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形象特点,全面概括、准确分析
分析概括人物形象

分析概括人物形象人物形象分析是文学研究和创作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对人物的外貌特征、言行举止、性格特点以及与其他人物的关系等多个方面的考察分析,可以深入理解并揭示出人物的内涵和价值。
以下是对人物形象进行概括分析的一些常见方法:1.外貌特征描写:人物形象描写中对于外貌特征的描写往往是最直观也是最容易被读者接收的,通过描述人物的身材、面容、着装等细节,可以给读者一个清晰的形象印象。
比如可以描述一个人物的高大魁梧、身材粗壮、俊美的面容,通过这些外貌描写可以让读者大致了解这个人物的整体形象。
2.言行举止塑造:人物的言行举止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人物的言语和行动,读者可以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生活态度。
比如通过人物的语言风格、口头禅、表情、姿势等来描写一个人物的习惯行为,例如有的人物可能喜欢穿着古怪的服装、喜欢大笑、善于交际等,而有的人物可能性格内向、喜欢独自行动等,这些言行举止可以形成人物形象独特的特征。
3.心理活动刻画:在塑造人物形象过程中,通过人物的内心世界的描写可以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人物的情感、动机和价值观等方面。
通过对人物内心的独白、心理描写等手法来刻画人物深层次的想法和感受,例如可以描述一个人物内心的喜怒哀乐、对生活的热情或者消极抗拒以及人物对于爱情的追求等。
4.与其他人物关系:人物之间的互动和关系对于塑造人物形象也是至关重要的,通过人物与其他人物的关系可以更加全面地展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行为动机。
比如可以描述一个人物与家人的亲情关系、与朋友的友情关系、与恋人的爱情关系等,通过这些互动描写可以深入刻画人物的价值观、生活态度和情感状态。
综上所述,人物形象分析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观察和刻画,只有全面地展现了人物的特点,才能更加准确地捕捉人物的本质。
通过分析人物的外貌特征、言行举止、心理活动和与其他人物的关系等方面,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和解析人物形象,为文学研究和创作提供有力的支持。
祥子和虎妞的人物特点的概括和点评-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祥子和虎妞的人物特点的概括和点评-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在鲁迅的小说《祥子》中,祥子和虎妞是两个重要的角色。
他们的人物特点各具特色,展现出了不同的性格和命运。
祥子是一个坚韧不拔、勇敢、努力向上的年轻人,而虎妞则是一个聪明、狡猾、世故的女人。
本文将对祥子和虎妞的人物特点进行概括和点评,以期展示他们在小说中的形象和作用。
祥子是小说中的主人公,他来自农村,出身贫寒。
从小生活艰苦,却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追求自己的梦想。
他具有坚定不移的毅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始终努力奋斗,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
他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正义感,愿意为了自己和家人的生活改善而付出一切努力。
他面对困境时从不气馁,相反,他总是怀着乐观的态度面对挑战,不断寻找机会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他的坚强意志和顽强拼搏的精神,使他成为一个饱受生活磨难的人物,却也最终在逆境中找到了生存的希望。
与祥子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虎妞。
她是一个勇敢、狡猾、聪明的女人。
她生活在一个社会底层,没有受到良好教育,但她凭借自己出色的智慧和机智,成功地在这个残酷的社会中生存下来。
虎妞精于算计和谋划,她懂得如何利用自己的外貌和聪明才智来获取利益。
她深谙人性,善于观察和分析他人的行为和心理,从而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游刃有余。
虽然虎妞的行为常常带有利己主义的色彩,但她也有自己坚守的原则和底线。
她勇敢、敢于冒险,不轻易妥协,有时甚至会冒着生命的风险去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
综上所述,祥子和虎妞是《祥子》中的两个重要角色,他们的人物特点各具鲜明的个性。
祥子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为自己和家人的生活奋斗,展现出了一个普通人为改变命运所做出的不懈努力。
而虎妞则以聪明机智、狡黠与勇敢为特点,用自己的智慧在这个残酷的社会中生存下来。
她们的形象在小说中独具魅力,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人物。
对于读者来说,通过对祥子和虎妞人物特点的考察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并对人性及命运的多样性有更深入的认识。
人物形象分析与概括

人物形象分析与概括人物形象是文学作品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可以使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故事情节、思考故事中所传达的主题和意义。
人物形象的塑造需要通过对人物的外貌、性格、行为等方面进行描述,使其在读者心中形成鲜明、具体的形象。
人物形象的刻画通常包括两个方面:外貌和性格。
外貌是人物形象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通过对人物的外貌特点进行描写,可以使读者对人物产生强烈的形象感。
性格则是人物形象的灵魂,通过对人物的思想、情感、意志等方面进行刻画,可以使人物更加生动、立体。
除了外貌和性格,人物形象的刻画还可以通过人物的行为来进行。
通过描写人物的行为,可以直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内心活动,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活。
例如,在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三体》中,人物形象的刻画主要通过人物的行动来进行,其中最为鲜明、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人类阵营的主要人物叶文洁。
叶文洁是一个具有强烈求知欲的科学家,他不满足于当时的科学发展状况,不断地探求未知的世界。
他通过研究宇宙信号,最终发现了三体文明的存在,并为人类与三体文明的战争做出了重要贡献。
叶文洁的行为展现了他勇敢、聪明、孜孜不倦的性格特点,也体现了科学家对真理的追求和对人类未来的责任感。
总而言之,人物形象的刻画是文学作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通过对人物的外貌、性格和行为等方面进行描写,使读者对人物产生形象感,更加深入地了解故事情节、思考故事中所传达的主题和意义。
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刻画,作家不仅能够展现自己对人物的独特见解和创造力,也能够启发读者对人物的思考,引发对现实人物的思索与关注。
语文人物形象特点概括

语文人物形象特点概括1. 诸葛亮那可是智慧的化身啊!你想想,他在茅庐中就对天下局势了如指掌,就好像有一双能看透一切的眼睛。
就如同下棋的高手,早早地布局好了一切。
例子嘛,像草船借箭,多厉害啊,轻轻松松就弄到那么多箭!2. 武松那叫一个勇猛啊!景阳冈上面对大老虎,一点都不害怕,那气势,就跟个战神似的。
这不就是现实版的超级英雄嘛!你说他赤手空拳打死老虎的事儿,谁听了不赞叹一声牛啊!3. 林黛玉简直是多愁善感的典型呀!看见花落都能伤心半天,那小心思细腻得哟,就像那蜘蛛网一样,密密麻麻的。
她和宝玉之间的那些情感纠葛,真让人揪心呐!4. 孙悟空可太机灵啦!啥困难都难不住他,就跟那打不死的小强似的。
他那七十二变,哎呀妈呀,想变啥变啥,这不就是神奇小子嘛!一路上降妖除魔,可立下大功劳啦!5. 王熙凤那绝对是厉害角色呀!把整个贾府管理得井井有条,手段高明着呢,谁敢在她面前不听话呀。
那场面就好像将军在指挥士兵一样。
瞧瞧她处理事情的魄力!6. 闰土小时候多活泼可爱呀,就像那田野里自由自在的小鸟。
在瓜田里捉猹的样子,至今都印在我的脑海里呢。
可长大后就变了,真让人惋惜呀!7. 曹操可是个有野心的人呐!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这劲头就跟那上山的猛虎一样。
他那多疑的性子,也是让人印象深刻,就好像谁都要算计他似的。
8. 唐僧就是个执着的人呀!不管遇到多少艰难险阻,都要去西天取经,那毅力,啧啧,真让人佩服。
这不就是认准一件事不放弃的榜样嘛!9. 贾宝玉那是真性情啊!对姐妹们都特别好,心思也很细腻,就像那温暖的阳光一样。
他和姐妹们在一起的那些时光,多美好呀!我觉得这些人物都各有特点,他们的形象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脑海里,让我们对他们的故事着迷不已。
人物形象的概括与分析

人物形象的概括与分析
首先,一个成功的人物形象需要具备生动的个性特征。
这些特征可以是外在的,如外貌、衣着和言谈举止,也可以是内在的,如性格、价值观和心理状态。
生动的个性特征有助于读者对人物进行立体的形象化,使读者能够将其视为现实生活中的人。
例如,在莎士比亚的悲剧《哈姆雷特》中,哈姆雷特被塑造成一个矛盾而复杂的人物。
他既是一个聪明的学者,又是一个思想敏锐、犹豫不决的青年。
他的忧郁和内疚感使得读者能够共情,同时也能够感受到他所处的社会环境中对权力与道德的挣扎。
总之,人物形象是文学作品中至关重要的元素之一,通过生动的个性特征、逼真的情感描写和令人信服的行为表现,人物形象能够引导读者深入理解故事的背景和主题,并与人物建立情感上的共鸣。
只有通过对人物形象的精心塑造,才能够使故事更加引人入胜,并使读者产生深远的思考和感受。
人物概括的方法口诀

人物概括的方法口诀人物概括是指对一个人物的形象、性格、特点等进行准确、全面的描述和总结。
对于文学创作、人物角色塑造、心理分析等方面都是非常重要的。
要做到准确地概括一个人物,需要运用各种方法和技巧。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人物概括的方法口诀,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
1.外貌特征外貌特征是人物形象的第一要素。
通过对人物的外貌特征进行描述,可以让读者直接感受到人物的形象,也是读者对人物形象第一个感性认识的途径。
"头发、眼睛、鼻子、嘴巴,皮肤白也水灵,身材高瘦还是胖,一看就知道个性强。
"头发、眼睛、鼻子、嘴巴是一个人的脸部主要特征,通过对这些特征的描述,可以让读者对人物的脸部形象有一个具体的印象。
皮肤的白皙与水灵也可以体现出人物的柔和与清秀。
身材的高瘦或胖则能让读者对人物形象有一个大致轮廓。
2.性格特点人物的性格是塑造人物形象的关键因素之一。
人物的性格特点直接关系到人物的行为、思想和情感等方面,通过对人物性格的描写,可以展示人物的个性和内心世界。
"聪明伶俐嘴巴甜,热心肠和蔼可亲,胆子小怕黑闯,心胸宽广又实在。
"聪明伶俐嘴巴甜,表明人物智慧和口才不俗;热心肠和蔼可亲,则衬托出人物善良友善的性格;胆子小怕黑闯,显示人物胆小怯懦的一面;心胸宽广又实在,说明人物心胸豁达,并且做事坚持实际。
3.特殊才能人物的特殊才能是人物概括中的重要方面之一。
通过人物的特殊才能,可以展示人物的聪明才智和独特技能,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和丰富。
"画画弹琴舞蹈好,数学物理都特牛,修电脑编程顶尖,样样都能拿第一。
"上面的描述展示了人物在艺术、学术和科技上的特殊才能。
画画、弹琴、舞蹈,显示了人物对艺术的天赋;数学、物理特牛,说明人物在学术方面非常出色;修电脑、编程顶尖,则展示了人物在科技方面的才能。
4.社会背景人物的社会背景是概括人物形象的重要方面之一。
人物的社会背景直接影响到其思想、行为和价值观等方面,通过人物的社会背景描写,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其个性特点。
高考语文《人物形象》专题复习(学生版)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考点突破人物形象【学习目标】1.准确全面地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的特点与作用,分析人物形象的描写手法;2.能够完整规范地审题答题。
【考点梳理】人物形象专题可细分为人物形象特点概括、人物描写手法分析、人物形象作用分析以及人物形象相关探究题四类考点。
其一,人物形象特点概括与分析要需要注意四点:(1)要综合考虑,不可以偏概全:在总体把握人物形象特点的基础上划出文本中人物言行、作者的议论、作品中其他人物的评价、人物事迹的语句,抓住描写方法(正面如语言、肖像、动作、心理、细节等,侧面如环境烘托、其他形象的反衬正衬、象征隐喻等),联系背景进行概括分类;最后选择恰当的词句表述(积累术语),用主谓句概括。
(2)文本意识:要符合文本逻辑,不可凭空想象。
(3)扣题意识:注意是“性格特点”、“形象特点”、“精神品质”还是“形象的主要特点突出特点”,是“结合全文”还是针对局部,是“分析”还是“概括”。
(4)规范答题:①总:是一个……(表示性格、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信息)+身份,+形象的意义(如果可以);②分1:特点1+具体分析1;②分2:特点2+具体分析2;③…其二,人物描写手法分析需要注意两点:(1)建构起完整的人物描写手法框架,并能够准确地判断文本中的人物形象所用的描写手法;(2)规范答题:①手法1。
具体分析1;②手法2。
具体分析2;③手法3。
具体分析3…(注意分析要言之有物,言之有理。
)其三,人物形象作用分析分主要人物、次要人物、特殊人物“我”的作用,核心点在于:1.主人公是文章塑造的核心人物,能够推进情节或使情节突转,能够揭示、突出、深化主题,具有社会意义和启示作用;2.次要人物的作用先关注其本身的作用,其次关注在情节、人物、主题、环境等方面的作用。
能够对比、衬托、烘托主人公,突出主人公的特点,使主人公形象更加鲜明,也能够推动情节的发展或者造成情节的陡转,能够和主要人物一起丰富深化主题;3.特殊人物“我”是叙述者有人称的作用,是参与者使真实,是线索人物贯穿文章内容,是代言者体验者表达主旨和作者情感倾向。
人物形象的分析与概括分析

人物形象的分析与概括分析
人物形象的分析与概括分析是对文学作品中出现的人物形象进行深入
研究和综合概括的过程。
通过分析人物的性格、外貌、行为、言语等方面
的细节描写,可以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种种特点和变化,也可以通过对人
物之间的关系和互动的描写来探究人物形象的发展和演变。
除了外貌和行为,人物的言语也是我们分析和概括人物形象的重要依
据之一、通过对人物的言辞语气、说话方式、用词习惯等方面的观察和分析,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人物的思维方式、教养背景、情感状态等。
比如,一个人平时讲话谦和、言之有理,那么我们可以推测他可能是一个温文尔雅、聪明睿智的人。
除了以上提到的方面,人物形象的分析还需要考察人物与其他人物之
间的关系和互动。
通过观察人物与其他人物之间的亲密程度、态度和行为,我们可以进一步推断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情感状态。
比如,一个人物对一些
人的态度冷淡,对另一个人的态度热情,我们可以推测他可能对前者不满
或有敌意,对后者有好感或依赖。
总的来说,人物形象的分析与概括分析是一项综合性的研究工作,需
要我们通过对外貌、行为、言语和人物关系等方面的描写进行细致观察和
分析,以全面呈现人物形象的各个方面特点和内在性格,从而为读者提供
一个更深入、更立体的阅读体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任务(十四)人物形象特点,全面概括、准确分析自主检测,自我诊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寻找赵德才马贵明我小时候的爱好和别的小孩有一点不一样,喜欢看木匠做活儿。
那种刨子摩擦在木板上的声音特别悦耳,长长的薄如纸片的木刨花像彩带一样舞动。
暑假里的早晨,我还在朦朦胧胧的睡梦中,刺——,刺——,推刨子的声音把我唤醒。
我快速地穿上衣服,从锅里抓一捧刚刚烀好的苞米,循声而去。
我在邻居的大门外看见一个木匠正在案子一边用力地推动着刨子,前腿弓后腿蹬,每一次双手推动着刨子向前的时候,从刨床飘出来的长长的刨花,在空中慢慢舞动着飘落了。
看了一会儿,我有些忐忑地走进了邻居的院子。
之所以忐忑,是因为有些木匠或者是手艺人不喜欢被别人打搅。
这个木匠瞅了我一眼,继续干活儿。
他用刨子刨了几下木方,用手拿起来,闭上一只眼睛看木方刨得直不直。
他看木方的时候,我发现他的眼睛特别小。
整个上午,我都在静静地看他干活儿,直到母亲喊我回去吃饭。
第二天,木匠刚刚走进邻居的院子,我就跟了进去。
木匠看见我,笑了笑说:你喜欢?我点点头。
他说:你来两下。
我犹豫了一下,还是走到了案子边,拿起了刨子,在一个木方上推了几下。
刨出的刨花虽然没有木匠刨出的长,但自己还是满意的。
木匠又笑了笑说:还行,就是力气小了点儿。
那一天,木匠和我说了很多话,告诉我还是好好学习吧,木匠是个很累人的活儿。
邻居喊他吃饭,我知道他叫赵德才。
以后的十多天里,我天天去看赵德才干活儿,有时候,比他去的还早。
赵德才教我拉锯,说拉锯不能太快,快了不出活儿,还累人。
还说⋯⋯那天早晨,我兴冲冲地去看赵德才干活儿,但没有看见他的身影,他干活儿用的案子也不见了。
邻居正在安好的窗户上刷油漆。
我知道,赵德才的活儿干完了,人走了,心里有一种莫名的失落。
暑假就要过去了。
我听母亲和父亲说我的一块五毛钱的学费还没有着落。
后来,他们共同想到了刚放暑假的时候,我打的一百块土坯。
当时土坯是三分钱一块,一百块能卖三块钱,做我的学费绰绰有余。
可是,还有两天就开学了,父亲并没有把土坯卖出去。
从他们的对话里,我感觉到他们的焦急。
于是,我决定找赵德才帮忙。
记得赵德才说过,他住在西关五队渡槽附近。
渡槽是当地有名的水利工程,我曾经和同学在渡槽洗过澡。
还算顺利,我只问了五六个人就找到了赵德才家。
赵德才正在院子里干活儿,看见我,愣了一下说:你怎么来了?我说:我有一百块土坯帮我卖了吧?他放下刨子,说:走,看看去。
我随他走到生产队的队点,他叫我在门口等着。
不一会儿,他笑呵呵地说:妥了,你拉来吧,三分钱一块。
我很高兴地说:好。
我刚走出去几步,赵德才喊我说:你有车吗?我说:没有。
赵德才说:我家有,你拉去吧。
他说的车,是一种木棚胶轮的人力车,不是家家户户都有,也算是一个大件,一般也不会轻易借给别人的。
回到家,父亲上班去了。
母亲说:不能骗你吧?我说:不能。
于是,我们把土坯装上了车。
土坯很大,有红砖的两倍。
车子只装了六十块。
我试了试,分量很重。
母亲要和我一起去,我拒绝了,是八岁的弟弟和我去的。
路途有多远,我当时不知道,现在知道应该是接近五公里,并且路况不是很好。
拉到第二趟的时候,我的背心完全湿透了,任凭弟弟如何使劲,也是走了两个多小时,当赵德才把钱递给我的时候,告诉我,有一块土坯碎了,扣了三分钱。
我使劲地点头,说:没事儿。
谢谢你!谢谢你!以后,我没有再见过赵德才。
但我常常能够想起他对一个孩子的帮助。
我工作以后,曾经去过渡槽赵德才住的地方想看看他,可是,那个地方动迁了。
每逢遇到在渡槽附近住过的人,我都会问起赵德才。
很多年以后,在一个饭局上,我看见了赵德才,我有些欣喜若狂地说起当年的事情。
他说不是他:他会一点木匠活儿,但从来没有给谁做过窗户,也没有帮助过谁卖过土坯。
我的记忆力是不会错的,赵德才的形象已经完全刻在我的脑海里了。
但赵德才说没有,我也就没法坚持。
后来还有一次,我又遇到一个叫赵德才的,越看越像当年的赵德才。
我又聊起帮我卖土坯的事情。
赵德才说,我是木匠不假,我也帮助过我的亲戚做过窗户,但卖土坯的事情没印象。
我说一定是你。
我们聊得很热烈。
我去卫生间回来的时候,我听赵德才说:老马一定记错了。
其实,我没帮助我的亲戚做过窗户,更没有帮助谁卖过土坯。
我开始怀疑我的记忆了,但还是决定继续寻找赵德才。
(选自《小说林》2018 年第6 期,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开头交代“我”小时候特殊的爱好,并对木匠推刨子进行颇具诗意的描写,为下文叙述“我”与木匠赵德才的交往做了铺垫。
B .“我”“兴冲冲地”去看赵德才干活儿,却发现他走了,于是“心里有一种莫名的失落”。
心情的变化折射出“我”对他的亲近与依恋。
C.很多年以后,“我”遇到了两个“赵德才”,并觉得他们就是当年的赵德才,结果却遭到他们的否认。
这为小说增添了神秘色彩和艺术张力。
D.小说在娓娓的叙述中融入深挚的情感,在简单的故事中寄寓丰厚的哲理,语言含蓄典雅,情节曲折有致,读后令人动容,引人深思。
5.小说中的赵德才有哪些突出的性格特点?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对于“我”执着地寻找赵德才一事,你怎样看待?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答:审、读、答,精准突破1.整体设问(1) ×××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2) 请概△ 括△ ×××的形.象.特.征.。
(3) 请概△括△×××的生.活.状.态.。
(4) 请概△ 括△ ×××的心.理.(情.感.)变化。
(5) ××ד仁.厚.宽.爱.”,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分△析△。
(6) ×××是怎.样.的.一.个.人.?请具△体△说△明△。
2.局部设问(1) 画.线.句.子.体现了××怎样的心理..(或性.格.)?(2) 简△要△分△析△画.线.句.子.中人物的心.理.状.态.。
△ △ △ △(3) 如何理解×××此时.的.行.为..(眼.泪./微.笑.)?请简要分△ 析△ 。
一般而言,审题要抓住以下三组关键词:①概括与分析。
如有“概括”一词,只需准确答出人物形象特点即可,不用分析;如有“分析”一词,需要“概括+分析”或“分析+概括”,答题重点是结合人物的言行表现分析,“具体说明”与“分析”一词含义差不多。
②形象特点与性格特点、生活状态、心理变化(状态)。
人物形象是以性格特点为中心,如题干有“形象特点”词语,答题时除了以性格特点为中心,还应兼及相貌、身份、职业等外在特点。
“生活状态”是指人物的生活情景(生活状况)与人物的生活态度。
其中“生活情景” (生活状况)是指人物在生存过程中由于自身因素及外界因素的复合影响而形成的综合状态,即人物过着怎样的生活,包括生活环境、生活遭遇、生活方式、人际关系等方面的生活特点。
应该注意“生活状态”与“性格特点”的不同。
“心理变化” (心态)只是人物性格中的心理部分,是指人物长期形成或在特定情境下人物言行所表现的心理情感特点,答题时必须答出诸如“高兴”“痛苦”等心理词语。
另外,对于上面整体设问第(5)题,它并没有笼统地要求分析概括人物的性格或形象之类的特点,而是给出了人物形象特点的关键词,审题时要特别注意这个关键词的内涵。
③整体与局部。
“整体”是指联系全文来答题,“局部”是指针对画线句子或特定时刻的文字答题,两者的阅读范围与要求不同。
1.整体分析概括人物的阅读:把分散文字聚合在一起阅读时要特别用好“圈点法”,把能体现人物形象特点的文字圈点出来,“圈点”务必要全面,不可遗漏。
直接描写的文字较容易“圈”出,侧面描写的文字如环境描写、他人的评价文字等千万不可忽略。
当然,如有直接交待人物形象特点的词语,更要重点“圈”出。
把分散的文字圈点出来后,就要化零为整,进行分类、归纳。
尤其要注意重复性文字的合并、交叉性文字的剥离。
2.局部分析概括人物的阅读:聚焦细读与整体题不同,局部题所给的文字是固定的、明确的。
应将目光聚焦于此,精读细读。
首先对所给文字作内部切分、切割:在抓住描写对象后切分出是哪类(些)描写(语言/动作/ 心理/侧面描写);再切割出描写层次,切割出描写的关键词语。
其次是“外联”,联系所处语段、所在的上下文,读出两部分的关联。
1.思考守道(1) 准确定性,分清主次①从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角度来把握人物。
作者对待人物的态度至关重要。
这种情感态度和评价有两种方式:一是对人物的思想倾向与性格特征进行直接评论,或者借作品中某一人物之口说出;二是通过人物自身的行为过程来暗示。
②要把人物的言行、心理等表现放在上下文语境中,尤其要放在全篇中前后观照,综合评判,必要时要结合作品的大背景来评判。
要把人物的言行心理、行为观念与他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等联系在一起。
③特别注意从文中寻找能直接点明人物形象特点的词语。
将这样的词语用于答案中,能提高答题的准确度。
④对于时代距离较远的人物或外国小说中的人物,分析时一定要结合历史时代特点,以及外国的文化观念和生活习惯,不可用我们自身固有的、现代的眼光和思维观察、思考。
什么是人物的核心重要特点呢?简单地说,凡是指向主要情节,尤其是情节结局,小说标题与主题的那部分的特点均是最核心、最重要的。
为此,就必须养成整体阅读的习惯,梳理出小说的主要情节,概括出小说的主题。
惟其如此,才能分清主次。
另外,可以通过“相似”“相对”的次要人物形象抓住主要人物的主要特点。
次要人物大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与主人公拥有相近的价值观,并和主人公性格的某一特征比较相似,称之为“相似性次要人物”,一类与主人公拥有不同的价值观,并和主人公性格的某一特征完全不同,可以称之为“相对性次要人物”。
在人物较多的小说中,我们可以依据这两种人物完成对小说主人公主要性格的理解。
(2) 从情节的发展变化中把握人物性格的变化性(3) 从角色角度把握人物性格的复杂性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每个人都会处在众多社会关系的节点上,承担着不同的社会责任和功能,也扮演着不同的社会角色。
比如,一个人可能既是父亲,也是丈夫、儿子,同时也是朋友、同事,不同的社会角色,人物形象体现的内涵也不同。
因此,理解小说形象,特别要通过抓住人物在不同环境下所扮演的不同角色来把握其性格的复杂性。
2.找准角度a.看身份职业:农民、小市民、军人等。
b.看生活习惯:吸烟、跑步、熬夜等。
c.看外貌特点:高大、瘦弱、魁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