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绿色革命

合集下载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我们所在的大洲﹣亚洲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下面关于亚洲的叙述正确的是()A.亚洲地形复杂,以平原山地为主B.受地形地势影响,亚洲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流C.亚洲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D.亚洲地跨热带、温带和寒带,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2.亚洲东部和南部的夏季降水与下列哪一因素的强弱有密切的关系()A.地形B.冬季风C.纬度因素D.夏季风3.下列河流最终流入印度洋的是()A.湄公河B.叶尼塞河C.长江D.恒河4.下列气候类型中.亚洲没有的是()A.A B.B C.C D.D5.受地势影响,亚洲河流的流向一般是()A.呈放射状从中部流向四周的海洋B.呈环状围绕着青藏高原C.呈放射状从四周流向中心D.一般自西向东流6.中南半岛的地形特征是()A.山河相间,纵列分布B.地形平坦C.地表崎岖,平原较少D.雪山连绵读图回答7~9题:7..图中与中国陆地相邻的东南亚国家是()A.缅甸、老挝、越南B.缅甸、泰国、柬埔寨C.印度、越南、马来西亚D.新加坡、文莱、菲律宾8.图中哪个国家不是世界重要的水稻出口国()A.③国B.④国C.⑤国D.①国9.小明到东南亚旅游,可参观到的著名景点与国家相匹配的是()A.泰姬陵﹣⑤国B.曼谷水上市场﹣①国C.下龙湾﹣①国D.吴哥窟﹣③国10.南亚主要的地形自北向南依次是()A.山地、盆地、高原B.山地、平原、高原C.山地、平原、盆地D.山地、高原、盆地11.下列关于马六甲海峡的说法正确的是()A.是连接红海与印度洋的海上通道B.是连接太平洋与大西洋的最便捷之路C.位于苏门答腊岛与马来半岛之间D.是欧美巨型油轮从中东进口石油的必经之地12.下列宗教建筑属于印度的是()A .B .C.D.读亚洲气候分布图,回答13~14题。

13.下列有关亚洲气候的叙述,错误的是()A.气候复杂多样B.赤道穿过热带沙漠气候C.季风气候显著D.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14.亚洲的三大半岛从东到西气候类型分别是()A.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B.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D.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15.华人和华侨分布最集中地区是()A.美国B.欧洲C.东亚D.东南亚16.印度的德干高原1月份的风向是()A.西南风B.东北风C.西北风D.东南风17.印度发生水旱灾害的原因正确的是()A.水灾﹣西南季风来得晚,退得早B.旱灾﹣东北季风来得晚,退得早C.水灾﹣东北季风来得早,退得晚D.水灾﹣西南季风来得早,退得晚18.东南亚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A.湄公河B.湄南河C.红河D.萨尔温江19.日本经济对外依赖性很强,这是因为()A.日本资源贫乏、国内市场狭小B.日本多火山地震,需要外国的帮助C.日本的文化具有东西方兼容的特点D.日本经济技术水平低20.在我国超市进口大米的专区中,你会发现这些大米最多来自()A.印度B.俄罗斯C.泰国D.英国21.某公司采购人员从东南亚采购了一船当地出产的货物回国,轮船进入中国海关时,报货单上的货物名称最有可能是()A.橡胶B.棉花C.钒钛矿D.羊毛22.下列有关印度的说法错误的是()A.人口不仅数量多,而且增长快B.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水旱灾害频繁C.实行“绿色革命”,但粮食缺口仍较大D.是世界第二软件大国23.印度的“圣河”是()A.尼罗河B.印度河C.密西西比河D.恒河24.春节期间,张林和父母一起赴东南亚旅游。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党的土地政策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党的土地政策

作者: 王国洪
出版物刊名: 齐鲁学刊
页码: 49-55页
主题词: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初步提出;中国革命;毛泽东;政策问题;剥削制度;全国代表大会;民主革命;土地政策
摘要: <正>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掀起了以广东农民运动为起点、以湖南农民运动为中心的全国农民运动。

在这一运动的实践中,党逐步提出了农村土地政策问题,为党在整个新民主主义时期土地政策的制定建立了基础。

(一)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初期,我党即初步提出了自己的土地政策。

这一政策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从长远考虑,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实现孙中山先生的“耕者有其田”;二是。

绿色革命与白色革命

绿色革命与白色革命
• 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和使用年 限的增加,土壤中残存的塑料薄 膜片越来越多,造成土壤板结, 通透性差,地力下降,严重影响 了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当然,造成这类污染的问题,还 有乱弃塑料包装袋等问题。随 着塑料袋进入千家万户,其带来 城乡的环境污染越来越大,这就 是被人们称为“白色污染”的 问题。
什么是绿色革命?
“绿色革命”一词,最初只是指一种农业技术推广。 20世纪60年代某些西方发达国家将高产谷物品种 和农业技术推广到亚洲、非洲和南美洲的部分地 区,促使其粮食增产的一项技术改革活动。但它 导致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和土壤退化。90年代 初,又发现其高产谷物中矿物质和维生素含量很 低,用作粮食常因维生素和矿物质营养不良而削 弱了人们抵御传染病和从事体力劳动的能力,最 终使一个国家的劳动生产率降低,经济的持续发 展受阻。
白色革命
1838年法国人莱达诺发明聚氯乙烯,此后德国人 又对聚氯乙烯进行了大量的研究。1928年,美国开始 进行聚氯乙烯的工业化生产。1951年,日本开始试验 用塑料薄膜代替油纸和玻璃,此后塑料薄膜在农业上 的应用迅速发展起来。五十年代初期,美国在夏威夷 将薄膜用于地面覆盖。1976年,日本地面用塑料薄膜 覆盖面积已达20万公顷以上,也正是这一项新技术,在 人类农业生产史上掀起了一场以大幅度增产为目的的 “白色革命”。随着世界各国用于地面覆盖的塑料薄 膜种类的不断更新和发展,目前,“白色革命”仍在持 续和发展。
第五次绿色革命
• 第五次绿色革命是指通过国 际社会共同努力,运用以基 因工程为核心的现代生物技 术,培育既高产又富含营养 的动植物新品种以及功能菌 种,促使农业生产方式发生 革命性变化,在促进农业生 产及食品增长的同时,确保 环境可持续发展。
绿色革命的意义

人口统计的时空分析_陈述彭

人口统计的时空分析_陈述彭

收稿日期:2002-08-20作者简介:陈述彭,中科院资深院士,研究方向为空间信息系统。

*此文受中国科学院KZCXZ -312合同课题“数字地球理论问题研究”资助,是2002年5月在青岛市人口与经济发展研讨会上的发言稿。

人口统计的时空分析*陈述彭(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01)摘 要 本文以国际和国内人口统计的空间分析实验和动态分析为案例,阐述人口统计的科学分析方法及其在国民经济建设、城市化建设与国家安全等诸多方面的重要意义;指出“格网”数据库作为一种中间载体,有利于卫星遥感象元与人口数据的空间数据融合,有利于认识人口动态变迁的规律。

关键词 人口;时空分析;可持续发展中图分类号:C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04(2002)04-0003-05 人口是自然的,也是社会的。

人口统计可以从人类文化学、社会学、经济学、历史学去分析;也可以从资源、环境与生态的角度去分析。

人口普查统计数据提供了丰富的多用途的信息,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去进行多维的分析,物尽其用。

研究者一般从数字化入手,通过普查、抽样、详查,获取海量数据,直接应用于查询、检索之外,有时还可进行数据挖掘(Data Mining ),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发现一些现象或规律,并从而推导出模型或公式,作出发展趋势的推测或预测。

其成果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其结论有乐观的,也有悲观的。

新中国在20世纪后半叶,先后组织过三次大规模人口普查,建成全国54台IBM —5400计算机联网系统,成就辉煌。

由宋健院士领导的人口控制理论的研究,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

最近国家统计局建立了空间统计分析实验室,进展很快。

中国人民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的人口研究所,也为我们不断提供丰硕的人口分析研究成果。

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们开始在人口统计分析方面参加合作,编制过国家大地图集、人口地图集、老年人口地图集和教育地图集等等,这都与人口统计分析有关。

转基因作物发展在我国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转基因作物发展在我国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导。政府应根据企业的不同要求 .竭尽所能 .提供 支持 比如 :
作为一种具有超强生命力的高科技成果 . 转基因技术对于发
8 O年代初期 . 但除 自行研制开发的抗虫转基 因棉花已大面积生产
对于市场 前景好.技术含量高的发 明专利提供资金支持和补贴 ;加 展 中国家来说具有高度 的战略意 义。我 国作物基 因工程研究始于 大对知识产权专业人才的培养 :提供知识产权方面的咨询等等。
识产权信息平台 .了解到国 内外最新 的科技动态 行业动态 市 金投入和农业科技知识更新 问题 鹫 世界农业 第一次绿色革命面临的一个主要 问题是 新技术科技 革命的技术核心是化学肥料 的使用 、灌溉技术运用和杂交种子 的 ” 推广 。由于购买化学肥料 、农药 .以及科技普及等大大增加了投 产权 节省了大量人力 、财 力和智力 .利于企业的优化配置和进 知识普及 .以及农业成本投入加 大带来 的资金 问题。第一次绿色
2 世纪 以转基因技术为核心的农业革命被称 为第二次绿色革 1


的企 业占 1 5 , % 所以 , 9 为了充分发挥这些政策对企 业的帮助作 命 。转基 因技术是指利用重组 D A技术 , 克隆 的优 良目的基 因 N 将 用 ,政府的宣传工作还 应更深入。 导入生物体细胞或组织 ,并在其中进行表达 ,从 而获得新性状的

有必要制定和本企 业发展相符并且切 实可 行的知识产权战略 ,明 确本企业知识产权战略 的目的 模式 以及实施步骤。其次 ,建 立 专门的知识产权机 构 ,配备专职 管理人员 ,负责研究 、规 划和 实 施 本企业 的知识产权战略 ;收集有关情报 和信息 ,加强专利 的申 《 请 和保护等等。再次 ,制订科学的知识产权 内部管理制度 ,比如 说激励制度 以鼓励生成更多更好的专利。

马义和:掀起建筑业绿色革命

马义和:掀起建筑业绿色革命

马义和:掀起建筑业绿色革命■文/嵇振颉“科技领军人才”“中国建筑应用创新大奖”“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出版《3D打印建筑技术与案例》等专著,马义和是一个3D打印“狂人”,经历三次资金链断裂,最终凭借对梦想的执着化险为夷。

他最大的心愿就是让人们告别灰尘雾霾,为子孙后代留下更美丽清新的环境。

房子可以“打”出来1967年5月,马义和出生在湖北襄阳。

2002年8月,他去拜访一位客户的途中,路过一处施工工地。

酷暑时节,建筑工人们顶着烈日辛勤劳作。

一眼望去,工地内尘土飞扬、泥浆外溢,还有各种大型建筑设备震耳欲聋的轰鸣声。

肆意飞扬的灰尘,不仅会损害建筑工人的身体健康,肯定会对城市环境造成影响。

能否换一种造房子的方式,避免让建筑工人和广大市民成为“吸尘器”?飞机、汽车可以用设备替代人工来制造,为什么房子不能呢?上网搜索相关资料,一则3D打印的报道映入眼帘。

相对于传统技术,3D打印技术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制造方法。

就在这则报道中,美国某高校的一位教授,提出用3D打印技术建造房屋的假设,并预言将掀起一场建筑业的绿色革命。

不过3D打印建筑的技术,还处在科学假设阶段,面临很多技术性难题,诸如“油墨”选择、打印设备制造等。

任何一项技术解决不好,打印出来的房屋可能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

这些问题没有吓退马义和。

他喜欢挑战,近一年在销售领域的摸爬滚打,帮助他初步积累创业经验。

他按下创业的“启动键”。

可是家人对马义和的决定,持完全反对的态度。

他们怎么也无法理解,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教授,提出一个完全不着边际的想法,让马义和“着了魔”。

妻子无法改变他的意志,只好搬来双方父母。

几天后,四位长辈齐聚上海,对他进行“三堂会审”。

控诉最激烈的是岳父,说他岁数也不小了,怎么还像二十刚出头的年轻人那样冒失?马义和只能拿出各种资料,试图平息几位老人的怒火。

然而沟通双方都站在自己立场上看问题,争论几个小时也没有结果。

最后还是他父亲说了句:“让他去瞎折腾吧!等他一无所有,也就消停了。

软件测试的实习报告三篇

软件测试的实习报告三篇

软件测试的实习报告三篇软件测试的实习报告三篇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大家逐渐认识到报告的重要性,要注意报告在写作时具有一定的格式。

为了让您不再为写报告头疼,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软件测试的实习报告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软件测试的实习报告篇1软件测试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通过实习提高自己的对社会的认知能力,同时理论联系实际,让自己迅速适应社会,跟上it前进的快速步伐。

通过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学校与社会的沟通,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业务水平,尤其是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以便培养自己成为能够主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二、实习时间:20xx年11月21日-20xx年11月20日三、实习地点:xxx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四、实习单位简介:xxx成立于20xx年9月,前身是xx技术装备公司3s信息事业部,是一家专注于卫星遥感应用、空间信息技术、环境信息技术和市政管理信息化的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现有员工106人,办公面积近800平方米,下设苏州子公司。

公司拥有一支有丰富业务经验的教授、研究员、博士、硕士和工程师组成的项目队伍,技术人员大多数毕业于地理信息系统、市政工程或计算机专业,具有良好的知识背景。

公司以环境遥感产品为核心,搭建国际化的遥感数据应用产业平台,在面向专业部门提供全面的空间数据集成、加工、应用等解决方案同时,还向社会公众发布民用数据。

公司以遥感数据产品研发、应用与服务为一体,注重沟通协调,在资源整合方面卓有成效。

公司始终把改善生态环境为使命,用科技引领未来,倡导绿色革命,立志于用3s科技手段构建和谐、美丽地球村。

另外公司在市政给排水行业有着成熟的系列产品,研发的系统运行稳定,简化了操作流程,强化了监管力度,最大程度上减少了企业不必要的损耗和损失。

其中有些产品在国内是首创,并且有机地衔接历史遗留系统,兼顾给排水企业的效率和效益,深得客户的一致好评。

公司注重电子政务发展动态,结合企业固有优势,引入地理信息系统和空间遥感等高科技手段挖掘潜在信息,填补了不能连续、动态、全面及时获悉重要数据的空白。

袁隆平的事迹介绍演讲稿(精选10篇)

袁隆平的事迹介绍演讲稿(精选10篇)

袁隆平的事迹介绍演讲稿袁隆平的事迹介绍演讲稿(精选10篇)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事迹吧,事迹可以起到引导良好风气、推动工作、激励后进的作用。

想拟事迹却不知道该请教谁?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袁隆平的事迹介绍演讲稿(精选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袁隆平的事迹介绍演讲稿1亲爱的各位:大家好!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自古以来饱受饥饿的威胁。

就在这时,袁隆平站了出来,他用他的心血给人们带来了香喷喷的饭菜。

袁隆平为我们中华民族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袁隆平的祖籍在江西德安,1953年毕业于西安农校。

袁隆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他还得过“科学奖”,“杰出发明奖”,“金质奖章”,“世界粮食奖”等十项国际大奖。

2006年,他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1961年,当我们中国人正因为饥饿失去生命的时候,袁隆平站了出来,他经过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终于发明出了具有较强的杂交优势和增产潜力的优质水稻。

1980年,袁隆平将我国第一项农业专利技术转让给了美国!袁隆平为了我们大家的粮食,世界的粮食,他不顾自己去为别人着想。

袁隆平在攻关的十年里,他有七个春节是在海南度过的。

袁隆平还有一些名著,比如说《杂交水稻》等。

现在,家家户户都能够吃上香喷喷的米饭了,这些都离不开袁隆平的心血,没有他的努力,就没有我们的.今天!袁隆平,你真是中国的骄傲!谢谢大家!袁隆平的事迹介绍演讲稿2亲爱的各位:大家好!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人?这是美国经济学家布朗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尖锐命题。

“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就能养活中国人。

”袁隆平用惊人的科学成就响亮地回答了这一问题。

袁隆平、平头小脸,土里土气。

而正是这个其貌不扬的老头,以自己不懈的努力和惊人的才华,在古老的土地上创造了非凡的奇迹——目前在我国,有一半的稻田里播种着他培育的杂交水稻,每年收获稻谷60%,源自于他培育的杂交水稻种子。

是怎样的力量使一个人的命运积极影响着13亿人的命运呢?又是怎样的力量促使他执著于杂交水稻的研究而最终走向成功呢?关于超级杂交水稻,不善言辞的袁隆平有着讲不完的故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次绿色革命
第一次绿色革命发生在上世纪50年代初,其主要特征是把水稻的高秆变矮秆,另外辅助于农药和农业机械,从而解决了19个发展中国家粮食自给问题。

世界上一些国家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一般都在70%以上,像以色列这样一个极度缺水的国家,它的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达到90%以上。

目录
1概述
2名称来历
3实施背景
4目的任务
5重要机构
6中国现状
7存在问题
8前景发展
1概述
所谓绿色革命(指第一次绿色革命——译者注),本质上是指新的高产品种(H.Y.V.)、灌溉、机械化和大批量施用的化肥以及更重要的与之相关知识的转移。

远东地区系指位于欧亚大陆东南部及其周围的国家,除包括从南部的印度、巴基斯坦到东部的朝鲜等大陆国家外,还包括延伸于斯里兰卡和日本之间数千英里的、成弧状分布的一系列岛屿国家。

2名称来历
20世纪中期,一些发达国家和墨西哥、菲律宾、印度、巴基斯坦等许多发展中国家,开展利用“矮化基因”,培育和推广矮秆、耐肥、抗倒伏的高产水稻、小麦、玉米等新品种为主要内容的生产技术活动,其目标是解决发展中国家的粮食问题。

当时有人认为这场改革活动对世界农业生产所产生的深远影响,犹如18世纪蒸汽机在欧洲所引起的产业革命一样,故称之为“第一次绿色革命”。

但以后这场改革活动暴露出许多缺陷:技术和经济上要求高,耗资大而不易推广;污染严重,能源浪费等。

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已开始应用生物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等,改革传统的农业生产,把它称为“第二次绿色革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