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青少年PPT
合集下载
案例1:流浪儿小刚的故事

(《儿童权利公约》) 未成年人是指未满18周 岁的公民。(《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在我国的实际工作中,多将儿童的年龄界定为0~ 14岁。 (2)儿童概念的内涵: ①它是人的生命中一个特定阶段。 ②它是作为人生的初始期而受到关注的。 ③它是人特别需要保护和关爱的阶段。
2.儿童的界定
(3)行为特点 ①探索性(好奇) ②模仿性(媒体影响)
二、儿童的需要 1.生存的需要 2.爱的需要 3.学习的需要 4.游戏的需要 5.社会化的需要 6.被保护的需要
三、儿童的成长、面临问题及资源
1.婴儿期(0~l岁) (1)特征 新生儿离开母体建立个体生活,但
对外界适应能力很差。 (2)任务 完成初期的快速生长发育目标,开
8、小刚在街头营生过程中主要碰到哪些问题?
9、如果你是政策制订者,你会发展哪些服务来 帮助这些孩子维持日常生活?又如何开展这些服务?
10、如果你是社工,你会如何接近小刚,并且帮 助他体面而尊严地生活?
知识点
一、问题行为
越轨和攻击行为是流浪儿童常见的问题行为 1、越轨行为 (1) 越轨指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 (2) 越轨的解释有三种 第一,生物学解释。主要从越轨者个体生理上的
后来的日子,他也尝试过其他办法去谋生。 看到一些厂里的招聘广告,他打电话去应聘, 但是人家都说他太小,没有身份证,不要他; 他的朋友有人卖报纸,他也去卖,但是抓得 厉害,说广场上不准卖;有个老板让他去发 飞机票代理的广告卡,说一个月600元,包吃 包住,他很兴奋,可是一个月下来,老板一 分钱都不给,还扬言要揍他,他白白帮人在 街头忙碌一个月。
(2)攻击习得论。攻击行为是后天学习的结 果,而非本能所致,个体获取攻击性行为方 式的学习包括观察学习和亲历学习两种。
2.儿童的界定
(3)行为特点 ①探索性(好奇) ②模仿性(媒体影响)
二、儿童的需要 1.生存的需要 2.爱的需要 3.学习的需要 4.游戏的需要 5.社会化的需要 6.被保护的需要
三、儿童的成长、面临问题及资源
1.婴儿期(0~l岁) (1)特征 新生儿离开母体建立个体生活,但
对外界适应能力很差。 (2)任务 完成初期的快速生长发育目标,开
8、小刚在街头营生过程中主要碰到哪些问题?
9、如果你是政策制订者,你会发展哪些服务来 帮助这些孩子维持日常生活?又如何开展这些服务?
10、如果你是社工,你会如何接近小刚,并且帮 助他体面而尊严地生活?
知识点
一、问题行为
越轨和攻击行为是流浪儿童常见的问题行为 1、越轨行为 (1) 越轨指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 (2) 越轨的解释有三种 第一,生物学解释。主要从越轨者个体生理上的
后来的日子,他也尝试过其他办法去谋生。 看到一些厂里的招聘广告,他打电话去应聘, 但是人家都说他太小,没有身份证,不要他; 他的朋友有人卖报纸,他也去卖,但是抓得 厉害,说广场上不准卖;有个老板让他去发 飞机票代理的广告卡,说一个月600元,包吃 包住,他很兴奋,可是一个月下来,老板一 分钱都不给,还扬言要揍他,他白白帮人在 街头忙碌一个月。
(2)攻击习得论。攻击行为是后天学习的结 果,而非本能所致,个体获取攻击性行为方 式的学习包括观察学习和亲历学习两种。
高中日记《流浪》(共5张PPT)

高中日记
流浪
当月还撒在大街上,花儿还 在新房里开放,鸟儿还在树枝 上放肆的歌唱,好像年华消失 了模样,岁月经不起流浪,爱
也经不起放放荡荡。但是,这又怎样?
醉人的舟,生命的灯光, 琵琶曲里所弹奏的阴阳,都
预示着明天该有希望。
关键词:花儿,鸟儿,树枝,歌唱,
消失,模样,流浪,醉人,灯光,琵琶曲, 弹奏,开放,好像,放荡,预示,希望。
高中日记《流浪》
烈火中的伤好烫,刀剑中的光
对方 好亮,有情人的眼中满是
的
柔肠。还在小路里游晃,不知
何时才会闻到归来的花香。
关键词:烈火,刀剑,对方,柔肠,
小路,不知,闻到,归来,伤好,光好亮。
高中日记《流浪》
抱最大的希望,为最大的努力,做最坏的打 算。
再见
流浪
当月还撒在大街上,花儿还 在新房里开放,鸟儿还在树枝 上放肆的歌唱,好像年华消失 了模样,岁月经不起流浪,爱
也经不起放放荡荡。但是,这又怎样?
醉人的舟,生命的灯光, 琵琶曲里所弹奏的阴阳,都
预示着明天该有希望。
关键词:花儿,鸟儿,树枝,歌唱,
消失,模样,流浪,醉人,灯光,琵琶曲, 弹奏,开放,好像,放荡,预示,希望。
高中日记《流浪》
烈火中的伤好烫,刀剑中的光
对方 好亮,有情人的眼中满是
的
柔肠。还在小路里游晃,不知
何时才会闻到归来的花香。
关键词:烈火,刀剑,对方,柔肠,
小路,不知,闻到,归来,伤好,光好亮。
高中日记《流浪》
抱最大的希望,为最大的努力,做最坏的打 算。
再见
关爱动物之关爱流浪狗ppt作品ppt培训课件

THANKS
感谢观看
每张幻灯片应有一个重点 ,避免过多的信息导致观 众感到困惑。
文字设计
字体选择
选择易于阅读、简洁大方 的字体,避免使用过于花 哨的字体。
字号大小
根据幻灯片的内容和观众 人数,合理设置字号大小 ,确保文字清晰可读。
文字颜色
选择与背景色对比度较高 的颜色,避免文字与背景 色相近导致难以辨认。
图片与图表的使用
了解流浪狗对环境的影响,认识到流浪狗问 题的严重性
培养学员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02
PPT制作技巧
幻灯片布局
01
02
03
确定主题和内容
根据PPT的主题和内容, 确定幻灯片的布局,包括 每张幻灯片的主题、内容 、图片和图表等。
简洁明了
每张幻灯片的内容要简洁 明了,避免内容过于复杂 或混乱。
重点突出
,提高公众对它们的关注度和认识度。
05
PPT案例展示与解析
案例一:流浪狗的生存现状
流浪狗的数量和分布
流浪狗的来源和成因
流浪狗的生存环境和状态
流浪狗所面临的问题和困境
案例二:某城市流浪狗救助中心介绍
流浪狗救助中心的背景和宗旨
流浪狗救助中心的主要工作和 业务
流浪狗救助中心的困难和挑战
流浪狗救助中心的未来发展和 规划
动物保护组织在流浪狗救助中 的角色和作用
对未来关爱动物,特别是流浪狗的展望
倡导更多人关注流浪狗的生存状态,积极参与救助行 动
促进政府和社会各界对流浪狗问题的关注和投入,共 同推动流浪狗救助事业的发展
加强动物保护组织的建设和发展,提高救助能力和水 平
倡导更多的人关注动物福利,减少虐待和遗弃行为, 让动物和人类和谐共处。
科幻风流浪地球通用模板

输入文本内容
感激您使用XXPPT模板,请在此处输入 您所需要的内容...
输入文本内容
感激您使用XXPPT模板,请在此处输入 您所需要的内容...
第10页
请输入标题内容 A FRANTGWO FILM
THEWANDERING EARTH Please enter the English Title here.
第6页
请输入标题内容 A FRANTGWO FILM
THEWANDERING EARTH Please enter the English Title here.
Text here
Text here
Text here
Text here
Text here
Text here
Copy paste fonts. Choose the only option to retain text. ……
请在此输入添加标题
请在此输入您需要的文字内容,感激您使用XXPPT 模板,请在此输入您需要的文字内容
请在此输入添加标题
请在此输入您需要的文字内容,感激您使用XXPPT 模板,请在此输入您需要的文字内容
请在此输入添加标题
请在此输入您需要的文字内容,感激您使用XXPPT 模板,请在此输入您需要的文字内容。
板,请在此处输入您所需要的内容...
第9页
请输入标题内容 A FRANTGWO FILM
THEWANDERING EARTH Please enter the English Title here.
输入文本内容
感激您使用XXPPT模板,请在此处输入 您所需要的内容...
输入文本内容
感激您使用XXPPT模板,请在此处输入 您所需要的内容...
修改稿流浪汉概要课件

就业援助
政府应提供就业援助,帮助流浪汉重新融入社会,自力更生。
社会救助
慈善组织与志愿者活动
鼓励和支持慈善组织及志愿者开展救助活动,为流浪汉提供帮助 。
企业社会责任
鼓励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为流浪汉提供工作机会或捐款支持。
媒体宣传
通过媒体宣传,提高公众对流浪汉的关注度,引导更多人参与救助 。
个人救助
关注身边的人
社会融入
随着政策和社会的支持,流浪汉将更好地融入社会,成为 社会的一员,实现个人价值。
THANK YOU
政策执行
政府将加大政策的执行力度,确保各项政策能够 真正落地,为流浪汉提供更好的保障和服务。
3
政策评估
政府将建立政策评估机制,定期对政策进行评估 和调整,以更好地满足流浪汉的需求。
社会层面的展望
社会认同
随着社会对流浪汉问题 的关注度提高,人们将 更加理解和尊重流浪汉 ,减少对他们的歧视和 排斥。
社会参与
02
流浪汉的成因
社会因素
经济转型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部分人可 能因为技能不匹配或信息不足,难以 适应新的经济环境,从而沦为流浪汉 。
社会保障不足
社会歧视
社会对流浪汉的歧视和偏见,可能使 他们难以获得工作、住所和其他基本 的生活资源。
社会福利制度的不完善,可能导致部 分人在失去劳动能力或失业后,无法 得到足够的救助,进而流落街头。
家庭因素
01
02
03
家庭破裂
家庭关系的紧张、破裂或 疏远,可能导致个体离家 出走,最终成为流浪汉。
家庭教育不足
缺乏正确的家庭教育,可 能导致个体在社会生活中 遭遇困境,难以自立。
家庭支持缺失
家庭无法提供必要的支持 ,如经济援助、情感关怀 等,也可能使个体陷入流 浪状态。
政府应提供就业援助,帮助流浪汉重新融入社会,自力更生。
社会救助
慈善组织与志愿者活动
鼓励和支持慈善组织及志愿者开展救助活动,为流浪汉提供帮助 。
企业社会责任
鼓励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为流浪汉提供工作机会或捐款支持。
媒体宣传
通过媒体宣传,提高公众对流浪汉的关注度,引导更多人参与救助 。
个人救助
关注身边的人
社会融入
随着政策和社会的支持,流浪汉将更好地融入社会,成为 社会的一员,实现个人价值。
THANK YOU
政策执行
政府将加大政策的执行力度,确保各项政策能够 真正落地,为流浪汉提供更好的保障和服务。
3
政策评估
政府将建立政策评估机制,定期对政策进行评估 和调整,以更好地满足流浪汉的需求。
社会层面的展望
社会认同
随着社会对流浪汉问题 的关注度提高,人们将 更加理解和尊重流浪汉 ,减少对他们的歧视和 排斥。
社会参与
02
流浪汉的成因
社会因素
经济转型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部分人可 能因为技能不匹配或信息不足,难以 适应新的经济环境,从而沦为流浪汉 。
社会保障不足
社会歧视
社会对流浪汉的歧视和偏见,可能使 他们难以获得工作、住所和其他基本 的生活资源。
社会福利制度的不完善,可能导致部 分人在失去劳动能力或失业后,无法 得到足够的救助,进而流落街头。
家庭因素
01
02
03
家庭破裂
家庭关系的紧张、破裂或 疏远,可能导致个体离家 出走,最终成为流浪汉。
家庭教育不足
缺乏正确的家庭教育,可 能导致个体在社会生活中 遭遇困境,难以自立。
家庭支持缺失
家庭无法提供必要的支持 ,如经济援助、情感关怀 等,也可能使个体陷入流 浪状态。
爱护小生命助力流浪动物主题班会PPT课件

4
参与救助行动
加入义工行列、组织救助活动
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通过不同方式关爱和帮助流浪动物。了解它们的困境,给予短期援助,并努力帮助它们找到永久的安全家园,都是我们可以做的。同时参与到流浪动物救助的行列中,也是一种很好的方式。
自己动手拯救流浪动物
1
饲养照顾
提供食物、水源及临时居所
2
医疗救助
确保受伤or生病动物得到妥善医治
医疗无助
流浪动物缺乏专业医疗照顾,一旦受伤生病无法得到及时救治,生命处于危险之中。
人畜危害
无人看护的流浪动物常常遭受虐待,并可能造成公共安全隐患,处于生存威胁之中。
我们可以如何帮助流浪动物
1
了解流浪动物现状
从了解它们的生存困境做起
2
提供一时之急
提供临时食物和居所
3
寻找永久家园
帮助它们找到安全温暖的收养家庭
组织募捐活动
发起各种募捐活动,如义卖、校园义拍等,收集善款用于支持当地救助中心。
开展教育宣传
通过演讲、讨论或者创意海报,让更多人了解流浪动物的现状和如何参与救助。
设立领养点
在校园内设立领养点,为流浪动物寻找温暖的新家,并提供免费体检和疫苗注射。
在学校建立流浪动物援助站
便利救助
在校园内建立流浪动物临时收养点,为学生提供就近救助渠道,让更多流浪动物获得关怀。
爱护小生命 助力流浪动物
探讨如何用行动关爱流浪动物,为它们提供温暖与庇护。了解如何从日常生活中实践动物福利,让更多生命获得关注和帮助。
by w k
小动物也有权利获得善待
生命平等
每个生命都应该得到尊重和善待。流浪动物也是生命的一部分,它们同样应该获得关爱与保护。
三毛流浪记的读后感分享PPT

作品概述
《三毛流浪记》通过讲述三毛这个孤儿在旧上海 的悲惨遭遇,展现了那个时代底层人民的苦难生 活。
目的和意义
揭示社会现实
作品通过三毛的遭遇,揭示了那 个时代社会的黑暗面,包括贫困 、压迫、不公等。
唤起社会关注
作品通过生动的形象和情节,唤 起人们对底层人民的关注和同情 ,促使人们思考如何改变这种现 状。
对生活的态度
三毛以乐观、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的挑战和艰辛,她的这种生活态度 对于读者来说具有很大的鼓舞和激励作用。
04
读后感悟与体会
对生活态度的思考
乐观面对困境
三毛在流浪过程中经历了许多艰辛,但她始终保持着乐观的态度,这种精神让我深受启发,教会我如 何在困境中积极面对。
珍惜当下拥有
三毛在流浪中体会到生活的真谛,让我明白要珍惜眼前的幸福和拥有的一切,不要等到失去后才后悔 莫及。
与其他作品的比较分析
主题差异
《三毛流浪记》与其他作品相比,更加关注个体的生存状态和人性的探索,而不是简单 地描述一个时代或社会的背景。
写作风格
三毛的文字朴实无华,却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性的洞察,这种写作风格使得她的 故事更加引人入胜。
人物塑造
三毛笔下的人物形象鲜明,各具特色,尤其是主人公三毛的形象深入人心,让人难以忘 怀。
轻松的语调
尽管三毛的流浪生活充满了挑战和艰辛,但她以轻松的语调来描述这一切,让读者在感受她的坚韧和乐观的同时 ,也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深刻的人生哲理
对生命的思考
三毛在流浪的过程中,不断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她的见解和感 悟对于读者来说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对人性的探索
作品中展现了人性的多面性,既有善良、真诚的一面,也有自私、 冷漠的一面,这种对人性的深入探索让读者对人性有了更全面的认 识。
《三毛流浪记》通过讲述三毛这个孤儿在旧上海 的悲惨遭遇,展现了那个时代底层人民的苦难生 活。
目的和意义
揭示社会现实
作品通过三毛的遭遇,揭示了那 个时代社会的黑暗面,包括贫困 、压迫、不公等。
唤起社会关注
作品通过生动的形象和情节,唤 起人们对底层人民的关注和同情 ,促使人们思考如何改变这种现 状。
对生活的态度
三毛以乐观、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的挑战和艰辛,她的这种生活态度 对于读者来说具有很大的鼓舞和激励作用。
04
读后感悟与体会
对生活态度的思考
乐观面对困境
三毛在流浪过程中经历了许多艰辛,但她始终保持着乐观的态度,这种精神让我深受启发,教会我如 何在困境中积极面对。
珍惜当下拥有
三毛在流浪中体会到生活的真谛,让我明白要珍惜眼前的幸福和拥有的一切,不要等到失去后才后悔 莫及。
与其他作品的比较分析
主题差异
《三毛流浪记》与其他作品相比,更加关注个体的生存状态和人性的探索,而不是简单 地描述一个时代或社会的背景。
写作风格
三毛的文字朴实无华,却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性的洞察,这种写作风格使得她的 故事更加引人入胜。
人物塑造
三毛笔下的人物形象鲜明,各具特色,尤其是主人公三毛的形象深入人心,让人难以忘 怀。
轻松的语调
尽管三毛的流浪生活充满了挑战和艰辛,但她以轻松的语调来描述这一切,让读者在感受她的坚韧和乐观的同时 ,也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深刻的人生哲理
对生命的思考
三毛在流浪的过程中,不断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她的见解和感 悟对于读者来说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对人性的探索
作品中展现了人性的多面性,既有善良、真诚的一面,也有自私、 冷漠的一面,这种对人性的深入探索让读者对人性有了更全面的认 识。
第十章 流浪儿童

流浪儿童问题
主要内容
什么是流浪儿童? 流浪儿童的分类 流浪儿童的现状 为什么会出现流浪儿童? 流浪儿童的特点 流浪儿童的救助
什么是流浪儿童?
流浪儿童是指年龄在18周岁以下离开家庭, 脱离监护人的保护,流浪街头连续超过24 小时,失去基本生存和可靠保障而陷入困 境的少年和儿童。
流浪儿童的分类
他(她)们在街头工作、生活而且过夜 在街头活动的儿童,这类孩子白天在街头 工作或玩耍,晚上回家过夜 作为随行者的流浪儿童,这类孩子因为其 跟随或依赖着的成年人过着流浪生活
我国流浪儿童现状
据全国妇女儿童委员会统计,全国每年的 流浪儿童已经达到100~150万人 从2003年8月1日到2005年6月30日,全国共 有111万余人次得到救助,其中儿童17万人, 占受助人员总数的15.97% 7岁以下的儿童占流浪儿童总数的10%,8岁 到12岁占23%,13岁到15岁的占63%,16岁 到18岁的占流浪儿童总数的4%
“等我长大再说!” 等我长大再说!
“你是 谁,凭 什么管 我!”
“我就不 听你的, 听你的, 气死你! 气死你!”
流浪儿童的生存状态
主要靠乞讨、卖艺、捡垃圾、卖花维持生存 主要靠乞讨、卖艺、捡垃圾、卖花维持生存 没有正常的休息场所,所以大多选择候车室、 没有正常的休息场所,所以大多选择候车室、 废弃建筑、各种管道、 废弃建筑、各种管道、大桥下面作为他们的 栖身之处, 栖身之处,生存环境极端恶劣 很多孩子还沾染了吸烟、喝酒、 很多孩子还沾染了吸烟、喝酒、赌博等坏毛 病,享受不到学校教育和计划免疫
实用技术培训
针对年龄较大的流浪少年儿童文化程度低, 缺乏实用技术知识等基本情况,为给他们 提供直接有效和实用的服务,学习掌握一 技之长,引导他们成长为自食其力,自谋 生路的劳动者或社会建设的有用人才
主要内容
什么是流浪儿童? 流浪儿童的分类 流浪儿童的现状 为什么会出现流浪儿童? 流浪儿童的特点 流浪儿童的救助
什么是流浪儿童?
流浪儿童是指年龄在18周岁以下离开家庭, 脱离监护人的保护,流浪街头连续超过24 小时,失去基本生存和可靠保障而陷入困 境的少年和儿童。
流浪儿童的分类
他(她)们在街头工作、生活而且过夜 在街头活动的儿童,这类孩子白天在街头 工作或玩耍,晚上回家过夜 作为随行者的流浪儿童,这类孩子因为其 跟随或依赖着的成年人过着流浪生活
我国流浪儿童现状
据全国妇女儿童委员会统计,全国每年的 流浪儿童已经达到100~150万人 从2003年8月1日到2005年6月30日,全国共 有111万余人次得到救助,其中儿童17万人, 占受助人员总数的15.97% 7岁以下的儿童占流浪儿童总数的10%,8岁 到12岁占23%,13岁到15岁的占63%,16岁 到18岁的占流浪儿童总数的4%
“等我长大再说!” 等我长大再说!
“你是 谁,凭 什么管 我!”
“我就不 听你的, 听你的, 气死你! 气死你!”
流浪儿童的生存状态
主要靠乞讨、卖艺、捡垃圾、卖花维持生存 主要靠乞讨、卖艺、捡垃圾、卖花维持生存 没有正常的休息场所,所以大多选择候车室、 没有正常的休息场所,所以大多选择候车室、 废弃建筑、各种管道、 废弃建筑、各种管道、大桥下面作为他们的 栖身之处, 栖身之处,生存环境极端恶劣 很多孩子还沾染了吸烟、喝酒、 很多孩子还沾染了吸烟、喝酒、赌博等坏毛 病,享受不到学校教育和计划免疫
实用技术培训
针对年龄较大的流浪少年儿童文化程度低, 缺乏实用技术知识等基本情况,为给他们 提供直接有效和实用的服务,学习掌握一 技之长,引导他们成长为自食其力,自谋 生路的劳动者或社会建设的有用人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章 第三节 流浪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
演讲者:刘卫东 PPT制作者:郭晓磊、詹咪咪
主要内容
流浪青少年定义 社会工作的作用 服务内容 可利用的资 源 需要注意的问题 案例和案例分析
一、流浪青少年的定义
是指,没有固定住所,没有可靠的可以保 障基本生活需要方式的,经常性处于迁移 状态的青少年。
流浪者
二、社会工作的作用
• 社会工作作为一门助人自助的专业,在防 止青少年流浪,帮助非自愿流浪的青少年 结束流浪,重新过上稳定生活方面可以发 挥重要的作用
三、服务内容
• (一)救助机构 • (二)家庭 • (三)流浪青少年自身
(一)救助机构
• 目前我国救助流浪人员的主要机构是分布 于各市级单位的救助管理站,其中也包括 专门针对3~18岁流浪儿童的救助保护中心 。在这些救助机构,社会工作者可以发挥 专业优势,发掘流浪人员的需求,运用各 种工作方法,引导流浪人员结束流浪,获 得稳定的生活。
案例分析
• • • 案例分析: 阿里木思想比较幼稚,没有太多社会经验。生活在经济发展水平比较落后的地方的青少年,如果盲 目迷恋发达地区的生活,抗诱惑能力差,就容易被有不法意图的犯罪分子控制利用。 目前在街头流浪的许多未成年人,有相当一部分是已被某些犯罪分子控制的职业乞丐,他们或者被 胁迫偷东西,或者卖花,他们在街头的行动随时被监控,所以很难逃脱。一些刚刚被逼就犯的孩子 们在刚开始肯定是想逃脱的,但有些儿童一旦已将偷窃等行为养成习惯,那后果就不堪设想。所以 ,对这些流浪儿童应及早发现、及早救助保护。 服务方案: 像阿里木这样的孩子,他能主动逃离,是很幸运的,不然真的很难发现。但有些流浪少年儿童因年 幼、智力残障、患有重病等原因无能力求助;有些流浪少年儿童受成年人的控制并被当作赚钱工具 ,身不由己,不能求助;还有些流浪儿童对成人世界持有恐惧、怀疑和敌视的态度,不敢或不愿求 助。因此在对待救助流浪少年儿童的问题上,相关部门不能消极等待流浪儿童自己来求助,而是要 开展外展社会工作,由社会工作者走上街头主动寻找、接触这些儿童,深入调查,及时了解他们的 第一需要,尽量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并经过工作者的努力,促使他们自愿接受救助。目前在国内, 郑州市救助保护流浪儿童中心对于这一做法的实践较到位,值得我们借鉴。从1991年2月到现 在,该中心坚持定期在郑州火车站广场等流浪儿童相对集中的地方,开展街头救助与维护儿童权利 的宣传和服务,为流浪儿童提供食品、饮用水、药品和绘画工具,吸引他们和工作人员一起在友好 、愉快的气氛中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娱乐。2001年3月底,该中心建立了救助保护流浪儿童中 心网站,介绍中心基本情况,发布新闻、寻人信息等,加强宣传工作,为流浪儿童提供了一个可以 获得更广泛帮助的途径。但是,针对这一实践方案,值得注意的一点就是工作者必须同时建立和完 善救助过程的跟踪机制和救助后的跟踪措施,以保证流浪儿童更彻底顺利地融入社会,防止被救助 者再次流浪。
• •
案例三
• 小红(化名),14岁,宁夏人,小学毕 业没上初中。她说她父母亲只对弟弟好, 从来不关心她,让她做事还打骂她。于是 她偷了家里100元钱离家出走了。来到 了南京后,流浪了一天,被警察带到了救 助站。访谈的那天是她在救助站的第十天 ,救助站的工作人员已经为她联系了家里 ,准备第二天把她送回去。可她却表示出 强烈的不愿意回家的念头。
案例分析
• • • • 案例分析: 幸亏小红被警察发现早,并把她送到了救助站,不然不知她会怎样生活。像她这样小 小年纪,能怎样养活自己呢?她也许没有仔细考虑。父母对她缺少关爱是她离家出走 的主要原因。所以她的社会功能失调主要也是来自家庭。如果只是简单把她送回家, 也许根本没有解决问题。 服务方案: 对这样的案主,社会工作者必须要扮演维权者的角色。在中心,要给予她情绪支持, 让她将心中的不满和失落情绪发泄出来;必须对她进行心理辅导,让她学会以乐观的 态度来看待家庭关系,学会自爱、自信、自强;社会工作者陪同将其送回家,但到了 她家应该进行家庭辅导,防止她父母因女儿离家出走而粗暴责备女儿。当然,改变父 母对女儿的教养方式有一定的难度,但却是一定要做的工作。因为家庭功能的失调是 她流浪的根本原因。 总结:以上是对四个流浪儿童的典型个案进行服务的方案设计,并非全面而具体,但 却是实施有效救助保护必需的内容。对于流浪儿童的救助,社会工作者既可以利用专 业优势,利用专业的个案工作方法和团体工作方法对流浪儿童进行直接的保护救助, 又可以为救助工作的开展搭建平台,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进来。这样,在社会工作 者的带动下,全社会共同重视并参与这项工作,流浪儿童救助工作就会更加完善而有 效
案例分析
• • 案例分析: 南南应该是来自一个贫困家庭,由于生活缘故,父亲选择抛弃智力低下的南 南。所以他是被抛弃的,他的流浪是被迫的。现在因残疾而被父母抛弃的孩 子,在救助的儿童中占了很大一个比例,所以,这个案例非常具有典型性。 如果无法查找到父母,对这样的儿童社工应该如何介入呢? 服务方案: 对于这个案例,社会工作者应扮演中介者和资源策划者角色。社会工作者应 尽量为南南寻找父母,如能找到,在了解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可为此家庭提 供经济上的支持、教养方面的指导,并请有关部门监督,以防再次遗弃,从 根本上保障南南的基本权益。若通过努力都无法找到孩子的亲生父母,则要 另做安排。基于救助保护中心的性质和职能,南南不可能一直留在救助站, 但也不能直接将他推向社会。社会工作者应将南南转介到其他机构,为其联 系有助于其健康成长的环境,比如社会福利院以及各种福利机构,或者安排 家庭寄养,或者安排“类家庭”,社会工作者定期追踪回访。同时,社会工 作者对儿童本人,应给予情绪上的支持,让其感觉到周围的人对他的关心。 整个过程,社会工作者应采用个案管理模式,在中心建立个人档案,内容包 括个人基本情况、流浪史、转介安排,并有定期回访记录。
• •
案例二
• 阿里木(化名),男,16岁,新疆人,今 • 年上初一,家中有父母,家庭不是很富裕。一个 新疆本地人告诉他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他抵挡不 住诱惑,就跟着“老乡”来到了扬州。到了扬州 他才发现自己上当受骗了,他已经被卖给了一家 小偷公司。那家公司的工作人员让他去偷东西, 不愿意就被打。有一天,趁人不注意他溜了出来 ,向警察求助,被送到了南京救助站。
三、可利用的资源
• (一)救助机构
• (二)全国性的事业单位和NGO • (三)学校 • (四)社区
四、需要注意的问题
• (一)理性对待流浪青少年的撒谎问题
• (二)防止重复流浪问题 • (三)正确对待流浪青少年的选择
案例一
• 南南(化名),男,12岁,轻度智障, 家中还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姐姐。三个月前 被父亲带到南京,并抛弃在南京,在街头 流浪了几天后,被警察送到南京市救助站 。但因无法找到自己的家,他在救助站已 呆了3个月。
•
Thanks
(二)家庭
• 家庭在流浪青少年,特别是流浪未成年的 救助保护工作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社会工作者要注意充分发挥家庭的作用, 解决家庭的问题,以更彻底地解决青少年 的流浪问题。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三)流浪青少年自身
• 解决青少年自身的问题,安抚青少年在流 浪过程中受到的创伤是社会工作者介入流 浪青少年救助保护工作的重点。
演讲者:刘卫东 PPT制作者:郭晓磊、詹咪咪
主要内容
流浪青少年定义 社会工作的作用 服务内容 可利用的资 源 需要注意的问题 案例和案例分析
一、流浪青少年的定义
是指,没有固定住所,没有可靠的可以保 障基本生活需要方式的,经常性处于迁移 状态的青少年。
流浪者
二、社会工作的作用
• 社会工作作为一门助人自助的专业,在防 止青少年流浪,帮助非自愿流浪的青少年 结束流浪,重新过上稳定生活方面可以发 挥重要的作用
三、服务内容
• (一)救助机构 • (二)家庭 • (三)流浪青少年自身
(一)救助机构
• 目前我国救助流浪人员的主要机构是分布 于各市级单位的救助管理站,其中也包括 专门针对3~18岁流浪儿童的救助保护中心 。在这些救助机构,社会工作者可以发挥 专业优势,发掘流浪人员的需求,运用各 种工作方法,引导流浪人员结束流浪,获 得稳定的生活。
案例分析
• • • 案例分析: 阿里木思想比较幼稚,没有太多社会经验。生活在经济发展水平比较落后的地方的青少年,如果盲 目迷恋发达地区的生活,抗诱惑能力差,就容易被有不法意图的犯罪分子控制利用。 目前在街头流浪的许多未成年人,有相当一部分是已被某些犯罪分子控制的职业乞丐,他们或者被 胁迫偷东西,或者卖花,他们在街头的行动随时被监控,所以很难逃脱。一些刚刚被逼就犯的孩子 们在刚开始肯定是想逃脱的,但有些儿童一旦已将偷窃等行为养成习惯,那后果就不堪设想。所以 ,对这些流浪儿童应及早发现、及早救助保护。 服务方案: 像阿里木这样的孩子,他能主动逃离,是很幸运的,不然真的很难发现。但有些流浪少年儿童因年 幼、智力残障、患有重病等原因无能力求助;有些流浪少年儿童受成年人的控制并被当作赚钱工具 ,身不由己,不能求助;还有些流浪儿童对成人世界持有恐惧、怀疑和敌视的态度,不敢或不愿求 助。因此在对待救助流浪少年儿童的问题上,相关部门不能消极等待流浪儿童自己来求助,而是要 开展外展社会工作,由社会工作者走上街头主动寻找、接触这些儿童,深入调查,及时了解他们的 第一需要,尽量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并经过工作者的努力,促使他们自愿接受救助。目前在国内, 郑州市救助保护流浪儿童中心对于这一做法的实践较到位,值得我们借鉴。从1991年2月到现 在,该中心坚持定期在郑州火车站广场等流浪儿童相对集中的地方,开展街头救助与维护儿童权利 的宣传和服务,为流浪儿童提供食品、饮用水、药品和绘画工具,吸引他们和工作人员一起在友好 、愉快的气氛中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娱乐。2001年3月底,该中心建立了救助保护流浪儿童中 心网站,介绍中心基本情况,发布新闻、寻人信息等,加强宣传工作,为流浪儿童提供了一个可以 获得更广泛帮助的途径。但是,针对这一实践方案,值得注意的一点就是工作者必须同时建立和完 善救助过程的跟踪机制和救助后的跟踪措施,以保证流浪儿童更彻底顺利地融入社会,防止被救助 者再次流浪。
• •
案例三
• 小红(化名),14岁,宁夏人,小学毕 业没上初中。她说她父母亲只对弟弟好, 从来不关心她,让她做事还打骂她。于是 她偷了家里100元钱离家出走了。来到 了南京后,流浪了一天,被警察带到了救 助站。访谈的那天是她在救助站的第十天 ,救助站的工作人员已经为她联系了家里 ,准备第二天把她送回去。可她却表示出 强烈的不愿意回家的念头。
案例分析
• • • • 案例分析: 幸亏小红被警察发现早,并把她送到了救助站,不然不知她会怎样生活。像她这样小 小年纪,能怎样养活自己呢?她也许没有仔细考虑。父母对她缺少关爱是她离家出走 的主要原因。所以她的社会功能失调主要也是来自家庭。如果只是简单把她送回家, 也许根本没有解决问题。 服务方案: 对这样的案主,社会工作者必须要扮演维权者的角色。在中心,要给予她情绪支持, 让她将心中的不满和失落情绪发泄出来;必须对她进行心理辅导,让她学会以乐观的 态度来看待家庭关系,学会自爱、自信、自强;社会工作者陪同将其送回家,但到了 她家应该进行家庭辅导,防止她父母因女儿离家出走而粗暴责备女儿。当然,改变父 母对女儿的教养方式有一定的难度,但却是一定要做的工作。因为家庭功能的失调是 她流浪的根本原因。 总结:以上是对四个流浪儿童的典型个案进行服务的方案设计,并非全面而具体,但 却是实施有效救助保护必需的内容。对于流浪儿童的救助,社会工作者既可以利用专 业优势,利用专业的个案工作方法和团体工作方法对流浪儿童进行直接的保护救助, 又可以为救助工作的开展搭建平台,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进来。这样,在社会工作 者的带动下,全社会共同重视并参与这项工作,流浪儿童救助工作就会更加完善而有 效
案例分析
• • 案例分析: 南南应该是来自一个贫困家庭,由于生活缘故,父亲选择抛弃智力低下的南 南。所以他是被抛弃的,他的流浪是被迫的。现在因残疾而被父母抛弃的孩 子,在救助的儿童中占了很大一个比例,所以,这个案例非常具有典型性。 如果无法查找到父母,对这样的儿童社工应该如何介入呢? 服务方案: 对于这个案例,社会工作者应扮演中介者和资源策划者角色。社会工作者应 尽量为南南寻找父母,如能找到,在了解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可为此家庭提 供经济上的支持、教养方面的指导,并请有关部门监督,以防再次遗弃,从 根本上保障南南的基本权益。若通过努力都无法找到孩子的亲生父母,则要 另做安排。基于救助保护中心的性质和职能,南南不可能一直留在救助站, 但也不能直接将他推向社会。社会工作者应将南南转介到其他机构,为其联 系有助于其健康成长的环境,比如社会福利院以及各种福利机构,或者安排 家庭寄养,或者安排“类家庭”,社会工作者定期追踪回访。同时,社会工 作者对儿童本人,应给予情绪上的支持,让其感觉到周围的人对他的关心。 整个过程,社会工作者应采用个案管理模式,在中心建立个人档案,内容包 括个人基本情况、流浪史、转介安排,并有定期回访记录。
• •
案例二
• 阿里木(化名),男,16岁,新疆人,今 • 年上初一,家中有父母,家庭不是很富裕。一个 新疆本地人告诉他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他抵挡不 住诱惑,就跟着“老乡”来到了扬州。到了扬州 他才发现自己上当受骗了,他已经被卖给了一家 小偷公司。那家公司的工作人员让他去偷东西, 不愿意就被打。有一天,趁人不注意他溜了出来 ,向警察求助,被送到了南京救助站。
三、可利用的资源
• (一)救助机构
• (二)全国性的事业单位和NGO • (三)学校 • (四)社区
四、需要注意的问题
• (一)理性对待流浪青少年的撒谎问题
• (二)防止重复流浪问题 • (三)正确对待流浪青少年的选择
案例一
• 南南(化名),男,12岁,轻度智障, 家中还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姐姐。三个月前 被父亲带到南京,并抛弃在南京,在街头 流浪了几天后,被警察送到南京市救助站 。但因无法找到自己的家,他在救助站已 呆了3个月。
•
Thanks
(二)家庭
• 家庭在流浪青少年,特别是流浪未成年的 救助保护工作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社会工作者要注意充分发挥家庭的作用, 解决家庭的问题,以更彻底地解决青少年 的流浪问题。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三)流浪青少年自身
• 解决青少年自身的问题,安抚青少年在流 浪过程中受到的创伤是社会工作者介入流 浪青少年救助保护工作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