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内科治疗的现状

合集下载

结直肠癌肝转移诊治现状及最新进展

结直肠癌肝转移诊治现状及最新进展

结直肠癌肝转移诊治现状及最新进展结直肠癌(CRC)为世界第三大癌症类型,每年约有120万新发病例, 60万死亡病例,癌症预后与转移相关,转移性结直肠癌中,肝脏为最常见转移部位,,约有50%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出现肝脏转移且肝脏为唯一转移部位。

未行治疗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是6~12个月,5年存活率低于10%。

因此,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治疗一直是研究的热点。

本文就目前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治疗和化疗方面的最新进展做一综述。

目前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治疗包括:手术、化疗、分子靶向治疗、肝动脉灌注治疗、门静脉栓塞治疗、射频消融、高强度聚焦超声、微波治疗等。

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患者分为可切除和不可切除两类,而可切除又包括了潜在可切除和初始可切除。

对于可切除患者手术仍然是唯一的治愈性治疗。

目前公认的可切除标准为:在维持足够残余肝脏体积的前提下,完全切除所有转移病灶(R0切除)。

对于不可切除的同时性肝转移癌患者,鉴于最新于ASCO报道的CAIRO-3卡培他滨+贝伐单抗维持治疗获益最大的群体是同时性mCRC并进行原发瘤切除的患者,该组患者维持治疗后OS从18个月延长到25月。

该结果是否会改变转移瘤不可切除的mCRC切除原发瘤的指征仍未知。

化疗包括了新辅助化疗和术后的辅助化疗及不可切除患者的化疗。

对于初诊可切除的肝转移患者,EPOC研究显示围手术期FOLFOX4治疗组与单纯手术组比较,3年PFS有获益趋势(36.2%vs.28.1%,HR=0.77,P=0.041),总生存(OS)率无显著差异(61个月对54个月,P=0.34),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所上升(25%vs.16%,P=O.04),该研究奠定了化疗在可切除或潜在可切除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治疗中的价值。

而对于不可切除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Ⅲ期GONO试验已证实高强度的三药联合化疗方案显著优于FOLFIRI[5-氟尿嘧啶(5-Fu)+亚叶酸钙+伊立替康]方案。

结直肠癌临床免疫治疗现状及进展研究

结直肠癌临床免疫治疗现状及进展研究

结直肠癌临床免疫治疗现状及进展研究摘要】结直肠癌为消化道临床上十分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与死亡率均较高,手术切除、放化疗治疗、分子靶向治疗等均为其临床主要治疗方式。

随着近年来免疫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早期肿瘤诊断技术的不断进步,结直肠癌免疫治疗受到越来越多消化道研究学者的关注,本文将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细胞因子、疫苗以及单克隆抗体四个方面对结直肠癌临床免疫治疗的现状及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结直肠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细胞因子;疫苗;单克隆抗体;现状与进展【中图分类号】R73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33-0010-02结直肠癌为消化道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恶性、免疫源性、免疫靶向肿瘤疾病,我国每年约有120万例患者被确诊为结直肠癌,且每年约有60万以上的患者直接或者间接死于结直肠癌;其发病率与病死率在我国恶性肿瘤中位列第5,且呈现出逐年升高的发展趋势,在极大程度上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增加患者死亡风险[1-2]。

因此,给予结直肠癌患者有效的临床治疗十分重要。

随着近年来临床上分子生物学、免疫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免疫治疗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

因此,本文将对结直肠癌临床免疫治疗的现状及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1.肿瘤免疫治疗概述肿瘤免疫治疗是一种肿瘤生物治疗方式,在临床上已有近百年历史,指的是通过主动或者被动的治疗方式增加机体的免疫功能,最终杀伤肿瘤细胞的治疗方式[3]。

随着临床上细胞因子疗法、过继免疫疗法等各种肿瘤免疫疗法研究的不断深入,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于2010年首次批准免疫治疗药物(前列腺癌的治疗性肿瘤疫苗sipuleucel-T)用于肿瘤的临床治疗,而2011年时批准的第一支单克隆抗体(伊匹单抗)才正式打开了肿瘤免疫治疗的新篇章[4]。

目前为止,结直肠癌临床免疫治疗已有十余年的研究历史,且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免疫治疗药物用于肿瘤临床免疫治疗,免疫治疗亦已经成为继手术、放化疗之后的临床第四大肿瘤综合治疗方法,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其相比于其他肿瘤治疗方式具有更为显著的治疗优越性[5]。

结直肠癌一线治疗现状与展望

结直肠癌一线治疗现状与展望

结直肠癌一线治疗现状与展望第一届胃肠道肿瘤学年会(SOGO 2016)于2016年在纽约召开。

会议期间,来自科罗拉多在学癌症中心胃肠道肿瘤内科项目主任,Wells Messersmith 博士介绍了结直肠癌一线治疗的现状与展望。

在发言中,Wells Messersmith 博士谈到,“对于老年患者、无症状患者或者不可切除患者,他通常会给予5-FU 贝伐珠单抗的方案”,同时,博士也讨论了CRC 治疗中的其它问题,包括FOLFOXIRI 的缓解率,EGFR 和VEGFR 靶向治疗的比较,以及其他最新的治疗方案。

2016年盘点[癌症靶向药]目录出台,在这些癌症靶向药物中,仅有25.4%在中国上市。

结直肠癌靶向药品盘点如下,其他病种,请关注我们下期推送。

(图片转自网络)靶向药物人人都能使用吗?随着分子靶向治疗药物的不断研发和临床广泛应用,使得更多的肿瘤患者的治疗模式已经转换成慢性生活方式疾病,靶向药物效果虽然好,但并非人人都有效。

对张三有效的同一种药对李四可能就完全不起作用,为什么?患者若不分自己是不是适合这种靶向药物,就光听说好就用靶向药物治疗则更是盲目,可能运气好有效病情被控制了,也可能无效或者效果差,结果病情还是一样进展,这种做法显然不是理性的。

目前理性的做法应该是通过对血液样本或组织样本进行相关基因检测,根据基因检测的结果再选择哪一种化疗药物或分子靶向治疗药物,从而实现个体化有效治疗。

高危人群应如何预防?在我国每年结直肠癌新发病例达13-16万,已经成为五大癌症之一,而在这些患者中有20%有大肠癌家族史,随着基因检测技术的迅猛发展,使针对家族性结直肠癌进行基因突变筛查成为可能,对具有遗传高风险的家庭进行基因筛查,从而有效预防结直肠癌的发生,大大降低其发生率和死亡率。

对结直肠癌患者来说,检测的主要意义包括遗传学的精准检测;更严密的筛查以及检测确诊后的不同治疗手段;对家属来说,可以尽早判断其结直肠癌的遗传风险以及对应的防癌管理方法。

结直肠癌治疗现状PPT

结直肠癌治疗现状PPT
筛查建议
对于高危人群,如年龄大于50岁、家族史中有结直肠癌患者等,建议定期进行筛查,以便早期 发现并治疗。
个体化治疗
个体化治疗的意义
结直肠癌患者的病情各异,个体化治疗能够根据 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最合适的治疗方案,提高治 疗效果。
基因检测与靶向治疗
基因检测有助于确定患者的基因突变类型,为靶 向治疗提供依据。针对特定基因突变的靶向药物 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发达国 家发病率高于发展中国家。
03 年龄与性别
结直肠癌多见于中老年人,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 性。
02
结直肠癌的治疗方法
手术切除
手术切除是结直肠癌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通过 01 切除肿瘤和周围组织,达到根治的目的。
手术方式包括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根据肿瘤 02 的位置、大小和分期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放疗
放疗是结直肠癌治疗的辅助手段 之一,通过放射线杀死癌细胞或
缩小肿瘤。
放疗包括内照射和外照射两种方 式,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
式。
放疗的副作用包括放射性肠炎、 膀胱炎等,需要加强不良反应的
预防和处理。
其他治疗方法
其他治疗方法包括免疫治疗、靶向治疗等新兴治疗手段,针对不同病情选择合适的 治疗方法。
手术切除后的并发症包括感染、出血、吻合口瘘 03 等,需要加强术后护理和观察。
化疗
01 化疗是结直肠癌治疗的常用方法之一,通过药物 杀死癌细胞或阻止其生长。
02 化疗药物包括口服药物和静脉注射药物,根据病 情选择单药治疗或多药联合治疗。
02 化疗的副作用包括恶心、呕吐、骨髓抑制等,需 要加强不良反应的预防和处理。
发病机制与病因
01

结直肠癌治疗现状

结直肠癌治疗现状
手术方式包括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根据病情 02 和医生建议选择合适的方式。
手术切除后需要做好护理和康复工作,促进患者 03 恢复。
化疗
01 化疗是利用化学药物杀死癌细胞的治疗方法,可 用于结直肠癌的辅助治疗和晚期姑息治疗。
02 化疗药物有多种,包括5-氟尿嘧啶、奥沙利铂等, 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
靶向治疗是利用针对特定分子靶点的 药物进行治疗的方法,可用于结直肠
癌的辅助治疗和晚期姑息治疗。
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药物有多种,根 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
免疫治疗是利用免疫系统激活药物进 行治疗的方法,可用于结直肠癌的辅 助治疗和晚期姑息治疗。
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 副作用,如高血压、心肌缺血等,需 注意监测和处理。
发病机制与风险因素
发病机制
结直肠癌的发生与遗传、环境、生活习惯等多种 因素有关,目前对其具体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
风险因素
高龄、男性、遗传因素、慢性炎症、肠道息肉、 不良生活习惯(如高脂饮食、缺乏运动)等都是 结直肠癌发病的高危因素。
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
症状
结直肠癌早期症状不明显,可能 出现的症状包括腹痛、腹泻、便 秘、便血、体重减轻等。
02 靶向治疗
针对结直肠癌的特定靶点,开发新型的靶向药物 和治疗策略,以提高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03 免疫治疗
利用免疫系统攻击肿瘤细胞的方法,开展免疫治 疗临床试验,为结直肠癌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疗选 择。
降低治疗副作用
01
优化手术技巧
通过改进手术方法和操作技术, 降低手术并发症和创伤,提高患 者术后生活质量。
02 化疗过程中可能出现恶心、呕吐、骨髓抑制等副 作用,需注意监测和处理。

2022年肠癌内科治疗研究进展(全文)

2022年肠癌内科治疗研究进展(全文)

2023年肠癌内科治疗研究进展(全文)1少见靶点治疗进展1.KRASG12CKRASG12C是近3年备受关注的一个靶点。

尽管KRAS基因在肠癌领域被业内熟知已有三四十年历史,但既往均认为它是不可成药的靶点,直至索托拉西布(Sotorasib)的问世,针对KRASG12C突变肠癌的治疗才取得了一些进展。

但是在肠癌患者中,KRASG12C突变患者仅占3%~4%。

今年,索特拉西布单药及其联合抗EGFR单抗帕尼单抗,以及阿达格拉西布(AdagraSib)单药及其联合抗EGFR单抗西妥昔单抗的研究数据,均作了更新。

从单药而言,上述两个药物的有效率均不高报告的有效率均在20%以内,但如果联合抗EGFR单抗,疗效将倍增。

针对KRASG12C,目前关注的热点主要是针对KRASG12C的小分子药物联合抗EGFR单抗的治疗。

目前,索托拉西布联合帕尼单抗与标准三线治疗做头对头比较的CodeBreak300研究正在开展中。

阿达格拉西布联合西妥昔单抗跟标准二线治疗做头对头比较的K RYSTA1-IO研究也在进行中。

上述2项研究结果,都非常值得期待。

2.BRAFV600EBRAFV600E是长年受到业内关注的一个靶点。

此前报道的SWOG1406研究和BEACON研究,定位的都是晚期姑息二、三线后的治疗。

BRAF抑制剂+抗EGFR单抗作为标准的双靶联合治疗获得了学界认可。

在此基础上,联合伊立替康或MEK抑制剂构成的VIC方案或三靶治疗,也可作为部分患者的治疗选择。

如果将双靶治疗提前用于一线治疗结果如何?相关3期临床研究BREAKWATER正在开展中。

该研究设定了A、B、C三组,A组是康奈非尼+西妥昔单抗的双靶治疗,B组是康奈非尼+西妥昔单抗+两药化疗,C组(对照组)是两药或三药化疗+贝伐珠单抗。

BREAKWATER研究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可以验证,在BRAFV600E突变的患者中,双靶治疗可否从姑息的二、三线治疗挺近到一线治疗。

肿瘤内科治疗的现状与未来

肿瘤内科治疗的现状与未来

肿瘤内科治疗的现状与未来肿瘤内科治疗是一种以药物和化学治疗为主要手段,结合免疫疗法、基因疗法等多种方法,旨在消灭肿瘤细胞、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的治疗方式。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肿瘤内科治疗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仍面临许多挑战。

本文将探讨肿瘤内科治疗的现状与未来,以期为相关领域的发展提供参考。

目前,肿瘤内科治疗的主要手段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免疫疗法和基因疗法等。

其中,手术和放疗主要用于局部控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而化疗和免疫疗法则主要用于全身性治疗。

尽管这些治疗方法在某种程度上能够缓解患者的症状和提高生存率,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如治疗副作用、耐药性等。

药物选择方面,目前肿瘤内科治疗药物种类繁多,但治疗效果因个体差异而异。

部分药物存在严重的副作用,给患者带来额外的痛苦。

在医疗人员水平方面,肿瘤内科治疗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要求较高,医疗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经验对治疗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肿瘤内科治疗未来的发展方向将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

一方面,新型治疗手段如免疫疗法和基因疗法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为患者提供更多有效的治疗选择。

另一方面,针对现有治疗手段的优化和改进,如降低药物副作用、克服耐药性问题等,将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

在药物选择方面,随着对肿瘤发病机制的深入了解,针对特定肿瘤类型的靶向药物和个性化治疗方案将更加普及。

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药物筛选和优化过程将更加高效,为患者提供更可靠的治疗效果。

在医疗人员水平方面,随着继续医学教育和专业培训的加强,医疗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经验将得到不断提高。

跨学科合作将更加紧密,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综合性的治疗方案。

免疫疗法和基因疗法是近年来肿瘤内科治疗的两个重要发展方向。

免疫疗法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细胞,具有副作用小、能够持久控制肿瘤生长等优点。

然而,免疫疗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部分患者对免疫治疗无反应,以及可能引起的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等。

2022结直肠癌的发展趋势及诊疗进展(全文)

2022结直肠癌的发展趋势及诊疗进展(全文)

为了响应《“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实现我国全民消化肿瘤早诊早治,《肿瘤综合治疗电子杂志》设立“齐力荟聚 -消化肿瘤频道”,聚焦消化肿瘤患者的诊断治疗。

旨在报导国内前瞻性、创新性和高学术水平的关于消化道肿瘤防治的临床应用和基础研究,把握学术发展动向,促进学术交流,整体提高国内消化肿瘤防治的临床与研究水平,结合国内研究特色,以及国内临床规范制度,推动消化肿瘤防治的进步,普及推广临床规范化诊疗。

01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简称中国疾控中心)和国外发布的相关数据显示,大肠癌的发病率在国内外均已排到恶性肿瘤发病率第三位,但由于大肠癌患者的整体生存时间较长,五年生存率数据可观,死亡率在国内居恶性肿瘤死亡率第五位。

在消化肿瘤工作中,有一个明显现象,有不少被称为“老病人”的患者,多年坚持配合医院治疗、随访,即便初诊时已是晚期或者复发转移的患者,生存时间都相对较长,生活质量也较理想,甚至有望获得长期更好的生存获益,这大概是目前大肠癌诊疗现状的缩影。

那末是否有年轻化趋势?目前,中国疾控中心并没有发布关于大肠癌患者年轻化趋势的数据。

临床工作中,兴许浮现了年轻患者逐渐增多的现象,但并不能作为大肠癌年轻化趋势的定论,需根据全球或者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数据进行探讨,才是严谨的。

02近年来,临床上大肠癌一期、二期肿瘤发现机会逐渐升高,那为什么浮现这种现象?主要源于百姓健康科普的深入,人们健康意识和体检意识的增强,社区的体检筛查项目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国内不少社区早些年已经开展了大便隐血筛查等试验,阳性结果人群须进一步肠镜检查,这也是发现早期大肠癌的重要举措。

此外,关于早期大肠癌的一些症状,除了刚才谈到的大便隐血,我们现在也非常关注高危人群。

消化肿瘤可能会存在某些遗传综合征如 Lynch 综合征,指的是家族连续好几代人中有多人患大肠癌,这种人群须引起重视,即使当下是健康状态,也应提醒和建议这种人群高频地进行筛查,如果有瘜肉发生,应及时切除,避免癌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直肠癌内科治疗的 现状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肿瘤科 钟美佐
• 目前的主要治疗方法有:手术;化疗;放 疗;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其他
• 外科手术仍然是治愈大肠癌(早期)的仅 有手段
• 现状
• 新辅助化疗 • 辅助化疗 • 姑息性化疗 • 其他 •
治疗CRC主要化疗药物
CPT-11
5-FU Xeloda
Oxaliplatin
0.6
Absolute difference
at 3 years: 4.5%
0.4
p=0.0045 Absolute difference
at 4 years: 6.1%
0.2
0.0
0
1
ITT population
2
3
4
5
6
Years
Haller et al. ESMO 2009 (abstr 5LBA)
目前常用的基本方案
• 5-FU和甲酰四氢叶酸钙 • FOLFOX系列 • FOLFIRI方案 • XELOX方案
NO16968研究: XELOX——结肠癌辅助治疗
NO16968 (XELOXA): 研究设计
Chemo/ radiotherapy-naive
stage III CC N=1886
HR=0.80 (95% CI: 0.69–0.93)
0.6 0.4 0.2 0.0
0
Absolute difference at 3 years: 4.5%
p=0.0045 Absolute difference
at 4 years: 6.1%
Absolute difference at 5 years: 6.3%
R A n=944 N D O M I S A T I O n=942 N
XELOX
Xeloda 1000mg/m2 bid d1–14 oxaliplatin 130mg/m2 d1 q3w
Bolus 5-FU/LV
Mayo Clinic or Roswell Park
• 主要终点: DFS优效性
1
2
3
4
5
6
ITT population
Years
Haller et al. ESMO 2009 (abstr 5LBA)
NO16968研究: XELOX倾向于具有更优的OS
Estimated probability 1.0
0.8
0.6
0.4
0.2
0.0
0
1
ITT population
XELOX 5-FU/LV
at 3 years: 4.5%
p=0.0045 0.4
XELOX 5-FU/LV
(n=944)
3-year DFS 70.9%
(n=942) 66.5%
HR=0.80 (95% CI: 0.69–0.93)
0.2
0.0
0
1
ITT population
2
3
4
5
6
Years
Haller et al. ESMO 2009 (abstr 5LBA)
NO16968 (XELOXA): 基线肿瘤特征
原发肿瘤 (%) T1 T2 T3 T4
局部淋巴结 (%)
N1 N2 淋巴结检查的数目
<8 8–12 ITT pop>u1la2tion
XELOX n=944
5-FU/LV Mayo n=664
5-FU/LV Roswell n=278
3
2
6
8
7
8
74
• 次要终点: 无复发生存, 总生存, 安全性
Schmoll et al. JCO 2019; Haller ESMO 2009
XELOXA 研究背景
• 研究计划开始的时间是2019年, 当时结肠癌辅助治疗的标准方案 是推注 5-FU/LV (Mayo Clinic 或Roswell Park 方案)
Schmoll et al. JCO 2019
NO16968 (XELOXA) 和 MOSAIC交叉分析: DFS(III期患者)
DFS 3-yr1
FOLFOX4 LV5FU2 HR
• 当时两个大型研究正在进行中,即奥沙利铂联合推注或输注5FU/LV (NSABP C-07 和MOSAIC研究)
• 基于X-ACT 研究结果,本研究选择口服氟尿嘧啶-希罗达联合 奥沙利铂对比当时的标准方案 (推注5-FU/LV)
• 和 NSABP C-07 、MOSAIC研究(含II期和III期患者)不同的是, 本研究中仅包括III期结肠癌患者( 考虑到X-ACT 研究也只有III 期患者)
NO16968研究达到主要研究终点: XELOX具有更优的DFS
Estimated probability 1.0 0.8
XELOX 5-FU/LV
(n=944) (n=942)
3-year DFS 70.9%
66.5%
4-year DFS 68.4%
62.3%
5-year DFS 66.1% 59.8%
73
76
15
18
9
65
64
67
35
36
33
23 26 51
Footnote text
26
23
24
22
50
55
Schmoll et al. JCO 2019
NO16968研究达到主要研究终点: XELOX具有更优的DFS
Estimated probability 1.0
0.8
0.6
Absolute difference
NO16968研究达到主要研究终点: XELOX具有更优的DFS
Estimated probability 1.0 0.8
XELOX 5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FU/LV
(n=944)
3-year DFS 70.9%
4-year DFS 68.4%
(n=942) 66.5% 62.3%
HR=0.80 (95% CI: 0.69–0.93)
NO16968 (XELOXA)研究: 安全性
Grade 3/4 AEs (%)
中性粒细胞减少性发热 中性粒细胞减少 腹泻 口腔炎 恶心 呕吐 手足综合征 神经感觉异常
XELOX n=938
0.4 8.8 19.4 0.6 5.2 6.2 5.4 11.4
5-FU/LV n=926
4.2 15.9 20.2 8.9 4.5 3.3 0.6 0.1
5-year overall survival (n=944) 77.6%
(n=942) 74.2%
Absolute difference at 5 years: 3.4%
HR=0.87 (95% CI: 0.72–1.05) p=0.1486
2
3
4
5
6
Years
Haller et al. ESMO 2009 (abstr 5LB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