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营销案例--王老吉

合集下载

网络营销的成功案例

网络营销的成功案例

网络营销的成功案例篇一:十大网络营销经典案例十大网络营销经典案例网络营销现今已成为一种极为重要的营销方式,许多企业都通过运用网络营销而是自己得到了飞跃。

那么,现在就让我们评选一下网络营销的十大经典案例。

1. 王老吉——绝佳的创意“王老吉,你够狠!捐一个亿” ,一个名为“封杀王老吉”的帖子得到网友热捧,帖子号召大家“买光超市的王老吉,上一罐买一罐”,“让它从大家面前彻底消失!”王老吉通过在汶川大地震间的绝妙网络营销方案,使得自己的知名度迅速提升,当之无愧的名列榜首。

2. 可口可乐——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可口可乐凭借其敏锐的嗅觉,发现了2008北京奥运会蕴含的巨大商机,在火炬全球传递前夕,可口可乐与腾讯网合作联合推出奥运火炬在线传递活动。

为此,他们设计了8888条路线,并通过网站招募了8888名第一棒火炬在线传递大使。

2008年3月24日,北京奥运圣火在雅典古奥林匹亚遗址点燃,同时“可口可乐奥运火炬在线传递”启动。

如此手段,不愧为全球饮料巨头。

3. iPhoneGirl——咸鱼也能翻身“一位英国消费者购买了一部iPhone手机后,惊讶的发现,在iTunes上激活了这部全新的iPhone之后,手机的主屏幕上显示的是一张可爱的中国小妹的照片,除了桌面这张照片外,手机里面还有好几副这样的照片,包括工厂的生产线,iPhoneGirl的称号就此诞生,并且这个笑容征服了许多苹果迷,这个女孩出来以后,直接在业内引起了轰动。

富士康血汗工厂的形象立刻得以改善。

4. 盛大-起点中——侯小强带来的改变2008年9月9日,盛大老板陈天桥在旗下的“起点中文网”举办“30省市作协主席小说巡展”。

作家们的作品一贴上网,就受到网络写手们的蔑视与奚落。

很快韩寒和河北省作协副主席谈歌之间的口水仗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

后者以前者曾经的一句戏言为蓝本,说出了“要是我当韩寒他爹,那下一秒就把他打死”。

引发了两者间激烈的争战。

韩寒还针对河南省作协副主席郑彦英的参赛作品《从呼吸到呻吟》,讽为“标题党”。

市场营销案例分析王老吉 ppt课件

市场营销案例分析王老吉 ppt课件
模糊定位使其一直没有明确的 市场操作模式,品牌外延没有 得到有效扩张和提升,王老吉 凉 茶 85 % 的 市 场 在 两 广 地 区 , 市场份额有限。 ❖ 企业无法回答红色王老吉是什 么,消费者也无法回答。但是 一年一个多亿的销售额,就说 明了市场是存在的,它一定能 满足消费者的某种需要,而这 种需要并没有明确地凸显出来。
市场营销案例分析王老吉
结语
数百年的品牌 声誉沉淀,是一笔 巨大资本。善于运 用数百年的品牌沉 淀来进行品牌推广, 无疑是条事半功倍 的捷径。
市场营销案例分析王老吉
渠道
❖ 产品线单一,导致其终 端谈判能力偏弱,同时 渠道成本也很高
❖ 随着销售规模的扩大, 对经销商各方面的要求 市场营销案例分析王老吉 也在水涨船高
2.机会分析
王老吉遇到的中国国内凉茶市场不 纯熟,当时市场上多凉茶饮料也多 一些,但主要是绿茶,所以还有许 多市场空白。 在中国,上火是一个全国性的中医 概念,中国人民都有降火的意识。 而王老吉的中药作用恰好迎合了这 一点。这有利于走出广东,浙南, 走向全国。
❖ 将王老吉带出了地域品牌的局限,有利于 开拓全国市场
❖ 开创功能性饮料新品类
市场营销案例分析王老吉
1.6宣传推广
广告投放:大量地在 央视招标段进行广告 投放
2003年底,王老吉的广告投 放追加到4000万人民币。 2004年的广告更是达到了1 个亿,而2004年销售总额 是10个亿
市场营销案例分析王老吉
市场营销案例分析王老吉
4.王老吉的长期困扰
困扰一:当“凉茶”卖,还是当“饮料” 卖(认知混乱 )
❖ 广东:药用功能突出,非经常饮用,销量受 限
❖ 浙南:可代替性强 ❖ 全国推广:是饮料还是药?无明确定位

营销案例分析[五篇范文]

营销案例分析[五篇范文]

营销案例分析[五篇范文]第一篇:营销案例分析吃垮必胜客封杀王老吉的案例分析必胜客的网络营销案例大概是在2005年,一个叫做“吃垮必胜客”的帖子在网上走红。

该帖主要是对必胜客水果蔬菜沙拉的高价表示“不满”,并提供了多盛食物的“秘籍”。

随着帖子点击量和转载量的急速飙升,必胜客的顾客流量也迅速增长。

为了吸引更多的人来吃必胜客,台湾必胜客发动了一次名称叫做“吃垮必胜客”的网络营销活动。

台湾的必胜客采用的是一份题目为《教你如何吃垮必胜客》的帖子,里面介绍了盛取自助沙拉的好办法,巧妙地利用胡萝卜条、黄瓜片和菠萝块搭建更宽的碗边,可一次盛到七盘沙拉,同时还配有真实照片。

很多收到邮件的网友都在第一时间把邮件发给自己身边的亲友或同事,并相约去必胜客一试身手。

王老吉的网络营销案例5月18日晚,由多个部委和央视联合举办的赈灾募捐晚会上,加多宝集团代表阳先生手持一张硕大的红色支票,以1亿元的捐款成为国内单笔最高捐款企业,他们的善举顿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第二天在一些网站论坛,不断流行着这样一个名为《封杀王老吉》的帖子:“王老吉,你够狠!捐一个亿,胆敢是王石的200倍!为了整治这个嚣张的企业,买光超市的王老吉!上一罐买一罐!不买的就不要顶这个帖子啦!” 这个热帖被各大论坛纷纷转载。

从百度趋势上不难看出,“王老吉”的搜索量在5月18日之后直线上升,而《封杀王老吉》的流量曲线与“王老吉”几乎相当。

3个小时内百度贴吧关于王老吉的发帖超过14万个。

天涯虚拟社区、奇虎、百度贴吧等论坛的发帖都集中在5月23日18点之前开始。

接下来不断出现王老吉在一些地方断销的新闻。

南方凉茶“王老吉”几乎一夜间红遍大江南北,一些人在msn的签名档上开始号召喝罐装王老吉。

从必胜客和王老吉的成功营销案例中得出病毒式营销: 病毒性营销的内容:病毒性营销是一种常用的网络营销方法,常用于进行网站推广、品牌推广等,病毒性营销利用的是用户口碑传播的原理,在互联网上,这种“口碑传播”更为方便,可以像病毒一样迅速蔓延,因此病毒性营销成为一种高效的信息传播方式,而且,由于这种传播是用户之间自发进行的,因此几乎是不需要费用的网络营销手段。

王老吉网络营销案例分析

王老吉网络营销案例分析

王老吉网络营销案例分析一、公司简介:广州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始创于1828年,历经百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我国中成药生产企业50之一,曾荣获“中华老字号”、“全国先进集体”、“广东省医药行业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和中国五星级企业等荣誉称号等。

二、王老吉产品分析:王老吉以“清热解毒,预防上火”这个特性打入市场。

2.1产品的性能:(1)产品的性能有:清热解毒、祛痘养颜。

预防四时感冒发热,声沙哑痛。

主沉熬夜积火,燥热积滞、便秘、口干尿赤,牙痛溃疡等症,清热解毒、祛痘养颜。

(2)产品最突出的性能是:清热解毒预防上火(3)产品最适合消费者需求的性能是:清热解毒预防上火。

2.2:企业赋予产品的形象:王老吉诞生于1828年,被称为凉茶始祖,成为当地人日常的保健医药饮品,用来“清热解毒袪暑湿”。

并定位于“预防上火的饮料”推向全国。

2.3:消费者对产品形象的认识:由于“预防上火”是消费者购买红色王老吉的真实动机。

2.5:产品定位:预防上火的饮料。

三、王老吉消费者分析:3.1消费者的总体态势:1.广东的消费者饮用红罐王老吉主要在烧烤、登山等场合。

2.浙南,饮用场合主要集中在“外出就餐、聚会、家庭”。

3.消费者的这些认知和购买消费行为均表明,消费者对红罐王老吉并无“治疗”要求,而是作为一个功能饮料购买,购买红罐王老吉的真实动机是用于“预防上火”,如希望在品尝烧烤时减少上火情况发生等,真正上火以后可能会采用药物,如牛黄解毒片、传统凉茶类治疗。

3.2现有消费者的态度:消费者对红罐王老吉的评价是“不会上火”,“健康,小孩老人都能喝,不会引起上火。

四、王老吉的网络营销分析王老吉凉茶发明于清道光年间,至今已有175年,被公认为凉茶始祖,有“药茶王”之称。

2003年,王老吉的宣传推广投入4000多万,2004年则增加到1个亿,2005年1个多亿,2006年世界杯期间广告投入更是激增,全年的广告投入估计2个多亿。

近三年王老吉广告投入连续以几何的趋势猛增。

公共关系学案例分析

公共关系学案例分析

公共关系学案例分析1、慈善英雄“王老吉”2008年5月23日《京华时报》报道,“王老吉"从昨天起就在市场上卖断货了,为什么?商家的答复出人意料:5月18日晚,央视“爱的奉献-—2008抗震救灾募捐晚会"现场,“王老吉"向地震灾区捐款1亿元人民币,创下了国内单笔捐款额之最.这一善举也感动了广大国内消费者,人们纷纷购买王老吉饮料,以表示他们对“王老吉”此次善举的感激之情。

网络上众多网民发表留言,纷纷向“王老吉”表示敬意和喜爱之情:“要捐就捐一个亿,要喝就喝王老吉!”、“患难见真情,真爱王老吉”……问题:请你从公共关系角度评价“王老吉"的善举。

王老吉捐了1亿元,是白捐的吗?当然不是,百度贴吧在3个小时内发帖超过14万.各大论坛本周的论坛发贴,全部是从18小时前开始的.从发帖内容来看,王老吉的帖子全部来自用户发言,那么我们从哪可以看出它是有认为操作的呢?发帖时间和发帖IP,在百度贴吧搜索一下“王老吉”的文章就可以知道了,顺便从最后到最前面查查IP,很多重复的,发帖很多都是重复的。

当然,王老吉的善举的确可以激发很多人来为他发帖和宣传。

所以,为网民所善用的QQ群营销自然不会被王老吉他们错过。

网络的病毒式营销效应在这里逐步显现出来了。

王老吉捐款的目的是什么呢?当然是让网友喝回来的,所以“封杀王老吉”(就是买光超市的王老吉)、“喝回10亿”的帖子自然就出现了.但是,由于帖子时间过于集中,很多论坛还是删贴的,只不过网友的爱国热情也在发帖和删贴的过程中被激发了,在群体效应下的力量是挡不住的,否则贴吧管理员就得被骂了,即使知道是广告贴,那又怎么样呢?别人捐款了。

王老吉抓住了地震事件,植入式的投了一亿广告费,不管从公关角度还是慈善角度,詹鹏都必须赞叹一下.借助这次事件,王老吉也为自己的新产品做好了前期的推广,就是通过看似网友的发帖表示新产品将会热销.从王老吉的事件,我们可以看出,企业在遇到大事件的时候,行动决策时多么的重要。

王老吉案例分析

王老吉案例分析

创立清热饮料新品类
比如红牛代表能量饮料,星巴克代表高档咖啡店。 比如红牛代表能量饮料,星巴克代表高档咖啡店。王 老吉有一个很好的基础——100多年来它至少在广东一 ——100 老吉有一个很好的基础——100多年来它至少在广东一 带已成为凉茶的代表 在王老吉之前, 凉茶的代表。 带已成为凉茶的代表。在王老吉之前,市场上的主流 饮料是汽水(碳酸饮料),各种汽水都以清凉止渴来标 饮料是汽水(碳酸饮料) 榜自己,然而,汽水只能带来暂时性的口感清凉。 榜自己,然而,汽水只能带来暂时性的口感清凉。相 凉茶可以预防体内上火, 反,凉茶可以预防体内上火,因此形成了与汽水对立 的品类—— 预防上火的饮料” ——“ 的品类——“预防上火的饮料”。人人都有上火的时 候,于是王老吉就从原有的饮料行业中成功切分出一 个新的细分市场(细分行业)——清热饮料。 个新的细分市场(细分行业)——清热饮料。 清热饮料
LOGO
• 地域局限:两广地区风光无限的凉茶 地域局限: 在全国其他地区的认知度不高 • 产品链单一,无法形成组合拳冲击市 产品链单一, 场 • 产品商标争议,到底有几个王老吉 产品商标争议, • 产品质量受挑战,添加门事件(夏枯 产品质量受挑战,添加门事件( 草)
LOGO
•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日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趋成熟,产品的健康、 趋成熟,产品的健康、环保等特点正逐步成为决 定消费者购买的主要因素 • 申遗成功成功的制造了市场壁垒,暂时躲过了巨 申遗成功成功的制造了市场壁垒, 头们的追击 • 国家对民族产业相关的政策支持以及人们对中药 品牌的认同感 • 对中华传统饮食文化的有效吸收与融合,对自身 对中华传统饮食文化的有效吸收与融合, 精确的文化与市场定位; 精确的文化与市场定位; • 王老吉在北方等市场还有很大的潜在市场份额

某饮料网络营销案例分析

某饮料网络营销案例分析
是“快鱼吃慢鱼”
传统营销与网络营销优劣
优点: • 低成本 • 信息传递高速 • 即时性和互动性
不足: • 网络支付安全隐患大 • 物流配送落后
2011年王老吉销售额
红罐王老吉
170亿
绿盒王老吉
15亿
品牌评估价值 年商标使用费
1080亿 506万
王老吉商标情况
营销战略--SWOT分析
优 ★中国庞大的人口数量 势 ★价格适中、大众均可消费的起
•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2021年2月9日星期二下午10时10分13秒22:10:1321.2.9
一个更强有力的话题
话题是分散的
讨论升级
创意本身契合当时网友的心情,使得可能平日里会被人痛 骂为“商业贴”的内容一下子成了人人赞誉的好文章。
Tragen Sie hier den Text Ihrer
36
Fußzeile ein
成功之一:借势(事件营销模式之一)
王老吉以一亿元人民币成为国内单笔最高捐款, 捐款数 额足以引起一片赞誉。
机 会
33
营销战略--SWOT分析
现阶段现实难题
●产品归属问题
●行业竞争--可口可乐
●宏观环境
Tragen Sie hier den Text Ihrer Fußzeile ein
威 胁
34
案例总结和启示
成功之一:借势(事件营销模式之一)
王老吉以一亿元人民币成为国内单笔最高捐款, 捐款数额足以引起 一片赞誉。
况且是在当时“比富(比谁捐款多)”的大舆论背景下,CCTV那场 捐款晚会的收视率是不用质疑的,“一鸣惊人”是那场晚会赋予王老吉 最大的收获。

经典营销案例分析之王老吉

经典营销案例分析之王老吉

经典营销案例分析之王老吉2002年前,王老吉只是岭南一带一个经营得不错的品牌,年销售额尚不足2亿,到2009年时销售额已突破170亿,至2011年时更是达到惊人的240亿!其中单是加多宝旗下的王老吉的年销售额就达到了160亿,成为一个经典营销案例。

该经典营销案例是如何形成的?下面是本人就王老吉崛起历程的一些简单分析。

品牌释名凉茶是两广地区的一种由中草药熬制,具有清热去湿等功效的“药茶”。

在众多老字号凉茶中,又以王老吉最为著名。

其源于清道光年间,至今已有170多年,被公认为凉茶始祖,有“药茶王”之称。

到了近代,王老吉凉茶更随着华人的足迹遍及世界各地。

20世纪50年代初由于政治原因,王老吉凉茶铺分成两支:一支完成公有化改造,发展为今天的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王老吉凉茶颗粒(国药准字);另一支由王氏家族的后人带到香港。

在中国大陆,王老吉的品牌归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所有;在中国大陆以外的国家和地区,王老吉品牌为王氏后人所注册。

加多宝是位于东莞的一家港资公司,经王老吉药业特许,由香港王氏后人提供配方,该公司在中国大陆地区独家生产、经营王老吉牌罐装凉茶(食字号)。

背景从表面看,2002年以前的红色罐装王老吉的确是一个经营得得很不错的品牌,在广东、浙南地区销量稳定,盈利状况良好,有比较固定的消费群,销售业绩连续几年突破亿元。

然而发展到这个规模后,加多宝的管理层发现,要把企业做大,要走向全国,就必须克服一连串的问题,甚至原本的一些优势也成为困扰企业继续成长的障碍。

而所有困扰中,最核心的问题是企业不得不面临一个现实难题——王老吉当“凉茶”卖,还是当“饮料”卖?现实难题表现一:广东、浙南消费者对王老吉认知混乱。

在广东,传统凉茶(如颗粒冲剂、凉茶铺煲制等)因下火功效显著,消费者普遍当成“药”服用,无需也不能经常饮用。

而“王老吉”这个具有上百年历史的品牌就是凉茶的代称,可谓说起凉茶想到王老吉,说起王老吉就想到凉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