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膜保持器的应用研究评价
压膜保持器的应用研究评价

压膜保持器的应用研究评价所有正畸矫治的结果都有潜在的不稳定性和复发性,即运用机械性矫治器使牙齿在骨骼中移动后,牙齿有恢复到原来位置的倾向。
为了巩固牙颌畸形矫治完成后的疗效、保持牙位于理想的美观及功能位置而采取的措施,叫做保持[1]。
对于保持分为自然保持和机械保持两大类。
临床实践中,即使错位牙被矫治后能够直接进入自然保持,机械保持也是必要的,而机械保持所使用的装置称为保持器。
1 临床常用保持器的种类1.1 固定保持器[2]1977年Zachrisson介绍发展开来临床上应用较多的固定保持器有两类:尖牙到尖牙保持器和弹性多股弓丝保持器,前者适用于(1)严重的下切牙拥挤或旋转;(2)改变下尖牙的宽度后;(3)前移下切牙后;(4)轻度拥挤的非拔牙病例(5)深覆骀矫治后。
后者适用于弹性多股弓丝保持器:(1)中切牙间隙;(2)前牙散在间隙;(3)正畸治疗后有潜在牙漂移的成人病例;(4)上切牙外伤性失牙,需关闭并保持较大的前牙间隙的病例;(5)拔除下切牙;(6)严重扭转的上切牙;(7)腭向阻生尖牙。
1.2 活动保持器[1]1.2.1 Hawley保持器:于1920年Hawley所设计,它由双曲唇弓、一对磨牙卡环及塑料基托组成。
该保持器的主要特点是在保持阶段仍允许后牙在咬合力的作用下调整尖窝关系,以达到更好的咬合关系。
1.2.2 改良式Hawley保持器[1]:由双曲唇弓、一对磨牙箭头卡及塑料基托组成。
其原理及制作与改良式Hawley保持器相似,但是用于拔牙病例,改良式Hawley保持器将唇弓焊接在磨牙箭头卡的颊侧,这样更加有利于保持关闭后的拔牙间隙。
1.2.3 牙齿正位器:由天然橡胶或弹性塑料制作而成,因戴用后上下颌连成一体不能分开,所以只能每天晚上戴用,故对扭转牙、深覆牙合等保持效果欠佳。
介于以上保持器的不足,需要有一种保持器既能兼具他们的功能,又能补充他们的不足,随之压膜保持器就应运而生,它是1971年Ponitz介绍了借助于空气压膜技术发展起来的。
改良HawleyⅡ型保持器联合压膜保持器应用于正畸保持的效果观察

改良HawleyⅡ型保持器联合压膜保持器应用于正畸保持的效果观察【摘要】目的分析正畸矫治完成后应用压膜保持器与改良HawleyⅡ型保持器的效果、牙周健康。
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4月-2016年6月接收的100例正畸固定矫治结束后的病例资料,将戴用改良HawleyⅡ型保持器联合压膜保持器的50例患者设研究组,全天戴用压膜保持器的50例患者设对照组,并对两组保持效果、牙周健康指数进行比较。
结果两组保持效果比对无高度差异(P>0.05),研究组牙周健康状况指标牙龈指数、菌斑指数、牙石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正畸矫治结束后戴用改良HawleyⅡ型保持器联合压膜保持器对患者牙周健康状况影响轻微,可取得较佳的保持效果。
【关键词】压膜保持器;Hawley保持器;牙周健康;保持效果正畸医治结束后存在潜在的复发性与不稳定性,将固定矫治器拆除后需戴用保持器以预防复发,其中保持器戴用结果对正畸医治疗效起重要作用,因此为患者选取保持器戴用时需谨慎考虑[1]。
为此,本院将近期接收的100例正畸固定矫治结束后的病例作为探讨对象,旨在分析改良HawleyⅡ型保持器联合压膜保持器的戴用效果,作相关性报道: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6年4月-2017年6月接收的100例正畸固定矫治结束后的病例资料,并将伴有神经性疾病、心脏疾病、器质性病变以及病例资料不全者排除,将全程配合研究、脏器功能正常、签署同意书者纳入。
研究组(50)例,年龄13-30岁,平均(19.36±5.16)岁;女23例、男27例;疗程24个月-36个月,平均(29.45±3.11)个月;对照组(50)例,年龄14-30岁,平均(20.53±5.09)岁;女20例、男30例;疗程23个月-36个月,平均(28.67±3.25)个月。
两组基线资料比对(P>0.05)。
1.2 方法改良HawleyⅡ型保持器制作,取直径0.9毫米的正畸,用不锈钢丝制作成长双曲唇弓,将其紧贴于患者牙弓唇颊面,绕过牙弓两边,之后进行磨牙远中,将舌腭侧的基托内埋入,而且未存在跨牙合钢丝。
改良式透明压膜保持器在青少年Angle Ⅱ类正畸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d o i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4— 5 7 7 5 . 2 0 1 5 . 0 5 . 0 4 0
第3 9卷 2 0 1 5年 第 5期
Hale Waihona Puke 黑龙江医
学
Vo l _ 3 9. No . 5
HE I L O NG J I ANG MED I C AL J 0URN AL
Ma y . 2 0 1 5
551
改 良式透 明压 膜保 持 器在 青 少年 A n g l e I I 类 正 畸 患 者 中 的 应 用 研 究
2 方 法
断发展 , 各类矫治器与 矫治方 法层 出不穷 , 但 正畸 治疗后 的稳 定 性仍 是临床工作 中面临 的一大难 题 ] 。目前 ,临床上 使用
率最高的是普通透明保持器 , 其 因制作方 法简便 、 美观 、 异物感 小、 过敏率低等优点深 受广大 患者喜 欢 , 并逐 渐取代 由 自凝 牙
下颌透明压膜保持器颌面 固定 在一 起 , 根据颌位 记录将制作 好
[ 1 ]褚 红岩 , 果利 , 褚 惠文 . 4 6例 正畸 治疗后再 行修 复患 者的 临床观 察[ J ] .中国医药导刊 , 2 0 1 0 , 1 2 ( 3 ) : 5 1 9—5 2 0 . [ 2 ] 李齐宏 , 邹敬 才, 孙海燕. H a w l e y保持 器与透 明压 膜保持
1 临床资料
正畸保 持器的戴用是另一个重要的治疗过程 , 也是 一个循
序渐进 的过 程。美观 、 平衡 是 正畸治疗 过程 中追 求 的 目标 , 而
压膜保持器的临床应用

时有效的保护,脑损害减轻到最低程度。
另在穿刺置管成功、引流开始时,须注意防止因脑脊液流速过快至颅压骤降诱使患者呕吐、窒息及再次出血。
对于置管时间一般以不超过一周为宜,以防颅内感染、引流过度等并发症,对于个别病例,视病情可置管7~14d,复查CT见脑室梗阻现象基本消退,或抬高引流管见引流液澄清,量少于30mL/d,后可拔除引流管。
高血压脑室出血,曾有人认为病死率约50%左右[6]。
本组病人12例死亡,其中3~6h内手术死亡l 例,6~24h之内手术死亡3例,24~72h内手术治疗死亡4例(其中l例死于肺内感染)。
可见超早期手术穿刺置管脑室穿刺外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室出血,可明显减少病死率。
在对远期预后研究中,我科对89例病例中可随诊47例患者出院后3~6月复诊,复查CT出现交通性或梗阻性脑积水病例3例,占6.3%l(3/47)。
据国内有关文献,脑室出血后远期并发脑积水,发病率约2.9%~26.7%左右[7]。
表明穿刺置管脑室外引疏在治疗脑室出血过程中,可及早疏通脑脊液循环通路,并尽早清除脑脊液循环中血液成份,可在很大程度上防治脑积水的形成,对高血压脑室出血远期预后亦有良好防治。
因此,穿刺置管脑室外引流是在根治高血压脑室出血疾患确实、有效的关键措施之一。
参考文献[1]Daverat P,Caste l J P,D artigues J F,e t a.l D eat h and f unction-a l outcome after spontaneous intracerebra l he m orrhage.Aprospec ti ve study o f166cases usi ng mu lti var i a te ana l ysis[J].Stroke,1991,22(1):1-6.[2]刘勇红,万琪,张光运,等.高血压脑出血患者30天预后的影响因素[J].中华老年心血管病杂志,2002,4(5):322-324.[3]刘志红,叶自力,曾中搏,等.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的微创治疗[J].中国医刊,2003,38(8):37-39.[4]易声禹.重型颅脑损伤救治几个关键问题的处理[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9,15(1):3.[5]许宏伟,袁甏,杨军,等.重型脑室出血的临床及预后研究[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1999,7(1):226-227.[6]朱友德,文薇,孙明华,等.丘脑出血的临床及治疗[J].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1995,22(2):62-65.[7]余惠平,李万川,张和平.64例原发性脑室出血并阻塞性脑积水外科冶疗[J].福建医药杂志,2001,23(4):49-50.(收稿日期:2007-01-23)压膜保持器的临床应用张景慧钱毅超(内蒙古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口腔科,内蒙古包头014010)摘要目的:观察压膜保持器的保持效果。
压膜式间隙保持器的临床应用

压膜式间隙保持器的临床应用目的:观察正压压膜式间隙保持器的-临床应用特点和效果。
方法:选择60例5.9~1 0岁的乳牙过旱缺失的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用正压压膜式间隙保持器,对照组用带环式丝圈间隙保持器。
分别从患者对保持器的接受程度、保持器的制作、椅旁操作时间、固位效果及其保持疗效和因保持器本身问题导致的复诊率进行对比研究,并对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两组患者在对保持器的接受程度、保持器的制作、椅旁操作时间、美观、防止对(牙合)过度伸长方面具有显著的差异,在固位效果及其保持疗效和因保持器本身问题的复诊率上有差异,但是差异没有显著性。
结论:正压压膜式间隙保持器是一种美观舒适,制作简单,戴用便捷、固位好,疗效佳,便于观察恒牙萌出程度的间隙保持器,它为口腔医师进行保持缺隙治疗时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标签:乳磨牙;牙间隙;压膜式缺隙保持器;正压热成形技术乳牙作为儿童的咀嚼器官,除了饮食、语言、发音和美观外,在引导恒牙萌出,保持牙弓长度,促进颌面部发育上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旦乳牙过早脱落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就可能导致牙列拥挤等一系列牙颌畸形。
所以乳牙早失后,应及时应用间隙保持器进行保持间隙治疗,因为它不仅能够为后继恒牙正常萌出保持正常的间隙、保证整个牙弓的长度,而且作为整体正畸治疗的一部分,它还有利于患者的面部美观、防止孩子由乳牙过早缺失引起的心理创伤。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缺隙保持器主要有带环式丝圈保持器和可摘式缺隙保持器。
由于乳牙牙冠的解剖形态特点决定了可摘式缺隙保持器固位效果欠佳,而带环式丝圈保持器也有丝圈脱落等不足。
正压压膜式间隙保持器是一种新型的间隙保持器,笔者经过两年的临床应用研究发现,它具有制作便捷、固位效果好、成本低、保持效果佳等优点,现报道如下。
1对象和方法1.1病例选择:根据本研究的纳入标准,在我院口腔科门诊选取60例乳磨牙早失的患儿,年龄5~10岁,平均7.2岁。
其中治疗组30例(男13例,女7例),年龄5.5~9岁,平均6.5岁,给予正压压膜式间隙保持器。
改良压膜保持器对中老年患者套筒冠义齿满意度的影响

改良压膜保持器对中老年患者套筒冠义齿满意度的影响目的探讨改良压膜保持器对行套筒冠义齿修复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方法采用随机的方法,将本院口腔科门诊初次行套筒冠义齿修复的26例中老年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实验组13例患者经修复前进行心理干预并且用改良的压膜保持器遮盖金属内冠;对照组13例只在修复前进行心理干预,修复后常规医嘱。
分别在修复后即刻及1个月后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其对套筒冠义齿的满意度,并经SPSS 11.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同时间在套筒冠义齿咀嚼功能、固位、发音、舒适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对其整体美观性以及对金属内冠接受程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对语音,咀嚼,发音,舒适性随着时间的延长满意度均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压膜保持器遮盖金属内冠可有效提高老年患者对患者套筒冠义齿的满意度。
标签:压膜保持器;心理干预;套筒冠义齿;满意度套筒冠义齿是一种固定-活动联合修复体,其固位和稳定性能良好,能较好地恢复咀嚼功能,并且保护口腔支持组织的健康[1]。
笔者之前的修复经验显示无论是术前心理干预与否,患者对金属内冠的接受程度都不高,影响对套筒冠义齿的整体满意度。
本研究采用改良的压膜保持器遮盖金属内冠的方法,观察其能否提高患者对套筒冠义齿的满意度。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9月~2012年10月在本院口腔科门诊就诊的有回答问卷能力且同意合作的有牙列缺损伴不同程度磨耗的初次进行套筒冠修复的26例中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2例,女14例,年龄52~80岁,平均65.6岁。
1.2 研究方法1.2.1 用随机方法将26例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13例。
医师首先通过倾听与交谈了解患者的镶牙的具体要求和期望值,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提高患者的配合度。
医师对患者进行口腔检查后告知可供选择的修复方案,诊疗的基本流程,另外加上自制的图文并茂的教育处方对患者及家属进行诊疗前心理干预,处方内容主要是展示多种镶牙方法及优缺点和修复后的效果,重点介绍套筒冠义齿的修复前、后及口内只戴套筒冠金属内冠的图片,使患者对套筒冠义齿有主观上的认识。
压膜式保持器与Hawley保持器的临床应用效果比较

正畸治疗结束后,患者需要戴用保持器,直至建立新的牙周、和神经肌肉平衡。
在保持期间,牙齿的移动是不可避免的。
我们常将那些有利的牙齿移动称为生理性调整,而将向治疗前错方向的移动称为复发。
对正畸保持期复发原因的临床调查分析表明,有19.4%是保持器设计制作不良导致的复发[1]。
所以了解常用保持器的特性,选择适合于患者的保持器至关重要。
保持器的种类分为活动和固定保持器两大类,临床上最常用的是传统及各种改良型Hawley 保持器。
近年来,国内外均有压膜式保持器的应用报道,但对其褒贬不一,本文就压膜式保持器与Hawley 保持器的临床保持效果作一综述。
1常用的Hawley 保持器和压膜式保持器1.1Hawley 保持器传统Hawley 保持器由Chorles A.Hawley 医生于1919年提出,它由位于尖牙与第一前磨牙之间的双曲唇弓和两侧磨牙的单臂卡环以及腭侧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塑料基托构成[2](图1—A。
后来众多学者对其作了改良[3-5],主要有以下几种:①由双曲唇弓、一对磨牙箭头卡环及塑料基托组成,唇弓焊接于箭头卡上(图1-B。
②由基托及一个埋于牙弓两侧最后磨牙远中面基托内的长双曲唇弓组成(图1-C。
③由通过侧切牙和尖牙之间的唇弓、固位卡环和基托组成。
唇弓上焊接一段钢丝向远中形成尖牙卡环(图1-D。
④在传统Hawley 保持器上去除第一磨牙卡环,而在第一前磨牙焊接单臂卡(图1-E。
1.2压膜式保持器压膜式保持器最早由Henry Nahoum 医师于1964年报道,后经Robert Ponitz(1971年和James A.McNamara(1985年等医师的改良,逐渐应用于正畸临床[6]。
随着国内压膜片和压膜机的引入,近年来临床上使用压膜式保持器的比例逐渐增加。
目前常用的压膜机有负压型,如Essix Vacuum Machine(美国·综述·压膜式保持器与Hawley 保持器的临床应用效果比较Clinical comparison of vacuum-formed retainer and Hawley retainer许晓岑李壬媚综述唐国华审校(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医学院,上海市口腔医学研究所,上海200011【摘要】压膜式保持器和Hawley 保持器是常用的两种活动式正畸保持器,两者在制作、临床应用、维护和使用方面各有优缺点。
含牙压膜式间隙保持器的临床应用

t r e a t me n t b e f o r e r e s t o r a t i o n . Me t h o d s 1 7 c a s e s we r e i n c l u d e d ( 1 2 f e ma l e s a n d 5 ma l e s ) a g e d f r o m
1 8 8 6
中国美容医学 2 0 1 3年 9月第 2 2卷第 1 8期 C h i n e s e J o u r n a l o f A e s t h e t i c Me d i c i n e . S e p . 2 0 1 3 . V o 1 . 2 2 . N o . 1 8
Ab s t r a c t : Ob j e c t i v e T o d i s c u s s t h e c 1 i n i c a l a p p I i c a t i o n o f d e n t i g e r o u s p o s i t i v e p r e s s u r e t r a n s p a r e n t
ma i n t a i n e r we r e a p pl i c a t e d i n e d e n t u l o u s s p a c e ma i n t a i n .R e s u l t s Af t e r 3 mo n t h一1 y e a r s c l i n i c a l
・
论著・
含牙 压 膜 式 问隙保 持 器 的 临床 应 用
庾英姿
( 解放军第 4 7 4医院口腔科 新疆 乌鲁木 齐 8 3 0 0 1 3 )
[ 摘要] 目的: 探讨含牙压膜 式间隙保持 器在伴先天缺牙的错胎畸形患者修复前正畸治疗后保持阶段的临床 应用。方法 : 选择 已完成修复前正畸治疗, 错糟畸形 已矫治并且缺 牙间隙集中的伴先天缺牙的错糟畸形患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压膜保持器的应用研究评价中图分类号:r78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3-00-02所有正畸矫治的结果都有潜在的不稳定性和复发性,即运用机械性矫治器使牙齿在骨骼中移动后,牙齿有恢复到原来位置的倾向。
为了巩固牙颌畸形矫治完成后的疗效、保持牙位于理想的美观及功能位置而采取的措施,叫做保持[1]。
对于保持分为自然保持和机械保持两大类。
临床实践中,即使错位牙被矫治后能够直接进入自然保持,机械保持也是必要的,而机械保持所使用的装置称为保持器。
1 临床常用保持器的种类1.1 固定保持器[2]1.2 活动保持器[1]hawley保持器:于1920年hawley所设计,它由双曲唇弓、一对磨牙卡环及塑料基托组成。
该保持器的主要特点是在保持阶段仍允许后牙在咬合力的作用下调整尖窝关系,以达到更好的咬合关系。
改良式hawley保持器[1]:由双曲唇弓、一对磨牙箭头卡及塑料基托组成。
其原理及制作与改良式hawley保持器相似,但是用于拔牙病例,改良式hawley保持器将唇弓焊接在磨牙箭头卡的颊侧,这样更加有利于保持关闭后的拔牙间隙。
牙齿正位器:由天然橡胶或弹性塑料制作而成,因戴用后上下颌连成一体不能分开,所以只能每天晚上戴用,故对扭转牙、深覆牙合等保持效果欠佳。
介于以上保持器的不足,需要有一种保持器既能兼具他们的功能,又能补充他们的不足,随之压膜保持器就应运而生,它是1971年ponitz介绍了借助于空气压膜技术发展起来的。
2 压膜保持器介绍2.1 仪器和材料全自动压膜机:德国生产,选择220福特电压,4.0大气压,红外线加热,温度约为160℃,2.2 制作方法拆除固定矫治器,去除牙面剩余粘结剂,取印模,灌制石膏模型待干燥后修整模型备用。
应用全自动压模机,高温下将塑料模板压成保持器,修整保持器边缘,唇颊侧至齐龈位置,舌腭侧置龈上(2~3)mm,边缘磨光即可。
2.3 使用及修理透明压模式保持器无法调整,复诊的目的只是检查患者是否按要求佩戴保持器、倾听患者的使用感受以及敦促其佩戴。
3 压膜保持器的特点(1)美观舒适异物感明显减少,压膜保持器戴用后为无色透明的薄片,粘膜处厚度为0.5mm。
正面观不易发现(2)制作简单,毫无口腔专业知识的普通技工也可以在数分钟内掌握它的制作方法,制作费时少,可以即刻戴用,试戴时无需太多调节。
压膜保持器技工制作时间短,操作者的技术水平对其质量的影响亦小。
(3)传统的hawley保持器在拔除的第一前磨牙的间隙有唇弓越过,若唇弓制作不当或使用中变形将会造成间隙的复发。
越过拔牙间隙的钢丝弯制过于靠近龈方或是在使用过程中向龈方弯曲都会影响保持效果。
(4)压膜保持器有一定牙周夹板的作用,可以最大程度的保持矫治拆除时的牙列形态,研究表明,对于特别严重的扭转牙的保持,压膜保持器的效果要优于hawley保持器。
4 对颞下颌关节的影响基于透明保持器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发现其可引起如前牙开牙合,颞下颌关节区不适等问题。
某些患者戴用压膜保持器在行使功能的过程中有干扰,从而造成患者口颌系统的改变,对颞下颌关节产生影响。
很多临床研究显示髁突后移于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发生密切相关。
在过去,许多研究者对健康人群或是无关节症状人群在正中颌位时髁突在关节窝中的位置问题进行了研究,但是一直未见下颌姿势位时,髁突在关节窝中的位置的相关报道,主要原因在于此位置个体间存在着差异性。
而最近有研究下颌姿势位时,压膜保持器的戴入对髁突在关节窝中位置的影响。
陈慧霞等通过对受试者拍摄压膜保持器戴入前后下颌姿势位是的颞下颌关节体层侧位体层片,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关节间隙进行面积测量及线性测量,发现压膜保持器前后,髁突位置发生了显著变化,髁突从基本中性到前移位。
而赵燕平等认为髁突长期前移是导致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原因之一。
那么在正畸患者戴用压膜保持器2-3后是否会引起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尚需进一步研究。
4.1 对安氏ii类下颌后缩患者的影响安氏ii类下颌后缩患者的矫治较复杂,在替牙期多主张双期矫治,恒牙早期主张固定矫治联合功能矫治。
而在主动治疗结束后进入了保持阶段,患者颌面部生长发育尚未停止,有不断对其原有生长型进行表达的趋势,有研究表明,青春后期下颌骨仍由明显的生长,并可持续到25岁以后。
而这就有可能导致错颌畸形的复发。
对于这类错颌畸形患者的保持,很多学者认为应该采取一种能长期刺激下颌骨生长的保持器,原因在于髁突与关节窝对神经肌肉也有一个长期的适应改建过程,同时延长保持时间也可能是矫治结果相对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吴爱忠等根据临床病例,其中包括安氏ⅰ、ⅱ类下颌后缩及ⅲ类未经扩弓治疗的患者,认为压膜保持器可作为正畸临床保持阶段的常规方法。
但是近年田存美等根据患者矫治前后及戴用压膜保持器2年后的头颅侧位片,进行定点、描图及测量,发现戴用压膜保持器2年后下颌有后缩的趋势。
因而有学者将压膜保持器改良,即将制作好的普通压膜保持器转移至牙合架上,根据牙合位记录建立正确咬合关系,并用白色自凝塑料将上下颌保持器牙合面固定,同时转移到压膜机上,在高温下将膜片压在上下颌保持器的唇侧,将上下颌保持器连成一个整体4.2 对牙周健康的影响hawley保持器的成分是丙烯酸树脂,这种材料对口腔组织的影响已有较多报道,大多认为其易导致口腔炎症,甚至过敏性口炎,对牙周组织有潜在的危害。
而压膜保持器的主要成分为聚乙烯酞酸,无色无味,理化性质相对稳定,这与hawley保持器相比更加安全。
但张宝茹等对比研究了两者对牙周卫生的影响,结果显示戴用压膜保持器期间菌斑指数、牙龈指数、牙周袋的探针深度都明显增高,表明戴用压膜保持器易引起牙龈炎症。
原因可能一是结构,即牙与牙龈被保持器紧密包裹影响口腔的自洁作用。
二是在保持阶段牙齿会发生轻微移动,和原保持器可能产生干扰,强行将其戴入又会将牙齿推回到原来的位置,如此反复的牙齿移动可能会对牙周组织造成伤害。
因此周嫣等将以往的保持器设计改良为唇颊侧边缘不覆盖牙龈,不与牙龈组织接触,仅平齐龈乳头,腭侧适当填倒凹,以减少对牙龈组织的刺激与压迫。
实践证明改良后的压膜保持器不仅固位良好,且能将由于结构本身对牙周组织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降至最低。
有文献报道,如果进行有目的的洁刮治去除菌斑和牙石,并坚持每6个月进行一次口腔卫生保健,对牙周健康就不会造成损害。
因此一定要对戴用压膜保持器的患者进行很好的口腔卫生宣教。
4.3 对咬合关系的影响保持器可以一定程度上维持牙齿的位置,但随着牙周组织的改建以及咬合力的作用,牙齿的移动是不可避免的,而这种轻微的移动可以有助于增加咬合接触面积,稳定咬合,提高拒绝效率,即为生理性调节。
理想的保持器要允许牙齿这种生理性移动。
把压膜保持器和hawley保持器相比,hawley保持器有双曲唇弓及卡环越过牙合面,长期戴用会产生咬合间隙,导致个别牙咬合不稳定,甚至产生咬合创伤。
而压膜保持器的切端比磨牙牙合面厚0.25㎜,这样就产生了一个前高后低的楔形,符合正常生理开口型,有助于建立全牙弓咬合。
但彭辉等通过测量咬合接触面积得出压膜保持器不利于咬合关系的生理性调整。
介于此,有学者报道,用薄的膜片仅仅覆盖6个前牙,这时的压模式保持器后牙区生理性调整效果较好。
因此压膜保持器更加适合于主动矫治结束后咬合关系已经非常理想的患者。
5 压膜保持器的其他应用5.1 应用于腭裂患者由于腭部手术后伤口暴露于口腔内,容易发生感染。
腭护板用于腭部手术后保护伤口或创面、内衬托碘仿纱条,广泛应用于临床。
但是传统腭护板的制作需要取印模、灌石膏模型、弯卡环、涂塑胶、打磨、抛光、试戴等多道工序,制作过程繁琐,其固位力来自卡环,临床使用腭护板固位效果差。
且腭护板较厚,容易引起患者恶心、不适。
故有学者将压膜保持器应用于腭裂患者,其研究表明,压膜保持器的综合性能要由于传统腭护板。
其优点在于:①设备简单,制作步骤简捷;②一次成形,即刻配戴,有效减少复诊次数;③成本低,材料安全无毒,美观舒适,异物感小,尤其适用于自凝塑料过敏或者不能耐受的患儿;④压膜片透明,有利于术中填塞碘仿纱条;戴用该材料制作的保持器后,术后即可随时观察腭裂伤口情况;有利于换药、冲洗。
5.2 压膜式间隙保持器目前临床上常用的缺隙保持器主要有带环式丝圈保持器和可摘式缺隙保持器。
由于乳牙牙冠的解剖形态特点决定了可摘式缺隙保持器固位效果欠佳,而带环式丝圈保持器也有丝圈脱落等不足。
故有学者将压膜保持器改良制作成压膜式间隙保持器,即:将缺隙及两侧基牙模型修整,基牙倾斜者要做适当缓冲,缺出预留间隙,保证不阻碍恒牙萌出,材料和制作方法与压膜保持器相同,将压好的保持器修整,去掉基牙牙合面的塑胶,要保证无咬合干扰,将基牙邻接点出去掉1㎜。
实践表明此种压膜式间隙保持器的优点在于:设备简单,制作步骤简捷。
一次成型,即刻配戴,有效地减少复诊次数;并且一次可以正压成型多个缺隙保持器,成本低,材料安全无毒,美观舒适。
对患者及其家长来说比传统的间隙保持器更容易接受。
特别是适用于对金属过敏或不能耐受金属材料的患者。
由于塑胶透明,无需摘掉缺隙保持器,就可以看到缺隙处恒牙萌出情况,塑胶韧性好,表面光滑,且边缘封闭性好,即使咀嚼粘性食物时也不易被粘脱。
5.3 应用于反牙合患者介于矫治个别牙齿反牙合所用的活动矫治器不舒适、不美观等缺点。
近些年很多学者将压膜保持器应用于个别牙齿反牙合的矫正。
其机理是:先在模型上制作透明压模保持器,在反牙合牙的舌侧颈部用自凝塑料粘结舌簧,并磨出反牙合牙上及唇侧的压膜材料,然后根据反覆牙合程度,在透明压模保持器磨牙区牙合面添加自凝塑料,以解除牙合干扰,定期对推簧加力,直至反牙合解除。
10-14天加力1次,随着前牙反牙合的解除可逐渐调磨双侧牙合垫,随着牙合垫的调磨,后牙咬合关系的建立,矫治也就完全。
但此种改良的压膜保持器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即:适用于乳牙期、混合牙列期和恒牙列早期,下牙合位置正常的单纯前牙反牙合,尤其适用于其它矫治器固位较差的,或患者不能很好配合的个别前牙反牙合。
6 总结压膜保持器有其自身的优点,但同时也存在不足。
在选择保持器时,要考虑患者的年龄、职业、美观要求、矫正后的牙合关系状况以及错颌类型等诸多方面因素,来考虑是否选择压膜保持器,若在遵循保持器的适应症的原则基础上,压膜保持器能取得非常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1] 傅民魁.口腔正畸[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 华先明,程祥荣.粘接型保持器.口腔正畸学,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