
3. 养护期限养护期限是指沥青混凝土施工后需要进行养护的时间。
根据施工情况和气候条件等因素,一般养护期限为3-10天。
在这段时间内,需要定期巡检路面状况,及时处理发现的问题,以确保沥青混凝土的质量。
公路沥青路面病害及养护措施

公路沥青路面病害及养护措施路面病害种类沥青路面病害是指由于各种因素引起的路面沥青材料的失效现象,通常分为以下几种:1. 裂缝裂缝是指路面出现的长条形或网状的裂缝,它们经常会出现在路面沥青材料的表层中。
裂缝的产生主要是由于车辆荷重、路面温度变化、水分渗透等因素引起的路面材料变形、破坏引起的。
2. 龟裂龟裂是路面出现的大约0.5到2厘米的小裂缝,它们通常是在直线部分的路面上,龟裂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沥青材料受热膨胀、冷缩而出现的。
3. 掏空掏空指的是路面出现的凹陷和坑洼,这类病害通常由路面材料的失效、车辆荷载和水分渗透引起。
4. 掉盖掉盖是指路面材料采用了不合适的沥青或者其它材料,或者施工不当而导致的严重问题。
掉盖通常发生在高速公路、城市道路等路面。
养护措施为了防止和消除各种路面病害,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养护措施。
1. 补修和翻新对于一些小面积路面病害,可以采取补修的方法,补上掉盖和坑洼,让路面光滑。
大面积病害则需要进行重新铺设和翻新。
2. 清理和修补排水系统排水系统对于路面的维护十分重要。
清理排水系统中的杂物和维修坏损的排水管道,保证排水系统的畅通和良好运作。
3. 路面平整和压实对于新铺设的路面、升级改造的路面或者出现了轻度路面病害的区域,需要进行路面平整和压实。
这将有助于预防路面病害的发生。
4. 常规维护在路面使用过程中,要加强维护,查看路面病害的产生原因。
例如渗水、车辆荷载等问题,及时引入防潮措施等。
结论公路沥青路面病害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采取一系列的养护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和消除这些病害,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通过实行规范的养护管理措施,可以让公路更加安全、舒适,同时也会节省制造新公路的费用。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案施工后的养护与维修策略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案施工后的养护与维修策略一、引言沥青混凝土路面作为一种常见的道路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公路、城市道路等交通建设领域。
在施工完毕后,对于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养护与维修策略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从养护与维修两个方面,探讨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后策略。
二、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后的养护策略1. 养护时间安排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后,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养护时间。
一般而言,新铺设的沥青混凝土需要经过养护期,以确保其正常硬化和固结。
根据气温、湿度等因素,一般养护时间为7-14天。
2. 养护措施养护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 保持路面湿润:施工后的沥青混凝土路面需保持湿润状态,以防止水分的蒸发对路面硬化产生不良影响。
- 禁止重载车辆通行:在养护期内,要禁止重载车辆通行,以避免对路面产生过大的压力和损坏。
- 控制施工温度:施工过程中应注意控制温度,合理操作减少热裂隐患。
三、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后的维修策略1. 日常巡查与维护日常巡查与维护是保持沥青混凝土路面良好状态的重要手段。
巡查人员应定期对路面进行检查,包括裂缝、坑洼、损坏等,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维修。
同时,对路面进行常规清扫,保持道路的干净整洁。
2. 裂缝处理裂缝是沥青混凝土路面常见的病害,需采取合适的处理方法。
根据裂缝的类型和程度,可选择冷缝灌浆、热补、密封胶等方法进行修复。
修复后,还需进行养护,确保补修部位与周围路面的密实程度一致。
3. 坑洼修复沥青混凝土路面出现坑洼问题时,需要采取适当的修复措施。
常见的修复方法包括补坑、加铺沥青混凝土等。
对于大面积的坑洼,可考虑重新铺设路面。
4. 预防性维修为避免道路病害的发生,预防性维修是必不可少的。
可采取定期维护、及时排水、修复路缘石等措施,保持路面平整、排水良好。
四、结论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后的养护与维修策略对于保障道路的安全和舒适行驶至关重要。
通过合理安排养护时间、采取科学有效的养护措施,可以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寿命和质量。
沥青路面养护方案

沥青路面养护方案介绍沥青路面是公路和道路建设的常见材料。
为了维持其完整性和使用寿命,需要进行养护和保养,以防止损坏和避免更高的维修成本。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个全面的沥青路面养护方案,以指导维护和保养沥青路面。
步骤步骤一:清洁定期进行清洁工作是维护沥青路面的关键。
清洁可以去除表面污垢和杂物以及预防潮气积聚。
具体操作为:- 使用扫把和清洁器具清理表面。
- 对严重污垢和油渍等污染,使用清洁剂清洗。
- 洗完后用水冲洗干净并晾干。
步骤二:裂纹处理沥青路面可能会出现龟裂和裂缝,这会威胁其完整性和耐久性。
对裂纹进行处理是修复和保养沥青路面的必要步骤。
- 检查路面遇到的龟裂和裂缝等。
- 使用沥青封口剂或填缝料填补裂纹和裂缝。
- 覆盖下一层材料,以防止水分和其他污染物进入。
步骤三:补丁修复沥青路面可能会因车辆和其他重物的使用而出现坑洼或凹痕。
对这些问题进行补丁修复是保持路面完整性的必要步骤。
- 检查路面,确定补丁修复的必要性和范围。
- 将损坏区域用沥青混合料堆积起来。
- 整平和平滑表面。
- 确保修补区域冷却后在其上布铺,从而达到更加耐久的效果。
步骤四:表层处理最后,表面处理可以保持沥青路面的平整度和外观。
以下是表面处理的具体步骤:- 查看路面,确定表层处理的类型和频率。
- 选择正确的沥青混合物来覆盖表面,可以使用热拌混合或冷拌混合物。
- 确保沥青混合物均匀覆盖,达到合适的表面平整度和外观效果。
总结本文档提供了一份完整的沥青路面养护方案。
虽然沥青路面的养护可能需要耗费时间和资源,但它是确保路面安全和具有很高耐久性的重要步骤。
定期沥青路面养护是维护公共交通安全的必要前提,而这份方案可以有效指导这一工作。
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标准规范

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5.1 一般公路沥青路面日常养护5.1.1初期养护应按下列规定进行1 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的初期养护(1)摊铺、压实后的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待摊铺层自然冷却后,混合料表面温度低于500C后方可开放交通。
(2)纵横向的施工接缝是沥青路面的薄弱环节,应加强初期养护,随时用三米直尺查找暴露出来的轻微不平,铲高补低,经拉毛后,用混合料垫平、压实。
2 沥青贯入式路面的初期养护(1)路面竣工后,开放交通时,行驶车辆限速在15km/h以下,根据表面成型情况,逐步提高到20km/h。
(2)设专人指挥交通或设置临时路标,按先两边,后中间控制车辆易辙行驶,达到全面压实。
(3)应随时将行车驱散的嵌缝料回扫、扫匀、压实,以形成平整密实的上封层。
当路面泛油后,要及时补辙与施工最后一层矿料相同的嵌缝料,同时控制行车碾压。
3沥青表面处治路面的初期养护(1)层铺法施工的沥青表面处治路面的初期养护与贯入式路面的要求基本相同。
(2)拌和法施工的沥青表面处治路面的初期养护与热拌沥青混合料的要求基本相同。
4 乳化沥青路面的初期养护乳化沥青路面的初期稳定性差,压实后的路面应做好初期养护。
5.2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日常养护5.2.1 一般规定1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应进行经常性和预防性的日常养护,以保证路面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
2高速公路路面日常养护的工作程序应符合下列要求:(1)建立完善的巡视检查制度和技术检测系统,建立完善的信息网络。
及时准确的掌握路面状况及相关信息,科学的、客观的评定路面使用品质,有依据、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安排养护项目。
(2)树立高度的交通服务意识和安全意识,在路面养护作业中,应满足正常行车的需要,尽量避免完全封闭交通。
(3)严格按照有关技术规范和标准进行养护作业,宜采取机械化养护作业方式,迅速、优质、高效地处理各类路面损害与障碍,确保运行质量。
(4)不断探索和应用新材料、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提高养护作业的时效性、机动性、安全性和可靠性。
沥青路面养护技术

适用领域:
• 公路和铁路:桥梁结构、隧道、地铁和地下通道的混 凝土衬砌; • 工业及民用建筑:公共建筑、仓库、工厂、车间、储 罐等; • 电厂:水电、火电、核电站; • 港口、码头、河道。
技术特点:
•极强的渗透力; •良好的柔韧性; •最佳的抗收缩性; •瞬间固化; •出众的耐久性; •强大的粘结力; •配比精确,不必现场称量; •施工温度范围宽。
适用对象:
一般用于轻度到中度细料损失或松散的道路,开 级配混合料出现松散时,雾封层可有效解决。无论是交 通量小的道路还是交通量大的道路均可使用雾封层。雾 封层可更新和保护旧氧化沥青路面,填补小型裂缝和表 面空隙,使低温下的路面免受损害,加深沥青路面的颜 色,加大沥青路面与标线的对比度,防止开级配路面松 散。
常见灌缝胶种类:
1 热灌注型主要 有沥青玛蹄脂 类、改性橡胶 沥青类、聚氯 乙烯胶泥类
2 冷灌注型以异 氰酸酯端基预 聚体与沥青反 应制成的嵌缝 胶及改性乳化 沥青类为代表
3 预制型的多孔 封闭型丁苯橡 胶嵌缝条
灌缝材料的基本要求: 良好的渗透性
界面粘结性
材料要求
耐高温性
低温延展性
灌缝时间与方法:
贴缝条照片
1.4 壁可注入法
传统的混凝土结构裂缝的修补方法是靠人工注入 树脂胶,而“壁可”法则是通过橡胶管自动完成注入。 在注入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约3Kg/cm2的压力,能保证将 修补材料注入到宽仅0.02mm的裂缝末端。同时,缓慢 均匀的压力可以将裂缝中积存的空气压入混凝土的毛 细孔中,并通过混凝土的自然“呼吸”作用排出,有 效地避免产生气阻,从而确保修补质量。在某核电站 反应堆护墙的维修工程中,“壁可”法曾创造了注入 深度达2m的惊人效果。
路面将产生结构 性缺陷,也可被认 为是一种“恢复性 ”修补。若未及时 养护,在随后12% 的使用寿命时间内 ,性能再次下降 40%,从而造成养 护成本3-10倍的增 加。这一阶段称之 为矫正性养护阶段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沥青路面养护
镇沅县养护段 许艳萍
随着我国经济得高速发展, 公路建设迅猛发展, 在我国现有得主要干线公路
中, 70% 以上就是沥青路面。但由于沥青材质本身得差异, 以及受到设计与施
工水平得影响, 沥青路面常常出现开裂、泛油、松散、坑槽等常见病害, 这些
病害得出现严重影响了行车速度、行车安全, 加大了汽车磨损, 缩短了沥青路
面使用寿命。所以沥青路面养护成为大家日益关注得问题, 本文结合笔者长期
工作实践,从普遍到具体得工作中对沥青路面常见病害及其防护措施作了探讨。
沥青路面设计施工中存在缺陷,在完工与使用初期往往反映不出来,但就是在在
长期得使用过程中,由于车辆得反复作用及气候与环境得影响,会出现各种各样
得损坏现象,必须适时保养、修补。沥青路面养护得目标就是:“保护公路公共设施
得完好状态,及时恢复损坏部分,保障行车安全、舒适、畅通”。
一、沥青路面常见病害
(1) 车辙: 车辙就是指路面上沿行车轮迹产生得纵向带状
凹槽, 深度1、 5cm 以上。车辙就是在行车荷载重复作
用下, 路面产生永久性变形积累形成得带状凹槽。车辙降低
了路面平整度, 当车辙达到一定深度时, 由于辙槽内积水,
极易发生汽车飘滑而导致交通事故。
(2) 裂缝: 裂缝主要有三种形式: 纵向裂缝, 横向裂缝与网裂。沥青路面产
生裂缝后, 导致渗水, 危害面层与基层。
(3) 坑槽: 坑槽就是常见得沥青路面早期病害, 指路面破坏成坑洼深度大于
2cm, 面积在0、 04m2 以上。形成坑槽主要就是车辆修理或机动车用油渗
入路面, 污染使沥青混合料。
松散, 经行车碾压逐步形成坑槽。
(4) 脱皮: 沥青路面脱皮就是指路面层层状脱落, 面积0、 1m2 以上。导致
沥青路面脱皮主要就是因为水损害。
(5) 松散: 沥青路面得松散就是指路面结合料失去粘结力、集料松动, 面积0、
1m2 以上。
二 、病害产生原因
(1)沥青质量问题
我国在道路结构层得厚度设计、材料得采用本着经济适应得原则, 而对交通量得
变化, 使用年限并没有重点研究, 像高等级沥青路面, 许多地方采用得就是
上面层使用进口沥青, 而中面层、底面层则采用国产沥青, 就国产沥青而言能达
到规范要求得厂家并不多, 而且数量十分有限, 不可能满足国内建设规模得需
要。
(2)气候得影响
近年来, 由于温室效应影响全球, 在我国也不例外气温普遍提高气候反常, 全
球气候持续变暖, 这种气候条件就是否持续下去有待时间得检验, 由于气温得
提高, 而导致沥青软化点得不适宜,再者根据云南特殊得气候,夏季得山洪泥石流
等自然灾害对沥青路面得损毁也较大。
(3)沥青拌合温度得控制
严格按规范要求控制沥青得拌合温度, 温度过高可能导致沥青变质, 没有粘性
使沥青松散, 温度过低, 沥青混合料拌合不匀, 影响级配, 这些也就是导致沥青
路面有时局部松散或其她病害得一个原因。
(4)施工过程中得路面污染
当前许多公路投标项目划分太细, 在同一路段上施工单位较多, 加上工期较紧,
平行作业, 相互影响, 如在沥青摊铺底面层中面层时, 路基施工单位要刷边坡,
挖边沟, 其她车辆也通行, 导致路面污染严重, 从而使路面上层铺设,层与层之间
得粘结受到影响, 在车辆荷载作用下, 沥青路面易产生脱落, 推拥、曲裂缝。
三、沥青路面病害得治理与预防
(一)做好初期养护及其日常养护
(1)初建成得沥青路面要设立限速标志,并且各种履带车及其她铁轮车不得直接
在路面上行驶
(2)当路面全面泛油后,即撒养护料,不泛油不撒,局部泛油也不撒,撒料时要顺
行车方向少撒、勤撒、薄撒、撒匀。
(3)加强维修,保持路面平整、路拱适度、线条顺直、路容整洁、排水良好。
(二)常见破损治理
(1)车辙得处治措施就是翻松表面一定深度并清除干净,洒粘层油用沥青混合料铺
筑,周围接茬处烙平。
(2)裂缝得处治措施一般如果就是轻微网裂清洁表面后刷油或者小面积喷油封
面,如果就是基层冻缩、干缩引起得纵横裂缝则要清洁缝隙,热油灌缝或用炒伴
沥青砂或沥青混合料填缝,捣实、烙平缝口、撒砂、扫匀。
(3)坑槽得处治措施一般就是开槽修补,应当注意开槽整齐,槽壁垂直,槽底坚实,
均匀涂刷粘层油,填补沥青混合料,整平压实,补部分稍微高出原路面,烙平四周。
(4)脱皮得处治措施需要清除脱落或松动得面层,加洒粘层油,重铺面层或从
新罩面。
(5)松散得处治措施,首先收集好松散料,待气温上升时,从新撒铺压实,或用喷
油封面、乳液封面。
(三)严格控制沥青混合料得质量
(1) 沥青得选取选用具有良好得高低温性能、抗老化性能、含蜡量低、高粘
度得优质国产或进口沥青。在条件许可得情况下, 可在沥青中掺加各种类型得改
性剂, 以提高基性能指标。
(2) 集料得选用骨料应选用表面粗糙、石质坚硬、耐磨性强、嵌挤作用好、
与沥青粘附性能好得集料。
(3)混合料级配设计中确定沥青混合料得高温稳定性与疲劳性能、低温抗裂性,
路面表面特性与耐久性就是两对矛盾, 相互制约, 照顾了某一方面性能, 可能
会降低另一方面性能。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实际上就是在各种路用性能之间搞
平衡或最优化设计, 根据当地得气候条件与交通情况做具体分析, 尽量互相兼
顾。当然为提高沥青路面使用性能还可以考虑以下两个途径: 第一就是改善矿
料级配, 采用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 SMA) 。第二就是改善沥青结合料, 采用
改性沥青。
严格控制施工质量
施工质量控制不严, 早期破损必然出现沥青路面施工必须按全面质量管理得
要求, 建立健全有效得质量保证体系, 对施工全过程, 每道工序得质量要进行
严格得检查、控制、评定, 以保证其达到质量标准。
(1) 严格控制沥青混合料得拌与质量, 拌合过程中发现糊料或离析等异
常情况应立即进行处理; 加大马歇尔试验频率, 严格控制沥青混合料得油石
比、稳定度、流值等指标, 必要时对混合料进行特殊配合比设计。
(2) 保证基层顶面粗糙度。改善基层材料级配, 增加粗骨料, 提高大中粒径
集料含量; 控制最佳含水量, 改进碾压方法, 避免过振过湿, 不能使基层顶面
形成灰浆硬壳, 不能用细料进行压实后找平。
(3) 合理洒布透层油、粘层油。在进行各层铺筑前, 必须保持顶面清洁。根
据近年来得施工经验, 透层油应以慢裂型乳化沥青为宜。
(五)云南沥青路面养护具体化
(1)防路面渗水。采用薄层罩面与封裂等养护工艺加大对路面裂缝得封罩、灌
补处治,预防路面“水损害”,延长路面使用周期。
(2)防路基冲缺。在路基土质较差、路面较陡、汇水相对集中得路段增做拦水
埂、送水槽等导流工程;在纵坡较陡、边沟冲刷较大得路段采用设急流槽、跌水
坎、消力坎、植草种树等措施,预防与治理路基冲缺与水沟冲刷。
(3)防边沟、涵洞淤阻。经常清通边沟、涵洞,保证排水畅通,水不漫路。
(4)防桥涵、构造物损毁。对桥涵与沿河线构造物得基础加强防护,确保桥涵及
沿河路堤挡墙等构造物完好。
(5)防边坡坍塌。采取修建截水沟、天沟、植物固坡等措施对汇水较为集中、
经常产生冲刷得土质边坡进行防护,防止边坡坍塌。六就是防路面、路肩积水。
(6) 一就是加强宣传学习。提高思想认识,帮助职工掌握预防性养护技能。
(7)就是加强制度管理。制定应知应会手册、简明养护工艺技术要点及操作规
程指南,制定措施办法、激励机制,做到有章可循。
(8)就是加强预防落实。落实预防性养护管理制度、竞赛办法与相关规定,做好
痕迹管理。
(9)就是加强规范养护。严格执行公路养护技术质量《规范》,加强对预防性养
护工艺得技术质量与操作规程得管理。
(10)就是加强及时养护。对路面坑塘、沉陷等病害及时修复;加大热拌冷补沥青
混合料得应用力度;对被冲缺、冲空得路基、边坡、挡墙、水沟及时修复与防
护,确保完好。
(11)就是加强生态养护。通过预防性养护,在公路产生轻微病害尚未破损之前,
把公路病害及造成病害得因素发现在先,处治在前,防止病害发展,最大限度地
延长公路得使用寿命,提高养护资源得使用效益。
沥青混凝土路面作为高等级路面,在其寿命周期内,如何进行科学、有效得养护,
就是一个十分重要得课题。其养护效果取决于材料、工艺、设备3方面得因素,
它们就是紧密联系、相互促进与相互制约得。因此沥青路面得养护技术具有很强
得综合技术得特点。为了改进与提高养护技术必须加强材料、工艺、设备3方面
综合技术得研究。预防性养护作为高等级公路经常性、周期性得保养措施,应引
起足够得重视,实现“重建轻养”到“建养并重”得观念转变刻不容缓。开展预防性
养护技术研究,就就是要针对可能出现得路面病害、缺陷得类型与损害程度,选
择正确、合理得路面养护维修措施。这对延缓路面使用性能恶化速率、延长使用
寿命与节约周期费用等方面具有重要得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