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和地图复习PPT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地球和地图PPT优秀课件

地球和地图PPT优秀课件

第1节 地球和地球仪
特殊的 经线、
纬线
纬度 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
经度
0°、___1_8_0_°__、 20°W,1_6_0_°___E
低、中、 高纬的
划分
_0_°___~__3_0_°_为低纬,_3__0_°__~__6_0__°_ 为中纬,__6_0_°__~___9_0_°_为高纬
第1节 地球和地球仪
第2节 地球的运动
3.周期:___2_4_小__时___,也就是__一__天____。 4.产生现象:太阳_东__升__西__落___、_昼__夜__交__替___、 _时__间__差__异___。 5.原因:地球是一个_不__透__明__的__球__体_____,在任何时刻, 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 6.昼夜与昼夜更替的区别: 由于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因此产生了__昼_和__夜_____ 现象;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因此产生了_昼__夜__更__替___。
1.形状:地球是一个________体。
a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30.°根 、据__图_②_例__填__写、1相202应°月地W_,理2___2事__日_物____前_ 后
_冬__至___
_南__回__归__线_
昼__短__夜__长__
12、1、2月为
___冬_季____
4.东西经与东西半球 下图为沿180°经线的赤道展开图,在此图中适当的位置 填注东经与西经、东半球与西半球。
西

西

西
第1节 地球和地球仪
三、利用经纬网定位 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形成_经__纬__网___。在
地球表面可以利用_经__纬__网___来确定任意一点的位置。 [思考] 特殊的经纬线有什么特殊之处?

中考地理总复习 七上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地理课件

中考地理总复习 七上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地理课件
(2)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①古代人由于活动范围
狭小,往往凭自己的直觉认识世界,看到眼前的地面是平的,就以为整个 大地也是平的,并且把天空看作是倒扣着的一口巨大的锅。我国古代有 “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的说法。②后来人们根据太阳、月亮的形 状,推测地球也是球体,于是就有了“地球”的概念。③1519~1522年, 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④20世纪,人类进入了太空,从太空观察地球, 并且从人造卫星上拍摄了地球的照片,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
12/9/2021
地理
七年级(上册) 目录
• 第一章 • 第二章 • 第三章 • 第四章 • 第五章
地球和地图 陆地和海洋 天气与气候 居民与聚落 发展与合作
12/9/2021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 考点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的形状 (1)形状:地球是一个 两级 稍扁、 赤道 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12/9/2021
• 考点3: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
1.经线与纬线
12/9/2021
2.经度与纬度
12/9/2021
【形象记忆】 ①经度的判断
总结归纳:从本初子午线向东,经度度数增大。从本初子午线向西,经度度数增大 。
12/9/2021
②东西半球的划分
总结归纳: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
12/9/2021
• 考点2: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1.概念: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按一定的 比例 把它缩小,制作 成 地球 模型,这就是地球仪。
2.地轴和两极:在地球仪上,人们假想的穿过 地心 的地球旋转轴,叫地轴。 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叫两极。其中,对着北极星方向的点 叫 北极 ,与北极对应的点叫 南极

高考专题:地球和地图ppt 人教课标版优质课件

高考专题:地球和地图ppt 人教课标版优质课件

某同学要绘制四幅比例尺相同的省级行政区图,所用图
幅最大的是( B )
A、山东 B、 新疆
C、四川
D、浙江
1、等高线的定义:
地图上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连接而成的线。 等高线上标注的数字即为该等高线的海拔高度。
2、等高线的基本特点:
1)在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高度相同。(同线等高) 2)同一幅地形图上,等高距一般是相同的。(同图等距) 3)等高线都是闭合曲线。 4)除了陡崖和悬崖,不同海拔高度的等高线不相交、不重合、不 分支,而且在图的中间部分不中断。 5)零米等高线一般表示海岸线。 6)等高线与“示坡线”垂直相交。
650米 600米 550米
500米 450米 400米
南岭山水制作
1)判断E、F、G三个地点 中,能目测到公路上经过 H处车辆的是 处。 2)试用地形剖面图解释
你的判断,并作简要说 明,图画在下面的框内。
650米 600米 550米
500米 450米 400米
南岭山水制作
H
600-649均可
C B
6 、经历过人生的风风雨雨,才能够丰富自己的阅历,理解人生的真谛。 9 、要寻找与自己有共同价值观的人,爱自己的人,好好珍惜,好好保护,终了一生。 13 、你不能因为自己是刘翔,就看不起哪些参加全民健身的。 8 、拼一分高一分,一分成就终生。 10 、如果你被幸运之神遗忘,请不要悲伤,相信阳光总会有一天会照耀在你的身上。 2 、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坚持走下去,只要坚持,就会取得成功。 5 、当你感到悲哀痛苦时,最好是去学些什么东西。学习会使你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2 、所谓的成功并不需要你比所有的人都强,你只需要强过自己的对手或同行,就足够能显示你的价值。 1 、没有人能给你光明,除了你自己。人的一生,总是失意的时候多,得意的时候少,无论失意还是得意,都要淡定。失意的时候要坦然,得意的时候要淡然。如果说挫折是生命的财富,那么创 伤就是前进的动力。谁的人生也不会一帆风顺,以淡然的心态去面对暂时的失败,成功也只是个时间问题。

地球和地图中考复习课件(中图版)

 地球和地图中考复习课件(中图版)

考 点 2 地球仪:
1 地球仪上的点和线:
经线:在地球仪表面连接南 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
南极:地球南端与 地球表面的交点
地轴:地球自转轴 北极:地球北端与 地球表面的交点
纬线:地球仪表面与地 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 周的圆圈,赤道是最大
的纬线圈
考 点 2 地球仪:
地轴
2 地球仪上的线:
1 地轴 2 南极、北极 3 赤道 4 南、北回归线 5 南、北极圈 南极:90°S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上)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目录
CONTENTS
01
知识结构
02
地球和地球仪
03


04
地形图01来自PART ONE 知识结构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02 PART TWO 地球和地球仪
考 点 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 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①盖天说
②浑天说
③麦哲伦的环球航行
A.4万千米
B.6371千米
C.5.1亿平方千米 D.960万平方千米
典例训练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是毛主席撰写的著名诗句,根据诗句意思完成
下5.面“5-坐6地小日题行。八万里”的地点是指(C)
A.北回归线上任一点
B.南回归线上任一点
C.赤道上任一点
D.地球上任意一点
6.“八万里”指的是( D)
1 形状:圆圈;每一条纬线都自成纬线圈(除极点外) 2 长度:不相等(从赤道向两极逐步缩短,到两极缩为一点) 3 方向:东西方向 4 纬线圈间的关系:所有纬线圈都相互平行(两极为点) 5 数量关系:纬线有无数条

区域地理地球与地图(共110张PPT)

区域地理地球与地图(共110张PPT)

地距离20千米
0
20千米 40千米
1:2000000
图上1厘米代表实 地距离100米
0
100米
1:10000
比例尺大小与表示范围和内容详略的关系






比例尺的缩放
①原比例尺放大到n倍,则放大后的比例尺
为:____原__比__例__尺__×__n_;
②原比例尺放大n倍,则放大后的比例尺为 :____原__比__例__尺__×__(__1;﹢n)
ⅰ 往东时:先向东北,再向东南。(由A到B) ⅱ 往西时:先向西北,再向西南。(由 B到A )
N
F
A
B
S
② 两地都位于南半球时,最短航线向南凸出。
ⅰ 往东时:先向东南,再向东北。(由Q到M) ⅱ 往西时:先向西南,再向西北。(由M到Q)
N
Q
M
F
S
读南半球某区域经纬网图,回答(1)~(2)题。
(1)飞机由②地飞往⑤地的最短航线方向是( )
拜访地球另一端的超人奥特曼,并决定“遁地”前去,于是
他便从自己家里钻入地底,始终保持直线前行并穿越地心
到达超人奥特曼家中。请问超人奥特曼家的经纬度位置是
(
)
A.121°W, 31°N
C B. 59°E, 31°N
C.59°W, 31°S
D. 121°W, 31°S
知识点二 地图三要素
比例尺
方向
图例和注记
归纳要点
球面上两点间最短距离为过两点的大圆的劣弧长度。
先向北,过北极点再向南
先向南,过南极点再向北 北
先向北经过北极点,再向南
4.球面上两点间最短距离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一讲 地球仪与地图共49张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一讲 地球仪与地图共49张

考向一 以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图中经纬度的判读
2017年11月8日,“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由上海出发,为建设我国第五个 南极考察站做准备。下图为我国南极考察站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题。
1.(2020北京等级考抽测一)拟建考察站 ( B )
A.纬度低于中山站
B.位于长城站西南
C.地处盛行西风带
D.濒临大西洋
纬线
方向,AF的直线距离约为⑤
千米,由D到E的最短航向先向
图示 ⑥

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经纬度
如下图中B位于②
,A在B的③
方向,E在C的④
方向,AF的直线距离约为⑤
千米,由D到E的最短航向先向


放大后的图幅为原来的n2倍
解析 根据地图基本知识,图中缺少方向标和比例尺。
160°E—180°—20°W:
4.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经纬度 这种判断方法适合极地投影图及其变式图。
图1
图2
(1)若地球自转方向是逆时针,则该纬线为北纬(图1);若地球自转方向是顺时
针,则该纬线为南纬(图2)。
(2)顺着地球自转方向,若经度数越来越大为东经,越来越小为西经。(图1中既 有东经又有西经,图2中只有西经) 思考 甲、乙的地理坐标分别是什么? 方法技巧 在经纬网图上确定对称点
第一单元 地球与地图
第一讲 地球仪与地图
考点一 地球、经纬线Hale Waihona Puke 经纬度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放大后的图幅为原来的(n+1)2倍
由图可知:地球赤道半径大于极半径,故其形状特点是:两极① 在南北半球的两点,北半球的点在北,南半球的点在南;同在北半球,纬度值大
者在北;同在南半球,纬度值大者在南。

人教版中考地理总复习地球和地图(共39张PPT)

人教版中考地理总复习地球和地图(共39张PPT)

稀疏

的是__________。
从C到A
考点聚焦
┃地形图的判读
(3)判断地表形态
示意图
等高线图
等高线特点
等高线闭合,数值 从中间向四周逐渐
降低
等高线闭合,数值 从中间向四周逐渐
___升__高___
地形判断
山峰
________
盆地或洼地
等高线的弯曲部分 向低处凸出
___山_脊____
考点聚焦
┃地形图的判读
和西经的__1_80_°__是重合的
半球 划分
___赤__道___把地球分为南北半球, 赤道以北为___北___半球,以南为
_南___半球
__2_0_°__W__和1_6_0_°__E_的经线圈是东西 半球的分界线,20°W向______东__至
160°E为东半球,20°W向______至 西 160°E为西半球
答 案 赤道:最长的纬线,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南北回归线:太阳直射点在最南和最北的纬线; 南北极圈: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的度数最低的纬线; 0°经线和180°经线:东西经的分界线; 20°W和160°E经线: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考点聚焦
第2节 地球的运动
┃地球的运动
考点聚焦
一、地球的自转
1.概念:地球绕着__地__轴____的旋转运动。 2.方向:_自__西__向__东_____;面对北极看为逆__时__针____, 面对南极看为___顺__时_针____。
纬度 ___赤__道___(0°纬线)
经度 _本__初__子_午____线(0°经线)
度数 划分 和符号 表示
从称赤为北道9北极0向°纬和N北(南_、_极_向_都)南9和0为各°南_分纬__S为(____________)_,__,

中图版(北京)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复习课件

中图版(北京)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复习课件

(陡1),流B、速C快两。条第河(流2)在题山,区A流山峰速高较度快为的6是75米,E位河于。海拔300米的等 (高2)线上山,峰二A与者E相点对的高海度拔为相37差5米。第(3)题米,。B、C、D三地海拔都在 关闭 (1(30)10米)右以B 图下所,示但城D地市更最平有坦可开能阔,是可在利左用图土B地、面C、积D更三大地,中且的D地位于地两发 展河(起交2)来汇3的7处5。,原水因源充是足,交通便利,最。容易先发展为城市。第(4)题, ((4)3)城D 市地中形铁平路坦的,延河伸流方交向汇处是,交。通便利,水源充足(答出1条即
根据指向标可判定铁路呈南北方向延伸。 可)
(4)南北方向
解析 答案
谢谢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和160°E组成的
经线圈
经纬网:确定地球表面某一点的位置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知识建构导图
地图的用途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地图上的方向 指向标定向:指向标箭头一般指向北方

经纬网定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定义: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和 地
地图 地图的比例尺 公式:比例尺 = 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地 图
等高线地形图 等高线最弯处指低的是山脊,指高的是山谷
等高线密集——陡坡;等高线稀疏——缓坡
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
要点复习
一、区别经纬线和经纬度的特点
纬线
经线
图示
形状 纬线都是圆(除极点外) 经线都是半圆
长度
就同一半球而言,每条纬线 长度都不相等
所有的经线长度都相等
方向 指示东西方向
指示南北方向
纬线
经线
划分 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 20°W 和 160°E 构成的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地图的基本要素
1.比例尺 (1)公式:比例尺=图 实上 地距 距离 离 (2)表示形式:数字式,文字式,线段式。 (3)大小比较: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
一般地图: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指向标地图: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
2. 方向 有经纬网的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 东西方向
3.图例和注记
【解析】 由题意,“水半球”和“陆半球”的极点相对应。“陆半球” 的极点为38°N、0°,则“水半球”的极点为38°S、180°。再根据半球的 划分方法,不难选出D选项。
当夜半球与“陆半球”重叠最多时,夜半球的中心点为23°26’N、0°, 则太阳直射点位于23°26’S、0°,此时非洲大部分位于夜半球;北京市8时 左右,正值上班高峰;南极昆仑站位于南极点附近,正值极昼期;江苏各地 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
半球 20°W和160°E经线圈为 划分 为东西半球分界线
度数 变化 规律
自西向东,东经度数值渐大, 西经度数值渐小;反之亦然
赤道 为南北半球分界线
自北而南,北纬数值渐小,南 纬数值渐大;反之亦然
3.经纬网的意义 (1)确定地球表面某点的地理位置。 (2)确定地球表面两点之间的方向。 (3)计算地球表面两点之间的距离。
地 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等高线稀疏,弯曲部分较和缓
形 ——丘陵;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等高线密
种 集,河谷转折呈“V”字形——山地;海拔高度大,相对高
类 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高原
判 地 形 部 位
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山地;反之,数 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升高——盆地或洼地;两个山顶中间的低 地——鞍部;等高线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山脊;等高线弯

用 与河流水 由山谷的分布,判断河流的位置及流向。水库坝址宜选
文结合 择在峡谷地段
与地区规 划结合
平原地区宜发展耕作业,山地、丘陵地区宜发展林业
等高线地形图中的相关计算
(1)计算两地间的相对高度 从等高线上读出任意两点的海拔高度,就可以计算这两点的相对高度:H相 =H高-H低。 (2)计算两地间的气温差 已知某地的气温和两地间的相对高度,根据气温垂直递减率(0.6 ℃/100 m) 可计算两地间的气温差异:T差=0.6 ℃·H相/100 m。
特征
(1)所有经线为长度相等 的半圆 (2)两条 相对 的经线构成一个
经线圈 (3)经线指示 南北 方向 (4)所有的经线都 相交 于南北
两极点
(1)纬线是 长度不等 的圆圈 (2) 赤道 最长,越往两极,纬 线圈越 小
(3)纬线指示 东西 方向 (4)所有纬线都相互 平行
度数 从 0°经线 向东、向西各180°,以 赤道 为界,向北至90°N、 标定 以东是东经(E),以西是西经(W) 向南至90°S
三、等高线地形图
2.等高线地形图 等高(深)线:在地图上 海拔高 高度(深度)相同的点连成的线。坡陡的地方, 等高线 密集 ;坡缓的地方,等高线 稀疏 。 读下图,识别不同的地形:
3.地形剖面图: 根据等高线地形图转绘而成,可以直观地表示地图沿某一方向地势的 起伏 和坡度的陡缓 。
经纬度的确定与经纬网(经纬度)的解读与应用 1.经纬度的确定 (1)经度的判断 ①自西向东(或顺地球自转方向)数值逐渐增大为东经,数值逐渐减小则 为西经。(如图一)
曲部分向高处凸出——山谷;等高线交会处——陡崖
判 读 规 律
判坡向
示坡线——与等高线垂直,指向坡度降低的方向;迎风 坡——暖湿气流沿坡面上升;背风坡——暖湿气流沿坡 面下沉
计算相 对高度
计算公式:(n-1)d<h<(n+1)d,其中n为两地之间不 同等高线的条数,d为等高距
实 际
与气候 结合
地势高,气温低;迎风坡与背风坡(降水量的差异);盆 地不易散热,又容易引起冷空气的滞留
地形剖面图的绘制和判读
在等高线图上画出一
确定剖面线 条剖面方向线(可能为
已知,如右图中的AB)
建坐标
纵坐标表示高度,横 坐标表示水平距离
将剖面线与等高线的

所有交点(或仅描关键
制 描点 点,如最高点、最低

点)按其水平距离和高

程转绘到坐标图中
用光滑曲线将各点顺
次连接,注意相邻两
连线
点间的升降趋势(如右 图中8、9两点高度相
(20°E,40°N)、 (40°E,0°)、(60°E,20°S); 甲在乙的西南方,甲在丙的
正西方,甲在丁的西北方;பைடு நூலகம்甲丙之间的距离为4 440 km
在用经纬网确定两点相对方位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1)位于同一经线上的两点为正南、正北的关系,位于同一纬线上的两点为 正东、正西的关系。 (2)
【答案】 (1)D (2)C
经纬网图上的“定向”方法 (1)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①同一经线上的两点为正南正北关系,同一纬线上的两点为正东正西关 系。②若两点既不在同一条经线上,又不在同一条纬线上,在判断方向时 既要判断两点间的东西方向,又要判断两点间的南北方向。③判断东西方 向时要选择劣弧段(两点之间经度差小于180°的弧段),再按地球自转方向 确定方位。 (2)用经纬度法判断 ①东经度增大的方向为东,减小的方向为西;西经度增大的方向为西, 减小的方向为东。②北纬度增大的方向为北,减小的方向为南;南纬度增 大的方向为南,减小的方向为北。
☆ 必修1 ☆
第一讲 地球和地图
课标展示:本讲为初中基础内容,在课标中没有明确内容。
一、地球和地球仪 1.地球 (1)形状:两极 稍扁 赤道略鼓 的不规则球体。 (2)大小:平均半径是 6371 千米,赤道周长约 4万 千米。 2.经线和经度、纬线和纬度
图示
经线
纬线
概念 地球仪上连接 南北两极 的线 地球仪上与 赤道 平行的圆圈

经纬网的应用
(2009年高考江苏地理卷)下图为以38°N、0°为极点的陆地相 对集中的“陆半球”(另一半球为“水半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水半球”的极点位于( A.北半球、东半球 C.南半球、东半球
) B.北半球、西半球 D.南半球、西半球
(2)当夜半球与“陆半球”重叠最多时( ) A.非洲全部位于昼半球 B.北京市正值下班高峰 C.南极昆仑站处于极昼期 D.江苏各地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
判 读 要 领
或弧线)一般代表经线,由西向东增大为 东经度,反之为西经度 ③同一幅经纬网图中相邻的两条经(纬)
点还是南极点,确定纬线是南 纬度还是北纬度 ③依据自转方向及经线经度值
线之间经(纬)度差异一般是相等的
的变化特征,确定经线是西经
度还是东经度
3.经纬网图的应用
度数往北增大为北纬,往南增大为南纬,
2.常见经纬网图的解读
类型
侧视图
常见例图
俯视图
①截取一段纬线,在其上标注经度,如 截取极地投影图中的一部分,
图②截取一段经线,
如下图
演 变 简 在其上标注纬度,如图 图
①关注经纬线的表现形式:纬
①横线(或弧线)一般代表纬线,由南向 线为圆弧线,经线则是从圆心
北增大为北纬度,反之为南纬度②竖线( 出发的射线②判断圆心是北极
球自西向东的自转方向确定方位
定 距 离
经线上,纬度差1°的经线对应的地面上 的弧长大约是111 km;赤道上,经度差 1°的赤道对应的地面上的弧长大约是111 km;纬线的长度随纬度的增加而缩短; 在纬线上(假设其纬度为x),经度差1°的 纬线对应的实际弧长大约为111×cos x°km
图中甲、乙、丙、丁四点的 经纬度分别为(0°,0°)、
若两点既不在同一条经线上又不在同一条纬线上,在判定两点间的方位时, 先看两点所在经线,确定是哪点在东,哪点在西;再看两点所在纬线,确定哪 点在南,哪点在北,然后把两点结合在一起,即可确定两点之间的相对方位。
(3)在以极地为中心的经纬网图上,判断东西方位的最简捷方法是在相比较的 两地之间的劣弧上,画出地球自转方向箭头,箭尾为西,箭头为东(如上图)。 根据图中南极点(S),我们先画出A、B两点间的地球自转方向箭头,根据上述 法则,B点在A点的东方,C点在D点的东南方向。
2.海拔与相对高度 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做海拔(又称绝对高度)。某个地 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相对高度。 相对高度的计算:计算一座山或是一个陡崖有可能的相对高度,这种计算 通常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有可能的最大相对高度,还有就是有可能的最小相 对高度。
如右图一个陡崖,陡崖顶部的海拔是大于或等于400 米,小于500米,陡崖底部的海拔小于或等于100米, 大于0米。即可能400米等高线刚好穿过崖顶,而100米 等高线刚好穿过崖底,则陡崖的最小高度为300米;也 可能陡崖的最高点高度无限趋近500米,而崖底高度无 限趋近0米,则这个陡崖的最大高度为近500米,所以 这一陡崖的高度为:300米≤H<500米。
方向增大、西经度沿地球自转方向减小 (40°E,0°)、
的规律,画出地球自转方向,从而判断 (60°E,20°S);甲在乙的
南北极;④海陆轮廓法:极点处为陆地 西南方,甲在丙的正西方,
则为南极,极点处为海洋则为北极
甲在丁的西北方;甲丙之
间的距离为4 440 km
同一经线上的两点为正南、正北的关系, 定 同一纬线上的两点为正东、正西的关系。 方 判定东西方向,首先要选择劣弧段(两点 向 间的经度差值小于180°的弧段),再按地
1. (2009年福州质检)2009年1月27日我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中国南极 昆仑站”正式建成。昆仑站建站位置确定为(80°25′01″S,77°08′58″E)位 于南极冰盖最高点冰穹—A西南7.5公里处。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