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心衰的补液方法

合集下载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治疗原则内科试题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治疗原则内科试题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治疗原则内科试题涉及到对酮症酸中毒的认知和处理。

以下为一份可能的试题及答案。

简答题
1. 简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治疗原则。

答案: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治疗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补液治疗:对于严重缺水的患者,首先应及时补充水分,纠正水电解质失衡。

通常使用生理盐水进行静脉滴注,直到患者的尿量恢复到正常水平。

2. 胰岛素治疗:通过注射胰岛素来控制血糖水平,降低血糖至正常范围。

3. 纠酸治疗:当血pH值低于7.1时,应使用碱性药物进行纠酸治疗,使pH值维持在7.2~7.3之间。

4. 补钾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补钾,以防止低钾血症的发生。

5. 抗感染治疗:针对诱因进行治疗,如感染等,可使用适当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6. 其他对症治疗:如维持酸碱平衡、保持呼吸道通畅、控制心率失常等。

请注意,以上答案仅供参考,应根据具体病情和医疗建议进行相应治疗。

如有任何健康问题或疑虑,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或医疗机构的意见。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抢救流程PPT课件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抢救流程PPT课件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作用下胰岛 素不明显增加,升糖激素不适当升高,造 成糖、蛋白质、脂肪以至于水、电解质、 酸碱平衡失调而导致高血糖、高血酮、酮 尿脱水、电解质紊乱、代谢性酸中毒。
治疗: 1、静脉补液: 1):血钠升高、正常:根据脱水情况补充0.45%盐

3、补钾治疗:
1):如果血钾≤3.3mmol/L,每小时给 40mmol/L静脉和口服补充,暂停胰岛素治疗直 至血钾≥3.3mmol/L.
2):如果血钾≥5.0mmol/L暂不补钾,但必须每 2小时侧血钾1次.
3):如果5.0mmol/L血钾≥3.3mmol/L,每小时 给20mmol静脉和口服补充,保持血钾在45mmol/L.
溶液(4-14ml/kg.h)。 2):血钠下降:根据脱水情况补充生理盐水(4-
14ml/kg.h)。 3):当血糖达到16.7mmol/L时改用葡萄糖溶液。
2、胰岛素治疗: 1):正规胰岛素按0.15U/kg.h一次性静脉冲击
2):静脉输注正规胰岛素0.1U/kg.h
3) : 测血糖每小时一次。如果前1小时血糖下降 ≤2.8mmol/L,计量加倍,直至血糖平稳下降2.83.9mmol/L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急救护理_措施方案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急救护理_措施方案

病因与发病机制
DKA多发生于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患者有自发DKA倾向,DKA也是1型精尿病患者死 亡的主要原因之一。2 型糖尿病患者在一定诱因作用下也可发生DKA。常见的诱因有:①各种感染。②胰岛素 治疗中断或不适当减量。③饮食不当、胃肠疾病,暴饮暴食或进食大量含糖及脂肪食物,使血糖升高,酗酒 等。④各种应激状态,如创伤手术、妊娠和分娩过度紧张、情绪激动、急性心脑血管疾病等。⑤内分泌疾病, 如皮质醇增多症垂体瘤等。
7.预防感染,遵医嘱应用抗生素。
8.其他及时采血、留取尿标本,监测尿糖、尿酮、血酮、电解质及血气分析等结果。 加强基础护理,昏迷患者应勤翻身,做好口腔和会阴护理防止压疮和继发性感染的 发生。
知识回顾 Knowledge Review
放映结束 感谢各位的批评指导!
谢 谢!
让我们共同进步
(3)脑水肿的观察:严密观察患者意识状态、瞳孔大小以及对光反射的动态变化。补充 大量低渗溶液、补碱不当、脑缺氧和血糖下降过快时,均有发生脑水肿的可能。如 患者血糖下降、酸中毒改善,但昏迷反而加重,或患者虽然一度清醒,但出现烦躁、 心率快、血压偏高、肌张力增高,要警惕脑水肿的可能。
(4)尿量的观察:密切观察患者尿量的变化,准确记录24小时出人水量。肾衰竭是本症 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要注意预防。 尿量是衡量患者失水状态和肾功能的简明指标, 如尿<30ml/h时,应及时通知医生,给予积极处理。
(二)护理措施 1.即刻护理措施 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误吸,必要时建立人工气道。如有
低氧血症,给予吸氧4 ~6L/min。建立静脉通路,立即开放2条以上静脉通道补液。采取 动脉血标本行血气分析,及时送检血、 尿等相关检查标本。
2.补液治疗与护理 补液是救治DKA的关键措施。补液不仅能迅速纠正失水,改善循环 血容量与肾功能,还有助于降低血糖和清除酮体。通常补液以生理盐水为主,但当t血糖 降至13. 9mmol/L时,应注意按医嘱将生理盐水改为5%葡萄糖溶液,防止低血糖反应。 根据患者体重和失水程度确定补液量及补液速度。补液原则一般是先快后慢,适时补钾。 如治疗前已有休克的表现,应注意按医嘱输人胶体溶液并进行抗休克治疗。补液途径以 静脉为主,辅以胃肠道补液,清醒患者鼓励 多饮水,昏迷患者可通过胃管灌注补液,但 不宜用于有呕吐.胃肠胀气或上消化道血者。

一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PPT

一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PPT

既往病史
患者有高血压病史10年,冠心病 病史5年,长期服用降压药和抗血 小板药物。
家族史
患者家族中有糖尿病和高血压病 史,家族成员中有多人患有心血 管疾病。
02 护理评估
身体状况评估
生命体征
评估患者的体温、心率、呼吸频率和血压等指标,了解患者的生命体征状况。
症状表现
观察患者有无呼吸困难、乏力、水肿等心力衰竭症状,以及意识状态和尿量变化等。
详细描述:经过护理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没有得到改善 ,日常生活和工作任务完成困难。
THANKS
处理
及时就医,遵医嘱补液、降糖、纠正 酸碱平衡;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记录 患者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
心力衰竭的预防与处理
预防
控制高血压、冠心病等基础疾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 戒烟、限酒、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定期进行心脏检查。
处理
及时就医,遵医嘱治疗,包括利尿、强心、扩血管等;密切 观察病情变化,记录患者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指 导患者合理休息与活动,调整饮食及生活方式。
心理护理
总结词
关注患者心理状态,提供心理支持
详细描述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情较重,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护理人员应关注患 者的心理状态,提供心理支持和安慰,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04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酮症酸中毒的预防与处理
预防
定期监测血糖,保持血糖稳定;遵循 糖尿病饮食,避免高糖饮食;避免过 度疲劳和情绪波动。
家庭支持
了解家庭成员对患者的支 持和关心程度,以及家庭 的经济状况。
社会支持
了解患者是否有参加社会 活动和社交网络,以及社 会支持的可用性。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心衰的补液方法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心衰的补液方法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心衰补液心衰和DKA 是一对「欢喜冤家」,俗话说,不是冤家不聚头,那么,对于DKA 合并心衰那我们怎么办呢?下面我们分别来复习下DKA、心衰的处理方案。

DKA 的处理方案1. 一般处理吸氧;置尿管,记出入量;生命体征监测;监测血糖、血钾、尿糖、血酮、尿酮、二氧化碳结合力或PH。

2. 补液(1)急查前述指标后,立即开放静脉通道,用生理盐水。

(2)最初2 小时可输入1000~2000 mL,从第2、6 h 约输入1000~2000 mL, 第一个24 h 输液总量可达4000~6000 mL。

病人清醒,鼓励饮水。

(3)补液液体:血糖降至13.9 mmol/L,改用5% 葡萄糖液,病按糖与胰岛素比例4:1 或3:1 加入拮抗胰岛素。

3. 胰岛素治疗(1)小剂量普通胰岛素持续静滴法,0.1U/kg/h, 若血糖极高大于33.3 mmol/L,考虑使用负荷剂量胰岛素。

(2)根据血糖下降速度调整剂量,以每小时下降3.9~6.1 mmol/L 为宜。

(3)监测尿酮转阴,则转入平时治疗,可加用口服降糖药。

4. 补钾:除高血钾,无尿者暂缓补钾外,治疗开始静脉补钾。

5. 补碱:H﹤7.1 或二氧化碳结合力﹤1 mmol/L,经输液及胰岛素治疗无改善者,可考虑小剂量补碱。

心衰的处理方案1. 去除、缓解基本病因(1)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伴心绞痛、左心功能低下但心肌不完全梗死,可行冠状动脉血管重建术。

(2)有效控制高血压。

(3)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治疗。

2. 消除心力衰竭的诱因(1)控制感染、治疗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伴快速心室率。

(2)纠正贫血、电解质紊乱等。

3. 避免应用某些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吲哚美辛、I 类抗心律失常药奎尼丁、利多卡因、普罗帕酮、莫雷西嗪等。

4. 利尿药物:控制体液潴留,改善症状(1)噻嗪类利尿剂:常用制剂氢氯噻嗪,用法用量12.5~50 mg/d;肾小球率过滤低于30 mL/min 时,利尿作用明显受限。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治疗中最关键措施~补液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治疗中最关键措施~补液

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治疗中,最关键的措施是
DKA(diabetic keto-acidosis)患者,因渗透性利尿、呼吸道和消化道等促使体液丢失,常伴有严重的脱水及低血容量状态,液体损失通常可达4000~8000ml。

并发电解质平衡紊乱、酸中毒,携带氧系统失常、周围循环衰竭,肾功能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尽快补液以恢复血容量、纠正失水状态,降低血糖,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同时积极寻找和消除诱因,防治并发症,降低病死率。

补充液体是抢救DKA的关键措施。

补液不仅能补充血容量、增加组织灌注,改善微循环功能,而且有利于胰岛素进入组织间液发挥生物学效应。

最初血糖水平下降主要是由于血容量增加、高渗缓解以及肾小球滤过增加致尿糖丢失的结果。

补液途径:重症患者主要通过静脉补充液体,结合口服或管饲经胃肠道补液。

补液速度:依患者病情及全身状况而定,总量按体征10%~15%估计,速度先快后慢,若无心功能不全等,最初1~2h静脉补液1000~2000ml,3~4h500ml/h,或4h内预估量的1/3,此后500ml/3h,根据监测随时调整。

补液种类:以%NaCl(氯化钠)溶液为主,血钠过高时可输液%NaCl溶液,有的主张平衡液(醋酸林格液、少用乳酸林格液),有效防止高氯血症。

当血糖水平降至L时,宜加输5%葡萄糖氯化钠溶液(+胰岛素),酮症酸中毒的纠正比纠正高血糖需要更长时间,尽管血糖降低,仍需补充小剂量的胰岛素逆转酮症及酸中毒。

存在严重休克状态时,加用胶体液。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补液PPT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补液PPT

补液的意义
对中毒DKA病人十分重要
纠正失水,恢复肾灌注
补液
第一阶段:补充生理盐水
第二阶段:输注5%GS或GNS
注意
根据血压、心率、每小时尿量及周围循环状况决 定输液量及速度。
如治疗前已有低血压和休克,快速补液不能有效 升高血压,应输入胶体溶液(包括血浆及代血浆 比如白蛋白血浆及右旋糖酐等),并采取其他抗 休克措施。
补碱应慎重 !
轻、中毒DKA病人经补液,补钾治疗后,酸中毒 随代谢紊乱的纠正而恢复。
血pH>7.0时,不需给碱性药物。 当血pH降至6.9~7.0时,50mmol碳酸氢钠(约 为5%碳酸氢钠84m1),稀释于200ml注射用水 中,pH<6.9时,100mmol碳酸氢钠加400ml注 射用水,以200ml/h速度静脉滴注。 此后,以2h间隔监测静脉血pH(比动脉血pH低 0.03),直到pH上升至7.0时,停止补碱。 当血磷浓度<1.0mg/dl时,可致心肌、骨骼肌无 力和呼吸阻抑,可于输液中加入20-30mEq/L 磷酸钾。
严重低钾可危及生命,此时应立即补钾,当血钾水平升至 3.3mmol/L时,再开始胰岛素治疗,以避免发生心律失常、 心脏骤停和呼吸肌麻痹。
.
纠正酸中毒
酸中毒的危害
轻、中度DKA病人经上述治疗后,酸中毒随代谢紊乱的 纠正而恢复; 重度酸中毒可使外周血管扩张和降低心肌收缩力,导致 低体温和低血压,并降低胰岛素敏感性。 血pH低至7.0时,可抑制呼吸中枢和中枢神经功能,诱 发心律失常,应予以治疗。
第l个24h输液总量一般为4000~5000ml, 严重失水者可达6000~8000ml。
纠正电解质紊乱
输注生理盐水,低钠、低氯血症一般可获纠正。 DKA时总体钾丢失较严重,但血清钾浓度改变不定,经胰 岛素及补液治疗后可加重钾丢失,并表现低钾血症。

酮症酸中毒抢救和护理要点

酮症酸中毒抢救和护理要点

酮症酸中毒,通常是由糖尿病引起的,其抢救和护理的要点是非常重要的,有助于挽救患者的生命和改善其预后。

以下是酮症酸中毒的抢救和护理要点:抢救要点:1. 迅速补液:酮症酸中毒抢救的首要任务是迅速扩容补液,这是纠正机体失水状态、维持体液平衡的关键措施。

通过补液,可以增强胰岛素的体内利用,从而改善症状。

补液的方法包括胃肠道补液和静脉补液。

2. 胰岛素治疗:给予胰岛素治疗可以抑制脂肪分解、减少酮体生成,同时有较强的降血糖作用。

这是酮症酸中毒抢救的重要措施之一。

3. 纠正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对于严重酸中毒的病人,需要给予碳酸氢钠来纠正。

低钾的病人要给予补钾,以维持体内酸碱平衡和纠正电解质紊乱。

4. 处理诱发病和防治并发症:在抢救过程中,要积极处理诱发病,如感染、创伤等,并防治休克、心力衰竭、严重感染、脑水肿、肾衰竭、吸入性肺炎等不良并发症。

护理要点:1. 密切观察病情:酮症酸中毒患者病情凶险、变化快,因此需要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情况,包括呼吸、体温、脉搏、神志意识、血压等。

同时,要及时检查血糖、尿常规、电解质、血气分析等,一旦发现异常,立即上报处理。

2. 基础护理:确保患者呼吸畅通,常规吸氧。

对于昏迷患者,要卧床休息,有条件者选择气垫床,并定时翻身叩背,预防压疮和继发性感染。

保持口腔清洁,做好皮肤护理。

3. 饮食护理:对于可进食的病人,饮食要选择低糖食物,规律使用降糖药物,维持血糖的平稳。

昏迷类患者经胃管注入流质食物,在临床症状缓解后改为半流质饮食。

根据血糖情况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高血压和肥胖类患者要注意低脂低盐饮食。

4. 安全防护:对于护理类患者,要在床边安装床栏,预防患者坠床。

准备抢救药品及器械,保持人员及物资处于应急状态。

以上是酮症酸中毒的抢救和护理要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心衰补液
心衰和DKA 是一对「欢喜冤家」,俗话说,不是冤家不聚头,那么,对于DKA 合并心衰那我们怎么办呢?
下面我们分别来复习下DKA、心衰的处理方案。

DKA 的处理方案
1. 一般处理
吸氧;置尿管,记出入量;生命体征监测;监测血糖、血钾、尿糖、血酮、尿酮、二氧化碳结合力或PH。

2. 补液
(1)急查前述指标后,立即开放静脉通道,用生理盐水。

(2)最初2 小时可输入1000~2000 mL,从第2、6 h 约输入1000~2000 mL, 第一个24 h 输液总量可达4000~6000 mL。

病人清醒,鼓励饮水。

(3)补液液体:血糖降至13.9 mmol/L,改用5% 葡萄糖液,病按糖与胰岛素比例4:1 或3:1 加入拮抗胰岛素。

3. 胰岛素治疗
(1)小剂量普通胰岛素持续静滴法,0.1U/kg/h, 若血糖极高大于33.3 mmol/L,考虑使用负荷剂量胰岛素。

(2)根据血糖下降速度调整剂量,以每小时下降3.9~6.1 mmol/L 为宜。

(3)监测尿酮转阴,则转入平时治疗,可加用口服降糖药。

4. 补钾:除高血钾,无尿者暂缓补钾外,治疗开始静脉补钾。

5. 补碱:H﹤7.1 或二氧化碳结合力﹤1 mmol/L,经输液及胰岛素治疗无改善者,可考虑小剂量补碱。

心衰的处理方案
1. 去除、缓解基本病因
(1)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伴心绞痛、左心功能低下但心肌不完全梗死,可行冠状动脉血管重建术。

(2)有效控制高血压。

(3)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治疗。

2. 消除心力衰竭的诱因
(1)控制感染、治疗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伴快速心室率。

(2)纠正贫血、电解质紊乱等。

3. 避免应用某些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吲哚美辛、I 类抗心律失常药奎尼丁、利多卡因、普罗帕酮、莫雷西嗪等。

4. 利尿药物:控制体液潴留,改善症状
(1)噻嗪类利尿剂:常用制剂氢氯噻嗪,用法用量12.5~50 mg/d;肾小球率过滤低于30 mL/min 时,利尿作用明显受限。

(2)袢利尿剂:作用最强为呋塞米,用法用量0.5~1 mg/kg 静推,6 小时有效,改口服时,剂量加倍。

其次为托拉塞米,用法用量20 mg 静推。

(3)保钾利尿药:常用螺内酯,能降低III~IV 级充血性心衰的病死率,用法用量20 mg po qd;Cr>221 mmol/L(男)、177(女)或K >5.mmol/L 患者禁用。

如何合理使用:
小剂量开始如呋塞米2 mg/d,氢氯噻嗪25 mg/d,逐渐增加剂量至尿量增多,体重每日减轻0.5~1 kg,感染控制、水肿消退、体重稳定后最小有效量长期维持,仍需根据情况调整剂量;尽早联合ACEI 和β受体阻断药维持应用。

小剂量螺内酯(25 mg/d)与ACEI 及袢利尿剂合用是安全的。

(5)ACEI:一线用药,常用药物卡托普利,用法用量6.25 mg po tid, 开始,在血压允许范围内逐渐加量;因干咳副作用不能忍受者改用ARB。

Cr>265 mmol/L、或K>5.5mol/L 双肾动脉狭窄、严重低血钾患者禁用。

(6)β受体阻滞剂:一线用药,常用药物卡托维洛,用法用量 3.125 mg bid 开始,逐渐增加剂量至25 mg bid。

或美托洛尔不超过100 mg bid。

应在充分利尿、改善新功能后使用并逐渐加量。

禁用心动过缓、严重低血压患者。

(7)正性肌力药:常用制剂,常用药物地高辛,用法用量0.125~0.25 mg qd。

DKA 合并心衰治疗方案
我们初步了解了DKA 和心衰的处理方案,那么DKA 合并心衰的治疗就迎刃而解了。

1. 遵循心衰、DKA 的治疗原则。

2. 限制输液速度,且边补液边利尿,同时强心纠正心衰,并有效抗炎治疗。

3. 方式:
(1)锁骨下深静脉置管术,简易CVP 监测,每4 小时一次。

(2)速度限制性补液,40~45 滴/min。

4. 日补液量3500~5000 mL,常规胰岛素0.1U/kg/h 稀释后微泵注入,开始时每小时监测监测血糖一次,以后根据血糖情况调整监测频次及胰岛素入量,使血糖下降每小时约 3.9~6.1 mmol/L,血糖下降到13.9 mmol/L 以下改用5% 葡萄糖溶液,并按比例加入胰岛素,以后病情稳定后逐步过渡到胰岛素常规皮下注射或口服降糖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