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酸课件 PPT
合集下载
乙酸生产工艺PPT课件

13
此外,氧气的吸收不完全会引起尾气中氧浓度的增加, 造成不完全因素。所以,氧气的通入速率受到经济性 和安全性的制约,存在一适宜值。
②氧气分布的板的孔径:为防止局部过热,生产 中采取氧气分段通入氧化塔,各段氧气通入处还设置 有氧气分布板,以使氧气均匀的分布成适当大小的气 泡,加快氧的扩散与吸收。氧气分布板的孔径与氧的 吸收率成反比,孔径小可以增加气泡的数量和气液两 相接触的面积,但孔径过小则造成流体流动阻力增加, 使氧气的输送压力增高。孔径过大则会造成气液相接 触面积过小,并会加剧液相物料的带出。
2
3、应用
乙酸是最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之一,主要用 于合成醋酸乙烯、醋酸酯、醋酸盐和氯代醋酸 等产品,是合成纤维、胶黏剂、医药、农药和 染料的重要原料,也是优良的有机溶剂,在塑 料、橡胶、印刷等行业中也有十分广泛的用途。
3
二、乙酸的制取
1、乙醛氧化法
乙醛与空气或氧气在醋酸锰和醋酸钴催化剂存在下, 液相氧化生成醋酸。反应过程中除含有未反应的乙醛外, 副产物有醋酸甲酯、醋酸乙酯和甲酸等。精制过程中需 添加少量高锰酸钾等氧化剂进:乙醛与投氧量摩尔比为2:1 反应温度:343~353K 反应压力: 0.15MPa 催化剂: 醋酸锰
11
3、工艺流程图
12
五、影响因素
乙醛液相氧化生产醋酸的过程是一个气液非均相反 应,可分两个基本过程:一是氧气扩散到乙醛的醋酸 溶液界面,继而被溶液吸收的传质过程;二是在催化 剂作用下,乙醛转化为醋酸的反应过程。
污染问题,即将淘汰。 CaC2+2H2O==C2H2+Ca(OH)2 C2H2+H2O==CH3CHO
2、低碳烃(丁烷或石脑油)氧化法
丁烷或石脑油及均相催化剂(醋酸钴、醋酸锰等)溶 解与乙酸中,在高压下送入空气进行氧化反应,即可生成 乙酸,同时副产物甲酸、丙酸、丁酸和醋酸乙酯。甲酸、 丙酸和丁酸可作为副产品回收。反应条件为95~10oC和 1.01~5.47MPa.
此外,氧气的吸收不完全会引起尾气中氧浓度的增加, 造成不完全因素。所以,氧气的通入速率受到经济性 和安全性的制约,存在一适宜值。
②氧气分布的板的孔径:为防止局部过热,生产 中采取氧气分段通入氧化塔,各段氧气通入处还设置 有氧气分布板,以使氧气均匀的分布成适当大小的气 泡,加快氧的扩散与吸收。氧气分布板的孔径与氧的 吸收率成反比,孔径小可以增加气泡的数量和气液两 相接触的面积,但孔径过小则造成流体流动阻力增加, 使氧气的输送压力增高。孔径过大则会造成气液相接 触面积过小,并会加剧液相物料的带出。
2
3、应用
乙酸是最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之一,主要用 于合成醋酸乙烯、醋酸酯、醋酸盐和氯代醋酸 等产品,是合成纤维、胶黏剂、医药、农药和 染料的重要原料,也是优良的有机溶剂,在塑 料、橡胶、印刷等行业中也有十分广泛的用途。
3
二、乙酸的制取
1、乙醛氧化法
乙醛与空气或氧气在醋酸锰和醋酸钴催化剂存在下, 液相氧化生成醋酸。反应过程中除含有未反应的乙醛外, 副产物有醋酸甲酯、醋酸乙酯和甲酸等。精制过程中需 添加少量高锰酸钾等氧化剂进:乙醛与投氧量摩尔比为2:1 反应温度:343~353K 反应压力: 0.15MPa 催化剂: 醋酸锰
11
3、工艺流程图
12
五、影响因素
乙醛液相氧化生产醋酸的过程是一个气液非均相反 应,可分两个基本过程:一是氧气扩散到乙醛的醋酸 溶液界面,继而被溶液吸收的传质过程;二是在催化 剂作用下,乙醛转化为醋酸的反应过程。
污染问题,即将淘汰。 CaC2+2H2O==C2H2+Ca(OH)2 C2H2+H2O==CH3CHO
2、低碳烃(丁烷或石脑油)氧化法
丁烷或石脑油及均相催化剂(醋酸钴、醋酸锰等)溶 解与乙酸中,在高压下送入空气进行氧化反应,即可生成 乙酸,同时副产物甲酸、丙酸、丁酸和醋酸乙酯。甲酸、 丙酸和丁酸可作为副产品回收。反应条件为95~10oC和 1.01~5.47MPa.
高中化学必修之乙酸PPT

产生无色无味气体(氢气)。 溶液变红。 生成的白色沉淀逐渐消失,溶液变为无色透明。 黑色的氧化铜粉末溶解,生成蓝色的溶液。氧化铜是碱性氧化物,酸跟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产生无色气体,证明是二氧化碳。
使石蕊试液变红 与金属反应 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与碱反应 与某些盐反应 1. 酸性 CH3COOH CH3COO-+H+
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
第二课时 乙酸
第三节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乙酸的物理性质
沸点: 117.9 ℃ (易挥发) 当温度低于16.6 ℃时会结凝成像冰一样的晶体。无水乙酸又称冰醋酸。普通醋中含乙酸量为3-5%。 易溶于水和乙醇
又名醋酸;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在室温较低时,无水乙酸就会凝结成像冰一样的晶体。请简单说明在实验中若遇到这种情况时,你将如何从试剂瓶中取出无水乙酸。 因为无水乙酸的熔点为16.6℃,所以将试剂瓶放在温水中进行水浴加热,然后趁热将液化后的乙酸倒出即可。
课堂小结
一、乙酸的物理性质
二、乙酸分子结构
三、乙酸的化学性质
1、弱酸性
CH3COOH
CH3COO-+H+
2、酯化反应
CH3COOH + HOC2H5 CH3COOC2H5+H2O
浓H2SO4
△
酸性
酯化反应
练习: 请写出乙酸跟甲醇在有浓硫酸存在并加热的条件下,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 , 上述反应叫做 反应; 生成的有机物名称叫 , 结构简式 是 , 生成物中的水是由 . 结合边加边振荡使混合产生的热量尽快散失,最后加乙酸以防止乙酸挥发。切不可先加入浓硫酸。
实验现象:
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上有透明的油状液体产生,并可闻到酯香味。 定义:酸和醇反应生成酯和水的反应
《乙酸》课件精品)

4.乙酸的用途
香料 染料 医药 有机化工原料 喷漆溶剂 醋酸纤维 合成纤维
乙酸 农药
第四环节
乙酸的用途
生活小帮手无“醋” 不 在
食醋可以洗水垢
第四环节
乙酸的用途
生活小帮手无“醋” 不 在
食醋可以洗饰品上的铁锈铜锈
第四环节
乙酸的用途
生活小帮手无“醋” 不 在
擦鞋加几滴醋更加光亮
第四环节
乙酸的用途
酉
廿 一 日
1、乙酸的分子结构
请看乙酸的比例模型和球棍模型,写出乙酸的分 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指出乙酸的官能团。
分子式: C2H4O2
结构式:
H H
O C O
H C
H
O
CH3 —C—OH
结构简式:CH3COOH 或 O
羧基(官能团): —C—OH(或—COOH)羧
基
一、物理性质:
颜色、状态:无色液体
证明乙酸的酸性的可行方案:
CH CH3COO + H 3COOH 方案一 : 往乙酸溶液中加石蕊
(CH3COO)2Mg + H2 2 CH 3COOH + Mg 方案二:将镁条插入乙酸溶液
-
+
+ CO2 + 2 CH方案三 2 2CH COONa H O 3COOH:+ Na 2 2CO3 3或Na 往NaHCO CO3 粉未中加入乙酸溶液 3
乙酸
乙醇 + 醇
乙酸乙酯 → 酯 + 水
酯化反应通式: 酸
酯化反应
O CH3—C—OH+H—O—C2H5
浓H2SO4
O CH3—C—O—C2H5 +(1)酯化反应的定义:酸和醇反应生成酯和水的反应。
有机化合物乙酸的性质PPT课件

定义:酸和醇起作用,生成酯和水的反应。 本质:酸脱羟基、醇脱氢。
同位素示踪法:
O
CH3C— O—H + H—O—C2H5 O
18
18
浓H2SO4
CH3C—O—C2H5 + H2 O 酯化反应中,酸脱羟基醇脱(羟基)氢
乙酸乙酯的实验室 制备的注意事项
1.装药品的顺序如何? 2.浓硫酸的作用是什么? 4.得到的反应产物是否纯净?主要杂质有哪些? 5.饱和Na2CO3溶液有什么作用? 6.为什么导管不插入饱和Na2CO3溶液中?有无其它防倒吸 的方法?
D )
2、 酯化反应属于( D ).
A.中和反应
C.离子反应
B.不可逆反应
D.取代反应
3、 若乙酸分子中的氧都是18O,乙醇分
子中的氧都是16O,二者在浓H2SO4作用 下发生反应,一段时间后,分子中含有 18O的物质有( ) A 1种 B 2种 C C 3 种 D 4种
生成物中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0 。
•有机化合物乙酸的 性质 • •
“酒是陈的香”
厨师烧鱼时常加醋并加点酒, 这样鱼的味道就变得无腥、香醇, 特别鲜美。
醋是什么?
请你 阅读课 本P70页
醋的主要成分是乙酸
乙酸的物理性质:
颜色、状态: 无色液体
气味: 有强烈刺激性气味
沸点:
117.9℃ (易挥发)
(无水乙酸又称为:冰醋酸)
熔点: 16.6℃ 溶解性:
乙酸乙酯制取注意事项
2. 浓硫酸的作用: 催化剂,酯化反应在常温下反应极慢,一般15年才 能达到平衡。 4.杂质有: 乙酸;乙醇 5. 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 ① 中和乙酸,消除乙酸气味对酯气味的影响,以便 闻到乙酸乙酯的气味. ② 溶解乙醇,吸收乙醇。 ③ 冷凝酯蒸气、降低酯在水中的溶解度,以便使酯 分层析出。 6. 导管位置高于液面的目的: 防止发生倒吸
【化学】3.2.2《乙酸》课件(苏教版必修2)

酯化反应属于 取代反应。
=
C2H5
浓H2SO4
O
CH3 C
=
18O
C2H5 + H2O
3、乙酸的化学性质
(2)酯化反应
小结:
O
酸性 酯化反应
CH3—C—O—H
[信息提示]
官能团:反映一类有机化合物共同特性的基团
如-OH、-COOH、-CHO等
(2)酯化反应
浓H2SO4 CH3COOH + HOC2H5 △ CH3COOC2H5+H2O
定义:酸和醇起作用,生成酯和水的反应 叫做酯化反应
O
CH3—C—O—C2H5
乙酸乙酯
思考:对比乙酸和乙醇的结构,酯化反应中
化学键怎样断裂又是怎样成键的?
3、乙酸的化学性质
(2)酯化反应
探究酯化反应可能的反应方式
二、乙酸 2、乙酸的物理性质
无色刺激性气味液体,熔点 16.6℃,低于16.6℃就凝结成冰 状晶体,所以无水乙酸又称冰 醋酸。乙酸易溶于水和酒精。
二、乙酸 3、乙酸的化学性质
实验现象 结论 向醋酸溶液 中滴加石蕊 溶液变红 醋酸呈酸性 实 溶液 验 向醋酸溶液 醋酸能与碳酸钠 1 中滴加碳酸 有气体逸出 反应,说明醋酸 的酸性强于碳酸 钠溶液
专题3 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
第二单元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
第二课时 乙酸
[复习提问] 用化学方程式完成下列转变3CHO
CH3COOH
醋的来历?
传说古代山西省有个酿酒高手叫杜康。他儿 子黑塔跟父亲也学会了酿酒技术。后来,从山西 迁到镇江。黑塔觉得酿酒后把酒糟扔掉可惜,把 酒糟浸泡在水缸里。到了第二十一日的酉时,一 开缸,一股浓郁的香气扑鼻而来。黑塔忍不住尝 了一口,酸酸的,味道很美。烧菜时放了一些, 味道特别鲜美,便贮藏着作为“调味酱”。故醋 在古代又叫“苦酒”
=
C2H5
浓H2SO4
O
CH3 C
=
18O
C2H5 + H2O
3、乙酸的化学性质
(2)酯化反应
小结:
O
酸性 酯化反应
CH3—C—O—H
[信息提示]
官能团:反映一类有机化合物共同特性的基团
如-OH、-COOH、-CHO等
(2)酯化反应
浓H2SO4 CH3COOH + HOC2H5 △ CH3COOC2H5+H2O
定义:酸和醇起作用,生成酯和水的反应 叫做酯化反应
O
CH3—C—O—C2H5
乙酸乙酯
思考:对比乙酸和乙醇的结构,酯化反应中
化学键怎样断裂又是怎样成键的?
3、乙酸的化学性质
(2)酯化反应
探究酯化反应可能的反应方式
二、乙酸 2、乙酸的物理性质
无色刺激性气味液体,熔点 16.6℃,低于16.6℃就凝结成冰 状晶体,所以无水乙酸又称冰 醋酸。乙酸易溶于水和酒精。
二、乙酸 3、乙酸的化学性质
实验现象 结论 向醋酸溶液 中滴加石蕊 溶液变红 醋酸呈酸性 实 溶液 验 向醋酸溶液 醋酸能与碳酸钠 1 中滴加碳酸 有气体逸出 反应,说明醋酸 的酸性强于碳酸 钠溶液
专题3 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
第二单元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
第二课时 乙酸
[复习提问] 用化学方程式完成下列转变3CHO
CH3COOH
醋的来历?
传说古代山西省有个酿酒高手叫杜康。他儿 子黑塔跟父亲也学会了酿酒技术。后来,从山西 迁到镇江。黑塔觉得酿酒后把酒糟扔掉可惜,把 酒糟浸泡在水缸里。到了第二十一日的酉时,一 开缸,一股浓郁的香气扑鼻而来。黑塔忍不住尝 了一口,酸酸的,味道很美。烧菜时放了一些, 味道特别鲜美,便贮藏着作为“调味酱”。故醋 在古代又叫“苦酒”
乙酸-高一化学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2.乙酸的酯化反应 实验7-6 在一支试管中加入3 mL乙醇,
然后边振荡试管边慢慢加入2 mL 浓硫酸和2 mL乙酸,再加入几片 碎瓷片。连接好装置,用酒精灯小 心加热,将产生的蒸气经导管通到 饱和Na2CO3溶液的液面上,观察 现象。
倾斜是为了增大受热面积
乙醇+浓硫 酸+乙酸
液面上层有无色透明不 溶Leabharlann 水的油状液体产生, 并可以闻到香味。
(13)乙酸分子中含有
和—OH两种官能团( × )
(14)乙酸的结构简式可以写成CH3COOH或COOHCH3( × )
(15)乙酸可以和碳酸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 )
2.酒精和醋酸是生活里的常用品,下列方法不能将二者鉴别开的是 ( ) C
A.闻气味
B.分别用来浸泡水壶中的水垢看是否溶解
C.分别滴加NaOH溶液
C
6.下列物质中,能与醋酸发生反应的是( )
①乙醇 ②金属铝 ③甲烷④碳酸钙 ⑤氢氧化钠⑥ 氧化镁
A.①③④⑤⑥ B.②③④⑤
C. ①②④⑤⑥ D.全部
D
7.人剧烈运动,骨骼肌组织会供氧不足,导致葡萄糖无氧
氧化,产生大量酸性物质(分子式为C3H6O3),如果该物质过度 堆积于腿部,会引起肌肉酸痛。体现该物质酸性的基团是( )
低级酯具有一定的挥发性,有芳香气味。
酯类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
酯是有芳香气味的液体,存在于各 种水果和花草中。如梨里含有乙酸 异戊酯,苹果和香蕉里含有异戊酸 异戊酯等。酯的密度一般小于水, 并难溶于水,易溶于乙醇和乙醚等 有机溶剂。酯与强碱反应可以彻底 水解。酯可用作溶剂,也可用作制 备饮料和糖果的香料。
归纳总结 乙酸、水、乙醇、碳酸的性质比较
乙醇和乙酸 PPT课件

试设计实验证明乙酸的酸性与碳酸酸性的强弱? 并写出化学方程式。
2CH3COO H+Na2CO3= 2CH3COONa 写出醋酸除水垢的化学方程式: H2O+CO2↑
2CH3COO H+CaCO3= (CH3COO)2Ca H2O+CO2↑
(2)乙酸的酯化反应
实验步骤:药品及添加 的先后顺序:乙__醇__、__浓__硫__酸___、__乙__酸___________
乙酸发生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浓硫酸
CH3COO H+HOC2H5 △ CH3COOC2H5+H2O
含酯的水果-
如何测出乙酸与乙醇反应,哪种物 质提供-H,哪种物质提供-OH?
同位素原子示踪法
浓硫酸
CH3CO 18O H+HOC2H5 △
CH3COOC2H5+H218O
实验现象:碳__酸__钠__饱__和__溶___液__的__上__方__有__无__色__透_明 的油状液体产生,并可闻到香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在__有__浓__硫__酸__存__在__、__加__热__的__条__件__下__,__乙醇与
化剂,并加热。
产生淡蓝 色火焰
烧杯壁上出 现液滴,石 灰水不浑浊
烧杯壁上出 现液滴,石 灰水不浑浊
思考:乙醇分子结构的实验测定
乙醇的分子式是C2H6O,根据分子式 及各原子的价键关系写出乙醇的两
种可能的结构_C__H_3_-_O__- _C__H_3______、 _____________C__H_3_C__H_2_O__H_____,
2CH3COO H+Na2CO3= 2CH3COONa 写出醋酸除水垢的化学方程式: H2O+CO2↑
2CH3COO H+CaCO3= (CH3COO)2Ca H2O+CO2↑
(2)乙酸的酯化反应
实验步骤:药品及添加 的先后顺序:乙__醇__、__浓__硫__酸___、__乙__酸___________
乙酸发生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浓硫酸
CH3COO H+HOC2H5 △ CH3COOC2H5+H2O
含酯的水果-
如何测出乙酸与乙醇反应,哪种物 质提供-H,哪种物质提供-OH?
同位素原子示踪法
浓硫酸
CH3CO 18O H+HOC2H5 △
CH3COOC2H5+H218O
实验现象:碳__酸__钠__饱__和__溶___液__的__上__方__有__无__色__透_明 的油状液体产生,并可闻到香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在__有__浓__硫__酸__存__在__、__加__热__的__条__件__下__,__乙醇与
化剂,并加热。
产生淡蓝 色火焰
烧杯壁上出 现液滴,石 灰水不浑浊
烧杯壁上出 现液滴,石 灰水不浑浊
思考:乙醇分子结构的实验测定
乙醇的分子式是C2H6O,根据分子式 及各原子的价键关系写出乙醇的两
种可能的结构_C__H_3_-_O__- _C__H_3______、 _____________C__H_3_C__H_2_O__H_____,
第三节乙醇与乙酸ppt课件

第三节乙醇与乙酸ppt课件
• 乙醇概述 • 乙酸概述 • 乙醇与乙酸的相互作用 • 乙醇与乙酸在生活中的应用
• 实验:乙醇与乙酸的酯化反应 • 课程总结与展望
01 乙醇概述
乙醇的定义与性质
定义
乙醇,俗称酒精,是一种有机化合 物,化学式为C2H5OH。
性质
乙醇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具有 特殊的香味和刺激性气味,易挥发, 易燃,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
课程知识拓展
乙醇和乙酸在生物体内的代谢
01
生物体内存在乙醇和乙酸的代谢途径,如乙醇在肝脏中被代谢
为乙酸,进而参与能量代谢。
乙醇和乙酸的环境影响
02
乙醇和乙酸的生产和使用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如乙醇的
生产可能会产生废水、废气等污染物。
乙醇和乙酸的安全使用
03
在使用乙醇和乙酸时,需要注意安全事项,如避免接触皮肤和
控制温度和反应时间
保持适当的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使酯化反应充分进行。
分离和纯化产物
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冷却至室温,通过分液漏斗分离出生成 的乙酸乙酯和水。然后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乙酸乙酯层,去 除残留的酸性催化剂和未反应的乙酸。最后通过蒸馏或萃取等 方法进一步纯化乙酸乙酯。
04 乙醇与乙酸在生活中的应用
乙酸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具有刺 激性气味,熔点16.6℃,沸点 117.9℃,密度比水大,易溶于水、 乙醇等。
乙酸的制备与用途
制备
乙酸可以通过乙醇的氧化或乙醛的氧化制备得到。工业上主要采用甲醇羰基化法生 产乙酸。
用途
乙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广泛用于合成纤维、涂料、医药、农药、食品添 加剂等领域。此外,乙酸还可用作溶剂和酸度调节剂。
乙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 乙醇概述 • 乙酸概述 • 乙醇与乙酸的相互作用 • 乙醇与乙酸在生活中的应用
• 实验:乙醇与乙酸的酯化反应 • 课程总结与展望
01 乙醇概述
乙醇的定义与性质
定义
乙醇,俗称酒精,是一种有机化合 物,化学式为C2H5OH。
性质
乙醇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具有 特殊的香味和刺激性气味,易挥发, 易燃,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
课程知识拓展
乙醇和乙酸在生物体内的代谢
01
生物体内存在乙醇和乙酸的代谢途径,如乙醇在肝脏中被代谢
为乙酸,进而参与能量代谢。
乙醇和乙酸的环境影响
02
乙醇和乙酸的生产和使用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如乙醇的
生产可能会产生废水、废气等污染物。
乙醇和乙酸的安全使用
03
在使用乙醇和乙酸时,需要注意安全事项,如避免接触皮肤和
控制温度和反应时间
保持适当的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使酯化反应充分进行。
分离和纯化产物
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冷却至室温,通过分液漏斗分离出生成 的乙酸乙酯和水。然后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乙酸乙酯层,去 除残留的酸性催化剂和未反应的乙酸。最后通过蒸馏或萃取等 方法进一步纯化乙酸乙酯。
04 乙醇与乙酸在生活中的应用
乙酸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具有刺 激性气味,熔点16.6℃,沸点 117.9℃,密度比水大,易溶于水、 乙醇等。
乙酸的制备与用途
制备
乙酸可以通过乙醇的氧化或乙醛的氧化制备得到。工业上主要采用甲醇羰基化法生 产乙酸。
用途
乙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广泛用于合成纤维、涂料、医药、农药、食品添 加剂等领域。此外,乙酸还可用作溶剂和酸度调节剂。
乙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乙酸
教学目标
1、知道乙酸的分子结构,理解羧基特点 2、掌握乙酸的主要化学性质(酸的通性、酯化反应) 3.初步熟悉乙酸酯化反应实验的有关操作
教学重点:乙酸的组成、乙酸酸性和酯化反应 教学难点:建立乙酸分子的立体结构模型,并能从
结构角度初步认识乙酸的酯化反应
一、乙酸的组成与结构
二、乙酸的化学性质
1、乙酸的酸性 ——弱酸性
CH3COOH
CH3COO- + H+
结论:乙酸具有酸的通性,能与指示剂、碱、活泼
金属、碱性氧化物、盐等物质发生反应。
思考:如何除水垢?
水垢主要成份: Mg(OH)2和CaCO3
通过这个事实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二、乙酸的化学性质
1、乙酸的酸性 ——弱酸性
2CH3COOH + CaCO3 = Ca(CH3COO)2 + H2O + CO2↑ 判断酸性强弱顺序? CH3COOH,H2CO3
酸性:CH3COOH>H2CO3
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二、乙酸的化学性质
2、酯化反应
(1)实验3-4
碎瓷片
乙醇
3mL
浓硫酸 2mL
酯化
乙酸的用途:
香料
有机化工原料 喷漆溶剂
染料
乙酸
醋酸纤维
医药
农药
合成纤维
课堂练习
1. 下列物质中可用来鉴别乙酸、乙醇、苯的是( C )
A.金属钠
B. 溴水
C. 碳酸钠溶液
D. 水
2. 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少量的CH3COOH,
最好的处理方法是( C )
A.蒸馏
B.水洗后分液
C.用过量饱和Na2CO3溶液洗涤后分液 D.用再加入乙醇将其反应
酯类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
酯是有芳香气味的液体,存 在于各种水果和花草中。如 梨里含有乙酸异戊酯,苹果 和香蕉里含有异戊酸异戊酯 等。酯的密度一般小于水, 并难溶于水,易溶于乙醇和 乙醚等有机溶剂。酯可用作 溶剂,也可用作制备饮料和
糖果的香料。
小结:乙酸的化学性质 结构决 定性质
官能团-羧基
O
CH3—C—O—H 酸性
HO
分子式: C2H4O2 结构式:H C C O H
结构简式: CH3COOH
H
官能团:—C—OH (或—COOH)
O
羧基
二、乙酸的物理性质
乙酸又名醋酸,是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一种有机酸。
颜色、状态:无色液体 气味:有强烈刺激性气味
挥发性:易挥发(沸点: 117.9℃ ) 熔点:低(16.6℃)无水乙酸又称为:冰醋酸 溶解性:易溶于水、乙醇等溶剂
可能二
+ + C H 3 C O O HH O C H 2 C H 3 浓 △ 硫 酸 C H 3 C O O C H 2 C H 3H 2 O
二、乙酸的化学性质
2、酯化反应
(2)原理——酯化反应的脱水方式 ★酸脱羟基醇脱氢★
O CH3—C—OH+H—1O8 —C2H5 浓H2SO4
O CH3—C—18O—C2H5 + H2O
二、乙酸的化学性质
2、酯化反应
思考:
1、加热的目的是什么? 2、实验中浓硫酸起什么作用? 3、为什么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吸收乙酸乙酯? 4、导管口为何不能插入碳酸钠溶液中?
优化方案P68要点二
二、乙酸的化学性质
2、酯化反应
(2)原理——酯化反应的脱水方式
可能一
+ + C H 3 C O O HH O C H 2 C H 3 浓 △ 硫 酸 C H 3 C O O C H 2 C H 3H 2 O
酯化反应定义:酸跟醇起作用,生成酯和水的反应 实质:酸脱羟基、醇脱氢(羟基上的) 注意:可逆反应
生活中的小常识
俗话说:“姜是老的辣,酒是陈的香。”一般 的食品和饮料,超过保鲜期便会变质,为什么 葡萄酒储存的时间越长,质量越好?
厨师炒菜、烧鱼时常加醋并加 点酒,这样菜、鱼的味道就变得无 腥、香醇,特别鲜美。
乙酸
2mL
饱和的Na2CO3溶液
二、乙酸的化学性质
2、酯化反应
(1)实验3-4
[现象]:
1、有透明的不溶于水的油状液体产生,分层,闻到香味。 2、滴加石蕊后,上层红色下层蓝色,振荡后红色消失。
结论:乙酸+乙醇→乙酸乙酯+水
CH3COOH + HOC2H5
浓H2SO4 △
CH3COOC2H5+H2O
课堂练习
3. 酯化反应属于( D ).
A.中和反应
B.不可逆反应
C.离子反应
D.取代反应
4.用同位素示踪法研究乙酸乙酯的反应原理, 若乙醇分子中的氧都是18O,乙酸分子中的氧都 是16O,二者在浓H2SO4作用下发生反应,一段
时间后,分子中含有18O的物质是乙酸乙酯、乙醇
教学目标
1、知道乙酸的分子结构,理解羧基特点 2、掌握乙酸的主要化学性质(酸的通性、酯化反应) 3.初步熟悉乙酸酯化反应实验的有关操作
教学重点:乙酸的组成、乙酸酸性和酯化反应 教学难点:建立乙酸分子的立体结构模型,并能从
结构角度初步认识乙酸的酯化反应
一、乙酸的组成与结构
二、乙酸的化学性质
1、乙酸的酸性 ——弱酸性
CH3COOH
CH3COO- + H+
结论:乙酸具有酸的通性,能与指示剂、碱、活泼
金属、碱性氧化物、盐等物质发生反应。
思考:如何除水垢?
水垢主要成份: Mg(OH)2和CaCO3
通过这个事实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二、乙酸的化学性质
1、乙酸的酸性 ——弱酸性
2CH3COOH + CaCO3 = Ca(CH3COO)2 + H2O + CO2↑ 判断酸性强弱顺序? CH3COOH,H2CO3
酸性:CH3COOH>H2CO3
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二、乙酸的化学性质
2、酯化反应
(1)实验3-4
碎瓷片
乙醇
3mL
浓硫酸 2mL
酯化
乙酸的用途:
香料
有机化工原料 喷漆溶剂
染料
乙酸
醋酸纤维
医药
农药
合成纤维
课堂练习
1. 下列物质中可用来鉴别乙酸、乙醇、苯的是( C )
A.金属钠
B. 溴水
C. 碳酸钠溶液
D. 水
2. 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少量的CH3COOH,
最好的处理方法是( C )
A.蒸馏
B.水洗后分液
C.用过量饱和Na2CO3溶液洗涤后分液 D.用再加入乙醇将其反应
酯类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
酯是有芳香气味的液体,存 在于各种水果和花草中。如 梨里含有乙酸异戊酯,苹果 和香蕉里含有异戊酸异戊酯 等。酯的密度一般小于水, 并难溶于水,易溶于乙醇和 乙醚等有机溶剂。酯可用作 溶剂,也可用作制备饮料和
糖果的香料。
小结:乙酸的化学性质 结构决 定性质
官能团-羧基
O
CH3—C—O—H 酸性
HO
分子式: C2H4O2 结构式:H C C O H
结构简式: CH3COOH
H
官能团:—C—OH (或—COOH)
O
羧基
二、乙酸的物理性质
乙酸又名醋酸,是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一种有机酸。
颜色、状态:无色液体 气味:有强烈刺激性气味
挥发性:易挥发(沸点: 117.9℃ ) 熔点:低(16.6℃)无水乙酸又称为:冰醋酸 溶解性:易溶于水、乙醇等溶剂
可能二
+ + C H 3 C O O HH O C H 2 C H 3 浓 △ 硫 酸 C H 3 C O O C H 2 C H 3H 2 O
二、乙酸的化学性质
2、酯化反应
(2)原理——酯化反应的脱水方式 ★酸脱羟基醇脱氢★
O CH3—C—OH+H—1O8 —C2H5 浓H2SO4
O CH3—C—18O—C2H5 + H2O
二、乙酸的化学性质
2、酯化反应
思考:
1、加热的目的是什么? 2、实验中浓硫酸起什么作用? 3、为什么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吸收乙酸乙酯? 4、导管口为何不能插入碳酸钠溶液中?
优化方案P68要点二
二、乙酸的化学性质
2、酯化反应
(2)原理——酯化反应的脱水方式
可能一
+ + C H 3 C O O HH O C H 2 C H 3 浓 △ 硫 酸 C H 3 C O O C H 2 C H 3H 2 O
酯化反应定义:酸跟醇起作用,生成酯和水的反应 实质:酸脱羟基、醇脱氢(羟基上的) 注意:可逆反应
生活中的小常识
俗话说:“姜是老的辣,酒是陈的香。”一般 的食品和饮料,超过保鲜期便会变质,为什么 葡萄酒储存的时间越长,质量越好?
厨师炒菜、烧鱼时常加醋并加 点酒,这样菜、鱼的味道就变得无 腥、香醇,特别鲜美。
乙酸
2mL
饱和的Na2CO3溶液
二、乙酸的化学性质
2、酯化反应
(1)实验3-4
[现象]:
1、有透明的不溶于水的油状液体产生,分层,闻到香味。 2、滴加石蕊后,上层红色下层蓝色,振荡后红色消失。
结论:乙酸+乙醇→乙酸乙酯+水
CH3COOH + HOC2H5
浓H2SO4 △
CH3COOC2H5+H2O
课堂练习
3. 酯化反应属于( D ).
A.中和反应
B.不可逆反应
C.离子反应
D.取代反应
4.用同位素示踪法研究乙酸乙酯的反应原理, 若乙醇分子中的氧都是18O,乙酸分子中的氧都 是16O,二者在浓H2SO4作用下发生反应,一段
时间后,分子中含有18O的物质是乙酸乙酯、乙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