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答案

合集下载

第五章习题答案

第五章习题答案

5-1 把直径1d mm =的钢丝绕在直径为2m 的卷筒上,试计算该钢丝中产生的最大应力。

设200E GPa =解:钢丝绕在直径为D 的卷筒上后产生弯曲变形,其中性层的曲率半径为22D d Dρ+=≈(因D d >>) 该钢丝中产生的最大应力为39maxmax/211020010100/22y d d E E E Pa MPa D D σρ-⨯====⨯⨯=5.4 矩形截面悬臂梁如图所示。

已知4l m =,23b h =,10/q kN m =,[]10MPa σ=,试确定此梁横截面的尺寸。

解:作梁的弯矩图如图所示。

梁的最大弯矩发生在固定端截面上。

22max 111048022M ql kN m ==⨯⨯=⋅ 由强度条件,有max maxmax 26[]z M M W bhσσ==≤ 将23b h =代入上式,得0.416416h m mm ≥=== 22773b h mm =≥ 5.5 20a 工字钢梁的支承和受力情况如图所示。

若[]160MPa σ=,试求许可载荷F 。

解:(1)求支座反力。

选整个梁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列平衡方程,有0yF =∑,0A B F F F F ++-=()0AM=∑F ,6240B F F F ⨯-⨯+⨯=解得:13A F F =,13B F F =-M O212qlM O(2)作梁的弯矩图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该梁的最大弯矩为max 23C M M F ==查表得No.20a 工字钢的抗弯截面系数为3237z W cm =,由强度条件,有max max 2/3[]z zM F W W σσ==≤ 解得663[]3237101601056.922z W F kN σ-⨯⨯⨯⨯≤==所以许可载荷56.9F kN =。

5.8 压板的尺寸和载荷情况如图所示。

材料为45钢,380s MPa σ=,取安全因数1.5n =。

试校核压板的强度。

解:由受力分析可知最大弯矩发生在m m -截面处,且其值为3max 10.0215.4100.02308M P N m =⨯=⨯⨯=⋅m m -截面的抗弯截面系数z W 为333max11302030121212156810zz I W mm y ⨯⨯-⨯⨯=== 压板的最大应力为max max 9308197156810z M MPa W σ-===⨯ 而许用应力为380[]2531.5sMPa nσσ===截面m-m因最大应力小于许用应力,所以压板的强度足够。

第5章习题及答案

第5章习题及答案
结而成:
M1M1M1M1M1M1M1M2M2M2M2M2M2M2M2
(4) 接枝共聚物 聚合物分子中,以一种单体的聚合物为主链, 在主链上接上一条或多条另一单体形成的支链:
M1M1M1M1M1M1M1M1M1M1M1M1M1M1M1
M2
M2
M2
M2
5、已知氯乙烯(M1)与乙酸乙烯酯(M2)共聚时,r1=1.68, r2=0.23。求作F1-f1共聚物组成曲线,并回答:
(3)按共聚方程 F1 = (r1f12 + f1f2)/(r1f12 +2f1f2 +f22),设定不同 f1, 计算出F1,作F1-f1曲线,如下图:
(4)欲得组成均匀的共聚物,可按组成要求计算投料比,且在 反应过程中不断补加丁二烯单体,以保证原料配比基本保持恒定。
3、苯乙烯(M1)与氯乙烯(M2)共聚(r1=17,r2=0.02); 氯乙烯(M1)和顺丁烯二酸酐(M2)共聚(r1=0.9,r2=0)。试 定性讨论这两组共聚合所生成的共聚物中,两单体单元的排列方 式。
F1 = 0.93 (图解)
6、在生产丙烯腈(M1)和苯乙烯(M2)共聚物时,已知
r1=0.04,r2=0.4,若在投料重量比为24:76(M1: M2)下采用一
次投料的工艺,并在高转化率下才停止反应,试讨论所得共聚物组 成的均匀性。
恒比点的条件:
[M1] 24 / 53 1 0.4 /1 0.04 0.625 [M2 ] 76 / 104
但由于取代基共轭效应对自由基活性的影响要比对单体活 性的影响大得多,即取代基共轭效应使苯乙烯自由基活性相对 乙酸乙烯酯自由基活性下降的程度比其单体活性相对乙酸乙烯 酯单体活性增大的程度要大得多,因此两者综合的结果是苯乙 烯单体与苯乙烯自由基反应的活性比乙酸乙烯酯单体与乙酸乙 烯酯自由基反应的活性要低得多,即乙酸乙烯酯均聚反应速率 远大于苯乙烯均聚反应速率。

大学物理 第5章 练习答案

大学物理  第5章 练习答案

第五章 气体动理论练 习 一一. 选择题1. 一个容器内贮有1摩尔氢气和1摩尔氦气,若两种气体各自对器壁产生的压强分别为1p 和2p ,则两者的大小关系是( C )(A ) 21p p >; (B ) 21p p <; (C ) 21p p =; (D ) 不确定的。

2. 一定量的理想气体贮于某一容器中,温度为T ,气体分子的质量为m. 根据理想气体的分子模型和统计假设,分子速度在x 方向的分量平方的平均值为( D )(A ) 2x v =m kT 3; (B ) 2x v = (1/3)m kT 3 ; (C ) 2x v = 3kT /m ; (D ) 2x v = kT/m 。

3. 设M 为气体的质量,m 为气体分子质量,N 为气体分子总数目,n 为气体分子数密度,0N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各式中哪一式表示气体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 A )(A )pV M m ⋅23; (B ) pV M Mmol⋅23; (C ) npV 23; (D ) 023N pV M M mol ⋅。

4. 关于温度的意义,有下列几种说法,错误的是( D ) (A ) 气体的温度是分子平动动能的量度;(B ) 气体的温度是大量气体分子热运动的集体表现,具有统计意义; (C ) 温度的高低反映物质内部分子运动剧烈程度的不同; (D ) 从微观上看,气体的温度表示每个气体分子的冷热程度。

二.填空题1. 在容积为10-2m 3的容器中,装有质量100g 的气体,若气体分子的方均根速率为200m/s ,则气体的压强为ap 51034⨯。

2. 如图1所示,两个容器容积相等,分别储有相同质量的N 2和O 2气体,它们用光滑细管相连通,管子中置一小滴水银,两边的温度差为30K ,当水银滴在正中不动时,N 2和O 2的温度为2N T = 210k ,2O T = 240k 。

( N 2的摩尔质量为28×10-3kg/mol,O 2的摩尔质量为32×10-3kg/mol)3.分子物理学是研究大量微观粒子的集体运动的统计表现 的学科, 它应用的方法是 统计学 方法。

第5章稳态作业参考答案

第5章稳态作业参考答案
第五章作业一
1.张先生是某电网公司的总经理,该公司的线路 阻抗很小,可以忽略不计,且发电机组耗量特性 均为二次曲线。有一天他去视察调度部门,看到 一张有关发电机的输出功率与生产总成本递增变 化规律的报表:
为什么?
第五章作业一
解:
i
Fi P Gi
Fi i P Gi
F F1 F2 F3 Fi
第五章作业三
解:AB 两系统各自的系统单位调节功率为
k A kGA kDA 270 21 291( MW / Hz ) kB kGB kDB 480 39 519( MW / Hz )
(1)两系统均只参与一次调频
PLA Pab PGA K A f 由 P P P K f 得到 ab GB B LB 0 Pab 0 291f f 0.1852Hz Pab 53.89MW 150 Pab 0 519f
P 1 162.58 MW G P 2 284.52 MW G G P 3 252.90 MW
第五章作业二
dF1 PG1 0 d PG1 PG1 170.79MW dF P 3 G3 0 PG 2 250MW d PG 3 PG 3 273.91MW P P 700 250 G1 G 3
第五章作业二
min f PGi F1 PG1 F2 PG 2 F3 PG 3 PG1 PG 2 PG 3 700 100 P 200 G1 s.t. 120 PG 2 250 150 PG 3 300 C F P 1 F P 2 F P 3 P 1 P 2 P 3 700 G G G G G G

第5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5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五章组合逻辑电路1.写出如图所示电路的输出信号逻辑表达式,并说明其功能。

(a)(b)解:(a)Y1ABC(判奇功能:1的个数为奇数时输出为1)Y2AB(AB)CABACBC(多数通过功能:输出与输入多数一致)(b)Y1(AB)A(AB)BABAB(同或功能:相同为1,否则为0)2.分析如图所示电路的逻辑功能(a)(b)(c)解:(a)Y1ABAB(判奇电路:1的个数为奇数时输出为1)0011(b)Y2(((AA)A)A)(判奇电路:1的个数为奇数时输出为1)0123YAM00(c)Y1 A M1(M=0时,源码输出;M=1时,反码输出)YAM233.用与非门设计实现下列功能的组合逻辑电路。

(1)实现4变量一致电路。

(2)四变量的多数表决电路解:(1)1)定变量列真值表:ABCDYABCDY0000110000000101001000100101000011010110010*******010*******011001110001110111112)列函数表达式:YABCDABC D ABCDABCD3)用与非门组电路(2)输入变量A、B、C、D,有3个或3个以上为1时输出为1,输人为其他状态时输出为0。

1)列真值表2)些表达式3)用与非门组电路4.有一水箱由大、小两台水泵ML和Ms供水,如图所示。

水箱中设置了3个水位检测元件A、B、C,如图(a)所示。

水面低于检测元件时,检测元件给出高电平;水面高于检测元件时,检测元件给出低电平。

现要求当水位超过C点时水泵停止工作;水位低于C点而高于B点时Ms单独工作;水位低于B点而高于A点时ML单独工作;水位低于A点时ML和Ms同时工作。

试用门电路设计一个控制两台水泵的逻辑电路,要求电路尽量简单。

解:(1)根据要求列真值表(b)(b)(a)(2)真值表中×对应的输入项为约束项,利用卡诺图化简(c)(d)(c)(d)(e)得:MABCsMBL(ML、M S的1状态表示工作,0状态表示停止)(3)画逻辑图(e)5.某医院有—、二、三、四号病室4间,每室设有呼叫按钮,同时在护士值班室内对应地装有一号、二号、三号、四号4个指示灯。

第5章 风险与报酬(参考答案)

第5章 风险与报酬(参考答案)

第五章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B【解析】因为期望值不同,衡量风险应该使用离散系数:甲的离散系数=300/1000 =0.3,乙的离散系数=330/1200=0.275,所以乙方案的风险较小。

2.【答案】D【解析】相关系数越大,风险分散效果越小,相关系数越小,风险分散效果越大。

相关系数为1时,不能分散任何风险,当相关系数为-1时,可以充分分散掉非系统风险。

3.【答案】A【解析】如果A、B两只股票的收益率变化方向和变化幅度完全相同,则表明两只股票的收益率彼此为完全正相关(相关系数为1),完全正相关的投资组合不能降低任何风险,组合的风险等于两只股票风险的加权平均数。

4.【答案】B【解析】资本利得预期收益率=[(12000-10000)×50%+(13000-10000)×30%+(9000-10000)×20%]÷10000=17%,所以,资产的预期收益率=17%。

5.【答案】D【解析】本题考核的是证券市场线含义。

证券市场线能够清晰地反映个别资产或投资组合的预期收益率(必要报酬率)与其所承担的系统风险β系数之间的线性关系。

6.【答案】C【解析】当β=1时,该股票的市场风险等于整个市场股票的风险。

7.【答案】A【解析】组合中的证券种类越多风险越小,若组合中包括全部股票,则只承担市场风险而不承担公司特有风险。

8.【答案】C【解析】期望值反映预计收益的平均化,期望值不同,所以反映预期收益不同,因此选C;在期望值不同的情况下,不能根据标准差来比较风险大小,应依据离散系数大小衡量风险,所以B、D不对。

9.【答案】A【解析】财务风险又称筹资风险,是指由于举债而给企业目标带来的可能影响。

10.【答案】D【解析】本题的考点是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R i=R f+β×(R M-R f)=4%+1.5×(8%-4%)=10%。

11.【答案】A【解析】个别资产与市场组合的协方差=相关系数×该资产的标准差×市场的标准差=0.5×0.2×0.4=0.04。

第5章 正统交流电习题与答案

第5章 正统交流电习题与答案

第5章 正统交流电一、填空题1.正弦交流电在0.1s 时间内变化了5周,那么它的周期等于 0.02s ,频率等于 50Hz 。

2.我国民用交流电压的频率为 50 Hz ,有效值为 220V 。

3.一个电热器接在10V 的直流电源上,产生一定的热功率,把它接到交流电源上,使产生的热功率是直流时相等,则交流电压的最大值是14.14V 。

4.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是 最大值 、 频率 、 初相位 。

5.已知一正弦交流电流i =10sin (100πt +3π)A ,则其有效值为 7.07A ,频率为 50Hz ,初相位为 3π。

6.已知一正弦交流电流最大值是50A ,频率为50Hz ,初相位为1200,则其解析式为i =50sin (100πt +1200)A 。

7.旋转矢量在纵轴上的投影,就是该正弦量的瞬时 值。

8.已知交流电压的解析式:u 1=102sin(100πt -900) V,,u 2=10sin(100πt +900) V ,则它们之间的相位关系是 反相 。

9.若正弦交流电在t=0时的瞬时值为2A ,其初相为π/6,则它的有效值为 2.828 A 。

10.已知某正弦交流电流在t=0时,瞬时值为0.5 A ,电流初相位为300,则这个电流的有效值为 7.07A 。

11.电容器和电阻器都是构成电路的基本元件,但它们在电路中所起的作用却是不同的,从能量上来看,电容器是一种 储能 元件,而电阻器则是 耗能 元件。

12.当R=2欧的电阻通入交流电,已知交流电流的表达式为i =4sin(314t-450)A ,则电阻上消耗的功率是16W 。

13.在纯电感交流电路中,电感两端的电压 超前 电流2π,在纯电容电路中,电容两端的电压 滞后 电流2π。

14.纯电感交流电路中,电感两端电压为u =2sin(100πt+6π)V ,L =10 mH ,瞬时功率最大值为 0.318 var ,一个周期内的平均功率为 0 W 。

第5章 表面粗糙度 习题参考答案

第5章 表面粗糙度 习题参考答案

第5章表面粗糙度习题参考答案1、填空题⑴表面粗糙度是指零件表面出现的许多间距较小的、凹凸不平的微小的峰和谷。

表面粗糙度越小,表面越光洁。

⑵取样长度用_l _表示,评定长度用_ln_表示;轮廓中线用_ m__表示。

⑶国家标准中规定表面粗糙度的主要评定参数有高度参数和间距参数两项。

⑷表面粗糙度的选用,应在满足表面功能要求情况下,尽量选用__较大_的表面粗糙度数值。

⑸同一零件上,工作表面的粗糙度参数值_小于_非工作表面的粗糙度参数值。

⑹当零件所有表面具有相同的表面粗糙度时,其代号、符号可在图样右上角统一标注。

⑺轮廓算术平均偏差用_Ra 表示;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用_ Rz 表示;轮廓最大高度用_Ry 表示。

⑻表面粗糙度代号在图样上应标注在__可见轮廓线_、_尺寸界线_或其延长线上,符号的尖端必须从材料外_指向__表面,代号中数字及符号的注写方向必须与_尺寸数字方向__一致。

2、问答题。

⑴简述表面粗糙度对零件的使用性能有何影响。

答:表面粗糙度对零件的使用性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对配合性质的影响。

由于零件的表面粗糙不平装配后,引起实际间隙的增大或减小了实际过盈,从而引起配合性质的改变或降低了配合的边接强度。

2)对耐磨性的影响。

因零件表面粗糙不平,两个零件作相寻运动时,会影响它们之间的磨擦性能,并且粗糙的表面会主生较大的磨擦阻力。

影响运动的灵活性,使表面磨损速度增快,亦使消耗的能量增加。

3)对抗疲劳强度的影响。

零件表面越粗糙,表面上凹痕产生的应力集中现象越严重。

当零件承受交变载荷时。

容易引起疲劳断裂。

4)对抗腐蚀性的影响。

粗糙的表面,它的凹谷处容易积聚腐蚀性物质,造成表面锈蚀。

⑵规定取样长度和评定长度的目的是什么?答:规定取样长度的目的是为了限制或减弱表面波度的影响;规定评定长度的目的是为了合理地反映轮廓的真实情况。

⑶表面粗糙度的主要评定参数有哪些?优先采用哪个评定参数?答:表面粗糙度的主要评定参数有: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轮廓最大高度Rz。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 芳烃 芳香性
(一) 写出分子式为C9H12的单环芳烃的所有同分异构体并命名。
CH2CH2CH3
解: 正丙苯
CH3
CH(CH3)2
CH3 C2H5
异丙苯
CH3 CH3
邻甲基乙苯
CH3 CH3
CH3
C2H5
间甲基乙苯
CH3
C2H5
对甲基乙苯
CH3
连三甲苯
CH3
偏三甲苯
CH3
CH3
均三甲苯
(二) 命名下列化合物: CH3CH2CHCH2CH3
(十二) 在硝化反应中,硝基苯、苯基硝基甲烷、2-苯基-1-硝基乙烷所得间位异构体 的量分别为93%、67%和13%。为什么?
解:硝基是强的吸电子基(-I、-C),它使苯环上电子云密度大大降低,新引入基上间位。
NO2
CH2 NO2
CH2 CH2 NO2
硝基苯
苯基硝基甲烷
2-苯基-1-硝基乙烷
硝基对苯环的-I效应迅速减弱,烃基对苯环的+C效应逐渐突显 硝化产物中,间位异构体的比例依次降低
+
解:
(2) C6H6 + C6H5CH2OH + H2SO4
+ H2SO4 + H2O
SO3H -H+, -SO3 H
(C6H5)2CH2 + H3O+ + HSO4-
C6H5CH2OH H+ C6H5CH2OH2 -H2O C6H5CH2 C6H6 C6H5CH2
+
H
解:
-H+
C6H5CH2C6H6
Br
F CH=CH2
(四) 用化学方法区别下列各组化合物:
(1) 环己烷、环己烯和苯
(2) 苯和1,3,5-己三烯
环己烯
退色
环己烷 解:(1) 苯
Br2 CCl4
x Br2/Fe x
x
退色

x
KMnO4
(2) 1,3,5-己三烯
退色
(五) 写出下列各反应的机理:
SO3H + H3O+
(1)
H+
SO3H
解:由于氧和氮的电负性均大于碳,在亚硝基苯中存在下列电动去的转移:
NO
所以亚硝基苯(Ph—NO)进行亲电取代反应时,其活性比苯小,—NO是第二类定位基。
(七) 写出下列各化合物一次硝化的主要产物:
解:蓝色箭头指向为硝基将要进入的位置:
H3C
NHCOCH3
N(CH3)3
(1)
(2)
(3)
CH3 NO2
(9)
SO3H
(3) 4-硝基-2-氯甲苯
(6) 1-甲基蒽
(9) 4-羟基-5-溴-1,3-苯二磺酸
(三) 完成下列各反应式:
解:红色括号中为各小题所要求填充的内容。
+ ClCH2CH(CH3)CH2CH3 AlCl3
(1)
CH3 C CH2CH3 CH3
(过量) + CH2Cl2 AlCl3
CH2
(12)
O
O
CH2CH2C(CH3)2 HF
(13)
OH
O
O
AlCl3
+O
C(CH2)2COOH
O
(A)
(14)
Zn-Hg HCl
CH2(CH2)2COOH
(B)
F+
AlCl3
CH2Cl
(15)
CH2
CH2CH3 NBS , 光
CCl4 (16)
CHCH3 Br
KOH
Br
Br2
CCl4
CH CH2
(2)
HNO3 H2SO4
NO2 +
(主要产物) (3)
HNO3 , H2SO4
o
O2N
(4)
0C
+
OH BF3
NO2
(5)
CH2 CH2 AlCl3
+
(6)
O
CH2O , HCl
CH2 CH2
(7)
ZnCl2
CH2CH2OH CH2 CH2
CH2Cl
(8)
CH2CH2CH2CH3
(1) KMnO4 (2) H3O+
易断裂。所以该反应的产物是PhCH(Cl)CH3。
(十八) 用苯、甲苯或萘等有机化合物为主要原料合成下列各化合物:
(1) 对硝基苯甲酸 (3) 对硝基氯苯
(5)
COOH
(2) 邻硝基苯甲酸 (4) 4-硝基-2,6二溴甲苯
CH=CH CH3 (6)
SO3H
(7) NO2 O
Br
COOH (8) NO2
(十三) 甲苯中的甲基是邻对位定位基,然而三氟甲苯中的三氟甲基是间位定位基。 试解释之。
解:由于氟的电负性特别大,导致F3C-是吸电子基,对苯环只有吸电子效应,而无供电子效应,具 有间位定位效应。
(十四) 在AlCl3催化下苯与过量氯甲烷作用在0℃时产物为1,2,4-三甲苯,而在100℃ 时反应,产物却是1,3, 5-三甲苯。为什么?
CH2
C H CH3C6H5
CH3 CH3 C
CH2 C CH3 C6H5
CH3 C Cl AlCl3 CH3 C + AlCl4-
O
(4)
+ CH3 C O
O
H
- H+
+ C CH3 O
C CH3 O
C Ph CH3
(六) 己知硝基苯(Ph—NO2)进行亲电取代反应时,其活性比苯小,—NO2是第二类 定位基。试部亚硝基苯(Ph—NO)进行亲电取代反应时,其活性比苯大还是小?—NO 是第几类定位基?
COOH
(CH3)2C=CH2
(9)
HF
C(CH3)3
C2H5Br AlCl3
C2H5
K2Cr2O7 H2SO4
(CH3)3C
COOH
C(CH3)3
O3
CH=CH2
(10)
OO CH CH2
O
Zn H3O+
CHO + CH2O
2H2
Pt (11)
CH3COCl AlCl3
COCH3
CH2CH2CCl AlCl3
(箭头所指方向为电子云流动的方向!)
C6H5 C=CH2 H2SO4 CH3
CH3 CH3 C
CH2 C
(3)
CH3 C6H5
解:
C6H5 C=CH2
H+
CH3
C6H5
C CH3 CH2=C(CH3)Ph CH3
(箭头所指方向为电子云流动的方向!)
CH3 C CH2 CH3
CH3 CH3
C
-H+
+
OCH3
COOH
(4) O2N NO2
COOH NO2
(1) NO2
(2) COOH
(3) NO2
(4)
COOH
(九) 将下列各组化合物,按其进行硝化反应的难易次序排列:
(1) 苯、间二甲苯、甲苯
(2) 乙酰苯胺、苯乙酮、氯苯
解:(1) 间二甲苯>甲苯>苯
解释:苯环上甲基越多,对苯环致活作用越强,越易进行硝化反应。
O
CH3 KMnO4
(10)
PhCH3 H3C
C
AlCl3
O
COOH SOCl2
C Cl O
(十九) 乙酰苯胺(C6H5NHCOCH3)溴化时,主要得到2-和4-溴乙酰苯胺,但2,6-二 甲基乙酰苯胺溴化时,则主要得到3溴乙酰苯胺,为什么?(P180)
解:乙酰苯胺溴化时,溴原子引入2-或4-所形成的活性中间体σ-络合物的稳定性大于上3-时:
(3)
O
解:错。① 硝基是致钝基,硝基苯不会发生傅-克酰基化反应;
② 用Zn-Hg/HCl还原间硝基苯乙酮时,不仅羰基还原为亚甲基,而且还会将硝基还原为氨
基。
+ ClCH=CH2 AlCl3
CH=CH2
(4)
解:错。CH2=CHCl分子中-Cl和C=C形成多电子p—π共轭体系,使C—Cl具有部分双键性质,不Hຫໍສະໝຸດ CC(9)O
(10)
O
CH3
CH3
COOH
HNO3 H2SO4
KMnO4
解:(1)
CH3
H2SO4
NO2 CH3
HNO3 H2SO4
NO2 CH3
NO2 H2O/H+
o
180 C
CH3 NO2 KMnO4
(2)
SO3H
SO3H
Cl
Cl
Cl2 , Fe
HNO3
H2SO4
COOH NO2
(3)
CH3
o
160 C
SO3H
(7)
NO2
NO2
CH3
浓H2SO4
CH3
Br2
CH3
CH3
Br 混酸 O2N
Br
Fe
(8)
H2O/H+ O2N o
180 C
SO3H
SO3H
CH3
CH3
Br KMnO4 O2N
Br
O
O
O2 V2O5 ,
O
AlCl3
(9)
O
CO2H
SO3H
Br
COOH NO2
O
H2SO4
(-H2O)
衍生物外,也得到间位硝基衍生物,其含量分别为3%、7%、14%和18%。试解释
之。
解:这是-F、-Cl、-Br的吸电子效应与苄基中―CH2―的给电子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 电负性:F>Cl>Br>H 邻、对位电子云密度:甲苯>苄基溴>苄基氯>苄基氟 新引入硝基上邻、对位比例:甲苯>苄基溴>苄基氯>苄基氟 新引入硝基上间位比例:甲苯<苄基溴<苄基氯<苄基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