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病针灸治疗(图文)最好
常见病针灸处方

散瘀穴
①急性腰扭伤:委中(刺血)。 ②胸中瘀血:足三里。 ③胸肋扭伤:大包、阳陵泉。 ④腕关节扭伤:阳池、大陵。 ⑤肩臂扭伤:肩井、曲池。 ⑥踝关节扭伤:丘墟、昆仑。 ⑦膝关节扭伤:膝眼、阳陵泉。
止呕穴
内关、足三里、天枢、中脘、公孙、膻中、 劳宫、三阴交。
抽搐
1.百会、印堂、大椎; 2.合谷、太冲; 3.风府、曲池、涌泉;
运动系统辨病处方选穴
一.头颈上病症 (一)落枕 1.落枕穴。 2.天柱、后溪。 3.养老、悬钟。 4.大杼、肩外俞。 (二)颈肩肌筋膜炎 1.风寒:风池、百劳、风门、天宗、曲垣。 2.湿热:风池、肩井、肩外俞、后溪、支沟。 3.淤滞:天柱、曲垣、秉风、膈俞。 (三)肩关节周围炎 1.肩髃、肩贞、曲池、外关。 2.肩髃、肩賿、秉风、大杼、手三里。 3.条口透承山。 (四)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症 1.听宫、颊车、下关、合谷。 2.下关、颊车、外关、太冲。 3.听宫、下关、足三里、阳陵泉。 (五)肱骨外上髁炎 1.肘賿、曲池、天井、手三里、外关。 2.阿是穴。 (六)腕管综合症 1.内关、大陵。 2.合谷、外劳宫、中渚 、外关。 3.十二井(手经)。 (七)桡骨茎突狭隘性腱鞘炎 1.列缺、合谷、手三里。 2.阳溪、偏历、阿是穴。 3.列缺或阿是穴。 (八)腱鞘囊肿 阿是穴。
痛经
1.气滞血瘀:气海、地机、太冲(加热疗) 2.寒湿凝滞:关元、归来、肾俞、三阴交。 3.肝肾不足:肾俞、肝俞、血海、三阴交、
太溪。 4.气血虚弱:脾俞、胃俞、膈俞、足三里、
三阴交。 5.中极、次賿---热疗法
(十四)产后宫缩痛 1. 关元、合谷;2.十七椎、腰阳关、三阴交(加热疗) (十五)产后乳少 1. 气虚血弱:膻中、乳根、脾俞、胃俞、足三里(加热疗) 2. 肝郁气滞:太冲、内关、膻中、乳根(热疗)、少泽; 3. 对证选穴:膻中、乳根(热疗)膻中、少泽(热疗)。 (十六)产后血晕 1. 血虚气脱:关元、气海、三阴交、足三里。 2. 寒凝血瘀:中极、阴交、三阴交、支沟、公孙。 (十七)产后腹痛 1. 血虚:关元、气海、膈俞、三阴交、足三里(加热疗) 2. 关元、气海、肾俞、三阴交; 3. 血瘀:中极、归来、膈俞、血海、太冲。 (十八)绝经期综合征 辩证选穴: 1. 肝阳上亢:百会、风池、太冲、太溪。 2. 心血亏损:心俞、脾俞、肾俞、三阴交。 3. 脾胃虚弱:脾俞、胃俞、中脘、章门、足三里。(加热疗) 4. 痰气郁结:中脘、膻症
各种疾病最全艾灸穴位表,太全面了

各种疾病最全艾灸穴位表,太全面了转自:仁医堂名医馆本文所列之灸法处方,也可以用于针法,由医师临床斟酌,灵活运用。
治疗总则,《灵枢·经脉篇》说:“盛则泻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下陷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大意是说,属实的病证就要用泻法,属虚的病症就要用补法,属热性的病症刺针就要快速,属寒性的病症就要留针,阳气不足而下陷不起的就用灸法,不实不虚的就取治于本经,虚实夹杂的病证就要分经推求,调其虚实。
临床上具体应用时,凡属实热的病证应泻宜针;凡属虚寒的病证应补宜灸。
但又不能完全以补泻来分针灸,而是针亦有补泻,灸亦有补泻,要在方法上运用技巧。
灸疗原则大致如下:•凡病属虚寒者多取背部俞穴灸之。
•凡病实热者多取四肢穴道灸之。
•凡病在上部者,肩髃、曲池、郄门、外关、内关、合谷皆可用。
•凡病在下部者,环跳、阳陵泉、太冲、足三里、三阴交皆可用。
•预防一切传染病,灸中脘、关元、足三里,经常灸更佳。
•凡病属全身者,可取大椎、风门、身柱、肾俞、中脘、关元、足三里。
1、常见症状及杂病【头痛】头维、上星、百会、风池、天柱、风门、合谷、足三里、阳陵泉、太冲、申脉,根据头痛部位适当选穴。
【偏头痛】风池、头维、通天(灸良效)、太阳、列缺、阳陵泉、丘墟,取患侧穴。
【发热】风池、大杼、大椎、曲池、三间、后溪、足三里【盗汗】百会、肝俞、阴郄穴、后溪。
【呕吐】身柱、上脘、内关、足三里。
【水肿】肾俞、三焦俞、膀胱俞、中脘、关元、水分、阴陵泉、三阴交。
【腹水】肾俞、三焦俞、水道、中脘、水分、关元、阴陵泉、足三里、水泉、公孙、太白。
【腹痛】1、上腹部:上脘、中脘、梁门、梁丘、足三里。
2、下腹部:天枢、关元、内关、公孙。
【哮喘】大椎、肺俞、膻中、肾俞、中脘、关元、足三里。
【咯血】肺俞、曲池、尺泽、三阳络、郄门、血海。
【衄血】大椎、上星、迎香、手三里、尺泽、温溜、孔最、合谷、少商。
【心悸】内关、膻中、心俞、足三里。
【腰背痛】大杼、肝俞、肾俞、次髎、委中、承山。
针灸治疗常见病穴位大全

针灸治疗常见病穴位大全-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降压歌高血压病不可怕,三个穴位搞定它;太溪太冲加曲池,每穴不少二百下。
坚持按摩两月余,终生抛弃降压药。
若添杞菊地黄丸,降压明目祛肝火。
感冒歌感冒发烧司空见,吃药打针家常饭;肺俞拔罐按风池,降服感冒弹指间。
耳鸣歌两耳嗡嗡听力降,肝火肾虚两堵墙;太冲行间和听会,三穴联扑肝火旺。
若因肾虚耳鸣响,太溪耳门威力强;坚持按揉六七天,肾气充盈消症状。
哮喘歌哮喘本是外邪侵,好发三夏与冬春;预防为主抓关键,补气防感防过敏。
哮喘痛苦在复发,治本重在补气血;刺激合谷和肺俞,补足气血哮喘傻。
冬春哮喘由风寒,注重温阳即了然;艾灸关元足三里,脾俞拔罐太溪按。
夏季哮喘因暑湿,按揉合谷足三里;肺俞印堂阴陵泉,按摩一季哮喘离。
性福歌人体自有威而刚,性福何须求药方;肾俞关元阴陵泉,坚持按摩就壮阳。
阳萎早泄羞难言,气血不足是关键;关元气海足三里,按摩令尔挺而坚。
心绞痛歌老年最怕心绞痛,稍有不慎就丧命;电话呼救很必要,按摩郄门奏神功。
排毒歌人体排毒膀胱经,殷门委中要畅通。
坚持按摩促宣泄,毒素排出一身轻。
舒肝排气歌郁闷焦虑莫担心,太冲行间为功深。
每晚按摩五分钟,冲天怒气不伤身。
减肥歌心脑肝胆糖尿病,肥胖开路是先锋;人身自有减肥药,别听广告瞎折腾。
中脘天枢两穴位,饭后按摩三分钟。
睡后起前勤摩腹,腰身苗条赛明星。
惹上肥胖莫心耽,穴位刺激功效显;吃点自制二陈散,疗效巩固不反弹。
注:二陈散配方:半夏、橘红各15克,白茯苓9克,甘草5克。
按此比例,磨细混合,或制成胶囊即可。
糖尿病歌得了糖尿不可怕,云苓泡水当茶喝;再配四个天敌穴,消渴顽症定能克。
上消燥热伤肺腑,口渴多饮小便多;按摩鱼际和太溪,胰俞拔罐十分钟。
中消胃燥津液伤,口渴尿多便秘常;调理中消补胃阴,胰俞内廷太溪强。
祛除热邪内廷功,一天两次按摩通;上午起就未经旺,迎头痛击效最明。
颈椎好了歌何因导致颈椎痛骨骼肌肉不平衡;刺激风府手三里,一朝疼痛无踪影。
25个常见病简单诊断与治疗操作

25个常见病简单诊断与治疗操作一、感冒头痛毫针刺:太阳、风池、合谷、列缺按摩:太阳、风池及疼痛部位刮痧:前额、太阳穴、背部脊柱两侧,可配刮肘窝、腘窝。
二、偏头痛毫针刺:太阳、风池、率谷、头维、外关按摩:太阳、风池及疼痛部位三、麦粒肿三棱针点刺放血:太阳、耳尖及肩胛区的红色反应点四、急性结膜炎三棱针点刺放血:太阳、耳尖五、牙痛毫针刺:合谷、颊车、下关、内庭六、急性咽痛三棱针点刺放血:少商、商阳、鱼际、耳尖七、落枕毫针刺:天柱、大椎、后溪、落枕穴按摩:疼痛部位刮痧:痛苦的部分八、急性胃痛毫针:中脘、足三里、梁丘。
艾灸:中脘、足三里、神阙;隔姜灸适用于感冒胃痛。
刮痧:背部:脾俞、胃俞;腹部:中脘、天枢;上肢部:内关、手三里;下肢部:足三里九、痛经毫针:关元、中极、合谷、地极、三阴交穴、慈秀。
艾灸:关元、中极刮痧:关元至中极,地极至三阴交,慈秀。
x.急性腰扭伤毫针刺:腰痛穴、阿是穴、委中刺络拔罐:阿是穴,配委中穴放血刮痧:疼痛部位,委中.十一、腱鞘囊肿好发于关节和腱鞘附近,囊肿表面光滑,质软,有波动感围针刺法:囊肿局部十二。
肱骨外上髁炎[网球肘]外侧肘关节酸痛,拧毛巾时酸痛加重。
阿是穴围针加灸十三、足根痛针灸:昆仑、太溪、水泉。
十四。
腮腺炎灯心草蘸食油点燃:雀啄状快速灸灼双耳尖毫针点刺:少商、关冲放血十五、小儿泄泻1.辨证〔1〕伤食:腹胀腹痛,痛那么欲泻,泻后痛减,大便酸臭,状如败卵,或便质稀薄,含有未消化食物残渣,嗳气酸腐,苔厚腻,脉滑,指纹紫滞。
(2)阳虚:食后腹泻,腹泻即止。
******淡而不臭,面色黄倦,长期腹泻不退,或五班腹泻,四肢冰冷,脉沉细。
〔3〕外感:便稀多沫,臭气不甚,肠鸣腹痛,兼恶寒发热,鼻流清涕,苔白润,脉浮为风寒;大便暴注下迫,色黄或绿,恶臭或少许粘液,肛门灼热发红,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为湿热。
2.按摩疗法基础治疗:〔1〕取穴:脾经、内八卦、大肠、小肠、脐、腹、七节骨、龟尾。
〔2〕操作:1)小儿坐位或仰卧位:养脾经200次,腹内八卦100次,推大肠300次,清小肠200次;2〕患儿仰卧位:以掌逆时针揉脐,逆时针摩腹各200次;3〕患儿俯卧位:按揉龟尾50次,推上七节骨300次。
针灸治疗常见病

其他治疗
1.穴位贴敷法 选肺俞、定喘、风门、膻中、丰隆,用白附子,洋金 花,川椒,樟脑制成粉剂。将药粉少许置穴位上,用胶布贴敷,每3~ 4日更换1次,最佳在三伏天应用。亦可用白芥子、甘遂、细辛、丁香、 苍术、川芎等量研成细粉,加入基质,调成糊状,制成直径1厘米圆饼, 贴在穴位上,用胶布固定,每3天更换1次,合用于内伤咳嗽。
治疗
【治则】风寒证—祛风散寒、宣肺解表,针灸并用, 泻法
风热证—疏散风热、清利肺气
暑湿证—清暑化湿、疏表和里,只针不灸,泻法
【主穴】风池、大椎、列缺、合谷、外关
【方义】风池、大椎、外关—疏风祛邪解表
合谷—祛风清暑、解表清热
列缺—宣肺止咳
配穴
风寒感冒者,加风门、肺俞 风热感冒者,加曲池、尺泽、鱼际 鼻塞者,加迎香 体虚感冒者,加足三里 咽喉疼痛者,加少商、商阳 全身酸楚者,加身柱 暑湿者,加中脘、足三里
病因病机
不论是风火外袭还是胃火炽盛,火邪循经上炎均可引起 牙痛。又因肾主骨,齿为骨之余,肾阴不足、虚火上炎亦可 引起虚火牙痛。
实——风火外袭——风火牙痛
火(热)
胃火炽盛——胃火牙痛
虚——虚火上炎——虚火牙痛
临床体现
牙痛每因冷、热、酸、甜等刺激而发作或加重。可伴有牙龈红肿、 牙龈出血、齿龈萎缩、牙齿松动、咀嚼困难或有龋齿存在。 1.风火外袭:发作急骤,牙痛剧烈,牙龈红肿,喜凉恶热。兼发烧、 口渴、腮颊肿胀。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2.胃火炽盛:牙痛剧烈,牙龈红肿甚至出血,遇热更甚。伴口臭、尿 赤、便秘。舌红苔黄,脉洪数。 3.虚火上炎:牙齿隐隐作痛,时作时止,午后或夜晚加重,日久不愈 可见齿龈萎缩,甚则牙根松动。伴腰膝酸软、头晕眼花,舌质红嫩、少 苔或无苔,脉细数。
【最新编排】200种常见疾病的针灸治疗

目录V-难治疗概嬰萆-节洽疗原则^ 第二节处方规律^ 第三节针刺异常情兄地处理^^ 11 3第二素洽疗各论第.四五六七25 五/?第:-节急症^巾署^晕厥^―...",."...國.豫咪^...^-"髙熟^ 休克^ 急性〇炎^ 呼吸衰^ ^二节传染性疾病... ^行性感霄^ 传染性肝炎^ 细菌^痢疾^ 膽^^ 疟&^ 流行性^^炎^三节呼3系统疾^!" 感^^肺.^^ 離)^ ^性支气-"5 '-6 ...^ ?0 ,,8八食物中毒^ 九 ^水^ 十触电^,^ -1胄^,过敏反茈..."-十二链璣素#毒^ 十三急性8?圾寰迫续合征十四肠凰性青紫症^-10 -10 -1112 -12七流行性乙型垴炎... 八流行迮腮腺炎^ 九肺结核^―^1十颈淋巴结焙核",..."!丝^病(象^肿1十二眩伤凤^-16 五谩^支气^炎'.17 六阵喘^-17 七支气管圹张&,18 八肺气肿^4...^ '-'8 ...? "-9 ^9 '-13 ,13 -14 -15 ,15 ,16 16 -18 -1 9 ^20 -21」2〕200种常见疾病地针灸治疗第四节消化系统疾病^―食道炎^21^1呕吐^^......二胃炎^^22十二呃茈^三 ^疡病^23 十三肠炎^四汽下垂^23 十四胆#炎、)!1石^ -...五 3粘膜脱垂^ :...-'24 十五胆道^ ^ ^六急性胃扩张^24 十六舰炎^...七责门^^^& 十七 ^肠功能紊乱^八,痉挛^& 十八直^『14垂^九 ^神经官能症^26 十九便秘^十胃扭转^26第五节心血管,血液系统疾病^―风湿性心脏病^32七高血压^二冠心病^32八脉症^^ 过早搏动^33 九 ^栓闭塞性脉管炎...四心动过速^34 十血小扳减少症^五心动^绂^34 十-贫血^六心力衰竭^34 十二白细^减少症^第六节神经、精神系统疾病^―脑血管意外^? 十五臂丛神经痛^二家痫^40 十六桡神经麻痹^三腱鹏麻^^41十七腓神经麻痹^四精神分裂症^41十八坐骨神经痛^五神经褒弱^42十九肋间神经痛^六失眼^41二十外伤性截瘫^七发作性睡病''^44 二^多发性神经炎...八箫辆^:...-" 二十二末桷神经炎'...--九楕神发育不全^45 二十三 ^锒空洞症^十 ^叉神^ ?. ^45 二十^ 周期性麻痹^十-头賴^46 二十五 ^+ 二枕神^痛^47 二十六重^肌无力......十三面神经麻痹^47 二十七不宁腿综合征...十四面肌痉^^48 二"!"八职化性迄^^第七节运动系统疾病-馊^ ^^1^^二 5 扭伤^三^湿性关节炎^四:先风湿性关节炎^五增生性关节炎^六岗上肌腱炎^七肩峰7滑囊炎^八^二头肌长叉肌捷炎...'九肩关节周围炎^61十^骨外上髁炎...^& 2~\^-颈椎病^62十二^6+三 ^^矶91^炎^6十四桡骨茎突^窄^植鞘炎...^&十五腱^囊.1中^。
针灸治疗常见病穴位大全

针灸治疗常见病穴位大全针灸治疗常见病穴位大全1、感冒:合谷、列缺、尺泽,头痛加印堂,咽喉疼痛加少商点刺出血。
2、咳嗽:列缺、尺泽、丰隆。
3、胃痛:中脘、内关、足三里。
4、上腹部胀满、消化不良:内关、足三里。
5、下腹部胀满、消化不良:天枢、足三里。
6、恶心、呕吐:内关、足三里。
7、腹泻、痢疾:天枢、足三里、上巨虚。
8、便秘:天枢、支沟、上巨虚。
9、胁肋疼痛、岔气:外关、支沟、阳陵泉(腓骨小头的前下方处)、阿是穴。
10、头痛:印堂、太阳、合谷、列缺。
、11、牙痛:颊车、下关、合谷、内庭(足第2、3趾缝纹头处)12、肩周炎:肩隅、肩liao、阿是穴。
13、膝关节炎:犊鼻(外膝眼)、内膝眼、阳陵泉、阴陵泉(胫骨内侧髁的下方凹陷处)。
14、心痛、心悸:内关、神门、足三里。
15、神经衰弱、失眠:内关、神门、足三里、三阴交、印堂。
16、眩晕:太溪(内踝与跟腱之间的中点)、太冲、足三里、三阴交、印堂、百会。
17、高血压:曲池、足三里、涌泉、百会。
18、上肢麻木、疼痛、瘫痪:肩隅、肩liao、曲池、外关、神门、内关、合谷。
19、下肢麻木、疼痛、瘫痪:环跳、风市、委中、阳陵泉、足三里、承山、三阴交。
20、月经不调:三阴交、血海(髌骨内上缘上2寸)。
21、痛经:合谷、三阴交、关元。
22、面神经麻痹(口眼歪斜):地仓、颊车、下关、阳白、合谷、列缺、足三里、太冲、医风(耳垂后方凹陷处)、鱼头、鱼尾。
23、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颊车、下关、阳白、四白、头维(额角发际上0、5寸)、太阳、合谷、足三里、太冲。
24、呃逆:内关、足三里、膻中(两乳头连线的中点),25、耳鸣、耳聋:听宫、听会(屏下切迹前、张口凹陷处)、医风、外关、合谷、足三里、太冲。
26、急救:人中、内关、合谷、涌泉、十宣(手十指的尖端)、百会。
27、小儿惊风:人中、四缝、中冲(中指的尖端)、十宣点血。
28、腰痛:肾俞、大肠俞(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委中、阿是穴。
中国针灸手针疗法穴位图

腮腺炎眼病
后头痛急性扁桃体炎臂痛颊痛呃逆脊背痛膝腘窝 痛
臂痛手指麻木热痛目翳耳鸣喉痹胫肿癫疾产后无 乳
主治:急性脊间韧带损伤尾骨痛椎间盘脱出手术后 腰痛耳鸣鼻塞肩胛痛
疟疾癫痫精神分裂症癔病肋间神经痛盗汗落枕聋 哑腰痛(急性扭伤特效) 半身不遂截瘫
肾虚性腰两侧痛坐骨神经痛疲劳肾炎四肢肿背痛 (妇用更效) 腕顺鼻出血 聋哑手指麻木
不出寒热往来 中风昏迷高热牙痛咽喉痛耳聋指麻胸满喘咳口干 项肿目盲声嘶呕吐 腮腺炎眼病 胃肠病吐泻喉闭唇焦咳嗽发烧小儿急慢惊风假死 痰喘 前头痛胃肠痉挛急性胃肠炎急性单纯性阑尾炎风 湿扭伤所致之膝踝指关节痛牙痛 牙痛咽痛鼻出血面瘫三叉神经痛热痛目黄口干肩 背肠痛口歪眼斜便秘 肩周围炎肩凝等所致肩痛手不举 鼻出血喉痹咽干如梭下齿痛胸腹满肠鸣洞泄寒热 唇焦口干气喘 精神分裂症癫痫癔病
扁桃体炎腮腺炎感冒咳嗽肺炎中风昏厥项肿喉痹 乳蛾小儿消化不良心烦呕秽疟疾振寒目不明手孪 指痛
昏厥中风昏倒扁桃腺炎咳嗽咽喉肿痛
3. 三商 4. 止涎
流行性感冒咽喉肿痛口腔炎耳下腺炎脑充血卒中 小儿慢性肠炎
主治:小儿流口水
5. 眼点
目久痛翳膜内障眼病吐泻拇指关节痛
6. 制污
久年患疮恶瘤开刀后流水不止不收口
感冒五官科疾病面神经麻痹口眼喎斜神经衰弱头痛目痛面浮肿中风口噤风湿疥疮堕胎下死胎发热大渴热汗不出鼻炎三叉神经痛咽喉肿痛聋哑上肢关节痛盗汗经闭高血压痔疾疔疮鼻出血胃肠炎
手背穴位 穴点图片
中国针灸手针疗法穴位图
主治说明
手掌穴位
穴点图片
主治说明
手背穴位名称及主治说明:
编号 穴位 1. 少商
2. 昏厥点
主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间脑
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
的、质杂的动态过 程。 — 韩济生,
脑干
1984年
疼痛
针刺
脊髓
参与针刺镇痛的神经递质
神 经 递 质 (加 强 针 刺 镇 痛 )
阿片肽
5-羟色胺
P物 质
脑啡肽
脑新肽 β -内啡肽
参与针刺镇痛的神经递质
拮抗针刺镇痛的神经递质
去甲肾上腺素
多巴胺
γ -氨基丁酸 八肽胆囊收缩素 血管紧张素-Ⅱ
太阳 后头痛
百会 风池 天柱 后溪
百会 风池
天柱
阳明 前头痛 攒竹
攒竹 合谷
少阳
侧头痛
太阳
风池 太阳 风池
外关
厥阴 巅顶痛
百会
百会 太冲
刺灸法
毫针刺法 —— 各种头痛 电针 ——各种头痛且头痛较剧烈者 点刺放血 ——瘀血头痛 梅花针叩刺 —— 各种头痛 灸法 —— 虚性头痛
现代研究进展
针刺镇痛的基本原理
针灸作用机理研究
2、针灸具有退热作用
针刺合谷、曲池、大椎 等,治疗521例急性菌痢、 流行性感冒所引起的发 热,大部分病例针刺后 48小时后退热
二、胃痛(Stomachache)
现代医学 急、慢性胃炎、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胃肠功能紊乱等。
中医 肝气犯胃 寒邪犯胃 饮食积滞 脾胃虚寒
感觉,并尽力屏住呼吸。
2、攒竹 针尖朝眶上孔刺入,用力捻
转,使患者有强烈的针感。也可用手指 点按。
配穴:中脘、膈俞、足三里等
四、头痛(Headache)
现代医学
紧张性头痛、 神经血管性头痛、 高血压头痛、 偏头痛、 生理机能性头痛
(经前期头痛)、
中医
头风,或偏头风
主要机制:头部 气血失和,经气 逆乱,经络阻滞, 不通而痛。
五、失眠(Insomnia)
现代医学 神经衰弱、 焦虑抑郁状态、 高血压病、 动脉硬化症、 更年期、 贫血等。
中医
脏腑功能失调导致机 体阴阳不平衡而发病。
其病位心,但与肝、
脾、肾、胆等脏
腑的功能紊乱有密切 关系。
针灸选穴治疗
主穴: 安眠 神门 内关 三阴交
配穴
肝火上炎——肝俞、心俞 太冲等 心肾不交——太溪、肾俞、心俞、
针灸取穴 Acupoints Prescription
主穴:
风池 迎香 合谷 列缺
配穴:
发热重——曲池,大椎 咽喉疼痛——少商 咳嗽重——肺俞 背痛——背俞穴
刺灸方法 ( Acupuncture Techniques)
毫针 刺血 走罐
针灸作用机理研究ຫໍສະໝຸດ 1、针灸抗炎症作用针
变质
灸
渗出
炎症反应 增生
针刺镇痛基本上是中枢神经系统的 一种功能,是从针刺穴位来的和从 痛源部位来的传入冲动在脑内特别 是丘脑内相互抑制的结果。 — 张香桐, 1973年
针刺镇痛的 基本原理
大脑皮层
针刺镇痛是在针的刺 激作用下,在体内发
边缘系统和基底节
生的一个从外周到中
枢各级水平,涉及神
经、体液许多因素, 包括致痛与抗痛这对
常见病的针灸治疗
第一节 选穴处方的基本原则
1、局部取穴 (Selecting nearby points) 2、远道取穴 (Selecting distant points) 3、随症取穴 (Selecting points
according to symptoms) 4、选取经验穴 (Selecting experienced
治疗头痛的另一种选穴方法
辩经取穴
头痛的部位与相关经脉
痛在后枕部 —— 太阳经脉 痛在前额及眉棱骨 —— 阳明经 痛在头侧部 —— 少阳经 痛在巅顶部 —— 厥阴经
辨经取穴
太阳头痛: 天柱、后溪等;
阳明头痛 合谷等; 少阳头痛 风池、外关等; 厥阴头痛 太冲等。
只能在同一条经脉上取穴吗?
辩经取穴,根据经穴的 近治作用特点通常还要 选取局部的其它经脉的 穴位和阿是穴
松弛
胃 液胃
酸 迟缓
胃 痉挛
? 打嗝不止怎么办
教你一招
三、呃逆 (Hiccup)
现代医学 中医
膈肌痉挛 气逆上冲,出于咽喉,呃 呃作声,有声无物,声短 而频,不能自止。常由于 饮食不当、过食生冷油腻 或情志不舒或脾胃虚弱等 因素导致胃失和降,上逆 动膈而成。
针刺取穴和方法
1、内关 强刺激使患者产生极酸胀的
•气机不畅、停滞不 通为主要发病机制。
针灸取穴
主穴:
中脘、内关、足三里
中脘
内关
足三里
针灸取穴
配穴
肝胃不和——阳陵泉,太冲等。 脾胃虚寒——脾俞、胃俞、
三阴交、天枢等。
刺灸方法
毫针 电针 艾灸 耳针
针灸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针灸对消
化系统的 调节
运动和吸
收功能有 促进 不同程度 蠕动
的调整作 用
points)
随症取穴 局部取穴
远端取穴
第二节 针灸治疗常见病
一、感冒
Common Cold
现代医学
上呼吸道 感染,
中医
风寒感冒:恶寒重,发 热轻,头身痛,鼻流清 涕,咳嗽咽干,舌淡红 苔薄白,脉浮紧。
风热感冒:发热恶风, 头身疼痛,咽痛,鼻干, 流黄涕、咳嗽痰黄,舌 红苔薄黄,脉浮数。
气血逆乱或瘀滞而发。
头痛的中医辨证分型
外感头痛
风寒 风热 风湿
内伤头痛
肝阳上亢 痰浊上泛 瘀血阻络 气血不足
辨证分型取穴
外感头痛: 风池、大椎、列缺、 曲池、合谷等。
内伤头痛: 肝阳上亢——风池、太冲、阳陵泉等。 痰浊上泛——风池、丰隆、中脘等。 瘀血阻络——阿是穴、膈俞、三阴交等。 气血不足——风池、足三里、膈俞、
脑震荡后遗性头痛、
颅内压增高
头痛的中医辨证
Differentiation of the Syndrome
外感头痛
(external pathogenic factors)
是由于风寒湿热之邪侵袭头部经络,使气 血不畅,经脉闭阻而成。
内伤头痛
(internal factors) 多由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常导致头部
百会等 心脾两虚——脾俞、心俞、足三里等 胃腑失和——中脘、天枢、足三里等。 心胆虚怯——心俞、胆俞等
气海等。
怎样对头痛进行中医辨证?
1、详细分析病因及相关因素 2、注意头痛的特点和性质
头痛的相关因素
是否与外界因素有关 是否与情绪、睡眠有关? 是否与劳累有关? 是否具有周期性(如月经周期) 是否发于产后?
头痛的特点和性质
头痛兼恶风—— 外感引起 胀痛 —— 肝阳上亢,肝火上攻 重痛 —— 痰浊上犯,阻滞经络 刺痛 —— 瘀血阻络 隐痛 空痛 —— 气血亏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