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形象特点概括专项练:专练(含答案)
人教版语文七下记叙文阅读:结合情节,概括人物特点及练习(1)(含答案)

学科:语文专题:记叙文阅读——结合情节,概括人物特点题1:旧餐桌上的美好时光凯瑟琳·比恩一天下午,我正在厨房做饭,16岁的儿子安东尼以最快的速度冲了进来,我警惕地抬起头。
安东尼正处于青春叛逆期,最近我们每次见面气氛都很紧张,争吵随时一触即发。
这次他又会有什么问题?音乐?朋友?我觉得自己快要崩溃了。
“妈妈,比利·寇根有一条银色的裤子,我也要一条。
”“为什么?”我搞不懂他的这种追星行为。
“妈妈,比利·寇根是‘碎南瓜’乐队的主唱。
‘碎南瓜’是我最喜欢的乐队。
”他瞪大眼睛看着我,似乎在跟一个外星人讲话。
这些天来,我俩正为了这个“碎南瓜”乐队闹得不开心。
安东尼跟我说好话,央求我,我全都置若罔闻。
看到我不为所动,他一屁股坐下来,把脸扭到了一边。
“你到哪儿去买?”我没好气地说,“可能全城都没有卖的。
”“那我就自己做,但你要借钱给我。
”“忘了它吧,儿子。
这辈子你大概就只穿一次。
”我断然拒绝。
但是,我心底有一个声音在说:“这有什么,凯瑟琳?就一条裤子嘛。
”然而,我最终还是近乎顽固地拒绝了。
令我想不到的是,第二天下午安东尼提着一个白色的大包走进家门,看着他把那个大包扔到桌子上,我知道我将要输掉这场战争了。
“一米布6美元98美分,”他嘻嘻笑着说,“我向朋友借的钱。
”原来,安东尼不但买了布料,连做衣服所需要的别针、纸样、衬布、拉链等也全都买齐了。
“妈妈,现在,我该怎么做呢?”他迫不及待地问。
安东尼13岁时,在他的强烈要求下,我教过他缝纫,那时,我还是他心中的偶像。
学会缝纫后,他自己亲手缝制过一条当时流行的裤子。
“你只需要告诉我怎样开始就行了,妈妈。
”他的眼睛盯着我。
我暗暗叹了一口气,不情愿地在旧餐桌上铺开了那块闪闪发亮的银色布料,然后,我们一起摊开那几张纸样。
“我想把拉链露在外面,不要盖边。
”他说。
“这个我可不会做。
你自己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安东尼耸耸肩,自己就做起来了,而且速度还不慢。
第二天中午,他就开始缝裤兜了。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人物形象鉴赏专题分析(附练习及答案)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人物形象鉴赏专题分析(附练习及答案)壹~知识梳理~知识点1:考点解读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鉴赏”,是指鉴别欣赏文章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是对文章的思想感情、主题的社会意义和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做出的赏析。
“形象”,是指文学作品中创造出来的具体生动的且能激发人们思想的生活图景,多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点以及景物和场面等。
文学作品中作者往往把深刻的思想、动人的情感等,通过生动的画面和蕴涵作者主观情感的景物表现出来,达到情感与事物、景象等和谐一致。
设题角度有:①形象的特点。
文章塑造了怎样的形象,有何个性特点和典型性。
②形象的塑造。
作品的形象使用什么样的手法塑造的。
③形象的地位和意义。
形象具有什么样的典型意义或社会意义。
知识点2: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人物描写】①肖像描写。
对人物形象的外部特征进行描绘的手法,具体的包括容貌、身材、表情、衣着、姿态等的描写。
它对于人物性格和人物形象的完整体现,有着重要的烘托作用。
因为人物的外部特征总是同人物内在的心理活动、精神状态相联系的。
②动作描写。
对人物在典型环境中的行为动作的描写手法。
典型的动作描写,不仅要写出人物在特定情势下的行动,还要写出人物以何种独特的方式完成这个动作,通过对人物动作的描写可以透露出人物内在的心灵世界。
③语言描写。
具体包括对话、独白、旁白以及语气声态等的描写。
对人物语言的描写要注意人物语言的个性化,要与人物的身份经历、文化修养、习惯爱好、心理状态以及所处的特定场合吻合。
④心理描写。
对人物在一定情景中的想法、感触、情绪意识等进行的具体刻画。
可以直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交代人物的思想基础和行动的内在依据。
有时可直接由作者进行描绘,或由人物的独白、梦幻来进行披露,有时可以间接地通过景物及人物肖像、动作、语言、所处环境及遭遇等来进行折射。
【环境描写】一般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
自然环境指人物周围的一切事物,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景物等。
2023高考古代诗歌鉴赏“人物形象”题型专练(附答案解析)

2023高考古代诗歌鉴赏“人物形象”题型专练(附答案解析)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西亭子言怀①张谓数丛芳草在堂阴,几处闲花映竹林。
攀树玄猿呼郡吏,傍溪白鸟应家禽。
青山看景知高下,流水闻声觉浅深。
官属②不令拘礼数,时时缓步一相寻。
[注]①本诗约作于诗人大历年间任潭州刺史时。
②官属:主要官员的属吏。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的“数丛芳草”“几处闲花"写西亭子景致之清丽,流露出诗人的恬适之情。
B.“玄猿呼郡吏”是人们到西亭子游玩时所看到的情景,这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C.诗人以看景知高下、闻声知水深,突出了自己的赏景经验之丰富与观察力之敏锐。
D.这首诗的语言朴素平淡,而平淡中又有着深远的情致,与陶渊明的诗歌语言相似。
16.尾联的意思是什么?它刻画了诗人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答案】15.C16.①尾联的意思:不时地带着属吏从容、闲适地到西亭子来寻景散心。
②形象:诗人是一个平易近人、闲适自在且热爱自然的官员。
他身为刺史,却不让自己和属下被礼数拘束,不分尊卑、高下:时时缓步寻景,透露出诗人对西亭子一带风景的喜爱之情。
【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的能力。
C.“突出了自己的赏景经验之丰富与观察力之敏锐”错误,诗人突出的不是自己的赏景经验与观察力,而是那种悠然自得的乐趣。
故选C。
1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能力。
先看尾联的意思。
“官属不令拘礼数”的正常语序应为“不令官属拘礼数”,也就是说不让大小官员受礼数拘束;“时时缓步一相寻”的主语是自己和“官属”,“缓步”是寻赏美景的行为举止,可以看出心情之闲适。
合起来是说自己要不时地带着不分尊卑的属吏从容、闲适地到西亭子来寻景散心。
再看刻画的人物形象。
诗人身为刺史,没有一点官架子,没有高高在上,不让自己和属下被礼数拘束,不分尊卑、高下;一起去缓步寻景,既看出诗人的闲时,诗句中又透露出诗人对西亭子一带风景的喜爱之情。
(完整版)小说概括分析人物形象题

概括分析人物形象题一、高考常见提问方式:(1)、文中某某是一个怎样(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结合文中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或: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文中某某的形象。
)(2)、某某人物形象具有哪些(什么样的)特点或品质(精神、思想等)?二、如何区分人物形象与性格1.人物形象这一概念的内涵大于人物性格的内涵,人物形象特点的核心是人物的性格特点,但还包括人物形象的身份、职业、地位、技能(能力)、行为习惯等因素。
2.而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则只指人物的品行、情感、精神等心理特点。
对于第一种提问形式的回答,要先从总体上对人物形象进行定性概括,即用一个长单句的形式表述该形象的个性特征(肖像、性格、精神、品质、思想等)和身份地位特征等;再结合具体文本分条分点作具体的分析,即这些个性特征在文中是如何体现出来的。
对于第二种提问形式的回答,要注意这个“特点(特征)”可能涵盖的内容,如肖像特征、性格特征、气质特征、品质特征、精神特征、思想特征等。
因此,要注意审题,看题干要求的指向性是什么,切忌张冠李戴,答非所问。
三、学会用术语答题人物形象的概括,都有较固定的术语。
如正面人物常用以下词语概括:正直、公正、勤劳、勤奋、善良、美丽、仁慈、乐于助人、宽容、大度、严于律己、聪明、机智、认真、慈爱、深谋远虑、有志气、有作为、专一、坚定、坚强、勇敢、忠贞、忠诚、真诚、诚实、谦虚、清高、节俭、简朴、廉洁、博学、能干、一视同仁、正直无私、义无反顾、执法如山、刚正不阿、冰清玉洁、克己奉公、忍辱负重、表里如一、贫贱不移等。
(反面人物则换成相应的反义词语)四、概括方法1、抓情节2、抓描写3、找评论词4、注意作品背景五、例题示范练习:《遗璞》从小说看,遗璞村人有哪些性格特点,请作简要概括分析高考例题(2011·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审丑严歌苓拾垃圾的曾老头拿烂得水汲汲的眼看着赵无定,说:“你出息了,跟你爸一样教大学了。
我家小臭儿也出息了,要娶媳妇了。
(名师整理)最新语文中考《小说人物形象分析解题技巧》专题精练(含答案解析)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分析人物形象解题技巧题型概述近年,分析人物形象成为中考小说阅读题考查的重要内容,且常考常新。
主要涉及概括人物性格、分析人物形象、评价人物形象、人物形象塑造手法分析等几种类型。
分值为4分。
除熟练掌握小说有关常识外,还应掌握一定的人物分析技巧,不断提高现代文阅读能力。
方法技巧方法一直接法即通过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具体的人物描写来分析人物形象的一种解题方法。
分析人物形象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通过分析典型事例来理解人物形象,二是通过对人物描写(外貌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肖像描写等)方法的分析来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
【例题展示】2018年中考四川眉山卷】阅读《水浒》精彩片段,回答后面小题。
次日,两个承局催得林冲穿了衣服,拿了那口刀,随这两个承局来。
林冲道:“我在府中不认的你。
”两个人说道:“小人新近参随。
”却早来到府前,进得到厅前。
林冲立住了脚,两个又道:“太尉在里面后堂内坐地。
”转入屏风至后堂,又不见太尉。
林冲又1住了脚,两个又道:“太尉直在里面等你,叫引教头进来。
”又过了两三重门,到一个去处,一周遭都是绿栏杆。
两个又引林冲到堂前,说道:“教头,你只在此少待,等我入去禀太尉。
”林冲拿着刀,立在檐前,两个人自入去了,一盏茶时,不见出来。
林冲心疑,探头入帘看时,只见檐前额上有四个青字,写道:“白虎节堂”。
林冲猛省道:“这节堂是商议军机大事处,如何敢无故辄入?”急待回身,只听的靴履响、脚步鸣,一个人从外面入来。
林冲看时,不是别人,却是本管高太尉。
林冲见了,执刀向前声喏。
太尉喝道:“林冲,你又无呼唤,安敢辄入白虎节堂?你知法度否?你手里拿着刀,莫非来刺杀下官?有人对我说,你两三日前,拿刀在府前伺候,必有歹心。
”林冲躬身禀道:“恩相,恰才蒙两个承局呼唤林冲,将刀来比看。
”太尉喝道:“承局在那里?”林冲道:“他两个已投堂里去了。
”太尉道:“胡说!甚么承局,敢进我府堂里去!左右与我拿下这厮!”说犹未了,傍边耳房里走出二十余人,把林冲横推倒拽,恰似皂雕追紫燕,浑如猛虎啖羊羔。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双文本专练人物形象的异同(含解析)

诗歌双文本专练--------人物形象的异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簪菊贾探春瓶供篱栽日日忙,折来休认镜中妆。
长安公子①因花癖,彭泽先生是酒狂。
短鬓冷沾三径露②,葛巾香染九秋霜。
高情不入时人眼,拍手凭他笑路旁。
对菊史湘云别圃移来贵比金,一丛浅淡一丛深。
萧疏篱畔科头③坐,清冷香中抱膝吟。
数去更无君傲世,看来惟有我知音。
秋光荏苒休辜负,相对原宜惜寸阴。
【注释】①长安公子:指唐代诗人杜牧,他曾写“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②三径露:带露的菊花,“三径”此处指菊。
③科头:不戴帽子,敞着头。
1.对以上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簪菊”是头上插菊花之意,首联说自己插菊并非为了打扮,“镜中妆”指对镜妆扮。
B.《簪菊》中间两联用典,紧扣“簪菊”,呼应诗题,情感上为最后一联直抒胸臆作铺垫。
C.《对菊》颈联中的“君”指代世人,表明世上没有人能清高孤傲,以此反衬菊花之高洁。
D.两首诗都写到了“秋”字,“九秋”指深秋,与“霜”相对应;“秋光”则泛指时光。
2.从以上两首诗可以看出贾探春和史湘云两人形象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小题。
闺怨王昌龄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怀良人葛鸦儿蓬鬓荆钗世所稀,布裙犹是嫁时衣。
胡麻①好种无人种,正是归时底不归?【注】①胡麻:芝麻。
民间流传有“种时夫妇两手同种,其麻倍收”的说法。
3.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王诗题为“闺怨”,开头却说“不知愁”,似乎违反题面,其实是作者有意为之,目的是突出女子家境优裕。
B.王诗用细腻而含蓄的笔触,描写闺中女子的心理状态及其微妙变化,耐人寻味。
C.葛诗第三句诗人运用民间传说来写“怀良人”之情,十分巧妙,收到言在此而意在彼的效果。
D.“正是归时底不归”实暗含“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意,与题面“怀良人”正合。
4.请简析两首诗中女主人公形象的异同。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高考语文复习-小说专题讲练:概括形象的特点

语文二轮复习小说专题讲练:概括形象的特点概括形象的特点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
人物是小说的核心,情节是小说的骨架,环境是小说的依托。
情节的设置和环境的描写都是为塑造人物服务的。
一、关联教材请概括《装在套子里的人》别里科夫的形象。
有形的套子衣着打扮晴天穿雨鞋、带雨伞、穿棉大衣眼戴黑眼镜,耳用棉花堵,脸藏衣领里隔绝人世害怕刺激惶恐不安战战兢兢生活习惯伞、表、刀装在套子里,坐马车支起车篷卧室像箱子,睡觉蒙脑袋无形的套子职业上歌颂过去、歌颂从没存在过的东西,用所教的古代语言躲避生活害怕变革顽固保守维护旧势力阻碍社会发展思想上只信政府的告示和报纸文章,对不合规矩的事闷闷不乐论调上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形象概括:别里科夫是一个性格孤僻、胆小怕事、因循守旧、顽固保守地反对一切社会变革的保守分子。
是沙皇反动统治的卫道士。
二、高考真题类别篇名题目(2022·全国甲卷)王愿坚《支队政委》老胡这一人物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本一简要分析。
(2020·新课标Ⅱ卷)葛亮《书匠》老董的匠人精神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
(2018·新课标Ⅰ卷)阿成《赵一曼女士》小说中说赵一曼“身上弥漫着拔俗的文人气质和职业军人的冷峻”,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2018·全国Ⅱ卷)老舍《有声电影》请结合二姐等人看有声电影的经过,简要分析小说所揭示的市民面对新奇事物的具体心态。
(2016·新课标Ⅱ卷)迈尔尼《战争》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6分)(2015·新课标I卷)李德霞《马兰花》小说在刻画马兰花这个形象时,突出了她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6分)(2015·新课标Ⅱ卷)刘震云《塾师老汪》东家老范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6分)三、弄清两对概念“概括”题只要求写出人物形象或性格特点即可,“分析”题要在概括基础上结合文本分析。
部编语文中考阅读专题之小说中人物形象分析专题(含答案)

部编语文中考阅读专题之小说中人物形象分析专题(含答案)着一条红色的围巾,手里提着一只竹篮,身上穿了一件破旧的棉袄。
”这里的肖像描写表现了闰土的贫困和朴素。
而当“我”再次见到他时,他已经成为了一个成功的商人,“穿着一身新衣服,头戴一顶黑色的毡帽,手里提着一个黑色的皮箱子。
”这里的肖像描写则表现了闰土的成功和变化。
2.通过人物的语言来分析人物性格和心理活动。
如《草房子》中,小兵的语言表现了他的顽皮和不服输的性格,“我小小的身体,能吃下两碗半的饭,我怕谁。
”3.通过人物的行为来分析人物性格和心理活动。
如《茶馆》中,王四爷的行为表现了他的贪婪和无耻,“王四爷把茶杯一摔:‘你这个老不死的,一辈子吃穷了,还不如死了算了。
’”三)要注意人物形象的变化和发展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是会随着情节的发展而发生变化和发展的。
如《围城》中的方鸿渐,最初是一个自卑、优柔寡断的文艺青年,但随着情节的发展,他逐渐成熟起来,最终成为了一个有责任感的成熟男子汉。
三、中考人物形象题答题模式中考小说人物形象题通常会给出一段小说的文字材料,要求考生根据所给材料,分析人物形象,并回答相关问题。
在回答问题时,要注意结合所给材料,言简意赅,把握重点,不要跑题。
练题一)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题目。
他(指李靖)身高八尺,相貌魁梧,膀阔腰圆,浓眉大眼,气宇轩昂。
他的嗓音洪亮有力,说话时显得十分自信,没有一点儿犹豫。
他的手掌粗大,握拳时仿佛可以捏碎一颗小石子。
1.请根据材料分析李靖的人物形象。
2.李靖的相貌特征和性格特点有何联系?答案:1.李靖是一个身高八尺,相貌魁梧,气宇轩昂的人物。
他的嗓音洪亮有力,手掌粗大,握拳时仿佛可以捏碎一颗小石子。
这些描写表现了他的体格强健,气质豪放,自信坚毅的形象。
2.李靖的相貌特征和性格特点相互联系。
他相貌魁梧,气宇轩昂,自信坚毅,这些特点都与他的体格强健有关。
他的嗓音洪亮有力,手掌粗大,也表现了他的自信和果敢。
1.请简述小说中的主人公的性格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物形象特点概括专项练:专练(含答案)你在读书上花的任何时间,都会在某一个时刻给你回报。
——董卿《中国诗词大会》你在学习上花的任何努力,都会在高考时刻给你回报。
----寄同学们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药砚练建安阳光朗照,河头城浮动飘忽的浓雾渐渐消散。
石钵头赤裸脊背,噔噔踏入石坝码头肉铺摊点,立定,双肩一耸,大块猪肉扇啪嗒一声脆响,平摊在了肉案上。
两个伙计手忙脚乱,将猪肉扇挂上一根铜皮红木大秤。
一个掌挂钩,一个挪秤砣报数:“二百……三十一斤半。
”石钵头斜了他们一眼,操起两把剔骨尖刀,咔咔磨擦,笑骂:“黄疸后生!”墟镇巷道,湿漉漉的,水汽淋漓。
此时悠悠然走来一位身穿灰布长衫、手摇折扇的精瘦老人。
他迈着方步在猪肉摊边踱了三二个来回,瞧瞧,点点头,似笑非笑。
石钵头认得此人,是个老童生。
传说是满腹诗书,考到胡子花白,连一个秀才也没捞着。
长衫洗得发白,几块补丁格外刺眼,看着老穷酸装模作样赛百万的架势,石钵头扭头噗地吐出了一口浓痰。
华昌驻足停步,收起折扇,倒转扇柄指点,问:“前蹄,几多钱啊?”石钵头利刃游走剔骨,沙沙响。
“老弟,几多钱?”华昌再问。
石钵头说:“现钱,不赊账。
”华昌说:“你这后生哥啊,好没道理,咋就说俺要赊账呢?”石钵头说:“搞笑嘴!”华昌在衣兜里摸索良久,拍出了一把制钱。
石钵头将制钱收拢、叠好,放在案板前沿,说:“钱你拿走,莫挡俺做生意。
”华昌说:“无怨无仇,做嘛介不卖?”石钵头斫下猪蹄,说:“看好了,可是这副?”华昌点头。
石钵头抓起猪蹄,猛地往后抛入汀江,说:“俺要敬孝龙王爷。
不行么?”华昌拣起制钱,一声不吭地走了。
身后传来阵阵哄笑声。
半个月后,华昌带着几个破蒙童子江岸踏青,歇息于城东风雨亭。
彼时,石钵头正惬意地嚼吃着亭间售卖的糠酥花生。
一扬手,花生壳撒落遍地。
石钵头说:“咦,巧了,今天倒有八副猪蹄,老先生有现钱么?”华昌面无表情,牵着童子匆匆离去。
走不远,就听到石钵头的两个伙计阴阳怪气地高唱一首当地歌谣:“先生教俺一本书,俺教先生打野猪。
野猪逐过河,逐去先生背驼驼……”后来,他们还遇过几次。
石钵头迎面昂首阔步,华昌就背向闪在路边。
有一次,看到石钵头从远处走来,华昌竟绕上田塍,避开了他。
华昌是邻县武邑山子背人。
山子背距河头城七八铺远。
他那蒙馆设在张家大宗祠里。
夜晚,细雨濛濛,倒春寒风吹动西厢房窗棂。
昏黄油灯下,华昌翻阅旧日诗稿。
当他读到“学书学剑两不成”时,不由得悲从中来。
嗒,嗒嗒。
有轻微的叩门声。
没错,是叩门声。
开门,竟是多年未见的老友李半仙。
奇香扑鼻。
李半仙拎着一副卤猪蹄,笑眯眯地看着他。
转眼到了仲夏。
这个午日,童子早散学了。
华昌困倦欲睡。
宗祠内,闯入了一个莽汉。
定睛一看,却是石钵头。
石钵头拎着一副肥硕猪蹄,恭恭敬敬地放在书案上。
华昌轻摇折扇,说:“得非有辱斯文乎?”石钵头懵懵懂懂。
华昌合上折扇,说:“君子不食嗟来之食。
”石钵头愕然。
华昌站起,迈方步,七八个来回,用了大白话:“有嘛介求俺?直说吧。
”石钵头苦着脸,说:“俺老娘瘫了。
李半仙的药方,求您老给半块端砚,做药引子。
”华昌坐下,说:“奇了怪了,这端砚何处无有?为何要俺给你?”石钵头说:“李半仙说了,定要半块阿婆坑的端砚,甲子年中秋日戌时月圆蓄墨的。
百砚斋掌柜的说,那时日,方圆几百里,只有您老先生买了一块。
”“哦。
”华昌说,“桌上有。
识字么?”石钵头苦笑:“开过蒙,又被先生赶回家啦……略识几个字。
”华昌微闭双眼,说:“自家看,可要看清喽。
”石钵头抓过端砚。
长九寸,宽五寸,厚二寸一分,份量颇重。
抬起,勾头看去,砚底刻字:“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甲子年中秋日戌时练华昌购置于河头城百砚斋。
”石钵头认得时日数字,说:“就是这块,就是这块!”说着,掏出一锭约莫五两重的银子。
华昌正色道:“做嘛介?百善孝为先。
拿开,俺不收钱。
”石钵头嗫嚅不知所措了。
华昌自言自语:“李半仙?这个李半仙搞嘛介名堂?”石钵头急了:“老先生,俺……俺……”华昌举手截止,说:“后生哥,半块,何谓半块?就不能有丝毫差错,分得来么?”石钵头额上冒出冷汗,说:“刀斧斫开?”华昌笑了:“何须如此麻烦。
”华昌接过端砚,手执两端,正对天井。
天井里阳光热辣,后龙山高树有蝉声传来,高一声,低一声。
华昌十指紧扣,双腕抖动。
端砚分成两半,齐整如刀切。
(原载《天池》2016年第6期)1.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A.小说第二段中“赤裸脊背”“双肩一耸”“两个伙计手忙脚乱”等处,运用了正侧面结合的手法,生动地塑造了石钵头强悍、霸气的屠夫形象。
B.石钵头不肯卖肉给华昌,是因为看他“长衫洗得发白,几块补丁格外刺眼”,嫌他穷困潦倒,认定他付不起钱。
C.小说中两处画线句子景物描写非常精练,第一处重在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第二处则主要烘托了华昌此刻惆怅、失落的心理。
D.小说以“药砚”为题,含义深刻:这“砚”既是给石钵头老娘治瘫病的药引子,也是教育他要尊师重道、宽以待人的良药。
解析:石钵头不肯卖肉给华昌主要是因为他内心对华昌这样的读书人的憎恶和鄙视。
答案:B2.请结合全文概括华昌的形象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斯文谦和,穷困落魄;身怀绝技,隐忍退让;正直善良,宽容大度。
3.小说的结尾构思巧妙,请结合全文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精瘦落魄的读书人竟能徒手分砚,小说结尾出人意料,但巧设伏笔,使故事的发展合乎情理,使人信服。
出人意料的结尾,使小说情节跌宕起伏,引人深思。
华昌明明身怀绝技,却不计较石钵头的多次挑衅,突出表现了他的隐忍大度,丰富了人物的形象。
小说结尾意味深长,更好地揭示了作品的主题:生活中应当尊重他人、宽容大度。
二、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4~6题。
那是你的故事不是我的李良旭安德鲁大学毕业后,来到巴西西部山区当了一名美术老师。
这一当,就是整整20年。
他教的那些山区小孩,送走了一批又一批,有的长大后也像他一样成了一名美术老师。
安德鲁创作的一幅美术作品《山村小学的阳光》,在巴西利亚美术节上参展,得了金奖。
一天,一辆小车开进了安德鲁的学校,从车上下来几个衣冠楚楚的人。
走在中间的那个人看见安德鲁,愣了好一会儿,惊呼道:“老同学,怎么会是你呀?在这里见到你,真让我太惊讶了!”安德鲁这才想起,这是他的大学同学乔治,俩人还是宿舍室友,毕业后,他们就再也没有见过面。
安德鲁热情地拥抱着乔治,惊讶地问:“你是怎么找到这里来的?”乔治说:“我是在巴西利亚美术馆看到那幅获得金奖的作品《山村小学的阳光》后,专程找到这里来的。
”安德鲁问:“有什么事吗?”乔治兴奋地说:“我现在是一名收藏家,看了你那幅《山村小学的阳光》作品后,我准备高价收购,老同学,你开个价吧。
”安德鲁这才明白,乔治是专程来收购那件美术作品的。
安德鲁无奈地耸耸肩,说:“很遗憾,我已将那幅作品送给我们学校小男生卡卡了。
这是一个很有绘画天赋的学生,也许有一天,他也会成为一名优秀的画家。
”“什么?你将那幅画送给你们学校一个小男生了,我的上帝啊,那幅画至少值40万美元啊!”乔治用手捂住胸口,一脸痛苦状。
安德鲁看了乔治吃惊的神色,笑道:“噢,能值那么多钱?”乔治一把搂住安德鲁的肩膀,哀求道:“老同学,我给你60万美元,你去把那幅画要回来,怎么样?”安德鲁掰开乔治的手,一口拒绝:“如果那幅画真的值那么多钱,放在卡卡那不正合适吗?也许他将来能创作出更优秀的作品来!”乔治望着安德鲁,皱着眉,不解地说道:“老同学,你傻啊?60万美元啊,有了这笔钱,你马上可以改变命运,我帮你联系下,你马上到美术馆里专门从事创作,到时,你可就财源滚滚发大财了!”安德鲁也不解地说道:“我的命运现在不是很好吗?为什么要改变呢?正是我在这小山村里当老师,才创作了那幅《山村小学的阳光》,如果我离开了这里,坐在美术馆里,能创作出那样的作品吗?”乔治有些气恼地埋怨道:“咱们大学那些同学就你混得差,20年啦,你还在小山沟里,如果不是看了那幅画,我在这里意外碰到你,恐怕我这一辈子也不会到这里来。
改变命运的机会就在你眼前,你却看不见,这不是傻子是什么?”安德鲁眺望着远处,层峦叠嶂,迢迢渺渺。
只听见他喃喃地说道:“那是你的故事不是我的。
我在这里,享受到人生别样的快乐和幸福,正是在这里,我的绘画,才注满了新鲜的血液和活力。
”乔治再也听不下去了,他阴沉着脸,拂袖而去。
一天,乔治在巴西利亚《巴西利亚邮报》上,看到这样一则报道:20年前,亿万富翁之子安德鲁,谢绝了父亲让他到自己公司任副总裁的邀请,孑然一身来到巴西利亚边远山村当了一名小学美术老师。
20年过去了,他依然在那里当美术老师,他创作了一幅幅美术作品送给了那些山区的孩子。
他送给孩子们的,不仅仅是普通的一幅画,还是一个个希望的种子。
他在那边远的山村里,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定位和坐标,他活在自己的故事里。
不知不觉,乔治的眼睛里噙满了泪花,他哽咽道:“我终于懂了安德鲁说过的一句话,‘那是你的故事不是我的’。
”(《演讲与口才》)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开头简单交代了安德鲁大学毕业后的概况,表明安德鲁在美术方面的造诣,这为后文作了铺垫,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B.乔治特意专程来收购安德鲁获奖的那幅美术作品,并提出改变老同学的工作环境,这说明他们之间有着深厚的同学情谊。
C.小说后文乔治看到报道的补叙,方便了读者理解安德鲁这个小说人物的性格特点,也使小说的叙事出现波澜,增强了故事性。
D.本文叙事清晰,故事情节简单,却包含深刻的哲理,如环境与艺术创作的关系,人生定位与人生意义的关系等。
解析:“这说明他们之间有着深厚的同学情谊”错误,乔治只是希望通过高价达到收购的目的,而改变工作环境是安德鲁如果接受“高价”后可能的“待遇”。
答案:B5.小说中的安德鲁有什么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特立独行,对人生定位有清晰的规划,并努力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