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汽油机燃油系统
合集下载
第四章第三节 电控汽油机燃油供给系统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第四章 电控汽油喷射系统构造与维修 16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第四章 电控汽油喷射系统构造与维修
17
二、燃油泵
2、常见的几种电动汽油泵
(1)滚柱式电动汽油泵
滚柱式电动汽油泵的构造如图4-86所示,由 直流电动机、滚柱式油泵、单向阀、限压阀等组 成。其中滚柱泵结构如图4-87所示,由滚柱、泵 转子、泵壳体等组成。
膜片将调节器壳体内部分成两个室,即弹簧 室和燃油室。膜片上方的弹簧室通过软管与进气 歧管相通,膜片与回油阀相连,回油阀控制回油 量。这样,膜片上方承受的压力为弹簧的弹力和 进气歧管内气体的压力之和,膜片下方承受油压。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第四章 电控汽油喷射系统构造与维修 31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当点火开关打开时,直流电动机的电路接通,电 枢受到电磁力的作用转动,带动油泵一起转动, 将汽油从汽油箱中吸出经进油口进入汽油泵,当 汽油泵内油压超过单向阀的弹簧压力时,汽油经 出油口泵入燃油分配管,再分配到各个喷油器。
当油泵内的油压超过规定值时(一般为 320kPa),油压将克服限压阀弹簧的弹力,使限 压阀打开,部分汽油经限压阀返回到进油口一侧, 使泵内压力不致过高而损坏油泵。
第四章 电控汽油喷射系统构造与维修
6
一、燃油箱
货车油箱体是用薄钢板冲压焊成,内壁镀锌 锡,以防腐蚀。油箱上部焊有加油管,管内 带有可拉出的延伸管,其底部有滤网。进油 管口由油箱盖盖住。油箱上面装有油面指示 表传感器和出油开关。出油开关经输油管与 汽油滤清器相通。油箱底部设有放油螺栓, 用以排除油箱内的积水和污物。箱内装有隔 板,用以减轻汽车行驶时燃料的激烈振荡。
汽油滤清器为一次性使用零件,一般每行驶 30000~40000km,或每两个二级维护作业周期更 换一次汽油滤清器。若使用的燃油含杂质较多时 应缩短更换周期。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第四章 电控汽油喷射系统构造与维修
17
二、燃油泵
2、常见的几种电动汽油泵
(1)滚柱式电动汽油泵
滚柱式电动汽油泵的构造如图4-86所示,由 直流电动机、滚柱式油泵、单向阀、限压阀等组 成。其中滚柱泵结构如图4-87所示,由滚柱、泵 转子、泵壳体等组成。
膜片将调节器壳体内部分成两个室,即弹簧 室和燃油室。膜片上方的弹簧室通过软管与进气 歧管相通,膜片与回油阀相连,回油阀控制回油 量。这样,膜片上方承受的压力为弹簧的弹力和 进气歧管内气体的压力之和,膜片下方承受油压。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第四章 电控汽油喷射系统构造与维修 31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当点火开关打开时,直流电动机的电路接通,电 枢受到电磁力的作用转动,带动油泵一起转动, 将汽油从汽油箱中吸出经进油口进入汽油泵,当 汽油泵内油压超过单向阀的弹簧压力时,汽油经 出油口泵入燃油分配管,再分配到各个喷油器。
当油泵内的油压超过规定值时(一般为 320kPa),油压将克服限压阀弹簧的弹力,使限 压阀打开,部分汽油经限压阀返回到进油口一侧, 使泵内压力不致过高而损坏油泵。
第四章 电控汽油喷射系统构造与维修
6
一、燃油箱
货车油箱体是用薄钢板冲压焊成,内壁镀锌 锡,以防腐蚀。油箱上部焊有加油管,管内 带有可拉出的延伸管,其底部有滤网。进油 管口由油箱盖盖住。油箱上面装有油面指示 表传感器和出油开关。出油开关经输油管与 汽油滤清器相通。油箱底部设有放油螺栓, 用以排除油箱内的积水和污物。箱内装有隔 板,用以减轻汽车行驶时燃料的激烈振荡。
汽油滤清器为一次性使用零件,一般每行驶 30000~40000km,或每两个二级维护作业周期更 换一次汽油滤清器。若使用的燃油含杂质较多时 应缩短更换周期。
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统第四章

来测定。蒸发性过强夏天会产生气阻现象,冬天会 导致结冰。
油
2、热值:
的
指1kg燃料完全燃烧后所产生的热量。汽油的热
值约为44000kJ/kg。
特
3、抗爆性:指汽油在发动机气缸中燃烧时,避免
性
产生爆燃的能力,亦即抗自燃能力。汽油的不同类 型是通过辛烷值来区分的,辛烷值越高,点着燃油
所需温度就越高;普通汽油的标准辛烷值范围是
加速时,节气门开度骤然加大,由于 燃料惯性大于空气,气缸内混合气成 分出现瞬间过稀,发动机功率下降,
对
转速降低,甚至会出现熄火现象;
浓 因此,要求化油器供给加浓混合气成
机
无法引燃;
对 冷起动要求供给极浓混合气成分
浓
= 0.2 ~ 0.6
2、暖机:
度 发动机冷起动后开始自动继续运转,
的
直至稳定的怠速运转。
要
这段过渡期间,由于发动机温度、转 速上升,汽油雾化条件改善,要求供
求
给的混合气成分由极浓逐渐变换到怠
速工况的较浓混合气成分。
16
发 3、加速:
动 机
油
计量空气和燃油的混合比,将一定数
机
量的可燃混合气供给气缸,并将燃烧
燃
后的废气排到大气中。
油 汽油机燃油供给系统目前有两种类型:
供
化油器
给
电子控制汽油喷射式(电喷)
系
统
燃油供给系统1 燃油供给系统2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的 烷值不小于85。
选 择
选择汽油牌号的主要根据是发动机压缩 比的高低。
第4章燃油和点火系统

第4章 燃油和点火系统 4.1 燃油系统
4.1.1 燃油系统的组成 可燃混合气---汽油按一定的比例与空气混合形 成均匀的混合气。可燃混合气中燃油含量的多 少称为可燃混合气浓度。 汽油机供给系的任务----根据发动机各种不同工 况的要求,配制出一定数量和浓度的可燃混合 气,供入气缸,使之在临近压缩终了时点火燃 烧而膨胀作功。最后,供给系还应将燃烧产物 (废气)排至大气中。
燃烧1kg燃料所实际供给的空气 质量 a 完全燃烧 kg燃料所需的理论空气质 1 量
可燃混合气成分对 发动机性能的影 响
Φa=1.1 时 , 燃 油 消耗率最低,即经济 性最好.此混合气称 为经济混合气。(有 适量富余的空气,正 好能使汽油完全燃烧, 一 般 Φa=1.05— 1.15)。
空气流经空气量孔有压力损失---主量孔处气压 Pk 小于大气压力P0,大于喉管处气压Ph,即 ph<pk<p0----决定通过主量孔1的汽油流量 的 压 力 差 已 不 再 是 p0-ph =ph , 而 是 (p0+ρgh)-pk-----若ρgh忽略不计,则 可以认为决定油流量的压力差只是通气管中的 真空度p0-pk=pk -----因为pk <ph所以 燃油流量就比没有空气量孔时要小些。即混合 气较稀,且由于燃油中有少量空气渗入,喷出 的油液呈泡沫状,有助于燃油的雾化和蒸发。
怠 速 供 油 系 统
怠速系统的功用是保证在怠 速和很小负荷时供给很浓 的混合气Φa=0.6-0.8。 怠速时,发动机转速低(节 气门近于全闭)----节气 门前方的喉管处真空度很 低(主喷管吸不出汽油)---节气门后面的真空度却很 高(0.04--0.06MPa), 利用此真空度在节气门后 设置怠速油道(喷口), 这样就解决了上述矛盾。
4.1.1 燃油系统的组成 可燃混合气---汽油按一定的比例与空气混合形 成均匀的混合气。可燃混合气中燃油含量的多 少称为可燃混合气浓度。 汽油机供给系的任务----根据发动机各种不同工 况的要求,配制出一定数量和浓度的可燃混合 气,供入气缸,使之在临近压缩终了时点火燃 烧而膨胀作功。最后,供给系还应将燃烧产物 (废气)排至大气中。
燃烧1kg燃料所实际供给的空气 质量 a 完全燃烧 kg燃料所需的理论空气质 1 量
可燃混合气成分对 发动机性能的影 响
Φa=1.1 时 , 燃 油 消耗率最低,即经济 性最好.此混合气称 为经济混合气。(有 适量富余的空气,正 好能使汽油完全燃烧, 一 般 Φa=1.05— 1.15)。
空气流经空气量孔有压力损失---主量孔处气压 Pk 小于大气压力P0,大于喉管处气压Ph,即 ph<pk<p0----决定通过主量孔1的汽油流量 的 压 力 差 已 不 再 是 p0-ph =ph , 而 是 (p0+ρgh)-pk-----若ρgh忽略不计,则 可以认为决定油流量的压力差只是通气管中的 真空度p0-pk=pk -----因为pk <ph所以 燃油流量就比没有空气量孔时要小些。即混合 气较稀,且由于燃油中有少量空气渗入,喷出 的油液呈泡沫状,有助于燃油的雾化和蒸发。
怠 速 供 油 系 统
怠速系统的功用是保证在怠 速和很小负荷时供给很浓 的混合气Φa=0.6-0.8。 怠速时,发动机转速低(节 气门近于全闭)----节气 门前方的喉管处真空度很 低(主喷管吸不出汽油)---节气门后面的真空度却很 高(0.04--0.06MPa), 利用此真空度在节气门后 设置怠速油道(喷口), 这样就解决了上述矛盾。
4第四章 化油器汽油机供给系统与进排气装置

节气门: 节气门:控制混合 气流量的开关, 气流量的开关,关 闭时留有通气间隙。 闭时留有通气间隙。
发动机
转速一定时,节 转速一定时, 气门开度越大, 气门开度越大, 喉部真空度越大 油量越多, ,油量越多,功 率越大。 率越大。 节气门开度一定 转速越高, 时,转速越高, 功率也越大。
空气滤清器及进、 空气滤清器及进、排气装置
空气质量( ) 空气质量(kg) 空燃比 = 燃油质量( ) 燃油质量(kg) R<14.7 浓混合气 R=14.7 理论混合气 R>14.7 稀混合气
注意:对于不同燃料,14.7仅是汽油的理论空燃比。 仅是汽油的理论空燃比。 注意:对于不同燃料, 仅是汽油的理论空燃比
发动机
过量空气系数α 过量空气系数
我国常用过量空气系数α来表示混合气的浓度。 我国常用过量空气系数α来表示混合气的浓度。 过量空气系数
燃烧1kg燃料所实际供给的空气质量 燃料所实际供给的空气质量 燃烧 过量空气系数 = 完全燃烧1kg燃料所需的理论空气质量 燃料所需的理论空气质量 完全燃烧
α<1 浓混合气 α=1 理论混合气 α>1 稀混合气
外壳 外隔板 内壳 内隔板
进气 入口 排气 出口
发动机
发动机
发动机
空气滤清器
功用: 1、功用: 清除流向化油器的空气中所含的尘土和沙粒,以减少 清除流向化油器的空气中所含的尘土和沙粒,
出气口
2、分类
上体
⑴、油浴式空气滤清器 ⑵、纸质滤芯空气滤清器 ⑶、双级式空气滤清器 ⑷、带恒温进气装置的空气滤清器
旋 接管 旋流管 组 件 纸滤芯 流 管
、
进气孔 下体
发动机
a)喷雾器的喷雾原理 )
4第四章 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统-推荐下载

、按对进入气缸空气量的检测方式分
(1)直接检测型(简称L型)
(2)间接检测型(简称D型)
、按喷射位置分
(1)缸内喷射(GDI):
(2)进气管喷射(PFI):
进气管喷射系统按喷油器的数量不同,又可分为单点喷射系统和多点喷射系统。
①单点燃油喷射系统(SPI)
②多点燃油喷射系统(MPI)
、按喷油器的喷射方式分
(1)连续喷射系统
(2)间歇喷射系统
、按燃油喷射系统的控制方式分
(1)机械控制式燃油喷射系统
(2)机电结合式燃油喷射系统
(3)电子控制式燃油喷射系统
课后复习思考题:第2、3、4、7、10、14、15、16、作业布置:
教学后记。
汽油机燃油供给系统总结

二、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的构造 以电控单元EUC为控制核心,利用安装在发动机不同部位
上的各种传感器,测量出发动机的各种工作参数,通过喷油嘴 精确控制喷油量,使发动机在任何工况下都能获得最佳浓度的 可燃混合气,以达到排放控制和节能的要求。
电控汽油喷射系统一般由汽油供给系统、空气供给系统和电 子控制系统三个子系统组成。
冷起动要求供给极浓混合气 成分 = 0.2 ~ 0.6 (2)加速工况:加速时,节气门开度骤然加大,由于燃料惯 性大于空气,气缸内混合气成分出现瞬间过稀,发动机功率下 降,转速降低,甚至会出现熄火现象;
加速工况要求供给加浓混合气成分。
三、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统的类型 不断地输送滤清的汽油和清洁的新鲜空气,根据发动机各
射到进气歧管中,与进入的空气形成可燃混合气。
一、化油器式燃料供给系统简介 汽油机燃油供给系统将空气和雾化后的汽油充分混合
后,形成可燃混合气,提供给发动机并对可燃混合气的供给 量及浓度进行有效的控制,使发动机在各种工况下都能连续、 稳定的运转。
化油器式燃料供给系统包括以下装置: (1)汽油供供给装置:包括汽油箱、汽油滤清器、汽油泵 和油管,用以完成汽油的储存、输送及滤清任务。 (2)空气供给装置:空气滤清器。 (3)可燃混合气准备装置:化油器。 (4)可燃混合气供给和废气排出装置:进气管、排气管及 排气消声器。
种不同的要求,配制出一定数量和浓度的可燃混合气,进入气 缸燃烧,作功后将废气排入大气。
2、分类: 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统分为化油器式和电控燃油喷射式两种。
区别: 化油器式:在气缸吸气作用下,汽油由化油器喷出与空气
混合而开始雾化,经进气管进一步蒸发形成可燃混合气。 电控燃油喷射式:喷油器将一定数量和压力的汽油直接喷
第四章 燃油系

二、输油泵
1、作用:
保证低压油路中柴油的正常流动, 克服柴油滤清器和管路中的阻力,并 以一定的压力向喷油泵输送足够量的 柴油。
2、结构型式: 活塞式、转子式、滑片式、齿轮式等。
3、活塞式输油泵的组成:
↑
←
三、喷油泵(高压油泵) 功用:
按照发动机的工作顺序,负荷
大小,定时、定量、定压地向喷油
1、PT燃油系的基本工作情况
“PT”是压力(pressure)、时间 (time)的缩写,即PT燃油系是靠压 力——时间原理来调节喷油量。PT燃 油泵为低压燃油泵,它提供给喷油器 的供油压力最大不超过2.1Mpa,主要 用于10L以上的发动机,其泵油压力只 有一般高压油泵的1/8-1/10。
它主要根据以下液压原理工作的:
器输送高压柴油。
四、PT燃油泵与高压油泵的区别
序号 PT泵 喷油泵
1 2
输出的燃油压力最 输出的燃油压力最 大不超过21㎏/㎝2 大为176-225㎏/㎝2 所有的喷油器均共 每一个喷油器为单 用一根油管 独油管
3
即使有空气进入, 有空气进入,发动 也不会使发动机 机立即“失速” “失速”
不需要正时调整 要正时调整
取代传统的机械系统(如化油器)来控
制发动机的供油过程。
如汽油机电喷系统就是通过各种传 感器将发动机的温度、空燃比油门状况、 发动机的转速、负荷、曲轴位置、车辆 行驶状况等信号输入电子控制装置,电 子控制装置根据这些信号参数。计算并 控制发动机各气缸所需要的喷油量和喷 油时刻,将汽油在一定压力下通过喷油 器喷入到进入气管中雾化。并与称为喷
发动机。
进入的空气气流混合,进入燃烧室燃
烧。从而确保发动机和催化转化器始
终工作在最佳状态。这种电子系统控 制将燃料由喷油器喷入发动机进气系
汽油机燃油系统概述

节气门突然加大,汽油供给滞后,造成混合气 过稀,应增加附设的特殊装置瞬时增加汽油供 给——加浓装置。
应供给=0.6~0.8的浓混合气
§4-1 概述
三、发动机各种工况对混合气的要求
2、过渡工况对混合气的要求 (4)急减速
防止混合气突然变浓,燃烧变坏,使用节气门 缓冲器减缓节气门关闭速度。
§4-1 概述
二、可燃混合气成分对发动机性能 的影响
=1.05~1.15—经济混合
气
=0.85~0.95—功率混合
气
可燃烧范围0.4< < 1.4
现代高强化燃油喷射发动机 配合高能电子点火装置例外。
0.8 0.9 1.0 1.1 1.2 11.8 13.3 14.7 16.3 17.8
汽油机燃油系统
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电子工程系
汽车电子专业
汽车发动机构造原理
第四章 汽油机燃油系统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汽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 第三节 汽油缸内直喷系统
§4-1 概述
第一节 概述
汽油机燃油系统的任务是根据发动机的不同情况的要 求,配制出一定数量和浓度的可燃混合气,供入气缸, 最后还要把燃烧后的废气排出气缸。
(2)小负荷:节气 门开度25%以内, 须保证小负荷时的 稳定性,应供给
=0.7~0.9的浓混
合气
§4-1 概述
三、发动机各种工况对混合气的要求
1、稳定工况对混合 气成分的要求
(3)中等负荷:节 气门开度85%以内, 须保证燃油经济性,
应供给=1.05~
1.15的经济混合气
§4-1 概述
1.良好的蒸发性 2.较好的抗暴性 3.较高的热值 4.良好的化学稳定性
汽油的挥发性
应供给=0.6~0.8的浓混合气
§4-1 概述
三、发动机各种工况对混合气的要求
2、过渡工况对混合气的要求 (4)急减速
防止混合气突然变浓,燃烧变坏,使用节气门 缓冲器减缓节气门关闭速度。
§4-1 概述
二、可燃混合气成分对发动机性能 的影响
=1.05~1.15—经济混合
气
=0.85~0.95—功率混合
气
可燃烧范围0.4< < 1.4
现代高强化燃油喷射发动机 配合高能电子点火装置例外。
0.8 0.9 1.0 1.1 1.2 11.8 13.3 14.7 16.3 17.8
汽油机燃油系统
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电子工程系
汽车电子专业
汽车发动机构造原理
第四章 汽油机燃油系统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汽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 第三节 汽油缸内直喷系统
§4-1 概述
第一节 概述
汽油机燃油系统的任务是根据发动机的不同情况的要 求,配制出一定数量和浓度的可燃混合气,供入气缸, 最后还要把燃烧后的废气排出气缸。
(2)小负荷:节气 门开度25%以内, 须保证小负荷时的 稳定性,应供给
=0.7~0.9的浓混
合气
§4-1 概述
三、发动机各种工况对混合气的要求
1、稳定工况对混合 气成分的要求
(3)中等负荷:节 气门开度85%以内, 须保证燃油经济性,
应供给=1.05~
1.15的经济混合气
§4-1 概述
1.良好的蒸发性 2.较好的抗暴性 3.较高的热值 4.良好的化学稳定性
汽油的挥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