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小说人物形象分析与概括教案(详案)

合集下载

中考语文复习备考会示范课教案小说人物形象分析教案

中考语文复习备考会示范课教案小说人物形象分析教案

中考语文复习备考会示范课教案小说人物形象分析教案中考小说阅读复习—分析人物形象教案教学目标:1、梳理小说中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2、掌握人物形象分析题型答题技巧。

教学重难点:小说中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小说是我们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形式。

无论是古典的四大名著、经典的武侠小说,还是网络上让人欲罢不能的更新玄幻、言情,那些栩栩如生、性格鲜明的人物都深深地吸引着我们,今天,我们就来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探究小说中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二、考点梳理1、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

2、结合描写概括人物思想性格。

3、结合人物理解作品主题、了解创作意图。

4、对人物及作品有自己的体验、评价、感悟。

三、方法探究联系所学课文,分析人物形象。

从《孔乙己》、《我的叔叔于勒》这两课中分别按要求找文中段落句子分析,并归纳人物的性格特点。

(一)、分析《孔乙己》的人物形象。

1、出示问题一:孔乙己是个怎样的人?孔乙己是一个醉心功名,穷困潦倒、好喝懒做、迂腐不堪、死要面子、自欺欺人、自命清高、麻木不仁、至死不悟却又善良热心的可悲可笑的封建科举制度下的读书人。

2、出示问题二:你从哪个角度来分析人物形象的?试简要分析。

学生从描写方法这一角度,在文中找出相关的段落句子进行分析。

(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3、归纳人物形象分析的方法一:描写方法塑人物。

4、梳理《孔乙己》的故事情节。

(七个生活片段)学生分析如何通过故事情节来反映人物形象。

5、归纳人物形象分析的方法二:故事情节看人物。

6、分析人物间的关系:短衣帮与孔乙己;丁举人与孔乙己;小伙计、小孩子与孔乙己。

7、归纳人物形象分析的方法三:人物关系辨人物。

(二)、分析《我的叔叔于勒》的人物形象。

1、用归纳总结的三种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来探究《我的叔叔于勒》的人物形象(主人公—菲利普夫妇)。

2、分三大组从描写方法、故事情节、人物关系三个角度来分析人物形象。

每组推举学生代表发言,本组其他同学补充。

中考复习专题--小说人物形象的概括分析教学设计

中考复习专题--小说人物形象的概括分析教学设计

中考复习专题--小说人物形象的概括分析【教学目标】掌握小说人物形象概括分析的方法。

【教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回顾教材,考点探源1.导入语在你所学过或读过的小说中,你最喜欢或印象最深刻的人物形象是谁?为什么是他(她)呢?有的同学喜欢某个人物形象,却概括不出他(她)的特点,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小说人物形象概括分析的方法。

2.考点探源(1)请回归七年级和九年级课本,参考书本课后“思考探究”梳理下表。

(2)通过对教材内容的梳理,我们发现:①人物形象是教材中重要的知识点。

②人物形象概括分析题的题干往往有“概括”“说说”等作答动词,提问的句式大抵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③人物形象概括分析的要求:需结合课文中的具体描写来分析人物形象的特点。

二、以文析法,归纳策略(一)以文析法案例1:《孔乙己》孔乙己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课文中的具体描写,联系人物所处的社会环境,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要点:孔乙己是一个失败者的形象,是众人眼中的笑料。

(1)他好喝懒做,又迂腐可笑。

(2)他是失败的读书人,又一直幻想保持读书人的尊严。

(3)没有生存能力,又不肯加入“短衣帮”。

(4)热心善良诚信,仍免不了成为大家嘲弄与取笑的对象。

(5)深受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和世态炎凉之苦,命运悲惨。

归纳要点:①外在形象②内在形象③所处的社会环境案例2:《变色龙》从奥楚蔑洛夫处理案件时不断变化的态度中,可以看出他是怎样的一个人?参考答案:奥楚蔑洛夫是一个溜须拍马、谗上媚下、见风使舵、趋炎附势的小人。

归纳要点:①奥楚蔑洛夫自身的语言②前后的对比(二)归纳策略1.从文中找出能直接点明人物形象的词语,注意作者对人物的评价。

2.借助文章对人物的各种描写,从中概括出人物形象的特点。

3.结合当时的背景和人物的经历,明确人物的身份、地位、职业等。

4.概括分析人物形象要从整体事件入手,进一步完善人物形象。

(三)答题模式模板一:个性特征+身份地位特征模板二:通过人物的描写(语言、动作、心理、肖像或细节等)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然后根据题目要求作答。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分析概括小说人物形象课件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分析概括小说人物形象课件

他人评价
夏冰因才华出众、处事果断、作风过硬, 最近被提拔到城建局当一把手。
语言心理描 写
人命关天!夏冰心里一惊,忙问,师傅伤着没 有?
语言描写
我哪里有你说的那么年轻!夏冰说,当然,改正了 就好,你不是也赶来了?
身份:参谋长 动作描写:
马参谋长认真看了看班长,重重冷拍静了冷他静 一下
语言描写:
根据“你跟他喊话,不机许智停、”和关“心你战看友好了,我在给你敬礼。 按条令要求,你应该向我行注目礼。首长的手不放下, 你故的事目情节光就不能离开!你得抬头看着我,不许低头”
④有一颗宽容的心。表现在尚主任向他道歉,他原谅了尚主任。
方法小结
寻找 描写方法 品人物 借助 身份经历 明人物 综合 他人评价 知人物 细读 故事情节 析人物 置身 环境背景 看人物 答题思路:性情特点+结合文本分析
阅读小说《 能 链》完成下面练习题 从全文看,马参谋长是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小组合作 请根据你对《新官上任》的理解,环绕除夏冰外的一个 人物设计一道人物形象概括分析题
1 问题: 2 分值: 3 参考答案:
题目要点审仔细 上下文里定位置 文中信息须找全 人物形象巧总结 归类合并妙表达
夏冰因才人华物出身众份、处事果断、作风过硬,最近被提拔到城 建局当一把手。本来,组织部门已跟他约好,明天就送他 走立刻任。但是,眼前的这场大雪心,理就描如写同在他头顶上垒 起了一座雪山,随时都会倒塌。真的是悬念迭起呀!道路 畅不畅通?自來水管道是否爆裂?种种想到或者没有想到 的问题,就像眼前的大雪在他脑子里一片混沌……
参考答案
①他是机智聪明的人:在矮个子兵陷入绝境时,他想到用喊话、 敬礼等方式激励矮个子兵坚持下去。

中考语文复习备考会示范课教案小说人物形象分析教案

中考语文复习备考会示范课教案小说人物形象分析教案

中考小说阅读复习—分析人物形象教案教学目标:1、梳理小说中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2、掌握人物形象分析题型答题技巧。

教学重难点:小说中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小说是我们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形式。

无论是古典的四大名著、经典的武侠小说,还是网络上让人欲罢不能的更新玄幻、言情,那些栩栩如生、性格鲜明的人物都深深地吸引着我们,今天,我们就来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探究小说中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二、考点梳理1、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

2、结合描写概括人物思想性格。

3、结合人物理解作品主题、了解创作意图。

4、对人物及作品有自己的体验、评价、感悟。

三、方法探究联系所学课文,分析人物形象。

从《孔乙己》、《我的叔叔于勒》这两课中分别按要求找文中段落句子分析,并归纳人物的性格特点。

(一)、分析《孔乙己》的人物形象。

1、出示问题一:孔乙己是个怎样的人?孔乙己是一个醉心功名,穷困潦倒、好喝懒做、迂腐不堪、死要面子、自欺欺人、自命清高、麻木不仁、至死不悟却又善良热心的可悲可笑的封建科举制度下的读书人。

2、出示问题二:你从哪个角度来分析人物形象的?试简要分析。

学生从描写方法这一角度,在文中找出相关的段落句子进行分析。

(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3、归纳人物形象分析的方法一:描写方法塑人物。

4、梳理《孔乙己》的故事情节。

(七个生活片段)学生分析如何通过故事情节来反映人物形象。

5、归纳人物形象分析的方法二:故事情节看人物。

6、分析人物间的关系:短衣帮与孔乙己;丁举人与孔乙己;小伙计、小孩子与孔乙己。

7、归纳人物形象分析的方法三:人物关系辨人物。

(二)、分析《我的叔叔于勒》的人物形象。

1、用归纳总结的三种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来探究《我的叔叔于勒》的人物形象(主人公—菲利普夫妇)。

2、分三大组从描写方法、故事情节、人物关系三个角度来分析人物形象。

每组推举学生代表发言,本组其他同学补充。

四、常见题型。

总结归纳:人物形象分析的题型:1、你认为主要人物是一个怎样的人?2、结合内容具体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

小说形象概括与分析教学设计11.28

小说形象概括与分析教学设计11.28

小说人物形象的概括与分析学习目标:(一)知识和能力1、了解小说中人物描写的常见方法。

2、掌握从小说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中去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的方法。

3、运用所学方法概括人物形象,规范答题。

(二)过程和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成果(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学习重难点:1、掌握从小说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中去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的方法。

2、运用所学方法概括人物形象,规范答题。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明确考点二、自主学习,熟记考点(一)、考情探幽纵观近三年高考,关于小说人物形象鉴赏的内容是试题的重点,且2017年高考把小说列为必考考点:(二)、考点阐释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

情节、环境、人物是小说的三要素。

小说的核心任务就是通过刻画人物、塑造典型人物形象来揭示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方面,从而表现作品的主题的。

所以对小说人物形象的理解与分析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小说阅读考查中命题的热点。

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的方法有:1、借助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2、借助环境描写分析人物形象3、借助作者倾向分析人物形象(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4、借助描写方法分析人物形象(本课重点)。

描写方法分为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包括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

肖像描写即描绘人物的面貌特征,它包括人物的身材、容貌、服饰、打扮以及表情、仪态等。

神态描写专指脸部表情。

语言描写能鲜明地展示人物的性格,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动作描写就是描写人物富有特征性的动作。

人物的每一个行动都是受其思想、性格制约的。

心理描写就是对人物内心的思想活动进行描写。

最常见的心里描写是人物的内心独白。

(三)、常用术语(1)勤劳,朴实,善良,真诚,执著,顽强,守信;(2)聪明,机智,精明,干练,伶俐,踏实,谨慎;(3)热心体贴,善解人意,乐于助人,大而无私;(4)从容淡定,乐观开朗,有平常心,有生活情趣;(5)有理想,有担当,有责任心,有上进心;(6)自私,虚伪,粗鲁,贪婪,卑鄙,无耻;(7)趋炎附势,见风使舵,阿谀奉承,阴险狡诈;(8)斤斤计较,心胸狭窄,爱慕虚荣,损人利己。

中考复习阅读教案——人物形象分析

中考复习阅读教案——人物形象分析

中考复习记叙文阅读——人物形象分析复习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人物分析考查的题型2.掌握人物分析的方法3.培养学生整体感知文章的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内文章的复习回顾,运用典例分析,讲练结合,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和人物形象情感态度价值观:从阅读文章中与作者进行情感的交流,理解作者的情感倾向,滋养心灵,感受美好、辨别是非、振奋精神,产生阅读的愉悦感。

复习重难点:准确全面分析人物形象复习过程:一.导入前面我们复习了情节的概括,这节课主要复习人物形象的分析。

二.出示学习目标(幻灯片)三.知识回顾人物塑造的方法从人物描写角度看,可分为描写和___描写。

刻画人物的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考点导学我们分析人物形象,须准确把握主要人物的性格,挖掘出作者在人物形象上积淀的爱憎之情,这是准确理解作品主旨的首要一步。

下面我们看看中考对这一知识点是如何考查的。

1.题型表述与经典题例:①指认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并指出相应的作用;如《萝卜花》第5题(2009 ·广西桂林)本文用了、等描写方法,刻画了一个的女性形象。

如《母爱的颜色》第1题(周末练习一):第②段中第一句话运用了哪种人物描写方法?此句刻画了“妈妈”是一个怎样的形象?②概括(举例)指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如《英雄》第2题:(2011·南平市质检题)结合具体内容,说说“他”是一个怎样的人?《米粽之忆》第2题(2011·宁德市)请结合文中的语句分析母亲的特点。

(《考点技法点拨》P120)《每朵花本应芬芳》第2题(2011·龙岩)从文四位孩子的趣事中,你感受到孩子的哪些天性?③对文中人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析(包括作者自身对人物的态度和读者对人物的评价)。

近年来更多的命题方式是“本文中的人物, 你更喜欢哪一个, 请说出理由”, 意在尊重考生独特的阅读体验。

九年级上期期末试题《木头伸腰》第2题:刻画市长这个人物形象时主要用了、两种描写方法。

中考语文小说阅读复习 人物形象分析教学设计1

中考语文小说阅读复习 人物形象分析教学设计1

《小说阅读复习教学——人物形象分析》教学设计【学习内容】:小说阅读复习【教学设想】:使用市规定的小说文段《鞠躬》对自己任教班级进行学情摸底,总得分率是55%,4道题目题目的得分率分别为51%、49%、63%、60%,其中得分率最低的就是第二道题目,也就是人物形象分析类的题目,因此我定下了这节小说阅读复习课的复习内容——分析概括人物形象。

【学习目标】:1、训练学生速读文章,理清情节的能力。

2、掌握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的方法。

3、读懂小说人物形象,从而理解小说内涵。

【学习重点】: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的方法。

【学习难点】: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的方法。

【课前准备】:对《鞠躬》这一小说文段进行了检测,各小题得分情况进行了分析,学生答题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归纳。

【课堂学习】:一、问题自己找展示幻灯片导入:学情反馈(小说文段《鞠躬》各小题得分情况),出示小说阅读中考考点及本课学习目标。

展示《鞠躬》第2题题目及参考答案。

学生活动:对照参考答案,说说自己平时答题时存在的主要问题。

教师点拨:指导学生如何抓住答案要点。

方法和手段:学生畅所欲言,教师聆听并及时给予回应。

二、老师支支招过渡:承接刚才同学们的回答,并激发学生思考:怎么样才能让自己再做人物分析题时准确度更高些,答案更完善些?(幻灯片投影《鞠躬》有关校长的语段,提醒学生可以在分析人物形象前先思考三个问题:1、人物职业身份?2、面对什么问题或矛盾冲突?3、他是怎么说怎么想怎么做的?)学生活动:小组讨论,针对相关语段思考概括回答三个问题。

方法和手段:为了让学生能真正感受答案生成的过程,组织学生讨论探究,小组形成答案,代表发言分享。

教师点拨:了解各小组讨论进度,适当进行指导点拨。

教师明确:人物形象分析题表述要点:xx是一个……的人。

作为什么人,他怎么样,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思想品质)。

老师过渡引出下环节:刚才同学们的尝试,让我们发现,进行人物形象分析时,通过分析人物的职业身份,以及面对矛盾冲突时是怎样处理的,往往,人物的性格特点也就一步步的展现在我们面前了,这时,只要我们有条理的把它表达出来,题目就能很好的完成了,现在,让我们用这种方法,来试一试,阅读《信仰》这篇文章,分析老头这个人物形象。

《小说人物形象的分析、归纳》教案

《小说人物形象的分析、归纳》教案

《小说人物形象的分析、归纳》教案高三语文备课组执笔:边慧 2014/2/28 高三(5)班【复习目标】1、初步掌握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分析、归纳方法。

2、借助小说人物的塑造,建构答题思路。

3、提高学生的小说阅读能力。

【复习重难点】借助小说人物的塑造,建构答题思路。

【复习设想】本课针对高考小说形象考查题的特点进行教学,重在人物形象分析、归纳方法的指导,同时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突出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

【复习安排】1课时【课前自主复习】一、分析小说体裁特征: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

情节、环境、人物是小说的三要素。

文学即人学,以叙事为主的小说更是以写人为中心。

小说一般是通过人物形象或故事揭示人生哲理、社会问题、价值观念等的。

以小说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道德风貌、品格等揭示人性中的真善美和假丑恶。

小说中所描绘的人物形象,是作品内容的重要因素,更确切地说,是作品的主要构成部分。

因为小说的核心任务就是通过刻画人物、塑造典型人物形象来揭示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方面,从而表现作品的主题的。

所以对小说人物形象的理解与分析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小说阅读考查中命题的热点。

二、分析人物形象的常见题型:1、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人物形象。

2、×××是一个怎样的人物?3、×××有哪些性格特点?4、分析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及其作用。

【课堂互动学习】一、精题点评1、试题回顾2012·江苏《邮差先生》文中两处画线的句子写出了邮差什么样的性格?请简要分析。

A.“又来催饷了,”他心里说,“足够老头子忙三四天!”B.虽然有时候他是这样抱歉,因他为小城送来——不,这种事是很少有的,但愿它不常有。

参考答案:看见学生给家长写的信,他就能大致猜测到内容,并体谅到家长的辛劳;邮差不免要送递坏消息,他为此感到遗憾,并衷心希望没有坏消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说阅读复习课教学案例设计: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中考小说人物形象分析与概括武穴市第三实验中学郭国品教学目标:1.学习小说中人物形象的描写方法,体会其作用。

2.掌握人物形象的分析与性格概括方法。

3.培养观察与阅读习惯,做一个有志、有识、有恒的人。

教学重点:怎样多角度分析人物形象和概括人物性格。

难点:结合内容全面、准确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方法:立足课本、联系中考、迁移课外。

表演法(道具法)、合作探究法等教学过程导入:由离中考还有80天的时间说起。

开门见山,为同学们带来一堂课,希望有所帮助。

齐读题目。

解释俗语“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提出疑问该俗语与本课有何关系?一、复习小说文体知识。

1、调查了解,初中阶段学过哪些小说?(不含名著阅读,共13篇)2、精讲知识点①小说的定义,以及与散文的不同之处。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

性质:虚构,与散文最大的区别目的:反映社会生活(世事洞明皆学问)特点:剧情更集中,情节更吸引人,目的性更强我:并非作者本人。

②解读信息,三要素及三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小说为何要“以人为本“。

通俗解释“塑造”即虚构,方法是“模特法”。

精讲:1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和环境。

2小说的主要任务是塑造(虚构:模特说。

)人物(主人公),写出鲜明的人物形象来,情节是小说的骨架,环境是小说的依托。

3、勾连学生已有的经验,谈谈:怎样知人,从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分析。

了解正面和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包括: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侧面描写(也叫间接描写) :即通过别人的描述、衬托对比等方法塑造人物。

4、重温课本猜猜看。

体会课本中小说描写人物的方法及其作用。

①体会外貌描写的作用。

例1问:下文中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请概括闰土的人物形象。

他十一二岁,紫色圆脸,头戴小毡帽,颈上套一个银项圈,有一双红活圆实的手(健康可爱)身材增加了一倍,脸色灰黄,很深的皱纹,眼睛周围肿得通红,头戴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提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苍老穷困)②体会动作描写的作用例2:体会下面句子加点词反映了孔乙己的什么形象特点和心理状态。

他便排出九文大钱。

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

答:“排”说明此时孔乙己有钱,且试图以此回应短衣帮对他的嘲笑;"摸"表现了此时孔乙己已经穷困潦倒,没有心思顾忌脸面。

两词有力地表现了孔乙己的经济状况,反映了他迂腐的性格特点。

③语言描写。

例3:2名学生表演朗读菲利普夫妇的对话,分析人物形象。

1、我父亲突然好象不安起来,他向旁边走了几步,瞪着眼看了看挤在卖牡蛎的身边的女儿女婿,就赶紧向我们走来。

他的脸色十分苍白,两只眼也跟寻常不一样。

他低声对我母亲说:“真奇怪!这个卖牡蛎的怎么这样像于勒?”2、(当她听到卖牡蛎的像于勒时)我母亲也怕起来,吞吞吐吐的说:“你疯了,既然你知道不是他,为什么这样胡说八道?”3.(当他证实那人真是于勒后)母亲突然暴怒起来,说:“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回来重新拖累我们的。

……”回答:第1句表现了菲利普乍见到于勒后的又惊又怕的心理。

第2句表现了菲利普太太担心、震惊和犹抱一丝丝希望的心理。

第3句表现了菲利普太太确认真相后暴怒、失望的心理,表现了她唯利是图、自私冷酷的性格特点。

④体会文章中主人公和线索人物以及见证人的区别。

承接前面教学片段,快速提问:谁才是文章的主人公?于勒和“我”的作用是什么?学生回答,教师简要讲解,明确:菲利普夫妇是小说的主人公。

小说全篇着力刻画其二人形象特点,表现中心思想。

于勒是线索人物(暗线),略写和虚写了他的过去和现在。

并在“盼于勒——赞于勒——遇于勒——躲于勒”的过程中贯穿全文“我”是故事的“见证人”(明线),小说以“我”的见闻展开情节,起穿针引线的作用。

5、经典名著现场我会演:《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根据剧本,用创造性的表演理解体会人物形象性格)鲁(声色俱厉):你不过是个卖肉的,还敢强抢民女做小?看我不揍你这个垃圾!学生分析,明确:运用神态、语言描写性格:嫉恶如仇(主要)鲁(暗暗思量):俺原来想教训他一顿,却不想这混蛋不经打,三拳就打死了。

打死也就罢了,我不怕坐牢,就怕没人给我送饭。

学生分析,明确:运用心理描写,表现了鲁智深鲁莽的性格。

鲁(假装喝骂):你还敢装死?待会儿我还要打你!(手指着四周,环顾众伙计)我看谁敢来帮你!(三十六计走为上计,赶紧跑)学生分析,明确:运用了语言描写,表现鲁智深面临危险境地心思细腻的特点。

6、方法归纳:观其行(最主要,假设法官判案)、听其言(有欺骗)、察其色(最真实)二、探究黄冈中考语文考题考点。

1、结合PPT,回顾近三年中考试题,从答案中判断答题要点。

简要概括人物性格的答题方法。

2、阅读《爷爷的黄豆》,结合内容分析爷爷的形象特点。

(范文略,网上可查)3、分析人物形象和概括人物性格,两者之间的微妙关系和不同点。

形象包括性格,形象大于性格,形象偏外在,性格偏内在,多有相应的形容词概括。

三、真题演练。

原创小说阅读《应聘》(李桂芳)。

学生自己命题,自己、同学解答。

展示交流答案。

应聘李桂芳①儿子大学毕业后,已经在家待了半年。

他的同学陆陆续续找到了称心如意的工作,可儿子老是不慌不忙的,说工作迟早会有的。

为这,母亲真有些生气了,所以今天非得亲自陪着儿子来应聘不可。

②终于看中了一份待遇不错的推销工作,儿子的条件也挺适合的。

母亲便努力地挤进密密匝匝的人群里去,好不容易帮儿子要到了一张应聘报名表。

儿子接过表格,三两下就填完了。

母亲接过一看,字迹很是潦草,就生气地说,你怎么这样,不能把字写好点儿吗?儿子不耐烦地说,我就那水平。

③母亲无奈地再次挤到了前台,又要了一张表格。

看看拥挤的人流,害怕挤出去难以再挤进来交表,便靠着工作台,拿笔填起来。

母亲的字写得很漂亮,她的书法作品曾在中学时得过奖。

一个工作人员见她正专心地填表,凑过来,看了看说,不是你应聘吧?母亲被身后的人流推得歪来倒去的,好不容易站稳了,连忙说,不是的,我是给我儿子填的。

那人说,你儿子本人呢?母亲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他力气小,挤不进来。

工作人员看了母亲写的字说,你的字写得不错嘛。

母亲赶紧说,我儿子写得还要好呢。

④因为表格交在前面,不多时就叫到了儿子的名字,母亲赶紧大着嗓门儿朝后面叫儿子的名字。

儿子好半天才挤到前面,边挤边抱怨说,让你别忙,你忙什么呀?母亲朝他使使眼色,把他拉到工作人员面前。

⑤儿子被叫到另外一间小屋进行面试,母亲赶忙跟了进去。

工作人员问儿子,你为什么要来应聘这份工作?刚才还和母亲顶嘴的儿子,此时突然紧张起来,好半天才挤出一句话说,我需要找份工作。

母亲赶忙帮他圆场说,我儿子从小就伶牙俐齿的,这会儿是紧张了点儿。

他适合做这个推销工作的。

你别看这孩子长得瘦,很能吃苦的。

小时候吧,家里的一切家务活儿他都承包了,街坊四邻一个劲儿夸他能干呢。

⑥工作人员又问了一个问题,你觉得做推销工作需要具备怎样的素质?儿子想了半天,大冷的天,额上冷汗直冒,半天才张嘴说,我觉得只要能吃苦就行。

母亲嗔怪地看了儿子一眼,连忙接过他的话头说,这孩子,刚才在路上还给我说得头头是道呢,这会儿就忘了?母亲对工作人员说,搞推销,一直是我儿子的梦想,所以,一直以来他都有意识地在培养这方面的能力。

他平时就跟我说,推销人员应该有以下素质:一是有一副好口才,能为产品做详细生动的口头广告;二是有吃苦精神,能走街串巷,不怕麻烦地上门服务;三是有良好的交际能力,能和各色各样的人打交道,广泛地推销产品……母亲一口气说了十点,毫不停歇,好多竟是工作人员从没听过的有价值的新观点。

⑦听完母亲的介绍,在场的人都面露微笑。

母亲一看他们的微笑,心里就跟喝了蜜似的甜。

她知道儿子的工作终于有希望了,于是欢天喜地地领着儿子回家等候通知。

⑧三天后,母亲终于等来了那家公司的电话,她非常高兴,儿子也十分兴奋。

然而,听过电话,母亲却呆了……学生自主命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请你为本文设置一道关于“分析人物形象、概括人物性格”的题目。

我的题目:我的答案::①2名学生演板,提醒学生阅读习惯,在文中勾画人物描写句子;立足文本,答题要言之有据;表达注意:分点、多角度、多侧面。

②展示之前,可以略微介绍情节,问学生:谁应聘上了?问收获。

学生谈体会。

③总结:为什么我们不会做题?肚子没有货!谈谈积累人物描写类词汇的重要性。

过渡:由文章过渡到做人四、收束课堂,照应开头。

知人(易):要学习别人优点。

知己(难):人须“内自省也”。

举例:股神巴菲特故事——投资同学的小测验。

巴菲特讲投资课时,曾经发给学生一张纸条,说假设日后你有一笔钱,可以投资给你的同学,让学生在纸上写出最值得投资的和最不愿投资的五个同学;最后让学生想一想,这些同学的身上有那些优缺点让自己做出了这样的选择。

最后以“曾国藩论人才:有志,有识,有恒”的话结束课文,勉励学生,齐读:有志,不会安于现状;有识,不做井底之蛙;有恒,能行千里之外。

祝愿同学们历经八十难(八十日)之后,鱼跃龙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