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室安全(放射性、辐射防护与放射源基本知识 )..共27页
第二讲 辐射防护基础知识

有关电离辐射的几个定义
• • •
电离是指原子由于其中的电子脱离原子核的束缚而成为自 由电子和离子对的过程; 电离辐射是指凡是与物质发生直接或间接相互作用而使物 质原子电离的一切辐射。所关心的主要有α粒子、β粒子、 γ光子、中子形成的辐射场; 电离辐射源是指可以通过发射电离辐射或者释放放射性物 质而引起辐射照射的一切物质或者实体。例如:室内装修 用的花岗岩、放射性同位素、辐照装置、放射诊断和治疗 设备、核电厂、放射性污染物等。
– I类源为极高危险源。没有防护情况下,接触这类源几分种至 – – – –
1小时就可致人死亡。 II类源为高危险源。没有防护情况下,接触这类源几小时至 几天人员可致人死亡。 III类源为危险源。没有防护情况下,接触这类源几小时就可 对人造成永久性损伤,接触几天至几周也可致人死亡。 IV类源为低危险源。基本不会对人造成永久性损伤,但对长 时间、近距离接触这些源的人可造成可恢复的临时性损伤。 V类源为极低危险源。不会对人造成永久性损伤。
• • •
从密封放射源、放射源的定义来看,实际上,通常所说的放射源 主要是指密封放射源(密封源); 非密封放射源是指非永久密封在包壳里或紧密固结在覆盖层里的 放射性物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中规定射线装置是指X射线 机、加速器、中子发生器以及含放射源的装置。
对放射源需要了解什么?
一、辐射防护的概念
辐射防护的概念与含义
•
实践已证明,由于电离辐射对人体有损伤作用,过量的辐射照射会 引起对人体的危害;由于早期的历史条件和技术水平,人们在研究、应 用核能和电离辐射技术的实践中付出了一定的代价——居里夫人; • 毋庸回避,核能和核技术的广泛应用存在着潜在性的危险,因为过量 的辐射照射的确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凡应用核能与核技术和从事电离辐 射研究的单位,必须重视由此带来的辐射防护和安全问题; • 搞好辐射防护与安全工作,是核能、核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和发展的有 力保障,这就是“用”和“防”辩证统一的关系;
化学实验室安全(放射性、辐射防护与放射源基本知识 )

B: 10kg
单位:Bq/kg、Bq/L、Bq/m3。
B的比活度:10Bq/kg
如:核电站放射性废水中的 Cs-
137:5Bq/L。
(受照体的)吸收剂量
射线
辐射体
射线
射线
定义:单位质量的受照体所接受 (吸收)的辐射能量。
D = E/m。 单位:(J/kg) = 戈瑞(Gy)。 如: 1J/2kg = 0.5Gy。
电子加速,撞击和 电离靶中的核外电 子。
电子猝然停止和外层电子跃迁, 部分能量以连续和特征X射线的形 式放出。
靶
X射线
低 压 电 源
高压电源
射线与X射线、射线与电子束的区别
射线与X射线本质上一样,都是光子,就像
可见光,只不过能量大小不同而已,光子能
量高、 X射线能量低,可见光的能量更低。
实际应用的放射源活度范围: 几十mCi ~ 百万Ci 实验室标准源:1000~10000Bq。
比活度
A和B的活度均为100Bq
A: 1kg
活度能够用来反映辐射体总的 放射性,但不能反映辐射体的 放射性浓度。
A的比活度:100Bq/kg
定义:单Leabharlann 质量或体积中的放射性活度,A/m=(N/t)/m。
辐 射 能 量
剂量这个名词在医学上指的是人 食入药物的物质量,如2mg/天 /人。而这里则是受照体所接受 (吸收)的辐射能量。 物理意义:用于描述射线对受照 体的作用效果。
受照体
剂量
吸收剂量率
在定义剂量时,没有考虑时间的因素,即相同的剂量可以是 1小时的照射,也可以是1天(24小时)的照射。为描述受 照体接受辐照能量的快慢,则需引入剂量率。
A 4r 2
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

致癌风险
辐射暴露是致癌的重要因素之 一,尤其是对于肺癌、甲状腺 癌、乳腺癌等癌症的发病风险
增加。
02
辐射安全与防护法律法规
国际辐射安全与防护法规
1 2
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
该机构制定了一系列辐射安全与防护的国际标准 ,包括放射源的管理、核设施的安全、辐射防护 等。
监测方法
包括固定监测和移动监测,固定监测 通常在重要设施或区域安装辐射监测 设备,移动监测则使用便携式设备进 行现场测量。
辐射防护材料与设备
防护材料
用于吸收、反射或分散辐 射的特殊材料,如铅、钢 、混凝土等。
防护设备
包括各种类型的防护服、 手套、鞋子、眼镜等个人 防护装备,以及各种类型 的屏蔽设备和装置。
辐射安全与防护经验分享
建立完善的辐射安全与防护法规和标准
01
制定严格的法规和标准,确保核设施建设和运营的安全性。
加强辐射监测和预警系统建设
02
建立全面的辐射监测网络和预警系统,及时发现和应对辐射事
故。
提高公众意识和教育
03
加强公众对辐射安全与防护的意识和教育,提高公众应对辐射
事故的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
伤员救治
对受到辐射伤害的人员进行紧 急救治,并按照相关规定及时 转运至医疗机构。
信息发布
及时向社会发布辐射事故的有 关信息,消除公众恐慌情绪, 维护社会稳定。
05
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制度
培训对象与内容
培训对象
辐射工作人员、管理人员以及其他相关人员。
培训内容
辐射基础知识、辐射安全与防护法律法规、辐射监测与评价、应急处置等方面 的知识。
核科学技术术语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

核科学技术术语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一、概述核科学技术作为一门重要的科学技术,已经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核科学技术涉及到辐射的使用和防护,这就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确保辐射的安全使用以及人员的健康防护。
本文将介绍核科学技术中的一些重要术语,包括辐射防护和辐射源安全的相关内容。
二、辐射防护1. 辐射的定义辐射是指从放射性物质、天体或人工辐射源传播出来的能量或颗粒。
辐射可以分为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其中电离辐射具有较高的能量,对人体的危害较大。
2. 辐射剂量辐射剂量是评估辐射对人体的影响程度的重要参数。
常见的辐射剂量单位包括西弗(Sv)和戈瑞(Gy)。
西弗用于评估辐射对人体造成的伤害,而戈瑞则用于评估物质或组织受到的辐射吸收剂量。
3. 辐射防护措施在核科学技术领域,人们会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护自身免受辐射的危害。
这些措施包括使用屏蔽材料、保持距离、减少接触时间和增加通风。
还有一些专门的防护设备,例如铅衣、防护眼镜等,用于阻挡辐射。
4. 辐射监测与评估为了确保辐射防护的有效性,人们需要对环境和工作场所的辐射水平进行监测和评估。
这包括对辐射源进行定期的检测和测量,以及对工作人员受到的辐射剂量进行监控和评估。
三、辐射源安全1. 辐射源的分类辐射源可以分为自然辐射源和人工辐射源。
自然辐射源包括地球和宇宙射线,而人工辐射源则包括放射性同位素、加速器、核反应堆等。
2. 辐射源的管理为了确保辐射源的安全使用,人们需要建立严格的辐射源管理制度。
这包括对辐射源的登记、核实、监控、审批和报告,以及对相关人员进行辐射安全培训和教育。
3. 废弃物处理和放射源追踪辐射源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放射性废弃物,这些废弃物需要得到安全处理和储存。
人们还需要建立放射源追踪系统,对辐射源的使用、流向和处置进行追踪和管理。
四、结论核科学技术术语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是核科学技术领域中的重要内容,涉及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通过合理的辐射防护措施和辐射源管理制度的建立,可以确保辐射的安全使用,同时最大程度地减少辐射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
电离辐射防护与安全培训基础知识

核 素 226Ra 222Rn 60Co 137Cs 32P
3H
192Ir
半衰期 1602a 3.82d 5.26a 30a 14.28d 12.32a 745.34 d
7.4 放射性活度A
定义:指放射性物质在单位时间内发生衰变的 次数(或原子核个数)。
36
中子射线
37
眼睛是最易 受影响的
遇到含氢的物质 减速,之后被镉
或硼吸收
少数天然 发射体
反应堆、 研究性加速器
中子:穿透力很强; 因此可以影响所有器官
38
内照射的危害:
α射线 > β射线 > γ射线 > 中子射线
外照射的危害:
中子射线 > γ射线 > β射线 > α射线
39
常见射线的性质
射线 组成 质量
19
核素
氦-4 碳-12 碳-13 碳-14
质子数
2 6 6 6
中子数
2 6 7 8
质量数
4 12 13 14
符号
4He 12C 13C 14C
20
4.4 同位素
➢ 同位素是质子数相同但中子数不同的某种元素的 各种核素。
➢ 同位素的化学性质相同,但放射性质可能不同。 ➢ 自然界中许多元素具有同位素
9
X射线发生器
利用高速的带电粒子轰击某 些高原子序数靶而急速放缓 时产生X射线的装置。
X线机的核心部分是X线管。 电子由加热的金属丝产生; 高压电场用来加速电子高速 靶物质一般选择钨、钼、铅
X射线输出剂量正比于X射线管的电流乘以曝光时间mA·s
10
③ 核反应
➢ 裂变:在核反应堆中发生的重核分裂成较小核子的 过 程 , 裂 变 产 物 往 往 都 具 有 放 射 性 。 如 : I-131 、 Mo-99、Cs-137等。
大学实验室安全知识考试题库100题(含答案)CGM

大学实验室安全知识考试题库100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铣床上铣削不规则工件时,不规则工件的()应尽量放在夹具中间部位。
A 窄端B 宽端C 中心D 重心答案:D解析: D2.根据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UNSCEAR 2000报告书,天然本底辐射所致全世界人均年有效剂量为()。
A 0.002 mSvB 0.005 mSvC 0.4 mSvD 2.4 mSv答案:D解析: D3.电动工具的电源引线,其中黄绿双色线应作为()线使用。
A 相B 工作零C 保护接地答案:C解析: C4.低压验电笔一般适用电压小于()。
A 220VB 380VC 500V答案:C解析: C5.下面做法错误的是()。
A 用干燥的织物擦拭用电器B 开关内出现异响一定先修好再使用C 发现高压电线落地立即用干木棍支起来答案:C解析: C6.长期搁置不用的手持电动工具,在使用前必须测量绝缘电阻,要求I类手持电动工具带电零件与外壳之间绝缘电阻不低于()MΩ。
A 2B 0C 1D 2答案:B解析: B7.在遇到高压电线断落地面时,导线断落点()内禁止人员进入。
A 10米B 20米C 30米答案:B解析: B8.三线电缆中的红线代表的是()。
A 零线B 火线C 地线答案:B解析: B9.二级以下生物实验室,污染的移液管应()消毒灭菌,再进行后续的处理。
A 完全浸泡在适宜的消毒剂中或高压灭菌锅中B 自来水冲洗及去离子水冲净答案:A解析: A10.一般生物医学实验室分区的依据是()。
A 实验内容B 实验目的C 实验因子污染的概率分区D 随意答案:C解析: C11.下列物质中,二氧化碳灭火器不适宜扑救()。
A 贵重仪器设备B 档案资料C 计算机D 钾、钠、镁、铝等物质答案:D解析: D12.一切产生电磁辐射污染的单位或个人,应本着“()”的原则,努力减少其电磁污染A 可合理达到尽量低B 低于标准限值C 不致命D 不干扰他人或设备答案:A解析: A13.使用后的造型工具,应注意()。
大学实验室安全知识考试题库100题(含答案)BKO

大学实验室安全知识考试题库100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当打开房门闻到燃气气味时,要迅速(),以防止引起火灾。
A 打开燃气灶具查找漏气部位B 打开门窗通风答案:B解析: B2.一般辐射源依其特性可概略分为电压源与电流源,电压源在近场为(),电流源在近场为(),但在行经一段距离后均与空气阻抗377欧姆匹配而辐射。
A 高阻抗,低阻抗B 高阻抗,高阻抗C 低阻抗,低阻抗D 低阻抗,高阻抗答案:A解析: A3.用于工作场所电磁辐射监测用的仪器设备频率响应不均匀度和精确度应不小于()。
A ±3dBB ±2dBC ±1dBD ±4dB答案:A解析: A4.高压线辐射场强与气候变化的关系是()。
A 雨天辐射场强高,晴天辐射场强低B 雨天辐射场强低,晴天辐射场强高C 没有差别D 没有辐射答案:A解析: A5.剂量与点源距离的关系为()。
A 正比B 反比C 平方正比D 平方反比答案:D6.三项电源线间电压是()。
A 110VB 220VC 380V答案:C解析: C7.三孔插座上()孔是火线。
A 右下B 左下C 上答案:A解析: A8.移动式电动工具及其开关板(箱)的电源线必须采用()。
A 双层塑料铜芯绝缘导线B 双股铜芯塑料软线C 铜芯橡皮绝缘护套或铜芯聚氯乙烯绝缘护套软线答案:C解析: C9.使用的电气设备按有关安全规程,其外壳的防护措施有()。
A 无B 保护性接零或接地C 防锈漆答案:B解析: B10.玻璃(细菌)滤器使用后,立即用()抽滤一次,当洗涤液尚未滤尽时,将滤器浸入上述洗涤液中浸泡48h(滤片两面均应接触洗涤液)。
A 1%的盐酸B 重铬酸钾洗涤液C 浓硫酸-硝酸钠洗涤液D 氢氧化钠或碳酸氢钠稀溶液答案:C解析: C11.实验室发生放射事故时,应及时向()报告,本单位主管部门将及时向环保、卫生、公安部门报告。
A 实验室安全负责人B 本单位辐射安全管理部门C 包括A、BD 上述都不对。
大学实验室安全知识考试题库100题(含答案)CBT

大学实验室安全知识考试题库100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小型试件在振动台面上进行振动环境试验,以下固定方式中合理的是()。
A 用胶带粘在振动台面上B 用不少于3个螺钉牢固地固定在台面上C 用502胶粘在振动台台面上答案:B解析: B2.实验室安全管理应坚持()方针。
A 安全第一,实验第二B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C 安全为了实验,实验必须安全答案:B解析: B3.操作铣床时必须戴好()。
A 围巾B 防护镜、安全帽C 手套D 围裙答案:B解析: B4.车床上装卸刀具和切削工件时均要先锁紧()。
A 尾座B 尾座套筒C 方刀架答案:C解析: C5.车削开始前要进行极限位置检查的原因是()。
A 防止卡盘与刀架或车刀相撞B 防止工件伸出长度不够C 防止工件因装卡不正而跳动答案:A解析: A6.对刚浇注完的铸件,下面操作正确的是()。
A 浇水加速其冷却B 用手去摸铸件C 立即落砂清理出铸件D 待其冷却一定时间后再进行落砂清理答案:D解析: D7.工作地点相对湿度大于 75% 时,则此工作环境属于()易触电的环境。
A 危险B 特别危险C 一般答案:A解析: A8.使用后的造型工具,应注意()。
A 放在砂箱边上B 及时放在工具箱中C 放在型砂堆中答案:B解析: B9.移液时,当有生物污染性物质溅出,为防止扩散应()。
A 立即用浸过消毒剂的布或纸处理,然后将被污染的容器进行高压消毒B 立即用布或纸处理C 立即采用高压消毒答案:A解析: A10.热处理实验采用的淬火介质如:水、矿物油、其他混合介质等,使用后如直接排入下水道会造成( )的污染。
A 空气质量B 水环境C 人身答案:B解析: B11.配电盘(箱)、开关、变压器等各种电气设备附近不得()。
A 设放灭火器B 设置围栏C 堆放易燃、易爆、潮湿和其他影响操作的物件答案:C解析: C12.采用熏蒸法灭菌,熏蒸过程至少密闭保持()。
A 12hB 24hC 6h答案:A解析: A13.民用照明电路电压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