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补液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心衰

合集下载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补液课件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补液课件

护理
• 良好的护理是抢救DKA的一个重要环节 • 按时清洁口腔、皮肤,防止褥疮和继发感染; • 准确记录神智状态、瞳孔大小和反应、呼吸、
血压、心率及水出入量
学习交流PPT
18

学习交流PPT
19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 补液治疗
节选自《内科学》 七年制及八年制用书
学习交流PPT
1
• 胰岛素治疗 • 补液 • 纠正电解质紊乱 • 纠正酸中毒 • 其他治疗
学习交流PPT2源自胰岛素治疗• 策略:小剂量胰岛素治疗方案 • 优点:有效抑制酮体生成 ;避免血糖、血钾、
血浆渗透压降低过快带来的各种危险 • 具体措施:短效胰岛素持续静脉滴注;分为两
1,既5%GS+胰岛素6-12U ivgtt • 将静脉输注胰岛素剂量减至0 . 05-0.1U/
(kg·h)(成人3-6U/h),至酮体稳定转阴后可过度 到平时治疗
学习交流PPT
6
注意:
在停止静脉滴注胰岛素前1小时,皮下注 射短效胰岛素1次(一般8U),或在餐前胰岛 素注射后1-2小时再停止静脉消酮治疗,以预防 血糖回升
学习交流PPT
7
补液的意义
• 对重度DKA病人十分重要 • 纠正失水,恢复肾灌注 • 利于血糖下降及酮体清除
学习交流PPT
8
补液
• 第一阶段:补充生理盐水 • 第二阶段:输注5%GS或GNS
学习交流PPT
9
补液措施
• 补液重量:按原体重的10%估计 • 具体措施:先快后慢 • 如无心力衰竭,开始2h内输入1000-2000ml,
学习交流PPT
11
纠正电解质紊乱
• 输注NS后低钠低氯血症一般可得纠正 • DKA时总钾丢失较重,但血清钾浓度改变不定 • 经胰岛素及补液治疗后可加重钾丢失,表现为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抢救流程PPT课件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抢救流程PPT课件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作用下胰岛 素不明显增加,升糖激素不适当升高,造 成糖、蛋白质、脂肪以至于水、电解质、 酸碱平衡失调而导致高血糖、高血酮、酮 尿脱水、电解质紊乱、代谢性酸中毒。
治疗: 1、静脉补液: 1):血钠升高、正常:根据脱水情况补充0.45%盐

3、补钾治疗:
1):如果血钾≤3.3mmol/L,每小时给 40mmol/L静脉和口服补充,暂停胰岛素治疗直 至血钾≥3.3mmol/L.
2):如果血钾≥5.0mmol/L暂不补钾,但必须每 2小时侧血钾1次.
3):如果5.0mmol/L血钾≥3.3mmol/L,每小时 给20mmol静脉和口服补充,保持血钾在45mmol/L.
溶液(4-14ml/kg.h)。 2):血钠下降:根据脱水情况补充生理盐水(4-
14ml/kg.h)。 3):当血糖达到16.7mmol/L时改用葡萄糖溶液。
2、胰岛素治疗: 1):正规胰岛素按0.15U/kg.h一次性静脉冲击
2):静脉输注正规胰岛素0.1U/kg.h
3) : 测血糖每小时一次。如果前1小时血糖下降 ≤2.8mmol/L,计量加倍,直至血糖平稳下降2.83.9mmol/L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急性心力衰竭的急救与护理要点分析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急性心力衰竭的急救与护理要点分析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急性心力衰竭的急救与护理要点分析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是一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急危重症,需要及时的急救和护理。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对于这种疾病的急救和护理也越来越重视。

下面就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急性心力衰竭的急救与护理要点进行分析。

1. 快速评估病情:对于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急性心力衰竭症状的患者,首先需要快速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包括患者的血压、心率、血糖水平、呼吸情况等方面的指标。

2. 给予氧疗:对于出现急性心力衰竭的患者,首先需要给予氧疗,以提高组织的氧合水平,减轻心脏工作负荷。

3. 及时纠正酸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急性并发症之一,如果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更需要及时纠正酸中毒,可通过静脉补液、碳酸氢盐纠正酸中毒。

4. 控制血糖水平:糖尿病患者出现急性心力衰竭时,往往会导致血糖水平升高,因此需要及时控制血糖水平,可通过胰岛素的使用来实现。

5. 给予血管活性药物:对于出现急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可以给予血管活性药物,如多巴酚丁胺、硝酸甘油等,以改善心脏的血液供应和心脏功能。

6. 心理支持:在急救过程中,对于病情危重的患者需要给予心理支持,稳定患者的情绪,减少焦虑和恐惧。

1. 监测生命体征:护理人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等,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3. 定期检查心电图:定期检查患者的心电图,及时发现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的情况,以便及时处理。

4. 管理液体:对于合并急性心力衰竭的患者,需要合理管理液体,防止出现液体过多或过少的情况,同时注意监测尿量、尿液的性状。

5. 提供营养支持:对于病情危重的患者,往往会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护理人员需要合理安排患者的饮食,提供营养支持,以维持患者的营养状态。

6. 预防并发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易出现多种并发症,如肺水肿、肾功能不全等,护理人员需及时发现并处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心衰的补液方法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心衰的补液方法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心衰补液心衰和DKA 是一对「欢喜冤家」,俗话说,不是冤家不聚头,那么,对于DKA 合并心衰那我们怎么办呢?下面我们分别来复习下DKA、心衰的处理方案。

DKA 的处理方案1. 一般处理吸氧;置尿管,记出入量;生命体征监测;监测血糖、血钾、尿糖、血酮、尿酮、二氧化碳结合力或PH。

2. 补液(1)急查前述指标后,立即开放静脉通道,用生理盐水。

(2)最初2 小时可输入1000~2000 mL,从第2、6 h 约输入1000~2000 mL, 第一个24 h 输液总量可达4000~6000 mL。

病人清醒,鼓励饮水。

(3)补液液体:血糖降至13.9 mmol/L,改用5% 葡萄糖液,病按糖与胰岛素比例4:1 或3:1 加入拮抗胰岛素。

3. 胰岛素治疗(1)小剂量普通胰岛素持续静滴法,0.1U/kg/h, 若血糖极高大于33.3 mmol/L,考虑使用负荷剂量胰岛素。

(2)根据血糖下降速度调整剂量,以每小时下降3.9~6.1 mmol/L 为宜。

(3)监测尿酮转阴,则转入平时治疗,可加用口服降糖药。

4. 补钾:除高血钾,无尿者暂缓补钾外,治疗开始静脉补钾。

5. 补碱:H﹤7.1 或二氧化碳结合力﹤1 mmol/L,经输液及胰岛素治疗无改善者,可考虑小剂量补碱。

心衰的处理方案1. 去除、缓解基本病因(1)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伴心绞痛、左心功能低下但心肌不完全梗死,可行冠状动脉血管重建术。

(2)有效控制高血压。

(3)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治疗。

2. 消除心力衰竭的诱因(1)控制感染、治疗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伴快速心室率。

(2)纠正贫血、电解质紊乱等。

3. 避免应用某些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吲哚美辛、I 类抗心律失常药奎尼丁、利多卡因、普罗帕酮、莫雷西嗪等。

4. 利尿药物:控制体液潴留,改善症状(1)噻嗪类利尿剂:常用制剂氢氯噻嗪,用法用量12.5~50 mg/d;肾小球率过滤低于30 mL/min 时,利尿作用明显受限。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抢救应急预案及流程图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抢救应急预案及流程图

第一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抢救应急预案1.诊断要点:1)糖尿病患者出现口渴加重、多饮多尿、恶心呕吐、烦躁不安、意识障碍或昏迷;呼吸深快,呼气烂苹果味,皮肤黏膜干燥,低血压;2)血糖明显升高,16.7~33.3mmol/L,血酮升高,尿酮++~++++,血气分析提示代谢性酸中毒。

2.抢救措施:1)建立静脉通道,静脉补液,首选生理盐水,必要时双通道补液。

第1、2小时入液量500ml/h;第3—6小时入液量500ml/2h;此后500ml/3h;首24小时入液总量约为4000~5000ml;老年病人或心肺功能不全者适当减少补液量或根据CVP来确定补液量。

2)补充胰岛素,起始剂量为每小时输入0.1U/kg体重,血糖>13.9mmol/L时,用0.9%NS 100~250ml 加胰岛素静脉滴注;血糖≤13.9mmol/L时,按胰岛素:葡萄糖=1:4~6给药,可用5%GS 250 ~ 500ml 加胰岛素静脉滴注;血糖每小时下降4~6mmol/L为适中,如血糖下降不达标可在上述方案基础上适当加/减胰岛素用量。

3)立即进行血电解质、血气分析、血常规、血淀粉酶等生化指标检查。

4)血K≦4mmol/L,且尿量多于30ml/h时,可予静脉或口服补钾;PH≦7.1或CO2CP≦5mmol/L时方可补碱:5%NaHCO3 125ml,慢滴;补碱切忌过多过快。

3.心电监护:监测生命体征、神志、瞳孔、记24小时出入量;监测血糖、血酮、尿酮、电解质、酸碱平衡;4.其他:抗感染治疗;吸氧,必要时留置尿管。

5.向家属沟通病情并了解酮症酸中毒的诱因,去除诱因。

3.在抢救结束6 h 内,据实、准确地记录抢救过程。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急诊急救措施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急诊急救措施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急诊急救措施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并发症的一种严重表现,可能会威胁病人的生命。

在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情况下,采取紧急救治措施尤为重要。

下面是针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急诊急救措施:1. 给予胰岛素使用快速作用的胰岛素可以立即降低血糖水平,减少酮体的产生,降低血酮酸含量。

建议在静脉注射胰岛素之前进行血糖测试,以确定病人的血糖水平。

需要注意的是,静脉注射胰岛素必须在专业人士的监管下进行,以确保安全性与减轻可能出现的副作用。

2. 补充液体由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会导致很多病人出现脱水的情况,应该及时、充足的进行液体补充。

推荐使用生理盐水(生理氯化钠溶液)或Ringer's溶液,根据病人的情况,可单独采用生理盐水进行补液,或者将两种溶液混合使用。

在补液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监测体重、尿量和电解质平衡,特别要注意不要出现低钾血症。

3. 补充电解质在补液过程中需要根据病人的情况补充电解质如钠、钾、氯等,以维持电解质的平衡。

需要注意的是,在补充的过程中需要根据电解质检测结果调整电解质用量。

4. 治疗感染糖尿病患者常常会同时伴有感染的症状,如尿路感染、呼吸道感染等。

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急救处理过程中,需要处理好病人的感染,并根据感染的严重程度进行对症治疗。

5. 住院观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可能会危及生命,因此建议病人住院观察。

在医院的观察治疗期间,医护人员会根据病人的情况进行相应的治疗。

病人应该在专业医生的监控下接受体检和治疗,以确保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需要及时处理。

不处理可能会危及生命。

建议糖尿病患者记录日常血糖情况并及时寻求医生的帮助,以及时诊断并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预防患者危重情况的出现。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治疗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治疗

(1)补液对重度DKA病人十分重要,不仅能纠正失水、恢复肾灌注,还有助于血糖下降和酮体的清除。

通常首先补给生理盐水,第二阶段补5%葡萄糖液或糖盐水。

补液总量可按原体重的l0%估计。

补液速度应先快后慢,如无心力衰竭,在开始2h内输入1000~2000ml,以便能较快补充血容量,改善周围循环和肾功能;以后根据血压、心率、每小时尿量、周围循环状况决定输液量和速度,在第3~6h输入1000~2000ml;第l个24h输液总量一般为4000~5000ml,严重失水者可达6000~8000ml.如治疗前已有低血压和休克,快速补液不能有效升高血压时,应输入胶体溶液,并采用其他抗休克措施。

对老年或伴心脏病、心力衰竭病人,应在中心静脉压监护下调节输液速度及输液量。

病人清醒,可鼓励饮水。

(2)胰岛素治疗DKA发病的主要因素是胰岛素缺乏,因此,迅速补充胰岛素是治疗的关键。

一般采用小剂量胰岛素治疗方案,既能有效的抑制酮体生成,又能避免血糖、血钾和血浆渗透压降低过快带来的各种危险。

最常采用短效胰岛素持续静脉滴注。

开始时,以0.1U/kg.h)(成人5~7U/h)胰岛素加入生理盐水中持续静脉滴注,通常血糖可依2.8~4.2mmol/(L.h)下降,如在第lh内下降未达2.8mmol/L,且脱水状态已基本纠正,胰岛素剂量可加倍,每l~2h测定血糖,根据下降情况进行调整,使血糖下降速率稳定在上述范围内;若血糖下降速度过快或病人出现低血糖反应,可酌情分别采取以下措施:①血糖下降>5.6mmol/(L.h),可减慢输液速度或将生理盐水加量以稀释胰岛素浓度;②若血糖浓度<5.6mmol/L或有低血糖反应,将正在输注的含胰岛素液体更换为单纯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加胰岛素即可,无需给病人注射高张糖,因胰岛素在血中半衰期很短,仅5~6min,已进入血中的胰岛素可很快被代谢清除。

当血糖下降至13.9mmol/L(250mg/dl)时,转为第二阶段治疗,即将原输液生理盐水改为5%葡萄糖或糖盐水,按葡萄糖与胰岛素之比例为2-4:1加入胰岛素,即500m15%葡萄糖液中加入胰岛素6~12U,静脉滴注,同时将静脉输注胰岛素剂量减至0.05~0.1U/(kg.h)(3~6U/h),至尿酮稳定转阴后,可过渡到平时的治疗。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表现及处理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表现及处理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概念】当肝内酮体生成的量超过肝外组织的利用能力,血酮体浓度就会过高,导致酮血症和酮尿症。

酮体中的乙酰乙酸和β-羟丁酸都是酸性物质,在血液中积蓄过多时,可使血液变酸而引起酸中毒,称为酮症酸中毒(ketoacidosis)。

【表现】1.糖尿病症状加重多饮多尿、体力及体重下降的症状加重。

2.胃肠道症状包括食欲下降、恶心呕吐。

3.呼吸改变部分患者呼吸中可有类似烂苹果气味的酮臭味。

4.脱水与休克症状中、重度酮症酸中毒患者常有脱水症状,脱水达5%者可有脱水表现,如尿量减少、皮肤干燥、眼球下陷等。

脱水超过体重15%时则可有循环衰竭,症状包括心率加快、脉搏细弱、血压及体温下降等,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5.神志改变神志改变的临床表现个体差异较大,早期有头痛、头晕、委靡继而烦躁、嗜睡、昏迷,造成昏迷的原因包括乙酰乙酸过多,脑缺氧,脱水,血浆渗透压升高,循环衰竭。

【处理原则】治疗原则是正确补液,纠正脱水,补充血容量;小剂量胰岛素治疗,逆转酮症和酸中毒,有效地降低血糖;合理补钾;消除诱因防治并发症。

(一)补液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人常有重度脱水,可达体重的10%以上。

补液是抢救酮症酸中毒的首要的、极其关键的措施,其目的是迅速恢复血容量,防止心、脑、肾的低灌注量。

只有当有效组织灌注改善恢复后,胰岛素的生物效应才能充分发挥。

补液总量:一般按病人体重的10%,一般第一日补液量为3000~6000mL。

补液速度:一般采取先快后慢,尤其前6小时重要。

如无心力衰竭第1小时输液500-1000ml,第2-3小时输液1000ml,第4-6小时输液1000ml,以后每6-8小时输液1000ml。

第一个24小时输液总量约4000-5000ml,严重失水者可达6000-8000ml。

如治疗前已有低血压或休克,快速输液仍不能有效地升高血压,应输入胶体溶液并采取其它的抗休克的措施。

输液过程中应密切监护病人的血压、心率、每小时尿量、末梢循环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怎么补液: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心衰
老年糖尿病患者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或高渗昏迷时需要大量补液,存在加重或诱发心功能不全的风险,那我们该如何处理呢?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心衰补液
老年糖尿病患者在DKA 或高渗昏迷时需要大量补液,存在加重或诱发心功能不全的风险,那我们该如何处理呢?
DKA 的处理方案
1. 一般处理
吸氧;置尿管,记出入量;生命体征监测;监测血糖、血钾、尿糖、血酮、尿酮、二氧化碳结合力或PH。

2. 补液
(1)急查前述指标后,立即开放静脉通道,用生理盐水。

(2)最初2 小时可输入1000~2000 mL,从第2、6 h 约输入1000~2000 mL, 第一个24 h 输液总量可达4000~6000 mL。

病人清醒,鼓励饮水。

(3)补液液体:血糖降至13.9 mmol/L,改用5% 葡萄糖液,病按糖与胰岛素比例4:1 或3:1 加入拮抗胰岛素。

3. 胰岛素治疗
(1)小剂量普通胰岛素持续静滴法,0.1U/kg/h, 若血糖极高大于33.3 mmol/L,考虑使用负荷剂量胰岛素。

(2)根据血糖下降速度调整剂量,以每小时下降 3.9~6.1 mmol/L 为宜。

(3)监测尿酮转阴,则转入平时治疗,可加用口服降糖药。

4. 补钾:除高血钾,无尿者暂缓补钾外,治疗开始静脉补钾。

5. 补碱:H﹤7.1 或二氧化碳结合力﹤1 mmol/L,经输液及胰岛素治疗无改善者,可考虑小剂量补碱。

心衰的处理方案
1.去除、缓解基本病因
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伴心绞痛、左心功能低下但心肌不完全梗死,可行冠状动脉血管重建术。

2.有效控制高血压。

3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治疗。

2. 消除心力衰竭的诱因
(1)控制感染、治疗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伴快速心室率。

(2)纠正贫血、电解质紊乱等。

3. 避免应用某些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吲哚美辛、I 类抗心律失常药奎尼丁、利多卡因、普罗帕酮、莫雷西嗪等。

4. 利尿药物:控制体液潴留,改善症状
(1)噻嗪类利尿剂:常用制剂氢氯噻嗪,用法用量12.5~50 mg/d;肾小球率过滤低于30 mL/min 时,利尿作用明显受限。

(2)袢利尿剂:作用最强为呋塞米,用法用量0.5~1 mg/kg 静推,6 小时有效,改口服时,剂量加倍。

其次为托拉塞米,用法用量20 mg 静推。

(3)保钾利尿药:常用螺内酯,能降低III~IV 级充血性心衰的病死率,用法用量20 mg po qd;Cr>221 mmol/L(男)、177(女)或K>5.mmol/L 患者禁用。

如何合理使用:
小剂量开始如呋塞米 2 mg/d,氢氯噻嗪25 mg/d,逐渐增加剂量至尿量增多,体重每日减轻0.5~1 kg,感染控制、水肿消退、体重稳定后最小有效量长期维持,仍需根据情况调整剂量;尽早联合ACEI 和β受体阻断药维持应用。

小剂量螺内酯(25 mg/d)与ACEI 及袢利尿剂合用是安全的。

(5)ACEI:一线用药,常用药物卡托普利,用法用量 6.25 mg po tid, 开始,在血压允许范围内逐渐加量;因干咳副作用不能忍受者改用ARB。

Cr>265 mmol/L、或K>5.5mol/L 双肾动脉狭窄、严重低血钾患者禁用。

(6)β受体阻滞剂:一线用药,常用药物卡托维洛,用法用量 3.125 mg bid 开始,逐渐增加剂量至25 mg bid。

或美托洛尔不超过100 mg bid。

应在充分利尿、改善新功能后使用并逐渐加量。

禁用心动过缓、严重低血压患者。

(7)正性肌力药:常用制剂,常用药物地高辛,用法用量0.125~0.25 mg qd。

DKA 合并心衰治疗方案
我们初步了解了DKA 和心衰的处理方案,那么DKA 合并心衰的治疗就迎刃而解了。

1. 遵循心衰、DKA 的治疗原则。

2. 限制输液速度,且边补液边利尿,同时强心纠正心衰,并有效抗炎治疗。

3. 方式:
(1)锁骨下深静脉置管术,简易CVP 监测,每 4 小时一次。

(2)速度限制性补液,40~45 滴/min。

4. 日补液量3500~5000 mL,常规胰岛素0.1U/kg/h 稀释后微泵注入,开始时每小时监测监测血糖一次,以后根据血糖情况调整监测频次及胰岛素入量,使血糖下降每小时约 3.9~6.1 mmol/L,血糖下降到13.9 mmol/L 以下改用5% 葡萄糖溶液,并按比例加入胰岛素,以后病情稳定后逐步过渡到胰岛素常规皮下注射或口服降糖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