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患者心血管疾病的非传统危险因素的思考
CKD患者心血管病诊疗指南解读

– 患者在CAB术后只实现部分冠状动脉血管重建,对CAD的评价应12个月1次;
– 患者缺血性心脏病病情变化时,如周期性低血压、当达到干体质量时充血性心力 衰竭没有改善或是因为低血压而无法达到干体重时,应行CAD评价 – 透析患者出现显著的左心室收缩功能减低(EF≤40%),这时应行CAD评价
– 心脏病评价应在透析开始时进行,包括基础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透析开始 后每年行心电图检查
• 2.2.2 患者在按照以上几点实施后,评价CAD还需要包括 运动或药物应激后超声心动图或者核素影像检查,应激影 像检查适用于高风险透析者。 • 2.2.3 患者准备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应激试验提示冠状 动脉缺血,应考虑血管造影评估,造影显示狭窄可行冠状 动脉介入治疗。 • 2.2.4 透析患者在行CAD评价时的注意事项
• 2.1.2 儿童在开始透析和达到干体质量时应使用超声心动 图来评价是否存在心肌病和瓣膜病;同时需要筛查脂代谢 异常和高血压等传统心血管危险因子。
2.2 K/DOQI指南2 冠状动脉病(CAD)
• 2.2.1 透析患者冠状动脉病的评价应个体化
– 等待肾移植、患有糖尿病的患者,最初评价不存在CAD,推荐每12个月评价1次 – 等待肾移植无糖尿病的患者,分类为“高风险”者,推荐每24个月评价1次 – 等待肾移植的患者,不属于高风险者,推荐每36个月评价1次; – 等待肾移植并有明确的CAD病史,未行血管重建者,应每12个月评价1次; – 等待肾移植并有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或冠状动脉支架术史者,每12个 月评价1次; – 患者已行彻底而全面的冠状动脉血管重建术,再次行CAD评价应在冠状动脉旁路 手术(CAB)后3年进行,此后每12个月评价1次;
– 发病早 – 发生率高(普通人群高20倍) – 死亡率高(死亡率占CKD死因的40%~50%)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周围血管疾病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测量 。P A D的诊 断 根 据踝 一肱 指 数 ( A B I ) 测量 ( 用
多普勒法测量双侧胫后动脉及 足背动脉收缩压值 , 取其 较低 值 ; 用水银 血压 计测 量右肱 动 脉血压 , 如 右
上肢 有动 静脉瘘 则 选 择左 上 肢 测 量 , 双侧 A B I 均 需
年1 O月 ~ 2 0 1 2 年1 0 月, 我们对我院维持性血液透 析患者 P A D的发 生情 况及 相关 危 险 因素 进 行 分析 , 旨在 为早 期发 现和 干预 P A D的发 生 发展 , 提 高 患者
山东 医药 2 0 1 3年第 5 3卷 第 3 1期
维 持 性 血 液 透析 患者 周 围血管 疾 病 发 生 情 况 及 相 关 因素分 析
卢 志。 姜 埃利 , 魏 芳, 于海 波 , 孙桂 江 , 王立 华
( 天 津 医科 大 学 第二 医院 , 天津 3 0 0 2 1 1 )
2 结果
中包括年龄、 性别、 体质量 、 身高、 糖尿病 ( 空腹血糖
> 7 . 0 m m o l / L或 服用 降糖 药 ) 史、 高血压 ( 收 缩压 > 1 4 0 m mH g或舒 张压 >9 0 m mH g ) 史、 心脑 血 管 事 件 史( 冠 心病 史 、 脑 血 管 病 史 及 腹 主动 脉 等 大 动 脉 疾 病史) 、 吸 烟 史 等 资 料 。所 有 研 究 对 象 空 腹 静 脉 取 血 测量 肌酐 、 尿 素氮 、 白蛋 白 、 血红 蛋 白 、 血钙 、 血磷、
2 7 5例 患 者 中 P A D 患者 9 7例 ( P A D组 ) , 患 病 率为 3 5 . 3 %, 其 中男性 所 占比例 为 6 4 %, 年龄 ( 6 1± 1 1 ) 岁, 糖 尿 病 者 所 占 比例 5 4 %, 吸 烟 者 所 占 比例
血液透析患者的心脏并发症

心瓣膜疾病
多继发于瓣膜钙化 主动脉瓣最常受累,其次为二尖瓣 表现为瓣膜处的返流或狭窄 诱发或加重心力衰竭 可能引起感染性心内膜炎
11~12g/dl,不应超过13g/dl。
精品课件
危险因素——钙磷代谢紊乱和继发性甲状旁 腺功能亢进(SHPT)
高血磷和SHPT增加CVD死亡率 长期SPTH将导致血压升高 ,左心室肥厚 高钙血症促进血管损伤
精品课件
调控钙磷代谢
目标值:
血清矫正钙2.1~2.54mmol/L,
血清磷1.13~1.78mmol/L,
超滤时的低血压
交感神经过度放电
难治性高血压
精品课件
现
临床表
精品课件
缺血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性
非动脉粥样硬化性
急性心肌梗死
精品课件
缺血性心脏病
诊断
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被漏诊或误
诊
胸痛的鉴别诊断
辅助检查:
电子束计算机断层扫描(EBCT)——冠脉钙化
心电图 、超声心动图
冠状动脉造影 ——金指标
血液透析患者的心脏并发症
精品课件
流行病学
心血管疾病(CVD)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主要并发症, 也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血透病人中 ,心血管系统的解剖和功能均正常的患者仅占 16% 。
在需要接受透析治疗的ESRD患者中有40%存在冠状动脉疾病, 75%有左心室肥厚(LVH),40%存在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症 状,CVD导致的死亡率高达50%以上。
精品课件
危险因素——糖尿病
由糖尿病自身引起的大血管病变、微血管病变和心肌损害促 进了CVD的发生。
常合并高脂血症、高血压、慢性炎症等CVD危险因素。 糖尿病透析病人有更高的心脏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冠心病
2024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

2024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我们说的心脑血管疾病一般是指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包括冠心病、缺血性脑卒中等。
顾名思义,ASCVD的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
那么,预防ASCVD(一级预防)就需要从动脉粥样硬化来入手。
他汀稳定斑块,不让易损斑块发生破裂;阿司匹林抑制血小板聚集,这样一旦发生了斑块破裂,不容易形成血栓。
二者协同作用,防止发生血栓事件,如心肌梗死、脑梗死和血管性死亡。
他汀和阿司匹林各把一关,被誉为一对儿「好搭档」。
他汀的使用他汀类药物可抑制肝脏细胞合成胆固醇,降低血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并通过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增加肝脏细胞对胆固醇的清除。
它既是一种调节血脂的药物,也是主要的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
他汀抑制斑块的形成和进展,稳定斑块和防止斑块发生破裂,从而预防心肌梗死、脑梗死等血管事件的发生。
1.谁应该吃他汀经过风险评估,所有ASCVD中高危人群均需进行干预,首先推荐健康的生活方式。
当改善生活方式不能使血脂达标时应考虑药物治疗,他汀是主要的药物,其用于ASCVD一级预防证据最为充分。
对于风险评估为中危的人群,是否启动他汀类药物治疗有时难以确定,这时需考虑结合心血管病风险增强因素。
(风险评估步骤详见:中国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发布,推荐要点一览)也就是说,除了不能耐受他汀者以及持续透析的慢性肾脏病患者,中高危人群应考虑启动他汀治疗。
大量研究证实他汀类药物可显著降低高、中甚至低危人群的ASCVD风险,且LDL-C降低越多其风险降低越多。
无论是否存在基础心血管病、基线心血管病风险如何、基线LDL-C水平高低、他汀类药物种类和剂量如何ADL-C每降低1mmol∕L x持续5年,人群心血管病风险降低21%、全因死亡风险下降12%o2.如何选择药物及治疗剂量在选择药物之前,首先应根据ASCVD基线风险确定降脂目标。
表1血脂管理目标非糖尿病的ASCVD高危患者LDL-C目标为<2.6mmol/L(100[Amg/dl);非HDL-C目标为<3.4mmol/L(130mg/dl) 一ASCVD低危患者LDL-C目标为<3.4mmol/L(130mg/dl);非HaBHDL-C目标为<4.2mmol/L(160mg/dl)注:糖尿病合并ASCVD高风险的患者指年龄≥40岁的糖尿病患者,或20-39岁患有糖尿病且ASCVD总体风险为高危者尽管他汀类药物是降胆固醇治疗的基础,但其剂量增加1倍LDL-C降低效果只能增加6%,且有潜在的不良反应。
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并发症

治疗
冠状动脉重建术
1)冠状动脉成形术和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CABG更 适合广泛冠状动脉病变(左主干或广泛的3支血管病变)且能 耐受手术风险的血液透析患者。严重心功能不全(NYHAⅣ级) 透析患者围手术期死亡率高达20%,不宜手术。由于其他血管 疾病的发生率增加,透析患者CABG的风险高,死亡率是肾功 能正常人群的3倍。 2)若无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等因素,多数患者行CABG48小时 后可进行透析。血管造影术后24小时内避免行血液透析,如必 须透析治疗,应避免使用肝素。
心血管并发症
血液透析
概述
心血管并发症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 的首要原因,近半数血液透析患者的死亡 与心血管疾病相关。常见心血管并发症包 括高血压、心力衰竭、心肌病、缺血性心 脏病、心包疾病、心律失常、感染性心内 膜炎和外周血管疾病等。我国多城市调查 显示,透析人群心力衰竭和缺血性心脏病 的患病率分别为44%和22.7%。另有研究 显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包疾病发生 率达10%~15%,致死性心律失常发生率 约5%。
心包疾病
2.治疗 (1)少量心包积液(小于100ml)且无症状的患者仅需临床观察; (2)一旦确诊有明显心包积液,需严格限盐、限水、加强透析及 改善营养,多数患者症状可缓解。心包炎患者透析时须减少肝素用 量或无肝素透析以减少出血,超滤不宜过多、过快以防止体重低于 干体重。 (3)大量心包积液会发生心包填塞,需心包穿刺抽液。
心包疾病
根据其发生的时间与透析治疗的关系,分 为尿毒症性心包炎和透析相关性心包炎。 尿毒症性心包炎是尿毒症毒素和水钠潴留 所致,透析相关性心包炎多认为与透析不 充分有关。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包炎致 死者占死亡率3%~6%。
心包疾病
临床表现及诊断 典型患者有胸痛伴心包摩擦音,积液较多时可伴有心力衰竭症状,部 分患者血液透析过程中可出现不能以其他原因解释的低血压。重者可 出现心包填塞。X线检查心影扩大,呈“烧瓶样”改变;心电图表现 为低电压和ST-T改变;超声检查可发现液性暗区。
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评估和管理

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评估和管理心血管疾病是指影响心脏和血管功能的一系列疾病,包括冠心病、高血压、中风等。
这些疾病在全球范围内造成了巨大的健康负担,并且随着人口老龄化和不良生活方式的普遍化,其患病率呈上升趋势。
为了更好地评估和管理心血管疾病的患者风险,许多专业机构和医生都提出了一系列方法和建议。
一、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评估1. 传统危险因素评估传统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吸烟史、高血压、高胆固醇水平和家族史等。
根据这些因素,医生可以对患者进行简单的风险评估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案。
2. 心脏生物标志物测定除了传统危险因素外,心脏生物标志物也被用于评估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例如,C-反应蛋白(CRP)是一种与心血管炎症相关的标志物,在患者体内可通过血液检测来评估其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3.基因检测近年来,基因检测被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评估。
通过识别某些与心脏健康相关的基因变异,医生可以预测患者患上心血管疾病的可能性,并制定相应的防治策略。
二、心血管疾病的管理1.健康生活方式良好的生活方式对于预防和控制心血管疾病非常重要。
这包括健康饮食、适量运动、戒除吸烟和限制酒精摄入。
医生通常会提供针对个体需求定制的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并教授相关知识和技巧,帮助患者改善他们的生活习惯。
2.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在心血管疾病的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常用的药物包括抗高血压药物、降低胆固醇的药物、抗凝药物等,这些药物可以帮助患者控制自身风险因素,减少发病风险。
3.手术治疗对于心血管疾病严重的患者,手术治疗可能是必要的选择。
例如,冠心病患者可能需要接受冠脉搭桥或支架置入手术;中风患者可能需要进行动脉形成术等。
这些手术可以改善心血管功能,并有效降低进一步发展和并发症的风险。
4.心理支持和康复心血管疾病不仅会给患者身体带来影响,也会对他们的心理状态产生负面影响。
提供良好的心理支持和康复服务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和管理他们面临的挑战,并促进他们身心健康。
心血管病危险因素

莫生气
莫生气
人生就像一场戏 相扶到老不容易 为了小事发脾气 别人生气我不气 我若气死谁如意 邻居亲朋不要比 吃苦享乐在一起 因为有缘才相聚 是否更该去珍惜 回头想想又何必 气出病来无人替 况且伤神又费力 儿孙琐事由他去 神仙羡慕好伴侣
张金哲教授做人哲理
一心为公 三个代表 两袖清风 四邻和睦
结 语
心血管病危险因素 研究进展
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 流行病学研究室 吴兆苏
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有200多种 主要有: 自然环境 环境因素 社会环境 遗传因素 生理病理因素 心理因素
个体因素
社会心理因素与心血管病的关系
以下五种社会心理因素与心血管病病因 及其临床表现密切相关 抑郁症(depression) 焦虑症(anxiety) 性格和个性特征(personality factors and character traits) 社会孤立(social isolation) 生活压力(life stress)
A型性格与心血管病关系的研究
作者
美国西部协作组
研究 对象
无心血管病 (10000 人)
观察 时间
8.5 年
结果
冠心病 A:非 A=2:1 复发心梗 A:非 A=5:1 无相关性
Shekell 等 Ragland 等
无心血管病 1-3 年 (12772 名男性) 心梗病人 (257 人) 12.7 年
有氧运动的种类和方式
凡属大群肌肉有节律的(紧张和放松交替) 的运动都属于有氧运动 常见的有: 步行、慢跑步、骑自行车、游 泳、跳舞、秧歌、登山、滑冰、太极拳、武 术、气功等等 有氧运动的原则: 从低强度小运动量开始,循序渐进 开始前全面体检,选择合适的项目 确定最佳心率
心血管病危险评估方法

心血管病危险评估方法心血管疾病是指影响心脏和血管系统的一系列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
这些疾病是导致全球死亡率和致残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因此,进行心血管病危险评估非常重要,可以帮助医生和患者预测患心血管病的风险水平,及时采取预防和治疗措施。
1.SCORE系统SCORE(Systematic COronary Risk Evaluation)是一种将多个危险因素综合考虑的评估方法,主要用于评估欧洲地区40-65岁人群患心脏疾病的风险。
评估结果以“十年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的百分比来表示。
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吸烟、血压、血脂、糖尿病等。
根据评估结果,患者可以分为低风险、中等风险、高风险和非常高风险四个等级,从而制定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方案。
2. Framingham风险评估模型Framingham风险评估模型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全球的心血管病危险评估方法。
它基于一个长期的研究项目Framingham心血管疾病风险研究,通过考虑危险因素如年龄、性别、血压、血脂、吸烟、糖尿病等,来预测下一阶段发生心脏疾病的风险。
Framingham风险评估结果以“十年心脏病发生风险”的百分比来表示。
3. Reynolds评分体系Reynolds评分体系是基于Framingham风险评估模型的进一步改进。
除了考虑传统的危险因素外,Reynolds评分体系还包括C-反应蛋白和家族病史等因素。
这些额外的因素可以提高预测心血管疾病的准确性。
4.ASCVD风险计算ASCVD(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风险计算是美国心脏协会和美国心血管病学会联合推荐的评估方法,用于评估40-79岁人群未来十年内患心脏疾病的风险。
该方法不仅考虑了传统的危险因素,还包括年龄、性别、种族、胆固醇、血压、吸烟等因素,并且还考虑了患者是否正处于抗高血压治疗或血压已得到控制等情况。
以上介绍的评估方法主要是基于传统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对应的预防和治疗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l 0 ・ 中国血液净化2013年4月第12卷第4期Chin JBloodPurif,April,2013,Vo1.12,No.4 透析患者心血管疾病的非传统危险因素的思考 张威袁伟杰 中图分类号:R318.16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 SSn.1671—4091.2013.04.009
慢性肾脏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 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 CVD)的风险远高于正常人群,而透析患者CVD发生 率更是达到普通人群的10 ̄30倍,是50%以上肾脏 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美国1项统计资料表明透 析患者约60%的心源性死亡原因归咎于心脏停搏和 心律不齐。然而,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高龄、男性、 吸烟史、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不能充分预 测和评估透析患者CVD的发生风险,有统计表明,传 统危险因素最多可解释50%的心血管事件。几项大 规模的临床试验发现,传统危险因素纠正之后,如 增加透析剂量、积极调脂治疗、RAAS系统阻滞等并 未明显改善不良预后,有些研究甚至得到了“反流 行病学”的结果。因此,一些非传统危险因素的研 究逐渐受到重视。本文将从炎症反应、氧化应激、贫 血、内皮受损、血管钙化、营养失衡和容量负荷过 重等方面对透析患者心血管疾病的非传统危险因素 加以介绍。 1 慢性炎症 长期接受透析治疗的终末期肾脏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机体处于持续的微炎症 状态,C一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和白 介素(interleukin,IL)一6作为重要的炎症因子,在 预测透析患者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不良事件方面具 有重要意义…。另外,一些炎症因子如IL一18、白 细胞、纤维蛋白原、透明质酸、髓过氧化物酶、血 浆五聚素3等升高均可能与透析患者心血管事件和 不良预后有关。但由于个体原因,不同患者体内炎 症因子的组成差异较大,故每一种炎症因子的确切 作用机制及临床价值还需进一步研究评估。也有研 究发现,一些透析相关的慢性感染和氧化应激、牙 周炎、菌膜形成等均可通过激活NF—K B转录因子
・讲座与综述・ 而促进炎症介质的基因表达,参与炎症反应当中, 导致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然而有研究提示,IL- 6对于不同种族的透析患者CVD的预测所得结论也 不统一,还需要更具针对性的干预试验加以验证。 2氧化应激 炎症和氧化应激是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血管疾病 的主要参与者,共同促进透析相关淀粉样变、营养 不良和贫血的发生、发展。通常,氧化应激表现 为自由基(ONO0一、HOCL、超氧阴离子)的大量释放 和抗氧化系统(维生素C和硒缺乏、细胞内维生素E 减少、谷胱甘肽系统活性下降等)受损。其中,红 细胞缩醛磷脂是密集于细胞膜的甘油磷脂,可发挥 抗脂蛋白氧化作用,其水平降低能预测初始接受肾 脏替代治疗的ESRD患者发生CVD的风险。基质金属 蚩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也可 以反映炎症和LDL氧化,被认为是尿素症CVD严重 性的间接评估指标,研究发现MMP一9的mRNA表达增 多导致粥样斑块不稳,而抗氧化因子如MMP抑制 剂、维生素一C可能对稳定斑块有利。尽管对于抗 氧化剂在改善心血管疾病预后方面的作用仍存在争 议,但仍有小规模的临床试验支持抗氧化治疗的价 值。SPACE研究中,透析患者接受维生素E治疗组 与安慰剂组相比,心血管事件发生明显减少; Tepel等给予134例透析患者乙酰半胱氨酸治疗后, 可以将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降低40%。ROS生成的主要 酶包括NADPH~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一氧化 氮合酶(NOS)和髓过氧化物酶(MPO)等。MPO是巨噬 细胞内含量最高的糖蛋白之一,正常情况下参与机 体免疫防御,MPO活性异常易导致氧化应激和内皮 功能受损。Himmelfarb等发现,在透析患者中3一 氯酪氨酸(MPO分解产物)增加,表明MPO诱导的氧 化应激可能在病情进展中发挥作用。另外小规模的
作者单位:200080上海,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 通信作者:袁伟杰200080上海,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Emai1:ywj4169@yahoo.com.cn 中国血液净化2013年4月第12卷第4期Chin JBloodPurif,April,2013,Vo1.12,No.4 ・2 1 1・ 临床试验证实,MPO基因多态性与透析患者CVD发 生相关。在CKD和ESRD患者中还常伴有F2一异前列 腺素、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丙二醛和OX—LDL等氧 化应激标记物的升高,其对于预测心血管疾病的价 值也得到了一些证据支持,但结论仍有待于大规模 的随机对照试验加以证实。 3血红蛋白水平 贫血是CKD患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GFR< 25ml/(min・1.73 m )的患者90%伴有程度不等的贫 血。贫血的直接作用是导致左室肥厚(LVH)和心脏收 缩功能受损,长期透析患者血红蛋白(Hb)每下降 1 0 g/L,心力衰竭、左室肥厚、病死率等在内的 复合风险将升高20% ̄40%。30% ̄45%的CKD和透析 患者存在LVH,当其与贫血共同存在时,则对CVD预 测价值更大。但纠正血红蛋白至正常值后,部分研 究并未观察到透析患者的CVD风险和病死率降低,甚 至当Hb纠正过度(>120g/1)时反而对预后产生不良 影响。如将红细胞比容目标值分别设定为42%1H30%, 对伴有心脏基础疾病的血液透析患者,其高目标值 可明显升高患者的死亡率和血栓发生率。TREAT研究 中平均Hb浓度为130g/L和lOOg/L的2组人群,尽 管在死亡率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上没有区别,但高 浓度组卒中发生率更高,推测可能与血栓更易形成 相关[ 。因此,2007年KDOQI指南仅将Hb110~ 120g/L作为透析患者贫血治疗的目标值。 4内皮功能不全 内皮功能受损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关键,N0 缺乏在病理改变中扮演重要角色,不对称二甲基精 氨酸(ADMA)是L一精氨酸残基甲基化的产物,通过抑 制NO合成可影响内皮功能。ADMA主要通过二甲基 精氨酸一二二甲基氨基水解酶(DDAH)分解代谢以及肾脏 滤过加以清除,故其浓度随着GFR的降低而升高, ESRD患者其浓度是正常人的2~3倍。Zoccali等 发现225{ ̄'J接受血透治疗的ESRD患者血浆ADMA浓度 升高是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 素。一些研究汪实,可通过增加L一精氨酸浓度达 到抑制ADMA与NOS结合的目的,从而改善内皮功能 和减少冠脉疾病发生。 5钙磷代谢紊乱及相关因素 5.1钙磷代谢紊乱 CKD患者容易继发钙磷代谢紊乱,表现为低 钙、高磷和高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 Hormone, PTH)血症。大量研究证明,高磷血症是CKD患者 心血管和全因死亡率的独立危险因子。美国l项针 对6500例透析患者的临床试验发现,血磷水平大 于2.1mmol/L者,包括心血管疾病在内的全因死 亡风险明显升高(RR 1.27,P<0.001);另1项研究 证实透析患者血磷水平大于2.1mmol/L较血磷正常 者冠心病相关死亡风险升高41%(RR 1.41,P< 0.0005)。肾功能降低还会导致卜a一羟化酶活性下 降,抑带025(OH)一vitamin D2向1,25一(OH)一vitamin D3转化,研究发现25(OH)一vitamin D降低与透析早 期全因死亡率增加有关,静脉维生素D治疗可明显 降低心血管相关死亡风险(P<0.O01)l3]。除此之 外,钙磷乘积也与透析患者心血管死亡风险相关,钙 磷乘积大于5.8 mmol/L,与正常范围(3.4~4.2 mmol/L)相比,其死亡风险增加34%。Ganesh等发 现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乘积每升高0.8 mmol/L,猝死 风险增加7%(P<0.005)。在DOPPS研究中,血液 透析患者心血管死亡风险与血磷(RR,1.09;P< 0.0001)、血钙(RR,1.14;P<0.0001)浓度和钙磷 乘积(RR,1.05;P<0.0001)具有明显相关性。研 究同时发现,与PTH>600 pg/ml相比,PTH在101~ 300 pg/ml之间死亡概率最低。另外1项研究揭示, 当PTH<100 pg/ml时,血液透析患者全因死亡率 反而升高(RR,2.03;P=0.02)。目前对于钙磷紊乱 增加心血管风险的机制还不完全清楚,认为主要还 是与透析患者大动脉和冠脉钙化有关,且高磷血症 导致PTH升高,而后者已被证实与LVH等心血管疾 病密切相关。因而,KDOQI指南也规定了CKD治疗中 血磷(1.1 mmol/L--1.8 mmol/L)及钙磷乘积(<4.4 mmo12/12)的目标值。 5.2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23(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3,FGF一23) 是32 000的蛋白质,主要存在于骨细胞和骨髓静脉 窦内皮细胞中,生理作用是促进尿磷酸盐排泄,抑 制l a一羟化酶活性和减少1,25一二羟维生素D生成。 CKD患者磷平衡被打破,FGF一23生成增多,但随着 GFR的下降,血浆高磷和低1,25一二羟维生素D血症 难以纠正,引起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尽管FGF一 23对骨性骨病的确切作用机制目前尚不清楚,但一 些临床研究已经发现其在预测心血管疾病中的重要 价值。在对124ff,j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长达2年 的随访研究发现,高FGF一23血症与高血压、糖尿病、 冠心病等高危因素一样,可独立预测LVH的发生风 险[ 。 5.3胎球蛋白A(Fetuin A) 其在肝脏产生并分泌于血液中,是重要的钙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