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案分析-直肠癌
肠造口护理个案分析

老伴和儿女得知阿姨得直肠癌后想法
女儿:不相信 女儿:不知道怎么办(哽咽着说) 女儿:我们不能先倒,勇敢面对,为了让妈妈活更久,要劝妈妈做手术,和妈妈 说,活着比什么更好,至于那个造口有我们呢, 儿子: 钱没事,还可以慢慢赚,妈妈最重要,会请假一段时间,和姐姐一起照 顾妈妈,陪着妈妈的 (儿女们都哭了)显得很无助 老伴:刚开始以为没那么严重,没想到……,最近都瘦了,胃口也差,都怪我不 够关心她,早点来也许就不会这样(自责) 老伴:她万一走了,我不敢想了,拉着阿姨说:老伴要快好起来啊,动手术吧, 为了孩子们,这里医生、护士都厉害,我们相信他们 老伴:你不用担心钱,我们去借,你还有农村医疗保险啊个口怎么一直排血水,还没有大便,是 不是不正常啊,虽然你昨天教过我怎么处理,如果真有大便我怕不会 弄啊,我手很笨的,这个女儿换,也不是长久之计,这个袋子贵不贵 啊,能洗吗,我吃的有讲究吗,以后回家能不能干活,有什么需要注 意的地方呢,接着又念佛语(担忧) 儿子说:妈妈,你什么都不要想,好好休息
追踪过程
1. 做好出院指导:
饮食:①少吃容易产生异味的食物:洋葱、番薯、蒜类、芹菜、花椰菜 ②少吃容易产生气体的食物:如豆类、花椰菜、卷心菜、粟米、汽水、啤 酒等进食时还要避免吞进过多气体。 ③少吃容易引起腹泻的食物:如咖哩、椰子奶、绿豆、菠菜、油炸的食物
服裝:基本上任何类型的服式,都可以穿著,只要避免穿过窄的衣服,以免受压 工作:只要身体恢复健康,便可如常工作,但工作時尽量避免经常提举重物,因 为这可能引起造口旁疝 2.定期复诊,若出现造口异常,腹痛、腹胀,大便异常,及时复诊 3.访视:电话随访(评估饮食、造口适应情况) 上门随访(带去最新的造口袋、皮肤保护膜,防漏膏,了解病人起居饮 食情况)
结肠癌个案护理

结肠癌个案护理个案护理:普外科___于2018年07月28日因结肠癌并急性结肠梗阻及结肠破裂入院。
以下是该研究内容的介绍、目标、病例介绍、入院治疗经过、护理问题及措施、健康宣教、总结和参考文献。
一、结肠癌相关知识概述:结肠癌是发生于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的恶性肿瘤,占胃肠道肿瘤的第三位。
流行病学:近20年来,我国大城市中结肠癌发病率明显上升,男女比例为1-2:1,40岁以上人群更容易患上结肠癌,但年轻人患病的趋势也在逐渐增加,其中30岁以下的人群占10-15%。
好发部位为乙状结肠、盲肠、升结肠、横结肠和降结肠。
病因:饮食惯(高脂、腌制品)、遗传因素(占20-30%)和癌前病变(腺瘤、溃疡性结肠炎、家族性息肉病、克罗恩病)。
病理生理和分型:大体形态分型:肿瘤向肠腔内生长,呈半球状或球状隆起,且质地较软。
瘤体较大,易溃烂出血并继发感染、坏死。
此型结肠癌好发于右半结肠。
浸润型:肿瘤环绕肠壁浸润并沿粘膜下生长,质地较硬,容易引起肠腔狭窄和梗阻多发于右半结肠以外的大肠。
溃疡型:是结肠癌中最常见的类型,好发于左半结肠、直肠。
肿瘤向肠壁深层生长,并向肠壁外浸润,早期即可出现溃疡,边缘隆起,底部深陷,易出血、感染,并易穿透肠壁。
组织学分型:腺癌(占大部分90%-95%)、粘液癌(预后差)、未分化癌(预后最差)、腺磷癌和磷状细胞癌。
转移途径:直接浸润、淋巴转移、种植转移和血行转移。
___分期:A期:癌肿局限在肠壁内,未超过浆肌层。
B期:癌肿已穿透肠壁,无淋巴转移。
C期:癌肿已穿透肠壁,有淋巴转移。
D期:癌肿已侵犯临近器官且有远处转移。
临床表现:排便惯和粪便性状改变:早期大便次数增多,粪便不成形或稀便。
腹痛:早期症状为持续性隐痛或仅为腹部不适或腹胀感。
腹部肿块:通常较硬,可有一定的活动度。
肠梗阻症状:晚期症状一般为慢性、低位、不完全性梗阻。
全身症状:贫血、乏力、低热等,晚期可出现恶病质。
治疗方法:内镜微创、开腹手术、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和直肠癌姑息性手术治疗。
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的干预

2023-11-06contents •引言•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现状•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干预措施•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干预效果评价•结论与建议目录01引言研究背景和意义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永久性结肠造口是治疗直肠癌的常用方法之一。
由于结肠造口改变了患者的排便方式,对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良好的自我护理能力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促进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目的和方法研究目的探讨针对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干预措施的有效性。
研究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接受为期12周的自我护理能力干预,包括造口护理知识讲座、个案讨论、技能训练和电话随访等措施。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
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心理状况等指标,评估干预措施的有效性。
02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现状许多患者对永久性结肠造口的自我护理知识了解不足,导致在日常生活中出现许多不当操作和错误习惯。
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现状自我护理知识缺乏患者对如何正确操作造口及相关设备的技能掌握不够,容易造成造口渗漏、感染等并发症。
技能掌握不足部分患者难以接受自身形象的改变和排便方式的改变,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心理适应不良对疾病和永久性结肠造口的认识程度影响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
疾病知识水平缺乏造口护理的正确培训和指导,导致患者难以掌握相关技能。
技能培训家庭、朋友和社会的支持对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有积极影响。
社会支持医疗团队的专业指导和支持对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至关重要。
医疗专业人员的指导和支持影响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因素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可以减少造口相关的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减少并发症促进心理适应提高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可以促进他们对自身形象的接受和排便方式的适应,有利于心理康复。
中医护理个案汇报

二、中医个案汇报
目录
1 查房背景 2 案例介绍 3 护理要点 4 案例总结
二、中医个案汇报
查房背景
指直肠齿状线以上至直肠和乙状结肠交界部的肿块。 肿块表面高低不平,质地 坚硬,由粘膜和粘膜下层发生,生长迅速,容易转移,术后容易复发,直肠癌是一种 生活方式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肠道恶性肿瘤。
直肠癌的发病率仅次于胃癌,青年人发病率有上升趋势。
穴位贴敷(取穴三阴交、涌泉) 固本培元、扶正抗癌。 效果评价:2022-09-10 身体乏力症状好转
护理要点
二、中医个案汇报
时 间 2022-09-13 15:00 主 症 大便干结,两日未行 治疗原则 润肠通便 治疗方法 艾灸+腹部按摩
耳针
二、中医个案汇报
艾灸
取穴:神阙、天枢、中脘、合谷、支沟、足三里 【神阙】为经络之总枢,经气之海,内连五脏六腑,具有和胃理肠、散结通滞之功效 【天枢】为大肠募穴,按摩可疏调大肠腑气 、理气行滞 【中脘】属奇经八脉之任脉,乃胃之募穴,六腑正气汇集之处,有传导 、化物之功效 ,按摩此穴可达调升降 、理中焦之功效 【合谷】阳明大肠经之原穴,具有润肠通便、清热泻火、增液润燥之功 【支沟】属手少阳三焦经,为三焦经经穴,三焦经气血在此受热扩散,经穴推拿支沟 穴能够宣通三焦气机 【足三里】足三里穴位为足阳明胃经的合穴,刺激该穴具有调节胃肠功能,扶正培元 ,补脏器之虚损,通经活络,升降气机的作用
二、中医个案汇报
腹部按摩
腹部按摩是通过手掌的直接作用力,从右到左沿结肠走向按摩,促使 胃肠蠕动加快 加强,从而加快胃肠内容物的运动排泄过程;同时,腹部按 摩还可以通过神经、经络的反射传导作用, 间接增强胃肠的蠕动和消化功 能,进而缓解患者的便秘 症状
损伤控制外科手术治疗直肠癌伴消化道穿孔1例报告

在很 大程 度 上避 免 了酸 中毒 、 低体 温 、 凝 血障 碍 的“ 死亡三联征 ” 的发 生 , 有 效 的 降 低 了复 杂 创 伤
张 明显 , 由于 患者 病 情 危 重 , 直 肠 占位 性 质 不 明确 , 依据 损伤 控制 外科 原 理 给予 行 “ 右 半 结肠 切 除术 + 回肠 造 瘘术 +横 结肠 造 瘘 术 ” 。术 后 病 理示 送 检 肠 管 部分 黏膜 呈 中度 急慢 性 炎 , 穿 孔 处 黏膜 坏死 并 大
体影。抽血化验 : 血红蛋 白 1 0 6 g / L , 白细胞2 3 . 2 9 × 1 0 / L , 中性 粒 细 胞 百 分 比 9 5 . 5 %, 总蛋 白 5 2 g / L ,
白蛋 白 2 4 .2 g / L ,血 钾 3 .4 5 m mo l / L ,血 钠
及 明显 包块 , 肝、 脾 于肋缘 下未触 及 , 肝浊 音界 消失 , 无 液波 震颤 , 无振 水 音 , 肠鸣音消失 , 未 闻及 血 管杂
纳术 , 术后病理显示 直肠 黏液腺癌 ; 肠 周淋 巴结 内 ( 9 / 1 7 ) 见癌转移。患者最终康复出院。 讨论 : 腹部 外科 危 急重症 常伴 发严重腹 腔感 染, 并 可能 导致 炎症 反应 失控 , 引起 全身炎 症 反 应综合征 和多器官 功能 障碍综合 征等并发症 , 虽
山东医药 2 0 1 3 年第 5 3 卷第 2 3 期
・
个案 报告 ・
损 伤 控 制外 科 手术 治 疗 直肠 癌 伴 消化 道 穿孔 1 例 报告
术后感染的个案护理措施

一、病例介绍患者,男性,56岁,因“直肠癌”于我院接受手术切除治疗。
术后3天,患者出现切口感染症状,表现为切口局部红肿、疼痛、有脓液渗出。
患者一般情况良好,体温37.5℃,心率80次/分,血压120/80mmHg。
二、护理评估1. 切口感染:切口局部红肿、疼痛、有脓液渗出,提示感染。
2. 体温升高:体温37.5℃,提示可能存在全身感染。
3. 心理因素:患者担心切口感染影响康复,出现焦虑、恐惧情绪。
三、护理目标1. 控制切口感染,促进伤口愈合。
2. 降低体温,预防全身感染。
3. 缓解患者焦虑、恐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四、护理措施1. 伤口护理(1)保持伤口周围皮肤清洁干燥,每日用生理盐水清洗,避免感染源侵入。
(2)更换敷料,观察伤口渗出情况。
如发现渗出较多,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3)切口局部红肿、疼痛时,可给予局部冷敷,减轻炎症反应。
(4)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控制感染。
2. 体温管理(1)监测体温变化,每日4次,密切观察体温变化趋势。
(2)体温升高时,给予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冰敷等。
(3)遵医嘱给予退热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等。
3. 心理护理(1)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了解患者心理需求,给予心理支持。
(2)向患者讲解切口感染的原因、治疗措施及预后,减轻患者焦虑、恐惧情绪。
(3)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4. 营养支持(1)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增强机体抵抗力。
(2)鼓励患者多饮水,保持尿量充足,促进代谢废物排出。
(3)根据患者病情调整饮食结构,如低脂、低盐、易消化食物。
5. 功能锻炼(1)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床上活动,如翻身、深呼吸等,预防压疮、肺部感染等并发症。
(2)根据患者恢复情况,逐步增加活动量,促进肢体功能恢复。
五、护理评价1. 切口感染:通过有效的伤口护理和抗生素治疗,患者切口感染得到控制,伤口逐渐愈合。
2. 体温:经过物理降温和药物治疗,患者体温恢复正常。
3. 心理状态:患者焦虑、恐惧情绪得到缓解,积极配合治疗。
遗传与环境分析一个案例

遗传与环境分析一个案例
案例:癌症是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个案:有个家庭,大儿子考大学考到外地,后就留在外地工作了,而小儿子一直在母亲身边。
后来母亲患癌症去世了,紧接着,小儿子也患癌症去世了。
此个案说明,癌症的家族聚集,有遗传的基因缺陷在里边,但“共同的生活环境和方式”可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个案:英国的莉亚女士因丈夫患上直肠癌而与之离婚了,她认为,丈夫喜好红肉、嗜酒和辛辣饮食,而且脾气坏,执意吸烟,逐年肥胖,这样的生活方式会影响传染给她和孩子,她想摆脱这样的生活环境。
《英国医学杂志》有篇详细阐述“夫妻病”的文章说,从癌症、糖尿病、高血压到缺血性心脏病等,如果夫妻一方患病,另一方的患病率就会增高很多。
原因是,长期生活在一起的人,因为饮食习惯相同、生活方式相近,有许多疾病会同时感染。
而现代遗传学则表明:癌症不仅取决于遗传因素,更主要取决于“受到后天的致癌物和促癌物的作用”。
乳腺癌、肺癌、肝癌、食管癌、子宫颈癌以及结直肠癌等,受不良的生活习惯和环境因素的影响非常之大。
个案:31岁的“真水无香”(网名)感到一阵阵强烈恶心的情况,已有月余。
她平时很注意保养身体,每天早餐吃杂粮,喝茶,烟酒不沾,每年定期体检,从未检查出过什么大问题。
这一次,她以为呕吐是怀孕的征兆,可是,一检查,结果是:直肠癌晚期!
“真水无香”慢慢拼凑起自己得病的线索:虽然自己有时吃杂粮,但吃肉食非常多,再加上很少运动,身高155厘米却胖达128斤。
而此时母亲告诉她,
她的奶奶死于食管癌,外公死于肺癌,还有一个伯伯也得了直肠癌!她奶奶的食管癌属于“穷癌”,她的直肠癌属于“富癌”。
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路径分析报告

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路径分析报告一、疾病背景结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增加。
该疾病通常在肠道内部形成恶性肿瘤,随着病情发展,患者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状。
为了更好地了解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路径,本报告通过对现有的医疗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旨在提供有关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路径信息以及相应治疗策略的建议。
二、疾病诊断与初步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路径一般包括以下几个主要环节:就诊、初步筛查、病理检测、手术治疗、辅助治疗等。
患者首先会到医院寻求医疗帮助,医生会进行初步的检查和筛查以确定是否存在结直肠癌的可能。
一旦疑似结直肠癌,医生会建议进行病理检测,通过取得肿瘤样本来确诊疾病。
根据初步诊断结果,医生会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对于大部分结直肠癌患者而言,手术往往是最主要的治疗方式,旨在完全切除恶性肿瘤。
手术后,医生通常会根据病理报告的结果来决定是否需要进行辅助治疗,如放疗、化疗等。
辅助治疗的目的是预防术后复发和转移、降低死亡率。
三、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与困难在结直肠癌的治疗过程中,患者可能面临一些并发症和困难。
一方面,手术可能会导致术后感染、肠梗阻、出血等并发症发生。
术后的恢复期也可能比较漫长,患者需要依靠药物和其他治疗手段来减轻症状和加速康复。
另一方面,辅助治疗中的放化疗也会导致一些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脱发等。
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旨在平衡治疗效果和患者的身体不适。
四、临床路径的优化策略为了优化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路径,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加强健康教育:通过开展结直肠癌防治的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结直肠癌的认知水平,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如饮食均衡、定期体检等。
2. 完善筛查机制:制定与现实情况相适应的结直肠癌筛查标准,并加强相关卫生机构的建设,提高早期诊断率。
3. 优化手术方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疾病分期,制定个体化的手术方案,减少手术风险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4. 精细化辅助治疗:针对不同的患者,制定个体化的辅助治疗方案,避免药物不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