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思嘉的人物形象分析

合集下载

_飘_中郝思嘉复杂性格之心理分析_王丹

_飘_中郝思嘉复杂性格之心理分析_王丹
弗 洛 伊 德 认 为 , 人 格 结 构 有 三 个 组 成 部 分 :“本 我 ”(id),“自 我 ” (ego)和“超我”(superego)。 女主人公郝思嘉的性格正好吻合了弗洛伊 德人格结构理论中的本我和超我因素。
一、郝思嘉人格中的“本我” 弗洛伊德认为,“本我”是一个原始的、与生俱来的、无意识的结 构,完全隐没在无意识之中,它主要由性的冲动组成。 用弗洛伊德的话 说:“本我是人们所有的热情、本能和习惯的来源,是遗传本能和基本 欲望的体现者,它没有道德观念,甚至缺乏逻辑推理,有益的需要就是 不 惜 一 切 代 价 满 足 本 身 。 ” 本 我 所 遵 循 的 是 “ 快 乐 原 则 ” (pleasure principle),寻求欢乐和躲避痛苦是本我最重要的功能 。 在人一生的精 神生活中,“本我”起了最重要的作用。 既然本我在人的一生中起了最重要的作用,那么郝思嘉与众不同 的行为和思想自然可以从她的本我人格中找到最好的答案。 郝思嘉从 小就是一个与传统格格不入的人,她的原则就是“快乐至上”,她为了 获得心理上的满足, 完全可能去做一些被传统社会道德和舆论视为 “大逆不道”的事情。 本我的体现之一是她满足了弗洛伊德人格分析中 的性的冲动,在她身上是指获得爱情的冲动,这就解释了郝思嘉对待 爱情如此与众不同的原因。 她苦苦爱恋卫希礼(Ashley),为了得到他, 她可以什么都不在乎。 这一点正好符合了弗洛伊德的“快乐原则”:即 只要自己能获得快乐,在获得快乐的过程中所遭受的痛苦、折磨都不 能成为她自己追求快乐的障碍物。 她对爱情的追求证明了郝思嘉的本 我的巨大力量。 为了获得自己想要的爱情,她可以不在乎后果或是非 对错。 本我的另一个体现是郝思嘉的言行上。 她的本能的欲望使她常常 我行我素,背离了社会的规范,只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 他明明知道她 的行为并不符合当时社会对一个淑女的要求,但她并不在乎,甚至对 那样的生活很厌恶。 这也就解释了她为什么那么与众不同。 她公开向 传统的淑女礼节挑战:“我可偏要照我要做的做,照我要说的说,随便 人家怎样不喜欢,我都不管。 ”对于郝思嘉来说,尽情地玩乐是她的本 能追求,当那些淑女的礼节约束了她对自由、快乐的追求时,他当然要 毫不犹豫的摆脱掉那些束缚。 本我还表现是郝思嘉在求生的奋斗过程中所展现的真实本性。 弗 洛伊德曾把“本我”修正为两类,即“生存本能”和“死亡本能”。 “生存本 能”是同维持个体生存及绵延种族有关的最广义的本能,它是人类动 物性的表现,它追求自找满足,不顾及社会和他人。 内战爆发后,郝思 嘉家的整个庄园被军队洗劫一空, 严峻的生存问题摆在了她的面前。 对她来说,生活的全部就是要“找到充分的食物以免饿死,要找到充分 的衣服以免冻死,要使头上的屋顶不至于漏得太厉害”。 想要活下去的

从女性视角看《飘》之郝思嘉形象的塑造

从女性视角看《飘》之郝思嘉形象的塑造

德 ・ 伏 娃在 她 的著 作 《 二 性 》 中指 出 的 , “ 人并 不 是 人 劳役 :她 公 然赶 着 马 车在 城 里 做 生意 并 残 酷无 情 地和 其 他 波 第 女
生就 的 ,而 宁可 说 是 逐渐 形成 的 。 ” 她 的 论 点表 明 ,女 人 男性 竞 争 ; 凭借 自己的 聪 明才 智 ,她 打 败 了男性 竞 争 者 ,使 的形 成 是 与社 会 、 历 史和 文化 对 女 性 气质 所 的 定义 不 可 分 卜 割的。 郝 思 嘉 生 活在 南 方种 植 园主 家庭 ,为 了把 她 培 养 成 符合 家业 不 断 兴 旺起 来 。她 意识 到 自 己为 了聚 敛钱 财 , 已经 把 母
理念 ,重新审视在读者脑海中 已经定型 了的女性形象和权威 作 家 内心 女 性 意识 的 宣 泄 ,她 通 过郝 思嘉 的行 为 来 表达 女 性
化 了 的经 典作 品 , 已成为 西 方 女性 主 义 者彰 显 、 落 实 自己的 理论 主 张 的一 种 实 践 策略 。美 国 女作 家 玛格 丽 特 ・ 米切 尔 的 小说 《 》作 为 第 … 部 以南 方 女性 的视 角来 描 写 美 国 内战 的 飘
位 。她 们 必 须 “ 远 的善 良、优雅 、服 从 和 原谅 。她们 读 书 永
的 目的也 只 是 为 了和 男人 有 话题 可 谈 ”l ,丧 失 了基本 的 自 1 ]
我 意识 和 自尊 ,完 全服 从 于 男 性 的价 值 取 向 。 正如 西 蒙娜 ・
扩 大 贸易 , 获 取更 多 的 利润 ,她 不顾 社 会 舆 论 的谴 责 雇佣 犯
的思索,反 映出超前的女性意识 。本文将对 飘》 中的女主人公郝思嘉形象及小说所体现 的女性观进行尝试性的探

_飘_中女主人公郝思嘉形象赏析

_飘_中女主人公郝思嘉形象赏析

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对他而言坚持意第绪语的写作,不仅意味着一种语言方式的选择,更是一种人生态度,一种个体精神生命的表现方式。

在辛格看来,意第绪语就是犹太人最后的文化边界,用纯粹的犹太语言去描述犹太人和犹太化的生活情态,是他创作的根本宗旨和出发点。

正是这种文化基因以及他身上浓重的宗教情绪使得他讲的故事始终笼罩着一种宗教氛围,而对故事中的主人公他也更乐于提倡一种精神上的自救,在《傻瓜吉姆佩尔》中这种自救恰是吉姆佩尔甘愿为“傻瓜”的理由。

吉姆佩尔的“傻”是善良的,也是伟大的,他的善良出自他对罪恶的宽恕,以及对上帝的忠诚,而这正是他的伟大之处,也是辛格想要表述的犹太民族的伟大。

于受难中隐忍,于隐忍中坚持,这即是一种生命的信念。

就像美国犹太裔作家阿瑟·密勒说过的那样:“犹太人无法陷溺于哀伤中,免得反而被哀伤吞没了。

因此,大部分的犹太作品总是警告人:‘别太靠近深渊,否则容易落水’。

我想,这是犹太民族心理的一部分,也是我个人心理的一部分。

可以这么说,我相信生命的延续,写不出完全虚无的作品。

”这段话道出了多数犹太作家的特点,他们的创作因为有一个精神上的信仰而免于了虚无。

在辛格看来,吉姆佩尔身上的窝囊、困惑与伟大的难分难解正建立在犹太民族对于生命的信念上。

像吉姆佩尔这样的“傻瓜”就是犹太传说中谦卑的义人,正是他们默默地给世界撑起了道德的标准。

辛格在他身上实现了人类精神的回归。

鲁迅则不然,他身上没有宗教情结,他生活的时代,中国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中国人是愚昧的、屈辱的,因此他是用笔作为利剑与长矛直指国人痛处的。

阿Q 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泥土中长出的恶果,这是一个杂取种种人而成的典型,身上有着众多中国人的影子。

鲁迅的伟大正在于通过文学的表达进行他对中国人精神的深刻反思和对黑暗的坚韧反抗,敦促中国人冲出思想的牢笼,获得精神的解放,达到精神的独立和思想的自由,从而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世界,确定自己在世界的恰当定位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正确方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一个反叛传统的孤傲灵魂---试析《飘》的女主人公郝思嘉的人物形象

一个反叛传统的孤傲灵魂---试析《飘》的女主人公郝思嘉的人物形象

第7卷第5期2008年10月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ofW uxi I nstitute of Technol ogyVol .7No .5Oct .2008收稿日期:2008-06-10作者简介:华 敏(1973-),女,江苏无锡人,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一个反叛传统的孤傲灵魂———试析《飘》的女主人公郝思嘉的人物形象华 敏(无锡江南中等专业学校,江苏 无锡 214000)摘 要:《飘》是一部取材于美国南北战争和战后重建情况的长篇巨著。

这部作品的突出成就之一就是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性格复杂的女主人公形象———郝思嘉・奥哈拉。

作者对这个人物倾注了许多心血,使她血肉丰满、栩栩如生,成为福斯特所说的“浑实的人物”。

这部作品可直译为“随风飘逝”,它就是出自郝思嘉之口,大意是说那场战争像飓风一样卷走了她的“整个世界”,她家的农场及她的旧梦也“随风飘逝”了。

文章试图从错综复杂的品性、擦肩而过的爱情方面去阐述郝思嘉的反叛传统的性格特征。

关键词:反叛传统;孤傲灵魂;随风飘逝中图分类号:I 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880(2008)05-0088-03An A loof and Proud Soul Rebelli n g Aga i n st Trad iti on s———Analyzing the Imagine of the Her oine Scarlett O ’Hara in Gone W ith The W indHUA M in(W uxi J iangnan Secondary V ocationa l School,W uxi 214000,China )Abstract:Gone W ith The W ind selects material fr o m the US Civil W ar and the post w ar reconstructi on situati on lengthy work .One of the outstanding achieve ments of this work is successfully created a comp lex character of the i m age of the her o 2ine ———Scarlett O ’Hara .The author of this figure devoted much effort t o make her flesh rich,lifelike,Fossett beca me the “mud 2dy the real figure ”.This work may be literally translated as “GoneW ith TheW ind ”,which is fr om the mouth of Scarlett,t o the effect that this war,is like the sea as Hurricane her “whole world ”,she als o drea m s of the fa m ily far m and her “Gone W ith The W ind .”I n the paper the author tries t o exp lain Scarlett O ‘Hara ’s rebelling characters fr om her comp lex natures .Key W ords:rebel against traditi ons;al oof and p r oud s oul;Gone W ith The W ind 《飘》是一部取材于美国南北战争和战后重建情况的长篇巨著。

乱世佳人的蜕变史 ——《飘》中郝思嘉性格探究

乱世佳人的蜕变史   ——《飘》中郝思嘉性格探究

乱世佳人的蜕变史——《飘》中郝思嘉性格探究她,如一朵带刺的玫瑰,花瓣随风飘荡,拥有着一颗飘忽不定却异常坚定的心,她遭遇了漂泊的人生经历,也遇到了随风飘逝又随风飘来的爱情……——题记《飘》是美国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创作的长篇小说。

小说以亚特兰大以及附近的一个种植园为故事场景,描绘了内战前后美国南方人的生活。

作品中的女主角——郝思嘉是一个具有多面性、既平凡又不平凡的女性角色。

她的平凡主要表现在她有着像万千少女一样的性格,多情浪漫、善良优雅;她的不平凡表现于她在战争中勇敢坚强,顽强拼搏,经历战争的洗礼后,成为一名生活的强者。

战前:傲慢而虚荣的富家千金郝思嘉是大种植园主的女儿。

郝思嘉在她法兰西传统贵族出身的母亲的教育下,勉强算有大家闺秀的优雅,而她身上呼之欲出的源自她父亲的爱尔兰人粗犷,却是从骨子里散发出来的,这两种特征混在一起,虽然显得不太协调,却是郝思嘉最引人注目的地方。

在内战爆发前,她是一个任性、骄傲的贵族小姐,具有极强的虚荣心,每天只关心漂亮的衣服,热衷于参加各种舞会,不管走到哪里,她会想吸引众人的目光,成为大家瞩目的人物,她要所有的男人都围着她转。

但当她知道自己所倾慕的艾希礼就要迎娶相貌平平的媚兰时,她无法相信这个事实。

她一厢情愿地认为艾希礼爱的人是她,甚至固执地要求艾希礼带她私奔,但却被艾希礼无情的拒绝。

在自己的真情告白被艾希礼拒绝后,郝思嘉没有如同淑女般感到无地自容或哭泣,而是给了艾希礼一记耳光,并把花瓶砸向墙壁来泄愤。

为了赌气,郝思嘉嫁给了自己并不喜欢的媚兰的弟弟————查尔斯,因为她觉得这样可以挽回自己的面子,也可以刺激一下艾希礼和自己的追求者。

可即使嫁给了查尔斯,郝思嘉也无法忘记自己的初恋艾希礼。

战时:自私而负责的寡妇南北战争爆发后,查尔斯因染病在军营中去世了,郝思嘉成了一个寡妇。

但由于郝思嘉不爱自己的丈夫,所以她并不伤心,或是说令她难过的不是她失去了丈夫,而是她的寡妇身份,无法打扮得花枝招展地跟所有男人调情了,她只能穿着黑色的丧服,默默无闻地存在着。

郝思嘉爱情悲剧的精神分析批评

郝思嘉爱情悲剧的精神分析批评

心 理的外显 , 由此便牵 涉到 了弗 洛伊德 的精 神分析学 理论 。
在 早 期 的研 究 中 ,弗 洛 伊 德 把 人 类 心理 分 为 “ 潜 意 识 ”、 “ 前意识 ”和 “ 意识 ” ,后 对 这 一
的规范和标 准以及宗 教戒律 的体 现者 ” ,简 单来 说 , “ 超 我 ”是 道德和 良心 的代名词 。埃伦 本是
叛 逆 ,这 种 强 加 在 她 身 上 的 教 育
痛的爱情后 ,为 了逃 离 、报 复家 庭 远 嫁他 乡 。嫁 给杰 拉 尔德 后 , 她全心全意做 一个好 妻子 、好母 亲 。她 接 受 的 是 大 家 闺 秀 的 教 育 ,并希望 自己的女儿也 能成为 大家闺 秀。她的言传 身教 虽然在 郝思嘉身上 看似 收效甚微 ,但 这 种教育实则无 疑 已经到达 意识深
郝思 嘉爱情 悲剧 的精神分 析批评
圃 张 云
内容摘要 : 《 飘》 女主人公郝思嘉 的婚恋无疑是 一场 悲剧 ,造成郝 思嘉爱情悲剧 的原 因是 多方面 的,包
括 性格 弱点、社会环境 等。归根 到底 ,仍然 要回归到心理层面。性格、行为均为心理的外在显现 ,郝思嘉 的 悲剧乃是 “ 本我” 、 “ 超我”失衡发展 的结 出的苦果 。本 文认 为 ,家庭教育 中的人格冲突、集体 无意识 、生 存本 能等因素催 发 了这 场悲剧的发生。 关键词 : 郝思嘉 精神分析批评 悲剧成 因
滨 海 贵 族 家 庭 的 千 金 ,经 历 了 惨
理 论进行完善 ,形成 了一个 完整 的人格结 构 : “ 本 我 ”、 “自 我” 、 “ 超我 ” 。在郝 思嘉 的人 格
中充 满 了冲 突 , “ 本我” 、 “ 超 我 ” 激 烈 角 逐 ,并 与 社 会 现 实 相

《乱世佳人》中斯嘉丽和玫兰妮形象比较

《乱世佳人》中斯嘉丽和玫兰妮形象比较

斯佳丽(又译:郝思嘉)一个猫一样的女人。

有着猫一样的目光,猫一样的微笑,猫一样的步伐和猫一样的敏捷。

那么,这个猫一样的女人提供给我们是怎样的一些对待生活、对待爱情、对待困难和挫折的态度和经验呢?首先她在困难的时候敢于承担责任,虽然也有动摇,但最后仍然承担责任,比如她救了玫兰妮,她重振塔拉庄园,后来长期扶助阿希礼一家等等。

其次她敢于去爱、无怨无悔,她的整个青春都在爱着阿希礼,没有回报但她仍没有放弃努力,直到能力的极限为止。

还有就是知错能改,当她最后明白她之前所为是错误时,她马上向瑞特道歉,请求原谅,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守护他们的爱。

总的来说,斯佳丽堪称巾帼不让须眉的奇女子,人中龙凤,难怪瑞特这样的牛人也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

斯佳丽原本是一个弱女子,任性而年轻,第一次结婚是一时的冲动报复,嫁给了不爱的男孩,让自己成为了年轻的寡妇。

第二次结婚是为了一家人的生存,抢走了妹妹的心上人,肯尼迪。

肯尼迪虽然是一个半老头子,却不是斯佳丽的对手,面对她的冷酷和无情,他束手无策。

最终为了斯佳丽差点遭受的侮辱去报复穷白人而被人击毙,不幸枉死,却从未享受过斯佳丽的一点爱。

于是斯佳丽再次成为寡妇,而且还是个有钱的寡妇。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为了答应过阿希礼照顾玫兰妮的一句承诺,在北军就要攻占亚特兰大的时候,斯佳丽又果断地替玫兰妮接生,并找到瑞特冲破重重阻碍和关卡,回到了乡下老家--塔拉庄园。

在又饥又饿之时,她又遭受了母亲病亡、父亲痴呆、家里被劫,一穷二白的多重打击,她不屈不挠,带头种田干活,喝令妹妹下床摘棉花,并照顾玫兰妮和小波,支撑一家人的生计,那时她顶多也不过是个二十来岁的小姑娘,本应是个在母亲怀里撒娇的小姑娘。

可是面对如此巨大的困难,她没有选择逃避,而是勇敢挑起家里的重担,以常人难以企及的毅力抗争命运,每每看到斯佳丽举着萝卜向天盟誓,决不愿让家人再受苦挨饿时,我总是觉得拍片导演对光线和背景的运用是那么巧妙和艺术,它那么生动地刻划了思嘉渴望安定、渴望生存、渴望富裕的强烈而真实的内心情感。

尽情绽放的恶之花郝思嘉与王熙凤的形象比较

尽情绽放的恶之花郝思嘉与王熙凤的形象比较

尽情绽放的恶之花-------郝思嘉与王熙凤的形象比较摘要:《红楼梦》和《飘》是两部不朽名著,虽然这两部作品的作者、年代和文化背景不相同,但这两部作品中的两位女性---王熙凤和郝思嘉却有着很多类似的特点。

通过比较,我们懂得虽然两位女性在性格和处事方法之上有很多类似之处,但由于社会背景和人们思想观念的不同,她们的最终结局也截然相反。

一个是中国封建大家族当权贵妇,一个是美国南方农场主的娇纵千金。

两个生活在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女人,却同样漂亮能干、争强好胜,为达到目标不择手段。

《红楼梦》与《飘》两部小说用工笔重彩予以描绘刻画人物,其个性魅力让人过目难忘又众说纷纭,无论作者还是读者都对其又爱又恨,她们各自不幸的结局,给读者留下了一片叹息。

关键字:郝思嘉王熙凤悲剧性比较争强好胜“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场,曾为歌舞场,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做嫁衣裳。

”曹雪芹是一个对人生世界有大体验、大感悟的作家,一方面他看到腐朽的封建末世必然崩溃的命运,所以积极入世,创作出《红楼梦》以揭示之;另一方面他又对其有着无限的怀念和哀婉,而且不能对这一社会必然现象作出科学的解释。

因此在人生体验上形成一种无法排遣的悲剧意识。

“悲凉之雾,遍被华林”】所以,人的这一生都在为自己的无聊与荒诞找着合适的理由,如何才能找到人生那一缕微弱之光,如何能在活着的时候觉得自己的人生有意义。

并不是“无为守贫贱,坎坷长苦辛”的及时行乐,也非“朝阳不再盛,白日忽西幽”,便终日消沉。

美学大师宗白华在《美学散步》中说过一段话:“散步是可以偶然在路旁折到一枝鲜花,也可以在路上拾起别人弃之不顾而自己感兴趣的燕石。

无论鲜花或燕石,不必珍视,也不必丢掉,放在桌上可以做散步的回念。

”生活中的痛苦、挫折我们不必怨天忧人,生活中的高兴、喜悦我们不必永远沉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郝思嘉的人物形象分析 [1]哈耀萍《一部不应彻底否定的作品——萍美国小说》[J].昆明师专学院。1989 (02) 郝思嘉的人物形象分析 摘要:《飘》,是玛格丽特·米切尔描写美国南北战争时,反映南方社会动荡的一部著作。玛格丽特在书中刻画了诸多的人物形象,其中女主人公郝思嘉这一人物应该是本书中最为饱满的。郝思嘉生活在美国南北战争时期,从十六岁登上人生舞台,到二十八岁孤身一人,这些年间她经历了别人不曾经历的一切,并且,无论处境多么的艰险,她依然能够从容应对。她美丽、善良、勇敢、坚强,然而她又有着自私、傲慢、贪婪且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特点。本文将结合文本,分析郝思嘉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所表现出的性格特征,以使我们对郝思嘉这一人物的复杂的性格特征全面、系统的了解.

关键词:《飘》;郝思嘉;人物形象;成因 Abstract: The book “Gone with the Wind”written by the writer Margaret Mitchell, the work with the background of American Civil War, depicts profoundly a real period of American society in that given historic. Margaretportrays many of characters, but the most successful image of female in the novel is Scarlett. She lived in the United States during the Civil War, from 16 to 28, she experienced everything that other people hadn’t experienced in the 20 years. Whatever happened, she always respond-s calmly. She was beautiful、kind、brave, but she was also selfish、pomposity and she'll not stop until she reachesher goal. The article will unify the text to analyze Scarlett in different staged of life, so that we can have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about the character.

Sky word:” Gone with the Wind”, Scarlett, Character, Reason

第一章绪论 《飘》,是美国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一部长篇小说。这部作品以美国的南北战争为背景,通过对女主人公郝思嘉的遭遇,描写了美国内战及战后重建的南方社会。《飘》一经问世,便成了美国的畅销书。《飘》,在我国被翻译出版后,引起了读者的热议,大家对郝思嘉这一人物都褒贬不一。由得批评文章认为,《飘》是“为野蛮种植园奴隶制谱写的赞歌”[1],因此被批评得一无是处。而对小说中的主人公,被大家都认为是“贪婪任性,冷酷自私”。 虽然,郝思嘉的性格中存在一些缺点,但是,人的性格本就是复杂多样的,郝思嘉的人物形象分析 [2]玛格丽特•米切尔(Mitchell,M)著;李美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6 (2010.10重印) 如果仅凭这几个字来概括她的话,难免不以偏概全、有失偏颇。任何文学作品或者人物形象,分析者的角度或者立场不一样的话,那么结果肯定是不一样的。但是,大多数人的评价大多都带有很强的主观臆断色彩,因此我们唯有从作品出发,才能够较为客观的,对人物进行分析和评价。

第2章 矛盾 每个人都是矛盾的综合体,郝思嘉更是如此。郝思嘉的性格是由多种元素的结合而形成的。她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性格特点,正是由于战争、饥饿、以及恐惧,她才成了那个大家口中所说的“贪婪任性,冷酷无情”的郝思嘉。

2.1战争前的郝思嘉:任性而又叛逆的漂亮的种植园主千金 “战前,生活是美好的,就像一件古希腊的艺术品,匀称完美,尽善尽美,富有魅力。”[2]最初与读者见面的郝思嘉,刚从一所女子学校出来,不知人间苦难。她每天参加各种上流社会的误会,精心打扮并且想尽各种办法以使自己有更多的男朋友。但是,思嘉,虽然出生在南方种植园主家庭,但她从小就是与上流社会的条条框框所格格不入的一个女孩。 由于她的母亲是一位大家闺秀,从小到大,她的母亲都以大家闺秀的要求去教导她。她以宗教和传统道德影响女儿,教女儿要仁慈有爱心,女孩子要文雅温和,出嫁后依从丈夫作贤妻良母。因此,郝思嘉看起来也是十分的温文尔雅,有大家闺秀的良好风尚。但是,她又有着父亲身上爱尔兰人的强烈烙印,因此,她也讲究实惠,认准了自己的目标就不顾一切去完成它,根本就不管自己所置身的上流社会能不能容忍她的行为。又由于父亲对她的喜爱骄纵,因此郝思嘉的任性、张扬的性格在她婚前、乃至一生都是十分明显的。例如,她要参加十二棵橡树的野餐时,想要穿那件绿色平纹布花裙时,是遭到了嬷嬷的强烈反对的。因为,在上流社会,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即下午三点以前是不能露出胸部的。但是,郝思嘉是铁了心要穿,于是便威胁嬷嬷,不能向自己的母亲打小报告。最终,嬷嬷迫于无奈,只得让她披一件披肩在身上防止着凉。 郝思嘉的人物形象分析 [3]何红娟.《美国社会转型时期妇女的困境——对郝思嘉的重新解读》[J].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02) [4]于继红,李艳荣.《水火交融的“乱世佳人”——斯嘉丽性格分析》[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04) [5]邓华.《论郝思嘉》 [J] . 邵阳学院学报.2003 (06)

2.2战时的郝思嘉:自私,但又有有责任心 郝思嘉因赌气而嫁给韩查理,但是在两个月后,韩查理就在兵营中因病去世了。于是,她就变成了一个寡妇。在当时,寡妇是要守寡的,并且只能穿黑色的丧服、不能戴首饰,也不能在公共的场合露面。但是,郝思嘉没有一刻不想着舞会、不想着和男朋友说笑。她之所以参加妇女们组织的护理会,只是因为她在家里闲得太无聊了。当韩白蝶等人指责她不应该抛头露面和白瑞德跳舞的时候,她却因自己跳舞捐的钱最多而骄傲不已。 可想而知,郝思嘉的自私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与此同时,郝思嘉的身上又有着很强的责任心。在亚特兰大即将要沦陷的那天,恰巧这是媚兰的孩子要生了。在发现找不到医生给媚兰接生的时候,思嘉便硬着头皮给媚兰接生了。在媚兰生下孩子后,思嘉其实可以撇下媚兰,自己一个人逃到塔拉去的,但是她并没有。她叫白瑞德给她弄了一匹马,自己一个人把她带回了塔拉。

2.3战后的郝思嘉:坚强、冷酷、无情 在回到塔拉后,并没有郝思嘉想得那么美好。她日思夜想的母亲已经去世,他的父亲由于母亲去世而变得精神失常,家里的黑奴也大都逃走了。她面对塔拉这样的惨状,她没有留一滴眼泪。贵为千金小姐的郝思嘉,她自己下地干活,手上都是老茧、指甲缝里也都是脏东西。因此,不得不说,郝思嘉是坚强的,甚至比大多数的男人还要坚强。 但是,正当郝思嘉对未来满怀希望的时候,郝思嘉得知塔拉要交三百美元的税,否则自己和家人便得离开塔拉。迫于无奈,她勾引了自己妹妹苏埃伦的未婚夫和他结婚,从而从他那拿了300美元拯救了塔拉。并且,对此没有丝毫的羞耻心。婚后,面对自己丈夫在生意上的无能,她私自买下了锯木厂,并且完全不顾肯尼迪的反对而自己经营。在人们都认为女人应该在家里打点、做贤妻良母的一个社会,郝思嘉受到了大家乃至家人的强烈反对。但是,郝思嘉丝毫都不在乎,她只在乎钱。因为只有钱,才能带给她安全感。她做生意的时候,会不择手段而郝思嘉的人物形象分析 拿到订单。因此,郝思嘉经营的锯木厂生意是十分好的,并且还挤掉了一些同行。但是,随着自己生意的日益兴隆,随之而来的也是自己丈夫的颜面扫地。但是,她并没有顾忌这一些,她只想着如何扩大规模,开办一个酒店等等。所以,说郝思嘉冷酷、无情、自私这是一点都不为过的。

第三章郝思嘉复杂性格形成的根源 毋庸置疑,郝思嘉的性格是十分复杂的,其性格中也有许多让人觉得憎恨的地方。但是她并不是生来就是如此的,她之所以拥有十分复杂的性格,也是诸多原因所造成的。

3.1郝思嘉性格形成的原因——家庭 郝思嘉的父亲是一名爱尔兰人,他不具备贵族所具备的品质。郝思嘉的父亲,身无分文的来到美国。通过玩得一手好牌和喝酒的本领赢得了一片红色的土地,并且通过自己的努力把它变得一个收入颇丰的种植庄园。她的母亲出身名门望族,因为情场失意而嫁给了比自己大了将近20岁的郝嘉乐。郝思嘉既遗传了自己父亲的豪爽、粗狂、不拘小节、脾气暴躁的性格,又自小受到母亲良好的教育。所以,她的性格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她既想做个想妈妈一样有大家风范的淑女,骨子里又有敢爱敢恨、勇往直前的爱尔兰人的性格。

3.2郝思嘉性格形成的原因——环境 任何小说中的人物都不是简单的孤立存在,而是存在于特定的环境中。郝思嘉的性格变化很大一部分是由于环境的变化。郝思嘉生来就是一个千金小姐,完全不用担心生活。但是,“南北战争的结果摧毁了南方的既经济基础。基于旧的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和上层建筑无以依附,被迫转型„„这次转型,使南方郝思嘉的人物形象分析 [3]何红娟.《美国社会转型时期妇女的困境——对郝思嘉的重新解读》[J].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02) [4]于继红,李艳荣.《水火交融的“乱世佳人”——斯嘉丽性格分析》[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04) [5]邓华.《论郝思嘉》 [J] . 邵阳学院学报.2003 (06)

从保守、落后的无视黑奴基本人权和白人妇女经济社会独立性的农业经济型社会,走向自由、平等、妇女经济社会地理的工业经济为主的社会。”[3]她不的不在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打死了北方佬。塔拉被摧毁,她也不得不下地干活。因此说,不是郝思嘉本性十分的勇敢,而是环境所迫使。

3.3郝思嘉性格形成的原因——婚姻的不幸 郝思嘉一生所追求的事,“一件是卫希礼,还有一件是很多很多的钱。”[3]郝思嘉一生有三段婚姻。她的第一段婚姻,是因为想和卫希礼赌气,所以才嫁给了韩查理。因为“在16岁的女孩子心里,虚荣心比爱情更强烈,她那颗火热的心里如今什么也没有,只有仇恨。”[4]但是。不幸的是,在嫁给韩查理两个月后,她就成为了寡妇。她的第二段婚姻,是由于塔拉的赋税过重,她是为了保住塔拉,所以才嫁给了肯尼迪。而肯尼迪又十分的懦弱无能,所以她自己才不得不去做生意。第三次的婚姻,是嫁给白瑞德,可是郝思嘉到最后才知道自己是爱着他的,但是二人却在女儿死后分道扬镳了。但是,郝思嘉也不能自甘堕落,她必须要坚强,因为“明天又是另外一天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