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幼儿的生长发育课件 (1)
合集下载
儿科精品课件生长发育

蓝色:女童 红色:男童
6
•各系统器官生长发育不平衡
7
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
遗传因素
环境因素(自然与社会环境)
营养 疾病 母亲情况 家庭和社会环境
生长发育水平是遗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8
体格生长
(一)体格生长的常用指标:体重、身高 (长)、坐高(顶臀长)、头围、胸围、 上臂围、皮下脂肪等 (二)出生至青春前期体格生长的规律
男孩11~13岁:睾丸增大后, 9cm~10cm/y
体格生长评价
资料分析及表示方法 ➢统计学表示方法
(1)均值离差法:X±2SD (2)百分位数法 (3)标准差的离差法 (4)中位数法
29
➢测量值的表示 (1)表格 (2)生长曲线
30
体格生长评价
生 长 曲 线
31
评价结果表示
1.等级划分:
等级
指细胞、组织、器官功能的分化与 成熟,是机体质的变化,包括情感-心理 的发育成熟过程
生长发育规律
生长发育是连续的、有阶段性的过程 各系统、器官生长发育不平衡 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遗传、环境 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由上到下;由近到 远;由粗到细;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
5
连续性、非匀速性发展、阶段性
与体格生长有关的其它系统发育
骨骼 ➢头颅骨 ➢脊柱 ➢长骨发育
34
头颅骨
除头围外,还可以根据骨缝闭合、前 囟大小及前后囟闭合时间来评价
22
皮下脂肪
(1)测量部位:腹壁或背部皮下脂肪 (2)工具:皮下脂肪测量工具
23
身体比例与均匀性
• 头与身长的比例:头的生长在宫内与婴幼儿
期领先生长,而躯干、下肢生长则较晚,生 长时间也较长。头长占身长的比例新生儿为 1/4,成人为1/8
6
•各系统器官生长发育不平衡
7
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
遗传因素
环境因素(自然与社会环境)
营养 疾病 母亲情况 家庭和社会环境
生长发育水平是遗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8
体格生长
(一)体格生长的常用指标:体重、身高 (长)、坐高(顶臀长)、头围、胸围、 上臂围、皮下脂肪等 (二)出生至青春前期体格生长的规律
男孩11~13岁:睾丸增大后, 9cm~10cm/y
体格生长评价
资料分析及表示方法 ➢统计学表示方法
(1)均值离差法:X±2SD (2)百分位数法 (3)标准差的离差法 (4)中位数法
29
➢测量值的表示 (1)表格 (2)生长曲线
30
体格生长评价
生 长 曲 线
31
评价结果表示
1.等级划分:
等级
指细胞、组织、器官功能的分化与 成熟,是机体质的变化,包括情感-心理 的发育成熟过程
生长发育规律
生长发育是连续的、有阶段性的过程 各系统、器官生长发育不平衡 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遗传、环境 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由上到下;由近到 远;由粗到细;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
5
连续性、非匀速性发展、阶段性
与体格生长有关的其它系统发育
骨骼 ➢头颅骨 ➢脊柱 ➢长骨发育
34
头颅骨
除头围外,还可以根据骨缝闭合、前 囟大小及前后囟闭合时间来评价
22
皮下脂肪
(1)测量部位:腹壁或背部皮下脂肪 (2)工具:皮下脂肪测量工具
23
身体比例与均匀性
• 头与身长的比例:头的生长在宫内与婴幼儿
期领先生长,而躯干、下肢生长则较晚,生 长时间也较长。头长占身长的比例新生儿为 1/4,成人为1/8
第二章生长发育

一、体格生长的常用指标
二、出生至青春期体格生长规律
(一)体重的增长 各器官、系统、体液的总重量 意义 反映生长与营养状况的灵敏指标 计算药量、输液
量等的依据 正常新生儿 , 平均出生体重3kg。 生理性体重下降,
出生后体重下降3~9%, 3~4日达最低点 ,7~10日内恢复到 出生体重。
出生后前半年每月增加0.6~0.8kg(平均0.7kg),
2. 理解阶段: 语言动作联系 (1~1岁半) 3. 言语表达阶段: 1~3岁 单字双字多字简单句复 杂句
语言发育过程
一哭二笑三伊呀 六认生熟七爸妈 九懂再见十 模仿 一周岁后把话讲
五、心理活动的发展
(一) 注意力的发展
注意分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
婴儿时期:以无意注意为主。
幼儿期和学龄前期:有①无意注意(为主)②有意注意 (稳定性差,易分散和转移)
(一)婴儿期(0~1岁) 主要的心理社会发展问题:信任对不信任
(二)幼儿期(1~3岁) 主要的心理社会发展问题:自主对羞怯或怀疑
(三)学龄前期(3~6岁) 主要的心理社会发展问题:主动对内疚或罪恶感
(四)学龄期(6~12岁) 主要的心理社会发展问题:勤奋对自卑
(五)青春期(12~18岁) 主要的心理社会发展问题:角色认同对角色混
• 1~2岁:听懂简单吩咐。
• 3岁:精细地区别不同声音 • 4岁:听觉发育完善
3.嗅觉和味觉
• 胎龄7~8月:发育成熟 • 新生儿:区别味道 • 4~5月:敏感
4. 皮肤感觉发育 • 触觉——新生儿灵敏(眼、口、手、足) • 痛觉——2月起敏感 • 温度觉——灵敏,尤其对冷的反应。
5. 知觉发育
三、运动功能的发育(运动能) 分为大运动和细动作两大类。
二、出生至青春期体格生长规律
(一)体重的增长 各器官、系统、体液的总重量 意义 反映生长与营养状况的灵敏指标 计算药量、输液
量等的依据 正常新生儿 , 平均出生体重3kg。 生理性体重下降,
出生后体重下降3~9%, 3~4日达最低点 ,7~10日内恢复到 出生体重。
出生后前半年每月增加0.6~0.8kg(平均0.7kg),
2. 理解阶段: 语言动作联系 (1~1岁半) 3. 言语表达阶段: 1~3岁 单字双字多字简单句复 杂句
语言发育过程
一哭二笑三伊呀 六认生熟七爸妈 九懂再见十 模仿 一周岁后把话讲
五、心理活动的发展
(一) 注意力的发展
注意分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
婴儿时期:以无意注意为主。
幼儿期和学龄前期:有①无意注意(为主)②有意注意 (稳定性差,易分散和转移)
(一)婴儿期(0~1岁) 主要的心理社会发展问题:信任对不信任
(二)幼儿期(1~3岁) 主要的心理社会发展问题:自主对羞怯或怀疑
(三)学龄前期(3~6岁) 主要的心理社会发展问题:主动对内疚或罪恶感
(四)学龄期(6~12岁) 主要的心理社会发展问题:勤奋对自卑
(五)青春期(12~18岁) 主要的心理社会发展问题:角色认同对角色混
• 1~2岁:听懂简单吩咐。
• 3岁:精细地区别不同声音 • 4岁:听觉发育完善
3.嗅觉和味觉
• 胎龄7~8月:发育成熟 • 新生儿:区别味道 • 4~5月:敏感
4. 皮肤感觉发育 • 触觉——新生儿灵敏(眼、口、手、足) • 痛觉——2月起敏感 • 温度觉——灵敏,尤其对冷的反应。
5. 知觉发育
三、运动功能的发育(运动能) 分为大运动和细动作两大类。
新生儿生长发育PPT课件

九月对指 picks up with thumb-index finger
返回
53
个人- 社会能力的发育(口诀)
(personal — social skill) 二笑 六认生 九月做再见 一岁示需要 二岁做游戏 三岁会穿衣 smile responsively shy with strangers wave bye-bye indicate wants play interactive games put on T-shirt
≥ 3岁
立位测 ---身高
28
身高包括:头部 + 脊柱+下肢 这三部分发育速度并不相同。 上部量:头顶至 耻骨联合上缘的 长度
下部量:耻骨联合 上缘至足底的长度
返回
29
2、坐高
头顶至坐骨结节的长度。代表头长 + 脊柱长。 出生时占身高的66%。
3、指距
两上肢水平伸展时两中指尖距离。 代表上肢长骨生长
Hypothyroidism Cleidocranial dysostosis
Hydrocephalus
返回
42
2、脊柱(spine development)
生理弯曲: 新生儿--脊椎呈轻微后突 3个月抬头--颈椎前凸 6个月会坐--胸椎后凸 1岁会走--腰椎前凸
6~7岁韧带发育,固定
返回
43
微后凸—→颈曲—→胸曲—→腰曲 新生儿 抬头 坐 走 人类进化
返回
3
儿科学特点
个体、性别、年龄差异 恢复能力强 自身防护能力弱
返回
4
一、基础医学
解剖:比例 位置 机能(生理):正常值 疾病内在因素(胃肠道) 病理:肺炎 免疫:sIgA IgG 心理:可塑性
幼儿卫生学之第二章生长发育

难点:学前儿童身体发育的常用评价方法
一、什么是生长发育
1、生长 是指身体各个器官以及全身的大小、长短和重量的增加与变化,是机体在量的方面的变化
2、发育 是指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功能的成熟与完善,是机体在质的方面的变化
3、成熟 是指的生长发育达到一种完备的状态。标志着个体发育在形态、生理、心理上全面达到成人的阶段。
3、指数评价法
利用人体各部分的比例关系,借助数学公式编成指数,用以评价发育 水平的方法
身高体重指数:
即体重(g)/身高(cm)
随年龄增长而增长
身高胸围指数: 胸围(cm)/身高(cm)×100
出生3个月后随年龄增长而减少
身高坐高指数:
坐高(cm)/身高(cm)×100
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减少
Kaup指数 : 体重(g)/身高(c㎡)×
表示颅骨及脑的大小与发育程度
沿乳头下缘绕胸1周的长度 表示胸廓的容积以及胸部骨骼、胸肌、背肌和脂肪层的发育情况
是从头顶至坐骨结节的长度 表示躯干的生长情况。可说明下肢与躯干的比例关系
(二)生理功能指标
是指身体各系统各器官在生理功能上可测出的各种量度
1、心率和脉搏、血压 2、肺活量、呼吸频率 3、握力、拉力、背肌力 4、最大耗氧量
胎儿形态发育: 婴儿动作发育:
头部 头部
躯干 上肢
四肢 躯干
下肢 (头尾发展规律)
乱动
一把抓
拿
捏
(正侧发展规律)
(三)生长发育的速度是波浪式的,身体各部分的生长速度不均衡
第一个突增阶段:胎儿中期到1周岁,表现为头尾发展规律
生 长
胎儿中期,是一生中身长增加最快(27.5 cm)
突 增
胎儿后期,是一生中体重增加最快(2300g)
一、什么是生长发育
1、生长 是指身体各个器官以及全身的大小、长短和重量的增加与变化,是机体在量的方面的变化
2、发育 是指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功能的成熟与完善,是机体在质的方面的变化
3、成熟 是指的生长发育达到一种完备的状态。标志着个体发育在形态、生理、心理上全面达到成人的阶段。
3、指数评价法
利用人体各部分的比例关系,借助数学公式编成指数,用以评价发育 水平的方法
身高体重指数:
即体重(g)/身高(cm)
随年龄增长而增长
身高胸围指数: 胸围(cm)/身高(cm)×100
出生3个月后随年龄增长而减少
身高坐高指数:
坐高(cm)/身高(cm)×100
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减少
Kaup指数 : 体重(g)/身高(c㎡)×
表示颅骨及脑的大小与发育程度
沿乳头下缘绕胸1周的长度 表示胸廓的容积以及胸部骨骼、胸肌、背肌和脂肪层的发育情况
是从头顶至坐骨结节的长度 表示躯干的生长情况。可说明下肢与躯干的比例关系
(二)生理功能指标
是指身体各系统各器官在生理功能上可测出的各种量度
1、心率和脉搏、血压 2、肺活量、呼吸频率 3、握力、拉力、背肌力 4、最大耗氧量
胎儿形态发育: 婴儿动作发育:
头部 头部
躯干 上肢
四肢 躯干
下肢 (头尾发展规律)
乱动
一把抓
拿
捏
(正侧发展规律)
(三)生长发育的速度是波浪式的,身体各部分的生长速度不均衡
第一个突增阶段:胎儿中期到1周岁,表现为头尾发展规律
生 长
胎儿中期,是一生中身长增加最快(27.5 cm)
突 增
胎儿后期,是一生中体重增加最快(2300g)
学期儿童生长发育PPT课件

保健:加强户外活动,充 分利用日光、空气和水进 行体格锻炼;供给充足的 营养;进行安全教育和卫 生习惯的培养
8
(六)学龄初期(7—12岁) 身高体重;智能发育快;感情 逐渐稳定,自觉性开始发展
9
(七)青春发育期(12—20岁) 身心急剧变化,从未成熟到成熟,从未定型到定型
1
第一课 学前儿童生长发育概述
一、生长、发育及成熟 1. 生长 指各器官、系统、身体的长大,形态的变化。有
相应的测量值,即有量的变化。 2. 发育 指细胞、组织、器官功能的分化与成熟,是机体
质的变化,包括情感-心理的发育成熟过程。
2
二、儿童年龄阶段的划分及各阶段的保健要点
• 胎儿期:280天 • 新生儿期:胎儿娩出至生后足28天 • 婴儿期:0~1岁 • 幼儿前期:1~3岁 • 幼儿期:3~6岁 • 童年期:6~12岁 • 青春期:约10~20岁,女孩比男孩早1~2岁
3
• (一)胎儿期(受孕至分娩280天)
• 特点:胎儿依赖母体生存,组织器官正在形成,母体的身体 状况和生活活动对胎儿健康影响较大
• 保健:孕期生活要有规律, • 避免情绪激动;多摄取富 • 含营养的食品;防止各种 • 疾病的感染;防止接触有 • 毒物品和放射源
4
(二)新生儿期(出生至28天)
的卫生设施等都严重影响着儿童的身心发育
24
各系统的生长发育:
一、骨骼: 1. 颅骨 正常:囱缝闭和3—4月; 前囱大小:测量对边中点连线 出生时=1.5-2.0;6月变小,前囱闭合时间实用儿科学记载为12
一18个月。 异常: (1)前囱早闭或过小=小头畸形; (2)迟闭、过大=佝偻病、先天甲低; (3)饱满=颅压升高:脑积水、脑炎、脑膜炎、脑肿瘤等; (4)凹陷:极度消瘦、脱水。
8
(六)学龄初期(7—12岁) 身高体重;智能发育快;感情 逐渐稳定,自觉性开始发展
9
(七)青春发育期(12—20岁) 身心急剧变化,从未成熟到成熟,从未定型到定型
1
第一课 学前儿童生长发育概述
一、生长、发育及成熟 1. 生长 指各器官、系统、身体的长大,形态的变化。有
相应的测量值,即有量的变化。 2. 发育 指细胞、组织、器官功能的分化与成熟,是机体
质的变化,包括情感-心理的发育成熟过程。
2
二、儿童年龄阶段的划分及各阶段的保健要点
• 胎儿期:280天 • 新生儿期:胎儿娩出至生后足28天 • 婴儿期:0~1岁 • 幼儿前期:1~3岁 • 幼儿期:3~6岁 • 童年期:6~12岁 • 青春期:约10~20岁,女孩比男孩早1~2岁
3
• (一)胎儿期(受孕至分娩280天)
• 特点:胎儿依赖母体生存,组织器官正在形成,母体的身体 状况和生活活动对胎儿健康影响较大
• 保健:孕期生活要有规律, • 避免情绪激动;多摄取富 • 含营养的食品;防止各种 • 疾病的感染;防止接触有 • 毒物品和放射源
4
(二)新生儿期(出生至28天)
的卫生设施等都严重影响着儿童的身心发育
24
各系统的生长发育:
一、骨骼: 1. 颅骨 正常:囱缝闭和3—4月; 前囱大小:测量对边中点连线 出生时=1.5-2.0;6月变小,前囱闭合时间实用儿科学记载为12
一18个月。 异常: (1)前囱早闭或过小=小头畸形; (2)迟闭、过大=佝偻病、先天甲低; (3)饱满=颅压升高:脑积水、脑炎、脑膜炎、脑肿瘤等; (4)凹陷:极度消瘦、脱水。
小儿生长发育及婴幼儿营养ppt课件

为断奶作准备 2. 添加原则:从少到多,从稀到稠,从细到粗,
从一种到多种 3. 注意事项:应在身体健康时进行,每次只可
添加一种
25
3~4个月的宝宝 母亲就在他体内“储备”铁,一般只够应用4~5个月,
此后如果摄入不足,宝宝就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 最适合 这个月龄宝宝消化的是蛋黄。 5~6个月的宝宝
此时宝宝已能用牙龈磨碎细而软的食物,消化液的分 泌有所增强,味觉亦渐趋发达。妈妈可开始喂蛋黄及鱼、禽、 肉的滤糊;到6个月时可开始喂肝,食物颗粒也可逐渐加粗。 7~9个月宝宝
2023最新整理收集 do something
儿童营养与体重
1
第一讲 婴幼儿生长发育
2
生长发育
❖ 生长发育
❖ “生长”是指可以用度量测出来的量的变化,如体重、身 高、头围、牙齿的萌出等等。“发育”是指身体各个系统、 器官功能的成熟,如站、走、跑、跳、语言发展,精神活 动的发育更广的方面。生长和发育是有机的联系,不能决 对分开。
❖ 密度:乳汁密度与总干物质正相关,与脂肪和水均负相关
23
人工喂养
需水量与喂养方法 有关,人工喂养需水量 较母乳喂哺需水量要稍 高些,因为牛奶中含有 较丰富的蛋白质和无机 盐,必须有足够的水帮 助排泄废物。按每日每 公斤体重需水150毫 升。
月龄 刚出生 出生15天-满月 满月-2个月 2个月-3个月 3个月-5个月 5个月-6个月 6个月-9个月 9个月-12个月
产后7~14天间的乳汁,是“初乳”向“成熟乳”的过渡乳。乳中的 蛋白质的含量逐渐减少,脂肪、乳糖量逐渐增加。 成熟乳期
大约2周后乳汁分泌量会增加,而且其外观与成分都有所变化,乳汁 呈淡绿色的水样液体,这就是含有丰富营养成分以供婴儿生长发育所需 要的“成熟乳”。 前奶与后奶
从一种到多种 3. 注意事项:应在身体健康时进行,每次只可
添加一种
25
3~4个月的宝宝 母亲就在他体内“储备”铁,一般只够应用4~5个月,
此后如果摄入不足,宝宝就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 最适合 这个月龄宝宝消化的是蛋黄。 5~6个月的宝宝
此时宝宝已能用牙龈磨碎细而软的食物,消化液的分 泌有所增强,味觉亦渐趋发达。妈妈可开始喂蛋黄及鱼、禽、 肉的滤糊;到6个月时可开始喂肝,食物颗粒也可逐渐加粗。 7~9个月宝宝
2023最新整理收集 do something
儿童营养与体重
1
第一讲 婴幼儿生长发育
2
生长发育
❖ 生长发育
❖ “生长”是指可以用度量测出来的量的变化,如体重、身 高、头围、牙齿的萌出等等。“发育”是指身体各个系统、 器官功能的成熟,如站、走、跑、跳、语言发展,精神活 动的发育更广的方面。生长和发育是有机的联系,不能决 对分开。
❖ 密度:乳汁密度与总干物质正相关,与脂肪和水均负相关
23
人工喂养
需水量与喂养方法 有关,人工喂养需水量 较母乳喂哺需水量要稍 高些,因为牛奶中含有 较丰富的蛋白质和无机 盐,必须有足够的水帮 助排泄废物。按每日每 公斤体重需水150毫 升。
月龄 刚出生 出生15天-满月 满月-2个月 2个月-3个月 3个月-5个月 5个月-6个月 6个月-9个月 9个月-12个月
产后7~14天间的乳汁,是“初乳”向“成熟乳”的过渡乳。乳中的 蛋白质的含量逐渐减少,脂肪、乳糖量逐渐增加。 成熟乳期
大约2周后乳汁分泌量会增加,而且其外观与成分都有所变化,乳汁 呈淡绿色的水样液体,这就是含有丰富营养成分以供婴儿生长发育所需 要的“成熟乳”。 前奶与后奶
儿童生长发育PPT课件

社交技能培养
通过与同龄人和成人的互 动,儿童逐渐掌握基本的 社交技能,如分享、合作 、沟通等。
自我意识发展
儿童逐渐认识自己,形成 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评价 、自我控制等方面。
行为习惯养成与教育引导
良好习惯培养
家长和老师需要引导儿童养成良好的 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卫生习惯等 。
行为规范教育
教育方法与技巧
一般情况下,通过合理膳 食即可满足儿童营养需求 。但在特殊情况下(如疾 病、营养不良等),可在 医生指导下使用营养补充 剂。
避免过度喂养和追喂,以 免导致孩子肥胖或消化不 良。同时,不要盲目给孩 子吃各种补品或“长高长 壮”的偏方,以免对孩子 的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健康管理策略与实践经验分
05
享
定期体检和评估方法介绍
02
生长发育特点
连续性、阶段性、不均衡性、个体差异性等。
儿童生长发育重要性
01 体格生长
身高、体重、头围等指标的增长,反映儿童营养 状况和健康状况。
02 器官发育
各器官、系统的逐渐成熟和完善,为儿童生理功 能的正常发挥奠定基础。
03 神经心理发育
感知、运动、语言、认知、情感等能力的不断发 展,是儿童智力、性格、行为等方面的重要基础 。
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
遗传因素
基因对儿童生长发育起着决定性作用,影响儿童的身高、体型、骨骼等特点。
环境因素
营养、疾病、社会心理等因素均可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例如,营养不良可导致儿童生长 发育迟缓;慢性疾病可影响儿童的器官发育和神经心理发育;社会心理因素如家庭环境、 教育方式等也可对儿童的生长发育产生重要影响。
儿童生长发育
汇报人:xxx
2024-02-19
儿童生长发育PPT课件

疾病因素
教育因素
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对儿童智 力、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发 展有积极促进作用。
慢性疾病、感染、内分泌疾病等都可 能对儿童的生长发育产生负面影响。
社会文化背景对儿童成长影响
家庭环境
01
家庭氛围、父母教育方式、家庭经济条件等都会对儿童成长产
生重要影响。
社会文化
02
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的儿童成长经历和价值观可能存在差异,
青春期
12-18岁的阶段,是儿童向成 人过渡的关键时期,体格生长 和心理发展都经历显著变化。
02 儿童身体发育特 点
身高与体重增长规律
身高增长
儿童身高增长呈现缓慢增长、快速增 长和缓慢增长三个阶段,其中婴儿期 和青春期是身高快速增长的两个关键 时期。
体重增长
儿童体重增长趋势与身高相似,也呈 现缓慢增长、快速增长和缓慢增长三 个阶段。但体重增长在婴儿期尤为迅 速,此后逐渐趋于平稳。
心理行为问题
对儿童孤独症、多动症等心理行为问题进行早期 识别和干预,制定个性化康复计划,包括心理治 疗、康复训练等。
疾病预防和控制
针对儿童常见疾病如贫血、佝偻病、肥胖症等进 行预防和控制,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 提高儿童健康水平。
THANKS
感谢观看
体重和身高/身长
监测儿童体重和身高/身长的增长情况,评估营养状况和生 长发育趋势。
头围
反映脑和颅骨的发育程度,监测头围的增长情况,评估脑 发育状况。
胸围
反映胸廓、肌肉、皮下脂肪及肺的发育程度,监测胸围的 增长情况,评估儿童身体形态和呼吸器官发育状况。
定期体格检查项目及频率安排
新生儿期
出生后1周内进行全面体格检查,包括身体各部位、器官、系统的 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