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小学生风疹爆发疫情的分析-2019年教育文档

合集下载

重庆市南川区鸣玉镇某小学风疹暴发疫情调查

重庆市南川区鸣玉镇某小学风疹暴发疫情调查

重庆市南川区鸣玉镇某小学风疹暴发疫情调查摘要】目的:通过分析鸣玉镇某小学风疹暴发的流行病学特征,寻找本次暴发的危险因素,探索预防控制风疹暴发疫情的对策。

方法:采用统一调查表,收集病例临床、流行病学可疑危险因素和实验室检测信息,开展病例对照研究,查找危险因素和传播途径。

结果:2015年3月23日-4月17日,共发生风疹病例41例,罹患率3.56%。

首发病例发病前15天内有暴露史。

病例对照显示暴露于与风疹病例接触、暴露于家庭有风疹病例、班中接触的病例已隔离、有良好的洗手习惯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暴露于与风疹病例接触、暴露于家庭有风疹病例可能是风疹暴发的危险因素,而班中接触的病例已隔离、有良好的洗手习惯可能是风疹的保护因素。

加强医疗机构和学校传染病报告,做好病例隔离,是预防控制风疹暴发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风疹;暴发疫情;流行病学调查;病例对照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以发热、全身皮疹为主要特征,常伴有结膜炎、耳后及枕部淋巴结大,部分病例可发生关节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脑炎等并发症。

2015年4月,南川区鸣玉镇某小学发生了1起风疹暴发疫情,对该起疫情的血清学监测与疫情处置过程进行了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 2015年3月23日-4月17日,鸣玉镇某小学发生了一起风疹暴发疫情。

南川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业人员对所有病例进行了个案流行病学调查和统计分析,并对17例病例采样监测麻疹IgM和风疹IgM。

1.2 诊断标准依据2010年5月卫生部颁布的《现行法定报告管理传染病诊断标准中风疹诊断标准》。

1.3 实验室检测先后采集病例血清17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间接法检测麻疹、风疹抗体IgM,检测试剂由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一提供。

1.4 研究方法所有风疹病例为病例组,选择与病例同一年级的健康学生为对照组,按照1:2群组匹配。

统一制作风疹危险因素个案调查表,分病例组和对照组,采取一对一问卷方式,调查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发病日期、确诊日期、主要临床表现、流行病学可疑危险因素及实验室诊断等。

一起山区学校风疹暴发的流行病学分析

一起山区学校风疹暴发的流行病学分析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2 O 1 4年 1 2月 第 2 0卷 第 6 期
S t r a i t J P r e v Me d, De c 2 0 1 4 , Vo 1 . 2 0 , No . 6
・ 4 1 ・
餐 饮 单 位 在 自制 香肠 、 香肚等腌腊制 品时 , 将 不 能使 用 亚 硝 酸
[ 3 ]孙 秀芹 , 毕 春蕾 , 等. 亚硝酸盐食 物中毒探 讨[ J ] . 中 国卫 生 检 验 杂
志. 2 0 0 8 . 1 8 ( 1 1 ) : 2 4 0 8 — 2 4 0 9 .
收 稿 日期 : 2 0 1 4 — 0 4 — 1 8 ; 修 回 日期 : 2 0 1 4 — 0 7 — 0 2
责任 编 辑 : 李 明芳

突发 事 件 调查 ・

起 山 区学 校 风 疹 暴 发 的流行 病 学 分 析
李会 彩 , 王 芳 琼
楚 雄 市 疾 病 预 防控 制 中 心 , 云南 6 7 5 0 0 0
摘要 : 目的 分 析 一起 山 区学 校 风 疹 暴 发 的原 因及 流行 特 征 , 指 导 防治 工 作 。方 法 对 疫 情 资 料 进 行 描 述 流 行 病 学 分 析, 用 酶 联 免 疫 吸 附试 验检 测 风 疹 I g M 抗 体 。结 果 2 0 1 3年 5月 1 6 ~3 0 日, 楚 雄 市 八 角 镇 中 学和 中心 小 学校 发 生风
关键词 : 风疹 ; 学 校卫生 ; 流行特 征 ; 突发事件 ; 疾 病 控 制
中 图分 类 号 : R 5 1 1 . 2 文献 标 志 码 : B 文章编号 : 1 0 0 7 — 2 7 0 5 ( 2 0 1 4 ) 0 6 — 0 0 4 1 - 0 2

一起学校风疹暴发的调查分析

一起学校风疹暴发的调查分析

一起学校风疹暴发的调查分析
田菊贵;许秀琴;何海江
【期刊名称】《中外医疗》
【年(卷),期】2009(028)019
【摘要】目的了解本次学校风疹疫情的特征,为今后学校传染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风疹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进行现症病人调查分析.结果共发生34例,均在小学部,中学部无病例发生,流行期为10d,年龄在6~13岁之间,罹患率为
2.52%, 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出疹、卡他症状、淋巴结肿大、眼结膜炎.结论建立学校传染病防控责任制及责任追究制,落实传染病管理各项制度,加强教师员工传染病法律法规及相关知识的培训,尤其是疫情结束后培训,建立主动监测机制,提高风疹免疫空白人群接种率, 是预防风疹暴发的有效途径.
【总页数】2页(P135-136)
【作者】田菊贵;许秀琴;何海江
【作者单位】农三师图木舒克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疆省图木舒克,843900;农三师图木舒克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疆省图木舒克,843900;农三师48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疆省巴楚,8438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11
【相关文献】
1.一起学校风疹暴发的调查及风疹疫苗效果分析 [J], 龚祖伟;李胜国;陈利生;杨源和;李加信;胡维政
2.一起大学校园内风疹暴发的调查分析 [J], 周晓玲;唐震;张春年;安晋英;于波
3.一起风疹暴发疫情的调查分析 [J], 郝玉琴;肖同亮;钟小琴;陈婷
4.一起学校风疹疫情暴发的调查分析 [J], 尚金花;武红果
5.一起学校风疹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J], 王传耀;朱亮;谢翠蓉;丁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单县某小学风疹爆发流行的调查报告

单县某小学风疹爆发流行的调查报告

单县某小学风疹爆发流行的调查报告
马永旭;邢玲玲;张秋敏
【期刊名称】《职业与健康》
【年(卷),期】2005(21)1
【摘要】目的查明单县某小学风疹爆发流行的原因和传播特征 ,采取有效措施尽快控制疫情。

方法利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结合临床特征和实验室检查等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该次风疹爆发流行共发生 76例风疹病人 ,罹患率 2 .96% ;流行高峰在 1月 15~ 2 4日 ,发病 5 3例 ,占 69.74% ;病例以 8~ 10岁学生为多 ,占
75 .10 %。

主要以二、三年级为主 ,占 72 .3 1%。

76例病人中有 67.11%未接种过风疹疫苗。

结论免疫空白和疫情迟报是该次爆发流行的主要原因。

加强对重点人群传染病知识的宣传 ,广泛开展风疹疫苗接种是控制风疹疫情最有效的手段。

【总页数】1页(P73-73)
【关键词】风疹;爆发流行;流行特征;风疹疫苗
【作者】马永旭;邢玲玲;张秋敏
【作者单位】山东省单县卫生防疫站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181.3
【相关文献】
1.一起风疹爆发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J], 张爱民;杨荣廷
2.一起学校风疹爆发流行的调查报告 [J], 秦玉梅
3.一起学校风疹爆发流行的调查报告 [J], 朱艳芳;孙金山
4.一起风疹爆发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J], 张爱民;杨荣廷
5.沈阳某学院附中风疹爆发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J], 徐春娟;马焱霞;朱文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风疹教学演示课件

风疹教学演示课件

03
风疹病理生理及并发症
病理生理变化过程
01
潜伏期
风疹病毒侵入人体后,在局部淋巴结增殖后进入血流,形成第一次病毒
血症。病毒到达全身淋巴结大量增殖再次入血,形成第二次病毒血症。
02 03
前驱期
开始出现发热、头痛、乏力等全身症状,以及咳嗽、喷嚏、流涕、咽痛 等上呼吸道症状。同时,眼结膜充血、畏光、流泪等眼部症状也较为常 见。
淋巴结肿大
风疹患者常出现耳后、枕后淋 巴结肿大。
眼部症状
部分患者可出现结膜炎或角膜 炎等眼部症状。
实验室检测方法及评价
病毒分离
通过采集患者鼻咽分泌物或血液等样本进行病毒分离,可确诊风疹病毒感染。但该方法操 作复杂,耗时较长,一般仅用于科研或流行病学调查。
血清学检测
通过检测患者血清中特异性IgM或IgG抗体来判断是否感染风疹病毒。该方法操作简便、 快速,是临床常用的诊断方法。
分子生物学检测
利用PCR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对风疹病毒进行检测,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但该方法 对实验室条件要求较高,且成本较高,一般仅用于科研或特殊病例的诊断。
鉴别诊断思路及注意事项
与麻疹鉴别
麻疹与风疹在临床表现上相似,但麻疹的皮疹更为密集且颜色更深,同时麻疹患者常出现Koplik斑等特征性表现。此 外,麻疹病毒的实验室检测结果也有助于两者的鉴别。
分型
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普通型风疹、轻型风疹、重型风疹、先天性风疹综合征等。
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
依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进行诊断。前驱期短、上呼吸道炎症 轻、低热、出疹迅速及消退快,以及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等有助于诊断。
鉴别诊断
风疹应与麻疹、猩红热、幼儿急疹等发热、出疹性疾病进行鉴别。此外,还要 注意与药物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疾病相鉴别。

一起小学生甲型H3N2流感暴发疫情的调查报告

一起小学生甲型H3N2流感暴发疫情的调查报告

一起小学生甲型H3N2流感暴发疫情的调查报告摘要:目的:调查该校甲型H3N2流感暴发疫情流行的原因、传播特征,以采取有效防控措施扑灭疫情。

方法:按照卫生部《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报告及调查处理指南(试行)》,采用统一的个案调查表,对所有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结果:疫情历时12天,共发生病例35例,罹患率为1.83%(35/1908)。

结论:该学校卫生管理存在漏洞,平时未开展晨检,缺勤课登记不严格,登记信息未每日(仅按周)反馈给校医,信息滞后,患病隔离不严,延误了对疫情的处理,导致疫情不能及时控制,是造成疫情暴发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流行性感冒暴发疫情调查分析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5.568【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5-0348-012010年2月绍兴市某镇小学先后有35名学生出现发热、咳嗽、流涕等流感样症状,结合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测,证实为一起甲型H3N2流感暴发,现报告如下。

1对象和方法1.1对象。

2010年2月19日~3月2日,某镇小学出现发热、咳嗽、流涕等流感样症状的学生。

1.2方法。

按统一制定的调查表,由该镇卫生院公共卫生科疫情处置人员进行现场调查。

根据《流行性感冒诊断标准(WS285-2008)》对所有疑似病例进行调查,并随机采集部分病例咽试子送县疾控中心进行试验室检测,以明确诊断。

1.3统计分析。

采用Excel建立数据库,使用Epi Info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2.1一般情况。

全校有师生1908名,共42个教学班,分别为一年级10个班、二年级10个班、三年级6个班、四年级6个班、五年级6个班以及六年级4个班,共5幢教学楼,每幢教学楼之间均有楼道连通,有计算机等公共教室。

全校配有专职保健老师1人,教室内均未安装紫外线灯。

2.2发病情况。

至现场调查,除1号楼和4号楼未出现病例之外,其余三幢教学楼均有病例发生。

一起风疹暴发疫情的调查报告

一起风疹暴发疫情的调查报告

一起风疹暴发疫情的调查报告发表时间:2012-02-22T11:01:23.530Z 来源:《医药前沿》2011年第24期供稿作者:张晓红李平徐同武陈刚[导读] 流行病学调查对所有病例进行个案调查,并填写统一的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

张晓红李平徐同武陈刚(湖北省远安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北远安 4 4 4 2 0 0 )【中图分类号】R181.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1)24-0360-012010年3月26日至4月27日,湖北省远安县荷花镇中心小学发生一起出疹性疾病疫情,经流行病学调查和病例标本血清学检测,确认为一起风疹暴发疫情,现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流行病学调查对所有病例进行个案调查,并填写统一的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

1.2实验室检测采集患病学生急性期血清标本,离心分离血清,冷藏于当日送宜昌市疾控中心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风疹抗体检测,同时进行麻疹抗体检测,排除麻疹疫情。

2 结果2.1流行病学特征2.1.1发病情况荷花镇中心小学位于荷花镇苟家垭村2组,占地面积22678平方米,有教学楼1幢,学生宿舍2幢,教工宿舍1幢。

学生宿舍单间面积约8平方米,每宿舍设4张床,住8人。

学校共设有16个班级822名学生(男生424人,女生398人,住宿生346人,走读生476人),教职工57人,学校无医务室及专职的保健医生负责学校卫生管理。

截止4月27日,先后发病18人,住读生15人,走读生2人,老师1人,罹患率2.05%,所有病例经医院门诊或居家隔离治疗均治愈复课,无住院病例及重症病例发生。

2.1.2时间分布首发病例王××,女,12岁,荷花镇中心小学6(2)班学生,发病前一直在校学习,3月26日发病,在荷花镇中心卫生院门诊输液后继续回校上课,发病高峰为29、30日,发病6例,占发病总数的33.33%,疫情持续至4月27日无新发病例。

2.1.3人群分布年龄分布8岁3例,9岁1例,10岁0例,11岁2例,12岁10例,13岁1例,14岁1例,发病最多的是11~12岁,发病12例,占66.67%,住宿生15人占83.33%。

一起麻疹暴发疫情调查处理

一起麻疹暴发疫情调查处理

理1班
4例病例, 3个宿舍同时出现3例
病例,14个宿舍有2例病例,其余
204
病例散在分布
201 理2班自习教室
202 理1班自习教室
203
补理1、2班教学楼示意图
班级
补理2 补理1 补理3 补理4 高二273
高三250
理255班
文245班 教师 校医 其他师生 总计
班级罹患率
学生总数 男
79
26
74
当日发现有部分学生出现皮疹,但由于皮疹不典型 ,临床专家仍然否认麻疹。
采集发病已第8天学生的8份血标本检测,结果麻疹 IgM抗体有6份血样IgM转阳,IgG全部阳性且滴度均 在1:12800以上。
疫情核实情况进展
5月29日:肠道病毒分离结果阴性。 继续采集25例病例血标本检测麻疹
IgM抗体,其中14例检测结果阳性。
病例核实情况
共发现疑似病例78例
实验室确诊56例,流行病学联系病例21例, 排除1例
17例为典型麻疹病例,60例为非典型麻疹病 例
时间分布
Number
典型麻疹病例
调查与控制
16 12
8 4 0
6
13 days
10 days
26 days
11
16
21
26
May
Typical Measles Modify Measles

据上述方法,推算本起麻疹暴发可能的暴 露时间为:5月15日前后 ,正是首例病例发病 在校期间。
宿舍与班级分布
理科补习班在一座独立的教学楼
,理1班同学上课时经过理2班教
206 理2班
室,罹患率最高的为补理2班,其
次为与补理2距离最近的补理1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 3
一起xx风疹爆发疫情的分析
风疹疫苗在2008年纳入国家免疫规划以前很少有儿童接种,一旦有传染源
侵入就会引起大面积传播。2011年4月9日~16日,共和县某民族寄宿制小学
发生一次出疹性疾病,根据临床表现、流行病学调查和血清学检测,确诊为一
起风疹疫情爆发流行。本次风疹疫情在出现首发病例后短短8d时间内,发患者
数就达77例之多,这与多年来易感人群的聚集有较大的关系,这次疫情由于学
校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同时,县疾控中心对未发病学生及时有用开展麻
风腮疫苗应急接种,使这次疫情在很短时间内得到了有用的控制,未出现二代
病例,现报告如下。

1基本情况
该校为一所师生以藏族为主的民族寄宿制学校,全校共有学生422人,教
师21人,后勤16人,3个年级8个班。

2诊断标准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1990年颁布的诊断标准判定,采用麻疹爆发的定
义,21d内持续发生≥5例风疹或在集体单位中持续发生≥3例即视为爆发。

3材料及方法
3.1流行病学资料来自病例个案调查表,血清标本为采集急性期血标本,离
心、分离血清,冷藏送检。检测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ELISA)检测
麻疹、风疹IgM抗体,海南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麻疹监测实验室完成检验[1,
2]。

3.2流行病学调查
3.2.1该次疫情于2011年4月9日~16日共发病77例,罹患率16.78%。
首发病例多某,男,11岁,2年级1班学生,于4月9日早出现发热,之后发
生全身性出疹,体温(37.80C),某乡卫生院诊断为病毒性出疹性疾病,给予
对症和隔离治疗,该学生无外出史及类似病例接触史,基础免疫史不详。
2 / 3

3.2.2时间分布4月9日出现首发比例,4月11日发病35例,4月12日发
病9例,4月13日发病23例,4月14日发病5例,4月15日发病3例,4月
16日发病1例,无二代病例发生。

3.2.3班级分布1年级发病23例,占总发患者数的29.87%,2年级34例,
占总发患者数的44.16%,3年级19例,占总发患者数的24.68%,教师1例,占
总发患者数的1.29%。

3.2.4发病年龄人群分布此次疫情波及9个年龄段,其中7岁发病2例,占
总发患者数的2.60%;8岁发病8例,占总发患者数的10.39%;9岁发病14
例,占总发患者数的18.18%;10岁发病22例,占总发患者数的28.57%;11岁
发病21例,占总发患者数的27.27%;12岁发病6例,占总发患者数的7.79%;
13岁发病2例,占总发患者数的2.60%;14岁发病1例,占总发患者数的
1.30%;25岁发病1例,占总发患者数的1.30%,为女性教师。主要分布在8~
13岁,以10~11岁发病最多,占发病总数的55.84%,男42例,女35例,男
女发病比例1.2:1,最大25岁,最小7岁。

3.2.5免疫史和即往病史核查学生所在乡镇卫生院免疫资料,发病学生均有
麻疹疫苗接种史,无风疹疫苗接种史,近3年无麻疹风疹流行史。

3.3临床表现与体征初期均以发热、上呼吸道炎症为主要表现,继而出现全
身性斑丘疹,皮疹为针尖样,压之退色,未留色素,所有病例均有颈部淋巴结
肿大,有程度例外的咽部充血,伴咳嗽和结膜炎,无并发症。

3.4实验室检测采集典型病例血清标本7份,检测早期麻疹IgM和风疹IgM
抗体,由海南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麻疹监测实验室检验,结果麻疹IgM阴性,4
例风疹IgM抗体阳性。

4控制及预后
4.1隔离治疗所有出疹、发热的学生均安排隔离治疗,隔离期为出现症状到
症状消失后1w。对所有班级教室、宿舍、及物品采用阳光下暴晒等方法进行消
毒处理(教室利用学生放学后、宿舍利用学生上课时间),并加强教室,宿舍
及食堂人群聚集场所的通风换气工作,保持空气流通清爽。要求学校开展晨检
及午检,以便及时发现病例并进行及时有用治疗。
3 / 3

4.2应急接种县疾控中心积极组织疫苗,对未发病的学生迅速开展麻风腮疫
苗应急接种,登记345名,应种人数338人、实种人数338人,接种率100%,
接种期间未检测到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应急接种的同时加强该校及周边乡
镇学校的疫情监测,掌握学生缺勤、缺课情况。

4.3加强开展康健教育组织全校所有班主任老师参加的“风疹防治宣传会“,
提高教师、学生的自我防病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加大对疾病防治的宣传力
度,努力改善学生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保障学生的身心康健,加强计划免
疫工作的管理,努力提高接种率和接种质量。

通过实施以上防控措施,疫情迅速得到控制,未对学校教学秩序和学生康
健造成影响,疫情未向周边乡镇扩散。

5讨论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由于临床症状轻微,预后
好,人们对风疹的危害重视不够,易被忽视。临床上具有低热,轻度上呼吸道
炎症,耳后及枕部淋巴结肿大,斑丘疹出现等特征。皮疹于发热1~2d后出
现,初见面部,日内布满躯干和四肢,大凡持续3d,故有“三日出疹“俗称[3]。
皮疹消退后无色素沉着,不脱宵,全身症状轻。风疹疫苗在2008年纳入国家免
疫规划以前很少有儿童接种,几乎无免疫屏障可言,一旦有传染源侵入就会引
起大面积传播。本次发病临床表现与体征均符合风疹特征,且实验室早期血清
风疹IgM抗体阳性,支持风疹爆发的诊断[4]。风疹疫情在出现首发病例后短短
8d时间内,发病学生就达77例之多,这与多年来易感人群的聚集有较大的关
系。

应急接种风疹疫苗是预防和控制风疹最有用的措施,这次疫情由于学校报
告早、诊断早、隔离早,同时,县疾控中心对未发病学生及时有用开展麻风腮
疫苗应急接种,使这次疫情在很短时间内得到了控制,未发生二代病例。这与
学校及疾控中心协调积极,卫生院排查上报及时及采取的防控措施行之有用等
措施是分不开的,本次疫情的处理为以后类似疫情的处置积累了丰盛的经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