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古典文献学复试备用题
古典文献学考研面试题目(3篇)

第1篇一、综合基础知识1. 请简述我国古代文献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古代文献有哪些分类?请举例说明。
3. 古籍版本有哪些鉴定方法?请列举三种。
4. 请解释“通假字”、“异体字”、“繁体字”等概念。
5. 请简述我国古代文献的校勘方法。
6. 古籍目录有哪些作用?请举例说明。
7. 请谈谈你对“文献学”这一学科的理解。
8. 请列举三种我国古代著名文献学著作及其作者。
二、专业基础知识1. 请解释“文献学”中的“文献”一词。
2. 请简述古典文献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
3. 古典文献学有哪些研究方法?请举例说明。
4. 请谈谈你对“文献整理”的理解。
5. 古典文献学在历史学、哲学、文学等学科中有什么作用?6. 请列举三种古典文献学的研究领域及其代表性学者。
7. 请谈谈你对“古籍数字化”的看法。
8. 请简述古典文献学在当代社会的重要性。
三、案例分析1. 请分析《史记》在文献学上的价值。
2. 请谈谈《二十四史》在古典文献学中的地位。
3. 请分析《永乐大典》的编纂背景和意义。
4. 请谈谈《四库全书》在古典文献学中的地位。
5. 请分析《古今图书集成》的编纂特点及其在文献学上的价值。
6. 请谈谈《道藏》、《佛藏》等宗教文献在古典文献学中的地位。
四、文献阅读与分析1. 请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谈谈你对这段文字的理解。
2. 请阅读《史记·孔子世家》中的一段文字,谈谈你对这段文字的理解。
3. 请阅读《汉书·艺文志》中的一段文字,谈谈你对这段文字的理解。
4. 请阅读《三国志》中的一段文字,谈谈你对这段文字的理解。
5. 请阅读《红楼梦》中的一段文字,谈谈你对这段文字的理解。
五、文献整理与校勘1. 请谈谈你对文献整理的理解。
2. 请列举三种文献整理的方法。
3. 请谈谈你对文献校勘的理解。
4. 请列举三种文献校勘的方法。
5. 请结合实际案例,谈谈文献整理与校勘在古典文献学中的重要性。
六、学术前沿与个人见解1. 请谈谈你对古典文献学当前研究现状的认识。
文献学考试题目及答案

ZHI JIA GE一、文献学的争辩内容和任务:1、对文献的载体材料的争辩。
〔甲骨、金石、竹简、绢帛、纸张等〕对文献的形制〔卷轴装、梵夹装、经折装、蝴蝶装、包背装、线装〕的争辩。
对文献的传抄和印制方式〔写本、拓本、刻本、活字本〕的争辩。
对文献的类型〔经学、宗教、总集、别集、地方志、丛书、宗谱等〕的争辩等。
文献实证争辩: 文献实证争辩:解决文献内容的牢靠性问题:版本、校勘;解决文献内容的真实性问题:辨伪;解决文献内容的完整性问题:辑佚2、一般任务:文献整理最终任务:学术思想史和文化史的整理。
清代有名文献学家戴震说:经之至者,道也,所以明道者其词也,由字以通其词,由词以通之道,必有渐也。
二、文献的整序和典藏名目学:辨章学术,考镜源流。
名目学作为读书治学的门径,强调对相关书目的生疏与书目方法的把握。
典藏学:对藏书的鉴别、购求、保藏、装补、曝书、流通等。
文献的编纂:争辩文献的编纂形式和编纂过程、方法的学问。
三、文献的载体1、甲骨文献:系统的文字,甲骨文〔殷商时期刻在龟甲骨或动物骨上的文字。
〕价值:①语言文字学价值,为人类供给了距今三千多年的象形文字汉字系统②殷商史争辩价值2、金:我国先秦时期称铜为金,金文主要指青铜器上的铭文。
价值:①语言文字资料,有助于生疏古汉字的全貌,争辩演化过程,推究古意;争辩韵学②释读及考订传世文献的佐证③古史资料2、简帛文献:中国文字的载体可分为硬材料或软材料。
硬器分为石器、陶器、铜器、甲骨上。
用毛笔蘸墨写在竹、木、帛、纸上,轻松易得,纪念性文字多用金石类,记录文字多用简帛类。
竹简过于沉重,不便书写。
价值:①佚籍复出,丰富古文献的内容,为学术争辩供给了的课题和资料。
②考校释读传世古籍③历史资料宝库④文字学资料⑤书籍制度史实物3、石刻文献:价值①文学价值②史料价值③文字学和书法价值④经学和宗教史料4、抄写与雕版四、儒学十三经《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
中国古典文献学试题十套附答案概要

中国古典文献学试题(十套)试题一一、填空题(每空1分,计20分)1,文献一词最初具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___典籍________,二是指______贤才_____。
2,据载,孔子在整理“五经”(即____《诗》;《书》;《礼》;《易》;《春秋》方面贡献很大,也为后世文献整理树立了典范。
3,西汉__刘向_____和_____刘歆_____父子在文献学方面的突出贡献是遍校群书,编纂目录学著作《别录》和《七略》。
4,西晋之时,汲郡有著名的文献发掘事件,出土了战国时期的竹简若干,其所得竹简文献一般称__汲冢周书_________。
5,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文献为唐咸通九年(868)刻印之___《金刚经》________。
6,文献学上所谓“三通”是指杜佑的__通典__________、郑樵的__通志________和_____马端临______的《文献通考》。
7,清代考史三大家为钱大昕、王鸣盛和赵翼,分别著有__廿二史考异__、《十七史商榷》、__廿二史札记_________等考史名著。
8,金石的“金”指_青铜器__________;金文则指商周___________时期刻于其上的文字。
9,______总集_____指搜集两种以上文献,按一定理念和体例编校并冠以一个总名的著作。
10,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始自___1899_____年,绵延整个20世纪,为中国现代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
二、名词解释(每个4分,计20分)1,汗青;2,辑佚;3,四分法;4,线装;5,索引1竹简剖开成片后,为防蛀和便于书写,需用火烤干其水分,谓之“杀青”,亦称“汗青”2文献学之辑佚,是指将散见于现存图书文献中的散佚、亡佚文献的残篇散句等各种佚存之文字逐一摘录,按一定的方法原则加工后编辑成册(篇),使之集中复现流传的文献整理活动,或以此为手段的研究方法。
3四分法指关于典籍文献的四部分类法。
起源于魏晋之际,初步成熟于东晋时期。
唐初修《隋书•经籍志》,继承前代,正式确立经、史、子、集名称,概括各类书籍性质内容。
2021山东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

研究生考试的事情。
英语:我开始的晚,单词那环节《一本单词》就够了。
据说重点是阅读,于是我买了《木糖英语真题手译》真题先做着,把真题里不认识的单词写在一个本子上,真题做完了开始做阅读。
新题型,做了两年的真题新题型,听了蛋核英语公众号的课程。
政治:政治每年的变化较大,大家不用提前买往年的资料,按部就班就好,切勿急功近利。
李凡《政治新时器》教材很不错,而且都认真学习了,记住了,也获益匪浅。
跟着这样一位顶级的老师,远比你在外报名参加不入流的辅导班,浪费时间在他们的押题资料上要事半功倍!终于到专业课啦,想说的东西还蛮多的,因为真的付出了很多心血。
专业课我开始的比较早,3月份吧。
最开始,我主要是每天阅读考试用书,除去英语学习的半天时间,剩下的都用来读书,一共读了能有3、4遍吧。
为什么这样做?一是因为我要先了解书讲的是什么,毕竟之前没接触过;二是因为毕业工作半年,没怎么学习,要先找到看书的感觉;三最重要的,是加强对内容的理解,“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绝不是废话!这会对后期的背诵,有极大的帮助。
从第3遍开始,我买了一位学姐的笔记作为参考,毕竟之前没做过笔记........然后边读书边做框架笔记。
框架真的太重要了,所谓框架就是理清整本书的思路脉络理解书中的内容。
只有在头脑中对形成对一本书的框架,才不会在背诵时混乱无章有一种“硬灌”的感觉,要能够只要说起哪个章节,就能回忆起章节所包括的内容,讲的是什么,这样才算合格。
到了暑期,我专业课的学习遇到了瓶颈,每天只想打篮球,天气也比较热,身体和精力也到了疲劳期,书怎么背都背不下来。
我索性放下书,花两天时间思考,更主要的问题出在哪里。
后来我想通了,这期间也受到了一位学姐的启发,虽然之前形成了框架按照笔记框架背,但我并没有对内容进行提炼,一整页一整页的背是行不通的!很低效,因为考试并没有那么多的时间让你写那么多字,并且书中有些话只是叙述,并不是答案内容所必需的。
之后,我就把每章的内容,都提炼成了问题的形式,整理打印出来,然后通过自己提炼语言,在白纸上就像考试一样,每天默写回答这些问题。
历史文献学考试题及答案

历史文献学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历史文献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A. 历史文献的收集与整理B. 历史文献的创作与传播C. 历史文献的鉴定与评价D. 历史文献的保存与修复答案:C2. 下列哪一项不是历史文献学的研究内容?A. 历史文献的版本研究B. 历史文献的校勘研究C. 历史文献的读者研究D. 历史文献的编纂研究答案:C3. 历史文献的鉴定主要依据哪些方面?A. 作者的生平B. 作品的创作背景C. 作品的版本与流传D. 所有上述因素答案:D4. 历史文献的校勘工作主要包括哪些内容?A. 校对文字B. 校对标点C. 校对注释D. 所有上述内容答案:D5. 历史文献的版本研究主要关注哪些问题?A. 版本的历史演变B. 版本的比较研究C. 版本的真伪鉴定D. 所有上述问题答案:D6. 历史文献的编纂工作通常包括哪些步骤?A. 选题策划B. 资料收集C. 编辑加工D. 所有上述步骤答案:D7. 历史文献的保存工作主要涉及哪些方面?A. 物理保存B. 数字化保存C. 法律保护D. 所有上述方面答案:D8. 历史文献的修复工作通常需要哪些专业技能?A. 纸张修复B. 墨迹修复C. 装裱技术D. 所有上述技能答案:D9. 历史文献的数字化保存主要采用哪些技术?A. 扫描技术B. 光学字符识别技术C. 数据库管理技术D. 所有上述技术答案:D10. 历史文献的法律保护主要涉及哪些内容?A. 著作权保护B. 知识产权保护C. 文物保护D. 所有上述内容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历史文献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哪些?A. 版本比较B. 校勘整理C. 历史考证D. 文化分析答案:ABCD2. 历史文献的鉴定工作通常需要参考哪些资料?A. 作者的生平资料B. 作品的创作背景资料C. 作品的版本流传资料D. 作品的评论与研究资料答案:ABCD3. 历史文献的校勘工作主要解决哪些问题?A. 文字错误B. 标点错误C. 注释错误D. 内容遗漏答案:ABCD4. 历史文献的编纂工作需要考虑哪些因素?A. 选题的科学性B. 资料的系统性C. 编辑的规范性D. 出版的可行性答案:ABCD5. 历史文献的保存与修复工作需要遵循哪些原则?A. 保护原貌B. 延长寿命C. 便于使用D. 传承文化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历史文献学的研究意义。
山东大学古典文献学复试备用题

常用文献知识:一、三教九流十家:三教:儒、释、道。
【口诀】九流:儒道阴阳墨名法,纵横杂农小说家。
二、十五国风: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风。
[加上周南、召南,就是十五国风]三、春秋十二公:隐桓庄闵,僖文宣成,襄昭定哀。
四、三玄: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庄》、《老》、《周易》,总谓三玄。
”五、十三经注疏:汉魏、唐时“十三经”的说法还未成型,至宋列《孟子》于经部方有“十三经”之名目。
南宋时有了经文注疏的合刊本,目前通行的本子是清代阮元主持校刻的《十三经注疏》。
《周易正义》: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唐孔颖达等正义。
《尚书正义》:旧题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正义。
《毛诗正义》汉毛亨传,郑玄笺,唐孔颖达正义。
《周礼注疏》,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
《仪礼注疏》: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
《礼记正义》:汉郑玄注,唐孔颖达正义。
《春秋左传正义》:晋杜预集解,唐孔颖达正义。
《春秋公羊传注疏》:汉何休解诂,唐徐彦疏。
《春秋谷梁传注疏》:晋范宁集解,唐杨士勋疏。
《论语注疏》:魏何晏等集解,宋邢昺疏。
《孝经注疏》:唐玄宗注,宋邢昺疏。
《尔雅注疏》:晋郭璞注,宋邢昺疏。
《孟子注疏》:汉赵岐注,旧题宋孙奭疏。
六、清人十三經新疏:《周易述》,惠栋撰。
《周易集解纂疏》,[唐]李鼎祚集解,[清]李道平撰。
《尚书古文疏证》,阎若璩撰。
《尚书今古文注疏》,孙星衍撰。
《今文尚书考证》,皮锡瑞撰。
《尚书孔传参证》,王先谦撰。
《诗毛氏传疏》,陈奂撰。
《毛诗传笺通释》,马瑞辰撰。
《毛诗后笺》,胡承珙撰。
《诗三家义集疏》,王先谦撰。
《周礼正义》,孙诒让撰。
《仪礼正义》,胡培翚撰。
《礼记训纂》,朱彬撰。
《礼记集解》,孙希旦撰。
《礼书通故》,黄以周撰。
《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刘文淇等撰。
《春秋左传诂》。
洪亮吉撰。
《公羊义疏》,陈立撰。
《穀梁补注》,钟文烝撰。
《论语正义》,刘宝楠撰。
《孝经郑注疏》,皮锡瑞撰。
《孟子正义》,焦循撰。
《尔雅义疏》,郝懿行撰。
鲁东大学2007年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为研究生复试面试试题
鲁东大学
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研究生复试面试试题
考生任选一题回答:
1、谈谈你对“诗言情”及“诗言志”的看法。
2、鲁迅称魏晋时期是"文学的自觉时代",请结合魏晋时期的具体作品,阐述"文学的自觉"的含义?
3、魏晋人物品评是如何进行的?
4、“小说亦如诗,至唐而一变”(鲁迅《中国小说史略》),试结合具体作品,谈谈唐传奇与六朝小说相比,有哪些新变和发展?
5、谈谈宋代著名词人苏轼的词史地位及贡献(或试述你对"词别是一家"的理解)。
6宋初官修的四部类书是那些?
7“经、史、子、集”分类法是怎么确立的?
8什么是丛书?中国现存最大的丛书是什么?
9谈谈你读过的一本与本专业有关的书。
10谈谈魏晋玄学与文学的关系。
11如果被录取,你准备研究哪方面的课题,有何打算。
12汉代经学与文学的关系。
13记载中国古代神话的典籍主要有哪些?试论古代神话的特点。
14谈谈你对“西昆体”和“江西诗派”的认识。
15汤显祖《牡丹亭》的艺术成就。
16《史记》的艺术特色。
17北宋前期词的发展历程。
18明代长篇小说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
19你对当前的国学热有何看法,如于丹《论语》心得等。
20什么是“九流十家”?你读过哪些与此有关的书?
21谈谈你的大学毕业论文。
中国古典文献学试题十套附答案
中国古典文献学试题(十套)试题一一、填空题(每空1分,计20分)1,文献一词最初具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___典籍________,二是指______贤才_____。
2,据载,孔子在整理“五经”(即____《诗》;《书》;《礼》;《易》;《春秋》方面贡献很大,也为后世文献整理树立了典范。
3,西汉__刘向_____和_____刘歆_____父子在文献学方面的突出贡献是遍校群书,编纂目录学著作《别录》和《七略》。
4,西晋之时,汲郡有著名的文献发掘事件,出土了战国时期的竹简若干,其所得竹简文献一般称__汲冢周书 _________。
5,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文献为唐咸通九年(868)刻印之___《金刚经》________。
6,文献学上所谓“三通”是指杜佑的__通典__________、郑樵的__通志________和_____马端临______的《文献通考》。
7,清代考史三大家为钱大昕、王鸣盛和赵翼,分别著有__廿二史考异__、《十七史商榷》、__廿二史札记_________等考史名著。
8,金石的“金”指_青铜器__________;金文则指商周___________时期刻于其上的文字。
9,______总集_____指搜集两种以上文献,按一定理念和体例编校并冠以一个总名的著作。
10,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始自___1899_____年,绵延整个20世纪,为中国现代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
二、名词解释(每个4分,计20分)1,汗青;2,辑佚;3,四分法;4,线装;5,索引1竹简剖开成片后,为防蛀和便于书写,需用火烤干其水分,谓之“杀青”,亦称“汗青”2文献学之辑佚,是指将散见于现存图书文献中的散佚、亡佚文献的残篇散句等各种佚存之文字逐一摘录,按一定的方法原则加工后编辑成册(篇),使之集中复现流传的文献整理活动,或以此为手段的研究方法。
3四分法指关于典籍文献的四部分类法。
起源于魏晋之际,初步成熟于东晋时期。
唐初修《隋书•经籍志》,继承前代,正式确立经、史、子、集名称,概括各类书籍性质内容。
2023年山东大学古典文献学考博题
山东大学古典文献学考博题1.古代汉语2.先秦两汉文学3月22日上午古代汉语一、标点30分吳王夫差敗越于夫椒報檇李也遂入越越子以甲楯五千保于會稽使大夫種因吳大宰嚭以行成吳子將許之伍員曰不可臣聞之樹德莫如滋去疾莫如盡昔有過澆殺斟灌以伐斟鄩滅夏后相后緡方娠逃出自竇歸于有仍生少康焉為仍牧正惎澆能戒之澆使椒求之逃奔有虞為之庖正以除其害虞於是妻之以二姚邑諸綸有田一成有衆一旅能布其德而兆其謀以收夏衆撫其官職使女艾諜澆使季杼誘豷遂滅過戈復禹之績祀夏配天不失舊物今吳不如過而越大於少康或將豐之不亦難乎句踐能親而務施施不失人親不棄勞與我同壤而世為仇讐於是乎克而弗取將又存之違天而長寇讐後雖悔之不可食已姬之衰也日可俟也介在蠻夷而長寇讐以是求伯必不行矣弗聽退而告人曰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敎訓二十年之外吳其為沼乎三月越及吳平吳入越不書吳不告慶越不告敗也二、翻译40分齊宣王問曰齊桓晉文之事可得聞乎孟子對曰仲尼之徒無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後世無傳焉臣未之聞也無以則王乎曰德何如則可以王矣曰保民而王莫之能禦也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曰可曰何由知吾可也曰臣聞之胡齕曰王坐於堂上有牽牛而過堂下者王見之曰牛何之對曰將以釁鐘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無罪而就死地對曰然則廢釁鐘與曰何可廢也以羊易之不識有諸曰有之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為愛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王曰然誠有百姓者齊國雖褊小吾何愛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無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曰王無異於百姓之以王為愛也以小易大彼惡知之王若隠其無罪而就死地則牛羊何擇焉王笑曰是誠何心哉我非愛其財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謂我愛也曰無傷也是乃仁術也見牛未見羊也君子之於禽獸也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逺庖廚也三、文言文写作30分《隋书经籍志》曰: “汉时刘向《别录》、刘歆《七略》, 剖析条流, 各有其部, 推寻事迹, 疑则古之制也。
”请根据对这段话的理解, 写一篇文言文, 规定观点鲜明, 层次清楚, 符合文言行文规范。
不少于300字。
2021山东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
山东大学考研一本通中国古典文献学考研心得体会不知道大家都是怎么样看地考研的,我觉得首先大家应该认清一个事实,考研并不比就业来的光荣,恰恰是好多同学因为本科不够理想,找不到自己中意的工作,才会选择考研这条路吧。
如果你真的是为了求知,着这个资讯发达的网路时代,什么样的知识是你获取不到的呢,核反应堆都是可以的吧?所以看到一些同学什么所谓逆袭、沸腾和成功的字眼也不是很赞同,当然,这些观点紧代表个人,考不考研也都是自己的选择权。
但是,既然选择打算读研了,就不要想些有的没的,最终能拿下它那才是真本事。
总有一些同学开始考虑自己本科不够好,双非院校,乃至是专升本的,会不会被歧视,请问你这一生遇到的歧视还少吗?户籍歧视、方言歧视、肤色歧视还有无处不在的颜值歧视,这一点点歧视算什么呢?再说了,进不进得了都不一定呢,哪里就一定会有机会被歧视。
再一个就是恋爱啦,说恋爱对考研不利的都是骗子,或者是某一小撮单身狗的别有用心,落榜的同学难道就没有单身狗吗?无聊枯燥的复习,晚上一起散散步,聊聊天,多惬意啊。
周末出去酒店住一夜,更是最大的动力了。
可惜我却在考前两个月失去了这样的生活,挺悲催的,当然,对我个人的影响还是很大的,所以感情这种事情一定要处理好,能够正确积极的面对感情的问题。
考试后看到电影《比海更深》中看到一句台词:有勇气成为他人的过去,才是成熟的男人。
感觉自己还有一点得意呢。
这些外部问题解决了,我们也要进入正题了。
我为什么选择了山东大学的中国古典文献学?首先,我是山东本人,在山东,山东大学的地位是不可撼动的,我在高考的时候就奔着山东大学去的,但是,天不遂人愿,没有被录取,在那个时候我就对自己说,我还有考研的机会,等考研的时候我就拿下它。
到了准备考研的时间,自然而然奔着我的目标院校去了,而且我势在必得。
至于为什么报考了中国古典文献学,第一个原因是我本科就是学文学专业的,不想跨考。
其次就是因为我觉得学习这个专业意义很重大,这个专业是整理和研究中国古代典籍、弘扬传统文化的,身为一名中华学子,我觉得我有责任也有义务去做这个有意义的事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文献知识:
一、三教九流十家:三教:儒、释、道。
【口诀】九流:儒道阴阳墨名法,纵横杂农小说家。
二、十五国风: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风。
[加上周南、召南,就是十五国风]
三、春秋十二公:隐桓庄闵,僖文宣成,襄昭定哀。
四、三玄: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庄》、《老》、《周易》,总谓三玄。
”
五、十三经注疏:汉魏、唐时“十三经”的说法还未成型,至宋列《孟子》于经部方有“十三经”之名目。
南宋时有了经文注疏的合刊本,目前通行的本子是清代阮元主持校刻的《十三经注疏》。
《周易正义》: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唐孔颖达等正义。
《尚书正义》:旧题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正义。
《毛诗正义》汉毛亨传,郑玄笺,唐孔颖达正义。
《周礼注疏》,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
《仪礼注疏》: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
《礼记正义》:汉郑玄注,唐孔颖达正义。
《春秋左传正义》:晋杜预集解,唐孔颖达正义。
《春秋公羊传注疏》:汉何休解诂,唐徐彦疏。
《春秋谷梁传注疏》:晋范宁集解,唐杨士勋疏。
《论语注疏》:魏何晏等集解,宋邢昺疏。
《孝经注疏》:唐玄宗注,宋邢昺疏。
《尔雅注疏》:晋郭璞注,宋邢昺疏。
《孟子注疏》:汉赵岐注,旧题宋孙奭疏。
六、清人十三經新疏:
《周易述》,惠栋撰。
《周易集解纂疏》,[唐]李鼎祚集解,[清]李道平撰。
《尚书古文疏证》,阎若璩撰。
《尚书今古文注疏》,孙星衍撰。
《今文尚书考证》,皮锡瑞撰。
《尚书孔传参证》,王先谦撰。
《诗毛氏传疏》,陈奂撰。
《毛诗传笺通释》,马瑞辰撰。
《毛诗后笺》,胡承珙撰。
《诗三家义集疏》,王先谦撰。
(陳、馬、胡稱為清代詩經學三大家)
《周礼正义》,孙诒让撰。
《仪礼正义》,胡培翚撰。
《礼记训纂》,朱彬撰。
《礼记集解》,孙希旦撰。
《礼书通故》,黄以周撰。
《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刘文淇等撰。
《春秋左传诂》。
洪亮吉撰。
《公羊义疏》,陈立撰。
《穀梁补注》,钟文烝撰。
《论语正义》,刘宝楠撰。
《孝经郑注疏》,皮锡瑞撰。
《孟子正义》,焦循撰。
《尔雅义疏》,郝懿行撰。
《尔雅正义》,邵晋涵撰。
《大戴礼记补注》,孔广森撰。
《大戴礼记解诂》,王聘珍撰。
七、二十五史:
01. 史记(汉·司马迁) 02. 汉书(汉·班固) 03. 后汉书(范晔、司马彪)
04. 三国志(晋·陈寿) 05. 晋书(唐·房玄龄等) 06. 宋书(南朝梁·沈约)
07. 南齐书(南朝梁·萧子显) 08. 梁书(唐·姚思廉) 09. 陈书(唐·姚思廉)
10. 魏书(北齐·魏收) 11. 北齐书(唐·李百药) 12. 周书(唐·令狐德棻(fēn)等)
13. 隋书(唐·魏征等) 14. 南史(唐·李延寿) 15. 北史(唐·李延寿)
16. 旧唐书(后晋·刘昫(xù)等) 17. 新唐书(宋·欧阳修、宋祁) 18. 旧五代史(宋·薛居正等) 19. 新五代史(宋·欧阳修) 20. 宋史(元·脱脱等) 21. 辽史(元·脱脱等)
22. 金史(元·脱脱等) 23.元史(明·宋濂等) 24.明史(清·张廷玉等)
25. 清史稿(赵尔巽、柯劭忞等)
八、《史记》三家注
南朝宋裴骃的《史记集解》,唐代司马贞的《史记索隐》,唐代张守节的《史记正义》
九、《文选》六臣注:
李善、吕延济、刘良、张铣(xiǎn)、吕向、李周翰。
[五臣注则去掉李善]
十、清代说文四大家: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桂馥《说文解字义证》、王筠《说文句读》。
十一、甲骨四堂:
罗振玉(字叔蕴,号雪堂)[《殷墟书契考释》]和王国维(字静安,号观堂)[《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郭沫若(字鼎堂)[《卜辞通纂》]、董作宾(字彦堂)[《甲骨文断代研究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