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防腐厂风险管理
防腐保温工程施工风险分析

防腐保温工程施工风险分析一、施工现场安全风险1、作业面积狭小:防腐保温工程一般施工作业面积较小,且常常需要在狭小空间内进行作业,一旦发生事故将导致人员无法及时脱离危险区域,增加了施工风险。
2、高温作业环境:在一些工业设备、管道等表面进行防腐保温作业时,由于高温介质的存在,作业环境温度较高,易导致作业人员中暑甚至中暑死亡。
3、施工现场杂物:施工现场常常有各种杂物散落,如电线、作业工具等,若管理不善易引发电气火灾。
二、施工材料使用风险1、防腐保温材料有毒害性:一些防腐保温材料含有有毒有害物质,长期暴露于其作业环境中容易对人员造成危害。
2、防腐保温材料易燃性:在防腐保温工程中所使用的材料往往易燃,若施工过程中不慎发生火灾将对现场人员造成威胁。
三、作业人员安全风险1、人员作业技能不足:由于防腐保温工程施工具有专业性,若作业人员技能不够熟练,容易导致施工质量不合格,进而影响施工安全。
2、人员疲劳度高: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下作业,易导致人员疲劳度增加,造成操作不慎,增加了施工风险。
3、人员违规操作:在施工现场中,一些人员可能出于私心进行违规操作,如超负荷作业、不戴安全帽等,增加了事故发生的概率。
四、设备工具使用风险1、设备工具维护不及时:在一些防腐保温工程施工中需要使用到相关设备及工具,若维护不及时容易导致设备损坏,影响施工进度。
2、设备工具操作不当:一些设备操作需要经过专业培训,若操作不当则可能导致设备故障、事故发生。
综上所述,防腐保温工程施工风险较大,需要严格遵守相关规定,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风险控制。
在施工前要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和安全措施,保证施工人员具备相应技能和培训,随时提醒施工人员注意安全,在施工过程中不断进行安全检查和监督,确保施工过程中的风险得以控制。
只有这样,才能保障防腐保温工程施工的安全进行,避免事故的发生。
埋地管道防腐规范

埋地管道防腐规范近年来,在城市化进程加速的背景下,人们对基础设施建设的要求不断提高,特别是在管道建设方面要求更为严格。
而防腐是保障管道长期运行的重要环节。
目前,埋地管道防腐方面的规范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
一、概述埋地管道的防腐是指在管道开挖、铺设和安装后,对管道体进行防腐涂层或防腐处理的工作。
这种工作对于保障管道的使用寿命和运行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规范的制定埋地管道防腐方面的规范是由相关专业机构和技术人员共同制定的,其主要原则是在防腐的基础上,综合考虑管道的材质、环境、使用寿命、运行压力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设计。
三、常用防腐材料常用的防腐材料主要包括有机涂层、无机涂层、热缩套管、防腐漆涂层等。
1. 有机涂层:有机涂层主要由聚氨酯、聚酯、环氧和丙烯酸等树脂制成,具有很好的耐腐蚀能力和附着力。
2. 无机涂层:无机涂层主要由陶瓷、复合材料和硅酸盐等无机材料制成,具有很好的高温耐腐蚀能力。
3. 热缩套管:热缩套管是一种以聚烯烃为原料,经过化学交联形成的一种高分子材料。
其优点是具有优异的耐化学性和耐腐蚀性能。
4. 防腐漆涂层:防腐漆涂层适用于各种管道的防腐。
由于其具有优异的耐化学性和抗紫外线性能,能够长期保护管道不被损坏和腐蚀。
四、防腐规范的实施在实施埋地管道防腐规范时,应该在施工前对管线的基础和土体进行检测,以确保施工前的基础平整和土质良好,同时保证防腐涂层的质量,并针对不同的管道环境和媒介性质进行不同的防腐设计,特别是在易受到腐蚀的部位加倍注意。
五、维护与管理虽然埋地管道采用了严格的防腐规范,但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环境和工作条件的不可预测因素,管道仍然存在一定的腐蚀风险,因此,需要对其进行定期维护和管理。
其具体措施包括定期检查防腐涂层的情况,及时修补損坏部位,同时也要注意周边环境的变化,及时处理导致腐蚀可能的因素。
六、总结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情况下,埋地管道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将成为城市化建设的重要部分之一。
防泄漏防腐蚀管理制度

防泄漏防腐蚀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加强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确保生产设备和生产环境的安全运行,防止泄漏和腐蚀对企业造成的损失,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涉及化学物质、高压气体、液化气体、酸碱溶液等易造成泄漏和腐蚀的生产设备、管道和容器,以及相关操作人员。
三、责任部门和人员1. 生产管理部门负责本管理制度的组织实施和督促检查工作;2. 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对生产设备和生产环境的安全检查和评估,并提出改进建议;3. 设备维护部门负责生产设备的定期检修和维护;4. 操作人员必须接受相关安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并按规定进行安全防护。
四、泄漏和腐蚀防控措施1. 选择适当的材料,采用防腐蚀材料和密封材料来制造生产设备和管道;2. 对易发生泄漏和腐蚀的部位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及时更换损坏的部件;3. 加强管道和容器的密封性能,定期检查阀门和接头,发现松动或损坏立即处理;4. 对储存的化学品和液体进行分类储存,避免不同物质相互腐蚀;5. 对高压气体和液化气体的操作和存储,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并保持设备和容器的完好;6. 加强现场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提高对泄漏和腐蚀风险的认识,做好应急处理准备。
五、应急预案1. 建立完善的泄漏和腐蚀应急预案,包括泄漏和腐蚀的预防和处理措施;2. 指定应急处理人员和专职队伍,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理能力;3. 配备必要的泄漏和腐蚀处理设备和药剂,确保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理泄漏和腐蚀事故;4. 在发生泄漏和腐蚀事故时,及时报警和采取紧急措施,避免事故扩大。
六、监督检查1. 生产管理部门负责对生产设备和管道的定期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2. 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对生产设备和管道的安全检查和评估,对不符合安全要求的设备和管道提出整改建议,并监督整改工作;3. 对操作人员的安全管理和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考核,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纠正和培训。
七、违规处理1. 对未经许可擅自操作设备和管道的人员,一经发现,立即停止并进行警告,情况严重者给予相应的处罚;2. 对超出规定标准使用化学品和液体的人员,一经发现,立即限制使用并进行警告,情况严重者给予相应的处罚;3. 对拒不接受安全培训和违反操作规程的人员,一经发现,立即停止并进行警告,情况严重者给予相应的处罚。
工业管道区风险点告知卡

工业管道区风险点告知卡
工业管道区风险点告知卡
风险点1:高温管道
描述:高温管道在输送高温介质时,容易产生爆裂和泄漏,导致爆炸和火灾等事故。
防范措施:加强对高温管道的检查和维护,确保管道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加装温度传感器和报警装置,及时发现温度异常并采取措施。
风险点2:化学品管道
描述:在输送化学品时,如果管道泄漏,则会导致有毒有害气体的泄露,危害人体健康。
防范措施:加强管道防腐蚀和密封工作,减少管道泄漏的可能性;建立完善的紧急救援预案,一旦发生泄漏事故,能够快速有效的进行处理和应急救援。
风险点3:高压管道
描述:高压管道在输送高压介质时,一旦出现泄漏,会产生巨大的压力和破坏力,危及人员安全。
防范措施:对高压管道进行严格的检查和监测,及时发现隐患进行处理;建立安全隔离措施,确保人员不会接近高压管道。
风险点4:水管道
描述:水管道在输送水源时,一旦出现泄漏,会造成大量水的
浪费和损坏周围的设备。
防范措施:加强对水管道的检查和维护,及时修复漏水情况;
建立节水意识,提高员工的环保意识。
风险点5:气体管道
描述:输送气体的管道如果泄漏,则会导致爆炸和火灾等事故。
防范措施:对气体管道采取密封、防腐蚀等措施,避免泄漏,
建立气体泄漏应急预案,一旦发生泄漏事故,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置。
对于工业管道区的风险点,要建立起完善的安全管理机制,加
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培训,及时发现管道隐患并加以处理,预防事
故的发生,确保企业及员工的安全。
钢管内衬塑防腐管道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钢管内衬塑防腐管道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随着现代化工生产的进步,钢管内衬塑防腐管道被广泛使用。
钢管内衬塑防腐管道具有使用寿命长、耐腐蚀、质轻等优良特性,广泛用于石化、能源、化工等工业领域。
过程控制、设备监测和安全管理是管道运行安全的重要保障。
本文将介绍钢管内衬塑防腐管道的操作注意事项和保养规程。
操作注意事项入口处操作当进入钢管内衬塑防腐管道进行维护和清洗时,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特别是在进入入口处时,应当注意以下事项:1.穿好防护服,并确保配戴好符合要求的安全防护设备,包括安全带、安全绳、安全帽等。
2.确定管道内空气质量,特别是氧气含量是否达标,避免中毒风险。
3.在入口处设置警示牌,提示内部操作工作人员及时进行安全管控,避免非授权人员误入,造成意外风险。
4.在进入管道之前检查相关设备的状态,确保设备的完好性和工作正常。
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在进入钢管内衬塑防腐管道进行操作措施时,应注意以下问题:1.操作人员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操作人员不得在管道内吸烟、喝水、进食等行为,避免造成污染和安全隐患。
3.操作过程中注意氧气含量的情况,必要时进行通风换气,保证氧气含量处于正常范围内。
4.若在操作中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刻采取相应措施,如通知相关工作人员,停工待排除问题等。
安全退出操作在安全退出钢管内衬塑防腐管道时,应注意以下问题:1.离开钢管内衬塑防腐管道后,应及时拆卸防护服,在规定区域进行清洗消毒。
2.如有哮喘、过敏等特殊情况的工作人员不宜进入钢管内衬塑防腐管道,或需在医生陪同下进行操作。
3.在出口处设置提示牌,提示操作人员安全退出。
4.确认退出口的稳定性和安全。
保养规程为维护和保证钢管内衬塑防腐管道的正常运行,应注意以下保养规程:1.关注管道使用寿命,及时进行检查和维护,以避免管道内部的积存,影响正常使用。
2.建立应急预案,特别是在发现管道出现泄漏情况时,应及时采取应急措施,避免造成环境和人员安全隐患。
管道风险分类

管道风险分类一、引言管道是现代工业和城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之一,但由于管道运输涉及液体、气体等危险物质,存在一定的风险。
为了确保管道运输的安全性,对管道风险进行分类是必要的。
二、风险分类方法根据国际上通行的做法,管道风险可以按照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类:1. 管道材质风险分类根据管道的材质特性,将管道分为金属管道、塑料管道和复合材料管道等。
金属管道由于其强度高、耐腐蚀性好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天然气等行业。
塑料管道具有重量轻、绝缘性好等优点,适用于低压输送。
复合材料管道则是近年来的新兴材料,具有高强度、耐腐蚀等特点,适用于特殊环境。
2. 管道用途风险分类根据管道的用途,将管道分为石油管道、天然气管道、化工管道等。
石油管道主要用于原油和石油产品的输送,天然气管道用于天然气的输送,化工管道用于化工产品的输送。
不同用途的管道在操作流程、输送介质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风险分类也有所不同。
3. 管道工艺风险分类根据管道的工艺特点,将管道分为常规管道和特殊管道。
常规管道是指输送常规介质的管道,如水、空气等。
特殊管道是指输送特殊介质的管道,如高温、高压、腐蚀性介质等。
特殊管道由于介质的特殊性,风险较高,需要加强监管和管理。
4. 管道环境风险分类根据管道所处的环境特点,将管道分为陆地管道和水下管道。
陆地管道主要存在地质灾害、人为破坏等风险,水下管道则面临海洋环境、冲击波等风险。
不同环境下的管道风险也有所不同,需要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行管理。
三、风险评估与管控对管道风险进行分类后,需要进行风险评估和管控。
风险评估是指对管道风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确定风险等级和风险程度。
风险管控是指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风险,包括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和应急措施等。
1. 技术措施技术措施是指通过改进管道设计、建设和维护等方面的技术手段,降低管道风险。
例如,采用高强度材料、加装防腐层、增加泄漏检测装置等。
技术措施需要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创新,不断提高管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管道防腐蚀管理制度及流程

管道防腐蚀管理制度及流程一、前言管道防腐蚀对于管道系统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
管道防腐蚀管理制度及流程旨在规范和完善管道系统的防腐蚀工作,确保管道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管道系统的管理和维护工作,并要求全体相关人员遵守。
二、管理制度1. 管道防腐蚀管理机构(1)管道防腐蚀管理机构由公司设立,负责管道防腐蚀管理工作的指导、监督和检查。
(2)管道防腐蚀管理机构应当建立明确的管理职责和权限,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并根据管道系统的特点和安全风险制定相应的管理政策和制度。
(3)管道防腐蚀管理机构应当定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确保他们具备必要的防腐蚀知识和技能。
2. 管道防腐蚀管理流程(1)管道防腐蚀工作分为日常管理和定期检查两个环节,每个环节的具体工作流程如下:日常管理流程:① 确定管道系统中可能存在腐蚀的区域,对其进行标记和分类。
② 对腐蚀环境因素进行分析和评估,制定相应的防腐蚀措施。
③ 配备必要的防腐蚀设备和材料,对管道系统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
④ 对管道系统的防腐蚀工作进行记录和归档,保留相关数据和资料。
定期检查流程:① 制定定期检查计划,对管道系统进行全面检查和评估,发现腐蚀问题及时处理。
② 对管道系统的腐蚀程度进行评估,制定修复和加固方案。
③ 对管道系统的防腐蚀工作进行记录和汇总,形成定期检查报告。
3. 管道防腐蚀管理的档案和记录(1)管道防腐蚀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和完善管道防腐蚀的档案和记录,包括管道系统的结构图、材料表、维护记录等。
(2)管道防腐蚀管理机构应当按照相关规定,对管道系统的防腐蚀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形成相应的报告和记录。
(3)管道防腐蚀管理机构应当对管道系统的防腐蚀工作实施质量控制,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三、管理流程1. 管道防腐蚀管理流程(1)管道防腐蚀管理流程包括日常管理和定期检查两个环节。
(2)日常管理流程要求对管道系统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估,制定相应的防腐蚀措施,并对防腐蚀工作进行记录和归档。
防泄漏及防腐蚀管理制度

防泄漏及防腐蚀管理制度一、总则1、为了加强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保障环境保护,避免因泄漏和腐蚀引发的安全事故和环境污染,制定本管理制度。
2、本制度适用于企业生产、储存、使用易泄漏和具有腐蚀性的化学品、危险品的单位。
3、本制度中所涉及易泄漏和腐蚀性化学品、危险品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酸、碱、氧化物、有毒气体、易燃易爆的液体和气体等。
4、本管理制度遵循“防范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通过规范管理、加强监督,减少泄漏和腐蚀的风险,最大限度地保障企业的生产安全和环境保护。
二、责任部门及职责1、企业领导班子负有维护企业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的最终责任,需将相关政策纳入企业整体发展规划中,并向全体员工进行宣传教育。
2、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组织编制和实施本管理制度,并定期对其进行检查、评估和优化改进,确保制度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3、生产部门、仓储部门和工艺部门负责相关化学品、危险品的存储、使用和生产,需加强对人员的培训,确保员工了解、掌握相关安全操作规程。
4、设备维护部门负责定期对各类设备、管道、阀门等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完好和运行正常。
5、监督部门负责对企业各部门执行本制度情况的监督和检查,并及时发现和纠正相关问题。
三、防泄漏管理1、化学品、危险品的储存和使用应在专门的储存室、仓库、工作间内进行,储存和使用场所应具备防泄漏、防腐蚀的基本条件,如铺设漏油布、安装油池、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等。
2、在储存和使用环节,必须使用经过检验合格的贮存容器、储存设备、阀门等,定期对其进行检查、保养和维护,并制定健全的漏油、泄漏监测、预警、处置和报告程序。
3、每名储存和使用人员都要经过专业的安全培训,掌握相关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处理措施,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
4、为了在发生泄漏时能够采取迅速有效的处置措施,应组织定期进行应急演练,使相关人员熟悉各类紧急处理设备的使用方法,并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5、定期组织对相关设备、管道等进行检查和保养,确保设备完好,阀门、接头严密,有效预防泄漏事件的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道防腐厂风险管理Managing risk:are your coated pipes fit for purpose?C bates,CHEMETALL PLC. UK,D Norman,David Norman Corrosion Control,UKBHR集团2005年第16届国际管道防护会议摘要:油气水管道的腐蚀控制是世界性的重大课题,腐蚀控制有助于维护管道的完整性和资产价值。
随着人们对管道的物理和化学性能要求越来越高,有必要将防腐涂层和辅助阴极保护系统纳入风险管理的范畴,事实证明,这样做是合乎逻辑和顺理成章的。
本文探讨在管道防腐厂和管道沿线的管道防腐层涂敷方法。
通过列举的若干实例,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对防腐管道如何满足实际用途要求提出了若干建议。
1.引言假设你正在参加某个资产与风险管理会议,假如你是某跨国管道公司主管经营操作的经理,或者你只是个分管某段管网的腐蚀工程师,也许你管辖管道的腐蚀问题正使你焦头烂额!你管辖的地下管道在投产运行后不久,管道的完整性正在受到严重的威胁,而管道还远没有达到其设计使用寿命。
现代三层聚烯烃(3LPO)防腐层正在失效;阴极保护(CP)电流需要量的波动表明可能存在阴极保护屏蔽问题;可能存在腐蚀增长和加剧的风险,可能还会发生应力腐蚀开裂(SCC);管道寿命期的监测、检查、维修以及可能进行的返修工作成本将超出预算,而且还在急剧增加中!那么,问题错在哪里?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问题呢?如何才能够防止这些问题的发生呢?通过对腐蚀状况的全面调查和风险评价后,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对管道完整性构成威胁的主要因素–失效的管道防腐层系统。
对可能出错的原因以及为什么出错的解答涉及的范围很宽,原因可能很简单,也可能非常复杂。
尽管有些问题造成的困难很小也很容易解决,但是,许多问题往往造成重大的风险和费用后果。
这些问题可以是单独存在的,也可能是合并发生的,可以归纳如下:●建造管道的各方–如用户、承包商(工厂涂敷、现场补口、检验、施工等)以及项目工程设计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或者联络。
●对于工厂涂敷和现场补口没有适宜的或者针对特定项目制定的防腐层技术规范。
●没有合适的质量计划以及检验测试计划(ITP)。
●施工和管道用地(ROW)问题–延迟、储存、大气条件和损伤等。
●防腐层系统问题–防腐材料的选择、测试、质量评定和审批,使用中不同材料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它们的正确涂敷。
●管道防腐厂和现场补口作业缺乏合适的在役设备。
●钢管表面预处理(SP)不当或者不充分。
●钢管表面预处理(SP)的质量控制、操作或者管理不到位,表面预处理用的磨料和工艺技术不合适。
●缺乏良好的质量计划,缺乏完善的检验和审批程序,试验方法不正确或者不合适,开始涂敷前没有按照程序进行必要的质量评定。
●缺乏对钢管特性的全面了解,包括钢管硬度、表面质量、现状和钢管的制造、运输和储存状况(来源)。
●缺乏完整的系统设计,对技术规范缺乏正确的解读–技术含量不足,不了解所有钢管表面预处理(SP)与涂敷工艺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影响,也缺乏灵活解读的能力应对变化的条件。
●过分自信,过分依赖以往的经验。
●缺乏利用或者不能主动获得专家的指导和技术支持。
在上述所列情况下,结合下列若干实例,通过追述整个涂敷项目的操作程序和所有关键的工艺步骤,把焦点集中在如何加强管理和解决这些问题上,从而消除它们的风险影响。
本文将集中探讨防腐层系统,特别是钢管表面的预处理,说明如何才能正确地、始终如一地、顺利地达到预期的质量、性能和耐用性。
本文还讨论了这些问题可能造成的成本费用–包括解决这些问题的直接成本和它们对管道寿命影响的间接成本。
对于涂敷承包商而言,与因为质量事故发生的罚款、增加的检验费用、报废和延迟生产问题相比,改进防腐层质量的成本效益、生产效率和产品的稳定性(包括附加的直接成本)是不言而喻的。
对于管道业主而言,能够始终如一达到改进的防腐层系统的质量、性能和耐用性将极大降低腐蚀管理成本,减少管道寿命期潜在的问题。
2.实例研究实际防腐层事故是很多很多的!本文从作者经历过的许多管道防腐层事故中,选择三个最有代表性的发生最频繁的事故实例。
2.1实例一:南美管径:762 mm,从日本和巴西采购,所有钢管有临时防锈漆裸钢管储存:在海洋环境中储存了15个月防腐层系统:涂敷单层熔结环氧粉末防腐层技术规范:不合适,按防腐厂规范表面预处理:完全不合适埋地年数:新的陆上项目运行操作:新项目阴极保护系统:新项目裸钢管储存地区白天温度非常高,午后降水量很大。
此外,无论是大气中还是地上,氯化物含量均很高。
已经证明,在钢管制管厂涂刷的临时防锈漆是问题的主要来源。
这种虫胶型防锈漆又薄又脆,容易从钢管上脱落。
但是,它仍然覆盖了大约30%的表面。
这样在15个月的储存期间,造成钢管不同部位腐蚀速度的差异,也造成钢管防腐厂里磨料喷砂清理的困难。
钢管上的沥青涂料软化和流淌,在钢管上形成突起的部位。
在这样的突起部位附近,腐蚀程度更为严重。
已经发现,喷砂清理不能有效地清除钢管上的沥青涂料。
因为沥青质地很软,喷出的磨料无法去除它们。
而且,磨料会很快被盐分和沥青严重污染。
紧靠第一台磨料喷砂清理装置前,曾经建造一台速冻装置,尝试使沥青冷冻变硬,但没有什么效果。
也曾重新试用旋转式钢丝刷,但问题甚至变得更糟。
所有钢管表面覆盖了大量可溶解的盐分,并且在钢管进入第一台磨料喷砂清理装置前,没有彻底清除掉这些盐分。
在15个月的储存期间,堆放的底层钢管直接搁在地上,而该地区处于大海与港湾之间,土地被盐分高度污染。
由于白天温度非常高,午后雨水非常大,所以,腐蚀速率非常高。
起初,没有采取任何去除盐分的措施。
最后在管子堆放场,放在底层的每根钢管不得不一根根用水和砂混合料手工打磨清理,可惜水质不纯,砂子含有大量氯化物!放在底层的每根钢管上几乎都发生坑蚀问题。
即便如此,所有钢管后来都涂敷了熔结环氧粉末防腐层。
后来,对部分防腐钢管进行检查,发现钢管表面已经发生过坑蚀,壁厚损失量高达72%,而这样的钢管却涂敷了防腐层。
在用的管道防腐厂设备是从南美洲其他地方搬过来的,以前是用于涂敷直径356 mm钢管的。
不用说,用这样的设备涂敷直径762 mm的钢管是很困难的。
管道防腐厂从未按程序进行过质量评定试验。
经过两台完全不合适的喷砂设备的磨料喷砂清理后,所有“棕色”钢管都用铬酸盐进行了预处理。
甚至涂刷铬酸盐的方法也是不合适的–围绕钢管成螺旋状点涂了26点铬酸盐溶液,而没有用刮刀把铬酸盐溶液抹成薄薄的均匀的一层膜。
熔结环氧粉末的喷粉橱是完全不合适的,大量粉末排到大气中,有些还“塞满了”喷粉橱。
所有涂敷好的钢管表面覆盖了一层部分反应的粉末以及过量喷出的粉末。
有些涂敷好的钢管防腐层表面有几百处漏涂点,特别是那些以前发生过坑蚀的部位。
所有这些部位曾经用双组分环氧修补料填平。
没有按程序进行过任何质量评定试验,采用的防腐层技术规范非常差。
钢管的储存方式和所用的防腐涂料完全不合适。
2.2实例二:非洲管径:1219 mm,从四家欧洲的钢管厂采购裸管储存:放在船上,在海边防腐层系统:三层聚乙烯(3LPE)防腐层技术规范:不合适表面预处理:非常差埋地年数:三年操作:除压缩机站附近外,其他为环境地下温度阴极保护系统:运行并监测,但控制不正确所有钢管是从欧洲海运到非洲的,有些直接放置在甲板上运输。
有些裸管涂敷前在海边储存了12个月。
采用的防腐层技术规范是不合适的。
表面预处理标准也是不合适的。
没有规定或者采用磷酸处理或者铬酸盐预处理。
没有按程序进行过任何质量评定试验。
采用的防腐层技术规范是三层低密度聚乙烯系统,即包括50 –75 微米熔结环氧粉末、150微米聚乙烯共聚粘结剂、2.3 mm低密度聚乙烯层总厚度。
聚乙烯原料来源不明。
对于大型1219 mm直径厚壁钢管,这样的防腐层技术规范完全不合适。
仅仅埋地运行三年后,就发现防腐层与钢管底材的附着力明显降低了。
低密度聚乙烯太软,很容易被割透。
可以很容易地从钢管底材将整个三层低密度聚乙烯防腐层系统剥离下来。
在钢管表面甚至没有留下剩余的熔结环氧粉末漆膜。
在防腐层下面明显有肉眼可见的腐蚀产物。
用30倍放大镜检查钢管底材和防腐层的背面,发现下列状况:●圆滑的不成角度的粗糙度锚纹●散开的而不是致密的粗糙度锚纹●有磨料颗粒存在●有粉尘和粒屑●有结晶盐由于没有实地见证钢管在防腐厂的涂敷状况,只能参阅管道防腐厂的生产记录。
尽管在许多版本的质量计划中包括了相关的要求,但是,这些记录确认,并没有进行过磷酸处理,也没有进行过铬酸盐预处理。
虽然按要求范围记录了磨料喷砂清理的粗糙度锚纹状况,但是,并没有记录下粗糙度锚纹的圆滑度、角度以及密度。
众所周知,低密度聚乙烯的水蒸汽渗透率比中密度和高密度聚乙烯的水蒸汽渗透率明显高得多。
劣质的表面预处理质量加上低密度聚乙烯很高的水蒸汽渗透率,两者的共同作用是造成此防腐层系统失效的主要原因。
有可能涂敷熔结环氧粉末时温度太低,使熔融的环氧粉末无法在钢管表面充分地流淌和润湿。
类似防腐钢管曾经用防水油布覆盖后堆放在地上,涂敷三年后,防腐层与钢管底材之间依然保持良好的附着力。
露天存放在地上的钢管,三层聚乙烯防腐层与钢管管体依然保持良好的附着力,但是,在管端焊接预留段附近的防腐层缺乏附着力。
现场补口采用厚浆型热缩套。
检查结果表明,在土壤“抓紧”热缩套的地方,所有热缩套都发生了褶皱,使厚浆涂料发生皱缩。
厚浆型热缩套完全不适合这样管径的钢管和埋地条件。
用热缩型补丁进行了修补。
许多地表以下的补丁失去了与钢管及防腐层的附着力,观察到地上那些补丁正在失去附着力。
在所检查的一个部位,防腐层明显发生了阴极剥离,在此,管子安置在巨大的很尖的石头上,石头穿透了整个防腐层系统。
缺乏表面预处理以及加热技术太差是导致热缩型补丁失效的原因。
2.3实例三:斯堪的纳维亚管径:750 mm裸管储存:在海边,时间很短防腐层系统:三层聚丙烯(3LPP)防腐层技术规范:国家技术规范及补遗表面预处理:合理良好埋地年数:新的陆上和海上项目操作:新项目阴极保护系统:新项目钢管非常成功地涂敷了三层聚丙烯(3LPP)系统,然后运送到斯堪的纳维亚储存了比较短的几个月时间。
储存期间,注意到有些钢管上的防腐层的端部与钢管底材的附着力有些问题。
在管子切割和焊接过程中,显然焊接过程的残余热量使整个三层防腐层从底材上剥离“翘起”。
在进行感应加热补口作业时,发现整个防腐层系统失去了与底材的附着力。
曾经尝试稀释来获得完全粘结的防腐层,但是通常是不成功的。
在现场、实验室以及管道防腐厂进行了调查,证实涂敷第一层熔结环氧粉末时温度太低,熔融的环氧粉末没有在底材表面充分流淌和润湿。
在实验室里用200倍的放大镜检查时,发现在喷砂清理过的底材表面与防腐层系统的熔结环氧粉末底漆之间有微小的空隙,并且,底材表面不太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