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战争的思考与启示

合集下载

伊拉克历史中的伊拉克战争

伊拉克历史中的伊拉克战争

伊拉克历史中的伊拉克战争伊拉克历史上发生过多次重大的战争,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场就是伊拉克战争。

这场战争是在2003年开始的,以推翻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侯赛因的政权为目标。

本文将从战争的前因后果、参与方的动机、战争期间的重要事件等多个方面探讨伊拉克战争的历史。

1. 背景与前因伊拉克战争的导火索可追溯至1990年,当时伊拉克入侵了其邻国科威特,并宣称其为伊拉克的第19个省。

这一行动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谴责,联合国通过决议要求伊拉克立即从科威特撤军。

然而,伊拉克未能遵守决议,导致联合国实施了对伊拉克的经济制裁和军事干预。

2. 参战方的动机2.1 美国美国是伊拉克战争中最主要的参与方之一。

其参战的主要动机包括以下几点:首先,美国担心伊拉克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威胁到中东地区的安全和稳定;其次,美国试图通过推翻萨达姆·侯赛因的政权,促进中东地区的民主化进程,以期在该地区塑造自己的利益格局;此外,美国还追求对伊拉克的战略控制,以确保其在石油资源方面的供应安全。

2.2 其他参战方除了美国,还有一些国家派遣军队参与了伊拉克战争。

英国是美国的主要盟友,其参与战争的原因与美国类似。

澳大利亚、西班牙、意大利等国也派遣了军队参战,多数是出于与美国的盟友关系和对反恐战争的支持。

3. 战争期间的重要事件3.1 伊拉克政权被推翻2003年3月20日,美军及其盟友发起了对伊拉克的军事行动。

经过几个月的激烈战斗,伊拉克政权最终被推翻,萨达姆·侯赛因被捕。

这一事件彻底改变了伊拉克的政治格局,也为战后的重建奠定了基础。

3.2 喀布尔战役2003年,伊拉克政权被推翻后,伊拉克各地出现了多起暴力冲突和恐怖袭击。

其中,对阿美利的喀布尔战役是战后伊拉克重建过程中的一次决定性战役。

美军与伊拉克反对派武装激烈交战,最终收复了喀布尔,为喀布尔地区的稳定和重建提供了保障。

3.3 恐怖组织的兴起伊拉克战争的后果之一是导致了境内无政府状态的出现,为恐怖组织的兴起提供了机会。

论伊拉克战争中的心理战

论伊拉克战争中的心理战

论伊拉克战争中的心理战摘要:人类的战斗,不仅仅止于武力斗争,心理战也始终贯穿整个战争。

自古以来,心理战与武力战如图鸟之两翼,车之双轮,互为作用,不可分离。

随着战争的发展,攻城略地、扩张疆域已不再是战争仅有的目的,政治目的与心理目的渐渐成为军事行动的服务对象。

2003年3月20日爆发的伊拉克战争即是如此。

美国时任总统布什在第一时间签署了对伊拉克开展心理战的秘密授权命令,把心理战推向了一个重要的位置。

本文将结合翔实的资料,以通俗易懂的笔触,客观介绍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心理战的战略考虑、具体实施及特点以及对国际社会的影响。

关键词:伊拉克战争;美军心理战;战略考虑;具体实施及特点;国际影响。

The Psychological Warfare in the Iraq WarName:Shentu Jun-jie StudentNo:3120101541Abstract:War is not only the contest of strength,but also the confrontation of psychology.With the high-speed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the psychological war is more than a phrase wriiten in the paper.On the battle feild,by using the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psychology, psychological warfare aims to disintegrate the enemy troops combat from the spirit. It is also known as psychological warfare to influence a target audience's value systems, belief systems, emotions, motives, reasoning, or behavior。

伊拉克战争中的舆论战特点及其启示

伊拉克战争中的舆论战特点及其启示
的欺骗 与攻 心 ,继 续 于 战争 后 的揭 露与启 示 。 认识和 研 战争开 战前 ,英美 国内反战声音一浪高过一浪 ,就连 究伊拉克战争中的舆论战特 点,会 给我们不少启 示。 法 、德等传统盟 国都 公开 发表声 明反对 ,美国为摆脱
外交 困境和 反战压 力 ,利用舆 论在外 交上 四处游说 , 不仅 使一 些 国家 的反 对声音 逐渐 弱 化 ,而且 到战 前 0个国家支持 。虽然这些 国家在数量 上并不 占 舆 论 战 ,一般是 指交 战各方 综 合运用 报 纸 、广 已有 3 播 、电视 、网络等舆论 载体 ,有 计划、有 针对性地 向 多数 ,但是他们 的公开声 明在相 当程度上 削弱 了法 、 大 众传 输有 利于 已方 作 战的信息 ,达到 鼓舞 己方 军 德 、俄 等 国的反 战宣传 。 民的 战斗热情 ,瓦解敌 方 的 战斗意 志 ,引导 国 际舆 2. 论 管控 的 严 格 性 舆 战争是政治 的继续 ,是政治 斗争 的最高形 式。任 论 、争取广 泛支持 之 目的 。 何舆论 战,都必 须服从阶级、政党 、国家或利益集团 伊 拉 克 战 争 中 的舆 论 战 特 点 政治 、军 事、外交 斗争 的需 要。因此 ,舆论战从本质 1. 用对 象的 公 众 性 作 上讲是为政治服务的 ,是为国家利益服 务的。这就 决 舆 论战 的作用 对象 也就 是舆 论 战的客 体 , 不仅 定 了在 战时对 舆论 管控 的严 格 性 。交 战双方都 在 战 局 限于 交 战双 方 军 队 ,而是广 泛 指向交 战双 方 国家 时甚至战前针对 对外广播 、电视 、网络进行集 中统一 的全体 民众 ,甚至包括盟 国、国际社 会 民众 等。众所 严格 的管理 。 周知 ,舆论 可通 过各 种宣传手段 和各种有效 的方式 , 美 国在对伊拉 克战争 中,为什么号称一 向 “ 言论 引导受众的意识 、思想和行 为。因此 ,作用对象 的公 自由 ” 却 对 其 国 内传 播 媒 体 进 行 严 格 的 国 家控 制 众性 是舆论 战的最基 本特 点之一 。 呢?在 战争 过程 中 ,国防部 部 长拉姆斯 菲 尔德 不惜 是作 战双方 引导各 自人民认识敌人 的邪恶 。美 亲 自现身严厉指责美国哥伦 比亚广播公司 ( B C S)于 国专门成 立 “ 全球宣传办公室”编造一系列萨达姆政 3月 2 3日播放 了伊拉克俘获美 国士 兵的消息及画面 , 权与 “ 基地 ”组 织相勾结 、屠杀伊 拉克人 民、从非洲 并且声 称 :“ 如果录像 中的士 兵真 的是我们 的人 ,播 购买用于制造核武器的浓缩铀等 “ 闻” 新 ,把几乎所有 放这个录 像将是 违反 H内瓦 公约 的 。 ”随后在美 的媒体舆论 引导到 “ 伊拉克是邪恶 中心” 美国为了 国有 线新 闻 网上 ,拉姆 斯菲 尔德 进一 步强 调要 严惩 、“ 抵制恐怖袭击必须先发制人”上 。而面对美英两 国强 那些播 放这 个 录像 的媒 体 。导致 有线 新 闻网随 后就 大的舆论攻 势,伊拉克并没有退却,而是精心谋划,争 宣 布 电视 台决定 不播 出该录 像 ,福克 斯 电视 台和 微 锋相对 。充分利用媒 体大造舆 论 ,培养全国反侵略的 软美 国全 国广播公 司都决定 不播放 该录像 ,宣称 “ 录 社会 “ 共识” 。萨达姆政权频繁召开新闻发布会 ,高官 像太恐 怖 了,不能播放 ” 。而 由于 向伊拉 克 国家 电视 政要纷纷上 阵,萨达姆 自己就先后 7次在 电视上发表 台道 出 了 自 己对 战争 的真 实看法 “ 由于 遭到伊 拉克 演讲 ,并徒步走上街 头 ,亲近百姓 ,安抚 民心 。 抵抗 ,( 美国的 )初步作 战计划 已经失败” ,美 国资深

从伊拉克战争看人权的国际保护

从伊拉克战争看人权的国际保护

学术前沿从伊拉克战争看人权的国际保护□郑毅(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湖北武汉430060)摘要2003年3月20日,美英等国发动了对伊拉克的军事打击行动。

同年5月1日,美国总统布什宣布伊拉克境内的主要战事结束。

到目前为止,伊拉克局势仍动荡不已。

这场战争造成了海湾地区大规模的人道主义灾难,严重危害了世界的和平与安全。

伊拉克战争所引起的一系列国际法问题正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

本文以伊拉克战争为线索,主要探讨人权的国际保护及其实施等问题。

关键词伊拉克战争人权的国际保护国家主权民族自决权中图分类号:C9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06)10-213-02引言二战后,人权问题开始进入国际法领域,人权的国际保护问题也随之产生。

经历了战后几十年国际实践的发展,人权的国际保护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人权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人权的国际保护与国内保护的关系、人权的国际保护与国家主权的关系等,正日益成为理论界关注的焦点。

人权的国际保护与国内保护是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我们应在尊重国家主权原则的前提下,按照《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开展人权领域的国际交流,实现人权的国际保护。

联系到现实,以美国为首的联军部队发动的伊拉克战争虽然已经结束,但是,伊国内局势仍动荡不安。

战争粗暴践踏了国际人权法的基本原则,给人权的国际保护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消极影响。

本文的论述主要涉及以下四个方面:一、以美国为首的联军部队在战争中粗暴地践踏了人权美国发动的伊拉克战争粗暴的践踏了国际人权法的基本原则,给国际社会的人权保护带来了极其消极、恶劣的影响。

美国策划着伊拉克人民的未来,但实际上这是建立在美国人对伊拉克的牢固控制的基础上的。

伊拉克临时政权的领导人由美国选任,临时政权的要害部门都由美国人以不同身份参与。

以“解放者”自居的美国人陷入了伊拉克人民的声讨之中。

美军虐待伊拉克战俘事件进一步暴露了这场战争践踏人权的丑恶本质。

伊拉克战争中的气候影响

伊拉克战争中的气候影响
、不断开发新技术,改造武器装备适应战 场
3、提高侦察能力,选择合理高效侦察手段
4、加强针对性训练,增强部队对气候的适 应能力
美军在伊拉克战争中给全球各国上了一堂十分精彩的现 代局部战争课。在整场战争中,仅就气象因素方面而言, 美军将本对于自己不利的气象因素对自身产生的不利影 响,降到了一个十分微小的程度,甚至于在某些方面某 些时候将这些因素转嫁给了伊拉克方面。美军利用其先 进的科技和强大的军力在战争伊始就对战场环境有了详 细的资料,在战中更是不断利用己方的这些优势,并趁 势将其不断扩大。而战场环境在此次战争中的作用,可 以说是极为重要的。可以说在此次战争中,伊军是完全 占了天时地利的,但美军依靠其先进的科技和强大的军 力完全克服了环境带来的不利因素,给伊拉克军队上了 惨痛的一课,也是给全球各国军队敲响了警钟。
一、伊拉克战场环境分析
二、气象因素对美军的影响 三、美军采取的对策 四、伊拉克战争的启示
伊拉克是一个内陆国家,除东北部山地属亚 热带地中海式气候外,其他地区地势低平, 属于亚热带沙漠气候,环境特殊,气象条件 恶劣。全年分为冬夏两季,每年4~11月为夏 季,天气酷热、干燥少雨、多发沙尘暴。伊 东北部山区则属于地中海型气候,昼夜温差 大,冬季夜间最低气温可低至-18℃。
《孙子兵法》说:“知天知地,胜乃不 穷”,西方认为“天气不是朋友,就是敌 人”。选择有利于己,不利于敌的天时作战, 是古今中外军事指挥员都要遵守的规律。
1、对战斗人员的影响 2、对武器装备的影响 3、对侦查能力机动能力的影响
4、对后勤保障的影响
对于伊拉克战场的恶劣气象环境,美军 事先早有准备。在开战前及战争进行过程中, 美军都做了大量工作,付出了极大人力物力, 采取了一系列的对策措施,使其军事行动最 大限度地避免了恶劣气象条件的影响。其主 要措施如下:

1000字伊拉克战争新闻

1000字伊拉克战争新闻

1000字伊拉克战争新闻篇一:媒体在战争中的角色定位——以伊拉克战争为例媒体在战争中的角色定位——以伊拉克战争为例学院:国际关系学院专业:政治学类学生姓名:杨涛学号:30220xx220xx02指导教师:王望波完成日期:20xx年12月17日内容摘要有人说战争是媒体的狂欢节,而美国媒体向来是擅长同战争共舞的。

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国媒体就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战争的一个组成部分。

作为世界上的超级大国,美国政府一直在通过军事机器和媒体两只手来干预和控制世界。

如今,媒体对现代化战争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如何在战争中充分发挥媒体的作用,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美国媒体在伊拉克战争中,扮演着一个全新的角色,这为如何在现代战争中运用媒体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带给我们重要启示。

关键词:媒体、美国、宣传战、伊拉克战争导言美伊战争已经尘埃落定,但战争留给人们的思考却是深刻而长久的,其中美国媒体在伊拉克战争中所起的作用值得我们思索与总结。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美伊战争也是一场媒体大战,美国媒体在这场战争中与政府一唱一和,将其作用发挥的淋漓尽致, 对整个战争的发展事态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达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可以说,在战争中,美国媒体已经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宣传工具,而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国家军事行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一个全新的角色,这为如何在现代战争中运用媒体留下了宝贵的经验。

1.美国媒体在战争中的作用1.1为战争做宣传美国媒体通过影响和引导社会舆论来发挥它对战争的宣传作用,而这种宣传作用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无疑美国政府将美国媒体作为宣传战争的工具来使用。

一方面,美国政府充分利用媒体为战争做宣传。

20xx的伊拉克战争,美国并没有得到联合国的授权,为了出师有名赢得国内外的支持,它便利用各种媒体手段对伊拉克政府和萨达姆进行大量的“妖魔化”的宣传,为发动战争做准备。

媒体向来被认为是制造舆论的作坊,在这次战争中,美国媒体成为了制造舆论的工厂。

美军法律战案例(3篇)

美军法律战案例(3篇)

第1篇一、引言自冷战结束以来,美军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了多次军事行动,其中伊拉克战争是美军历史上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战争。

在这场战争中,美军不仅面临着军事上的挑战,还面临着法律上的困境。

本文将以伊拉克战争为例,探讨美军在法律战中的案例,分析其法律挑战与策略。

二、伊拉克战争背景1. 伊拉克战争起因伊拉克战争始于2003年,其起因主要涉及以下几个问题:(1)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WMD)的可能性。

(2)伊拉克政府与恐怖组织有联系,对美国的“9·11”恐怖袭击事件负有责任。

(3)联合国安理会未能有效执行对伊拉克的制裁措施。

2. 美国政府的决策面对伊拉克战争的起因,美国政府认为有必要采取军事行动推翻萨达姆政权,以确保地区安全、维护美国利益。

2003年3月,美国未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对伊拉克发动了战争。

三、美军法律战案例1. 美军对伊拉克的战争合法性(1)美国政府的立场美国政府认为,伊拉克战争具有合法性,主要依据以下两点:①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对美国构成威胁。

②伊拉克政府与恐怖组织有联系,对美国的“9·11”恐怖袭击事件负有责任。

(2)国际社会的质疑尽管美国政府坚持伊拉克战争具有合法性,但国际社会对此持有质疑态度。

主要质疑如下:①伊拉克并未被证明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②伊拉克政府与恐怖组织的联系证据不足。

2. 美军对伊拉克的战争手段(1)美军行动的合法性美军在伊拉克战争中采取了多种手段,包括空中打击、地面进攻、特种作战等。

从法律角度来看,美军行动的合法性存在争议:①美军对伊拉克的空中打击可能违反国际人道法。

②美军在伊拉克的地面进攻可能违反战争法。

(2)美军行动的非合法性尽管美军在伊拉克战争中采取了一些合法手段,但以下行为被认为是非合法的:①美军在伊拉克的囚犯虐待事件。

②美军在伊拉克的“定点清除”行动。

3. 美军对伊拉克的法律战策略(1)军事法庭审判美军在伊拉克战争中,对部分战争罪犯进行了军事法庭审判。

[doc]伊拉克战争对我国武器装备发展的启示

[doc]伊拉克战争对我国武器装备发展的启示

伊拉克战争对我国武器装备发展的启示争对我国武器tt/~lan英国基本量相的战拉克作为现代武器装备和军事作战理论的实验场的又一明证.此举,所获得的各种真实情报资料表明,对我国国防相关科技和武器装备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作用孝喜多.§.拳,参争南白.金啦集束炸弹的球形小炸弹武器使用情况1美军首次使用新型”集束”炸弹.据美军中央司令部4月2日称,美军B_52轰炸机从英国经过6小时飞行,当天对一支向联军部队靠拢的伊拉克坦克纵队投下了6枚每枚重454公斤的精确制导”集束炸弹这种炸弹在战争史上是第一次使用.这种2oo3.400集束”炸弹能对风速和其它天气因素的干扰进行修正集束炸弹是一种通过扩大杀伤面积来提高杀伤效能的航空子母炸弹(见附图1)2,美海军要求加速生产新型战术战斧导弹.由于美军在伊拉克战争消耗了大量战斧巡航导弹,美海军要求加速生产,从每月38枚增加到50枚据估计,美国在伊拉克战争前储备了2000枚战斧导弹因为巡航与飞航在英文上是一个词,也可能包括其它飞航导弹如SLAM空地导弹等,到目前为止已发射了750~800枚对地攻击导弹.(见附图2)3,美国发射一颗新的GPS卫星支持对伊作战.美国在3月31日从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场发射一颗全球定位系统(GPS)战术导航卫星,在攻打伊拉克的背景下,显得非常重要. 4美空军在对伊作战中使用“部队保护监视系统”(FPASS).该系统是为美空军安全人员进行战区观察,基地周边巡逻,飞机进场着落/起飞以及护航监视而设计的,可增强部队态势感知能力,以保护战场空间FPASS是针对增强海外部队安全的需求开发的,主要包括:1 个地面控制站:6架无人机:1个远程图像显示终端;1个可互换的相机和热成像器以及运输和发射装置.对我国相关武器装备发展建设的几点启示1.对来犯敌人主要武器装备载体要有积极防御的能力.热爱和平,反对战争是中国人民一贯的指导思想,但对来犯敌人的主要武备载体必须具有积极防御的能力.这种载体主要包括从海上来的大型航母,舰艇,从空中来的大型运输机,轰炸机和攻击机等,从陆上来的重型坦克等.所谓积极防御则是当假设的敌人来到我国领海,领空,领土要有配套的精确制导武器予以攻击,其中有防的一面,也有主动攻击的一面,变被动为主动,需在这方面下比较大的气力. 2.要加快卫星体系建设.要将敌方的主要武器装备载体拒国门之外,必须有我们自己时失误,误伤,自伤事件接连不断.精确制导武器偏离目标——GPS制导炸弹落入伊朗,误伤平民;攻击伊军的巡航导弹竟落入伊朗,土耳其境内;美军爱国者导弹击落英国”旋风”战斗机;美军F一16战斗机摧毁自己的爱国人员的失误.它不仅降低了这些武器弹药的作战效能,甚至影响了战争的进程以及美国与其它一些国家之间的关系.其中某些技术问题对美军的作战效能影响较大.如GPS容易被干扰,直接影响美军大量GPS制导武器弹药的我们可以解读它们失误的原因并从中获得许多有益的启迪.高技术武器弹药失误的原因武器弹药本身存在的不足(1)GPS信号容易被干扰的卫星系统和其它系统予以支持. 伊拉克战争表明,美国人自身对在轨卫星的依赖程度很高,除了GPS,美国军方利用气象,通信,导弹预警和多种侦察卫星.除此以外.还有一颗国防卫星通信通信系统卫星,一颗秘密间谍卫星和天气探测器等.我们需要在卫星体系建设上予以研究,予以加强.3.要加强干扰与抗干扰研究.美,英对伊拉克战争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在伊方没有制空权的前提下美自身精确制导武器屡屡出现跑偏,误炸等现象.其中干扰与抗干扰是一个重要课题.伊方用伪装对付美军精确制导武器. 据悉,伊拉克加强了战场与周围环境的伪装.制造了大量的假目标,在对付美军精确制导武器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二是电子干扰美军精确制导武器.拒情报透露,美军对其精确制导武器打击的效果不明显产生了疑惑.后来美国情报部门发现伊拉克军队使用了GPS干扰器.是不是这样还有待研究.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干扰与抗干扰是一对不可分割的矛盾,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对未来可能发生的战争又重要又有效. 4.要加强多种战斗部的研究.在美英联军对伊拉克攻击过程中,对付不同的地面目标如坦克,机场跑道或地下掩体等使用了不同的战斗部,包括”集束”炸弹,云暴弹,侵彻战斗部和碳纤维战斗部(或石墨战斗部,见附图3)等,不同的战斗部对不同的_:f=墨曩墨■—r1曹矗|iJ一-?.2003.4.环球防务由于GPS制导比激光制导与电视制导廉价,又不受气候影响,定位精度较高,因此美军在这次对伊拉克军事行动中,所用弹药的80%(如战斧”巡航导弹,联合直接攻击弹药和EGBu一27等)都采用了GPS(全球定位系统)制导.从使用情况看,GPS制导导弹在12米的范围内击中目标的概率可达50%.然而在设计GPS时,是按卫星导航系统来设计的,没有考虑到将其信号用于武器弹药的精确制导.由于卫星的信号发射功率不可能很大,卫星距地球表面又远,信号到达地球表面时已经很弱,仅~66dBw.这一功率电平比电视机天线所接收到的功率要低10亿倍,再加上信号的抗干扰裕度不大,码元和载波有时易丢失,因此GPS信号容易被干扰掉.此次美军使用的BLOCK…战斧式巡航导弹除采用惯导,改进数字式景象匹配相关器外,还加装了GPS接收机.它可使该导弹利用卫星测得其相对目标的位置和飞行速度,来修正飞行路线.若GPS信号被干扰掉,该导弹中的GPS接收机就接收不到GPS信号,它就可能偏离目标.据报道,1999:~-在巴黎航展E展出的,由俄罗斯Aviaconversiya 公司生产的GPS/GLONASS干扰机可提供8W的干扰功率.当它在假定与敌方导航接收机处于同一视野内的情况下,其有效干扰距离可达几百公里.若利用其全向天线,就能成功阻止战斧巡航导弹的定位.俄罗斯还有一种4W的GPS/GLONASS干扰机,其重量为8~10kg,有效覆盖范围达150~200km.在此次战争中,伊拉克可能拥有400部GPS干扰机.美国官员说,伊拉克人有一张用俄文标识的地图——这是一张在伊拉克部署GPS干扰机的分布图.按照上面的位置部署GPS干扰机,可以对美国及其盟国的精确制导炸弹进行最佳效果的干扰.由此可见,美军GPS制导弹药失误很可能是伊军的GPS干扰机发挥了作用.(2)车载敌我识别系统不完善3月26日,两名英国士兵在两辆英军”挑战者2”坦克发生的意外互射后阵亡.美陆军战车装备了由询问器与应答器组成的战场战斗识别系统(BCIS,协同式敌我识别系统),而英国陆军战车没有这种敌我识别系统.在这次对伊战争中,它们采用了一种非协同式敌我识别系统,即通过分析对方平台的热量信号特征来实现敌我识别.英军战车安装了热量识别面板——通过热影像仪及射击系统”及类似的显示装置,来进行敌我识别.然而,这种敌我识别系统不是十分安全,可靠,尤其是在近距离作战时更是如此,所以造成了这次自伤.软件故障美军爱国者”导弹防御系统的软件瞬时出错,使其雷达无法正确地识别出旋风”战机发目标有不同的作战效果,所以我们应优先研究不同类型的战斗部,它们在导弹上应该能够互换.同时,考虑我们的实际情况还应发展研究对航母或军舰攻击的半穿甲战斗部或聚能穿甲战斗部,以适应对海上目标防御与攻击的需求.5,加快综合保障能力建设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启动了全球战斗保障系统”.它可以通过普通的计算机存取重要的后勤数据,并为战略.战2OO3.4役,战术各个层次的军事行动0 和后勤人员提供急需的紧缺资源可视性信息.作战部门可: 以从该系统中查阅到各种后墨勤装备信息,然后直接向后方罐的后勤及有关部门申请所需嚣物资,从而使后勤保障的效能过和效率发生质的飞跃.提高武一器装备的可靠性,可维修性至关重要,与此同时还应建立高效快捷的综合保障系统,对战争的影响乃至胜负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伊拉克战争
思考与启示
The Thinking and Enlightenment of The Iraq War
01.伊拉克战争的作战过程
目录
02.战争对国际政治的影响 03.战争对国际经济的影响 04.战争对未来战争的启示
Contents
壹 report
伊拉克战争的作战过程
01
伊拉克战争的作战过程
04
战争对未来战争的启示
1
2 3 4
加强对官兵的思想教育、紧紧围绕”努力培 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 代革命军人“的要求,开展政治工作。 信息技术进步只是改变了作战的特征,但不 能改变战争的性质。
国家近期的战争准备和实施必须以现有实力 为基础,不能过高估计自己的军事力量及作
用。
战争的胜负依然取决于人民的支持而不是高 技术,伊拉克战争中高技术武器在大规模作 战中是有效的,但在战后重建中的暴乱战中, 效果是有限的。
肆 report
战争对未来战争的启示
04
战争对未来战争的启示
现代战争越来越朝着不直接 杀敌肉体,而是通过摧毁和打 击对方军民的精神、意志、 心理、情感,实现“不战而屈 人之兵”的方向发展。
制信息权是高技术战争中诸 多主动权争夺的焦点,无论是 制空权、制海权,还是制火力 权、制机动权等,都与制信息 权紧密相关 . 因此 , 凭借信息 优势来控制战场、夺取胜利, 伊拉克战争中尤其突出
叁 report
战争对国际经济的影响
03
战争对国际经济的影响
美国的胜利提高了美国企 业和公众的投资信心和消 费信心 , 军费开支增加,, 对经济增长起了刺激的作 用, 有助于美国经济避免 陷入二次衰退
伊拉克战争对整个中东 的进出口贸易、旅游业、 航空业以及劳务出口市 场造成了沉重地打击、 而这些是许多中东国家 的支柱产业。
贰 report
.战争对国际政治的影响
02
战争对国际政治的影响
一,美国单边主义倾向战后可能进一步发展。伊拉克战争与一九九一年海湾战争不同,是美国绕开联合国 发起的战争,美国起先想给单边主义披上一层联合国授权的外衣,未果之下公然抛开联合国发起战争。这 意味着冷战结束以后,延续了将近半个世纪的国际政治中的均势被打破,美国一超独大,其单边主义势必 更加发展。
二、伊拉克战争严重损害到联合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威信。根据《联合国宪章》,联合国安理会负有维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责 任。此次美国绕开联合国对伊动武,是对联合国威信的一个损害。这场战争对于联合国今后如何在国际政治中发挥作用、如 何维护联合国的权威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 三、伊拉克战争导致美欧关系出现裂痕。安理会的多数成员国包括美国在欧洲的盟国法、德等强烈反对美国战前提出的新决 议案,这是美国决策者始料未及的。美欧裂痕的出现是国际关系中的一个新因素,双方之间的矛盾会闹到什么地步,还有待 观察。 四、美国和伊斯兰国家的关系会出现微妙变化。伊斯兰国家对此次伊拉克战争的态度极其复杂,但多数国家反对这场战争, 他们担心,如果美国这次从外部更迭一个主权国家政权获得成功,以后对别的阿拉伯国家会不会照此办理。美国对伊斯兰国 家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都很不满,要把伊拉克作为改造伊斯兰世界的第一步。战后,美国与伊斯兰国家关系因此会出现一 些变化,美从外部要求伊斯兰国家实行民主化的压力也会增大
Report is completed
汇报完毕
美国总统奥巴马于2011年12月14 日在北卡罗来纳州布拉格堡军事基 地发表讲奥巴马电视讲话。奥巴马 电视讲话演讲说伊拉克战争正式结 束。
伊拉克战争,是以英美军队为主的 联合部队在2003年3月20日对伊拉 克发动的军事行动,美国以伊拉克 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暗中支持 恐怖分子为由,绕开联合国安理会 单方面对伊拉克实施军事打击。
01 伊拉克战争的作战过程
பைடு நூலகம்
美英联军从2003年3月20日(伊拉克时间凌晨5点半)起向伊拉克发动代号为“斩首 行动”和“震慑”行动的大规模空袭和地面攻势。布什在战争打响后向全国发表电 视讲话,宣布推翻萨达姆政权的战争开始,强调战争将“速战速决”。在这一阶段, 美英联军先后向巴格达、巴士拉、纳杰夫、摩苏尔、基尔库克、乌姆盖斯尔等十余 座城市和港口投掷了各类精确制导炸弹2000多枚,其中战斧巡航导弹500枚。与此 同时,萨达姆也向全国发表讲话,号召伊人民抗击美国侵略,击败美英联军。 战争僵持阶段。由于供给线太长和伊拉克方面的抵抗,美英联军“速战速决”的目 标未能实现,地面进攻曾一度受阻。伊军在伊中部的卡尔巴拉、希拉、欣迪耶等地 与美英联军展开激战。与此同时,每天都有数百名伊拉克人从约旦等国家返回伊拉 克,加入与美英联军作战的行列。 战争转折阶段。美英联军凭借空中优势和机械化部队,兵分几路发起强大攻势,先 后攻陷伊南部巴士拉等重要城市和战略要地,并对巴格达形成合围,从而使战事呈 现一边倒的态势。2003年4月8日,美军从北部和南部两个方向推进到巴格达,并夺 取了巴格达东南的拉希德军用机场。美国坦克开进巴格达,占领了萨达姆城。面对 美军长驱直入巴格达和提克里特,伊拉克领导人号召军队和人民对美英联军采取 “同归于尽”式的袭击行动。在劝说百姓与敌人同归于尽后,其本人与少数亲信为 了生存藏匿起来。
打赢高技术的局部战争 , 必 须要有战略核威慑力量作 后盾。对发展中国家而言 , 战略核武器是国家安全的 基石 . 尤其是在常规武器方 面是弱势时 , 战略核武器将 能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常规 武器方面的弱势 ,起很好的 综合军事力量平衡作用.
伊拉克战争中,美军的后勤 (装备)保障强有力地支撑 了美军的前线作战,使美军 掌握了作战最后的主动权, 其有效的措施和成功经验值 得关注。
1
2
3
美国占领伊拉克后提
4
伊拉克战争是美国新 的高科技武器的试验
高了它在世界和中东 石油市场美上的作用 和影响, 世界石油的消 费区域构成与资源区 域构成会进一步错位 和失衡, 对原油进口依 赖程度较高的国家所 面临的压力会更大
场,美军的胜利是新 的高科技武器的胜利。 伊拉克战争推动了世 界范围内的军备竞赛。 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 两次海湾战争使“高 科技 —军火工业—经 济增长”之间的互动 关系变得更加紧密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