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东滩湿地不同盐沼植物群落土壤碳储量分布_严格
崇明湿地资源及其开发与利用

崇明湿地资源及其开发与利用作者:顾志平上传时间:2008-12-2 浏览次数:54--------------------------------------------------------------------------------湿地是陆地与水体之间具有过渡性质的一种生态系统。
崇明地处长江入海口,四面环水,内陆河网交错,丰富的湿地资源造就了崇明的生态特色,也是崇明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根据国际《湿地公约》对湿地的解释:湿地是指不问其天然或人工、常久或暂时之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咸水或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
因此,湿地不仅仅是我们传统认识上的沼泽、泥炭地、滩涂等,还包括河流、湖泊、水库、稻田以及退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海水区。
一、江海造物湿地为先1、崇明概况崇明县是目前上海唯一的一个县,由崇明、长兴、横沙等三岛组成,三岛陆域总面积1411平方公里。
崇明岛位于西太平洋沿岸中国海岸线的中点地区,地处中国最大河流长江入海口,是全世界最大的河口冲积岛,也是中国仅次于台湾岛、海南岛的第三大岛屿,有“长江门户、东海瀛洲”之称。
全岛三面环江,一面临海,西接滚滚长江,东濒浩瀚的东海与黄海,陆地面积为1200平方公里。
长兴岛位于吴淞口外长江南水道,东邻横沙岛,北伴崇明岛。
岛呈带状,东西长26.8公里,南北宽2~4公里。
面积88平方公里,其中滩涂面积8.5平方公里。
横沙岛是长江入海口最东端的一个岛屿,三面临江,一面临海。
背靠长兴,北与崇明岛遥相呼应。
岛呈海螺形,南北长12公里左右,东西宽8公里左右。
平均海拔2.8米。
总面积56平方公里,其中可耕地面积26.8平方公里。
周边岸线30余公里,其中南端约有2公里深水岸线,水深-12米左右。
崇明岛卧于长江口中,将长江水一分为二。
崇明岛北部水道称为长江北支,南部水道为长江南支。
中央沙、长兴岛和横沙岛又将长江南支分割为南港和北港,而江亚南沙和九段沙再将南港分割成南槽和北槽,形成长江四条汊道入海的水文特征。
2004-2010年上海崇明东滩湿地生态系统CO_(2)通量数据集

2004-2010年上海崇明东滩湿地生态系统CO_(2)通量数据
集
郭海强;谢潇;欧阳祖涛;顾永剑;赵斌
【期刊名称】《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年(卷),期】2024(9)1
【摘要】作为微气象学的经典方法之一,涡度相关技术已成为观测陆地生态系统与大气间CO_(2)、水热通量交换的主要手段。
本数据集为上海长江河口湿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在上海崇明东滩湿地于2004年9月至2010年12月期间观测累积的通量数据,时间分辨率为半小时,数据项包括气温(T_air)、相对湿度(RH)、土温(T_soil)、光合有效辐射(PAR)、总辐射(Solar)、净辐射(Rn)、降雨量(Precip)、感热通量(Hs)、潜热通量(LE)和二氧化碳净交换量(NEECO_(2))等。
本研究观测的生态系统为典型亚热带滨海盐沼类型,优势植物为芦苇和互花米草。
本数据集的观测系统架设、设备维护和数据质量控制及处理等均按照FLUXNET规范,数据可靠性高,可为中国滨海盐沼的碳收支、蓝碳估算及生物入侵影响评估等相关研究提供扎实的数据支持。
【总页数】11页(P152-162)
【作者】郭海强;谢潇;欧阳祖涛;顾永剑;赵斌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斯坦福杜尔可持续发展学院-215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
【相关文献】
1.上海市崇明东滩湿地生态服务功能、湿地退化与保护对策
2.崇明东滩芦苇湿地温室气体排放通量及其影响因素
3.崇明东滩滨海围垦湿地CO2通量贡献区分析
4.结合GIS数据的神经网络湿地遥感分类方法:以上海崇明岛东滩湿地为例
5.崇明东滩湿地生态系统碳通量贡献区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典型污染物在崇明东滩不同类型湿地的分布规律

典型污染物在崇明东滩不同类型湿地的分布规律彭晓佳;李朝君;张文佺;王磊【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年(卷),期】2009(037)031【摘要】[目的]了解湿地植被类型以及土壤质地的不同导致其对氮、磷等营养盐的吸收、净化能力的差异.[方法]以长江口崇明东滩不同类型湿地土壤(不同的土壤质地、湿地中的植物类型)为研究对象,采用分析湿地土壤中氮、磷等污染物质的含量方法.[结果]研究不同农业模式下氮、磷等农业污染物在不同类型湿地土壤中的分布特征,从而评价不同类型湿地土壤对氮、磷等污染物净化能力,表明不同类型湿地土壤对内源农业污染具有不同的吸收净化功能.[结论]堤内经济作物种植模式下的污染源氮磷含量高于养鱼业,粘质土壤对氮磷污染物的去除能力总体高于沙质土壤.研究结果对于湿地的保育、修复和优化,以及今后人工湿地的设计和运行提供了理论依据.【总页数】4页(P15330-15332,15384)【作者】彭晓佳;李朝君;张文佺;王磊【作者单位】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92;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92;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92;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9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592【相关文献】1.若尔盖高原湿地不同生境下植被类型及其分布规律 [J], 田应兵2.崇明东滩湿地不同潮汐带入侵植物互花米草根际细菌的多样性 [J], 章振亚;丁陈利;肖明3.长江口典型湿地植被储碳、固碳功能研究——以崇明东滩芦苇带为例 [J], 梅雪英;张修峰4.崇明东滩不同演替阶段湿地土壤有机碳汇聚能力的差异性及其微生物机制 [J], 张艳楠;李艳丽;王磊;陈金海;胡煜;付小花;乐毅全5.植物对不同类型湿地污染物的去除机制 [J], 李晶;崔丽娟;张曼胤;李伟;雷茵茹;潘旭;蔡张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崇明东滩湿地自然植被演替过程中储碳及固碳功能变化

崇明东滩湿地自然植被演替过程中储碳及固碳功能变化梅雪英;张修峰【期刊名称】《应用生态学报》【年(卷),期】2007(18)4【摘要】采用实地调查与实验室测定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崇明东滩湿地植被演替过程中储碳、固碳功能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演替阶段的湿地植被的现存碳储量及其分配格局特征存在较大差异.先锋物种海三棱藨草的现存碳储量仅占芦苇现存碳储量的13%;地下根茎为芦苇现存碳储量的主要场所,而地上部分是海三棱藨草碳储量的主要场所.处于潮滩湿地演替中后期的芦苇群落比处在生态演替早期的海三棱藨草群落具有更强的固碳能力,芦苇群落和海三棱藨草群落的年固碳能力分别为(1.63±0.39)kg.m-2和(0.63±0.28)kg.m-2,说明随着海三棱藨草群落向芦苇群落演替,其固碳能力不断增强.【总页数】4页(P933-936)【关键词】崇明东滩;湿地;生态演替;储碳;固碳【作者】梅雪英;张修峰【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暨南大学水生生物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145【相关文献】1.崇明东滩盐沼植被变化对滩涂湿地促淤消浪功能的影响 [J], 任璘婧;李秀珍;杨世伦;闫中正;黄星2.长江口典型湿地植被储碳、固碳功能研究——以崇明东滩芦苇带为例 [J], 梅雪英;张修峰3.长江口湿地海三棱藨草(Scirpus mariqueter)的储碳、固碳功能研究——以崇明东滩为例 [J], 梅雪英;张修峰4.崇明东滩不同演替阶段湿地土壤有机碳汇聚能力的差异性及其微生物机制 [J], 张艳楠;李艳丽;王磊;陈金海;胡煜;付小花;乐毅全5.崇明东滩湿地植被演替过程中生物量与氮含量的时空变化 [J], 闫芊;何文珊;陆健健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崇明东滩不同演替阶段湿地土壤有机碳汇聚能力的差异性及其微生物机制

崇明东滩不同演替阶段湿地土壤有机碳汇聚能力的差异性及其微生物机制张艳楠;李艳丽;王磊;陈金海;胡煜;付小花;乐毅全【期刊名称】《农业环境科学学报》【年(卷),期】2012(031)003【摘要】旨在阐明崇明东滩不同演替阶段湿地土壤有机碳汇聚能力的差异性及其机制,以期为优化湿地的管理与保育措施,进而保持和提升湿地的碳汇功能提供理论指导和决策依据.研究结果表明,4个不同演替阶段湿地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微生物呼吸强度有显著差异(P<0.05),中高潮滩处的土壤有机碳汇聚能力最高,这是由于其具有较高的有机碳输入(植物枯落物)和相对较低的碳输出(土壤呼吸).PCR-DGGE分析和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4个不同演替阶段土壤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存在差异,一些特异性优势菌的存在可能是影响土壤微生物呼吸强度,并最终影响土壤有机碳汇聚能力的重要原因.出现在高潮滩的噬纤维菌和假单胞属菌具有较高降解纤维素等有机质的能力,它们的存在可能强化了高潮滩的土壤呼吸作用,从而降低了高潮滩土壤的有机碳汇聚能力.【总页数】7页(P631-637)【作者】张艳楠;李艳丽;王磊;陈金海;胡煜;付小花;乐毅全【作者单位】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92;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92;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92;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92;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92;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92;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9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153【相关文献】1.潮滩湿地土壤有机碳储量及其与土壤理化因子的关系——以崇明东滩为例 [J], 姜俊彦;黄星;李秀珍;闫中正;李希之;丁文慧2.不同水分条件沼泽湿地土壤轻组有机碳与微生物活性动态 [J], 侯翠翠;宋长春;李英臣;杨桂生3.九段沙不同演替阶段湿地土壤微生物呼吸的差异性及其影响因素 [J], 贾建伟;王磊;唐玉姝;李艳丽;张文佺;王红丽;付小花;乐毅全4.崇明东滩湿地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 [J], 王红丽;肖春玲;李朝君;李艳丽;张文俭;付小花;乐毅全;王磊5.三江源区高寒草甸不同退化演替阶段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的变化 [J], 王长庭;龙瑞军;王启兰;景增春;施建军;杜岩功;曹广民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上海崇明岛生态农业园区不同人工林碳储量研究

W ANG S h i , WU Yo n g - b o , CHEN J i e 。 , DI NG Xi a o - y e
( 1 . C o l l e g e o f F o r e s t Re s o u r c e s o f E n v i r o n me n t , Na n j i n g Fo r e s t r y Un i v e r s i t y,Na n j i n g, J i a n g s u 2 1 0 0 3 7 , C h i n a
上 海 崇 明 岛 生态 农 业 园 区不 同人 工 林碳 储 量研 究
王 适 , 吴 永 波 , 陈 杰 , 丁 晓 叶
( 1 . 南京林业大学 森林与环境资源学院 , 江苏 南京 2 1 0 0 3 7 ; 2 . 同 济 大学 , 上海 2 0 0 0 9 2 )
摘 要 : 选取上 海 崇明 岛 生 态农 业 园 区香樟 ( C i n n a mo mu m c a mp h o r a) 林、 银杏( G i n k g o b i l 0 b a) 林
Gi n k go b i l o b a a n d Li g u s t r u m l u c i du m i n e c o —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a r e a i n Ch o n g mi n g Ag r i c l u t u r e P a r k i n S h a n g h a i
中的重要 地位 。
关键 词 : 生态农 业 ; 园 区; 碳储量; 人 工 林
中图分 类号 : ¥ 7 3 1 . 9 文献标 志码 : A 文 章编 号 : 1 0 0 1 — 7 4 6 1 ( 2 0 1 3 ) 0 3 — 0 0 5 3 — 0 4
崇明东滩湿地芦苇和互花米草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质量分数的时空动态特征

T h e p o p u l a t i o n s o f t h e e x o t i c p l a n t s p e c i e s S p a r t i n a a l t e m 疗 0 m c o mp e t e d w i t h n a t i v e p l a n t s p e c i e s P h r a g mi t e s a u s t r a — Z s i n t h e i n t e r t i d a l h a b i t a t s o f Do n g t a n w e t l a n d.C h o n g mi n g .S h a n g h a i .T h e s p a t i a l a n d t e mp o r a l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n o n —
s t r u c t u r a l c a r b o h y d r a t e s( N S C )c o n t e n t s o f d i f f e r e n t p a t r s o f P .a u s t r a l i s a n d S .a l t e r n lo f i r a p l a n t s w e r e s t u d i e d .T h e r e - s u h s s h o w e d t h a t N S C c o n t e n t s o f P .a u s t r a l i s a r e a l m o s t a l w a y s h i g h e r t h a n t h o s e o f S a l t e r n i l f o r a a t e v e r y g r o w t h s t a g e .
城市森林主要植被类型碳储量研究_以崇明岛为例_王瑞静

摘要: 以崇明岛为研究区域,采用野外样方调查和实验室模拟相结合方法,研究崇明岛主要植被类型碳储量。结 果表明: ( 1) 崇明岛不同森林植被类型其碳储量是不同,从大到小的排序为水杉、柳杉,黑松等针叶树为主的植 被,其次是阔叶树林,最后香樟林; ( 2) 崇明岛的植被碳储量的分布有很大的空间差异性,主要分布在河流两岸、 道路两侧以及居民区等; ( 3) 崇明岛主要植被类型的碳储量为 491 212. 16 Mg,平均碳密度为 18. 70 Mg / hm2 ,低 于中国和世界的平均水平; ( 4) 根据本研究结果和存在的问题,就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讨论。 关 键 词: 碳储量; 材积源生物量法; 土地利用类型; 崇明岛 中图分类号: Q948.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 - 0690( 2011) 04 - 0490 - 05
表 1 每种土地利用类型样点的个数
Table 1 Samples number of each land use type
土地利用类型 农地 住宅用地 河流 林地 交通用地 工矿仓储用地 待开发用地( 荒地) 总计
数目( 个) 88 22 6 33 76 2 7 234
生物量( B) 与蓄积量( V) 建立相应的换算关系,即
DOI:10.13249/ki.sgs.2011.04.010
第31 卷第4 期 2011 年04 月
地理科学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Vol . 31 No . 4 Apr. ,2 0 1 1
城市森林主要植被类型碳储量研究
———以崇明岛为例
王瑞静,赵 敏,高 峻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在减缓全球气候 变化中起着重要的和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各 国学者对森林进行大量研究[1 ~ 6],其中过去 20 多 a 中,各国学者围绕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储量[7 ~ 14]、碳 密度[14]和碳汇[15 ~ 17]功能做大量研究工作,取得显 著成就,但这些研究多是集中在自然森林生态系统 中,而对受人类活动干扰严重的森林生态系统研究 的很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目前, 对海岸带盐沼湿地碳过程的研
究大多 停 留 在 气 体 通 量 规 律 和 影 响 因 素 的 探 讨 上[12 - 13], 较少涉及不同湿地植被对土壤碳库动态的 影响
[14 - 15 ]
.
崇明东滩湿地位于长江口崇明岛东端, 为典型 的河口滨海湿地, 其盐沼植被主要为芦苇 ( Phragmites australis) 、 互花米草( Spartina alterniflora ) 和海 三棱 草 ( Scirpus mariqueter ) 等
* 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 2010CB951204 ) 、 国家 自然科 学 基 金 项 目 ( 41201091 ) 、 上 海 市“ 浦 江 人 才 ”计 划 项 目 ( 13PJ1402200 ) 和上海市科委项目( 12230707500 ) 资助. mail: lqzhang@ sklec. ecnu. edu. cn **通讯作者. E20130503 收稿, 20130825 接受.
Distribution of soil carbon storage in different saltmarsh plant communities in Chongming Dongtan wetland. YAN Ge,GE Zhenming,ZHANG Liquan (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Estuarine and Coastal Research,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Shanghai,200062 ,China ) . Chin. J. Appl. Ecol. , 2014 , 25 ( 1 ) : 85 - 91. Abstract: The high productivity of saltmarsh vegetation in coastal wetland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on the formation of soil carbon pool. This paper studied the biomass difference,the spatiotemporal dynamics and 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soil carbon storage in three dominant saltmarsh plant communities,i. e. ,Phragmites australis,Spartina alterniflora and Scirpus mariqueter in the Chongming Dongtan wetland,in the Yangtze Estuary.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gross biomass in the three saltmarsh plant communities was in the order of S. alterniflora ( 5750. 7 g · m - 2 ) > P. australis ( 4655. 1 g·m - 2 ) > S. mariqueter ( 812. 7 g·m - 2 ) . The aboveground biomass was the highest in summer and autumn,and the underground biomass was the highest in winter. The soil carbon storage ( 0 - 50 cm) was the lowest in spring,gradually increased,and was the highest in winter. The annual increment of soil carbon storage decreased from the high tidal zone to the low tidal zone, and was in the order of P. australis community ( 711. 8 g · m - 2 ) > S. alterniflora community ( 646. 2 g·m - 2 ) > S. mariqueter community ( 185. 3 g·m - 2 ) > bare mudflat ( 65. 6 g·m - 2 ) . The highest value was in the 25 - 30 cm,10 - 15 cm,30 - 35 cm and 30 - 40 cm soil layers for bare mudflat and the S. mariqueter,S. alterniflora and P. australis communities,respectively.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oil carbon storage and the underground biomass in the different saltmarsh communities. Key words: Yangtze estuary; coastal wetland; carbon storage; saltmarsh vegetation; soil profile. 湿地生态系统具有“水陆” 交互作用的系统特
. 在湿地生
态系统中, 不同植被类型显著影响土壤碳库的碳输 入与分配, 进而改变输入土壤的有机质动态[7 - 9]. 不 同湿地植被的地下碳分配模式可以通过改变土壤微 生物群落的组成和丰富度, 从而改变生态系统地下 碳过程, 其中包括土壤有机碳矿化以及 CO2 和 CH4 释放等
[10 - 11 ]
图 1 研究区示意图和调查样线位置 Fig. 1 Sketch map of the study pling lines.
1期
严
格等: 崇明东滩湿地不同盐沼植物群落土壤碳储量分布
87
土样用木锤压碎土块, 过 2 mm 筛后, 取 10 ~ 20 g 细 磨, 过 100 目筛后, 取 0. 5 g, 加入 10% 稀盐酸进行 24 h 酸 化 处 理, 去 除 其 中 的 无 机 碳 酸 盐 成 分, 用 MillQ 水洗至中性, 置于 60 ℃ 下烘至恒量, 再称剩 余量, 用元素分析仪测定其中的有机碳含量, 分析精 度在 5% 以内. 植物样品( 叶、 茎、 根) 用自来水冲洗多遍后用 MillQ 水冲洗 3 遍, 把植物组织剪碎装入牛皮纸袋 中放入烘箱, 在 105 ℃ 下杀青 2 h, 再于 70 ℃ 下烘干 至恒量, 测定干物质质量, 从而计算单位面积植物地 上部和地下部生物量. 利用以下公式计算不同盐沼植被下土壤碳储量 和年增量, 以及地下生物量的年增量: 土 壤 碳 储 量 ( kg · m - 2 ) ( g·kg
[4 - 6 ]
326 km2 . 崇明 东 滩 湿 地 地 势 低 平, 坡 度 0. 02% ~ 0. 05% , 年均潮差 2. 43 ~ 3. 08 m, 土壤盐度 0. 3% ~ 属 亚 热 带 季 风 气 候, 四 季 分 明, 年均气温 0. 6% , 15 ~ 16 ℃ , 年降水量 ≥ 10 ℃ 有 效 积 温 2574 ℃ , 900 ~ 1050 mm, 无霜期 240 d[17]. 主要盐沼植被类型 互花米草和海三棱草群落. 崇明东滩湿地 为芦苇、 自大堤向海依次发育着高潮滩、 中潮滩和低潮滩. 其 中, 高潮滩( 高程 > 2. 9 m ) 主要为芦苇和互花米草 群落分布区; 中潮滩( 高程为 2 ~ 2. 9 m) 主要为互花 米草和海三棱草群落分布区; 低潮滩( 高程 < 2. 0 覆盖硅藻等一定量的藻类 . m) 中下部为光滩, 1. 2 样品采集 2012 年春季( 3 月) 、 夏季( 6 月) 、 秋季( 9 月) 和 冬季( 12 月) , 在崇明东滩湿地设定北、 中、 南 3 条样 线( 图 1 ) . 样线从大堤向海方向沿高潮带、 中潮带和 互花 低潮带设置采样点, 其中, 北样线依次为芦苇 、 米草、 海三棱草群落和光滩, 中样线为芦苇、 互花 米草群落和光滩采样点, 南样线为芦苇 、 海三棱草 群落和光滩. 在每个样点上随机设 3 个 50 cm × 50 cm 植物 样方, 每个样方间距 > 5 m, 记录样方内植株密度和 平均株高等指标, 并齐地割取样方内植物活体部分 ( 不包括立枯物) . 采用梅花形布点取样法, 在每个 样方中用柱状采样器( 直径为 5 cm, 深度为 50 cm ) 取 5 个土壤样. 将 5 个柱状土样按 5 cm 一段, 现场 切分合并装入自封袋, 置于 0 ~ 4 ℃ 冷藏盒内带回实 验室. 另采集土壤定容样品测定容重. 1. 3 分析方法 将土壤样品置于白色搪瓷托盘中, 分离出植物 根系部分. 剩余土壤样品剔除昆虫、 石块等残体后, 冷 冻风干, 按同一深度土样混合均匀 . 取其中1 kg
[16 ]
. 本文研究了分
布于不同潮滩的 3 种盐沼植物群落地上 / 地下生物 量积累和土壤碳储量的时空动态与垂向分布特征, 分析了不同植被对湿地土壤碳储量的影响, 为进一 步研究海岸带盐沼植被生产力转化为土壤碳库的过 程提供基础资料. 1 1. 1 研究地区与研究方法 研究区概况 崇明东 滩 湿 地 ( 31° 25' —31° 38' N, 121° 50' — 122°05' E ) 是长江口规模最大、 发育最完善的河口 型潮汐滩涂湿地( 图 1 ) , 受到长江径流所携带陆源 物质的沉积作用尤其明显, 2001 年被“拉姆萨国际 湿地保护公约 ” 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整个东滩 湿地由 团 结 沙、 东 旺 沙、 北 八 ! 3 块 组 成, 总面积
征, 在区域能量和物质循环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 尽 管全球湿地面积仅占陆地面积的 4% ~ 6% , 而其碳 储量却占陆地碳库的 12% ~ 20% , 高于农业生态系 统、 温带森林生态系统和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碳储 量[1].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 湿地碳储量和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