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产业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合集下载

横琴与澳门旅游产业协同发展研究

横琴与澳门旅游产业协同发展研究

横琴与澳门旅游产业协同发展研究作者:张旭邝婉桦林德钦来源:《中国市场》2019年第25期[摘要]横琴与澳门一衣带水,有很多领域需要创新合作,创新与融合两地的旅游对双方未来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文章就两地旅游产业的协同发展进行论述。

[关键词]横琴;澳门;旅游产业;协同发展[DOI]10.13939/ki.zgsc.2019.25.0561横琴与澳门旅游产业协同发展必要性澳门经济结构过度单一,博彩业“一元独大”,单靠其自身条件很难实现真正的适度多元化,因此需要依赖周边地区的力量才能发展其他产业,促进均衡的经济发展。

加上过去在葡萄牙殖民统治下,澳门教育制度的发展并不健全,免费教育迟滞到1995年才推行。

其高等教育规模细小且不平衡,而葡澳政府在1991年才委派澳门基金会收购东亚大学,成立公立澳门大学,令大学教育发展滞后。

2009年,澳门高等教育的入学人数为22156人。

交通条件上,澳门有现代化的机场和码头,但是码头位于珠江入海口,该地河流泥沙堆积,致使水深不足以停泊大型货轮,海路运输受到极大限制。

2009年,其码头的吞吐量只有169万吨,远少于广州、深圳和珠海。

虽然澳门机场的设施及服务较好,但以国际航线为主,线路单调,并且由于场地有限,跑道规划赶不上珠海,有安全隐患,两地迫切需要合并机场。

2横琴与澳门旅游产业协同发展优势2.1区位优势横琴岛位于珠海市南部,珠江口西侧,南濒南海,距国际航线大西水道4 海里。

横琴岛与澳门离岛位置近邻,两地只隔着一个狭窄的水道,最近处仅相距 100 多米, 1999 年后,莲花大桥已将两地连接起来。

横琴岛与澳门离岛均是岛屿,四面环海,具有相对独立的空间,而横琴岛又通过横琴大桥与珠海市区相通,澳门离岛通过三座澳凼大桥与澳门半岛相连,对外联系方便,为跨境旅游城的管理带来了极大便利。

如只需在横琴大桥与莲花大桥分设口岸查验机构,便能实施对跨境旅游城横琴地段的有效管理。

横琴四面环水,地形有低山、丘陵台地、滩涂,海湾众多,沙滩绵延,怪石嶙峋,山清水秀,空气清新,原始植被保存完好,可形容为“山不奇水奇,树不奇石奇,地不奇岛奇”,是天然的休闲度假胜地。

抓住新机遇 实现新突破——广东“十二五”规划与澳门经济发展学术研讨会综述

抓住新机遇 实现新突破——广东“十二五”规划与澳门经济发展学术研讨会综述

抓住新机 遇
实现新 突破
长期稳定 繁荣 的新路 ,是 现 阶段摆在 澳人 面 前 的一道 题 目。世 界 经济 将 进入 低 速增 长 期 ,国 际金 融体 系和经济 结构调 整仍将产 生新 动荡 。我们 必 须联 手提 高应 对风 险 的能力 。世界 经 济格 局 将发 生重 大而
深刻 的调 整 ,后危机 时代 全球通 胀压 力 大增 ,贸 易保 护 主义 抬 头 ,国际 市场 竞 争更 加 激 烈。我 们 必须
粤 澳合作 关 系在 澳 门回 归以来取 得 了重 要进 展 ,经 历 了从 弱 到 强 、从 民间 到政 府 、从 分 散合 作 到
搭 建 平 台、从低度 依赖 到 深度整 合 的渐进 过程 。今 年 以来两地 合作 紧锣 密鼓 、亮 点频 出。3月 6 日粤 澳
双方签署的 《 粤澳合作框架协议》 ,全面涵盖经济、社会、文化等合作领域,既明确 了新形势下粤澳合
进 澳资项 目78 86个 , 占全 国累 计批准 澳 资项 目的 6 % 以上 ;截 至 2 0 5 0 8年底 ,澳 门在广 东实 际 投 资 4 8
亿美 元 , 占澳 门在 中 国大 陆投 资 总额 的近 六成 。 澳 门地 域 空 间狭 小 ,基 础 设 施 是这 几 年 的 亮 点 ,但 基
视并 加 以解 决 。


粤 澳 目前都 处在 经济转型的关键 时期 ,宜扬长避短 、加 强深度合作
李惠武 ( 东省政府发展研究 中心副主任 ;广 东经济学会副会长) 粤澳两地 目前都处在转型升级 广 :
中。 原有 的主 要 比较 优势 如人 工 、土地 、环境 都 逐 步 弱 化。 两地 过 去 的合 作 主 要依 靠传 统模 式。合 作 优势 互补 。 目前 国际 区域 性服 务平 台 已经 形 成 ,但 却 面 临着 严 峻 的挑 战。这 几 年 产 业发 展 已走 到边 际 效用递 减 的境地 ,发展 始 终有极 限,粤 澳 两地 都处 在 转型 阶段。 港 澳两地 资金是 珠 三角主 要 的 外资 来 源 ( 7 % ) 占 0 。有 资 料 显示 , 改革 开放 3 0年来 ,广 东 累 计 引

澳门建筑业发展、酒店业发展和房地产发展的关联性分析

澳门建筑业发展、酒店业发展和房地产发展的关联性分析
均 达到 7 %以上 ,这 是具 有典 型意 义的旅游业 带 动酒 店业 发 5
展 的 象 。
5 0) 0(
l 0( 0 )
30 ( 0) 20 ( 0J
l0 00 f 】 2U J "I 2
3 3旅 游业 带动 房地 产 业发展 . 据普 查 资料推 算 ,旅 游 每增加 l 收入 ,相关 产业 的 收 元
是达到 2 5 3 0万人 。以服 务业 为主 体 的第 j产 业规 模 的扩 张 , 对工业 房地产 和商 业房 地产 需求 量大 幅上 升 。 随 着 城市 经 济 的发 展 ,居 民 工 资水 平 也 有 较 大 幅 度提 高。2 0 0 5年第三 季度 木 ,制 造业 全职 员工 的薪酬 方 面 ,平均
10 60间的 中型洒 店 7个 ,60 2 0 间客房 的大 型洒 店 O~0 0 ~ 00
6个 ,还 有一个 接近 10 0间客 房 的趟大 型洒店 项 目正在 施 00
重要 。 博彩业 的发展将会进一步促进 澳门旅游业 的稳定和发展 。
2O 年达 l2 .万人 次 。 03 达 I8 万人 次 , 0 4 O1 07 9 20 年 18 2 0 年达
16 6 7万人 次 ,2 0 0 5年达 1 9 80万人 次 。2 0 0 8年 ,来 澳旅 客更
海运 、 码头 、 填海工程 、 学校和住宅的建设: 建造第二条澳内
大 桥 、机场 、深水 港等 ,基 础建设 项 目对 澳门 的建筑业也 起
主 导产 业 。因此 ,将这 个产 业作 为 主导产业 有 利 于带动 其他 产业 的 同时 发展 。主导 产业 在经 济发展 中具有 扩散 效应 ,即 主导产 业对 经济 发展 和产业 结构 的主 导作用 。对一个 地 区而

粤港澳大湾区空间格局下中山市产业协同研究——“核心—边缘”理论视角

粤港澳大湾区空间格局下中山市产业协同研究——“核心—边缘”理论视角

2023年7月第26卷第13期中国管理信息化China Management InformationizationJul.,2023Vol.26,No.13资时降低新兴产业的准入门槛。

同时,新兴产业风险依然存在,如果技术周期预计错误,将会误入技术陷阱,导致产业夭折。

因此,要引导新兴产业规避风险,健康发展。

此外,相比房价提升而对科技人才集聚产生的推力作用,区域工资水平上涨对科技人才的拉力作用更为显著[4]。

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增加引进资金投入,加强城市经营管理,为科技人才创造良好生活工作环境。

主要参考文献[1]杨靖雯.南充绿色经济发展策略[J].中国外资,2022(12):58-60.[2]周超.经济增长、市场化程度与产业结构的区域性差异[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6(12):117-120.[3]缪凯,许敏.达州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南方农业,2021,15(28):102-104.[4]王高峰,杨浩东.区域居民购房能力与科技人才集聚关系研究[J].科学学研究,2022,40(6):1001-1013.粤港澳大湾区空间格局下中山市产业协同研究——“核心—边缘”理论视角蒋永宏,王 玲(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广东 中山 528406)[摘 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全面铺开为中山经济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契机,中山市如何在湾区空间格局下谋求产业协同发展是理论界关注的焦点。

论文以“核心-边缘”理论为研究基石,结合中山市在湾区中的经济地位、产业发展现状、产业发展制约因素等现实条件,对中山市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中山市在湾区中的城市定位、“核心”产业和“边缘”产业定位分别进行了研究。

提出中山市应立足于大湾区全域进行产业布局;承接香港、澳门、广州、深圳等地区辐射和延伸,促进中山市传统优势产业升级;促进“边缘”产业智造化等建议。

[关键词]核心产业;边缘产业;产业升级;产业协同doi:10.3969/j.issn.1673-0194.2023.13.044[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23)13-0152-040 引 言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以下简称“湾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山市开始进入对接湾区推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机遇期。

五大发展战略区域包括(2篇)

五大发展战略区域包括(2篇)

第1篇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区域发展战略日益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我国提出了五大发展战略区域,旨在通过优化区域发展布局,推动全国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本文将从五大发展战略区域的内涵、意义、布局以及实施策略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一、五大发展战略区域的内涵五大发展战略区域包括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以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这些区域不仅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而且在国际竞争中具有显著优势。

1. 京津冀协同发展:以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为核心,旨在打造世界级城市群,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2. 长江经济带发展:覆盖长江流域11省市,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等,以长江黄金水道为纽带,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3.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包括广东省、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以香港、澳门、广州、深圳为核心,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一流湾区。

4.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涵盖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以上海为龙头,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5.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包括重庆市、四川省,以重庆、成都为核心,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经济中心。

二、五大发展战略区域的意义五大发展战略区域的提出,具有以下重要意义:1.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通过优化区域发展布局,促进区域间产业协同、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生态环境共建共享,实现全国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2. 提升国家竞争力:五大发展战略区域具有显著的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和创新能力,通过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提升我国在全球经济竞争中的地位。

3. 促进转型升级:五大发展战略区域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创新驱动发展,为全国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

4. 增进民生福祉:五大发展战略区域通过提高就业水平、增加居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澳门文化产业政策:现状、问题与体系创新

澳门文化产业政策:现状、问题与体系创新

澳门文化产业政策:现状、问题与体系创新林发钦李佳桧摘要:文化产业政策是由政府制定和实施的,对文化产业各个环节进行高效的要素配置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总和。

澳门长期实行“积极不干预”的管理理念,但文化产业生产成本较高而复制成本较低,具有显著的外部性,文化产业政策应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

本文基于“多维一体”的视角,从财税金融政策、人才政策、土地政策等多个维度梳理了澳门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政策问题,并提出了具有澳门特色的政策体系创新策略,以促进澳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澳门建设“以中华文化为主流,多元文化并存的交流合作基地”。

关键词:文化产业政策;多维一体;体系创新;中华文化;澳门作者简介:林发钦,澳门理工大学人文及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教授;李佳桧,澳门理工大学人文及社会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402(2022)06-0028-11文化不仅是一种精神力量,也是一种生产力,这两种属性构成的文化产业,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新兴产业。

文化经济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文化和创意为核心价值的文化产业是衡量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构成。

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支持澳门建设“以中华文化为主流,多元文化并存的交流合作基地”。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将极大提升澳门的文化形象,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丰富澳门“一基地”建设的内容。

本文聚焦澳门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及其问题,拟在客观检视的基础上提出因应思路。

基金项目:澳门理工大学科研项目“澳门建设‘以中华文化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RP/ES CHS-01/2020)。

28《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6期一、国内外文化产业政策理论回顾梳理国内外文化产业政策的理论及历史,有利于更好地认识澳门文化产业发展所处的国内外环境。

从国外相关理论来看,各国采取了市场自由型产业政策、政府主导型产业政策、混合多元产业政策等多种政策举措,其遵循的重要价值取向是从“文化产业”到“创意产业”再到“文化经济”。

澳门旅游休闲产业现状、问题与趋势

澳门旅游休闲产业现状、问题与趋势

澳门旅游休闲产业现状、问题与趋势一澳门发展旅游休闲产业的政策背景早在2008年,由国务院颁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就已对澳门提出“世界旅游休闲中心”的战略定位。

2011年,国家发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进一步明确要支持澳门建设成为“世界旅游休闲中心”。

同年,澳门特区政府与广东省人民政府签署的《粤澳合作框架协议》亦提出:以澳门“世界旅游休闲中心”为龙头、珠海国际商务休闲度假区为节点、广东旅游资源为依托,共同建设世界著名旅游休闲目的地。

此后,特区政府每年的财政年度施政报告均有较大篇幅论及“世界旅游休闲中心”的建设。

为确保决策的科学性,中央政府驻澳门联络办公室经济部以及特区政府政策研究室亦分别委托国家旅游局旅游研究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进行了专题研究。

2015年6月,澳门特区政府与国家旅游局签署《内地与澳门关于建立促进澳门世界旅游休闲中心建设联合工作委员会的协议》,其主要内容包括组成旅游联合工作委员会、订定工作规则、联合宣传推广、内地与澳门交流合作、行业管理、政策调研、区域合作等,积极推进澳门“世界旅游休闲中心”的建设进程。

同年10月,澳门设立“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委员会”,由特区行政长官担任主席,成员包括特区政府经济财政司司长、社会文化司司长、运输工务司司长、行政长官办公室主任、政府发言人、行政长官办公室两名代表及政策研究室两名代表。

该委员会旨在对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进行研究和顶层设计,制定有关政策,并开展未来五年发展规划工作。

为大力推动博彩与非博彩元素的联动,特区政府近期规定新的博彩综合项目中非博彩元素的比例须达至九成,希望借此走出单一的产业结构,有力支撑经济适度多元发展。

可以说,不管是国家还是特区政府层面,做大做强澳门旅游休闲产业的决心坚定,在政策支持上可谓不遗余力。

从业界和民间声音来看,对“世界旅游休闲中心”这一定位的认识大致经历了质疑、思辨并逐步接受的过程。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前景研究报告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前景研究报告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前景研究报告中商产业研究院粤港澳大湾区是指由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的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东莞、肇庆、江门、惠州等九市组成的城市群,是国家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和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与美国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和日本东京湾区比肩的世界四大湾区之一。

前 言Introduction图片图片01 02 03 04粤港澳大湾区概况全球四大湾区对比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实力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布局目录CONTENTS05粤港澳大湾区重大项目06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前景01粤港澳大湾区概况粤港澳大湾区概况粤港澳大湾区是指由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的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东Array莞、肇庆、江门、惠州等九市组成的城市群,是国家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和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与美国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和日本东京湾区比肩的世界四大湾区之一。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已经写入十九大报告和政府工作报告,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层面。

推进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有利于深化内地和港澳交流合作,对港澳参与国家发展战略,提升竞争力,保持长期繁荣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粤港澳大湾区时间线国家发布《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粤港澳三地围绕打造“世界级城市群”,展开积极探索。

 2008年粤港澳三地地理位置相近、联系密切。

自回归以来,粤港澳三地的合作交流进一步加强,共同互补发展。

粤港澳三地编制《大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研究》,提出粤港澳应合力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级城镇群。

粤澳两地签署《粤澳合作框架协议》,提出“携手建设亚太地区最具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共同打造世界级新经济区域,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2009年 2011年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明确提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

 2015年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支持港澳在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中发挥重要作用,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港澳经济一体化 港澳经济一体化过程一直在持续着 , 回归后将更加深刻 。首先是交通体系的一体 化 , 即形成港澳在港口运输 、航运输体系 ,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空港和海港的合作与分 工 。其次是加工业体系的一体化 , 即澳门的加工业必须充分体现技术和知识的含量 , 在 原有服装加工业的基础上 , 重点发展知识密集和技术密集型的轻加工工业 , 使之成为香 港正在发展的知识密集 、技术密集产业的一部分 。再是第三产业的一体化 , 即澳门要继 续完善和提高以博彩业为特色的旅游业 , 在交通一体化的支持下加强港澳旅游资源 、游 客市场的共享 。要特别强调的是 , 澳门要高度重视环境资源在发展高档旅游业中的保障 作用 , 对博彩业要进行技术改造 , 改变目前的垄断式经营模式 , 倡导公平竞争 。 澳门与香港的关系应定位于 : 澳门成为香港国际大都市的 “卫星城”和休闲地 , 澳 门经济成为香港经济的延伸和补充 , 借助香港的进步带动澳门的发展 , 并在某些方面有 自己的特色和生长点 。 21 澳门 ———珠海一体化 香港回归后 , 港深一体化进程大大加快 。澳门回归后 , 澳珠一体化也将逐渐形成 。 澳门 、珠海 , 扩大到中山 、江门整个三角洲的西南地区 , 由于农业发达 , 滩涂多 , 糖 蔗 、塘鱼资源丰富 , 劳动力充裕 , 河网纵横 , 但缺乏深水大港 , 不宜发展大量耗能和耗 原材料的重工业 。珠海还是南海石油的后方基地 , 澳门主要以旅游业和轻工业为主 。因 此 , 该区今后主要发展丝 、纺织和服装工业 、制糖业和以制糖业废料为原料的生物工 程 、电子工业和塑料工业 , 以及以度假为特色的旅游业 , 成为珠江三角洲最大的轻工业 基地 。 未来澳门与珠海和粤西南的关系应定位于 : 澳门应与珠海密切协作 , 以珠澳一体化 的姿态和 “双城”模式 , 共同担当粤西南地区的经济中心 、交通枢纽和国际交往的窗 口。 31 澳门与内地 (珠江三角洲) 经济一体化 澳门回归后与大陆联系更方便 , 因此要特别重视与珠海 、广州和深圳等发展互补的 产业组织体系 , 可在以下三个方面开展广泛的合作 : 一是交通运输的一体化 , 即重点加强陆路交通的联网与升级改造 , 空港和港口资源 的共享 。
柱 , 1996 年旅游者总数达 815 万人次 , 为全澳人口的 20 倍 ; 1998 年虽受亚洲经济危机 的影响 , 旅游业出现滑坡 , 但旅游博彩业产值占全澳 GDP 的 4 成以上 。
从近 50 年从业人员结构变化可以看出 , 澳门产业部门在逐步增加 , 白领工人比例 逐渐上升 , 传统产业就业比例在减少 ; 分析 1960~1995 年工业从业人员增长率数据可 以发现 , 澳门重加工业 , 制造业如原油 、原煤 、橡胶及塑胶制品业等增长缓慢 , 甚或减 少 , 近年尤其严重 。可见 , 澳门未来的发展 , 只能是轻型化 , 三产化 。
(三) 出口加工业 澳门的出口加工业以纺织成衣为主 。在澳门工业制品出口中 , 纺织品及成衣占很大 比重 , 近年一直维持在 80 %以上 ; 出口市场主要在美国和欧盟 。企业规模小 , 投资少 , 周转快 ; 1998 年出口总值为 170 亿澳元 。 近年澳门出口加工业虽然遇到了一些困难 (主要是大背景 ———世界经济不景气和大 陆出口加工业的冲击) , 但其地位和作用不可替代 : 容纳三分之一以上的劳动力 , 对整 个经济的带动 (工业楼宇和部分写字楼的主要消费者) 作用明显 , 在 GDP 中占 8 %的 比例 。若连工业服务在内 , 则共占 16 %。随着旅游博彩业的发展 , 加工业在 GDP 中的 比例有所下降 , 但所占份额仍不可忽视 。从这几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到 , 继续推动澳门出 口加工业的稳步发展 , 使之在产业结构中占有一定比重 , 有利于澳门整体经济的健康稳 定发展 。
105
© 1995-2005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业 , 它们的产值合计占全澳 GDP 的比重在七成以上 。详见表 2 。 由于以上四大支柱产业在澳门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 因此它们的发展演化及
旅游博彩业再领风骚阶段 ———进入上世纪 90 年代后 , 澳门的制造业大量向内地转 移 , 而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则渐趋兴旺 , 尤其是旅游博彩业重新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支
Ξ 本项研究得到澳门崔世平事务所和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支持与资助 , 特此致谢 。 103
© 1995-2005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其相互关系 , 将决定澳门未来的经济走向 。 (一) 旅游业和博彩业 澳门的旅游业是在博彩业的带动下发展起来的 。广义旅游业在 GDP 中占 45 % , 远
高于其它行业 。博彩业的税收是政府财政的主要来源 , 1998 年达 50 亿澳元 , 占当年财 政收入的 57 %。
博彩业是澳门特殊社会环境的产物 ,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 , 已逐渐成为澳门经济的 主要支柱之一 , 其对澳门推动澳门的繁荣发展起了相当的作用 ; 澳门税收的五成来自博 彩业 。博彩业为澳门政府实施低税 、免税政策 、吸引外资 , 发展出口加工业 , 提供了重 要的基础和条件 。来澳门游客中的 80~90 %是被 “博彩”吸引来的 ; 博彩业直接维持 了近万人的就业 , 并承担了改善港澳交通 、投资市政建设 、捐助各种基金 、赞助文化事 业等义务 ; 近年来 , 还参与了投资建设澳凼大桥 、澳门国际机场 、新澳港客运码头 、凼 仔新区开发等多项大型工程 。
104
© 1995-2005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二是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工业要适时地由澳门转向内地 , 代之而来的是发展知识密 集 、资本密集的产业 , 特别是轻工产业的技术改造和房地产业的完善 。
二 、从区域经济一体化看产业发展趋势
澳门作为自由港经济 , 已经形成了以博彩旅游业和轻加工出口为特色的经济体系 。 这一产业结构将在澳门回归后相当长的时期内继续影响澳门的经济发展 。然而 , 由于整 个珠江三角洲经过 20 年的改革开放 , 区域产业结构出现了雷同现象 。澳门作为珠江三 角洲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 必须在与其它城市的比较中 , 突出自身的特色 。
表 2 澳门四大支柱产业值占 GDP 比重 ( %)
年 份 金融保险业
981
5
15
28
21
70
1990
13
11
17
30
71
1998
14
9
8
42
73
资料来源 : 澳门政府统计暨普查司 (二) 建筑及房地产业 澳门的建筑业 80 年代曾高速发展了一个时期 , 近年来受泡沫经济的影响 , 呈现一
广东社会科学 2001 年第 1 期
澳门产业经济发展 战略研究Ξ
吴殿廷 史培军 梁进社
(吴殿廷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副教授 博士 北京 100875) ( 史 培 军 北 京 师 范 大 学 教 授 博 导 北 京 1 0 0 8 7 5 ) ( 梁 进 社 北 京 师 范 大 学 资 源 与 环 境 学 院 教 授 北 京 1 0 0 8 7 5 )
三是离岸贸易为特色的区域贸易一体化 , 即重视以京广线 、岭南地区为腹地的转口 贸易 , 选择适当时机 , 发展以期货贸易为组织形式的商品贸易 , 使澳门成为南方农副产 品交易中心 。
41 珠江三角洲一体化 港澳回归后 , 港澳与广州 、深圳 、珠海等可组成一个完整珠江三角洲社会经济的体 系 。深圳 、珠海为港澳与三角洲的结合点 , 广州 —佛山 、香港 —深圳 、澳门 —珠海为该 体系的集聚点 。由于交通条件的改善 , 不仅在陆地上连成一体 , 而且在水路 、空运 、通 讯 、供水 、供电 、乃至产业发展上 , 都将逐渐形成紧密结合的系统 。 香港 —深圳无疑将承担引进先进技术 、沟通信息 、借鉴国外科学管理方法 、发挥窗 口和对内对外两个扇面辐射的枢纽作用 。广州作为内地联系特区 、特别行政区的纽带 , 也是三角洲地区内地部分的科技 、教育 、文化和政治中心 ; 澳门作为特别行政区的作用 是独特的 , 其产业结构建设则要充分考虑三角洲地区的产业基础和发展方向 。 澳门发展经济凭技术竞争不过广州 、深圳 , 凭市场竞争不过香港 , 凭资源和劳动 力 , 则远不如其它城市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主导产业是轻加工工业 、贸易和旅游业 , 澳 门只能在其它方面如博彩 、旅游 、外贸等方面 , 发挥特殊作用 。表 1 给出了珠江三角洲 相关城市的功能定位和产业方向 。
[ 提 要 ] 本文从历史发展过程的角度讨论了澳门产业发展的方向 , 从区位分析的角度探 讨了澳门产业发展的条件 , 从区域比较中考察了澳门的产业经济特点 , 从内部对比的角度 分析了澳门各主导产业的地位和作用 。笔者认为 , 澳门的产业经济定位应该是 : 以旅游博 彩业为主导 , 有特色的区域性商贸中心 。澳门应充分发挥联系中国内地 、尤其是华南地区 与国际市场的桥梁作用 , 形成以旅游博彩业为主导 , 带动出口加工业 、商业服务业 、金融 和建筑地产业协调发展 , 争取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区域性游乐和商贸服务中心 。 [ 关键词 ] 澳门 产业经济 旅游博彩业 主导产业 [ 中图分类号 ] F12719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000 —114X (2001) 01 —0103 —07
江 门
4112
180
地区中心
机械电子 、制糖 、化工 、轻纺工业
东 莞
14513
2465 地区中心
轻加工工业
根据许学强主编《珠江三角洲发展和城市化》,《中山大学出版社》1988 版 , 第 400 页改编 。
三 、从内部比较看产业效益及地位
澳门的产业部门不多 , 但也基本构成体系 。自 20 世纪 70 年代后期起 , 澳门经济逐 步形成了旅游博彩业 、出口加工业 (制造业) 、建筑地产业和金融保险业等四大支柱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