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词汇现象看大连方言的语言接触
大连话日常生活方言

大连话日常生活方言
哈喽,大连话真系一门有特色嘅方言。
喺大连,无论係老人、青年定係小朋友,大家都会用大连话来交流。
大连话有着独特的韵味,让人听起来特别亲切。
大连话係一门充满幽默感嘅方言。
无论係平时嘅闲聊,定係开怀大笑,大连话
都能让人感受到一种轻松愉快嘅氛围。
喺大连,无论係去菜市场买菜、喺路边小摊吃东西,都会听到大连人用大连话来交流,让人感觉好亲切。
大连话亦都有着独特嘅词汇,例如“嘎巴”代表着好吃,“嘎巴儿”代表着
好吃到爆。
还有“搁霉”代表着倒霉,“搁霉到家”代表着非常倒霉。
这些词汇
都是大连话中独有嘅词汇,让人感受到大连话嘅独特魅力。
大连话亦都充满着关怀和温暖。
无论係喺大街上遇到熟人,定係喺家里跟家人
交流,大连话都会让人感受到一种亲切和温暖。
大连话中的一句简单嘅问候,就能让人感受到关怀和温暖。
总之,大连话日常生活方言真系一门有魅力嘅方言。
喺大连,无论係老人、青
年定係小朋友,大家都会用大连话来交流,让人感受到一种亲切和温暖。
大连话,就像一种独特嘅符号,代表着大连人嘅独特魅力。
东北地区胶辽官话重要研究成果——专著《大连方言语音研究》评介

040《名家名作》·评论汉语方言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从扬雄的名著《方言》发端,晋郭璞注《方言》,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此后,历代文人对方言也都有一些零星的记录,至明清时期,汉语方言的研究更是如火如荼,各种韵书、韵图纷至沓来。
20世纪以来,以赵元任为代表的现代语言学家开创了汉语方言调查研究新范式,随之兴起我国调查研究汉语方言之风。
在汉语方言中,胶辽官话以其独特的地理分布和特性深受学术界的重视,它主要分布在山东省的胶东半岛和辽宁省的辽东半岛。
此外,在黑龙江的虎林和抚远,也分布着两个胶辽官话的方言岛。
李荣先生根据古入声字的演变特点首次将胶辽官话立为官话方言中的一个区,其基本特点是“古清入字今读上声”,在学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此翻开了胶辽官话研究的新篇章。
近年来,在诸多学者的辛勤耕耘下,胶辽官话的研究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绩,尤其是随着辽东地区方言研究的不断深入,胶辽官话的研究呈现出崭新的局面。
罗福腾的《胶辽官话研究》是首篇专门以分布在辽宁、山东两省的胶辽官话为研究对象,从胶辽官话的特点、地域分布以及相关移民材料等方面,全面而又深入地探讨胶辽官话的形成。
对于辽东地区胶辽官话的形成,罗福腾认为是清朝山东人从山东半岛迁入辽东半岛后,把胶东话带到辽东半岛而形成的。
辽东半岛的移民主要来自山东登州府和莱州府,迁入时间集中于清代早期和中期。
胶东移民的方言奠定了大连、丹东、营口方言的基础;清代后期和民国年间,山东登州府、莱州府、青州府移民和辽东半岛二次搬迁的山东人口涌向辽宁东部、吉林南部地区,奠定了桓仁、宽甸、通化、白山、长白、临江、抚松等方言的基础。
钱曾怡、张树铮两位先生也认为辽东的胶辽官话是山东人口大量往东北地区移民的结果,是胶东地区的胶辽官话跨海北渡的结果。
移民说固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辽东半岛与胶东半岛方言的渊源关系,但就大连方言而言,以近代北京官话(对北京官话区的界定与张世方一致,也包括东北官话,下文不再赘述)为背景的辽东方言在胶辽官话形成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也不能忽略。
从大连话中浅析方言的重要性

从大连话中浅析方言的重要性作者:李丹来源:《青年文学家》2010年第17期摘要:方言是语言的变体,研究方言可以更好的推广普通话。
大连话兼有胶辽官话和东北官话特点,同时又具有自己独特方音,被外地人亲切地称为“带有海蛎子味儿的话”。
大连是一个移民城市,也曾是一座殖民城市。
历史为这片土地留下了“大连”这一名字。
方言是一种非物质财富,是地域文化的承载者,在讲好普通话的同时也不能忽略方言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方言大连历史普通话方言:方言是语言的变体,是局部地区人们使用的语言,通行于一定的地域。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地域辽阔,方言复杂的大国,提到方言就不得不提到西汉末年杨雄的著作——《方言》,它的问世也标志着中国古代方言学的正式建立。
我们站在历史的长廊上仰望着前人留下来的珍贵资料的同时又去借古研今不难得到汉语方言的种种表象。
汉语方言按其不同的特征可以分为七大方言区。
其中,胶辽官话分布在山东半岛、辽东半岛。
那么大连方言是胶辽官话次方言登连片中的一个地点方言,极具自己的特点。
提到大连,人们就会不由自主地想到“3S”的浪漫之都景象。
从百年前的青泥洼小渔村到沙俄的远东要塞再到日本关东侵华司令部……历史一路走来,外强的虏夺,强制了城市的兼容性,却也多多少少抹杀了许多本土文化的繁衍。
但是,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与人之间联系的纽带,大连的方言始终没有被历史所抹杀,它只是在外部条件的入侵下不断兼容,更新,繁衍出这一地方特有的方言词汇和土语。
汉语的各大方言尽管分歧很大,但都以汉字作为汉语统一的书面语表达形式。
方言区的人们遇到不认识的字,只要知道他它读如某字,就可以用自己方言里该字的读音去读。
例如:大连有的老人把“药”读成“yǚe”,“吃药”说成“dai(上声)yǚe”,“算了吧”——san(去声)了吧等。
大连人讲话有一股浓浓的“海蛎子味儿”。
那么,究竟这味儿是从哪而来的呢?早年,很多山东人闯关东,跨洋过海到大连定居,因此大连话不可避免地带有浓重的山东腔,之后再经过许多年的融合、变化,山东腔、辽宁音演绎到一起,形成了独特的胶辽口音兼备的大连话。
大连方言语音与普通话的对比研究

大连方言语音与普通话的对比研究摘要:大连位于辽东半岛,大连市区的方言,本质是属于胶辽官话中的一种,其形成主要是来源于两个方面,首先是源于来自于山东移民影响的胶东官话,另外一个方面是又得到了普通话、东北话等等多种的影响。
具体而言,大连市方言中含带着胶东官话方言的基因,同时又处于一个动态的语言环境中进行发展,因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语音特点。
本文主要是分析大连方言语言与普通话的对比,文章中分析了大连方言的概况、大连方言与普通话在语言系统方面的对比,具体主要是从声母、韵母、声韵配合以及变调,最后提出了正确的处理普通话与方言两者之间关系的防范,以求能够更好的了解目前大连方言的语音特点,已达到有效的探讨方言与普通话分析的目的。
关键词:大连方言;普通话;研究;语音比较The Study of How to Normalize the Translation of SichuanCuisineAbstract:Dalian is located on the Liaodong Peninsula, Dalian urban dialect, belongs to the Jiaoliao Mandarin Dengliankian large TB, film, on the one hand, it originated from Shandong emigrated from the Jiaodong Mandarin, on the other hand, it is also popular with Mandarin. Dalian city dialect, with the original genes of Jiaodong dialect, is constantly changing and developing in the open language environment, and has many unique phonetic characteristics of its own.This paper mainly studies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pronunciation of Dalian dialect and Putonghua, and introduces the overview of Dalian dialect,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Dalian dialect,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nsonant and vowel at the same time.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alian dialect from three aspects, such 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one, and then compares Dalian dialect with Putonghua in pronunciation, Dalian dialect vocabulary and Putonghua lexical form. This paper compares the synchronic situation of Dalian dialect with that of Putonghua in order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phonetic characteristics of Dalian dialect.Keywords: Dalian dialect; Putonghua; Research; Phonetic comparison目录引言 (1)一、大连方言概况 (1)(一)大连市概况 (1)(二)大连方言 (1)(三)普通话 (2)二、大连方言与普通话在语音系统方面的对比 (2)(一)声母 (2)(二)韵母 (3)(三)声韵配合 (3)(四)变调 (4)三、正确处理普通话与方言的关系 (5)(一)继续推广普通话 (5)(二)保护方言 (6)(三)普通话和方言共同存在 (6)四、结论 (6)参考文献 (8)引言通常情况下,普通话与方言是存在差异的,只是差异大小存在不同,本文针对大连方言与普通话而言两者之间就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从而为普通话的推广带来了很多的困境。
大连方言词语研究——以表程度义词语为例

同[3],横向研究与纵向研究的有机 结 合,将 大 连 方 言 中使用频率极高的 “歹 饭”“赖 塞”“徐 儿”“胎 歪 ”“夜 儿 个 ”等 五 个 词 语 进 行 考 释 。
高玉娟的《大 连 方 言 阴 平 调 变 异 的 社 会 语 言 学 分 析 》运 用 社 会 语 言 学 的 变 异 理 论 和 研 究 方 法 ,以 大 连方言最具特色 的 阴 平 调 为 语 言 变 项,对 在 市 区 内 采用滚雪球方式获取的受试者发音样本进行考察, 探 索 阴 平 调 在 不 同 社 会 群 体 中 使 用 的 变 化[4]。
二 、大 连 方 言 表 程 度 义 的 词 语 及 其 构 式 分 析
(一 )“血 +X”构 式 分 析 在“血+X”构式中,最 具 代 表 性 的 是 “血 受”“血 好 ”“血 干 净 ”“血 便 宜 ”等 。 不 难 看 出 ,“血 ”表 示 程 度 义 “非 常 ”“极 ”等 。 “血 ”字 在 许 慎 的 《说 文 解 字 》中 解 释为:“祭 所 荐 牲 血 也。 从 皿,一 象 血 形。 凡 血 之 属 皆 从 血 。 呼 决 切 。”[5]100其 造 字 本 义 是 祭 神 杀 牲 时 滴 注 在 器 皿 里 的 、代 表 生 命 的 温 热 鲜 红 的 体 液 。 通过 查 询,《汉 语 大 字 典》共 列 出 10 个 义 项,分
大连方言词语研究
———以表程度义词语为例
徐祖熹
(辽宁师范大学 文学院,辽宁 大连 116081)
摘 要:大连方言属于胶辽官话中的登连片,其方 言 中 有 一 些 表 程 度 义 的 特 色 词 语,在 人 们 交 流 中 的使用频率极高,如“血受”中的“血”,“鞬 咸”中 的“鞬”,“彪 呼 呼”中 的“呼 呼”,还 有 独 立 成 词 的 “干 净”“绝了”等。但是由于语音、词义的变化,人们 多 不 知 其 所 以 然。 从 字 源 与 字 义 的 角 度 对 大 连 方 言词语中表程度义的词语进行考释,同时从文化语 言 学 视 角 对 大 连 方 言 中 表 程 度 义 词 语 使 用 的 合 理性进行分析。 关 键 词 :大 连 方 言 ;程 度 义 词 语 ;字 源 ;字 义 ;文 化 语 言 学 中 图 分 类 号 :H172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2095333X(2019)03005204
试论语言接触下产生的方言区内文白异读现象

试论语言接触下产生的方言区内文白异读现象发布时间:2021-06-22T02:52:20.367Z 来源:《中国科技教育》2021年第2期作者:赵庆雯[导读] 是地方语受到外部语言影响而产生的新读音;白读音,即口语音或说话音,是当地方言层面原有的语音形式。
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师范)专业辽宁省大连市摘要:文白异读现象是语言学研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探究文白异读应该从性质、来源、产生原因、发展过程及未来趋势等多方面着手。
文章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以及笔者自身的思考和理解,对语言接触和演变过程中产生的方言区内的文白异读现象作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语言接触;方言区;文白异读一、什么是文白异读文白异读通俗地来说就是在某个方言区内,一个字(一个语素)会出现文读音和白读音两种不同的语音形式,为了方便理解,又有语言学家会称其为读书音和口语音。
关于文白异读,目前语言学界普遍认同的说法是文读音,即读书音,是地方语受到外部语言影响而产生的新读音;白读音,即口语音或说话音,是当地方言层面原有的语音形式。
这里需要注意一个问题,文白异读是针对某个字(语素)中某一个义项的发音在方言区内存在两种读法,但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只有一个正确的读音;多音字是一个字的不同义项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有两种或多种规范而正确的读音,这一点需要区别清楚,本文不做过多阐述。
二、文白异读现象产生的原因文白异读作为我国方言区内一个十分常见的现象,其产生的最主要原因就是语言接触。
随着文字的产生,语言有了新的传播途径,以文字为主要表达媒介的通用书面语可以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传播,不相邻的地域之间也能够发生语言接触,从而产生文白异读现象。
(一)方言间的相互借用与混合中国近代社会以农业经济为主,人们群体聚居在土地肥沃、适宜农业发展的地方,还有各个少数民族的人们也是以群体为单位共同生活,人们使用各自的语言进行交流从而形成地方语。
然而当不同地区的人们由于商贸、迁移等各种原因不得不与其他群体进行交际时,就会发生方言间的借用或混合。
大连方言知多少

一口大连话1.抗造释义:大连人所说的“抗造”,便是指那种历经艰辛并不气馁的人生品格。
点评:人生在世,难免会遇到挫折、沦于困境,说一个人抗造,听来虽觉粗俗,实则含有褒义。
例句:为了工作,小强天天早出晚归的,真抗造。
2.磕了释义:情绪化地表达无奈之感。
点评:这是大连人常用的一个词儿。
在《现代汉语辞典》里,磕是“碰在硬东西上”的意思。
把“约会时老迟到、袜子老不洗、打扑克老抓臭牌、这条路老压车”等难以改变的现象称之为“硬东西”,大连人的语言思维中,不说“无奈”,说“磕了”。
例句:怎么才来,我真叫你磕了。
3.老对儿释义:广义的协作关系。
点评:“老对儿”从最初狭义的同桌关系,现已发展为广义的协作关系了。
比如办公室里相邻的同事、公共汽车上的司机和售票员、商场里卖长袜的和卖短袜的……老对儿是亲密伙伴,是自己人,叫起来格外顺口、随意、亲切。
平日彼此关怀着照应着,天长日久,之间便有了一种别人难以替代的、难以言传的默契,有点像老夫老妻。
例句:老对儿,咱俩换倒一下班,行吗?4. 嘞嘞释义:读作lēle。
指唠叨、絮烦,又有点颠三倒四、云山雾罩的意思。
点评:一看就知道,跟说话有关。
多发于经常在公共场合讲话的人,如单位领导、节目主持人、谈话节目的嘉宾这类“嘴力劳动”,而平民百姓似乎很少得这种病或有也不被注意。
据分析论证,嘞嘞一症,是诉说欲(表现欲的一种)太强的表现,与不识时务一相遇便会发作。
例句:怎么还没讲完,瞎嘞嘞什么,都嘞嘞酸了。
5.溜道释义:顺畅、滑溜。
点评:这个词让人体会到大连人对办事干练、动作迅速那种人的赞许的心情。
有赞扬的意思。
如某一个人上台发言时滔滔不绝,一点也不打结,大连人便说,这个人说话真“溜道”。
例句:毕业论文答辩时,小李真溜道。
6.隆兴释义:指人或物有精神。
点评:对精气神很足的年轻人,对各方面都优秀的强者,对有胆有识有贡献的好人,也可用“隆兴”来赞美。
例句:这条鱼刚买回来时还挺隆兴的。
7.麻大烦释义:此词含有两层意思:一层是说事情非常难办,不好解决;另一层意思是这个人很难缠,什么事没完没了,跟他怎么说也弄不明白。
大连语言文化

五年四班的作品
第一学期《算死草之舌头公案》 第二学期《大话西游之逃婚记》 第三学期《赌侠2008》 第四学期《大话西游之诅咒饭盒》 第五学期《猛鬼大厦》 第六学期《世界大战》上 第七学期《世界大战》下 第八学期《赌侠2008续集》 第九学期《大话西游完结篇-最爱还是你》 第十学期《当小鱼儿……》 第十一学期《路人甲》 第十二学期《新青年播》
大连话的豪放
大连人对骂人很有研究的,骂人能骂出花来。。 杂碎——形容人品极坏的人 哈喇(读一声)——形容没见过世面不开眼的人 饼子、饼材——形容没有本事的人 潮乎乎——此人有些傻,但自己不知道 我真让喃开了--我让你们烦死了 饼子、饼材——形容没有本事的人 杂碎——形容人品极坏的人 五马六混——形容不正经 装灯——形容假装正经
大连话走出大连
随着网络的不断普及,大连本土的一些年轻人不断在网上 上传自己制作的大连话版视频,红遍半边天。比如很具有 代表性的《五年四班》。
大连的五年四班
五年四班,一档以“大连话配音”为主的娱乐搞笑节目。 没有什么想不到,没有什么听不到, 只为博得您一笑。今 天你笑了吗?……黑色的幽默;地道的方言;前卫的音乐; 鬼才的编剧;犀利的剪辑;快乐的集体-五年四班
大连话的起源
大连话属于登连片,由于大连的地理位置,早在上古时期 就已经有同山东通商联姻的传统,甚至在元明两朝,大连 地区有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归属于山东省登州府管辖,而登 州就在今天烟台地区。所以山东烟台话有大量语汇是大连 话的根源。而大连有因为其位于辽东的客观原因自然的受 到东北官话的影响,形成了今天词汇生动,语言泼辣顽皮 的风格。而且由于19世纪山东人闯关东,很多山东人通过 渤海来到大连定居,大连的大部分人都是来自山东,很多 话也是有山东传来的。
11.“玄了、老了、老鼻子了”在大连话中是指?(5分) A.人老了 B.很年轻 C.不知道 D.很多 12.“姿势”在大连话中是指?(5分) A.形容人的长相、姿态 B.小人得势 C.张狂 D.温顺 13.“赖(lai)塞(sai)”在大连话中是指?(5分) A.懒惰 B.撒娇 C.可怜 D.讨厌 14.“展样”在大连话中是指?(5分) A.展览 B.样品 C.很得意的样子 D.满不在乎 15.“嗷嗷巴三”在大连话中是指?(5分) A.打架 B.吵闹 C.骂人 D.听话 16.“嘎实”在大连话中是指?(5分) A.真实的 不虚伪的 B.舍得 C.什么都不是 D.疯了 17.“得(dě)味儿”在大连话中是指?(5分) A.特意 B.气味 C.干果 D.难过 18.“约(yǔe)么”大连话中是指?(5分) A.约会 B.约定 C.估计 D.不知道 19.“一点儿都不来(lai)旋”大连话中是指?(5分) A.一点都不知道 B.一点都不明白 C.一点都不骗你 D.一点都不清楚 20.“害了”大连话中是指? (5分) A.某种动物名字 B.没有 C.坏了,糟了 D.没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但 也 于 事 无 补 。 在 这 些 语 言 接 触 中 , 山东 方 言 对 大 连 方 言
部 分 来 源 于 外 来 语 的 影 响 。 当然 还 有 ~ 部 分 已经 很 难 考 语 音 也 有 所 影 响 , 所 以大 连 方 言 属 于 胶 辽 官 话 。 同语 音 的
证 。山东方言 、满语 、 日俄语对大连方 言有 着不可忽略 的 影 响 相 比 ,词 汇 的 影 响 更 大 ,大 连 方 言 中 保 留 了大 量 的 山
南 夹 渤 海 与 胶 东 半 岛 呼 应 ,西 隔 渤 海 湾 同 冀 、 津 一 衣 带 辱 ”, 满 语 读 音 为 [ m a i t ] ,大 连 方 言 为 “ 埋 汰 ” ,读 音 为 水 ,北 与 辽 沈 腹 地 毗连 ,地 域 面 积 共 1 . 3 万 平方 公里 ,人 口 [ m a i t ‘ a i ] ,等等 。这 些 词汇 我们 习 以为 常 ,但 是 追 根溯 源 约6 7 0 万 。 大连 既是 我 国重 要 的 沿 海 开 放城 市 ,也 是 东 北 重 后 发现 它们 却是 满 语遗 留下 来 的 。
要 的 出海 口 。
三 、大 连方 言 源 自山东 方 言 的词 汇 山 东 半 岛 与 辽 东 半 岛 的 地 理 优 势 , 为 山 东 人 闯 关 东
从 方 言 分 区 来 看 ,大 连 属 于 胶 辽 官 话 辽 东 片 , 俗 话 说
大连话 有一股 “ 海 蛎 子 味 儿 ” ,是 对 大 连 方 言 表 象 的 一 种 提 供 了便 利 条件 。 明 清 以后 ,大 量 的 山东 人 来 到 了 大连 。 概括 。其实这种 “ 海 蛎 子 味 ” ,很 大 程 度 上 是 语 言 接 触 的 “闯关 东 ”在 历 史 上 是 一 次 大规 模 的 人 口迁 移 ,现 在 大 连 结 果 。语 言接 触 从 接 触 的对 象 上 看 ,包 括 方 言 间 的接 触 和 ’ 的人 口基本 上都是 山东人 的后 裔。汉族人 口占绝对优势 ,
关键词 :大连 方言 语言接触 影响 发展趋势
一
、
引言
数 的 满 语 词 汇 ,如 满 语 的 “ 波 喽 盖 ” , 区南 部 , 辽 东 半 岛最 南端 , 隶 属 满 语 读 音 为 [ p 3 l o g a r ] ,大连 方言为 “ 波 棱 盖 儿 ” ,读 音 辽 宁 省 。从 区 位 上 看 ,东 隔黄 海 与 朝 、 韩 、 曰三 国 相 望 , 为[ p o 。 l o o k a i ] ;满语的 “ 埋 汰 ” ,意 思 为 “ 脏 ”或 “ 侮
用 了 三 百 年 之 久 。 虽 然 满 语 后 来 被 汉 语 所 取 代 ,但 是 很 多 例 如 ,山东 方 言的 “ 海猫 子 ” ( 海 鸥 )、 “ 胰子” ( 香 满 语 词 汇 依 然 被 保 留 了下 来 。现 在 大 连 方 言 中 还 存 在 着 少 皂 、肥 皂 ) 、 “ 汗溜儿 ” ( 背心 )、 “ 过道 ” ( 走 廊 )、
现 象 , 同时 还 就 普 通 话 对 大 连 方 言 的影 响 以及 大 连 方 言 的 著 名 语 言 学 家萨 丕 尔 在 《 语言论 》中说: “ 语 言 像 文 化 一 未 来 发 展趋 势 做初 步 的分 析 。 二 、 大连 方 言 源 自满 语 的词 汇 样 ,很 少 是 自给 自足 的 ,交 际 的 需 要 使 说 一 种 语 言 的 人 和
说邻近语言 的或 文化上 占优势 的语 言的人发生直接或 间接
影 响大连 方言的少数 民族 语言主要是满 语。满族兴起 的接 触 。 ”汉 文 化 上 的优 势 , 导 致 满 语 词 汇 不 能 充 分 表 达 于 东北,统治 了将近三 百年,满语 也在 东北这片土地上 使 当 时 的 生 活 ,所 以 需 要 借 用 山东 方 言 的 词 汇 来 填 补 空 白 。
从词汇现象看大连方言的语言接触
口赵秀媛
摘
要:大连 虽地处东北,但是却不属 于东北方言 区,而属于胶辽官话 。大连方言与满语 、山东方言、俄语、 日语有
过语 言接触 。本文就以上各 方面对大连方言所发生的语 言接触进行分析 ,并 阐述这些语 言接触对大连方言 的影响及 大连方
言 的 未来 发展 趋 势 。
2 01 3 . O 1
语 言本体 研 究
“ 障子 ” ( 篱笆 )、 “ 老头儿 ” ( 老年人 )等等 ,这些词 中 国与俄 罗斯 民族 的政治外 交历 史长达 3
汇 被 直 接 借 用 到 大 连 方 言 中 并 没 有 发 生 变 化 。还 有 一 部 分 1 9 5 0 年2 月 , 中 苏 两 国确 立 友 好 互 助 同盟 关 系 。此 后 , 中 山东 方言词汇在被借用 到大连方 言中发生 了变化 ,分为形 苏 两 国 的 党 和 国 家 领 导 人 不 断 互 访 。 为 了帮 助 中 国建 设 ,
影 响 ,其 中 许 多 词 语 至 今 仍保 存 在 大 连 方 言 中 , 并 为 人 们 东方言词汇 。现代语 言学家伦纳德 ・ 布龙 菲尔德在 《 语言
所 使用 。本文从词汇 角度考察大连方 言所发生的语言接触 论 》 中提 出: “ 各 民族语 言是 相互取 长 补短 的 。 ”美 国
语 言间的接 触 。大连 方言是方言接触和语 言接触 的典型 。
导 致 汉 文 化 在 满 汉 文 化 的 环 境 中 占据 了优 势 地 位 。 汉 族 人
这 种 接 触 , 从 大 连 方 言词 汇现 象 中 就 可 见 一斑 。 大 连 方 言 坚 守 自 己 的 文化 、信 仰 、 风 俗 习 惯 、 语 言 文 字 等 , 即使 清 中 的 一 些 词 语 , 从 来 源 上 看 ,大 致 可 以 分 为 三 部 分 : 一 部 政 府 采 取 了 措施 , 对 自 己的 民族 文 化 和 语 言 等 力 挽 狂 澜 , 分 是 古 代 汉 语 的保 留 , 一 部 分 是 来 自方 言 区 内 部 的 创 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