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课ppt课件

合集下载

初中语文《鱼我所欲也》复习课 课件

初中语文《鱼我所欲也》复习课 课件

(2)深入浅出,气势充沛。全文从容易理解的事物 说起,一层一层地揭示出文章的主旨,逻辑关系极为 清楚。运用对比鲜明地突出中心,排比句使文章气势 充沛,笔墨酣畅。
器;今义:计时的器具或中空的响器 古义:代词,这种;今义:
6.特殊句式 (1)鱼,我所欲也 (2)乡为身死而不受 死而不受(万钟)” 判断句,“„„也”表判断 省略句,即“乡为(礼义)身
1.重要的作家作品和文学常识 《孟子》,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记录战国时代 思想家孟轲的思想和政治言论的一部书,由孟轲及其 门人共同编写而成。全书共7篇,261章,其文比喻巧 妙生动,辩论方法灵活多样。
(3)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人皆有之, 贤者能勿丧耳。 答案: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 人能够不丧失它罢了。
(4)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 人不屑也。 答案:轻蔑地、呵斥着给别人吃,过路的饥民也 不肯接受; 用脚踢着(或踩过)给别人吃, 乞丐也不愿意 接受。
(5)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答案:可是有的人见了高官厚禄却不辨是否合乎 礼义就接受了,这样,高官厚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 (6)乡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答案:先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 为了所认识的穷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
(9)此之谓失其本心 .. 天性,天良
2.通假字 (1)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语气助词 (2)故患有所不辟也 (3)乡为身死而不受 辟通避,躲避 乡通向,从前 辩通辨,辨别 得通德,感激;与通欤,
(4)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3.一词多义
得之则生 得到 (1)得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通“德”,感激 则凡可以得生者 那么 (2)则 得之则生 就 为宫室之美 介词,为了 (3)为 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 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答案:生命是我所喜爱的,大义也是我所喜爱的, 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 (那么我就只好) 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了。

高三英语二轮复习---语法填空复习课教学课件 (共18张ppt)

高三英语二轮复习---语法填空复习课教学课件 (共18张ppt)
A 动词
谓语动词
非谓语动词
时态 语态
动词
doing done
主谓一致
to do
解题方法和步骤/确定词形
B 形容词/副词
-ly
①.形容/副词 相互转换
Adj.
Adv.
②.形容词/副词的 Adj. 比较级和最高级 Adv.
-er more ~
the -est the most ~
总结提升
解题四步走
考查语法点: 各类词性的正确使用及转化
考点分析
考点八: 形容词的
• 有提示词 •通常,有表示范围的in /of介词短语或 形容词前有the时,一般要用最高级;

than的前面一定要用比较级
1. One of the ______w_o_r_s_t(bad) gift choices I ever made
语动词
• 除谓语动词以外的动词形式
1. We must also consider the reaction of the person __r_e_c_e_iv_i_n_g_ (receive) the gift.
2. …I then noticed that I had just 10 minutes left t_o__c_o_m_p_l_e_t_e__ (complete) the rest!
3. Being too anxious to help an event develop often _r_e_s_u_l_t_s_ (result) in the contrary to our intention.
考查语法点: 谓语动词的时态及语态, 及主谓一致
考点分析
考点六:非谓 • 有提示词

五年级下册数学课件-- 总复习(复习课)(共52 张ppt) 人教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课件-- 总复习(复习课)(共52 张ppt) 人教版

没有别的公因数。
2020/3/26
例5.根据如图所示的统计图回答问题。 (1)两座城市的月平均气温最高在几月?相差多少℃? (2)你知道这两座城市为什么分别被人们称作“春城”和“火炉” 的说法吗? (3)你还了解到哪些信息?这些信息对人们的出行有什么帮助?
2020/3/26
【答案】 (1)重庆的最高气温在7月,昆明的最高气温也在7月,相差度 数为:30.7-20.9=9.8(℃) (2)从图上可以看出昆明四季温差不大,温暖如春,所以叫“春 城”;而重庆7月最高气温高达30.7℃,所以被称为“火炉”。 (3)了解到在3月份两市的月平均气温最接近,就是在折线统计 图上两条线非常接近的甚至相交的月份,可以对我们的出行有指 导作用。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复式折线统计图。从统计图表中获取信息;能根据 统计结果作出的判断和预测。
2.选择。
(1)有一篮子鸡蛋,3个一起拿,4个一起拿,5个一 起拿都
正好那完,这筐鸡蛋至少有( )。
A、120个
B、130个
C、60个
(2)把一根长2米的长方体木料锯成两段后 ,表面积增加了
100平方厘米,它的体积是( )。
A、200立方厘米 B、10000立方厘米
C、2立方分米
3
(3) 把一根绳子剪成两段,第一段长 的 3 ,两段绳子相比较( )。
5. 熟练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6. 理解众数的含义,学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理解众数在统计学上 的意义。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 特征。 7. 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渗透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感受数学的魅力。
一个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个数叫作质数(也叫作素 数)。 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别的因数,这个数叫作 合数。

中考复习经验交流课件(PPT12张)

中考复习经验交流课件(PPT12张)
十九中 李玲玲
前必须认真研究《新课标》和《考纲》,了 解新课标对听、说、读、写的具体要求;了解考试纲要对考试内容的 具体要求;把握考点、重点和难点,做到心中有数。
• 整体计划:分三轮复习。 第一轮复习:回归课本,夯实基础。 (4月1日--4月30日) 第二轮复习:专项复习,各个击破。 (5月2日--5月24日) 第三轮复习:综合模拟,查缺补漏。 (5月27日--6月10日)
中考复习之困惑
• 复习时间不充裕 • 1)由于在九年级下学期还要完成几个单元的新课内容,所以复
习时间基本只有两个月; • 2)我校学生基础较差,接受能力较弱,所以复习进度很慢,时
间不够; • 3)在课堂教学中,为了提高课堂效果,必须要让学生多讲,教
师少讲,这样也会导致复习进度慢,时间紧。
第二轮复习:专项复习 各个击破
• 具体做法: • 1、每天复习一个到两个语法项目,每两到三个语法项目进行一次测试,
并进行试卷分析,总结出学生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再进行补缺补差(甚 至再考); • 2、针对完型填空与阅读理解,要求学生每天必须坚持做,让小组长检查。 并定期进行完型填空与阅读理解测试,评出前十名,发放奖励; • 3、每个星期从考纲话题中选出一到两个话题,让学生写书面表达,并进 行全批、面批,定稿后存放起来,以便考前再次翻看。 • 4、发放一些好的、适合他们的文章给学生阅读。可以让他们开阔视野, 掌握一些好词,好句并且学会正确使用连词。
第一轮复习:回归课本 夯实基础
具体做法: 1、按教材顺序,对各单元的知识要点进行梳理、归纳,讲透知识点的 运用。 2、通过配套练习、遵循精讲多练的原则,做到讲--练--评结合。 3、每学完一部分后,进行阶段性测试,对试卷进行评分和记录。 4、注重基础词汇、词组、句型的过关。如:坚持每天听写等。 在测试及过关的活动中,对于成绩优异或进步较大的学生给予一定 的奖励,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对于问题比较多, 比较大的学生可以进行第二次测试,以便减少或解决问题。。

复韵母复习课课件

复韵母复习课课件

3 细节注意
注意每个复韵母的音调 和发音方式的细微差别, 这将有助于我们更准确 地发音。
复韵母的应用和拓展
诗词创作
复韵母的独特音调和和谐声韵可以用于诗词创作,增添作品的美感。
歌曲演唱
复韵母的拗音效果可以使歌曲更富有张力和情感。
表演朗诵
复韵母的发音技巧可以用于表演朗诵,提高表演的艺术感。
复韵母的练习和总结
2
ou
"ou"的发音类似于英语中的"o",如"收"、"漏"。
3
ue
"ue"的发音类似于英语中的"oo-eh",如"月"、"学"。
复韵母的正确发音技巧
1 练习口腔形状
通过练习不同的口腔形 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 地掌握复韵母的正确发 音技巧。
2 尝试连读
尝试将复韵母与其他音 节连读,以便更流利地 发音。
复韵母通常由一个尾音和一个辅音组合而 成。它们的发音相对较为复杂,需要特殊 的口腔动作和舌位。
复韵母的读音规则
第一音节的读音规则
当复韵母作为第一音节出现时,需要注意声 调的变化和元音的发音方式。
第二音节的读音规则
当复韵母作为第二音节出现时,需要特殊的 声调处理和音节连读的技巧。
复韵母的拼音组合方法
拼音表
根据拼音表,我们可以找到复 韵母的不同拼音组合。记住每 个组合的读音是关键。
口形动作
发音时,我们需要正确地调整 口腔形状和舌位,以产生准确 的复韵母声音。
音标符号
音标符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 理解复韵母的发音方式,记住 它们有助于准确发音。
常见的复韵母示例

《光学复习课》课件

《光学复习课》课件

光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01
02
03
04
照明
利用光学原理设计的灯具,提 供舒适、高效的照明。
显示技术
电视、电脑显示器等利用光学 技术实现图像显示。
光学通信
光纤技术用于高速、大容量的 数据传输。
摄影
记录生活点滴,分享美好时刻 。
光学在科技中的应用
量子光学
研究光与物质相互作用中的量 子现象,为量子计算和量子通
信等领域提供基础。
光刻技术
用于集成电路制造,是现代电 子工业的基础。
光学传感
检测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参数 ,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医疗 诊断等领域。
光学信息处理
利用光学原理实现快速、高效 的信息处理,应用于图像识别
、语音识别等领域。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光的干涉和衍射
总结词
光的波动性质
详细描述
光的干涉是指两束或多束光波在空间某些区域相遇时,相互叠加产生加强或减弱的现象。而光的衍射 是指光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光波发生弯曲的现象。这两种现象都是光波动性的表现。
02 光的干涉
干涉现象
光的干涉是指两束或多束相干 光波在空间某些区域相遇时, 相互叠加产生加强或减弱的现 象。
干涉现象是光学中的重要现象 ,在光学仪器、信息光学、量 子光学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干涉现象的发现和研究为光的 波动理论提供了重要的实验证 据。
干涉条件
相干性
参与干涉的光波必须是相干的,即具 有相同的频率、振动方向和相位关系 。
平行性
稳定性
光波传播过程中,光程差的变化必须 足够慢,以保证干涉现象的稳定。
《光学复习课》ppt课件

第11课《岳阳楼记》复习课件(共42张PPT)2022—2023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11课《岳阳楼记》复习课件(共42张PPT)2022—2023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忘、洋等,绵长而嘹亮。
2.语词特点。
大量使用了双声叠韵词,如“潇湘”“隐”“满目”“游泳” (以上双声),“远山”“长江”“万千”“静影”“锦鳞” (以上叠韵),收到了金声玉振、回环往复的共鸣效果,形成 了极强的视听冲击;大量同义词的使用如衔一吞、际一涯、通 一极、隐一潜、啸一啼、心一神等,使表意更加精细准确,错 落有致而富于变化;大量反义词的使用,如废一兴、朝一夕、 宠一辱、喜一悲、进一退忧一乐等,在对比和衬托中,增加了 语言的表现力。
封建官吏降职或远调
做太守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到了
顺利 和乐
通俱,全、都
于是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
增加、扩展
规模
重修岳阳楼, 增其旧制,刻唐贤今
写文章
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通“嘱” 嘱咐、嘱


记述
1.叙事:交代重修岳阳楼的背景、 重修盛况及作记的缘由。
译文
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降职到巴陵郡做太 守。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 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 它原有的规模,把唐代名家和当代人的诗赋刻在它 上面。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情。
《岳阳楼记》课后练习:第47页
2.这篇课文中的写景、抒情和议论之间是怎样的关系?结合具体语段,加以分析。
答案:从全文看,本文写景、抒情、议论是融为一体的;具体而论,又表现出鲜明 的层次性,表现出写景的独立,和议论与抒情的融合。如第2段概写洞景物后,以 “然则”一转,接以提问式的议论;第3段写洞庭风雨、第4段写洞庭春晴,后面 都接以抒情;第4段则以“嗟夫!”开头,表现出强烈的抒情色彩,然后又接以整 段的议论,议论中含有抒情的色彩:文章最后又归于单纯而强烈的抒情,即“噫! 微斯人,吾谁与归?”这样,写景与议论抒情相互映衬,完美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 情感。

第9课《桃花源记》复习课件(共18张PPT)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9课《桃花源记》复习课件(共18张PPT)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例句】有闻而传之者。
《桃花源记》中的文言文虚词
“之”做代词,指“这,这些……”“那,那些……”
【例句】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之”做助词,定语与中心语之间,翻译为“的”
【例句】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桃花源记》中的文言文虚词
“之”做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记公式:主(名、代)+之+谓(动、形)
【例句】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之”做助词,宾语前置标志词,不译
【例句】何陋之有
“之”做助词,定语后置标志词,不译
【例句】马之千里者
《桃花源记》中的文言文虚词
“之”做音节助词,一般与表时间词语连用,不译。
【例句】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之”做动词,译为“到,往”,助记公式:之+表地点名词
【例句】已而之细柳军
8 为什么“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这里的人害怕世人知道桃花源这个地方,扰乱、破坏了他们的和平宁静的生活,也为下文再寻桃花源而不 得埋下了伏笔。
《桃花源记》文言文基础
• 通假字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要”同“邀”,邀请)
• 古今异义芳草鲜美( 新鲜美好源自)妻子邑人( 妻子儿女

来此绝境( 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2 作者如何描写桃花林的?这样描写有何作用?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写桃林之美有两个作用: 其一,有了桃林的奇丽景色,才引起渔人的惊诧、好奇心,他才会“复前行,欲穷其林”,最终发现桃 花源。 其二,有关桃林的这些描写,颇具神秘色彩,已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为渔人进入桃花源从氛围上作 了铺垫。
• 《桃花源记》是作者借虚构的故事表现自己的社会理想。文章开端,先以美好闲静、“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的桃花林作为铺垫,引出一个质朴自然的化外世界。这个幻想中的桃源世界,对生活 在虚伪黑暗、战乱频繁、流血不断的现实世界中的人们来说,无疑是令人神往的。作者的简净笔 触,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桃花源的气氛,使文章更富有感染力。当然,这种理想的境界在当时现实 中是不存在的,只是作者通过大同社会的构想,艺术地展现了大同社会的风貌,是不满黑暗现实 的一种精神寄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