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室安全(放射性、辐射防护与放射源基本知识 )

合集下载

实验室各种安全注意事项

实验室各种安全注意事项

实验室各种安全注意事项一、实验室防火安全1.实验室内必须存放一定数量的消防器材,消防器材必须放置在便于取用的明显位置,指定专人管理,全体人员要爱护消防器材,并且按要求定期检查更换。

2.实验室内存放的一切易燃、易爆物品(如氢气、氮气、氧气等)必须与火源、电源保持一定距离,不得随意堆放。

使用和储存易燃、易爆物品的实验室,严禁烟火。

3.不得乱接乱拉电线,不得超负荷用电,实验室内不得有裸露的电线头,严禁用金属丝代替保险丝;电源开关箱内不得堆放物品。

4.电器设备和线路、插头插座应经常检查,保持完好状态,发现可能引起火花、短路、发热和绝缘破损、老化等情况必须通知电工进行修理。

电加热器、电烤箱等设备应做到人走电断。

5.使用电烙铁,要放在非燃隔热的支架上,周围不应堆放可燃物,用后立即拨下电源插头。

6.可燃性气体钢瓶与助燃气体钢瓶不得混合放置,各种钢瓶不得靠近热源、明火,要有防晒措施,禁止碰撞与敲击,保持油漆标志完好,专瓶专用。

使用的可燃性气瓶,一般应放置室外阴凉和空气流通的地方,用管道通入室内,氢、氧和乙炔不能混放一处,要与使用的火源保持10m以上的距离。

所有钢瓶都必须有固定装置固定,以防倾倒7.实验室内未经批准、备案,不得使用大功率用电设备,以免超出用电负荷。

8.严禁在楼内走廊上堆放物品,保证消防通畅通。

二、实验室化学药品安全1.各级各类实验室所用化学药品的必须由学校统一组织购置,任何实验室和个人不得私自购置。

购置剧毒类和易制毒类药品需经公安部门许可,持许可证方可购置。

2.化学药品要分类存放,相互作用的药品不能混放,必须隔离存放。

所有药品都必须有明确的标签,贮存室和柜必须保持整齐清洁。

有特殊性质的药品必须按其特性要求存放。

无名物、变质过期的药品要及时清理销毁。

实验室内不得存放剧毒类药品。

3.危险化学药品容器应有清晰的标识或标签。

遇火、遇潮容易燃烧、爆炸或产生有毒气体的危险化学药品,不得在露天、潮湿、漏雨和低洼容易积水的地点存放;受阳光照射易燃烧、易爆炸或产生有毒气体的危险化学药品应当在阴凉通风地点存放。

第二讲 辐射防护基础知识

第二讲 辐射防护基础知识

有关电离辐射的几个定义
• • •
电离是指原子由于其中的电子脱离原子核的束缚而成为自 由电子和离子对的过程; 电离辐射是指凡是与物质发生直接或间接相互作用而使物 质原子电离的一切辐射。所关心的主要有α粒子、β粒子、 γ光子、中子形成的辐射场; 电离辐射源是指可以通过发射电离辐射或者释放放射性物 质而引起辐射照射的一切物质或者实体。例如:室内装修 用的花岗岩、放射性同位素、辐照装置、放射诊断和治疗 设备、核电厂、放射性污染物等。
– I类源为极高危险源。没有防护情况下,接触这类源几分种至 – – – –
1小时就可致人死亡。 II类源为高危险源。没有防护情况下,接触这类源几小时至 几天人员可致人死亡。 III类源为危险源。没有防护情况下,接触这类源几小时就可 对人造成永久性损伤,接触几天至几周也可致人死亡。 IV类源为低危险源。基本不会对人造成永久性损伤,但对长 时间、近距离接触这些源的人可造成可恢复的临时性损伤。 V类源为极低危险源。不会对人造成永久性损伤。
• • •
从密封放射源、放射源的定义来看,实际上,通常所说的放射源 主要是指密封放射源(密封源); 非密封放射源是指非永久密封在包壳里或紧密固结在覆盖层里的 放射性物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中规定射线装置是指X射线 机、加速器、中子发生器以及含放射源的装置。
对放射源需要了解什么?
一、辐射防护的概念
辐射防护的概念与含义

实践已证明,由于电离辐射对人体有损伤作用,过量的辐射照射会 引起对人体的危害;由于早期的历史条件和技术水平,人们在研究、应 用核能和电离辐射技术的实践中付出了一定的代价——居里夫人; • 毋庸回避,核能和核技术的广泛应用存在着潜在性的危险,因为过量 的辐射照射的确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凡应用核能与核技术和从事电离辐 射研究的单位,必须重视由此带来的辐射防护和安全问题; • 搞好辐射防护与安全工作,是核能、核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和发展的有 力保障,这就是“用”和“防”辩证统一的关系;

实验室安全知识

实验室安全知识

一、一般安全守则1.进入实验室必须遵守实验室的各项规定,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做好各类记录。

2.保证实验室观察窗的可视性,门口需张贴安全信息牌,并及时更新相关信息。

3.保持实验室整洁和地面干燥,及时清理废旧物品,保持消防通道通畅,便于开、关电源及防护用品、消防器材等的取用。

4.实验中人员不得脱岗,进行危险实验时需有2人同时在场。

5.进入实验室应了解潜在的安全隐患和应急方式,采取适当的安全防护措施。

6.实验人员应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防护用品;使用前,应确认其使用范围、有效期及完好性等,熟悉其使用、维护和保养方法。

7.禁止在实验室内吸烟、进食、使用燃烧型蚊香、睡觉等,禁止放置与实验无关的物品。

不得在实验室内追逐、打闹。

8.对于特殊岗位和特种设备,需经过相应的培训,持证上岗。

9.实验结束后,应及时清理;临时离开实验室,应随手锁门;最后离开实验室,应关闭水、电、气、门窗等。

10.仪器设备不得开机过夜,如确有需要,必须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

特别要注意空调、电脑、饮水机等也不得开机过夜。

11.发现安全隐患或发生实验室事故,应及时采取措施,并报告实验室负责人。

二、消防安全(一)常见隐患1.易燃易爆化学品的存放与使用不规范;2.消防通道不畅、废旧物品未及时清理;3.用电不规范,随意使用明火;4.实验室建设和改造不符合消防要求。

(二)火灾的扑救1.救火原则及器械使用1.1救火原则。

扑救初期火灾时,应立即大声呼叫,组织人员选用合适的方法进行扑救,同时立即报警。

扑救时应遵循先控制、后消灭,救人重于救火,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

1.2灭火器的使用拉开保险插销握住皮管,将喷嘴对准火苗根部用力握下手压柄喷射注:除酸碱式灭火器外,其他灭火器使用时不能颠倒,也不能横卧,否则灭火剂不会喷出。

1.3消防栓的使用2.逃生自救熟悉实验室的逃生路径、消防设施及自救逃生的方法,平时积极参与应急逃生预演,将会事半功倍。

2.1应保持镇静、明辨方向、迅速撤离,千万不要相互拥挤、乱冲乱窜,应尽量往楼层下面跑,若通道已被烟火封阻,则应背向烟火方向离开,通过阳台、气窗、天台等往室外逃生。

核科学技术术语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

核科学技术术语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

核科学技术术语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一、概述核科学技术作为一门重要的科学技术,已经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核科学技术涉及到辐射的使用和防护,这就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确保辐射的安全使用以及人员的健康防护。

本文将介绍核科学技术中的一些重要术语,包括辐射防护和辐射源安全的相关内容。

二、辐射防护1. 辐射的定义辐射是指从放射性物质、天体或人工辐射源传播出来的能量或颗粒。

辐射可以分为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其中电离辐射具有较高的能量,对人体的危害较大。

2. 辐射剂量辐射剂量是评估辐射对人体的影响程度的重要参数。

常见的辐射剂量单位包括西弗(Sv)和戈瑞(Gy)。

西弗用于评估辐射对人体造成的伤害,而戈瑞则用于评估物质或组织受到的辐射吸收剂量。

3. 辐射防护措施在核科学技术领域,人们会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护自身免受辐射的危害。

这些措施包括使用屏蔽材料、保持距离、减少接触时间和增加通风。

还有一些专门的防护设备,例如铅衣、防护眼镜等,用于阻挡辐射。

4. 辐射监测与评估为了确保辐射防护的有效性,人们需要对环境和工作场所的辐射水平进行监测和评估。

这包括对辐射源进行定期的检测和测量,以及对工作人员受到的辐射剂量进行监控和评估。

三、辐射源安全1. 辐射源的分类辐射源可以分为自然辐射源和人工辐射源。

自然辐射源包括地球和宇宙射线,而人工辐射源则包括放射性同位素、加速器、核反应堆等。

2. 辐射源的管理为了确保辐射源的安全使用,人们需要建立严格的辐射源管理制度。

这包括对辐射源的登记、核实、监控、审批和报告,以及对相关人员进行辐射安全培训和教育。

3. 废弃物处理和放射源追踪辐射源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放射性废弃物,这些废弃物需要得到安全处理和储存。

人们还需要建立放射源追踪系统,对辐射源的使用、流向和处置进行追踪和管理。

四、结论核科学技术术语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是核科学技术领域中的重要内容,涉及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通过合理的辐射防护措施和辐射源管理制度的建立,可以确保辐射的安全使用,同时最大程度地减少辐射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

放射源防护和安全管理制度范本

放射源防护和安全管理制度范本

放射源防护和安全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规范放射源使用单位的放射源防护和安全管理行为,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放射源使用单位。

第三条放射源使用单位应当根据本制度制定放射源防护和安全管理制度,并建立健全放射源安全管理机构。

第四条放射源使用单位应当加强对放射源防护和安全管理制度的贯彻落实,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防止放射源的散失、泄漏和误用,保证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

第五条放射源使用单位应当建立放射源安全档案,记录放射源的来源、种类、用途、储存情况和每次使用情况等相关信息,并定期进行档案的更新与维护。

第二章放射源的防护第六条放射源使用单位应当建立放射源的防护制度,领导重视,明确责任,确保防护措施的有效实施。

第七条对于放射源使用单位而言,首要原则是降低辐射剂量,避免对人体造成伤害。

因此,放射源使用单位应当合理布局和选择设备,使用高效的屏蔽材料,严格控制辐射泄漏。

第八条放射源使用单位应当确保操作区域的辐射剂量不超过规定值,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存储盒、穿戴防护设备等。

第九条放射源使用单位应当建立相应的违禁物品查验制度,并进行定期检查和清理,以防止违禁物品对放射源的影响。

第十条放射源使用单位应当严格控制放射源的出入,设立专门的放射源存储区域,并采取必要的防护设施。

第十一条放射源使用单位应当保证放射源的准确度和可靠性,在使用前进行校正和检测,并建立相应的校正和检测记录。

第三章安全管理第十二条放射源使用单位应当建立放射源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和管理要求。

第十三条放射源使用单位应当建立相应的紧急救援预案,明确处理放射事故的流程和责任。

第十四条放射源使用单位应当进行定期的安全培训和知识普及,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第十五条放射源使用单位应当加强对外来人员的管理,确保其了解防护措施和安全规范,避免工作事故的发生。

第十六条放射源使用单位应当合规使用放射源,并遵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

化学实验室安全使用教育

化学实验室安全使用教育

化学实验室安全使用教育首先,合理的实验室装备和设施是确保安全的基础。

实验室必须具备各种安全设备,包括紧急淋浴、安全淋浴和气体柜等。

实验室还应配备适当的灭火器材,以控制各种火灾危险。

此外,实验室内的试验台和储存设施应符合相应的安全标准,以确保材料的安全储存。

其次,维护良好的个人防护装备和合理的操作是确保实验室人员安全的关键。

实验室人员应穿戴适当的防护服,并佩戴安全眼镜、手套和鞋套等个人防护装备。

在进行有毒或腐蚀性实验时,应当佩戴呼吸防护面具。

在操作过程中,实验室人员应掌握正确且规范的操作步骤,并随时注意实验环境的变化。

任何操作都应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并遵循实验室人员的提示和指导。

实验室人员还应了解和熟悉实验室内存在的各种危险物质和化学品。

他们应该了解这些物质的特性、危害和储存要求,并且知道如何正确处理和处置这些物质。

当操作有毒或腐蚀性化学品时,实验室人员应采取额外的防护和措施,以减少潜在的风险。

另外,实验室人员还应遵循正确的废物处理程序,确保废物的安全处置。

事故的预防和应急响应也是实验室安全的重要方面。

实验室人员应该了解并遵守实验室的安全规章制度,同时知道如何正确使用安全设备和消防设备,以应对各种紧急情况。

在实验室中,应该制定并组织事故应急演练,以增强实验室人员应对危险情况的能力。

实验室应建立有效的事故报告和记录系统,以便对事故进行评估和探究,以及在将来避免类似的危险。

最后,有效的沟通和教育对于实验室安全非常重要。

实验室人员应接受定期的安全培训和教育,以提高他们对实验室安全的认知和理解。

实验室应建立一个安全文化,鼓励实验室人员共享安全经验和发现,并及时报告与安全有关的问题和隐患。

综上所述,“化学实验室安全使用教育”需要包括对实验室装备和设施的介绍和演示,个人防护装备的示范和训练,各种危险物质和化学品的安全使用和处理的教育,事故预防和应急响应培训,以及安全文化的培养。

这将帮助实验室人员提高实验室安全意识,避免各种危险和事故,并确保他们的健康和安全。

实验室安全知识习题(含答案)

实验室安全知识习题(含答案)

实验室安全知识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1、用于饲养实验动物或进行动物实验的设施或部门,必须具备什么证明?A、实验动物使用许可证B、实验动物生产许可证C、实验动物环境设施合格证D、动物实验使用许可证正确答案:A2、关于存放自燃性试剂说法错误的是:A、储存于通风、阴凉、干燥处B、单独储存C、存放于试剂架上D、远离明火及热源,防止太阳直射正确答案:C3、在生物化学蛋白电泳实验中,接触的哪种药品为神经性毒物,接触皮肤会被吸收?A、秋水仙素B、溴化乙锭(EB)C、甲叉双丙稀酰胺D、无正确答案:C4、自耦电源变压器的输出端指示电压为零时,表示:A、是安全的B、未必是安全的(如果输入端火线和零线未按要求接,变压器付边会有高压)C、不带电D、无正确答案:B5、Ⅲ类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属于什么等级的辐射事故?A、特别重大辐射事故B、一般辐射事故C、较大辐射事故D、重大辐射事故正确答案:C6、一般准备活动主要是一些全身性身体练习,主要包括(?)、踢腿、弯腰等。

A、慢走B、慢跑C、游戏D、俯卧撑正确答案:B7、凡从事动物实验的人员,必须取得有关部门颁发的什么证明?A、实验动物从业人员上岗证B、动物实验技术人员资格认可证C、健康证明D、专业学位证书正确答案:B8、混和或相互接触时,不会产生大量热量而着火、爆炸的是:A、(亚、次)氯酸盐和酸B、CrO3和可燃物C、KMnO4和可燃物D、CCl4和碱金属正确答案:D9、各种放射性核素有哪种共同的衰变规律?A、指数衰减规律B、线性衰减规律C、平方衰减规律正确答案:A10、漏电保护器对下例哪种情况不起作用?A、单手碰到带电体B、双手碰到两相电线(此时人体作为负载,已触电)C、人体碰到带电设备D、人体碰到漏电机壳正确答案:B11、氧气瓶的颜色是?A、白色B、黑色C、铝白色D、淡兰色正确答案:D12、以下能用于消毒的气体熏蒸剂是:A、乙醚B、氨水C、乙醇D、甲醛正确答案:D13、下列试剂哪个不用放在棕色瓶内保藏?A、硫酸钠B、亚硫酸钠C、硫酸亚铁D、高锰酸钾正确答案:A14、剧毒物品必须保管、储存在什么地方?A、带双锁的铁皮保险柜B、木柜子C、铁皮柜D、带双锁的木柜子正确答案:A15、实验解剖用过的污染动物尸体,应:A、先在实验室内灭菌后放入塑料袋中,再交由学校动物中心统一处理B、放入塑料袋中,随意丢弃C、放入塑料袋中,直接作为生活垃圾处理正确答案:A16、强电实验时,实验人员必须几人以上?A、3B、1C、4D、2正确答案:D17、闪点越低,越容易燃烧。

辐射实验室安全知识点

辐射实验室安全知识点

辐射类安全题789、放射性废物,经过屏蔽处理后可以当作一般垃圾处理。

对错(标准答案:错误)790、涉辐人员,必须每年进行一次职业病体检,每两年进行一次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

对错(标准答案:正确)791、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根据放射源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潜在危害程度,将放射源从高到低分为Ⅴ、Ⅳ、Ⅲ、Ⅱ、Ⅰ五类。

对错(标准答案:错误)792、进口放射性同位素(或含放射源设备)转让,必须向国家环保总局提出申请。

对错(标准答案:正确)793、放射性同位素应当单独存放,不得与易燃、易爆、腐蚀性物品等一起存放。

对错(标准答案:正确)794、未经环保部门批准,不得擅自进口、转让放射性同位素。

对错(标准答案:正确)795、只要有辐射许可证,可以不管其规定的范围从事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生产、销售、使用活动。

对错(标准答案:错误)796、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与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根据射线装置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潜在危害程度,从高到低将射线装置分为Ⅰ类、Ⅱ类、Ⅲ类。

对错(标准答案:正确)797、各涉源单位须取得“许可登记”方能开展相关工作,放射工作人员必须参加指定医疗单位的职业病体检、政府环境主管部门举办的辐射安全与防护知识培训,定期接受个人剂量监测(3个月一次),持证上岗。

对错(标准答案:正确)798、射线装置、辐射工作场所须安装防盗、防火、防泄漏设施,保证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使用安全。

辐射工作场所的入口处应放置辐射警示标志和工作信号。

对错(标准答案:正确)799、购买放射源、同位素试剂和射线装置时,应首先向学校辐射安全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提出申请,经审核同意后,向政府环境主管部门办理“准购证”,方能委托采购部门进行采购。

对错(标准答案:正确)800、各涉源单位要建立健全放射性同位素保管、领用和消耗的登记制度,做到帐物相符。

实验过程必须小心谨慎,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对错(标准答案:正确)801、各涉源单位不必健全放射性同位素保管、领用和消耗的登记制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 10kg
单位:Bq/kg、Bq/L、Bq/m3。
B的比活度:10Bq/kg
如:核电站放射性废水中的 Cs-
137:5Bq/L。
(受照体的)吸收剂量
射线
辐射体
射线
射线
定义:单位质量的受照体所接受 (吸收)的辐射能量。
D = E/m。 单位:(J/kg) = 戈瑞(Gy)。 如: 1J/2kg = 0.5Gy。
电子加速,撞击和 电离靶中的核外电 子。
电子猝然停止和外层电子跃迁, 部分能量以连续和特征X射线的形 式放出。

X射线
低 压 电 源
高压电源
射线与X射线、射线与电子束的区别
射线与X射线本质上一样,都是光子,就像
可见光,只不过能量大小不同而已,光子能
量高、 X射线能量低,可见光的能量更低。
实际应用的放射源活度范围: 几十mCi ~ 百万Ci 实验室标准源:1000~10000Bq。
比活度
A和B的活度均为100Bq
A: 1kg
活度能够用来反映辐射体总的 放射性,但不能反映辐射体的 放射性浓度。
A的比活度:100Bq/kg
定义:单Leabharlann 质量或体积中的放射性活度,A/m=(N/t)/m。
辐 射 能 量
剂量这个名词在医学上指的是人 食入药物的物质量,如2mg/天 /人。而这里则是受照体所接受 (吸收)的辐射能量。 物理意义:用于描述射线对受照 体的作用效果。
受照体
剂量
吸收剂量率
在定义剂量时,没有考虑时间的因素,即相同的剂量可以是 1小时的照射,也可以是1天(24小时)的照射。为描述受 照体接受辐照能量的快慢,则需引入剂量率。

A 4r 2


其中: D air 为放射源周围某点空气吸收剂量率,单位:Gy/s;
为放射源周围某点的射线注量率,单位:光子/m2/s
( en / ) 为 射线在空气中的质量能量吸收系数,单位: m2/kg(例如137Cs的
662keV的射线,=2.9410-3 m2/kg); Er为射线的能量,单位:J(1MeV=1.610-13 J) A为放射源单位时间内向4方向发射的射线数,单位:粒子/s; r为某点距离点源的距离,单位:m。
26mCi放射源(137Cs)周围的空气吸收剂量率随距离的变化
1.E+09
空气吸收剂量率( n G y / h )
1.E+08 1.E+07 1.E+06 1.E+05 距离( m ) 1.E+04 0.0 0.5 1.0 1.5 2.0 2.5
从图可见,放射源周围的辐射强度会岁距离的增加而迅速衰减。根据辐 射防护与放射源安全标准(GB2003-1882),公众年照射剂量限值为1mSv, 如果 26mCi的放射源完全裸露,一个人站在距离放射源 1 米处也需停留 16小 时以上,可见这类放射源的危险性较小。
高压电源
X光 电低 源压

连续X射线是由于高速运动的电子撞击物体(钨靶、银靶、钼靶等),速 度猝然而止,其中一部分(<10%)能量以一个或几个X光子的形式放出,其余 (>90%)的能量则转换为热能。 由于释放出的X光子的能量分布是连续的(0~Emax),因此称为连续X光。
X光机原理
阴极发热产 生电子
È ¿ ¶ ß Ç ä Ï Ä É ó µ · ¹ © Í ´
ñ ¶ ¹ È £ ¨Ã Ü ¶ È £ ©
不同材料对X和GAMMA的半屏蔽衰减厚度(cm)
射线可以用密度大的材料加以屏蔽,如钢板、混凝土、铅等。下表列出 了不同材料对60Co源、137Cs源和226Ra源的半衰减厚度。
不同材料对 X和 GAMMA的半屏蔽衰减厚度(cm) 放射源或X射线 Tc-99m I-131 Cs-137 Ir-192 Co-60 Ra-226 100keVX射线 200keVX射线 4.7 4.8 4.3 6.2 7 1.65 2.59 1.6 1.3 2.1 2.2 混凝土 钢铁 铅 0.02 0.72 0.65 0.55 1.2 1.66 0.026 0.043
ª Ë Ô Ø · û ¹ Å
152
ë Ë ° ¥ Æ Ú
10-9 ë Ã 8.04ì Ì 30.17ê Ä 432.2ê Ä 4.5x109 ê Ä
Dy I Cs U
131 137 241
Am
238
放射性原子核的衰变不受一般的物理、化学变化的影响, 只有核反应才起作用。因此企图用火烧、压打、酸溶、碱泡 等的方法来消减放射性是不科学、也是不可能的。
子加速器能产生电子束等。回旋加速器能产
生重粒子束。
2. 放射性可能由原子核衰变产生,也可以由机 器(射线装置)产生。
原子核衰变能放出、、射线和中子
经实验研究发现,镭放射源放出 的射线在磁场中会分成三束,分 别称为射线、射线和射线。 粒子最重(4个原子质量数), 粒子次之, 粒子则没有静止质 量。 有些原子核衰变的时候还会放出 中子,如U-235的衰变。
剂量当量
对于不同的射线,即使 剂量相同,对受照物 体所产生的效果可能 不同,为描述不同射 线对受照体的不同作 用效果——引入剂量 当量。 剂量当量=剂量×射线的 品质因子。
单位:希福特(Sv)。
射线 射线
不同射线的品质因子
² Í º ¬ Á £ × Ó µ Ä · ø É ä · Æ Ö Ê Ò ò × Ó Wr ø É · ä À à Ð Í º ò É ä Ï ß Ä Ü Á ¿ · ø ä É Æ ·Ö Ê Ò ò × Ó Wr ù Ó Ë Ð ¸ â × Ó 1 ù Ó Ë Ð µ ç × Ó 1 Ð × Ö Ó <10keV 5 Ð × Ö Ó 10--100keV 10 Ð × Ö Ó 100-2MeV 20 Ð × Ö Ó 2-20MeV 10 Ð × Ö Ó >20MeV 5 Ê × Ö Ó >2MeV 5 aÁ £ × Ó 20
如人体接受射线、射线和射线照射的剂量各为1Gy,那么总 的剂量当量= 1×20+1×1+1×1=1+1+20=22(Sv)。
半衰期
原子数
放射性原子核衰变时 2500 ,它从一种核素变为 2000 另外一种核素,这样 原来的原子核数不断 1500 减少。
1000 500 0 0
5.27年
5.27年
磁铁
S N


(放在铅屏蔽罐 中)
德国物理学家伦琴于1895年在研究
阴极射线的时候,发现了一种奇特
X射线
的射线,它能量高、穿透力强、能
杀死细胞和组织。由于当时知其甚 少,所以称为X射线,又叫伦琴射 线。
X射线的问世,在医学和工业
技术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如透视、成像、探伤等).
连续X射线的产生
宇宙射线
天文学研究发现,星星之所以会闪 闪发光,是由于其内部不断进行着核 聚变反应。 星体内部的核反应所产生的射线到 达地球的过程中,与宇宙间的物质相
互作用产生次级射线,再辐射到地球,
这些来自宇宙间的射线就称为宇宙射 线。
宇宙射线随海拔升高而升高
高:大
高山 100nGy/h 1000米
海平面 0米 28nGy/h 地铁 ~1nGy/h -10米
定义:单位时间内单位质量的受照体所接受(吸收)的辐射
能量。 D/t=E/m/t. 单位:(J/kg/h)=戈瑞/小时(Gy/h)。或者: n Gy/h=10-9Gy/h 剂量或者剂量率,都是与具体的受照物质相对应,如人体的 吸收剂量率、空气的吸收剂量率等。
放射源的活度与周围辐射剂量率的关系
D air ( en / ) Er
—中子活化技术,也可以将没有放射性的
物质产生放射性,如 Co-60 、 Ag-110m 、 Am-241。 实际上,放射性物质无处不在,只不 过含量高低不同罢了。如环境和食物就含 有或多或少的天然放射性物质和核试验残 留的放射性物质(如Cs-137和Sr-90)。
机器也能产生射线
1. 用物理的方法,如X光机能产生的X射线、电
射线 射线
射线
X、 射线穿透物质的衰减规律
I I0 e
半衰减厚度
t
I:穿透物件后的射线强度 I0:穿透物件前的射线强度 :物质对射线的吸收系数(对同一材料 为一常数) :物件的比重 t:物件的厚度 测厚灵敏度可达0.01~0.001mm.
十分之一衰减
厚度
小结——几个常用的物理量
1. 活度、比活度
2. 剂量、剂量率
3. 剂量当量
4. 半衰期
辐射防护基础知识
1、射线的用途
2、射线的危害
3、射线防护的目的
4、辐射防护三原则
5、外照射及其防护方法
6、内照射及其防护方法
5.27年
60
Co衰变曲线
放射性原子核的数量 No衰变到原来的一半 时所经历的时间 —— 半衰期(T1/2)。

5
10
15
20
25
30
不同放射性核素的半衰期
Po-210的半衰期为138.38天
不同放射性核素的半衰期很不相同,可从十亿分之几秒到几百亿年。
Ë Ë ¹ Ø
á ï -152 â µ -131 ¤ ï -137 Ñ ï -241 Ë Ó -238
活度
定义:辐射体中某种原子核单 位时间内发生的核衰变数, A=N/t。
单位: Bq(贝可)。 老单位:居里(Ci) 1居里(Ci)=3.7x1010Bq.
t=0秒 t=1秒
5kg 1000个 500个
A=(1000-500) /1秒=500Bq
物理意义:描述物质的放射性 强弱,活度越大,表示物质的 放射性越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