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网络在线投稿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在线投稿系统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2011级)校报在线投稿和稿件管理的数据库设计学号: 21106032028 姓名:李春阳指导教师:丁丙胜院系: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提交日期: 2013-6-20目录1.引言………………………………………………………………………………2.系统需求分析……………………………………………………………………2.1 功能需求分析………………………………………………………………2.2 数据流图………………………………………………………………2.3 数据字典………………………………………………………………3.系统功能设计…………………………………………………………………3.1…………………………………………………………………………3.2……………………………………………………………………………………4.数据库概念模型概念…………………………………………………………4.1 局部E-R图………………………………………………………………4.2 全局E-R图…………………………………………………………………………5.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5.1全局逻辑结构设计……………………………………………………5.2外模式设计…………………………………………………………………………6.数据库物理结构设计………………………………………………………6.1 存取方法设计……………………………………………………………6.2存储结构设计…………………………………………………………………7.应用程序设计(此项选做)………………………………………………………………结束语……………………………………………………………………………1.引言随着网络普及程度的提高,人们的办公观念和方式都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基于网络的无纸化办公也越来越深入人心。
一个好的在线投稿系统,也让杂志社给读者形成一个好的的印象。
网上在线投稿系统课程设计

网上在线投稿系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网上在线投稿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功能模块;2. 使学生了解投稿系统的技术背景、发展历程及应用场景;3. 帮助学生理解投稿系统中涉及的数据传输、存储和处理的相关知识。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并实现一个简单的在线投稿系统;2. 提高学生在团队协作中沟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未知、勇于创新的热情;2. 增强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使他们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尊重知识产权;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使他们学会分享、互助和承担责任。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信息技术学科的一节实践性课程,旨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网上在线投稿系统的相关知识。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对网络应用有较高的兴趣,善于合作与探究。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参与和动手实践。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使学生在完成课程任务的同时,达到课程目标。
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将以此为基础,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二、教学内容1. 网上在线投稿系统的基本原理及功能模块介绍:- 投稿系统的定义、分类及应用场景;- 投稿系统的基本功能模块,如用户注册、登录、投稿、审稿等。
2. 投稿系统的技术背景与发展历程:- 了解投稿系统的发展阶段及关键技术;- 掌握投稿系统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情况。
3. 数据传输、存储和处理相关知识:- 数据传输协议(如HTTP/HTTPS);- 数据存储方式(如数据库、文件存储);- 数据处理技术(如文本处理、图片处理)。
4. 设计与实现简单的在线投稿系统:- 分析系统需求,制定设计方案;- 学习使用相关编程语言和工具,如HTML、CSS、JavaScript等;- 搭建系统框架,实现基本功能模块。
期刊在线投稿系统需求分析及数据库设计 (2)

基于SSH的期刊在线投稿系统设计与实现系统涉众:管理员、投稿人、编辑、专家系统主要功能:共有功能:登录、注销、口令修改、个人信息查询、个人信息修改管理员:添加编辑、添加专家、公告通知管理、文章管理、发布投稿须知、权限设置、添加期刊分类投稿人:注册成投稿人、投稿、投稿查询、审核进度查询(查询待修稿件)、个人稿件查询、版面费查询(审核通过的期刊将需要支付版面费)、稿费查询(如果期刊被出版了将获得稿费)、给编辑部留言、期刊检索(以读者的身份检索所有的期刊进行阅读)编辑:查看投稿人的稿件、安排指定专家审稿专家:查看专家负责的稿件并给出审核意见数据库设计:管理员:账号、密码、邮箱编辑:账号、密码、姓名、邮箱投稿人:账号、密码、姓名、邮箱、出生年月、性别、通信地址、邮编、单位名称、专业、学历、职称、电话、传真、研究方向、学术领域、个人简介专家:账号、密码、邮箱、姓名、所属领域、性别、通信地址、邮编、单位名称、学历、专业、职称、电话、传真、研究方向、学术领域、个人简介期刊类别信息:类别编号、类别名称期刊信息:期刊编号、稿件类型(分为新稿和退后重投两种)、拟投栏目编号(即期刊类别编号)、第一作者(投稿人账号)、中文标题、英文标题、中文检索关键字、英文检索关键字、中文摘要、英文摘要、参考文献、页数、备注、期刊路径、下载次数、投稿时间、最后修改时间、版面费(审核通过了需要缴纳版面费)、出版标记(0代表出版、1未出版)、出版年份卷数、期数、网络出版时间、印刷出版时间、稿费(出版了才有稿费)期刊作者信息(主要存储期刊对应的非第一作者的信息):流水号、期刊编号1、作者类型号(第2作者类型号为2、第3作者类型号为3………)、姓名、邮箱、出生年月、性别、通信地址、邮编、单位名称、专业、学历、职称、电话、传真、研究方向、学术领域、个人简介审稿信息表(专家审核稿件):审核流水号、期刊编号、专家编号、审核意见、审核状态(0代表待审核、1代表审核不通过、2代表审核通过)、审核意见留言表(投稿人留言):留言编号、留言人账号、留言内容、留言时间公告表(网站前台公告信息):公告编号、公告标题、公告内容、发布时间。
基于Web的期刊稿件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用 等 待 , 可 以在 该 页 面 中继 续 进 行 其 他 操 作 。例 如 , 就 用 户 在 注 册 时 . 当 填 写 了 用 户 名 之 后 .就 可 以 采 用
J A AX技 术 提 交 到 服 务 器 .判 断 该 用 户 名 是 否 已被 注
册
[】 铭 , 超 香 . 校 网络 化 的学 报 管 理 系统 设 计 . 脑 编 程 5陈 梁 高 电 技 巧 与 维 护 .0 1 1 :0 5 2 1 .0 — 1 5
效 地 将 视 图 设 计 和 逻 辑 实 现 进 行 了分 离 .便 于 系 统 的 开 发 、 护 维
f1 志 新 . 技 期 刊 建 立 在 线 投 稿 与 审 稿 系 统 的 目的 与 原 2周 科 则 . 辑学 报 .0 3 1( :5 编 20 .52 16 ) 【1 振 海 . 于 MV 3穆 基 C模 式 S us 架 的期 刊管 理 系 统 的 设 t t框 r 计 与 实 现 . 林 航 天 工 业 高 等 专 科 学 校 学 报 .0 044 5 桂 2 1 .:5
现代计算机
2 1 .8上 0 20
( t ok C ne, a gh nC l g , a gh n 6 0 0 New r e tr T n s a ol e T n s a 0 3 0 ) e
Ab t c :T e ma u c ‘t r r c s e y ma u li n d tra e a t n s td e o k ul s r t h n s r s ae p o e s d b n a n ma y e i i ld p rme t,i o s n tma e f l a i p o
基于ASP.NET的在线投稿系统设计与实现

崖
意见后 结合文 章情况 给 出编辑部 综合 意见 . 行 执
主编在 线编辑 后 由主编给 出最 终 意见 , 出终 审 给
3 系统基 本 功 能 的实 现
3 1 用户注册 .
信 息. 终 由编 辑进行 组版发 刊. 最
2 4 管理 员模块 .
和吸 引优 质 稿 件 , 且 还 会 引 发 “ 稿 多 投 ” 而 一 或
“
一
开 发一 个有 效 的编 辑 部 稿 件 管 理 系 统 是 十 分 必
要 目可 行 的 .
1 系统 设 计 与 开 发 思 想
图 1 稿 件 处 理 流 程 图
在 线投 稿 系统是 基 于 B S架 构 的应 用软 件 . / 主要 目的是 使 编 辑 部 在稿 件 处 理 过 程 中实 现 办 公 自动 化与 无 纸 化 , 高 编 辑 部 的工 作 效 率 . 提 其 基 本开发 思 想是 : 通过 多渠 道调 研 取 得 编辑 部 处
理 稿件 的整 个 流 程 , 成 比较 完 整 、 理 的 系 统 形 合 需求 说 明书 ; 根据 编辑 部处 理稿 件 流 程设 计 相关 的功能模 块 . 稿件 处理 的流 程如 图 1所示 :
专 家认 真 阅读 专 家登 录说 明后 注册 登 陆 进 入 专家 在线 评审模 块 , 专家 可 以对 文 章发 表 自己
[ 作者 简 介 ] 忠 杰 (9 8一) 女 , 万 17 , 四川 泸 州 人 , 师 , 士 研 究 生 , 要 从 事 图像 处 理 、 算 机 应 用 及 WE 讲 硕 主 计 B开 发 方 面的 研 究
4l
2 3 编辑 在线 办公 .
基于PHP的论文在线投稿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1 论文在 线投稿 平 台介绍
本 文 利 用 P P和 S L Sre 2 0 计 了一 个 论 文 在 线 投 H Q e r 0 0设 v 稿平 台 , 平 台 主要 由用 户模 块 、 理 员模 块 、 件 模 块 三 大 模 该 管 稿
暾鞲
幢段箍 件 修改I髓 信蠹 主
fn t n r d me ¥ a u ci n Na ( n me ln= 1 ) o e f 2
—
技 术 平 台
¥d G Ti] i= E[ ; d
一
蚍 幡貅 醉兰 蝴 i 熙 妣辜 孵
: .
/要修 改 文章 的 i / d
my q c n e t s l onc
技 术 平 台
技 经 济 市场
基于 P HP的论 文在 线 投稿 平 台的设 计 与 实现
徐 芳 , 张 洁
( 1江西现代 职 业技 术 学 院 , 西 南 昌 3 0 9 ; 昌市 第二 工业 职 工 中专教 学部 , 江 3 0 5 2南 江西 南昌 3 0 0 ) 3 0 8
主标题;
副标题 : 作者 : 家庭地 址
2 注册模 块
首 次 投稿 的用 户 需 要 注 册 , 册 时需 要 按 要 求 输 入 信 息 , 注 包 括 用 户 名 、 码 、 认 密 码 、 证 码 。 系 统处 理 过 程 为 : 统 根 据 密 确 验 系 用户 的输 入信 息 , 先查 询 数 据 库 , 询 数 据 库 里 的 所 有 的 用 户 首 查
my qlq e ( S T NAME ‘ 2 1 ) s ur “E y S g 3 2 ’; b
电子邮件 鞋系电话
邮缔 : 附件 上传
基于SH框架和Ajax技术的投稿系统设计与实现

项繁琐的工作 , 这就对稿件处理 的现代化 、 科学化 组成 。 “ 系统管理模块” 是整个 系统正常和顺利运作 的 在线投稿系统是科技期刊 向网络信息化发展 的 基础 , 包 括定 义 编辑 部用 户 账号 信 息 、 定义 期 刊 的稿
提 出 了更 高 的要 求 。
一
个良 好 的平台I 1 . 2 1 。 利用l n t e r n e t 为基本平台, 实现作 件处 理 流程 、 每个 流程 涉及 到 的E m a i l 处理 、 各 种单 据
者一 编辑一 审稿 专 家 一 编 委 四位一 体 的协 作 化 、 网络 模 板 的制定 、 系统 页面 自动 提示 内容 的定 义 , 以及 各 化、 角 色化 的 编辑 稿 件业 务 处 理平 台[ 3 1 。然 而实 现 这 种运 行参 数 的定 义 等 。
样一个系统是一项复杂的任务 ,它涉及多个角色之
在线投稿系统 的模块化设计使编辑工作更加条
理 清楚 。
S t r u t s 2 . 0 相 当于一 个 拦 截器 ,通过 拦 截用 户 的 请 求来 处 理业 务 。 电子投 稿 管理 系 统有 多 个 用户 角
色, 对 每个 角 色 的业 务都需 要 配 置 , 利用 面 向对象 技 在线投稿系统 , 使稿件处理工作更加便利 , 主要 术 ,设 置 A c t i o n 类: Wr i t e r A c t i o n 、 E d i t o r r A t i o n 、 A d mi n — 包括 : 1 ) 系统对编 辑的工 作时间和地点 处理更加灵 活 , A c t i o n 等来分别处理各个角色 的请求 。相同的请求 只要 能上 网的地 方 ,编辑就可 以通过I E 浏览 器进行稿 如 : 登录 、 上传 、 下载 、 修改密码等 , 这 些 请 求 可 以抽 件 的处理工作 , 这使编 辑 的工作 时 间和地 点 可 以更加 离 出来 集 中在 一 个 A c t i o n 中处 理 ,具 体 设 置 如 下 : 灵 活 。比如 出差 或在 别 的地方 办公 , 稿件 的处 理工作 L o g i n A c t i o n 用 于 处 理 用 户 的登 录请 求 ; U p l o a d A c t i o n
期刊稿件在线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高工 作效 率 ,缩短 论文 发 表周 期 ,成 为编辑 部 迫切
需要解 决 的问题 。随着 信息 时 代 的高速 发展 ,学术
科 技 期 刊 数 字 化 办 刊 已 成 为 适 应 时 代 发 展 的 必 然 要 求 。近 年 来 ,我 国很 多 学 术 科 技 期 刊 已 经 在 网 上 建 立 起 自己 的主 页 和 独 立 网站 。 程 维 红 『 究 表 明 , 2 l 研 中国科 学技 术 协会 所属 的 1 1 8份 期 刊 中 ,2 l 0 0 0年 9月 调 查 表 明 , 有 6 % 的 期 刊 A建 网 站 , 其 中 超 过 4 6 %的 网 站 建 立 了采 编 系 统 ,包 括 在 线 投 稿 、 在 线 0 查 稿 、在 线 审 稿 、 远 程 编 辑 等 。 学 术 科 技 期 刊 办 刊
融在 线查 询 、在 线 投 稿 、在 线 审稿 、财 务 管理 等 功 能 于 一体 ,使 期刊 稿 件 管理 _ 作 效 率 有较 大提 高 。 T -
关 键 词 : 期刊 ;稿 件 管理 ;在 线投 稿 ;在 线 审稿 中 图分 类号 :G2 52 5 . 文 献 标识 码 :A 文章 编 号 :1 0 —2 8 ( 0 )0 —01— 5 0 214 2 1 1 40 2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7,10(4:510-512 Journal of Sheny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2008-07,10(4:510-512
期刊网络在线投稿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杨思尧 (《高等农业教育》编辑部,沈阳110161 摘要:为了解决目前通过电子邮件网上投稿存在的弊端,提高期刊编辑部工作效率,参照传统期刊编辑部工作流程,在W i ndo ws 2000的I I S环境下,运用ASP+Ac c e s s数据库方式,开发了基于因特网的在线投稿系统。系统可以完成作者在线投稿,稿件自主管理、实时跟踪审稿进度,编辑在线审稿,稿件在线管理,编辑与作者、作者与作者之间沟通等主要功能,并可根据权限对稿件及网站进行管理,基本涵盖了期刊编辑部稿件管理全过程。为提高用户访问速度,采用了动态生成静态页技术。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实现在线投稿后对编辑部工作新的要求。
关键词:在线投稿;稿件自主管理;系统设计;网络 中图分类号:G237.5;G210.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9713(200804-0510-03 目前许多杂志都接受电子邮件投稿,为作者投稿提供了一条便捷的渠道。但通过电子邮件投稿,不仅增加了编辑部稿件管理的工作量,而且接受的电子邮件稿件相关信息往往不是很完整,也增添了编辑与作者联系时的不便,如果处理不及时,反而会延长稿件处理周期。而且电子邮件还受计算机病毒及垃圾信息的困扰,造成有些附件无法打开或真实性无法辨别。同时,由于论文作者日常通过电话向杂志编辑部查询稿件审稿信息,编辑部的日常事务性工作量也非常大。通过网络在线投稿,则可以避免诸多稿件管理的不便,极大地减轻了编辑部的日常稿件管理压力。
所谓网络在线投稿,是指论文作者访问指定的网站页面并将论文上传,并同时实现稿件的自主性管理的过程。我们在此提出的作者自主性稿件管理的概念,是指作者对所投稿件自行管理,对编辑审稿的进程自行查询,无需直接与编辑接触,即可满意地获得稿件处理意见及处理进程的相关信息。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网络在线投稿的时机已经成熟。我们采用ASP+Ac c e s s数据库编程实现了基于网络在线投稿系统。
一、网络在线投稿系统的设计方案 《高等农业教育》是一本面向全国高等教育系统的学术性刊物,编辑部长期以来形成了具有自己特点的工作规程。我们在此基础上,从自身工作特点出发,设计了《高等农业教育》编辑部网络在线投稿系统的基本方案。
(一网络在线投稿方式设计 出于对作者著作权的保护和尊重作者隐私等方面的考虑,网络在线投稿系统采用用户注册方式,对作者信息和稿件进行管理。而且每位投稿作者只能用自己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系统,方能向杂志编辑部投稿,并仅能查询自己所投稿件的处理进度,而无法浏览其他作者的投稿相关信息以及作者注册信息。为防止作者多次上传稿件,造成重复投稿,减轻服务器压力,系统采用设定注册用户等级的方式,对作者每日上传文档的数量进行限制,同时对上传文件种类和文件大小也作了相应的限制。
(二稿件自主管理的设计 在编辑部传统工作模式中,稿件由编辑部负责管理,作者只能通过信函、电话、E-ma i l等途径向编辑部咨询稿件处理情况,无法自主查询,也不能及时处理自己的稿件。稿件自主管理方式的实现,为作者管理自己所投稿件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条件。但稿件自主管理,并不意味着作者可以随意撤换、删改所投稿件,作者投稿后如果期刊编辑部没有接受其投稿,作者则可以修改、删除稿件;如果已经接受投稿,就表明责任编辑已经开始审
收稿日期:2008-02-20 作者简介:杨思尧(1964-,男,沈阳农业大学副研究员,硕士,从事高等教育及计算机信息管理研究。
第4期图1网络在线投稿系统主要功能模块 稿,此时作者就不能再随意修改、删除已投稿件,如果要撤换、修改稿件,只能与责任编辑或系统管理员取得联系后方能做相应调整。但无论稿件处于何种状态,作者本人都可以随时下载取回论文。
(三稿件相关信息设计和后台管理方式 根据“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要求,投稿作者必须提供论文与作者相关信息。投稿作者必须在用户注册或在线投稿时提交论文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联系方式、作者简介、基金项目等信息。为了便于稿件能准确地分发到相关的责任编辑手中,在网络在线投稿系统中还要求作者直接输入论文摘要和关键词。主编、责任编辑、稿务主管及系统管理员对稿件或系统的管理均在系统后台进行,必须经过系统登录方能实现。
1.稿件管理参照传统编辑部工作流程,对网络在线投稿环境下审稿程序仅做了必要的微调。作者通过网络在线投稿后,编辑部对稿件内容采用审核制,刚投出的稿件在作者名下的“稿件管理”项中显示稿件处于“未接受”状态,期刊编辑部根据稿件内容,严格审核后,确认符合本刊办刊宗旨,未超出本刊刊载范围,方能接受投稿。此时稿件才能分配到相应的栏目责任编辑手中审稿,栏目编辑通过后台“稿件管理”栏目中相应负责的杂志栏目下载稿件电子文档后审稿,稿件状态即进入“初审中”,然后依次为“初审通过”“终审中”“终审通过”“用稿通知发出”“版面费未收到”“版面费收到”“排版中”和“已刊发”状态,并且显示责任编辑姓名,以便作者与之相互沟通。审稿程序与传统的编辑工作程序完全相同。杂志录用稿件最终的用稿通知仍以纸质信函方式寄给作者。
2.上传文件管理由于作者需要上传稿件至服务器,为避免系统长时间运行后无用文件占用系统空间情况发生,在系统后台稿件管理中设置了上传文件管理,可通过系统自动识别后删除无用上传文件,也可通过手动方式按月份浏览上传文件,然后删除指定文件,以释放被占用的系统空间。
3.用户管理系统将用户划分为作者、稿务主管、责任编辑和系统管理员,并实行权限等级管理。系统管
理员具有最高权限,可以进行系统的一切设置与信息的添加、 修改和删除,可以分配所有用户的权限;稿务主管只具有为论文分配责任编辑等权限;责任编辑具有与稿件相关的部分信息的修改、添加权;作者根据情况也划分不同的等级,分别在每日投稿数量、上传文档大小等方面赋予不同的权限。
4.系统管理系统管理主要是对网站的底层进行配置,包括网站基本信息及各种功能设定,对网站的使用情况监控等。为了使系统正常运行,必须保证系统后台数据库的安全,为此在系统管理中设置了数据库管理,可由系统管理员定期对数据库进行备份、压缩等操作,以便在系统遭到破坏时,能够最大限度地恢复投稿作者的相关信息。
网络在线投稿系统主要功能模块设计如图1所示。 杨思尧:期刊网络在线投稿系统的设计与实现511・・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0卷 二、投稿系统的实现 (一系统环境 网络在线投稿系统是在W i ndo ws 2000+I I S 环境下开发,采用B/S (Br o ws e r /Se r v e r ,即浏览器/服务器工作模式,程序在服务器端运行,用户通过I nt e r ne t Ex pl o r e r 访问。B/S 工作模式运行维护比较简单,能够实现不同人员,从不同地点,以不同的接入方式(如LAN 、W AN 、I nt e r ne t /I nt r a ne t
访问和操作共同的数据。(二模块功能实现 使用ASP 编程,Ac c e s s 作为后台数据库,实现对作者和稿件信息的管理;采用无组件上传技术,实现稿件通过网络的上传功能。为提高网页的访问速度,系统使用了动态生成静态页的技术,信息在写入数据库的同时,使用系统的FSO 组件来生成ht ml 格式的静态页。同时可以根据主机对网站安全的考虑更改Sc r i pt i ng .
Fi l e Sy s t e mObj e c t 名的需要,可以在后台随时对FSO 组件名称进行修改。 在投稿模块中,作者可以将责任编辑的I D 加入到自己的通讯联系人名单中,随时用网上短信的方式与编辑联系、
沟通。在稿件管理页面中作者可以查询论文审稿进度,系统将论文分为“已接受稿件”和“未接受稿件”,使作者对所投稿件的状态一目了然。投稿系统后台管理模块只有稿务主管、责任编辑或管理员有权进入,以修改、添加稿件相关信息,再提交服务器,供稿件作者网上查询。为使作者投稿更加规范化,确保稿件相关信息完整性,在网页中还提供投稿指南和网络在线投稿系统使用帮助,供作者投稿时参考。
三、使用投稿系统给编辑部工作带来的变化 实现网络在线投稿不仅为作者的投稿、进度查询,还是为编辑的审稿、稿件管理都带来了无比的优越性。
(一提升了编辑部管理层次,突破了审稿的地点限制,提高工作效率 由于杂志网络在线投稿系统的实现,使编辑部日常管理工作实现了网络化,也改变了编辑人员的观念,跟上时代的发展,充分体现了网络社会环境下的无纸办公理念,因此提高了期刊编辑部管理的现代化水平。由于作者网上投稿时就自行将稿件信息录入了投稿系统,无须编辑部再安排人员登记来稿,减轻了编辑部工作压力。而且编辑可以在任何可以上网的计算机上审稿,填写审稿意见,与作者沟通。既可以在办公室审稿,也可以在家办公,使编辑人员根据自己的情况,灵活安排审稿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缩短了出版周期。
(二稿件作者自主管理,方便了编辑作者之间的沟通 作者可以自行对稿件的审稿状态随时查询,所有稿件从接受投稿、初审、终审,到文章刊发一系列流程全部可以在网络上查询,实现了作者自主稿件动态化管理。由于系统设有短信功能,可以非常方便地与作者进行随时网上留言沟通,只要作者登录系统,即可看到编辑的留言,避免了电话的即实性造成的无法联系。由于网络在线投稿系统设计的管理层次分明,权限设置合理,使用时规范、便捷,杜绝了管理混乱的局面。
(三促进编辑人员素质提高,对稿件处理时间提出新要求 在网络在线投稿方式显现其优越性的同时,也对编辑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编辑人员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网络使用与管理水平。由于工作模式发生改变,网络在线投稿系统的使用,使编辑部工作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一方面方减轻了编辑部的部分工作,同时由于编辑日常工作的透明度增加,编辑部的工作置于作者的监督之下,对编辑人员责任心也是一个考验。因此不仅要求编辑审稿更加及时,审稿也要更加认真负责。随着网络在线投稿系统运行的时日的增长,编辑部日常工作必将在和作者互动过程中进入良性环境之中。
(四网络信息安全问题提到议事日程 网络是一柄双刃剑,它在给人们生活和工作带来极大方便的同时,网络安全也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因此,实现网络在线投稿的前提是有效地保证网站后台数据库的安全和系统的稳定,同时还要求作者与编辑、网络管理人员增强网络安全意识,遵守有关网络的法律、法规,以及网络道德规范,共同维护好网络工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