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报评分规定(中短期天气预报质量检验办法)

合集下载

乌鲁木齐机场中尺度模式降水预报质量评估

乌鲁木齐机场中尺度模式降水预报质量评估

文章编号:2095-6835(2017)20-0045-04乌鲁木齐机场中尺度模式降水预报质量评估朱雯娜(民航新疆空管局气象中心,新疆乌鲁木齐830016)摘要:使用常规地面观测资料检测乌鲁木齐机场中尺度模式(WRF模式、MM5模式)预报的新疆16个机场的24h降水质量。

结果表明,2个模式晴雨(雪)预报正确率PC较好,WRF模式略好于MM5模式,但是,南疆、东疆测站TS评分普遍偏低,而空报率、漏报率普遍偏高,同时,空报率普遍高于漏报率。

这说明,在地形条件较为复杂和几乎没有降水的测站,有无降水的预报误差比较大,中尺度模式降水的预报能力比较弱。

北疆测站伊宁、乌鲁木齐测站WRF模式漏报率高于MM5模式,而空报率低于MM5模式,漏报率随着月降水量的增加而增加,对夏季对流性降水预报能力比较弱。

南疆阿克苏、喀什测站TS评分偏低,空报率普遍远高于漏报率。

东疆哈密测站空报率、漏报率均偏高。

关键词:WRF模式;MM5模式;晴雨(雪)检验;空报率中图分类号:P457文献标识码:A DOI:10.15913/ki.kjycx.2017.20.045新疆地区地形复杂,一直被认为是数值预报难以取得较好效果的地区之一。

新疆气象台对T213数值模式、GRAPES 区域数值模式降水预报产品在新疆区域进行检验分析,发现新疆地区T213数值模式降水的晴雨TS评分和空、漏报率均存在明显的时空分布差异,空报率和漏报率都很高,整体预报效果不好;而对于GRAPES区域模式的降水落区位置和落区面积预报准确率,北疆高于南疆,降水中心强度预报易偏强,随预报时效延长其准确率呈降低趋势[1-4]。

乌鲁木齐机场于2009年建立了中尺度数值预报试验项目,利用WRF和MM5这2种中尺度数值模式分别构建了2套中尺度预报业务试验系统。

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尺度数值模式降水预报产品对新疆地区的预报性能,同时,也为模式改进提供一些有益的信息,本文根据中国气象局制定的《中短期天气预报质量检验办法》中的降水客观评分方法对晴雨(雪)预报进行客观分析、检验,分析晴雨(雪)预报正确率PC、TS评分、空报率和漏报率的特征及其原因。

三种数值模式温度预报能力对比与误差分析

三种数值模式温度预报能力对比与误差分析

三种数值模式温度预报能力对比与误差分析胡萍;冉仙果;杨群;陈军【摘要】该文采用双线性插值法将ECMWF(简称EC)、天气在线、中央台指导预报3种数值模式格点资料插值到铜仁市碧江区本站上,对比该站2014年1-12月3种数值模式预报的24 h、48 h、72h2m温度预报产品的准确率,并进行日最高(低)温度的预报准确率的误差分析与订正.结果表明:订正前温度预报准确率最高的是天气在线,其次是指导预报,EC模式最低;且日最低温度预报比日最高温度预报准确率更高.订正后,高低温预报准确率提升较为明显的是相对误差较大的EC模式,说明EC 模式预报的系统误差较大,但趋势可信度较高.【期刊名称】《贵州气象》【年(卷),期】2017(041)003【总页数】5页(P30-34)【关键词】2m温度;预报准确率;平均误差【作者】胡萍;冉仙果;杨群;陈军【作者单位】贵州省铜仁市气象局,贵州铜仁554300;贵州省沿河县气象局,贵州沿河565300;贵州省铜仁市气象局,贵州铜仁554300;贵州省铜仁市气象局,贵州铜仁554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57.3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人们对天气预报的关注程度愈来愈高,希望得到更加准确的气象信息,尤其是短时临近预报,气温预报是最基本的天气预报要素之一,提高气温的预报准确率有利于气象事业的发展以及民众的出行。

近年来,随着数值预报、集合预报以及各种数学物理方法的应用[1-5],气温预报方法不断进步,预报质量大幅提升。

吴明辉[6]等应用T639和T213数值模式产品,对铜仁市温度预报进行对比分析发现T639模式较T213模式对铜仁温度预报的准确率更高。

高艳波[7]等使用多种数值模式对本溪市温度预报进行研究发现,各个数值预报产品的最低气温预报准确率均高于最高气温;最高气温预报准确率差距较大,天气在线预报准确率最高(注:天气在线提供的天气预报产品是根据当今世界上技术领先的欧洲(如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英国气象局)、北美(如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加拿大气象局)以及亚洲(如日本气象厅)的数值天气预报模式的输出结果,结合公司自己研制的MOS-预报模式,并经公司资深气象预报专家的数据优化、调控处理自动生成的。

预测预报及效果检验制度模版

预测预报及效果检验制度模版

预测预报及效果检验制度模版一、制度目的本制度旨在规范预测预报工作,提高预测预报准确性和科学性,同时建立有效的效果检验体系,确保预测预报工作的可靠性和实用性,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相关部门和人员,包括但不限于气象部、地震部、环境保护部等。

三、制度内容1. 预测预报规范a. 在进行预测预报工作时,必须遵守科学的方法和规范,充分考虑相关数据和信息,结合专业知识和经验,确保预测预报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b. 预测预报结果必须及时发布,并提供详细的解读和说明,包括影响范围、时间、强度等相关因素,确保用户能够理解、判断并采取相应措施。

c. 预测预报必须标明发布时间和更新时间,及时响应用户的需求和反馈。

2. 预测预报流程a. 预测预报工作应建立科学的流程和管理机制,确保信息传递和质量控制环节的顺畅和准确。

b. 预测预报工作必须有明确的责任人和责任区域,确保预测预报工作的连续性和一致性。

c. 预测预报工作应建立与相关部门和机构的合作机制,充分利用多方数据和信息资源,提高预测预报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3. 效果检验要求a. 预测预报结果必须进行效果检验,以评估预测预报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b. 效果检验应综合考虑预测预报结果的正确率、准确性、时间性和实用性等因素。

c. 效果检验结果必须及时进行反馈和总结,包括成功案例和失误案例的分析,为改进预测预报工作提供经验和借鉴。

4. 预测预报数据管理a. 预测预报数据必须建立完整的档案和管理系统,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

b. 预测预报数据必须按照规定的格式和要求进行存储和备份,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及时性。

c. 预测预报数据必须进行分类和标注,便于查询和使用。

5. 信息发布和传播a. 预测预报结果必须及时发布,包括但不限于网站、媒体、移动应用程序等渠道,确保信息的广泛传播和共享。

b. 预测预报结果必须提供明确的解读和说明,避免不必要的误解和误导。

c. 预测预报信息必须与相关部门和机构进行共享,以便于及时响应和协同处理相关事件。

预测预报及效果检验制度

预测预报及效果检验制度

预测预报及效果检验制度
是指对各种预测和预报进行评估和检验的制度。

它的目的是提高预测和预报的准确性和可信度,以便为决策和规划提供可靠的依据。

这一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预测预报的标准化:制定统一的预测和预报标准,明确预测和预报的指标、时间范围、置信度等要素,使各方的预测和预报可以进行公正的比较和评估。

2. 数据采集和共享:建立完善的数据采集和共享机制,确保预测和预报所需的数据得到及时、准确的收集和传递。

同时,也要对数据进行质量检验和校准,以提高预测和预报的可靠性。

3. 预测和预报效果评估:对已经发布的预测和预报进行定期和系统的效果评估。

使用各种统计和验证方法,对预测和预报的准确性、可信度、时效性等进行评估,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4. 各方参与和合作:建立多方参与和合作的机制,包括政府、科研机构、预测和预报机构、媒体等各方的合作。

通过合作和交流,共同提高预测和预报的水平和质量。

5. 监督和管理:建立相应的监督和管理机制,对预测和预报的发布、执行和效果进行监督和评估。

对违规行为和不当操作进行处罚和纠正,确保预测和预报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预测预报及效果检验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对于提高预测和预报的准确性和可信度,保障公众和决策者的知情权和决策权,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也需要不断完善和调整,不断适应新技术、新方法和新需求的变化。

天气预报用语及技术规定

天气预报用语及技术规定
14
二、天气预报等级用语业务规定
?警报
?预计某种灾害性天气系统, 两天之内影响 本地且危害较大 ,即发布“警报”,如 “台风警报”、“暴雨警报”、“大风警 报”等。
? 紧急警报
?预报24h 内受台风影响,近中心最大风力达 12级或以上,则发布“台风紧急警报”。
?对24h内的热带低压、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 影响,也发布相应的紧急警报。
12. 霜冻
? 霜冻预报、霜冻警报
12
十七类天气预报等级用语(3)
13. 灰霾
? 灰霾预报、灰霾警报
14. 城市内涝
? 城市内涝预报、城市内涝警报
15. 地质灾害
? 地质灾害气象预报、地质灾害气象警报
16. 森林(草原)高火险
? 森林(草原)高火险预报、森林(草原)高火险 警报
17. 城市高火险
? 城市高火险预报、城市高火险警报
24小时量值 0.1~9.9 5.0~16.9
10.0~24.9 17.0~37.9 25.0~49.9 38.0~74.9 50.0~99.9
雪量等级
12小时量值
24小时量值
小雪 0.1~0.9(雪深0~1cm) 0.1~2.4
小到中雪 0.5~1.9(雪深1~21cm) 1.3~3.7
中雪 1.0~2.9(雪深2~3cm) 2.5~4.9
的预报。
? 中长期气候预测:
? 是指预报时效超过一个月的季、年、重要时段(如春播期、 汛期、秋季低温、春运期等)等的重大天气过程、降水和气 温等的趋势预测。
? 由于时间长,准确率较差,仅供内部参考。
5
二、天气预报等级用语业务规定
?在重大的灾害性天气系统出现前,各级 气象台站还要及时发布

ECMWF高分辨率数值模式对广安地区暴雨预报性能检验分析

ECMWF高分辨率数值模式对广安地区暴雨预报性能检验分析

ECMWF高分辨率数值模式对广安地区暴雨预报性能检验分析王平【摘要】为了解ECMWF高分辨率数值预报模式(以下简称“ECMWF”)对广安地区暴雨的预报性能,提高预报质量。

利用ECMWF模式资料、广安地区4个国家观测站和160个区域自动站的逐日降水资料,对2015—2017年广安地区出现的34次中雨及以上量级降水(其中14次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直接以ECMWF暴雨预报结果进行暴雨预报,易出现漏报,评分质量较低。

当ECMWF预报满足:中、短期均预报降水R≥50mm;中期预报R≥25mm、短期预报R≥50mm;中期预报R≥50mm、短期预报R≥25mm;中、短期均预报R≥35mm 4个订正条件之一时,进行订正预报暴雨,评分高,空、漏报率低,命中率高,可有效提高暴雨预报质量。

同时,ECMWF在暴雨的持续时间、强降水时段、落区和面雨量预报中均有良好的预报指导意义。

【期刊名称】《中低纬山地气象》【年(卷),期】2018(042)006【总页数】6页(P44-49)【关键词】高分辨率数值模式;暴雨;检验【作者】王平【作者单位】[1]四川省广安市气象局,四川广安6385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57.61 引言暴雨是一种多发性的灾害性天气,常引发城市内涝、山洪、泥石流等次生灾害,造成人民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

数值预报产品的检验是天气预报科研和业务中的重要环节,利用科学有效的方法,结合预报业务规范要求,对数值预报产品进行检验分析,为预报员科学使用数值预报产品提供重要参考依据,从而对灾害性天气做出准确预报和决策服务提供有力支撑[1-3]。

ECMWF发展迅速,是一线天气预报员的主要参考工具。

国内外专家对ECMWF 降水预报研究分析做了大量工作[4-5]。

龙柯吉[6]等利用EC集合预报极端降水指数的阈值,研究了四川盆地夏季暴雨落区的预报,通过合适的阈值选取,提高了暴雨落区的预报技巧;翟振芳[7]等对安徽地区ECMWF数值模式降水的预报性能进行检验,结果表明ECMWF模式仅对72h时效内暴雨有较小的预报技巧。

西北4省(区)2009年气候预测业务质量新旧评估办法对比

西北4省(区)2009年气候预测业务质量新旧评估办法对比

第28卷第3期 2010年9月 

干 旱 气 象 

Journal of Arid Meteorology Vo1.28 No.3 

Sept,2010 

文章编号:1006—7639(2010)一03—0342—04 

西北4省(区)2009年气候预测业务 质量新旧评估办法对比 

林 纾,郭俊琴,张东方,成青燕 (中国气象局西北区域气候中心,甘肃兰州730020) 摘要:通过对甘肃、青海、陕西、宁夏4省(区)2009年预测业务新旧评估办法的对比发现,无论是降 水还是温度,年平均和最高值旧办法均比新办法系统性偏高15%左右,而最低值旧办法多数情况比 新办法系统性偏低。旧办法最高值达满分的概率相对较高,尤其是温度预测,但新办法得满分的概率 很小;但一旦报反旧办法得零分的概率很高,而新办法一般至少得20分。与短期预报和预测业务旧 评估办法相比,气候预测新评估办法更严格。 关键词:气候预测;质量评估;办法;对比 中图分类号:P459.9 文献标识码:A 

引 言 短期气候预测业务主要面对的是政府决策部门 的公益服务,在农业、交通、军事、气候资源等各方面 的防灾减灾工作中起到重要的参谋作用,故短期气 候预测业务质量的高低是衡量服务效果的重要依据 之一。因此如何科学地评估短期气候预测业务质量 

一直是不断探讨的问题,气候预测质量评估办法也 随着业务的发展不断更新。2009年以前,沿用的是 1999年中国气象局减灾司出台的《短期气候预测质 量评定暂行办法》 (以下简称旧办法),但从2010 年1月起,中国气象局预报与网络司开始执行《短 期气候预测质量分级检验办法》 (以下简称新办 法),新办法有较大幅度的改动,为了更好地领会并 在预测业务中灵活应用新办法,本文就甘肃、青海、 陕西、宁夏4省(区)2009年预测业务质量应用新旧 评估办法进行了对比分析和评述。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甘肃、青海、陕西、宁夏4省(区)2009年预测与 

广西城镇天气预报质量分析评估

广西城镇天气预报质量分析评估

第40卷第1期2019年3月气象研究与应用JOURNAL OF METEOROLOGICAL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Vol.40NO.lMar.2019文章编号:1673-8411(2019)01-0098-05广西城镇天气预报质量分析评估陆小玉「,李佳颖J陈伟斌'(1.广西区气象局,广西南宁530022; 2.广西气象台,广西南宁530022)摘要:根据全国城镇天气预报产品质量评估报告,从预报准确率和预报技巧评分上对2013-2017年广西城镇天气预报质量进行分析评估。

结果表明:广西城镇天气预报24-72h最低温度预报准确率逐年提高,24-72h最高温度预报准确率稳步提升,24-72h晴雨预报和一般性降水预报准确率明显提升,24-72h暴雨和暴雨以上预报准确率保持稳定。

24h晴雨、最低温度预报技巧评分较高,24h最高温度、一般性降水预报技巧评分波动较大,暴雨以上预报技巧评分较低。

关键词:天气预报;预报准确率;质量评估中图分类号:P45文献标识码:AEvaluation of Urban Weather Forecast Quality in GuangxiLu Xiaoyu1,Li Jiaying2,Chen Weibin2(1.Guangxi Meteorological Service,Nanning Guangxi530022;2.Guangxi Meteorological Observatory,Nanning Guangxi530022)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national urban weather forecast product quality evaluation report,the urban weather forecast quality of Guangxi from2013to2017is analyzed and evaluated from the forecast accuracy and forecast skill score.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ccuracy of24-72h minimum temperature forecast is increasing year by year,24-72h maximum temperature forecast is steadily improving,24-72h fine rain forecast and general precipitation forecast are obviously improving,and24-72h rainstorm and rainstorm-above forecast accuracy is stable.The skill scores of24-hour weather forecast and minimum temperature forecast are higher,the scores of24-hour maximum temperature forecast and general precipitation forecast fluctuate greatly,while the skill scores of rainstorm-above forecast are low. Keywords:weather forecast;forecast accuracy;quality evaluation引言2005年6月,中国气象局下发《中短期天气预报质量检验办法(试行)》⑴,组织各省区对省级气象台天气预报进行质量检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短期天气预报质量检验办法(试行)本办法适用于检验单站和区域中短期天气预报质量,包括指导预报和公众预报。

一、检验的区域范围预报责任区内的所有预报地点和预报区域。

二、检验内容1、降水预报降水分级检验:将降水量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和小雪、中雪、大雪、暴雪10个等级(见表1),检验各级降水、一般性降水[小雨(雪)至大雨(雪)]和暴雨(雪)以上(暴雨至特大暴雨和暴雪)预报情况。

累加降水量级检验:检验对≥0.1mm、≥10.0mm、≥25.0mm、≥50.0mm降水的预报情况。

晴雨(雪)检验:对有降水、无降水两种类别进行检验。

—1 —— 2 —2、温度预报最高、最低气温和定时气温预报误差。

3、灾害性天气落区预报冰雹、雷暴、冻雨、霜冻、雾(雾、浓雾、强浓雾)、强降雪(中雪、大雪、暴雪)、强降雨(暴雨或大雨以上等级)、沙尘天气(沙尘暴、强沙尘暴)、大风(≥6级、≥8级、≥10级、≥12级)、高温(≥37℃、≥40℃)、强降温(≥8℃、≥12℃)等11类23项灾害性天气预报检验。

灾害性天气标准参照《灾害性天气及其次生灾害落区预报业务暂行规定》。

对于强降水落区预报,新疆、西藏、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等6省(区)评定大雨以上等级(含大雨)落区预报,其余省(区、市)评定暴雨以上等级(含暴雨)落区预报。

各级气象台另外需要检验的预报项目由各省气象局根据所属气象台实际情况确定,并向气象局备案。

三、检验方法 1、降水预报对降水分级检验和累加降水量级检验,T S 评分:%100⨯++=kk k kk NC NB NA NA TS— 3 —技巧评分:'=k k k -TS TS SS 漏报率:k k kkNC NA NC PO +=⨯100% 空报率:kk kkNB NA NB FAR +=⨯100%式中NA k 为预报正确站(次)数、NB k 为空报站(次)数、NC k为漏报站(次)数,见表2,TS ′为数值预报或上级指导预报的TS 评分。

对降水分级检验,k 为1-12,分别代表各级降水、一般性降水和暴雨(雪)以上降水预报。

对累加降水量级检验,k 为1-4,分别代表≥0.1mm,≥10.0mm,≥25.0mm,≥50.0mm 降水预报。

对晴雨(雪)检验,预报正确率:%100C B A A PC ⨯++++=NDN N N NDN技巧评分:'=PC PC -SS式中NA 为有降水预报正确站(次)数,NB 为空报站(次)数、NC 为漏报站(次)数,ND 为无降水预报正确的站(次)数,见表3,PC ′为数值预报或上级指导预报的PC 评分。

— 4 —单站降水预报:逐日检验只评定是否正确和是否属“空、漏”报,并保存每日预报与实况资料。

月、季、年检验依据当月、季、年的预报正确总次数、空报总次数、漏报总次数计算TS 、SS 、PC 、空报率、漏报率。

区域降水预报:逐日检验依据当日预报正确站数、空报站数、漏报站数,计算TS 、SS 、PC 、空报率、漏报率,并保存各站每日预报与实况资料;月、季、年检验依据当月、季、年的预报正确总站(次)数、空报总站(次)数、漏报总站(次)数,计算TS 、SS 、PC 、空报率、漏报率。

注意:季、年的评分不是月评分的平均,而是对季、年所有样本的统计结果。

2、温度预报 平均绝对误差:∑=-=Ni iiO F NT 1MAE||1均方根误差:∑=-=N i ii O F N T 12RMSE )(1预报准确率:KK K Nf Nr TT =⨯100%— 5 —其中,F i 为第i 站(次)预报温度,Oi 为第i 站(次)实况温度,K 为1、2,分别代表i i O F -≤1℃、i i O F -≤2℃,Nr K 为预报正确的站(次)数,Nf K为预报的总站(次)数。

温度预报准确率的实际含义是温度预报误差≤1℃(2℃)的百分率。

单站温度预报:逐日检验计算绝对预报误差,并保存每日预报与实况资料,月终计算平均绝对误差、均方根误差和预报准确率。

季、年检验依据当季、年的每日预报与实况资料计算均方根误差、预报准确率,平均绝对误差采用季、年的平均值。

区域温度预报:逐日检验计算平均绝对误差、均方根误差、预报准确率,并保存每日预报与实况资料;月、季、年检验依据当月、季、年的每日预报与实况资料计算均方根误差、预报准确率,平均绝对误差采用月、季、年的平均值。

3、灾害性天气落区预报TS 评分: %100⨯++=NC NB NA NATS漏报率: NCNA NCPO +=⨯100% 空报率:NBNA NBFAR +=⨯100% 式中NA 为预报正确站(次)数、NB 为空报站(次)数、NC 为漏报站(次)数,见表4。

将灾害性天气分为冰雹,雷暴,冻雨,霜冻,雾、浓雾、强浓雾,中雪、大雪、暴雪,暴雨(新疆等6省为大雨)、大暴雨(新疆等6省为暴雨)、特大暴雨(新疆等6省为大暴雨),沙尘暴、强沙尘暴,≥6级大风、≥8级大风、≥10级大风、≥12级大风,≥37℃高温、≥40℃高温,≥8℃强降温、≥12℃强降温等,分别检验各种灾害性天气预报情况。

逐日检验依据当日预报正确站数、空报站数、漏报站数计算TS 评分、空报率、漏报率,并保存每日预报与实况资料;月、季、年检验依据当月、季、年的预报正确总站(次)数、空报总站(次)数、漏报总站(次)数,计算TS评分、空报率、漏报率。

四、检验时段统一评定气象台站每天发布的公众预报和指导预报。

1、降水预报降水分级检验:评定0-12小时、12-24小时、0-24小时、24-48小时、48-72小时、72-96小时、96-120小时、120-144小时、144-168小时预报。

累加降水量级检验和晴雨(雪)检验:评定0-24小时、24-48小时、48-72小时、72-96小时、96-120小时、120-144小时、144-168小时预报。

—6 —注:0小时表示预报发布的时间。

2、温度预报评定0-24小时、24-48小时、48-72小时、72-96小时、96-120小时、120-144小时、144-168小时最高、最低气温预报和72小时之内定时温度预报。

3、灾害性天气落区预报评定0-12小时、12-24小时、0-24小时、24-48小时、48-72小时预报。

具体为:0-12小时、12-24小时预报评定的灾害性天气种类包括冰雹、雷暴、冻雨、霜冻、雾(雾、浓雾、强浓雾)、强降雪(中雪、大雪、暴雪)、强降雨(暴雨或大雨以上等级)、沙尘天气(沙尘暴、强沙尘暴)、大风(≥6级、≥8级、≥10级、≥12级)、高温(≥37℃、≥40℃)等10类21项。

0-24小时预报评定≥8℃强降温、≥12℃强降温。

24-48小时预报评定的灾害性天气种类包括冻雨,霜冻,雾、浓雾、强浓雾,中雪、大雪、暴雪,暴雨(或大雨)、大暴雨(或暴雨)、特大暴雨(或大暴雨),沙尘暴、强沙尘暴,≥6级大风、≥8级大风、≥10级大风、≥12级大风,≥37℃高温、≥40℃高温、≥8℃强降温、≥12℃强降温等9类21项。

—7 —48-72小时预报评定的灾害性天气种类包括霜冻,暴雨(或大雨),沙尘暴、强沙尘暴,≥6级大风、≥8级大风,≥37℃高温、≥40℃高温,≥8℃强降温、≥12℃强降温等6类10项。

五、实况标准确定对站点降水、温度预报采用该站点的观测资料作为实况依据。

对降水等值线预报采用所有气象站观测资料(包括自动气象站、雨量站)作为实况依据。

对冰雹、雷暴等灾害性天气预报,除所有气象站观测资料外,灾情调查资料也作为实况依据,包括空报和漏报。

待雷达定量估测降水工作投入业务运行后,建立2 2km网格降水数据集,作为降水量实况标准。

六、预报质量上报上报气象局的中短期天气预报质量,统一检验气象中心、各省(区、市)气象台每天制作下发的中短期指导预报和公众预报。

一律进行逐站检验,不使用代表站检验。

气象中心、各省(区、市)气象局业务管理部门负责将审核后的预报质量报预测减灾司,具体项目见附表1-8。

每月10日前报送上月预报质量,每年1月15日前报上一年度全年预报质量。

每年12月10日前报目标考核项目预报质量(12月-11月)。

各省(区、市)气象台其它预报质量和地(市)气象台及县站—8 —预报质量由各省(区、市)气象局负责管理。

七、本办法由预测减灾司负责解释。

附表1:短期指导天气预报质量报表(一)降水等值线预报______ 年____ 月至 _______ 年____ 月—9 —附表2:短期指导天气预报质量报表(二)站点预报_______ 年 ____ 月至 _______ 年____ 月—10 —上报日期:年月日附表3:短期公众天气预报质量报表(一)降水等值线预报_______年____月至_______年____月—11 —上报日期:年月日附表4:短期公众天气预报质量报表(二)城镇天气预报_______年____月至_______年____月—12 —上报日期:年月日附表5:灾害性天气落区指导预报质量报表_______年____月至_______年____月—13 —上报日期:年月日附表6:灾害性天气落区公众预报质量报表_______年____月至_______年____月—14 —上报日期:年月日附表7:中期指导天气预报质量报表(一)降水等值线预报_______年____月至_______年____月—15 —上报日期:年月日附表8:中期指导天气预报质量报表(二)站点预报_______年____月至_______年____月—16 —上报日期:年月日—17 —附件2:《中短期天气预报质量检验办法(试行)》解释说明1、检验产品本办法中所检验的“指导预报”是指气象中心、各省(区、市)气象台面向下级台站分发的天气预报产品,包括每天早晨、下午制作下发的常规天气要素逐站短期指导预报产品、降水等值线预报产品和灾害性天气落区指导预报产品,每天下午制作下发的常规天气要素逐站中期指导预报产品和降水等值线预报产品。

“公众预报”是指气象中心、各省(区、市)气象台面向公众发布的降水等值线预报产品、灾害性天气落区预报产品和城镇天气预报产品。

2、降水预报检验2.1降水分级检验2.1.1预报有降水或实况出现降水(≥0.1mm)时均要进行检验。

2.1.2当实况出现的降水量级与预报量级一致时,该量级评定为“预报正确”。

2.1.3当实况出现的降水量级和预报的量级不一致时,选择较大量级作为检验的级别,评分时只评定该级别。

如:预报大雨,出现暴雨,评定暴雨为漏报,不评定大雨空报。

预报大雨,出现中雨,—18 —评定大雨为空报,不评定中雨漏报。

2.1.4以24小时为一预报时段时(如0-24小时、24-48小时、48-72小时、72-96小时、96-120小时、120-144小时、144-168小时),一般只预报和检验一个降水量级;如果预报两个不同量级,则只对量级偏大的用语进行检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