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入给药法资料
吸入疗法的两种给药方式:吸入剂与雾化

吸入疗法的两种给药方式:吸入剂与雾化作者:刘祖春来源:《家庭医学·下半月》2019年第03期在支气管哮喘和慢阻肺的治疗中经常会使用吸入疗法。
吸入疗法是将药物以气溶胶、干粉或雾化溶液形式送进呼吸道,作用于呼吸道黏膜和(或)肺泡的一种给药方式。
由于吸入药物直接作用于气道和肺,局部药物的浓度高,疗效好。
起效迅速(起效时间仅为5-10分钟),可迅速缓解症状。
吸入药物剂量比口服剂量小,药物吸收入血在全身各组织的分布少,减少了全身用药可能产生的副作用。
因此,吸入治疗已被多国推荐为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呼吸道疾病的首选给药方式。
吸入剂的不同类型吸入治疗使用的吸入药物称为吸入剂。
临床上用于缓解呼吸道症状的吸入剂有三种类型,即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以及两类药物的联合使用。
支气管扩张剂的作用是舒张肺气道周围的肌肉,打开气道,这样可以让呼吸更顺畅。
按作用时间的长短,分为短效吸入剂与长效吸入剂。
短效吸入剂包括沙丁胺醇、左旋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可每4~6小时使用一次或按需使用;长效吸入剂包括噻托溴铵、沙美特罗、福莫特罗、阿福特罗、茚达特罗、阿地溴铵,可每12小时使用一次。
糖皮质激素又名肾上腺皮质激素,也可以称为类固醇。
具有较强的抗炎抗变态反应作用。
目前常用的有氟替卡松、布地奈德等。
两类药物的联合,即支气管扩张剂中一种或者两种,甚至三种,与糖皮质激素联合使用。
呼吸道吸入疗法的两种给药方式呼吸道吸入治疗有吸入器和雾化两种给药方式。
雾化器和吸入器是对药物进行雾化并送进呼吸道的装置。
1.吸入器临床上常用的吸入器(含药物)有定量压力气雾剂与干粉吸入剂两种。
定量压力气雾剂(MDI)装置小巧,便于携带,能反复定量给药。
但对于使用者的操作技术要求较高,需要吸气与手动按压药物配合;药物的肺沉积率仅为10%左右,大部分沉积在口腔部。
目前用于慢阻肺治疗的MDI药物主要有沙丁胺醇(万托林)、溴化异丙托品(爱全乐)及可必特(万托林和爱全乐的复方制剂)、辅舒同等。
吸入给药法的实训报告

一、实训背景吸入给药法是一种将药物直接送入呼吸道,通过肺泡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给药方法。
这种方法具有药物剂量小、起效快、直接作用于靶器官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等。
为了提高临床护士对吸入给药法的掌握程度,我们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实训。
二、实训目的1. 掌握吸入给药法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2. 熟悉不同吸入给药装置的使用方法。
3. 提高护士对患者进行吸入给药的护理技能。
4. 培养护士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能力。
三、实训内容1. 吸入给药法的原理及特点2. 吸入给药法的适应症及禁忌症3. 吸入给药法的药物种类及剂量4. 吸入给药法的操作流程5. 吸入给药装置的种类及使用方法6. 吸入给药的护理措施7. 吸入给药的健康教育四、实训过程1. 理论学习在实训的第一天,我们进行了吸入给药法的理论学习。
学习了吸入给药法的原理、特点、适应症、禁忌症、药物种类及剂量等知识。
2. 实操训练在实训的第二、三天,我们进行了吸入给药法的实操训练。
具体内容包括:(1)了解吸入给药装置的种类及使用方法:我们学习了定量雾化吸入器(MDI)、雾化吸入器、呼吸机等吸入给药装置的种类、结构及使用方法。
(2)操作训练: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我们进行了吸入给药的操作训练,包括患者体位、给药方法、注意事项等。
(3)实际操作:在实训室,我们模拟对患者进行吸入给药,熟悉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3. 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在实训的第四、五天,我们学习了吸入给药的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
具体内容包括:(1)吸入给药的护理措施:观察患者反应、调整药物剂量、保持呼吸道通畅等。
(2)健康教育:指导患者正确使用吸入给药装置、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吸入刺激性气体等。
4. 总结与反思在实训的最后一天,我们对实训过程进行了总结与反思。
大家分享了实训中的收获和体会,同时也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五、实训成果通过本次实训,我们取得了以下成果:1. 掌握了吸入给药法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雾化吸入疗法ppt课件

+ MDI所产生的气溶胶通常是非均相分散的,气溶胶微粒中 位数(AMMD)直径为3~6um,随着温度的升高和蒸发, 在距喷口10cm处, AMMD 1.4~4.3um。
+ 影响气溶胶特点的其他因素有药物组成的浓度,浓度增加 时产生的气溶胶微粒可能增大,活瓣杆和驱动器开口的设 计也对产生的气溶胶有影响。
+ 按压瓶罐一次,释放出一个剂量 的药物,缓慢而深地吸气。
+ 屏气约10秒钟,然后通过口器呼 气,不压瓶罐再次吸入。
+ MDI产生的气溶胶在理想吸入后只有10%的药液能达到肺 脏,50%的药物因惯性冲撞停留在口腔,然后被咽下,最 终90%的药物均被吞咽入胃。
15
+ 移开喷口的盖,如图所示拿 着气雾剂,并上下用力摇匀。
16
+ 轻轻地呼气直到不再 有空气可以从肺内呼 出,然后立即.....
17
+ 将喷口放在口内,并合上嘴 唇含着喷口。在开始通过口 部深深地、缓慢地吸气后, 马上按下药罐将药物释出, 并继续深吸气。
雾化吸入疗法
1
内容
1
雾化吸入疗法的历史及概念
常见吸入方法及特点 2
常见雾化吸入药物 3
4
雾化吸入的临床运用
2
+ 雾化吸入疗法是利用气体射流原理,将水滴撞击的微小雾 滴悬浮于气体中,形成气雾剂而输入呼吸道,进行呼吸道 湿化或药物吸入的治疗方法,作为全身治疗的辅助和补充
+ 气溶胶具有巨大的接触面,有利于药物与气道表面黏膜上 皮细胞接触而发挥药效
7
雾粒直径μm >100 >15
15~10 10~5 5~2 2~1
<1
雾粒在气道内的沉积部位 不能进入气道 口腔 口咽部 上气道 传导气道 肺泡
你会正确使用吸入药物么?

呼吸系统最为常见的慢性疾病是COPD和支气管哮喘,其反复发作不仅给患者的
身体、心理带来伤害,也给患者的家庭、社会带来经济负担。而不论是COPD稳定期还是支气管哮瑞的慢性持续期和临床缓解期,都需要吸入性药物改善肺的通气功能,阻止病情发展,控制长期复发,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这些药物都需要动手和呼吸操作相互配合,是一种相对较为复杂的给药方法。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较难正确掌握,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用药效
吸入装置的使用方法
一、压力定量储药吸入剂(万托林)使用方法
1、轻轻挤压盖边,移开咬嘴的盖,检查附着在吸入器的内外侧包括咬嘴的盖子的松散物质,并用力摇匀,确保任何松散物质被弃去且吸入器内物质被充分混合
2、轻轻的呼气直到不再有空气可以从肺内呼出
3、然后立即将咬嘴放进口内,并合上嘴唇含着咬嘴,在开始通过☐部深深的缓慢的吸气后,马上按下药罐将万托林释出,并继续吸气
6、再次打开吸嘴,倒出用过的胶囊并弃之,关闭吸嘴和防尘帽,将准纳器保存起来。
(三)信必可使用方法
1、旋松并拔出瓶盖,确保红色旋柄在下方
2、垂直向上拿都保,握住下方红色旋柄部分和都保中间部分,向某一方向旋转到底,再向其反方向旋转到底,即完成一次装药,在此过程中您会听到一次咔哒声
3、呼气,不可对着吸嘴呼气
4、屏息十秒或在没有不适的感觉下尽量屏息久些,然后才缓慢的呼气
5、若要多吸一剂,应等待至少一分钟再重做第二、三、四的步骤
6、用后,将盖套回咬嘴上
二、干粉吸入剂使用方法:
(一)舒利迭使用方法:
打开:用一手握住外壳,另一手大拇指放在拇指柄上,向外推动调动杆直至完全打开,发出咔达声;
吸开:握住准纳器的吸嘴对着自己,先深呼气,将吸嘴放入口中,从装置中深深吸入药物,然后将纳器口中拿出,屏气约10秒,之后缓慢吐气,关闭装置,漱口。
雾化吸入用药培训

目录
1 概述
2 用药基本原则
3 常见雾化吸入药物 4 用药教育/交代
1 概述
雾化吸入是一种以呼吸道和肺为靶器官的直接给药方法,具有起效快、 局部药物浓度高、用药量少、应用方便及全身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已作为 呼吸系统相关疾病重要的治疗手段。
雾化吸入装置是一种将药物转变为气溶胶形态,并经口腔(或鼻腔)吸 入的药物输送装置。小容量雾化器是目前临床最为常用的雾化吸入装置, 其储液容量一般小于10mL。
ICS在临床应用较为广泛,许多诊疗指南或专家共识 均有推荐。
3 常见雾化吸入药物 3.1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 3.1.4 不良反应
与全身用糖皮质激素比较,ICS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较 好。但由于给药方式的特殊性,ICS吸入后沉积在口咽部、喉部可造 成局部不良反应,使用后立即漱口和漱喉,可有效减少局部不良反 应。
01 射流雾化器
02 超声雾化器
03 振动筛孔雾化器
2 用药基本原则
2.1 特点
5-10μm
3-5μm <3μm
有效雾化颗粒直径应在0.5-10μm
2 用药基本原则
2.2 理化特性
理想雾化吸入药物 “两短一长”
2 用药基本原则 2.3 常用药物
临床常用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
短效β2受体激动剂(SABA)
03
短效胆碱M受体拮抗剂(SAMA)
黏液溶解剂
2 用药基本原则 2.4 配伍和联合方案
2 用药基本原则 2.4 配伍和联合方案
联合≠配伍
2 用药基本原则 2.5 非雾化吸入制剂不推荐用于雾化吸入治疗
非雾化吸入制剂用于雾化吸入治疗属于超说明书用药,临床比 较普遍,但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故不推荐以下使用。
吸入药物操作技术的流程和评分规则

吸入药物操作技术的流程和评分规则引言本文档旨在介绍吸入药物操作技术的流程和评分规则。
吸入药物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特别适用于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
正确的吸入药物操作技术对于药物的有效吸收和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吸入药物的操作流程,并提供评分规则以评估操作技术的准确性。
吸入药物操作技术的流程步骤一:准备工作在进行吸入药物操作之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1. 检查药物:确认所使用的药物名称、剂量和有效期,并确保药物包装完好无损。
2. 准备设备:确保吸入药物设备(如吸入器、雾化器等)已经清洁且无污染。
3. 检查设备:检查吸入药物设备的工作状态,包括电池电量、喷雾嘴是否堵塞等。
步骤二:正确使用吸入药物设备以下是正确使用吸入药物设备的步骤:1. 握紧吸入药物设备:正确握紧吸入药物设备,以确保设备稳固且不会滑落。
2. 适当的体位:根据医生或药物使用说明,选择适当的体位(坐立或卧位)。
3. 深呼吸:在使用吸入药物设备之前,先进行一次深呼吸,以确保肺部充分扩张。
4. 嘴唇紧贴喷雾嘴:将喷雾嘴贴紧嘴唇,确保嘴唇封闭喷雾嘴的周围,避免药物泄漏。
5. 吸气同时按下喷雾:缓慢而深吸气的同时,按下喷雾器释放药物。
保持吸气持续数秒钟,确保药物进入肺部。
6. 停顿和呼气:停顿几秒钟后,缓慢地呼气,以充分排出肺部的废气。
步骤三:维护和清洁设备吸入药物设备的维护和清洁对于确保其正常工作和延长使用寿命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建议:1. 按照设备说明书进行清洁:根据吸入药物设备的说明书,按照正确的步骤进行清洁和消毒。
2. 定期更换部件:根据设备说明书或医生建议,定期更换吸入药物设备的关键部件,如喷雾嘴、过滤器等。
吸入药物操作技术的评分规则为了评估吸入药物操作技术的准确性,可以使用以下评分规则:1. 设备准备评分:根据操作者在准备工作中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给予分数。
2. 设备使用评分:根据操作者在使用吸入药物设备时的正确性和流程的顺序,给予分数。
吸入给药法的操作流程

吸入给药法的操作流程In the process of administering inhaled medication, it is important to first prepare the medication and the inhalation device. Make sure to read the instructions provided by the healthcare provider or pharmacist carefully before starting. It is essential to hand wash and dry your hands thoroughly before handling the medication to prevent contamination.在给药吸入之前,首先要准备好药物和吸入装置。
在开始之前,请确保仔细阅读医疗提供者或药剂师提供的说明书。
在处理药物之前,务必彻底洗手并晾干,以防止污染。
Next, assemble the inhalation device according to the manufacturer's instructions. This may involve attaching the medication canister to the mouthpiece or connecting the device to a compressor for nebulization. Ensure that all parts are securely connected to prevent any leakage during administration.接下来,根据制造商的说明书组装吸入装置。
这可能涉及将药物罐连接到嘴部或将设备连接到压缩机进行雾化。
确保所有部件连接牢固,以防止在给药过程中发生泄漏。
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

病情而定,疗程可为4-8周。
2.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的特点及临床地位
▪ 2.2雾化给药的特点 雾化吸入局部给药治疗指数高、安全性好。吸入疗法药
物可以直接作用于气道黏膜,局部作用强。局部药物浓度 愈高,其疗效亦愈好。雾化吸入是最不需要患儿刻意配合 的吸入疗法,适用于任何年龄儿童。一般吸入治疗药物仅 为全身用药量的几十分之一,由此避免或减少了全身给药 (如糖皮质激素)可能产生的潜在不良反应
2.咳嗽变异性哮喘(CVA)和感染后咳嗽(PIC)
▪ 2.2感染后咳嗽(PIC) ▪ 的治疗原则
PIC多见于<5岁学龄前儿童,是指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 症状出现>3周的咳嗽。PIC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 疗,可显著改善喘息、咳嗽症状,减少急性复发,改善肺 功能和气道高反应。
2.咳嗽变异性哮喘(CVA)和感染后咳嗽(PIC)
1.支气管哮喘
▪ 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哮喘急性发作的用法和疗效 至于速效β2RA,可在1h内,每间隔15-20min重复一次
,共3次,以迅速缓解症状。也可与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 同步,可使β2RA和糖皮质激素的作用互相叠加,加强激 素的抗炎效果,使哮喘的急性发作得到更快、更有效的控 制。临床实践证明,雾化吸入高剂量布地奈德混悬液(>1 mg/次)确实可以部分替代全身糖皮质激素,重症患儿在 应用全身型糖皮质激素同时联合雾化吸入高剂量布地奈德 混悬液和速效β2RA治疗,不但缓解症状迅速,而且安全 ,并可减少全身型糖皮质激素用量,缩短抢救时间,且无 明显全身不良反应。联合用药可促使β2受体数量增加、功 能上调,β2RA也促使激素受体对激素的反应更敏感,更 强化了治疗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