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学术论坛”征文投稿格式

合集下载

(完整版)学术研讨会征文格式要求

(完整版)学术研讨会征文格式要求

附件1:
学术研讨会征文格式要求
一、文稿请用word文字处理软件录入排版,纸型A4大小。

二、论文应完整扼要,涉及主要观点的图片、曲线和表格不能缺少,正文要
有“结论”部分。

如稿件内容不清或文章篇幅超长等原因,编辑有权删改。

三、论文结构请按下列顺序,下列各项不可缺少。

1. 论文题目:三号黑体,居中排。

2. 作者姓名:四号楷体,居中排。

多位作者之间空一格区分,多个单位用
上角标注。

3. 作者单位、联系方式及通讯地址:按省名、城市名、邮编顺序排列,小
五号宋体,居中排,全部内容置于括号之中。

4. 摘要:“摘要”2字五号黑体;内容五号宋体,不少于250字,单倍行距。

5. 关键词:“关键词”3字五号黑体,具体内容五号宋体,多个关键词之间
用分号隔开。

6. 正文:五号宋体。

文中所用计量单位,一律按国际通用标准或国家标准,并用英文书写,如km2,kg等。

文中年代、年月日、数字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正文中的各级标题、图、表体例见下表:
表1 标题体例
表2 图、表、注释及参考文献体例
他字体六号宋体。

文献著录格式如下:
(1) 著作:作者.书名.出版地:出版社名,出版年:起始页码—终止页码(如有两个以上作者,作者间用逗号分开)。

(2) 期刊:作者.文题.期刊名,年,卷(期):页码。

8. 作者简介:请在正文首页底端插入脚注附作者简介,“作者简介”4字小五号黑体左起顶格排,后空一格,接排;作者简介内容字体小五号宋体,100字以内,包括姓名、性别、学位、职称、从事的研究领域或从事工作、电话、传真、电子信箱等。

《学术论坛》简介和投稿须知

《学术论坛》简介和投稿须知

《学术论坛》是由广西社会科学院主管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国内刊号CN:45-
1002/C;国际刊号ISSN:1004-4434,邮发代号48-35。

坚持贯彻科学发展观,开展理论探索,鼓励学术争鸣,刊登了不少有较高学术造诣的社科理论文章,培养了一大批社科理论人才,
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坚持思想性、理论性、
学术性及应用性的办刊原则,研究改革开放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刊登学术论文和研究
报告。

,主要栏目:哲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历史学、文化学、文学、语言学、教育学等基础栏目。

投稿须知:
1.论文要求word电子文档,文稿格式要符合标准论文格式,文章内容要求原创、严禁抄袭。

同一篇稿件切勿一稿多投,否则后果自负。

2.投稿请在论文后面注明作者简介(姓名,性别,籍贯,学历,职称,研究方向,从事的工作)工作单位、通讯地址、邮政编码、联系方式,方便网站工作人员及时与您沟通联系或快
递期刊。

通信地址格式如下:××省××市××县××路××号+单位名称,邮政编码,联系电话。

3.编辑部会及时处理所投稿件,一般审稿时间为3-4个工作日,核心期刊稿件为一周左右。

4.编辑部根据期刊不同的版面要求,有权对稿件进行适当修改。

第十届研究生学术研讨会征稿简则

第十届研究生学术研讨会征稿简则

征稿简则1、稿件标准:来稿须用打印稿(A4版),并附磁盘或发Email至指定邮箱。

来稿论文类及综述文章一般不超过五千字,短文类不超过三千字。

来稿可用中英文撰写。

正文前列出不超过三百字的摘要。

中文稿须将英文标题、汉语拼音的作者姓名、工作或学习单位的英文名称以及英文摘要和关键词等附于参考文献之后。

2、字号标准:♦标题:中文标题用3号黑体字,作者姓名用5号仿宋-GB2312,括号里作者单位、省份、城市及邮编用小5号宋体。

英文标题用3号Times New Roman,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姓大写,名首字母大写,不用“-”)用5号Times New Roman,括号内的作者单位等英文用小5号Times New Roman。

♦摘要、关键词几个字用小5号宋体加粗,后面要有冒号,中文摘要、关键词的内容(词间用分号隔开)用小5号宋体。

英文摘要内容用5号Times New Roman。

♦正文:中文论文用5号宋体,英文论文用5号Times New Roman。

一级标题用4号仿宋-GB2312,二级标题用5号宋体,三级标题用5号楷体,一级标题不需加粗。

正文内出现的所有数字和字母全部使用Times New Roman 字体(包括标题中的数字)。

♦正文为单倍行距,段前段后间距为0,每段首行缩进2个字符。

♦参考文献标题用5号黑体。

中文参考文献、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外文符号和均用小5号宋体,英文参考文献用小5号Times New Roman。

3、页面设置:页边距规定:上:2.6 下:2.6 左:2.0 右:2.04、标题编号:正文采用层次标题。

一级标题使用1、2、3……;二级标题使用1.1、1.2、1.3……;三级标题使用1.1.1、1.1.2、1.1.3……;层次小标题中,一级小标题使用(1)、(2)、(3)……;二级小标题使用(a)、(b)、(c)……。

引言不编号,作为一级标题。

5、图表说明:♦来稿只附最必要的图表。

新《湖北大学研究生论坛》投稿文本规范

新《湖北大学研究生论坛》投稿文本规范

《湖北大学研究生论坛》投稿文本规范(非英文)(五号)(空一行)一、论文标题(中文标题,三号黑体加粗居中)(五号)(空一行)王小明李小明——(作者姓名,小四号宋体居中)(五号)(空一行)[指导教师张** ]——(小四号宋体居中)(五号)(空一行)□□【摘要】(小四号黑体加粗)□××××××××××××××××××××××××××××××××××××××××××××××××××××××××××××(空一格开始,五号宋体,单倍行距)□□【关键词】(小四号黑体加粗)□××;××;××××;×××(空一格开始,五号宋体,关键词以分号“;”分隔开。

[作者简介]王小明(1986—),女,湖北恩施人,湖北大学文学院2009级文艺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电话:******;邮箱:****** (小五号宋体,十分重要请勿遗漏!)二、正文:文字都用五号宋体,单行倍距。

下表为论文层次代号与说明:表1-1 理工科类论文层次代号及说明表1-2 文科类论文层次代号及说明三、图列要求:插图要求插图应与文字紧密配合,文图相符,技术内容正确。

学术论坛-论文格式标准

学术论坛-论文格式标准

此处填写论文题目黑体、二号居中
——副标题黑体三号
院系:
专业:
作者:
学号:
联系方式:
(空一行)
题目:宋体、二号、加粗、居中
——副标题:宋体、三号、居中
(空一行)
作者姓名:宋体、四号、居中
(空两行)
摘要(宋体、五号、加粗):(楷体、五号、行间距20磅)
关键词(宋体、五号、加粗):(楷体、五号、分号隔开)XXX;XXXX;XXX
(空两行)
XXX(1990- ),女,陕西咸阳人,现为西藏民族大学XXX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XXXXX。

(宋体、五号、行间距20磅)
(另起一页)
(空一行)
一、宋体、小四号字、加粗、居中(一级标题)
(空一行)
(一)宋体、小四、两端对齐(二级标题)正文首行缩进2字符
1、宋体、小四、两端对齐(三级标题)正文首行缩进2字符
正文首行缩进2字符、宋体、小四、行间距20磅[1](P13-14)(注释、参考文献、上标) [注释] (宋体、五号、加粗)(文末注、居中,不要页下注)
①(楷体、五号)
[参考文献](宋体、五号、加粗)(文末注、居中,不要页下注)
[1]主要责任者.文献篇名[文献类型标识码].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 (楷体、五号)
示例:
[1]杨永福,张克非.国内50年来的回民起义研究述评[J].云南社会科学,2005(5).
附:常用文献类型标识代码
M J N A D R
专著期刊文章报纸文章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
说明:页码页面底端、居中,封面不加页码,第1页从“摘要”页开始。

学术论坛征文格式规范

学术论坛征文格式规范

2015年上海“自贸区改革、经济发展和法律推进”研究生学术论坛征文格式规范文章标题(宋体、加粗、居中、三号)作者*(楷体、四号、右对齐、*脚注)[内容提要(黑体、小五号)]楷体、小五号、首行缩进两字符[关键词(黑体、小五号)]楷体、小五号、各关键词中间空两格、不加标点符号一、正文格式正文字体:宋体小五号,首行缩进两字符,正文之间无空行。

西文字体:Times New Roman段落格式:“对齐方式”应为两端对齐;“缩进”应为0字符;“行距”应为多倍行距、1.35倍;去除“如果定义了文档网格,则自动调整右缩进”和“如果定义了文档网格,则对齐网格”两处的勾选。

标题格式:各标题均缩进两字符。

一级标题:“一、”、“二、”、“三、”……黑体、小五号;二级标题:“(一)”、“(二)”、“(三)”……楷体、小五号;三级标题:“1.”、“2.”、“3.”……宋体、小五号;四级标题:“(1)”、“(2)”、“(3)”……宋体、小五号。

二、注释格式请在文中一律采用脚注。

脚注符号:①、②、③;每页重新编号;脚注符号应与脚注内容之间空一格,首行缩进两字符。

脚注内容:宋体、六号;“对齐方式”应为两端对齐。

脚注格式范例(以《青年法学》为范本)(1)著作类:储槐植:《美国刑法》,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77页。

周枏:《罗马法原论》(上册),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第54页。

港澳台著作:林山田:《刑法通论》,台湾三民书局1994年版,第139页。

(2)译著类:[美]约翰·杰克逊:《关贸总协定和世贸组织的法理》(影印本),李方译,高等教育出版*首行缩进一个字符,末尾不加句号社2002年版,第167-168页。

[日]三浦隆:《实践宪法学》,李力、白云海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版,第55页。

[美]约翰•H•威格摩尔:《世界法系概览》(上册),何勤华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72页。

(3)编著类:刘家琛主编:《刑法(分则)及配套规定新释新解》(下),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2863页。

学术论坛XX格式规范

学术论坛XX格式规范

学术论坛XX格式规范学术论坛投稿格式规范为促进第十三届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工作的顺利进行,综合往年论文中出现的问题及各负责人的反馈信息,现将相关注意事项列举如下,供大家阅读了解。

本次采用网上盲审的方式进行审稿,所以投稿提交的论文中不应出现论文的. ___、导师等信息;(论坛网站注册信息请如实填写);中文题目为黑体小二(不加粗),居中,段前0.5行。

如题目中有英文或数字,需改成Times New Roman字体,所有(包括标题、、页眉页脚等)英文、数字均使用Times New Roman字体;中文单位先写学校后写院系,英文单位要先写院系再写单位,且单位需用全称,不得使用简称,英文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Beihang University;每页文字量按如下标准:正文5号字宋体,单倍行距,自动分成双栏。

除了页眉页脚外,所有文字的样式均选择正文;“引言”通过分节符将之前、之后部分设置不同的页边距,引言不使用编号;注意“节”的概念,除引言及 ___外,其他章节需加编号,格式为:“数字”+“章节名称”;注意首页页眉日期统一为xx年10月, ___脚注日期()统一为xx 年6月30日;从第二页页眉开始,页眉内容改为“论文题目”;___与References用空格隔开,左对齐, ___不必翻译,如果是中文,则直接引用中文,是英文直接填写英文;注意在页面设置里不分奇偶页,不显示页码;请注意页眉页脚的改动,改动信息包括:非首页页眉的时间去掉,改为题目信息;题目、摘要部分的页边距设置均为“上2.5、下1、左3.17、右3.17”,正文部分的页边距设置均为“上2.5、下1、左2.5、右2.5”;首页页脚去掉 ___信息;请注意首页页眉与第二页及之后页眉不同,并请勿在页眉处出现规定以外的内容;首页的脚注信息以美观为准则适当修改,保留必要信息;图的一般尺寸:半栏:宽不超过 77mm;通栏:宽不超过160mm,图的字号为6号字;图外不要加框;如果连用几张图,务必上下左右对齐,保证美感;表格要采用三线表,表头中使用量符号/量单位。

研究生学术年会征稿

研究生学术年会征稿

研究生学术年会征稿
尊敬的各位专家、学者:
我校将于2022年举办一场研究生学术年会,现面向全国范围
内征集学术论文。

本次年会旨在搭建一个学术交流平台,分享研究生们的优秀研究成果,促进学术合作与交流。

届时我们将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担任评委,共同评选优秀论文并进行现场交流与讨论。

征稿主题不限,欢迎各个专业和学科的研究生参与投稿。

论文要求技术层次高,创新性强,且具备一定的学术价值。

论文形式包括学术研究论文、实践与应用研究论文以及综述与评述等。

投稿截止日期为2022年5月31日。

请各位作者将完整的论文
以Word或PDF格式发送至我们的邮箱:
**************************。

请在邮件主题中注明“研究生
学术年会征稿”。

稿件通过初步审核后,将由专家评审,评审结果将在投稿截止后的两周内通知作者。

录取的论文将有机会在年会上进行口头报告或海报展示。

我们诚挚地邀请广大研究生的积极参与和投稿,共同营造一个学术交流与分享的良好环境。

同时,也欢迎各位专家学者关注并参与我们的年会。

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我们期待您的投稿和到场参会!
研究生学术年会组委会
日期:2022年1月1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投稿论文格式基于MapInfo 的煤矿顶板管理与控制专家系统设计张三李四 (河南理工能源科学与工程,河南 焦作 454003)摘 要:本文介绍了以MapInfo 为开发平台,Visual Basic 6.0作为开发工具的煤矿顶板管理与控制专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首先,结合煤矿对顶板管理与控制的实际需要,进行需求分析和可行性分析,其次,介绍了系统结构、数据库设计、软件开发方案和系统功能设计。

最后,根据系统设计介绍了系统功能的实现过程。

系统以工作面和巷道围岩矿压观测为基础,借助专家系统思想,分析矿压显现规律,最终确定工作面和巷道的支护方式及相应的支护参数,必将改变以设计人员主观经验为依据的传统设计思想,为确定工作面和巷道顶板控制方法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顶板管理;专家系统;地理信息系统;MapInfo ;VB 中图分类号:TD76 文献标识码:ADesign of expert system about coal mine roof control andmanagement based on MapInfoSONG Jin-xing LIU Yu-fang(.School of Energy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Jiaozuo 454003,China ;) Abstract :This paper shows the design and realization of expert system about coal mine roof control and management by MapInfo and Visual Basic 6.0. First, requirement and feasibility analysis are carried out on the basis of the demand of roof control and management by coal mine. Then, this paper introduces system structure, database design, software development project and system function design. In the end, the realization process of system function is introduced according to system design. Mineral pressure observation of coal face and tunnel surrounding rock is the foundation of the system. The software analyses regularity of mineral pressure appearing by means of expert system thought, and finally determined the support method of coal face and tunnel as well as the corresponding support parameters. It will surely change traditional design thought based on designer subjective experience and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roof control method of coal face and方正大标宋小二号字体段前段后1行 小四号楷体六号宋体五号楷体五号黑体 五号黑体,段前0.5行 三号 Times New Roman五号 Times New Roman 六号 Times New Roman小五号 加粗Times New Romantunnel.Key words :Roof control; Expert system; GIS; MapInfo; VB1 引言 多年以来,我国对煤矿顶板控制技术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在煤炭开采过程中,巷道和工作面顶板管理与控制没有统一的模式,也没有精确的力学计算方法可以遵循;大多数煤矿顶板控制设计还是依靠经验来进行,这种传统设计方法具有局限性并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很难做到安全控制顶板,往往造成顶板事故多,支护效率低,经济效益差的局面[1-2]。

为了解决这一系列问题,有必要设计一套煤矿顶板管理与控制专家系统软件。

煤矿顶板管理与控制专家系统是解决煤矿矿压观测及数据处理、顶板管理与控制,实现顶板管理质量标准化的计算机智能软件,系统利用专家经验,借助计算机技术,能够很好的解决巷道与回采工作面顶板管理与控制问题,实现顶板管理质量标准化、支护方式科学化,对有效保证煤矿的安全生产,促进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系统规划2.1 需求分析 根据调查研究,结合煤矿对顶板管理与控制的实际需要,实现煤矿顶板管理与控制专家系统的开发,主要包括以下几项内容:(1)以图形方式显示煤矿巷道开拓方式与基本布局。

(2)实现岩层力学参数、巷道基本信息、普采工作面基本信息和综采工作面基本信息的录入和维护,这些信息是统计分析的基础数据。

(3)具备矿压观测与分析功能,主要包括巷道、普采工作面和综采工作面的矿压观测、分析、预测预报和报表的输出。

(4)可以按图形、属性等不同方式对基础数据和矿压观测信息进行浏览、查询,并提供报表预览、打印、转存等功能。

(5)根据基础数据和矿压观测信息自动生成各种统计数据,生成折线图,并根据统计结果对工作面和巷道的支护质量进行总体评价,提出意见和建议。

(6)具有一个丰富的图形库和实时编辑矿压观测点和锚杆分布的功能。

(7)具备自动生成开采煤层顶底板岩层柱状图功能。

(8)实现数据备份、数据恢复、系统初始化等功能,确保数据的安全。

(9)具备用户管理、系统帮助、系统主要参数设置等功能。

明确了需求分析之后,将对系统的可行性进行分析。

表1 测深断面线和测深点间距表 Tab.1 Translate the title测图比例尺测深断面线间距/m 测深点间距/m 等高距/m 1:100015~25 12~15 0.5 1:020~50 15~25 1 1:500080~130 40~80 1 1:10000 ~250 60~100 12.2 可行性分析四号黑体 段前段后0.3行五号黑体 加粗 段前段后0.3三线表 表名小五号 单倍行距 居中近年来,随着GIS 理论的不断发展,GIS 技术的不断成熟,以GIS 技术为基础的地矿方面的管理系统正逐渐运用于现代煤矿企业的管理中,并且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近年来,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但顶板事故居高不下,顶板事故约占事故总起数的一半以上,如何较好地解决巷道与回采工作面顶板管理与控制问题,实现顶板管理质量标准化、支护方式科学化,保证煤矿的安全生产,成为社会关心的热点问题。

结合煤矿对顶板管理与控制的实际需要,综合考虑需求分析,认为该系统应具备煤矿巷道电子地图编辑与浏览、系统维护、矿压基本观测与分析、巷道支护、工作面管理和控制、数据管理、查询和帮助等功能,而这几方面的研究与开发均可通过GIS 集成二次技术来实现[3]。

3 系统设计基于MapInfo 的煤矿顶板管理与控制专家系统的设计思路是在煤矿信息数字化的基础上进行定量化、网络化、可视化和智能化,最终实现实用化。

具体实现过程概括如下:首先收集矿区岩层岩性的空间及属性特征资料、岩层力学参数、矿压观测点信息及观测数据、巷道基本信息、工作面基本信息等内容, 整理分析, 进行资料的归类。

在此基础上,建立空间数据库与属性数据库,依靠可视化开发平台VB 和MapInfo 软件进行地理信息系统集成二次开发,完成空间数据的管理、图形图像数据的操作与编辑、空间分析、以及图形图件的导入与输出等GIS 功能;利用统计学方法,完成煤矿顶板管理与控制、巷道支护等功能;同时收集矿山压力数据,寻找矿压变化规律,作为专家系统知识库的主要来源。

3.1 系统结构设计3.1.1 专家系统概述专家系统是一个包含着知识和推理的具有智能性的计算机程序,其内部含有大量专门领域的专家的知识和经验,拥有类似人类专家思维的推理能力,能够利用专家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来处理该领域的问题。

专家系统与一般的计算机程序的最本质的区别在于:专家系统所解决的问题一般没有算法解,并且往往是要在不完全、不精确或不确定的信息基础上做出结论。

一般的专家系统包括综合数据库、知识库、推理机、解释器及知识获取五个部分,它的结构如图1所示(其中箭头方向为数据流动的方向)。

自1986年Feigenbatun 等人研制成功第一个专家系统DENDRL 以来,专家系统技术已经获得了迅速发展,并广泛应用于医疗诊断、语音识别、图像处理、金融决策、地质勘探、石油化工、数学、军事、计算机设计等领域[4]。

五号楷体 段前段后0.3行参考文献 [1] 苑明军,王玉成,姜兴国. 我国煤矿顶板管理发展现状[J]. 煤炭技术,8,(3),3~5.[2] 彭林军. 煤矿回采巷道矿山压力控制与支护研究[J]. 西北煤炭,8,(2),54~56.[3] 刘明微. GIS 和专家系统集成技术的研究[D]. 重庆市:西南,2.[4] 王申. 专家系统的结构和应用[M]. 浙江出版社,1994.[5] 宋金星,刘玉芳. 基于MapInfo 的煤层气井数字化管理系统设计[J] 河南理工学报(自然科学版), 8, 27(02):211~216.[6] 张峰,秦庚仁,刘久艳. VB 与MapInfo 结合进行地理信息系统(GIS )二次开发[J]. 煤, 4,13(5): 7~8.[7] 宋金星,刘玉芳,苏现波,李金海,魏庆喜. 基于MapX 的煤层气井数字化管理系统设计[C]//8年国际信息技术与环境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 北京:电子出版社,8. 292~296.[8] 王子君. 基于C/S 模式的煤矿顶板管理与控制专家系统[J]. 煤矿安全,7,(4).45~47作者简介:张三(1980-),男,河南安阳人,在读研究生,主要从事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方面的教学和研究。

E-Mail :zhangsan@五号黑体小五号宋体 悬挂缩进五号黑体小五号宋体 悬挂缩进页码小五号Times New Roma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